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去中心化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1-04-18 04:44:02

① 美国侦察卫星干嘛用

侦察卫星按用途可分为4类: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照相机、摄像机或其他成像装置,对地面摄影以获取信息。获取的情报通常记录在胶片或磁记录器上,通过回收舱回收或接收无线电传输的图像获取信息,经加工处理后,判读和识别目标的性质,并确定其地理位置。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侦察。卫星上安装有无线电接收与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截获雷达、通信等系统的传输信号,可侦察对方雷达、无线电台的位置、使用频率等参数。
导弹预警卫星是以导弹发射为特定目标的侦察卫星。卫星上装有红外探测仪,用于探测敌方导弹飞行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配合电视摄像机及时准确地判断导弹飞行方向,迅速报警。导弹预警卫星一般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并由几颗卫星组成一个预警网。
海洋监视卫星主要用于对海上舰船和潜艇进行探测、跟踪、识别和监视,卫星上装有雷达、无线电接收机、红外探测器等侦察设备。卫星轨道一般为1000公里左右的近圆形轨道,并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海洋监视网。
我们通常所说的侦察卫星,一般是指照相侦察卫星,它又分为可见光(红外)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照相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的图像,实际上和我们平时用照相机拍照所得到的照片没有什么区别,它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像点组成,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数码相机的像素,像点越小,照相可辨认的细节的尺寸越小。地面分辨率是衡量照相侦察卫星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通俗地说,地面分辨率是能够在照片上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间距。它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一个尺寸为0.3米左右的目标,在地面分辨率为0.3的照片上,只是一个像点,不管把照片放大多少倍,它只是一个像点。一般来说,从照片上能够识别目标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地面分辨率的5~10倍,即1.5~3米。

根据卫星照片不同的使用情况,对地面分辨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共分为四级。第一级是发现,指大致知道目标形态,从照片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第二级是识别,指发现目标较为细致,能够辨识目标,例如是人还是车,是大炮还是飞机;第三是确认,能较为详细地区分目标,能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例如车辆是卡车还是公共汽车,房子是民房还是军队营房;第四是描述,能更为细致地知道目标的具体形状,识别目标的特征和细节。例如能指出飞机、汽车的型号和舰船上的装备等。在这四级中,“发现”要求的地面分辨率最低,“描述”所要求的地面分辨率最高。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的KH-12“高级锁眼”可见光侦察卫星,其分辨率已达到0.1~0.15米,有“极限轨道平台”之称。然而,这只是它的最高分辨率,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间内是根本达不到的。首先,KH-12卫星是运行在近地点322公里、远地点966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达到最高分辨率,需要达到卫星的近地点,而在轨道的其他地方,地面分辨率都会有所下降;其次,是卫星在侦察时需要有极好的能见度,浓雾、烟尘、云层都会使其侦察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使用。

② 美国军用卫星分辨率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l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一、侦察卫星
1.成像侦察卫星
自1960年美国第一颗成像侦察卫星问世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6代。目前在轨使用的成像侦察卫星有5颗,即3颗KH-12与2颗长曲棍球,进行军事侦察,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与先前的KH系列相比,KH-12卫星通过采用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随观测视场环境的变化灵活地改变主透镜表面曲率,从而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影响造成的观测影像畸变。KH-12卫星上载有充足的燃料,可实现机动变轨。它不仅有光/近红外成像仪,还增装了热红外成像仪,可用于对地下核爆炸或其它地下设施进行监测。长曲棍球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当雷达工作在X波段时,可在云、雨、雾、黑暗和烟尘环境下完成对地面目标的全天候侦察。当雷达工作在20~90兆赫时,雷达波长为米级,绕射穿透能力较强,对假目标、伪装后目标以及地下深处的设施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由于成像侦察卫星传输的数据量极大,并且要防止被他国截获数据,因此必须依靠数据中继星实现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实时中继。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部署的数据中继卫星本身并不搜集图像情报或信号情报,用于中继侦察卫星获取的数据。新型的中继星重约3000~4000公斤,工作寿命为7年。星上除装有数据中继设备外,还装有红外预警系统,用于探测弹道导弹的发射。
另外美军还利用发射的高分辨率商用卫星实现对地面目标的侦察,如利用伊克诺斯-2卫星发现了朝鲜的导弹发射基地。
2.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亦称电子情报卫星,主要用于截获雷达、通信系统的传输信号,探测敌方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以及新武器的试验和装备情况。由于电子侦察卫星运行的轨道高,特别是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它所接收的地面信号是低轨道卫星的1/5l00,因此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大型接收天线,故又称为“大天线杀。美国自1962年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卫星,至今已发展到第4代(见表1)。到目前共发射详查型、特殊型、普查型、同步型、大椭圆轨道型和新型极轨道电子侦察卫星近百颗,除详查型和特殊型已停止使用外,其余均在轨工作。
(1)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该种卫星能大面积侦察各种无线电信号和雷达脉冲信号,且具有定位功能,并能测出其工作频率及扫描方式。
(2)同步型电子侦察卫星。现主要有漩涡和大酒瓶两种。漩涡主要用于截获外交、军事通信信号、雷达信号和新型导弹的试验用遥测信号。大酒瓶对于高频信号、超高频信号具有较强的信号处理能力,用于截获导弹遥测信号、雷达信号、微波通信和无线电话等。
(3)大椭圆轨道型电子侦察卫星。采用双星组网,用于截获军事活动信号并探测反导弹雷达以及空间跟踪雷达。美国在1985年和1987年发射的军号对前苏联北极地区进行了电子侦察,获取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4)新型极轨道电子侦察卫星。1992年4月开始发射,除装载电子侦察接收机外,还载有可用于导弹预警的红外遥感器,由6颗星组网。

二、导弹预警卫星
美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导弹预警卫星,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国防支援计划(DSP),用于监测战略和战术导弹的发射。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以5颗卫星组网,其中3颗工作,2颗备用,可对来袭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25~30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射弹道导弹提供10~15分钟的预警时间。该系统最新型的卫星DSP-13的探测灵敏度大大提高,可探测到空中军用飞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同时,美国的地面系统经改进后,可同时接收和处理多颗卫星的信息,在敌战术导弹发射几秒钟内,将导弹发射时间、地点、袭击目标和到达目标的预计时间传送给战区司令部。其处理速度比1991年海湾战争中所用的系统要快得多,也就是说,在飞毛腿导弹发射30秒后即可向战区司令部发出预警。
三、海洋监视卫星
美国从1968年开始研制海洋监视卫星(即海军海洋监视卫星(NOSS)计划,又称白云计划)。该卫星装有电子情报接收机,可侦测海洋上大范围的舰船雷达与无线电信号,并确定舰队的规模和动向。其特点是侦测面积大,工作寿命长,传递信息近实时。该计划于60年代末启动,到1995年发射最后一组卫星。此后,接替它的是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
l.NOSS计划
美国的NOSS星座是由1颗主卫星(NOSS卫星)和 3颗子卫星(SSU)组成。主卫星入轨后弹射出3颗子卫星。子星以几十公里的间隔分布在主卫星周围,以三角测量技术对海上舰船定位,并向主卫星传送数据。子星的轨道与主卫星相似。在海湾战争期间,NOSS不仅侦察到伊拉克的飞鹰号雷达的信号,而且还侦察到伊方的小型雷达监视气球网的运动。
2.SBWASS
SBWASS不同于NOSS,它是成像侦察卫星系统,起初由两个系统运作,即SBWASS海军型和SBWASS空军陆军型,后来这两个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即SBWASS合并型系统,属于国防部管辖。SBWASS海军型系统由3颗TRIPLET卫星组成星座(见表2),每颗卫星上装载高灵敏度红外相机,主要侦察对象是敌方的水面舰队和潜艇。此外,它也对飞机进行侦察。其主要特征是红外CCD灵敏度高,具有足够能力探测水面舰船与潜艇,并且能够全天候侦察。SBWASS空军陆军型系统由3颗SINGLETON卫星组成星座,目的是进行战略空中防御,主要侦察对象是敌方的飞机。此外,它还可对水面舰船进行侦察。SBWASS合并型的卫星称为奥林匹克卫星,目前已进入评估和验证阶段。
四、通信卫星
1.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为战时基本需求提供保密、抗干扰的指挥与通信保障。该系统卫星采用微波频带通信,用于在爆发核战争时国家最高决策层与军事领导人的联系和发布核战命令,可连接军舰、潜艇、飞机、地面车辆和单兵便携式接收机。现主要有军事星2。美国正在加快第三代军事星的研制工作,并计划于2004年12月发射探路者作为第三代军事星的过渡。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
该系统是为战场指挥官传递指挥与控制信息的超高频通联系统,具有抗核打击和抗干扰能力。1982年首次发射,由5颗星组网。最新型的第三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卫星DSCS-3重约1230公斤,轨道高度35880公里,计划2000年初至2003年5月共发射4颗。
3.极地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可确保作战人员的极地通信能力。现在轨的第一颗星是1997年底发射的,卫星重213公斤,轨道高度40708公里。
4.舰队通信卫星系统
舰队通信卫星系统用于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超高频通信。该系统将逐渐被特高频后继星所取代。
5.特高频后继星(UFO)
特高频后继星属于美军新一代通信卫星,用于特高频和极高频通信。该系统的特点是通信容量比舰队通信卫星系统提高了近一倍。同时,它还表明美军卫星侦察系统从战略应用向战术应用的过渡。
6.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采用双频时间测距导航体制,能向全球任何地点和近地空间的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三维导航定位服务。GPS导航星发布军用和民用两种导航信息。军用信息采用精密P码调制,理论定位精度约为0.29~2.9米。GPS系统现有28颗星在轨,其中包括8颗波音公司研制的 GPS-2卫星、18颗波音公司研制的GPS-2A卫星和 2颗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研制的GPS-2R卫星。美国空军正打算研制新一代GPS导航卫星,同时对现有卫星进行改造,以提高它们的抗干扰能力。
7.全球广播业务系统(GBS)
美国国防部于1995年12月提出建设全球广播业务系统计划,并在1998年3月和10月在美国海军发射的特高频后继星(UFO-8和UFO-9)上搭载了GBS有效载荷;在1999年发射UFO-10卫星时,又在星上搭载了GBS有效载荷。通过该系统的2个星座,3颗卫星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该系统主要用于高带宽数据图像和视频传送,可直接向战区作战人员提供数字化地图、情报资料、气象数据和任务指令等多媒体数据。

五、测地和绘图卫星
近年来美国国防测绘局利用根据斯波特与陆地卫星的影像资料绘制他国地图。新发射的KH-12已经具有绘图功能。同时,美国海军根据UFO具有的实时雷达高度计测绘高程数据。
六、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
该系统可全面地为美军空中、海上、陆地和太空作战提供有关云层、气温、大气状况等信息。该系统包括2个星座,现有5颗星在轨。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美军的卫星正在向一星多用发展,如军事星不仅可起到通信的作用,同时也可用于中继侦察卫星的数据;美军的军用卫星所携带的探测器种类和数据也在增加。此外,美军的军用卫星正在向小型化、高智能化和隐形化发展。
回答者:ohmyeric - 魔法师 四级 6-18 20:57

现在最高的估计可以达到0.2米

③ 照相侦察卫星是怎么进行侦查的

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装有光学成像的空间遥感设备进行侦察,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常用的遥感设备有可见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红外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和微波遥感设备等。

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的“发现者”1号卫星,它于1959年2月28日发射成功。“发现者”1号是一颗试验性侦察卫星。1960年8月10日,美国又发射了“发现者”13号试验侦察卫星。8月11日,“发现者”13号接受地面指令控制,弹射出一个装有照相胶卷的密封舱,载入大气层,并在海上回收成功。这是人类从太空收回的第一卷照相胶卷。

由于卫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使照相侦察卫星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卫星轨道运行时间长,侦察覆盖面广,且飞行不受国界限制,又没有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目前在美国卫星,已取代了大部分有人驾驶飞机来执行照相侦察任务。

④ 侦查卫星有哪些优缺点

1、速度快:

如果是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每秒钟大约飞七八公里,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绕地球一圈。侦察卫星速度比火车、汽车快几百倍,比起超音速飞机快十几倍。

比如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只要半分钟,到上海3分钟,到拉萨5分钟也就够了。不但侦察及时,而且保证有连续性。一般长寿的侦察卫星,在空中可以停留两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侦察到目标连续不断的变化情况。

2、范围广阔:

飞机和卫星作比较,同样都是20度的视角,从3000米高度的飞机上能看到地面1平方千米的范围,从300千米高空的卫星上看地面,就可以看到1万平方千米,看到的范围相差万倍以上。

有人作过计算,说在高空飞机上把我国拍摄一遍,需要拍100万张照片,用10年的时间;如果用卫星拍摄,只需拍500多张照片,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3、受限制少:

侦探卫星有超越国境的自由,而没有侵犯领空的纠纷。高山、大海、荒漠戈壁、茂密森林,人无法到达的地方,都阻挡不了卫星去侦察。

4、分析能力强:

侦探卫星拥有先进的超多谱段成像技术。利用几百个窄的频谱通道获得高分辨率,以提高探测伪装和模糊目标的能力。

超多谱段遥感器具有精细的光谱分辨能力,能从获取的遥感数据中直接分析目标的物质成分,从而有效地分辨目标。

5、军事作战意义重大:

侦探卫星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用于侦辨雷达和其他无线电设备的位置与特性,截收对方遥测和通信等机密信息。

电子侦察卫星是专门用来侦测对方预警、防空、反导弹等雷达的位置及信号特征,也可测定对方军事通信和无线电台位置,为本国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执行突防和攻击任务提供数据,也可用以侦察对方军事演习时的指挥、通信信号,并予截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中国侦察预警卫星:数量和技术水平仍不如美

⑤ 照相侦察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利用光电遥感器对地面摄影以获取军事情报的侦察卫星。是发展最早、最快,发射数量最多,技术最成熟的卫星之一。卫星所载遥感器主要有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相机、多光谱或超光谱相机、电视摄像机、成像雷达和扫描仪等。目标信息记录在胶片上或星载记录器中,由地面回收胶片或接收无线电传输的图像信息,加工处理后,判读和识别目标的性质,并确定其地理位置。

照相侦察卫星按信息传送到地面方式的不同分为返回型照相侦察卫星和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

按获取图像遥感器的不同分为光学型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型照相侦察卫星。

按用途的不同分为普查型照相侦察卫星和详查型照相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提高地面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侦察图像宽度、移动目标指示能力等。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发射了大量的照相侦察卫星。

由于卫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使照相侦察卫星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卫星轨道运行时间长,侦察覆盖面广,且飞行不受国界限制,又没有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目前在美国卫星,已取代人了大部分有人驾驶飞机来执行照相侦察任务。

照片侦察卫星

⑥ 美国一共发射了多少枚侦查卫星

美国目前拥有50余颗各类卫星肩负着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调用了30多颗卫星,不间断地侦察、监视伊拉克军队的动向,为美国最高指挥当局和驻海湾美军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情报;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期间,卫星侦察力量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的空间卫星侦察系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电子侦察、导弹预警和海洋监视4类专业侦察卫星和其他辅助侦察的全球定位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美国已将这类侦察系统视为其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空谍星 “太空贼眼”———照相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侦察手段,被喻为太空中的“眼睛”。美国目前使用的照相侦察卫星主要是第5代KH-11型、第6代KH-12型“锁眼”侦察卫星和1988年底开始启用的“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

KH-11、KH-12“锁眼”型照相侦察卫星具有先进的数字图像传输能力。它们采用高分辨率数字成像技术及先进的光学遥感设备,由航天飞机在轨道上加注燃料,可随时改变轨道飞行高度甚至轨道平面,以便尽快飞经侦察地区上空,执行侦察任务。“锁眼”照相不用胶卷,而是用专门的数字相机拍摄地面场景图像,然后经卫星数据系统传回华盛顿国家图像判读中心,还原成高分辨度的实地图像。从卫星在轨道上拍摄图像到地面判读人员看到此图像,只需一个半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因此,这种卫星具有近实时的侦察能力。“锁眼”卫星长19.5米,重 13.5吨,直径两米,工作寿命为1000天,可进行多光谱摄像,地面分辨率为1. 5~3米。同KH-11卫星相比,KH-12卫星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达100毫米,其工作寿命也延长为6年以上。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是美国在KH-1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卫星上装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克服了可见光照相侦察卫星黑夜和阴雨天无法拍照的缺点,能够实施全天候的实时侦察。“长曲棍球”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很高,完全能够发现和识别诸如吉普车、坦克、导弹运输车等地面机动军事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强空间侦察能力,美国防部近期还打算把4颗KH-12和4颗“长曲棍球”卫星组成“星座”,以便对全球各个热点地区实施不间断侦察。

“海上谍影”———海洋监视卫星

海洋监视卫星是为掌握对象国或是目标区域大面积的海上活动情况而发射的监视卫星。它采用先进的电视摄像、红外探测器、电子侦察接收机、雷达等遥感器材,观测海上船只、舰队的活动情况,探测潜艇并对其实施跟踪。

美国目前使用的海洋监视卫星名为“白云”,是一种信号情报卫星,1968年开始研制,1976年4月启用,主要用于监视和侦察海上舰船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也可侦收部分陆基无线电信号,具有跟踪和定位能力,可实施全天候、全天时侦察监视。其监听信号的有效距离可达3200千米。海湾战争期间,10余颗该型卫星每天至少飞经战区上空一次,对波斯湾及伊科边境地区的侦察目标进行侦收和定位,为美军提供了海上及部分陆基信号情报。

美军认为,未来海上冲突和海上作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而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区的海上情况对于更好地部署和调配有限的美军兵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美军认为,由于目前全球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性强国竞相发展常规动力潜艇和核攻击潜艇,准确掌握目标海区的敌情和海况对于保障美军航母战斗群和其他舰艇编队的安全更是利害攸关。

“空间长耳”———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亦称电子情报卫星,被喻为太空中的“耳朵”。平时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军事通讯中的重要情报:确定敌方防空雷达和反导弹雷达的精确位置、信号特征和作用距离,以提高己方战略导弹和轰炸机的突防能力;确定敌方军用电台的位置和信号特征,以便战时将其摧毁。

电子侦察卫星掌握的情报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能更准确地反映敌方军队的调动、武器的试验与装备情况及了解其战略意图。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大酒瓶”、“牧人小屋”、“折叠椅”等15颗电子侦察卫星。这些卫星在飞临海湾地区上空时,截获和监听伊拉克的通信情报、侦察伊军通信和雷达设施的性能数据并定位,从而较全面地掌握了伊拉克的军事活动。

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电子侦察卫星“大酒瓶”卫星又称“良师”,是美国第3代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侦收通信和电子情报信息。“大酒瓶”卫星约重 2.5吨,装有直径90多米的大型天线,能覆盖更大的地区,截获更多、更微弱的电子信号。美国目前有两颗“大酒瓶”卫星在同步轨道上工作。今后,“大酒瓶 ”卫星将逐步取代第二代“牧人小屋”和“折叠椅”电子侦察卫星。

“见微知著”———导弹预警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亦称国防支援计划卫星,是美国战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苏冷战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发展和部署战略核武器,核大战处于一触即发之势。为了对来袭导弹及时预报,60年代末~70年代,美苏两国相继建起了各自的预警卫星系统。

预警卫星通常用来监视导弹的试验和卫星的发射情况,多数预警卫星还安装有核爆炸检测装置,能检测到核爆炸产生的各种射线和辐射能量,并对核爆炸进行评估。战时它可以评估攻击效果,平时可用来监视核试验,监督核条约的执行情况。

导弹预警卫星能够对地球表面进行常年监视,并能根据导弹发射瞬间发出的微弱信号,对其进行探测和定位,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据美国科学家学会评估,该卫星对向美国本土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可提供25~30分钟的预警时间。美国的首颗导弹预警卫星于1970年11月升空,目前已发展到第3代。

导弹预警卫星载有红外传感器、“史密斯”红外望远镜、6000个红外探测单元、可见光电视摄像机、核爆炸探测器等,并具有一定抗毁能力。一般情况下,预警卫星处于距离地球较高的同步或接近同步轨道上,用红外线望远镜对地球表面进行扫描。弹道导弹发射以后,火箭尾部射出强烈的红外线,卫星探测后立即向地面报警。通过多次探测,它可以计算出导弹的轨道,并据此推算出导弹要攻击的目标。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两颗导弹预警卫星,为“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⑦ 雷达成像照相侦察卫星有哪些优点

尽管美国顶尖级的锁眼-12卫星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所有光学成像照相侦察卫星所共有的一个缺点,就是无法透视云层。在冷战时期,由于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和其它一些令美国感兴趣的地区经常被云层所覆盖,所以这对情报搜集来说始终是一个难题。

雷达成像照相侦察卫星则可以弥补光学成像照相侦察卫星不能全天候、全天时进行侦察的不足,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从而能识别伪装,发现地下军事设施。其幅宽也比较大,因此时间分辨率较高,这对全面观测战区和侦察全球性军事动态有重要意义。不过,它的分辨率较光学照相侦察卫星低,而且观测不到西伯利亚的某些北纬地区。因此,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两者结合使用是最佳配制。

在这次战争中,由于伊拉克沙尘暴多,而且为了迷惑美军视线,伊拉克点燃了不少油井,产生了很多烟雾,所以锁眼-12的应用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美国的“长曲棍球”雷达照相侦察卫星可大放光彩。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1988年12月2日开始发射的。当今,只有美国拥有这种侦察卫星。

⑧ 中国致盲美国间谍卫星是真的吗

首先,中国正在研制反军事侦察卫星技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其次,在众多的反卫星技术中,“太空涂鸦”又是相对较为简单、实用的技术,且风险较小。所谓“太空涂鸦”就是我方卫星在敌方卫星经过的轨道附近喷射一团“障碍物”,当敌方卫星经过时,这团“障碍物”会阻挡住它的成像镜头,使其暂时丧失侦察功能。但这团“障碍物”又不会对敌方卫星造成本质的损害(比如在敌方侦察卫星离开我方被侦察区域后,“障碍物”会自动清除)。因此,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技术方案。
另外,过去有传言说中国曾使用激光武器照射某国的侦察卫星,使其致盲。其实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虽然激光武器有攻击卫星的潜力,但它对技术的要求高,且易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者,如果控制不好,激光武器会对他国卫星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这会被对方视为敌对的(攻击)行为,有可能引发战争。所以,这么做的风险通常是不能承受的~

⑨ 美国航天侦察能力究竟有多么强,为何导弹一打一个准

世界上有500颗卫星,其中美国就占了一半以上,美国还有100多颗军用卫星而且美国这方面的军事研究特别成功。这就可以看出美国的航天航空技术非常的强大。

美国已经形成了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三位一体的侦察预警卫星体系,这个还没有国家能够赶得上,我国现在还没有电子侦察卫星,还是和美国的卫星系统存在能力的差距,未来我国应该尽快发展侦察预警卫星系统,把握技术趋势争取迎头而上。

⑩ 1960年8月美国间谍卫星13号发射陈功,标志什么

1960年8月,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侦察卫星-锁眼一号(又名“发现者”13号)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拉开了军事利用空间的序幕。
1960年8月10日,美国发射了发现者13号试验侦察卫星。8月11日,发现者13号接受地面指令控制,弹射出一个装有照相胶卷的密封舱,再入大气层,并在海上回收成功。

自第14颗卫星开始回收照片,到1972年计划结束为止,共执行了145次任务,其中成功102次,完成了以下几项重大任务:秘密拍摄了苏联全部的导弹设施;弄清了传闻中的美国落后于苏联的“导弹差距”并不存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为肯尼迪总统提供了关于苏联核武器数量的准确估计;对苏联新潜艇的建造、下水以至服役情况进行了跟踪;监视了苏联对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执行情况等等。

热点内容
卖比特币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发布:2025-07-09 05:24:38 浏览:204
区块链制作一条龙 发布:2025-07-09 05:24:28 浏览:942
tac币价格ETH 发布:2025-07-09 05:23:50 浏览:841
到武汉华中图书交易中心怎么去 发布:2025-07-09 05:09:14 浏览:288
房贷还款合约号怎么查 发布:2025-07-09 04:50:43 浏览:755
2018澳门区块链大会凤凰网 发布:2025-07-09 04:43:37 浏览:787
以太坊中不可以添加随机数据处理方法答案 发布:2025-07-09 04:41:36 浏览:591
比特币大神有哪几个 发布:2025-07-09 04:41:35 浏览:838
以太坊创建交易 发布:2025-07-09 04:29:18 浏览:359
三方协议去人才中心盖章需要带什么 发布:2025-07-09 04:29:13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