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撑间距轴力怎么算
㈠ 柱端剪力,弯矩,轴力分别怎么计算,说详细点,最好连公式一起
各柱上端轴力由横向框架梁端剪力、纵向框架梁端支反力(按简支梁计算)与上层柱传来的轴力相加而得;各柱下端轴力为上端轴力加本层柱自重。
㈡ 若地铁施工时钢支撑轴力设计值为KN/m,那么施工时要换算成MPa施加,应该怎么计算
KN是力的单位,MPa应力、强度单位,简单的换算是1KN=0.001MPa
㈢ 这个弯矩和轴力都是怎么计算的详解,谢谢
数字看不见,图片拍斜了
㈣ 结构力学请问这道题的轴力怎么算
轴力---压力为负、拉力为正
剪力--使杆段绕其体内任意一点顺时针转动为正
㈤ 钢支撑轴力如何取值
设计预加轴力(直撑承受的沿线路方向每延米的力)乘以钢支撑作用的长度,斜撑轴力为相同间距直撑的1/sinα倍。(α为支撑轴线与冠梁轴线的夹角)。 轴力:建筑学中,与杆件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为轴力,用符号FN表示。
㈥ 轴力的计算
用节点法计算桁架轴力:
一个节点方程可求两个未知力,一般从支座节点开始,依次进行。对于某节点去掉杆件沿杆件方向代之以力,可统一假设为拉力(求得力是负值就表示是压力),分别列出X、Y向的平衡方程(各力分别向X、Y向投影代入平衡方程):
∑X=0
∑Y=0
具体形式可能如下式:
F1cosA+F2cosB+acosC=0
F1sinA+F2sinB+asinC=0
式中a表示已知力,F1、F2表示未知力,解方程组可得未知力F1、F2,正值表示拉力,负值表示压力。
㈦ 关于混凝土斜撑的计算
这种深基坑的支撑,要很抓专业的计算。
1、计算支撑梁的轴心受压
2、水平支撑多远设置一个立柱,计算受弯。
3、计算支撑梁稳定性,原理类似柱子的高度。平面XY方向与其他支撑连接,水平约束。
最近在做一个8度区框架,整体指标特别是位移角很不好调,最终调下来梁柱截面很大,经济性不好;师傅让加斜撑做成带斜撑框架体系,梁柱尺寸都降下来了,本人新手从来没接触过斜撑,有以下一些疑问,望前辈指点一下:
1、关于配筋,怎么看pkpm中satwe斜撑的计算结果,satwe结果有两种看法,一是和柱的配筋简图一样有轴压比等的结果,二是将结果立面观察,
会出现一榀框架的样子,结果形式和satwe说明书的斜杆的结果表达一样;那么在配筋时应按照哪种结果配筋?还有就是斜撑有长细比,轴压比,配筋率的限制
吗?斜撑中纵筋间距按照柱的要求控制还是本身有要求,规范中哪里有规定?还有就是箍筋间距和肢距有限制吗?
2、关于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梁板都有一些经验算法确定尺寸,那么斜撑有吗?怎么确定斜撑尺寸?
3、关于斜撑的受力分析,看了很多资料说斜撑是按轴向拉压构件设计,但是框架填充墙必然会对斜撑产生作用力,那么必然斜撑不能单纯的按轴向受力构件考
虑,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怎么考虑?satwe中斜撑的计算有考虑这一点吗?怎么验算斜撑的稳定性,satwe貌似没考虑稳定?
4、关于节点大样图,交叉斜撑相交处节点大样该怎么表达?有相关的图集吗?斜撑与框架梁柱相交处节点大样该如何处理,怎么加强,有相关图集吗?
5、规范,图集,构造手册在哪个地方有关于斜撑的的规定或介绍,找了好久没找到
附上一关于斜撑的论文,希望前辈能帮我解答一下心中的疑惑,感激不尽!
㈧ 脚手架斜向支撑如何计算
找到斜撑所受荷载,根据荷载进行力学分析,计算杆件所受轴力和弯矩,再计算其稳定性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㈨ 柱端剪力,弯矩,轴力分别怎么计算,最好连公式一起
如果你的问题是指框架柱,那么:
1、先求出节点弯矩,分配到节点上的每一个杆件的杆端(包括柱端),得到柱端弯矩;
2、根据柱端弯矩,设柱端剪力为未知数,列杆件力矩平衡方程,求出柱端剪力;
3、根据柱顶两侧梁传来的梁端剪力和柱顶的上柱柱底轴力之和,就是本柱上端轴力.本柱上端轴力加本柱自重就是本柱下端轴力.
㈩ 悬挑梁加斜撑,斜撑的拉力怎么算
推荐您看一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范本1000例》祝您早日解决脚手架搭设方法与技术要求脚手架搭设顺序立杆搭设→扫地杆搭设→纵向水平杆搭设→横向水平杆搭设→连墙件设置→剪刀撑设置→水平钢管绑扎→铺脚手板挂安全网脚手架搭设方法与技术要求1、立杆搭设,立杆自平台槽钢上开始搭设,纵向间距1500mm,横向内立杆距外墙面500mm,外立杆距外墙面1500mm。立杆的接长采用对接扣件,相邻力杆接头不设在同一步内;同一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500mm以上;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应在600mm范围之内。2、在距悬挑平台面200mm处搭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扫地杆与内外立杆扣接。3、搭设纵向水平杆,按1800mm步高将纵向水平杆搭设在立杆内侧。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扣件连接,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不能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500mm以上;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大于500mm。4、搭设横向水平杆,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接处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十字扣件与立杆扣接;横向水平杆距外墙面150~200mm,露出外立杆外侧长度不小于100mm。5、连墙件设置,在各结构层设置连墙件。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超过4500mm,各层设置新埋件(预埋钢管埋于梁中,埋入梁内长度大于300mm,并与梁内钢筋进行点焊固定)。架体与埋件之间用钢管呈水平拉接(否则应使与架体连接的一端下斜连接)。6、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外侧立面满设剪刀撑,剪刀撑应由底层至顶连续设置,其宽度不小于四跨(6m),斜杆与纵向水平杆的夹角在45—60度之间;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转角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7、纵向水平钢管绑扎,在内外纵向水平杆间均匀布置两道水平钢管,与横向水平杆扣接。8、铺设脚手板及安全网,架体每搭设完一层在施工层铺设竹笆脚手板,其四角用铁丝固定于纵向水平杆上;外装修施工时在架体与外墙之间设木跳板;操作层架外侧200—300mm高处设挡脚杆,1000mm高处设扶手杆;架体外侧满挂6m×1.8m密目安全网。9、楼层封闭,因外墙面装饰线条需要,该外架内立杆距外墙面500~650mm。在施工中操作层及其余楼层每两层需设一道水平封闭,其做法为:一、在挑于内立杆与外墙面的小横杆上满铺50mm厚木跳板;二、在楼层连墙预埋钢管上扣接纵向钢管,然后在纵向钢管与内侧大横杆之间帮扎水平兜网。安全施工措施1、搭设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架子工特种操作证,保证白分之百持证上岗;2、操作人员在作业时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超过2m高作业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帽与安全带在使用前须经检查合格;3、安全网应采用合格产品;4、塔吊吊运钢管应两点绑扎起吊,扣件用吊斗盛装起吊,塔吊操作及指挥由专职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指挥;5、材料运至作业面应分散放置,不得集中堆放于架体上;6、扳手等手头工具挂设牢靠,防止坠落伤人;7、立体交叉作业时应有水平防护措施;8、大风天气应将未铺竹笆进行固定,已铺部分应绑扎牢。七、环保与职业健康安全措施:1、对操作班组要进行书面环保及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其环保与职业健康安全意识;2、安全网应及时进行封闭式挂设,防止施工尘土外扬。设计验算:槽钢平台设计与计算1、荷载计算平台以上最高搭设外架步数为11步(19m),按其中两步架同时使用考虑荷载取值,则每一跨外架的荷载为:竹笆荷载:20×1.0×1.5×11=330N安全网荷载:2×1.8×1.5×11=59.4N拦杆荷载:37.4×1.5×2×11=1234.2N结构自重:124.8×11=1372.8N(查表取值)施工荷载:2000×1.0×1.5×2=6000N以上对外立杆产生的压力总和为:N外=1.2×(330/2+59.4+1234.2+1372.8/2)+1.4×(6000/2)=6774N以上对内立杆产生的压力总和为:N内=1.2×(330/2+1372.8/2)+1.4×(6000/2)=5222N2、悬挑梁的支座返力及内力平台槽钢受力情况示意如右图N1=(5222×0.5+6774×1.5)/1=12772NN2=(5222×1.5+6774×2.5)/1=24768N最大弯距Mmax=5222×0.5+6774×1.5=12772N.m最大剪力Qmax=5222+6774=1199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