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皮亚杰去集中化和去中心主义

皮亚杰去集中化和去中心主义

发布时间: 2021-04-21 08:46:05

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希望能帮到你!您的采纳是我回答的动力!谢谢!

Ⅱ 关于皮亚杰的教育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以下几条:

1. 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它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的,即图式( scheme ,schema) 。图式一经与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这种适应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的。同化是当儿童每遇到新事物时,在认识中就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消化) ,如获成功,就得到在原有认知上的平衡,实现了认知量上的增加,如婴儿吸吮图式,从吸母亲奶头到同化奶瓶上的橡皮奶头。反之,便要通过顺应(调节) 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以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实现认知质上的变化。如从吸吮图式到咀嚼图式。

2. 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跟着一个出现,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先后次序不变,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结构的基础,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如0~2 岁属感觉运动时期,为了对付当前世界,婴儿组织天然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2~7 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参与,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合逻辑,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7~11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地思维的能力,能守恒,但仅仅在他们能借助于具体对象与活动时才可能这样做。11~15 岁属形式运算阶段,青年发展起来了在一种真正抽象的与假设的水平上有条理地思维能力。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即有的儿童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年龄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数的含义。在不同学科方面的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青少年一般先在自然学科领域出现形式运算思维,在社会学科领域的思维发展较慢。而且,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了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又可能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成人即使不在15 岁,20 岁左右一般达到某些形式运算的阶段,他们却在特殊的兴趣或能力范围内使用形式运算。例如,一个汽车机械师较少以形式的理论和方法思考有关哲学、医学或文学等方面的问题,但可能在汽车出了毛病时使用形式思维。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

1. 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这些结构的构成乃是把现实在行动中或在思想中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1 ]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每一阶段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能说明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教育则要适合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水平提高,并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式认知外界,进行第二级抽象,在学习概念时,不象前运算阶段儿童那样首先要从大量的例子中抽象概念的关键属性,而是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关联,从而获得意义。但是一般来说,他们要凭借具体实际经验,也就是要凭借各种关键属性的例子,所以小学阶段借助一些反映关键属性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的概念是必要的。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他已经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开始由具体形象的智力操作,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应适应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认知的新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可以说,中学生的大部分新概念都是这样获得的。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为一种新的讲授教学作好了心智上的准备。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具体的实际经验,发现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必要了,对相当的中学生来说,也还未充分达到这一水平,或是在某些领域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因而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例如,在讲解几何学中“一个点围绕着另一个固定点的等距运动的轨迹是圆形”这一抽象原理时,有的教师利用生活中驴拉磨的具体形象加以说明,就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圆形的概念了。

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例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分类概括能力很低,但通过分类训练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幼儿园有许多分类训练的游戏。小学语文教科书,从1 - 2 年级起也有不少字汇概念分类练习,这不仅能扩大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发展他们的概括思维能力。当然,认知发展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不是短期的、简单的训练能达到的,这种训练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经验的规则,并不能导致守恒概念的获得与巩固,唯有经过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训练,对于认知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

再如,对概念的理解,儿童生活中间有着多种多样的概念,有实物概念,有社会概念,儿童在口头上也会说出各种概念,但并不等于孩子理解了概念,特别是一些社会概念,如“工人”,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的理解水平可分四个等级:不理解、笼统理解(如说“我爸爸是工人”) 、开始分化(会说“工人是盖房子的”) 和开始能和某些本质属性联系起来,接近于初步定义,如说“工人是做工的”。教育可以在引导儿童在对多种具体形象“工人”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向更高概括水平上的“工人”概念发展。其它概念的形成也是如此,这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当然,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发展有个“度”,在这一点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或中间状态) 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即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向新的最近发展区靠近,从而实现着学生认知上的发展,故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2 ] ,桃子不能一伸手就摘得到,而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即把儿童置于适合下一阶段学习的条件下加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Ⅲ 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题形式主要以单多选和简答的形式出现,学员往往无法识记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四阶段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可以划分为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有的行为模式。现分阶段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或叫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本阶段主要通过肌肉动作和感觉去探索外界的世界。比如,婴幼儿往往喜欢通过抓取和吸吮获取关于事物的直观感觉。在9-12个月的时候婴幼儿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依旧存在。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约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泛灵论,认为踩了小草,小草会疼。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在言语上的表现就是自我中心言语,这种自我中心言语主要表现为三类:一类是重复,儿童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第二类是独白,即自说自话;第三类是集体独白,也就是在集体中,每个儿童都在自说自话,但是彼此间并无交谈。这一阶段整体上,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和前运算阶段的特点进行对比记忆,前一阶段的思维是不可逆、不守恒的,而这一阶段的思维开始出现去集中化,可以从多角度看问题,出现了可逆性和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要与具体的事物和场景相联系,与此相关的一道高频考题是:儿童能够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并且能够比较路线的长短,说明儿童的思维处于哪一阶段?在题干中体现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符合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可以不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仔细审题,抓住每一阶段的关键特征,做以区分。

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为哪几个原则阶段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Ⅳ 中心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的什么阶段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Ⅵ 去集中化什么意思

去集中化,就是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比如,具体运思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思维时,不再只凭知觉所见的片面事实去做判断,集中化思维的儿童会认为同样多的水,在窄而高的水杯里会比宽而低的水杯里多。但去集中化的儿童知道水其实是一样多的。

拓展资料

集中化指数是与罗伦斯曲线(Lorenzcurve)相对应的统计量。其公式如右图。

式中I 为集中化程度指数,N为某区域某部门产值,A1为整个地区某部门产值,M为某地区全部产值,A为整个地区总产值。集中化程度指数取值范围在0≤I≤1之间。I值越大,工业在某些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越高。I=1时,工业完全集中于一个部门。

Ⅶ 如何理解皮亚杰的逻辑中心主义倾向

皮亚杰的中心主义倾向,是指出现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中的次,在前运算阶段(3-7岁)中的中心主义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时就会出现去自我中心主义,在此阶段中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Ⅷ 求助关于思维集中化和去集中化的一个问题

集中化,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

Ⅸ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言语中也存在。即使没有一个人听,年龄小的儿童也高兴地描述着他正在做什么。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儿童独处的时候,甚至更多的发生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真实的相互作用或者交谈,皮亚杰称之为集体的独白。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没有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的训练。
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随着分类和排序的获得,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他们的思维开始逐渐地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热点内容
数字货币tw 发布:2025-07-28 23:25:05 浏览:259
区块链跨境支付的swot分析 发布:2025-07-28 23:19:57 浏览:294
比特币1枚需要多少算力 发布:2025-07-28 23:18:28 浏览:504
usdt收益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发布:2025-07-28 22:52:56 浏览:302
币圈激情演说 发布:2025-07-28 22:35:01 浏览:379
usdt上线标准 发布:2025-07-28 22:33:55 浏览:486
鱼池备用矿池没有算力 发布:2025-07-28 22:32:38 浏览:272
映客直播比特币 发布:2025-07-28 22:31:22 浏览:935
A股里比特币概念 发布:2025-07-28 22:26:31 浏览:662
下列区块链错误的是 发布:2025-07-28 22:22:22 浏览: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