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去中心化微服务器

去中心化微服务器

发布时间: 2021-11-03 09:23:59

㈠ 什么是去中心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必须在拥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或在拥有众多个体的群中才能出现或存在。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去中心化的意思,是节点决定中心,中心必须依赖节点,中心离开了节点就无法存在。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从互联网发展的层面来看,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去中心化是指宇宙没有中心,就是一片无边界的物质组成,没有中心点。

㈡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2)去中心化微服务器扩展阅读: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㈢ 微服务有哪些特点

相比于传统集中式的应用系统,微服务的优点:

  • 每个服务独立存在,所以可以单独部署,不用每次发布某个功能都经历一次全服务发布。

  • 遵循单一功能原则,服务之间可以通过RESTFUL或者RPC调用,功能解藕

  • “细粒度” 的高可扩展性,每个服务都可以单独扩展,单独负载均衡

  • 去中心化,尽可能地实现 “自服务”

  • 有利于简化单独的开发测试以及部署,对开发团队友好

微服务缺点:

  • 服务的可用性和维护性高度依赖于服务治理,如果治理得不好将会是灾难

  • 某些服务可能造成性能瓶颈,某些服务的宕机可能导致很多服务受影响

  • 服务配置繁琐

㈣ 为什么选择Spring Boot作为微服务的入门级微框架

㈤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权级平等的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 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基本性质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㈥ 所有人都在说“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吗

在科技领域的文本词库里,“去中心化”是个高频词汇,大佬喜欢说,媒体喜欢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谈,也难窥其深层奥义。前段时间,去参加一场发布会,突然看到罗辑思维CEO脱不花PPT上的一句话,觉得这也许是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下对“去中心化”的最佳诠释,那就是:“每一个人的宫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实上,“宫廷”这个词无疑抓到了某种本质,今天来谈谈“去中心化”,以及在更为宏观的维度上,它究竟是个啥。

直观上看,互联网诞生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权力沉淀至个人的过程,一切只为“我”服务,移动时代更是如此,将每一个人搁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视觉案例无疑是手机地图,就像作家尼克·比尔顿在《翻转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个方向前进,无论哪个方向,整个画面都会随你位置移动,这是个重大转变,在纸张世界,地图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标为根据,而不是你的所在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起点,数字世界跟着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后面。”

这种反转岂止于此,如你所知,资本与技术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个人,用脱不花的话说:“当人成为世界中心,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一位‘君王’。我们这代创业者就是要为君王打造一座宏伟的宫廷。”当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随时调遣上百名司机,厨师,甚至说书人,委实用极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马厩,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时连窘境都与君王颇为相似,譬如在资讯获取上,当大数据编纂的私人阅读代替了传统编辑认为“合适的内容”,每个人都会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所言的信息茧房之中,从而少了几分“逆耳”之言。

嗯,不难理解的是“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真正令人惊喜的是,资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权威,国家意志,乃至资本等确定性方式上转向每个具体的人。忘了谁说过,19世纪属于帝国,20世纪属于大公司,那么21世纪无疑属于个人——就像手机地图上那个随你而动的小蓝点,你不必再以某个特定地标为中心,无论是被服务的诸位“君王”,还是气宇轩扬的创业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声“我要”,若有人响应,那么必将迎来资源的围拢。

事实上,资源的反转是人与人之间充分合作的一个必然结果。常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人类不断推动协作细化息息相关,细化的结果自然是编织出一张日趋互为依存的网络,而这张网络也注定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放大单点价值,从而诞生脱不花所言的“君王”。

于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现开来:由于“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个好例子就是比特币的回归),任何领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编织起一张巨网,其最终目的是——由近及远地还原全貌。

就像比特币将对权力的信任转化成数学问题;在我看来,从任意节点的视角出发,以它为中心,由近及远地拼接和还原成一个网状世界,这是个迷人的结构,因为它发生在任何领域。看过TED上一个演讲,大意是,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习惯以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描述不同认知系统:物种图谱,知识体系,法律体系,组织结构等,作为一种强调对称的视觉象征,也许是自然地位所致,树状图非常直观地显露出人类对秩序和可归纳性的迷恋。当然,这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不同中心还原成一张网状结构也许更接近真相。

TED上这位讲者就举了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譬如,物种之间的密集细菌网络将看似无关的物种连接起来,交织成一张生物网络;现代神经学认为,大脑内部没有那么严格的分区,不过是一张互相关联的神经网络;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也正在向恐怖组织学习,权力分散,个体独立,编织成一张价值之网。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尽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谜,但通常认为,宇宙没有空间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间通过引力等作用互相连接成一张网络,任何一点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从这个角度,所谓“地心说”和“日心说”更多是数学问题),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发生在每一个地方,这里没有‘爆心’……每一个星系群看起来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如果有一个观测者在这些遥远的星星上回望我们,他也会看到同样景象,也可能同样地以为自己位于扩张的中心。”

嗯,无论微观尺度上每一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宫廷”,还是宏观尺度上每一个星球,所谓“去中心化”也许只是一种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许真有可能是万物规律,谁知道呢,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将认知升级到这一层,才能对“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

㈦ 微服务,一个服务会影响整个系统吗

摘要: 最近大家都在谈微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在线业务需要提供更大并发的scale-up 和 scale out能力,微服务确实提供了比较好分布式服务的解决方案。

阿里云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 杨旭

世界最大混合云的总架构师,4年前,开始作为双11阿里云技术负责人,负责搭建全球最大的混合云结构,把 “双11”的电商业务和技术场景在阿里云上实现,并保障这个混合云在双11当天能够满足全球客户的购物需求。

正文:

最近大家都在谈微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在线业务需要提供更大并发的scale-up 和 scale out能力,微服务确实提供了比较好分布式服务的解决方案。

微服务并不陌生,知道SOA其实也就很容易理解微服务,可以把微服务当做去除了ESB的SOA。ESB是SOA企业服务架构中的总线,而微服务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软件架构,个人认为最大的设计区别在于设计初衷:

SOA是为了最大化的实现复杂系统代码的可复用性
而微服务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解耦,不同业务系统甚至可以是不同语言之间的通信
没有最优的架构,只有最合适的架构,一切系统设计原则都要以解决业务问题为最终目标,脱离实际业务的技术情怀架构往往会给系统带入大坑。所有问题的前提要搞清楚我们今天面临的业务量有多大,增长走势是什么样,而且解决高并发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的过程。

网上的一张图很经典,总结的非常好:

整个系统进化分为三个阶段:

x轴,水平扩展阶段,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不断的横向扩充应用服务器,水平扩展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注意不用服务器之间的如何保持session和会话同步,不能让用户在不通服务器之间切换时有感知应用扩展后自然遇到的问题就是DB的瓶颈:连接数,iops等。

z轴,就是对数据库的拆分,难度上了一个台阶,Sharding的基本思想就要把一个数据库如何进行切分,可以分为水平切分和垂直切分,水平切分相对简单,一主多从,多主都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多主切分设计时需要注意主键的关系,解决多写在进行数据同步时候的冲突问题,垂直拆分更加复杂,一般都会涉及到架构逻辑的改造,需要引入中间件,来进行数据源的管理,垂直拆分时把关系紧密(比如同一模块)的表切分出来放在一个库上,或者通过hash进行拆分,从而将原有数据库切分成类似矩阵一样可以无限扩充的队列。

y轴扩展,最后就是功能分解了,也就是我们讲的微服务切分。微服务拆分将巨型应用按照功能模块分解为一组组不同的服务,淘宝的系统当年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通过五彩石项目从单一的war包拆分成了今天的大家看到买家,卖家中心,交易等系统。

引入微服务前你要知道的两三事:

1、成本升高,引入微服务架构,需要对原来单一系统进行拆分,1到100以后多服务的部署会带来成本的升高

2、解决分布式事务一致性问题

以前单一的系统好处很多,一条sql解决完成所有业务逻辑,微服务做完一件事情需要涉及多系统调用,系统间网络的不确定性给结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如今天淘宝的系统,完成一次交易下单需要在上百个系统之间调用,如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核心数据如钱的最终一致性是设计之初就要想明白的,这里大多都要借助中间件来实现。

3、微服务的逻辑设计原则

随着不断拆分微服务,以及业务的迭代发展,系统之间极有可能出现混乱调用,所以微服务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架构师需要搞清楚微服务的架构模型。那核心的设计思想就在于如何进行服务的分层,以及服务的重用,通过分层将服务进行分配,上层服务包装下层服务,下层服务负责原子性的操作,上层服务对下层服务进行业务性的组合编排,一定要理解业务,微服务拆分不是简单的系统组合,再说一遍一定要理解业务,否则上层服务一定会出现大量的交叉调用,系统复杂度会指数级上升,好的微服务架构师一定是业务架构师,基于业务的建瓴,微服务设计三部曲,遵循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

原子服务

首先确认最基本业务最维度的原子服务,原子服务定义就是大家都会最大化重用的功能,需要在应用内的闭环操作,没有任何跨其他服务的分支逻辑,杜绝对其他服务的调用,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存储,作为最底层服务抽象存在,以淘宝为例,卖家数据,卖家数据,订单数据就属于最基本的原子服务。

服务组合

在业务场景下,一个功能都需要跨越多个原子服务来完成一个动作。组合服务就是将业务逻辑抽象拆成独立自主的域,域之间需要保持隔离,服务组合会使用到多个原子服务来完成业务逻辑,如淘宝的交易平台会调用用户,商品,库存等系统。

业务编排

最外层就是面向用户的业务流程,一个产品化的商业流程需要对组合服务进行逻辑编排来完成最终的业务结果,这个编排服务可以完全是自动化的,通过工作流引擎进行组合自动化来完成特定SOP定义,这对企业应用的自动化流程改进也很有意义。如淘宝类目的双十一活动,通过对不通服务组合进行重用实现不通的营销活动逻辑。

4、运维管理的复杂度提升

微服务让应用数量增加很多,链路的集成、测试、部署都成为新的挑战,以前一个war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多应用发布来完成,发布时服务之间的依赖影响,会导致功能不可用,测试阶段的依赖性可能会让用例跑不下去,这些都会是需要新考虑的问题,需要有平台化的工具来支撑,目前阿里通过aone产品来保证从日常到预发到线上的持续集成交付。

㈧ 海尔张瑞敏的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就是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市场中心,所有的管理者把手里的权利全部让度,包括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传统企业也试图分权,但是分来分去,还是在管理者手里,现在管理者剩下的权力,就只是提供资源。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也许就能达到德鲁克所说的,21世纪的企业应当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

㈨ SOA和微服务架构的区别

SOA与微服务架构,在架构划分、技术平台选择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架构划分不同

1、SOA强调按水平架构划分为:前、后端、数据库、测试等;

2、微服务强调按垂直架构划分,按业务能力划分,每个服务完成一种特定的功能,服务即产品。

二、技术平台选择不同

1、SOA应用倾向于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来解决所有问题;

2、微服务可以针对不同业务特征选择不同技术平台,去中心统一化,发挥各种技术平台的特长。

三、系统间边界处理机制不同

1、SOA架构强调的是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和解耦合;(一种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架构);

2、微服务架构强调的是系统按业务边界做细粒度的拆分和部署。

四、主要目标不同

1、SOA架构,主要目标是确保应用能够交互操作;

2、微服务架构,主要目标是实现新功能、并可以快速拓展开发团队。

参考资料

网络-SOA

网络-微服务架构

㈩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点及内容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同时“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储存与算力,整个网络节点的权利与义务相同,系统中数据本质为全网节点共同维护,从而区块链不再依靠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记录与更新。而每个区块链都遵循统一规则,该规则基于密码算法而不是信用证书,且数据更新过程都需用户批准,由此奠定区块链不需要中介与信任机构背书。
去中心化的特点:
去中心化首先体现在多样化上,在网络世界不再是有几个门户网站说了算,各种各样的网站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爱好,这些网站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张扬着个性。
去中心化其次体现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内容中心化成为趋势,人成为决定网站生存的关键力量。以缺乏互动的个别人建站变成了以圈子的形式来聚合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即用户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内容: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热点内容
能手机挖矿的区块链 发布:2025-07-11 12:56:40 浏览:68
btc公会 发布:2025-07-11 12:55:39 浏览:757
云南区块链电子发票申请 发布:2025-07-11 12:54:25 浏览:254
全球区块链大会三点钟峰会 发布:2025-07-11 12:54:17 浏览:206
币圈仓位管理是什么 发布:2025-07-11 12:26:22 浏览:903
USDT法币转入币币 发布:2025-07-11 12:21:56 浏览:381
数字货币股票一览 发布:2025-07-11 12:02:14 浏览:439
btc盈利怎么样 发布:2025-07-11 11:52:20 浏览:691
v9矿机的风扇转速是多少 发布:2025-07-11 11:45:17 浏览:855
客运中心去上虞裘皮城 发布:2025-07-11 11:44:38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