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算桩时需考虑地震力吗

算桩时需考虑地震力吗

发布时间: 2022-04-01 20:28:23

1. 抗震规范多层框架有液化土时计算桩基不考虑地震可以吗

框架结构体系可以不考虑地下室外墙对于整体计算时的作用。如果按照抗震墙去考虑,结构体系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了。一般建立整体计算模型时可以输入或者不输入地下室外墙,在点取结构形式的时候选择框架,不考虑外墙在整体计算时的贡献。地下室外墙配筋单独计算:现在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悬臂梁(单层地下室)或者多跨连续梁(多层地下室)来考虑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荷载考虑:覆土压力、侧向土水平推力、地下水的水平推力(地下水位较高时)。

2. 基础在结构设计里面为什么不考虑抗震

基础在结构设计里面需要考虑抗震。

进行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一般情况下地基宜符合下列要求: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地基有软弱粘土、液化土、新近填上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

建造在较好地基(指在7度、8度、9度地区而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大于80kPa、100kPa、120kPa的上层)上的一般建筑物(如砌体房屋、单层厂房或七层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等),可不做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情况外,其余情况下都要进行天然地基抗震强度验算。



(2)算桩时需考虑地震力吗扩展阅读

设防标准

1、甲类建筑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

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3. 桩基础设计时是否考虑风荷载雪荷载和地震

考虑上述荷载。

4. 在进行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时,考虑地震作用和不考虑地震作用有何不同

一般多层建筑考虑地震的影响作用不大,在一般抗震设防烈度地区,不就是把地震作为X Y向左右加到结构上吗。

5. 试验类建筑试验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

试验类建筑试验荷载需要考虑地震因素,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这个“软弱土层”是指该规范第条所列的“软弱地基”还是指相对持力层的“相对软弱土层”。应为“相对软弱土层”。对丙类设防的建筑,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时“亦可不采取措施”,是否可以认为桩端放在这一层也可以不采取其他措施。由于桩端的受力机理与浅基础不同,桩端持力层不应为液化土层。液化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密。”该条文如何理解。预应力管桩箍筋如何加密。“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即应满足的要求: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m。“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密”是为了保证桩在液化土层中及软、硬土交界面的抗剪、抗弯强度。按省标闽G生产的管桩,箍筋最大间距为mm,构造上已满足要求,如计算需要更强的箍筋,可要求厂家生产时另行配置。桩基静载试验,施工前的试桩数可否合并计算。有些工程只要求桩基施工前做桩基静载试验而未要求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也要做,是否可行。

6. 弱弱的问一句什么时候算基础的时候不用算地震力

抗震规范4.2.1条和4.4.1条分别是天然地基和桩基础不用进行抗震计算的条件。关于风荷载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考虑,可能高层需要考虑风吧。

7. 桩基竖向承载力在计算地震区和非地震区分别符合什么要求

建筑桩基震害与其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现状


建筑桩基的震害主要有:

1)上部结构过大的水平惯性力引起桩-承台连接破坏或浅部桩身的剪压、剪弯破坏;

2)由于土层的地震反应,软硬土层界面处出现较大的剪切变形,导致穿过界面的桩身发生弯曲或剪切破坏;

3)桩周可液化土层或饱和软黏土土层在地震作用下,摩阻力急剧下降,造成单桩承载力不足,整个桩基出现不容许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4)桩基附近土体由于地震中常出现的土坡滑动、挡土墙位移或堆载失效等原因而发生流动,桩身受到侧向挤压而造成弯折、错位或损伤,液化土层侧向扩展与流滑也会造成类似破坏。


桩基与土的共同作用相当复杂,地震动力问题更加如此。关于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情况分析与抗震设计计算,目前尚无成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可依。现行常规的做法是:经验指导为主,辅以以静代动的验算,外加构造措施保证。

地基(桩基)承载力设计的3种设计理论


地基承载力设计中有3种理论,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容许承载力理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承载力理论——单一安全系数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承载力理论——分项系数法(也称分项安全系数法)。对应的表达式为:


容许承载力理论 p≤fa (1)


安全系数法 p≤fu/K (2)


分项系数法S≤RS=γSSkR=Rk/γR(3)


式中:p为基底压力;fa为容许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fu为极限承载力;K为安全系数;S和Sk分别为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和标准值;R和Rk分别为抗力的设计值和标准值;γR和γS分别为抗力和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


单桩承载力由桩周岩土抗力和桩身承载力双控。在现行规范中,按桩周岩土抗力确定单桩承载力采用的是“安全系数法”,按桩身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采用的是“分项系数法”。

非抗震工况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安全度


按桩周岩土抗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附录Q第Q.0.11条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第5.2.2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第8.5.5条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第5.2.1条,群桩平均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不小于2,最小安全系数不小于2/1.2≈1.67。


按桩身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1条,桩身承载力应满足式(4):

Q≤Apfcφc (4)


式中:Q为相当于荷载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p为桩身横截面积;φc为工作条件系数,非预应力预制桩取0.75,预应力桩取0.55~0.65,灌注桩取0.6-0.8。


取荷载综合分项系数γS=1.35,工作条件系数平均值φc=0.67,代入式(4)并整理,得式(5):

Apfc/Qkmax0≥2.01 (5)


式中:Qkmax0为非抗震工况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最大竖向力标准值。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8.2条的公式与第5.8.3条的参数略有不同,但其安全度总体上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相当。从式(5)可见,当以桩身保持弹性为控制目标时,桩身承载力安全系数大体也达到2,与岩土抗力安全系数相匹配。


小震工况下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安全度


按桩周岩土抗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第4.4.2条和4.2.3条,小震工况下允许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提高1.25倍,即安全系数降为非抗震的0.8倍:单桩承载力安全系数不小于1.6;群桩平均安全系数不小于1.6,最小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3。


按桩身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4.2条,小震工况下桩身承载力可以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式(5)变成了式(6):

(Apfc/γRE)/Qkmax1≥2.01 (6)


式中:Qkmax1为小震工况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最大竖向力标准值。
按“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取γRE=0.8,代入(6)整理后得式(7):

Apfc/Qkmax1≥1.61 (7)


从式(7)可见,当以桩身保持弹性为控制目标时,小震工况下桩身承载力安全系数大体也达到1.6,与岩土抗力安全系数相匹配。

总结以上分析,现行规范[3-5]中桩基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汇总于表1。



中震、大震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的建议方法


建筑桩基的抗震设防目标


为与上部结构抗震设防目标相适应,并考虑到桩基震后修复的困难性,提出了建筑桩基抗震设防目标如下:中震时不能损坏,无需修理即可使用;大震时容许部分受损但不能完全失效。

8. 多层建筑基础设计时 是否考虑地震荷载

【结构工程师】
1.是否考虑地震荷载,一是要考虑结构形式,二是要考虑地域。一般情况下的多层结构都是要考虑抗震设计的。
2.基础设计时候,要考虑地震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会使柱底弯矩增大,因此基础要偏于安全的设计。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9. 桩基竖向承载力符合的要求为什么考虑地震作用效应会大

一般来说,承载力够了是满足了桩基受压的能力,但是在车辆向一个方向行进时,会对桥墩及下部机构有一个侧向力,桩基同时应该满足抗拔的能力,这个需要验证的。
这个要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标准,打桩记录。静载实验,桩身完整度等等来判定。
经过跑桩后的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看出来,桩基本上进入了设计持力土层,这个只是短期荷载效应下的,长期的不好判断,建议还是全面检测,对沉降过大的桩,另行补桩。

10. 请问一般计算灌注桩、地连墙钢筋时,搭接及弯钩等按抗震还是非抗震考虑有无依据规范

按照国标技术规范,必须按抗震要求去考虑。规范如下: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199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热点内容
别人怎么给我usdt 发布:2025-07-28 10:17:01 浏览:196
BTC娱乐可信吗 发布:2025-07-28 10:12:42 浏览:240
重庆组建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所 发布:2025-07-28 10:09:42 浏览:314
华强北的矿机商铺 发布:2025-07-28 09:16:06 浏览:724
数字货币有发行公司吗 发布:2025-07-28 08:53:21 浏览:715
2020新开盘的数字货币 发布:2025-07-28 08:53:10 浏览:842
造比特币的设备 发布:2025-07-28 08:49:29 浏览:729
etcbtc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28 08:48:12 浏览:910
zt交易所买usdt500 发布:2025-07-28 08:47:27 浏览:884
比特币挖矿适合投资吗 发布:2025-07-28 08:32:52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