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人类算力极限

人类算力极限

发布时间: 2021-09-20 13:00:04

⑴ 最近有位日本女程序员将圆周率算到31.4万亿位之后,这么无休止地算下去有何意义

有意义,在人类研究新动向的情况下,这些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如果算下去的话,说不准还能将地球全部的周率计算出来。而且在采访当中女程序员透露了相关的信息,她表示之所以做出如此的举动,第一是为了纪念圆周率日,第二是为了挑战,挑战自己也是为了挑战计算的性能,想要将圆周率计算到31.4万亿位。

这位程序员说,她希望继续扩大自己的战果。她从12岁时就迷上了圆周率。她说:“小时候,我就在自己的电脑上下载了一个程序,用来计算圆周率。那时候,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日本人,所以我那时很容易在这个领域取得进步。”后来,埃玛读大学时,她的一位老师正是当时圆周率计算纪录的两位拥有者之一——高桥大介。

⑵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算力究竟有多强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量子理论的计算机。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量子计算机应用的是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在多个状态,而不像传统计算机那样只能处于二进制状态。



⑶ 你觉得人类的科技是否已经到达了极限了

人类一直在与死线赛跑。

呃,死线,deadline,没毛病。

抛几块砖:

如果没能在耗尽化石能源之前搞定核能(太阳能也是核能,没毛病),那不止是文明倒退的问题,而是就此被锁死了。因为我们无力组织更高规模的工业化,就无法进一步检验我们的科学理论,科学家瞎猜起来,比民科凶猛多了。


另一个关于科学家瞎猜的问题:科学理论的验证越来越难了。300年前人们根据现象提出理论解释,200年前一边提出理论一边做实验验证,100年前人们期待100年后能够有足够的能力验证(比如引力波),那么现在呢?比如弦论,要检验这个理论需要的能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


在太空移民之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算力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是由电力、矿藏储量(比如所有半导体都需要用到的稀土,将来量子计算机也要用到)等因素决定的,会不会某个太空移民的关键问题所需要的算力,是人类所能掌控的算力无法解决的?


越小的生态系统越容易崩溃,越大的生态系统越稳定,但这不代表它就不会崩溃了。从长远来看,地球的生态系统迟早会崩溃,人类做好准备了吗。
还有个问题,人类积累的知识越多,单个个体要学习并达到理论前沿的时间就越长。会不会有一天一个人需要花费80年的时间才能走到某个学科的前沿,那他还剩几年可以做研究?有些知识可以压缩,只记结论,有些不行,你必须理解他推倒他花费时间去掌握他。

如果没能在太阳演变成红巨星之前逃离地球,那我们就会被太阳吃掉,人类集体扑街。当然了我们有50亿年的时间,这个问题比前几个更遥远。


21世纪前叶的我们还处于大步向前的发展阶段。
但楼主你的担忧是对的,谁也不能保证之后怎样。

⑷ 假设有一台算力无限、存储量无限的计算机,是否可以预知未来

如果科技发展很强大的话,应该是可以预知未来的。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⑸ 阿波罗登月时的计算机计算能力只有我们现在的计算器。这么艰苦条件怎么能成功啊。而现在这么发达却不行啊

不是计算机的事情,虽然感觉登月满复杂的而且当时阿波罗登月是计算机业有点运行不过来,但是取消不重要的运算还是保证登云的,现在很多的卫星的计算能力不一定那么强,去太空的主要要求是必须稳定,我记得登陆火星的火星车的处理器型号:IBM RAD 750 processor (PowerPC Architecture)
主频:200 MHz
生产工艺: 150 nm
二级缓存: 256 KB
运算能力: 266 ~ 400 MIPS (Atom 处理器为 3300 MIPS)
晶体管数量: 1000万
满载负荷: 5 w
运行环境: 摄氏 -55度 ~ 125度
附带 RAM:256 MB
附带硬盘 (SSD): 2GB
附带操作系统: VxWorks

此U是迄今为止人类航天器上搭载的最高端的U。
这样的家伙就处理能里而言比不过现在任何个人pc,就是你家的电脑,但是功耗只有5w而且可以再零下55到125度高温下工作,这就不简单了,太空中的温度从零下200度到零上200度的转变很快的,拥有这么高极限运算的cpu很安全的

⑹ 为什么人类可以造出超级计算机,却连最简单的细胞都造不出来

人类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一种拥有高级智慧的物种,凭借着这一独特的优势,我们人类只花了短短的几百万年时间(相对于地球45.5亿年的历史)就完全摆脱了自然选择的限制,并在地球上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现代人类能上天也能下海,甚至在遥远的火星上也有人类的探测器。



事实就是这样,现在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就是一大堆由A、G、T、C这4种符号组成“生命代码”,但我们对其的认知却只能从零开始。所以对于生命的研究,我们人类目前还停留在一个初级的层面,我们观察到了很多现象,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我们还没有办法总结出完美的规律,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才连最简单的细胞都造不出来。

当然了,这应该只是暂时的情况,相信以人类的聪明才智,终有一天会洞悉生命的所有奥秘。

⑺ 当人类的大脑开发到100%后,人类会达到不死不灭吗

曾经有一部科幻片《超体》,故事描述一个从事某种工作的女主角因一次意外,让自己身上携带的某种特殊物品渗入了体内,从而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力量,这些超能力包括而不限于超乎常人的智力、记忆力、体力、心灵感应等等……

最后说一下,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实际上是无法多任务同时进行的,只能在多个任务间快速切换,极少有人能真正的做得左手画圆同时右手画方。但这样的快速切换总归是比闲置一部分时更高效的。

⑻ 世界是虚拟的九大证据分别是什么

世界是虚拟的九大证据部分如下

一、虚拟宇宙的科技是可以存在的。

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电脑游戏程序还非常简单,而到了现在,我们早已开发出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分界线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随着人类科技的日益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就会开发出令人完全无法分辨出真假的虚拟世界。

二、来自微观世界的暗示

在拥有了窥探微观世界的能力之后,科学家发现微观粒子总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只有在有观测者的情况下其状态才会确定下来。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据,因为它与电脑游戏程序非常相似,为了节约算力,系统会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做模糊化处理,直到有人使用为止。

三、没有外星人

宇宙那么大,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人类都不应该是唯一的文明,但却根本看不到任何有关外星人的迹象。对此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而运行这个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的算力只能模拟一个智慧文明。

四、世界存在着极限

世界是有极限的,比如说速度的极限是光速,长度的极限是普朗克长度,一旦超出了这些极限,所有的物理规则都会失去意义。研究者认为,这些极限其实就是虚拟世界系统的极限,例如光速就是系统的速度极限,而普朗克长度则是系统的精度极限。

五、世界隐藏着计算机代码

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吉姆.盖茨(Jim Gates)声称,他在研究弦理论中的超对称问题时,发现了某些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方程式中包含了嵌入式计算机代码,根据他的介绍,这些代码是“1”和“0”的形式出现,它们与现代网络浏览器中的“错误纠正代码”非常相似。

⑼ 计算能力不强能当数学家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数学家

思维的灵动性,与你的毅力是关键,到了高等数学计算的东西很少,主要是思维

⑽ 人类的计算力

目前来看,人类还是比计算机强。国际象棋计算机已经战胜了人类棋手,但是围棋还没有。计算机实际上是根据数据库来搜索最佳棋路,在已有的棋谱基础上寻找。而人类棋手在多数情况下(围棋)是在创造,创新。经常有人下出新手,但计算机不行。
吐血是用心过度了。

热点内容
linuxeth01配置文件 发布:2025-07-05 07:42:33 浏览:993
币圈量化软件对比 发布:2025-07-05 07:41:43 浏览:345
b1的eth钱包地址 发布:2025-07-05 07:31:57 浏览:53
seele区块链技术 发布:2025-07-05 07:31:14 浏览:168
btc是哪国的电源 发布:2025-07-05 06:55:22 浏览:955
区块链的世界趋势 发布:2025-07-05 06:48:10 浏览:160
比特币幕后推手 发布:2025-07-05 06:35:17 浏览:66
比特币核心成员 发布:2025-07-05 05:57:17 浏览:38
区块链100问43集 发布:2025-07-05 05:52:29 浏览:576
比特币现有总量多少 发布:2025-07-05 05:40:33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