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竖向力怎么算
Ⅰ 单桩竖向承载力怎么计算
(一)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
静力触探试验中的探头与土的相互作用,相似于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静力触探试验测得的比贯入阻力(单桥)或双桥探头中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估算单桩承载力。但不能直接以静力触探中端阻与摩阻作为实际单桩的端阻力和摩阻力,而必须经过修正,这是因为静力触探的工作性能与实际单桩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
(1)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
Quk= Qsk+Qpk=u∑qsik·li+α·psk·Ap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
Ap——桩端面积。
(2) 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Quk=u∑liβifsi+αqcAp
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
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粘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
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二)土的物理指标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u∑qsikli+qpkAp
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规范。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表
三、群桩承载力与群桩沉降验算
当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且桩数超过9根(含9根)时,可将桩和土作为假想的实体基础,此时桩台、桩和桩间土形成一个整体,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一起下沉,这便是群桩作用。验算这类桩基的承载力与沉降时,按实体基础考虑。
(一)群桩承载力验算 群桩承载力验算是指验算实体基础底面(桩端平面处)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常用方法之一是假定荷载从最外一圈的桩顶,以φ0/4的倾角向下扩散传布(φ0为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平均内摩擦角),此时应满足: 中心荷载时, 偏心荷载时,
(二)群桩沉降验算 群桩沉降验算时,同样将群桩作为实体基础,所计算的桩基变形值应满足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的规定,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查表中的规定采用,对于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可根据上部结构对桩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实体基础的底面尺寸可按φ0/4扩散后的范围取值,亦可按桩端处群桩所占的范围取值,两种取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别。 群桩的沉降计算可按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步骤进行,亦即前面介绍的沉降计算方法。也可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Ⅱ 请问基础计算时加在基础上的竖向力是哪一种组合,是不是上面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就是轴力,内力组合
计算基础承载力用最大轴力标准组合值,验算截面承载力用最大轴力基本组合值
Ⅲ 钢结构基础竖向荷载怎样计算
梁传递给柱顶的竖向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附着在柱上的墙架及墙面的重力、柱的自重等。
计算地基承载能力时和计算地基沉降时,应用以上荷载的标准组合值;计算柱脚与基础的连接时、计算基础强度时,应用以上荷载的基本组合值。
Ⅳ 动臂式塔吊(L250—16型)工作状态时竖向力,底部水平力,上部水平力怎么计算
L250—16使用说明书中已经有不同高度的基础荷载,你要算上部的水平力,反算就行。
Ⅳ 我有结施和建施,怎么知道每根柱子的竖向承载力,也是就柱子的受力情况,可以用什么软件计算呢
铺面里面的柱子应该算在铺面面积内,消火栓如果是自己安装的也要算在铺面面积内。
建设设部颁发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
(1)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与承重结构,按水平投影面积记入套内墙体面积
(2)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公用墙,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记入套内墙体面积
第八条 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组成:
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公共用房和管理的建筑面积,
2、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计入公共面积的部分
Ⅵ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如何确定
竖向荷载按受力面积分配就可以了,如果是柱子,假设一个房间由四根柱子抗住,就把与相邻的一角分给它,一般情况下,只要梁不是布置的特别不合理,误差就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了。相对准确的是先把荷载分到梁上,再接着分到柱上。不过只算基础顶的,通常都可以按前面说的简单办法处理。
Ⅶ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时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怎么计算
无筋扩展基础按构造就行了啊,满足刚性角。上部结构的竖向力值应该是各种恒载 活载 的的标准值之和吧。 如果有偏心还要验算最大和最小压力 最好不要出现0应力面最大压应力要小于等译1.2倍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Ⅷ 这个一榀框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怎么算 求大神
传力过程:板传递给次梁,次梁传递给主梁,主梁传递给柱子。
双向板短边三角形,长边梯形,单向板是按长边传递,把板的传力图画出来之后,在分析若是集中荷载=板重,纵墙重(扣除窗子),窗重,纵梁重。希望能帮到你
Ⅸ 如何计算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在结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认为基础不需要抗震验算,这主有是出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4条第4 款 4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级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设计值S,应用下式表达: S=γGSGk+γQ1SQ1k+γQ2ψC2SQ2k+......+γQnψcnSQnk 式中 γ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现行>GB 50009的规定取值; γQi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按现行>GB 50009的规定取值。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也可采用简化规则,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S按下式确定:S=1.35Sk≤R (3.0.5-4) 式中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Sk---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术语的规定: 2.1.1 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Ⅹ 竖向力直接作用于柱子上,轴力如何计算
竖向力直接作用在柱子上,其轴向力就是竖向压力,应核算其承载力(即正压力)和柱的压力稳定计算。必须全部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