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怎么去表达中心思想

怎么去表达中心思想

发布时间: 2021-11-26 20:11:19

㈠ 读一篇文章怎么确定其中心思想主旨和表达的情感

(1)从题目中寻找。(根据文题立意)

在作文前,我们常常会遇到作文题目。有些作文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同学们通过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就能把握住文题所规定的中心。比如,《我爱家乡的杏树林》、《我从来没有这样悔恨过》,前者规定了“爱”,后者规定了“悔恨”,这就明确标明了作文的中心思想,不需作者去“另辟蹊径”。如,《一个关心集体的人》和《记一件文明礼貌的事》这两个题目中的“关心集体”和“文明礼貌”就对文章的中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审题时,只要抓住它们认真理解其含义,并紧紧围绕它们选材,组材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情况,题目没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内容范围。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范围,想想作文可以写什么内容,再由这个内容分析一下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比如,《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题目没有规定中心思想,但是,我们根据题目要求的范围,可以知道,文章可以写人们是怎样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探索它的秘密的。从而分析它,这个内容可以表达作者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正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材料中归纳。(根据材料立意)  有很多作文的题目,往往并没有对文章的中心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对文章内容规定了一个范围。对这样的题目,就不能直接确定中心,而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先选材料,然后对所选材料进行分析,弄清它所能表现的思想意义,最后再确定文章的中心。我们头脑中积累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有很多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当我们选择了一些作文材料,而苦于没有中心思想的时候,就可以从材料中总结归纳中心思想。

例如,《我羡慕的一位同学》和《我的小伙伴》,第一个题目没有直接规定中心,但对中心有所暗示,从“羡慕”二字可以看出,文章应写出我对这个人的羡慕,这就要求首先想一想谁让你羡慕,然后再想一想他(她)什么地方值得你“羡慕”,是刻苦好学的精神,还是拾金不昧的品质?这里的为什么值得你“羡慕”,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第二个题目连暗示也没有,这就要求你根据题意,想一想你的小伙伴中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他(她)有什么突出的事迹,这些事迹说明他(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你就可以弄清文章的中心了。

㈡ 童话怎么表达中心思想呢拿《想看见你的笑》来说

这个问题太抽象了,那要看你要写关于谁的童话了,你既然已经想到要写成童话,就证明你心里已经有一定的想法了。中心思想不要你怎么去刻意的表达,你只要认真的编织你的故事,然后我们读者看到后能明白你想表达什么就可以了。你小时候读童话的时候,都是只在简单的读故事,但读完之后,你能明白那个故事的情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不是吗,而那些作者也没有可以表明啊

㈢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小学六语文教案——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苏教版 《詹天佑》回顾中心思想 课文简介: 第六单元的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其中《钱学森》和《詹天佑》两篇文章都是以人物的名字来命题,并且课文的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课堂实录: 以下是我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回顾课文中心...·人教版六年级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案 一、学习这则 读写例话 ,要让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这.....·《表达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之一 《表达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能流畅地译成现代文。 2.背诵《为学》第一段、《木兰诗》和《诗词五首》 3.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中心内容,理解作品所表达作者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整体感知,感受作品中的文学...·《难忘的一课》中心思想感情 《白杨》一课的中心思想和结构分析 中心思想: 本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

㈣ 怎么表达文章中心思想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这是一个由抑到扬的关键句,并由此引发出对生命的感悟,给读者以哲理的提示,让人倍感精神振奋。

㈤ 想问一下,小说的中心思想怎么表达

把中国的爱、正义、爱国、爱亲人、狭义等融汇进去,不需要知道怎样表达,只要在文中有所体现就好了。一部长长的小说并不一定有一个主题,可以有多个思想来表达。只管写就是了,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写出来就可以了

㈥ 写小说如何表达中心思想是通过情节吗可不可以具体说一说,谢谢了

不仅仅通过情节。比如你要表达做儿女要常回家看看,那么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如记叙文,就是通过事件和人物描写:写老人的形象,儿女的形象;老人的孤独的事件或是一些可以表达类似的场景,最后在结尾或明或暗点出你要表达的观点。

㈦ 怎么才能从文章中体会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这样,作者就把自己的“目的、感受或思想纳入一种感官媒介中,使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这种目的、感受或思想(H·帕克《美学原理》)”。与作者的写作相反,阅读对读者来说则是一种逆向接受的过程,读者要通过文字这一感官媒介去领会作者所要表现的目的、感受或思想(即主题),作者的表现与读者的领会构成一种双向逆反的辩证过程。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无疑是重要的,它来自于读者对文本的分析,却又指导读者深入分析文本,从而体会作者在表现手法上的精巧及情思上的深邃性,获得审美愉悦,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及境界,最终提高自己表现美的能力。

读者要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表现的主题,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几篇课文说说这些方法,权作案例。

一、标题分析法

标题的拟定大都是作者思想内核在文章形式上的精炼体现,“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同样,凡落笔必留下作者思想的印痕,因此,它必然会成为我们解读文章主题的钥匙。当然,有时标题的拟定也会有随意性,它或许是作者“福至心灵”的闪念灵思,但这种偶然性中却蕴含着某种必然性,作者忽然发现某个标题,并认可之,说明这个标题切合了作者的表现意图。表现意图必然在先,发现的的行为在后(比如:“中国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句话蕴含着一个意思,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实在世上早已存在,我们只是发现了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已。)标题泄露了作者思想内在的“秘密”。对标题的分析往往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往往重视不够。

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能抓住标题来分析,则全文的脉络清晰可见。文章由两个地点名词“百草园”、“三味书屋”和两个介词“从”、“到”组成,文章写了作者在两个地方的生活,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教参中认为本文的写法是:两部分所写的两种生活形成对比。笔者认为,标题可以揭示文章的结构及写法,但在写法上却不是对比,因为介词“从”和“到”除了揭示了文章在行文上的时间顺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层进的逻辑关系。对文章的两个部分进行细读,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百草园生活是生动活泼的,但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趣味盎然的,以前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这实在值得斟酌。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一个回首往事的人,在心理上应该会更温和一点,而不是批判;再者,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加入“语丝社”之后(1926年),此时期语丝社的文章大部分是情思散文,鲁迅作为语丝社的一个成员应该与其他主要成员的创作倾向有某些方面是能够切合的;另外,文章中时时也流露出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如对寿镜吾先生的刻画,作者未有一笔鞭挞)。“从”“到”的介词关系其本质是在说明人生阶段的嬗递,作者显然在文章中表达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回味,这样的回忆或者也可以说是严酷的社会斗争中的短暂的心灵避难。我想在文章主题的挖掘上,标题是泄露了一定秘密的。新教材对旧教材认同的文章主题的修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进步。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每读必有所获的美文,但对文章七个部分结构上的内在脉络与主题的理解却一直争议颇多。我先简述本文七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作者在地坛里对自己“残疾”的命运的思考,儿子的命运给母亲的命运带来了苦难;第二部分写了母亲面对这样的苦难时的“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第三部分其实是一个过渡,作者在这个部分中表达了对地坛的“感恩”与对母亲的“想念”。第四部分写了几个(组)人物,中年夫妇在时光中变老,爱唱歌的小伙子日复一日地等待命运之神的钟情,饮酒的老头悠闲地品味生活,捕鸟的汉子等待着或许不能实现的希望,女工程师在作者的想象中生活着,长跑家与命运之神一次次错肩。不管这些人怎样地生活着,他们 “在生活着”就是最基本的现状,世界以其纷纭多态显示了它本来的面目。第五部分,作者写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她却是一个弱智者,作者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做什么?作者由自己不幸的命运而拓展到其他所有不幸的命运,他追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第六部分,作者对人生的质询达到高潮,他认为人都是命运的“人质”,“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活着是欲望驱使的造就的结果,同时,对欲望的追求也给予了人活下去的动力,象第四、五部分中的几个(组)人,他们都在某种的“欲望”中生活着,这构成了生活的常态。第七部分中,作者设想自己面对死神的召唤时的平静,因为他毕竟是活得有意义的,因为他以其不息的欲望将生命的歌舞“炼为永恒”!

《我与地坛》标题中有一个主词“地坛”是很值得研究的,地坛是一个圆形的建筑物,从上面文章内容的简介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其实也是一种圆形的、向外拓展的“地坛式”结构。作者以地坛作为叙事、抒情的起始点,由自己的命运扩展到对母亲命运的思考,进而思考周围的人的生活,更进一步思考不幸的人的“救赎”问题,逐层外化,使文章的主题逐层深化。标题中的“与”联结“我”、“地坛”两个主词,揭示的是我与地坛(包括地坛里的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我给予地坛生气,地坛给予我生命的感悟。通过标题的分析,文章的结构与主题极为清晰。

二、文脉把握法

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内容——有机整体观念。他在《诗学》第八章中说:“一个完善的整体之中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形式上的有机整体其实就是内容(或主题)内在规律的反映,这种规律性在文章里体现为文章脉络(文脉)。文脉主要指线索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的词语),这些词显示了文章情感与理性思维的推进,因此要领会文章的主题,就要有整体性观念,把握清楚文脉。

富兰克林的《哨子》是一篇深刻隽永的短文,对文中三个词(“七岁”、“长大”、“总之”)的把握,就把握了文脉,也就可以从整体性上清晰理解全文的结构,从而深入领会文章主题。第一段记述的是“七岁的时候”自己为了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价钱,它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所带来的快乐。第三段写“长大进入社会”,看到人们为了哨子付出的了过高的代价(为“恩宠荣禄”,为“名望”,为“财产”,为“寻欢作乐”,为“外表、装束、住宅、上等家具、精致的设备”等),最后一段,作者以“总之”作结,引出观点。显然,这篇文章是以自己的经历为生发点,联系到生活现象,而文中写人们为之付出过高的代价的“哨子”与作者经历中的哨子同质却不同物,可见“哨子”在这里具有象征意味——不良的人生欲望,“总之”一词引入对人生“悲苦”主题的探讨,揭示了人类探寻幸福之路的途径,向读者展现了宏大的人生命题,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这篇文章10段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感与理性思维的脉络循序推进,主题的表现自然水到渠成。

三、关键词把握法

恩斯特·卡西尔在《歌德的潘多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概念和思维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消融在体验和诗歌形式中,相反,它们拥有与后者相对的独立和可分解部分。但是原初建构的主题越是广泛地展开,它们也就不再保持这种二元论,在歌德晚年成熟的诗歌中,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这段话说明作者的思想必须通过文字的感官媒介来表现的,文字就象脚印显露了作者思想的倾向。文字在人们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玫瑰”能够象征爱情,是因为人们一次次地把它作为表达爱情的物质工具,这个词也就逐渐具有了精神内涵,然后文人墨士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其意义在使用的过程中叠加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涵。苏东坡在他一首咏雪诗前面的小序里说,决不用“盐”这个字指雪,“雪”这个字总是胜过“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月”隐喻思乡,其实也是在人们一次次举首仰望和落笔书写表达思乡之情的行为中凝固下来的。不仅实词如此,虚词亦同。“唉——”表示感叹,是人的情意通过发声的行为而后凝定下来的。可见,作者在行文中选择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不同的字词,反应了作者不同的情思,进而可以咀嚼出文章的主题意旨所在,或者至少可以品味到其中的思想倾向。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面对一棵树无止无尽地飘送种子的情景,她在文章中用了一个词“动人心魄”。这个词所透露的正是作者对造物的伟岸、生命传承的神奇、生命的执着意志、生命突破困境及有限性之慷慨的震撼与敬畏。抓住这个关键词,仔细咀嚼,就可以举重若轻地分析文章、把握主题。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美文,我在讲课伊始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本课有一个词用得极其频繁,这个词是作者对苏州园林景致的一种比喻,这个词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画”、“画意”,都没错,就是这个词。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苏州园林富于‘画意’?”很显然有五个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一个细部的图画美,由此可见,文章的四个“讲究”与“一切”两个词是对下文的总说,此篇文章的结构历历在目,条分缕析,丝毫不乱。而文章的主题也可由“画意”二字引申出来(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说明文并没有主题,但是凡是文章都是作者意图的一种表现,因此它必然是有主题的),显然作者是要“鉴赏”苏州园林,而这个词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出现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词——第八段中的“赞叹”,“鉴赏”与“赞叹”正是本文的主题。分析文章时,抓住了这些词语,作者写作的本意就很清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心”去旅游了。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目的就是表现生活,因此对“艺术”有这样一种的定义:“艺术即是表现。”每一种生活都有一种不可让与的权利去得到表现,文章的使命就是去表现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情感、思考及伟大的想象力,读者的使命之一则是要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呵呵!!!

㈧ 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怎么去表达

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看对什么样的人,有的人希望倾听别人诉说对自己的感觉,有的人只需要从一个眼神的传递中就能感觉到,却不苛求语言的表达。分清对象,才好诉说。表达时,要含蓄地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自己是由心而发,时不时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对方会在心里默默倾听你的诉说,你也会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是不是受到关注。语言尽量简洁,主题应鲜明,把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应在较短时间内充分表露出来,不要模模糊糊,对方会感觉不知所云。你可以从对方的眼神或面部表情来判断,你的这种诉说有没有效果,是否可以打动对方,还需不需要继续下去。

㈨ 怎么表达中心思想

就是文章的意思

热点内容
零5年比特币价格 发布:2025-07-15 18:29:11 浏览:207
币圈单日最高涨幅 发布:2025-07-15 18:16:48 浏览:981
广州广电运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2025-07-15 18:10:10 浏览:93
trx锚点在哪 发布:2025-07-15 18:03:57 浏览:478
币圈行话收益 发布:2025-07-15 17:58:15 浏览:20
没有矿工费钱包usdt能盗走吗 发布:2025-07-15 17:58:12 浏览:970
区块链马桶是真还是假 发布:2025-07-15 17:42:18 浏览:550
蚂蚁矿池官网手机安卓 发布:2025-07-15 17:05:19 浏览:689
在家做月子好还是去月子中心好 发布:2025-07-15 16:55:08 浏览:235
比特币硬分叉的产生 发布:2025-07-15 16:41:34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