从胡家庙去现代丝绸之路艺术中心
㈠ 现代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西欧工业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网,把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南欧和西欧等地区的许多国家联系在一起。其中,在中国境内全长4395公里的连霍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霍尔果斯),既是连接亚洲各国的关键之路,又是我国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中最长的国道主干线。
㈡ 为何现代还要延续古代的丝绸之路去走
第一点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长的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第二点 商品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㈢ 古代与现代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系列变动不居的小路和无标识的足迹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是个晚近的发明。生活在这些商路上的人们并不使用这个词。他们把这条路称做撒马尔罕道有时称之为“南道”或者“北道”。到了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才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此人是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他于1868年至1872年间在中国工作,调查煤矿和港口,并绘制了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在其中第一次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个名词。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逐渐被人们接受。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讲述他在中亚探险的书,此书1938年被译成英文发表,题目就是《丝绸之路》。1948年,《泰晤士报》的“炉边家庭问答:常识测验”栏目曾经刊载这样的问题:“丝绸之路从哪到哪?”答案是:“从中国边境到欧洲的诸多道路。”这个名词作为对横跨欧亚大陆的陆路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指称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
丝绸之路这个词甫一出现就被看做是一条商旅往来不断的笔直大道,但实际上从来就不是这样。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掘,从来没有发现过一条有明确标识的、横跨欧亚的铺就好的路。跟罗马的阿庇亚大道完全不同,丝绸之路是一系列变动不居的小路和无标识的足迹。因为并没有明显可见的路,旅人几乎总是需要向导引领,路上如果遇到障碍就会改变路线。
当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和唐朝(618—907年)在中亚驻军时更是如此。中央政府为了给士兵提供粮饷被服而大量投入。在唐朝,当中央政府铸造不出与其开销等价的铜钱时,丝绸便有了另一种重要的功能。当时政府承认三种通货:铜钱、谷物和丝绸。因为货币短缺经常发生,而谷物又容易腐烂,很多交易是用成匹的丝绸完成的。
很多西北地区的军饷是丝绸,因此丝绸在西域广泛流通。当士兵在当地市场购物时,贸易便兴盛起来。但当国内叛乱威胁到皇帝使他不得不把军队召回勤王时,贸易便急剧衰落。
即便是有中国驻军的时期, 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罗马帝国时代中国与罗马有所往来。与一般的看法相反,罗马人从未用金币直接购买过中国丝绸。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罗马金币是拜占庭的苏勒德斯金币(Solis),同时发现的还有许多仿制品。这些金币来自六世纪的墓葬,此时距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在位)迁都君士坦丁堡已经很久了。
㈣ 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入西域的商品有哪些
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入西域的商品主要是中国的缎匹、绣彩、金锦、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
同时因为贸易中心相应形成和发展,在元代中外史籍几乎都记述了元大都作为东方国际贸易中心的无可争议的地位。《马可·波罗游记》曾以一章的篇幅介绍元大都国际贸易的盛况:“凡世界上最为珍奇宝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元朝中国境内丝路重要商镇还有可失哈耳(喀什噶尔),这里的纺织品“由国内的商人运销世界各地”。河西走廊的肃州,这里附近“山上出产的一种质量非常好的大黄。别处的商人都来这里采购,然后行销世界各地”。
(4)从胡家庙去现代丝绸之路艺术中心扩展阅读:
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包含了琴棋书画等修身的艺术,又泛指一种东方神韵,渗透到建筑和瓷器等外观设计里
“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文化的维度不可或缺。事实上,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古丝绸之路起始于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背后是文化沟通。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㈤ 丝绸之路沿线有多个石窟艺术中心,可以说明什么现象
云冈石窟有很多佛教的特点,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佛教传入中国。 2、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
㈥ 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从长安到罗马,这条跨越欧亚大陆长达15000公里的古丝绸之路,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从阵阵驼铃到机翼轰鸣、从徒步1年到飞行10小时、从陆地到空中的华丽转身,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两座古城也实现了现代化地握手。
2015年12月9日01:00,海南航空HU7971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发,12小时将到达罗马,走完了古丝绸之路要一年才能抵达的里程。该航线连接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它的开通将继续深化中意两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中意两国各领域深度交流,架起“一带一路”建设的空中桥梁。
12月8日下午,西安-罗马国际航线开航仪式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庄长兴,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保存,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柴多山,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邹展业,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党委委员、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冬,陕西省发改委、意大利驻华使馆、陕西省金融机构以海航集团在陕企业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仪式。
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安与罗马这两大世界文明古都的合作悄然提速。 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充分发挥地域和门户优势,率先迈出国门,牵手意大利,搭建丝路开放合作平台,与意大利航空航天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于今年5月份和11月份,分别在空港新城和意大利马尔彭萨机场成立中意航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