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算业力

算业力

发布时间: 2021-04-18 14:53:34

㈠ 吉祥卧是什么姿势

关于吉祥卧。经过自己长时间实践及体会感悟。


发现网上的方法,或多或少有些遗漏或者错误。


现重新整理。希望帮到有缘看到此文的网友


吉祥卧实现高质量睡眠必须会的睡姿!


“卧须右胁,名吉祥卧”。


1.睡觉的时候,右卧,两腿合拢、微微弯曲。


2.这个非常重要,很多人只知道右手枕着脸,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弄。

更正:右手大拇指放在耳垂珠后边写错了,应该右手大拇指放在听宫位置即可。(听宫是把口张开再关闭,耳前动的那个下陷的这个位置),手保持放松即可。



手如果放弄错了,睡眠效果就不太好了。


3.左手轻放在左大腿外侧上


这样生理的气血会整个从背后往上延伸,即使你是在睡觉当中,还是处在一种用功修行的状态里面。舌头顶上腭,跟修定一样,舌顶上腭,上头顶住。右手做个枕头,摆在头下面,左手放在身上,这样右胁而卧是吉祥卧。


这样子睡眠,可以使身体安稳,没有动乱,晚上也不会睡得太沉,也没有恶梦等等。这个经上讲了很多好处。在我们现在科学来讲,右胁而卧也有它科学的依据。我们的肠胃的胃,它的口在右边,右胁而卧,可以把胃里边的东西都顺这个口到肠里去,不会积在胃里边,会使肠胃通畅了。


脸朝上仰卧,易生贪心;脸朝下俯卧,易引发嗔心;左侧而卧,增长痴心,种种不如法的卧式,会引生各种无明烦恼,唯有右胁而卧才最有功德。


共有四种功德:


第一、身体不放松,不会因散乱而产生不如法的念头和行业。


第二、不失正念,狮子是百兽之王,睡眠中不会失去正念,我们依止卧式而睡,也不会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


第三、不会入于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


第四、不起恶梦,经常做吉祥之梦。

㈡ “时无间,空无间,受业无间”的“受业”该怎么解释

肯定不是学习,“传道授业解惑也”中意思为“教授知识”意思和这根本不一样。恐怕是受苦的意思,不过,没凭据,不确定!

㈢ 佛教中的业力指的是什么

业力,梵文叫做Karma(古译羯磨)。Karma(或Karman)之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之“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但是今天佛教徒心目中的“业力”,却代表一.个极端复杂的多方面思想。在这多角的思想中,最根本的是说:“业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也。”此一界说看似简单,但若进一步检讨,则发觉业力思想之极端复杂性和含混性。为便于了解起见,兹从六个角度来研讨业力论之思想。 (一)佛教传统相信“一因常生多果”;例如,某甲于酒后杀人,此为一业力之因。酒醒后某甲即觉其良心不安,不但无故断送了一人之性命,而且被杀者之妻眷儿女将孤苦无依。此极度之良心痛苦,是杀人业因之第一个结果。不久事发某甲被捕,定谳入狱,这是第二个结果。因此某甲之事业及前途皆一笔勾销,家庭亦为之破碎等……是第三个结果。除了这一串连锁反应以外,此杀业还会使某甲来世受被杀者的报复和多病及短命之报,这在佛学上称之为异熟果。 近人阅读佛经,论及因果报应时,可能会感觉其有过分夸张之嫌。例如,某经中说,于往劫时,有一人,在佛陀经过路街时,曾用几粒米投洒佛身作为供养及敬意的表示。经过若干劫之后,此人即因供养此数粒米之功德,感得转轮圣王之报,为世界之主,其国土、城堡、妻眷、珠宝、车乘……不计其数云云。又如佛经中常说,作恶业之报应亦大得不可思议。《贤愚经》中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婆罗门,因其母之教唆,侮辱比丘以百兽之名咒骂之。以此恶因,多生多世,竟感得一个鱼身,且有百兽之头,苦不堪言。教唆此婆罗门之母,亦堕入无间地狱中云云。这样的故事,在佛经中极为众多,近代人对这类的说法,可能认为不过是劝人行善的教化之言,把善恶果报特别加以夸张得极大,则能使人止恶向善,全属宗教之实效主义,并不一定代表真理确是如此的。西藏有个民间故事说,从前有一个老太婆去参加一个法会,听大喇嘛讲业力的故事。讲完之后,老太婆趋前对大喇嘛说:“说到因果报应,若按照佛经所说的善业果报之大,非但你这位大喇嘛可以成佛,就是连我这个平凡的老太婆也可以成佛。说到恶业果报之大,不但我这个老太婆会堕地狱,连你这位大喇嘛也会堕地狱!”这是一个极了不起的故事,是西藏佛国平民心中,由人本主义之直觉所引起的衷心共鸣。这一段话,虽令人发生无限之同情,但就业力论之中心思想而论,则不必轻易予以同意。因为在业力现象中,果量确是常常大于因量若干倍的。如前面所举之杀人之例即是。佛经中对小因生大果亦确有其哲学根据,此点容后再谈。再从宗教学的眼光来看,则这一类的话,除了能够影响宗教行为,发挥实效主义之目的外,还有其更深之象征意义存在。佛经中讲业力故事时,常有人和兽类及异类之兽,说话交谈之记载。在《杂宝藏经》中,白香象养育父母之故事中,并肯定“上古畜生,皆能人语”。这一类的故事,今天看来,除具有象征意义及教化作用外,实难承认其为不折不扣的事实。《杂譬喻经》之命名为“譬喻”,亦是说明经文具有象征之意义。话虽如此,佛经中所说的小因能生大果之记载,就业力哲学之观点而论,则是确定不移之真理。业力思想是“同类相应论”,而不是“同量相应论”。就业力因果的现象来说,果的量确是常常比因的量来得大的。佛教徒常以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此理。例如,一粒麦子所结的麦粒果实,何止十百?曾记得一本杂志上说,今天纽约市之中心,价值万亿的曼哈顿岛,据说两百年前是从一个红印第安人手中,以两块美元买来的。今天曼哈顿岛之价值和当年两块钱之售价,当然不成比例。但有人说,如果在两百年前,把两块钱存入银行,以复利计算,两百年下来亦成为一极可观之天文数字了。果量大于因量之事实,于生物界中亦极为普遍,如细胞之不断分裂,成长而形成各种个体:一个精虫与卵子结合,分裂成二,又分裂成四,如斯不断分裂形成人体,合有万亿细胞。如果一个细胞的因,能够结成亿万细胞的果,则果量大于因量的事实,可能本来就是宇宙之一种常理了。 所以吾人读佛经时,除应晓其宗教目的和象征意义之外,还要了解其象征意义后面之哲学基础,不可因其表面之奇特,而遽断之为怪诞不经之说。(二)业力虽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无限果。一粒精虫细胞可以分裂成长为人体,含有万亿个各种不同的细胞,但此一精虫之因,至完成一人体时,其果实就算全部完成。此人以后再生之子女,就应该从另一重因果关系算起。因此,此原始之一粒精虫,对以后繁衍之子女,只有间接之关系,而无直接之关系。所以说,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无限果。 换言之,有限的因不能生无限的果,否则就和“同类相应”的原则相抵触了。有限因不能生无限果的宗教意义是,众生的恶业不管多么大,亦不至召来无限的苦果,所以佛家不承认有永恒的地狱。即使那最长最可怕的无间地狱,亦不是永恒的。同理,有漏的善业不管多么大,亦不能使人生入永恒的天堂。

㈣ ·佛教中的“业力”是什么意思

业力,梵文叫做Karma(古译羯磨)。Karma(或Karman)之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之“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但是今天佛教徒心目中的“业力”,却代表一.个极端复杂的多方面思想。在这多角的思想中,最根本的是说:“业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也。”此一界说看似简单,但若进一步检讨,则发觉业力思想之极端复杂性和含混性。为便于了解起见,兹从六个角度来研讨业力论之思想。
(一)佛教传统相信“一因常生多果”;例如,某甲于酒后杀人,此为一业力之因。酒醒后某甲即觉其良心不安,不但无故断送了一人之性命,而且被杀者之妻眷儿女将孤苦无依。此极度之良心痛苦,是杀人业因之第一个结果。不久事发某甲被捕,定谳入狱,这是第二个结果。因此某甲之事业及前途皆一笔勾销,家庭亦为之破碎等……是第三个结果。除了这一串连锁反应以外,此杀业还会使某甲来世受被杀者的报复和多病及短命之报,这在佛学上称之为异熟果。
近人阅读佛经,论及因果报应时,可能会感觉其有过分夸张之嫌。例如,某经中说,于往劫时,有一人,在佛陀经过路街时,曾用几粒米投洒佛身作为供养及敬意的表示。经过若干劫之后,此人即因供养此数粒米之功德,感得转轮圣王之报,为世界之主,其国土、城堡、妻眷、珠宝、车乘……不计其数云云。又如佛经中常说,作恶业之报应亦大得不可思议。《贤愚经》中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婆罗门,因其母之教唆,侮辱比丘以百兽之名咒骂之。以此恶因,多生多世,竟感得一个鱼身,且有百兽之头,苦不堪言。教唆此婆罗门之母,亦堕入无间地狱中云云。这样的故事,在佛经中极为众多,近代人对这类的说法,可能认为不过是劝人行善的教化之言,把善恶果报特别加以夸张得极大,则能使人止恶向善,全属宗教之实效主义,并不一定代表真理确是如此的。西藏有个民间故事说,从前有一个老太婆去参加一个法会,听大喇嘛讲业力的故事。讲完之后,老太婆趋前对大喇嘛说:“说到因果报应,若按照佛经所说的善业果报之大,非但你这位大喇嘛可以成佛,就是连我这个平凡的老太婆也可以成佛。说到恶业果报之大,不但我这个老太婆会堕地狱,连你这位大喇嘛也会堕地狱!”这是一个极了不起的故事,是西藏佛国平民心中,由人本主义之直觉所引起的衷心共鸣。这一段话,虽令人发生无限之同情,但就业力论之中心思想而论,则不必轻易予以同意。因为在业力现象中,果量确是常常大于因量若干倍的。如前面所举之杀人之例即是。佛经中对小因生大果亦确有其哲学根据,此点容后再谈。再从宗教学的眼光来看,则这一类的话,除了能够影响宗教行为,发挥实效主义之目的外,还有其更深之象征意义存在。佛经中讲业力故事时,常有人和兽类及异类之兽,说话交谈之记载。在《杂宝藏经》中,白香象养育父母之故事中,并肯定“上古畜生,皆能人语”。这一类的故事,今天看来,除具有象征意义及教化作用外,实难承认其为不折不扣的事实。《杂譬喻经》之命名为“譬喻”,亦是说明经文具有象征之意义。话虽如此,佛经中所说的小因能生大果之记载,就业力哲学之观点而论,则是确定不移之真理。业力思想是“同类相应论”,而不是“同量相应论”。就业力因果的现象来说,果的量确是常常比因的量来得大的。佛教徒常以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此理。例如,一粒麦子所结的麦粒果实,何止十百?曾记得一本杂志上说,今天纽约市之中心,价值万亿的曼哈顿岛,据说两百年前是从一个红印第安人手中,以两块美元买来的。今天曼哈顿岛之价值和当年两块钱之售价,当然不成比例。 但有人说,如果在两百年前,把两块钱存入银行,以复利计算,两百年下来亦成为一极可观之天文数字了。果量大于因量之事实,于生物界中亦极为普遍,如细胞之不断分裂,成长而形成各种个体:一个精虫与卵子结合,分裂成二,又分裂成四,如斯不断分裂形成人体,合有万亿细胞。如果一个细胞的因,能够结成亿万细胞的果,则果量大于因量的事实,可能本来就是宇宙之一种常理了。
所以吾人读佛经时,除应晓其宗教目的和象征意义之外,还要了解其象征意义后面之哲学基础,不可因其表面之奇特,而遽断之为怪诞不经之说。
(二)业力虽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无限果。一粒精虫细胞可以分裂成长为人体,含有万亿个各种不同的细胞,但此一精虫之因,至完成一人体时,其果实就算全部完成。此人以后再生之子女,就应该从另一重因果关系算起。
因此,此原始之一粒精虫,对以后繁衍之子女,只有间接之关系,而无直接之关系。所以说,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无限果。
换言之,有限的因不能生无限的果,否则就和“同类相应”的原则相抵触了。有限因不能生无限果的宗教意义是,众生的恶业不管多么大,亦不至召来无限的苦果,所以佛家不承认有永恒的地狱。即使那最长最可怕的无间地狱,亦不是永恒的。同理,有漏的善业不管多么大,亦不能使人生入永恒的天堂。
所以传统佛法的三界宇宙观中之天堂亦有若干等级,且不是永恒的。
佛家中除“常寂光土”或报身佛之净土外,其他化身佛之净土亦非永恒的。因为前者是无限因所生之无限果,而后者则仍是各有限因果的范围。
基督教之天堂或神之天国,究竟是一种处所或是一种境界,说法不一。若是一种处所,具有无限生命之天国,于道理上,亦可能说得通。因为承认神是无限的,则有限之人仰仗无限的神之恩宠,亦可能使有限达成无限,进入永恒之天国。
但佛教则因为对于同类相应原则之看法颇为严格;所以只承认,唯无限之因始能产生无限的果。所以说,那相对的,有执着的和有能所的善业,无论如何伟大,亦只能算是有漏之善业,不能导致解脱。唯有那超越能所、相对及我执之善业,才能算属于无限之范围,才能产生无限或永恒之解脱果报。在思想之渊源上,佛教重自力,可能与业力之同类相应思想,有密切之关联。

㈤ 佛教中最难懂的“业力”是什么 意思

阿弥陀佛



问:所谓的业力,是否是肉眼看不到,但确实能牵引人受报的一种力量?

净空法师答:是的,业力凡夫肉眼看不到,心地清净的人看得到。佛给我们说业力有两种,一种叫引业,一种叫满业。引业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所以人死了以后就换身体,你的灵魂再去找一个身体。找个身体不是你自己能做得了主,自己做不了主,业力牵引著你。这个业力是什么?说来说去都是执著。执著过去生中,那个人我很喜欢他,那个人我很讨厌他。很喜欢的,到他家投胎去了;还有一种讨厌的也去,为什么?跟他有仇,我到他家去报仇去。

儿女跟父母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还有看他好像自己确实是如法得来的财富,被人家夺去了,不甘心,死了之后到他家投胎,或者给他做儿子,或者做孙子,将来他的财产全部还给你了,还要到他赚的,还得算利息一样,全部给你。你把三世因果看通了,你就觉得毫无意义。别人欠我们的不要了,我们欠别人的,应该赶快还人家。将来六道里面这个牵引的力量就没有了,可以能够脱离六道。

满业,就是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所以我们虽然都得的人身,每个人一生富贵贫贱、健康长寿不相同,这是属於满业。这就是修的这三种布施,布施用现在的话,就是为别人服务,那你服务的面愈大,你的福报就愈大。为一个家庭服务,那个福报小;为社会服务,福报就大;如果为国家、为全世界,那你的福报就更大!所以全心全力修这三种布施,所得来的果报。因此我们见到富贵的人用不著羡慕,知道他过去生中修的是什么。我们没有这些富贵,过去没有修,我们如果要想得,要多修;如果修得很积极,认真努力的去修,不要等来生,这一生果报就现前。

你们看看《了凡四训》,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那都是这一生当中改过自新,把自己的命运全转过来,勇猛精进,不到来生,这一生果报就现前。我跟诸位讲经说过多少次,我也是现身说法,从小算命看相都说我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我今年八十岁了,多活了三十五年,我超过袁了凡,了凡先生多活二十年,超过了。命里面没有财富,所以刚刚学佛的时候出来讲经,出家前面十五年那是苦不堪言,生活非常困苦。老师教我修财布施,有多少就布施多少,真的愈施愈多。到七十岁之后,真的是心想事成,起个念头想什么,要多少钱就会有人送来,很奇怪的事。

㈥ 欺负老婆算不算业力深重

欺负老婆的男人基本都符合两个特征
1:要么混的好看不上老婆 脾气暴躁人品两个极端
2:没本事在外面温柔 看上去君子 回到家 就撒气 发泄 吼叫
而且比较容易冲动
所以 打老婆的人 基本都不怎么滴

㈦ 我想问问佛教高人,人如果有邪恶的想法,但是只是想法不会去做去实施,这算业力吗

小佬不是高人,试着回答你这个问题,请不要嫌弃。
当年小佬初学时,也有你的经历,越是知道许多道理,心中的恶念越多。越是知道不该想时,头脑就越要想,搞得自己累得要命。比如知道了五戒,见到人就想不该打他,见到东西就想不该偷他,其实不知道五戒时也从没想过要打人要偷人的。
当时小佬的对治方法就是转念头,恶念出来后就把念头转到别的地方去,如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或玩电子游戏什么的。念头实在转不了时也只好随它去了,只要你不是故意想就成。
其实这是你太要完美了,对自己太严格后,头脑有一个反弹的作用导致的。
放松自己,这个现象会慢慢好转的。至于说该念头是不是会记入第八识,那是你管不了的,也不必管它。
小佬经历这个现象两年多吧,当有一天忽然发现业障本来空,窥见无念无住时,所有一切都消失了。
至于说业嘛,等你与佛同行同见时,该受什么业就受什么业,你也当得起了,即当时不会再有困惑了。
送你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的偈子吧: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参透了这个偈,可当下见如来。
希望对你能有所提醒。
祝你早日见到如来法身。

补充:念你心目中最信任的佛的名字就可以了。如果你最信阿弥陀(可以换成任何你最信任的人的名字,哪怕是念“上帝”都成),就念他。关键在一个“信”字上。
念时全身放松,默默地一句接一句地念,两耳注意听你念的每一个字,念到似乎可以引起头颅内部共鸣,此时应该可以忘掉你所谓的“恶念”了。
如果能继续照此念下去,有可能念到失去身体的感觉。再深一点,有可能念到察觉不到呼吸。甚至直接进入“空”境。
把念“佛”当成很放松的“玩”,就可以念得很轻松很舒畅很惬意。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毗舍浮佛(庄严劫气一尊)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世上本无事,凡人自扰之。看看《六祖坛经》吧,句句直指本心也即自性,或称法身如来。坛经比较通俗易懂的。
祝你活得自在。

㈧ 业力深厚是什么意思

业力深厚意思就是对当下及未来所产生的影响力巨大。

业就是行为。共分三类,即身业、口业、意业。

业力:就是身口意的行为造作之后,对当下及未来所产生的影响力。

这是一句梵语,梵文,它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的一种语言,也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性质的专门用语。

(8)算业力扩展阅读:

一、业力论

佛学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难、最难解释,最复杂,因此最易使人误解的,要算业力(Karma)论了。业力思想影响了整个亚洲文明。

多数之亚洲人,皆以业力论为其道德规范和宗教信仰之思想基础。业力论在整个佛教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因佛学之基石实建筑在业力思想上。业力论极难了解,极难解释,业力之究竟深邃无极,科学还不能涉及。

㈨ 从万念澎湃,到无我无念了!家庭矛盾争吵算业力业障吗业障深怎么办没钱也是业障吗没钱该怎么办呢

无念或许可以做到,无我还很远吧!家庭矛盾就是业障。业障重应该忏悔。没钱是业障。没钱可以想办法赚钱,但不可走歪门邪道。对金钱的要求不可太高。

㈩ 什么叫业力太大

业力
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原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
佛学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难、最难解释,因此最易使人误解的,要算业力(Karma)论了。业力思想影响了整个亚洲文明。多数之亚洲人,皆以业力论为其道德规范和宗教信仰之思想基础。业力论在整个佛教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因佛学之基石实建筑在业力思想上。业力论极难了解,极难解释,因为业力之究竟深邃无极,毕竞非人类之智慧所能尽其幽微。业力思想常为人所误解,因为有系统的分析和介绍此思想,实在异常困难,因此直到目前,我想尚无一个使人满意的业力论在任何佛学书籍中出现。下面就愚见所及,尝试对此极基本,但极复杂和困难之佛教思 想,作一简单之介绍。
业力,梵文叫做Karma(古译羯磨)。Karma(或Karman)之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之“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但是今天佛教徒心目中的“业力”,却代表一.个极端复杂的多方面思想。在这多角的思想中,最根本的是说:“业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也。”此一界说看似简单,但若进一步检讨,则发觉业力思想之极端复杂性和含混性。为便于了解起见,兹从六个角度来研讨业力论之思想。
业力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用农作收成的话说,业力可解释成:假使你播下好的种子,你将会有好的收成,假使你播下坏的种子,你将得到不好的收获。
用科学的话说:业力是因果律,每一个原因就有一种结果。另外也可称为道德因果律,道德因果律应在道德领域中,正如物理领域里的运动律一样。
法句经中业的解释是,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假使你的语言和行为基於善或恶的发心,则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将跟随你,如同牛车跟随牛蹄,如影随形般永不离开。
业力就是一种行动,生命体中有一种动力,名叫本能倾向或意识等等,这种固有的习性推动每一种意识,包括推动心理和生理,这一动起来即成行为,这种行为的重复就是习惯,此习惯变成他的个性,在佛教中,这种过程称它为业力。
就「业」的终极意义来说,它是有善有恶的,可以是心智活动,也可以是意志作用。佛说:「业是意志力」。如此说来,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以一种实体,它也是一种行为、能力和力量了。有人解释这种力量为「行为影响力」,这是我们自作自受。人所经验到的苦乐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都是由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而来。

热点内容
数字货币股票一览 发布:2025-07-11 12:02:14 浏览:439
btc盈利怎么样 发布:2025-07-11 11:52:20 浏览:691
v9矿机的风扇转速是多少 发布:2025-07-11 11:45:17 浏览:855
客运中心去上虞裘皮城 发布:2025-07-11 11:44:38 浏览:74
去早教中心上班穿什么好 发布:2025-07-11 11:21:20 浏览:970
长三角应用区块链 发布:2025-07-11 11:20:43 浏览:611
区块链比特币2019年走势 发布:2025-07-11 11:16:51 浏览:955
币圈如何看盘产量 发布:2025-07-11 11:13:44 浏览:956
helen经常在周末和妈妈去购物中心 发布:2025-07-11 10:36:40 浏览:827
为什么OK的USDT这么便宜 发布:2025-07-11 10:30:44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