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芯片算力
1. 高端化是中国电动车“抵御外敌”绕不开的一步
2019年日内瓦车展ARCFOX品牌全球发布
技术、生产、营销,在电动化时代这些仍将是一个企业的基石,而想要打造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中国车企也仍需要从基础出发,在基础层面得到提升,而技术、生产和营销实现高端化后,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自然是水到渠成。只有发展高端化才能走出去,走出去才能掌握话语权,在电动化时代来临之际,中国汽车是时候成为全球汽车工业规则的制定者了。
文/王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特斯拉车主用电动车挖矿月入5000元,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车主是利用了特殊方法,将自身的电动汽车修改成了挖矿设备。并利用了车子的系统算力来进行挖矿。
这些车主利用特斯拉汽车来进行挖矿的前提条件是特斯拉汽车在购买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充电免费条款。不然即使现在使用特斯拉汽车挖矿,电费价格依然无法抵消挖矿所得。且由于目前全世界矿币数量的逐渐稀少,挖矿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这个新闻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技扩展方向,但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应用范围太小。
一:特斯拉汽车本身的系统可以用作挖矿算力。
目前特斯拉汽车除了汽车行驶是使用电力供应外,汽车本身是有着一个初级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个自动驾驶系统内部是配备了GPU以及CPU芯片的,因此实际条件下是可以这个芯片来进行挖矿算力。我个人认为这些国外车主的改造能力非常厉害。不过这种对车型的改造也会导致特斯拉后期不会对汽车进行保修服务。
3. 上海车展前瞻,纯电动汽车上演"神仙打架",谁能抢到C位
"电动化"是近两年汽车领域出现最多的词,在电动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大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因此几乎可以肯定,新能源汽车将会是今年车展的主旋律。在本届车展上,各大车企少不了秀肌肉,自主品牌也不例外,多款高端纯电动车型上演"神仙打架",但谁更可能坐上C位?
写在最后:
目前,智能纯电动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们都在加快布局,想要脱颖而出就得有"真功夫",而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将见证自主车企们在智能纯电动车方面技术、产品上的突破,而上述三款车型均为即将亮相车展的重磅车型,既有老牌车企、也有新势力,更有"造车新势力国家队",那么,在你看来,谁最可能坐上C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4. 电动车最怕缺什么芯片,TA也会被老外“卡脖子”吗
“很遗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华为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没搞芯片的制造。”三个月前,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
南北大众的芯片短缺停产消息,让“芯片短缺”情况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虽然说这件事与华为芯片断供存在明显区别,但是也暴露出当前国内自主芯片研发不足的严重问题。汽车大国和汽车强国,看上去就一字之差,但从各类芯片绝大部分都需要进口来看,就知道这背后的技术差距并非一朝一夕。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大潮的兴起,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中国车企要想不被别人卡脖子,就必须要自主掌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的能力。这样才成真正意义上做到“弯道超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特斯拉暂停交付国产版车型芯片3.0变2.5,两者差距竟然这么大
特斯拉的一举一动素来都是广大吃瓜群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全球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企,另一方面特斯拉最近也确实是事情不断。比如说特斯拉此前一直采用由松下提供的动力电池,实现国产后则将用上LG化学和宁德时代的电池,一些车主表示自己买到的Model3搭载的就是由南京LG化学提供的动力电池,导致续航与官方公布有出入。
那么HW3.0和HW2.5芯片的搭载现目前有何影响?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是需要选装的,FSD完全自动驾驶选装价格是5.6万元,目前选装该功能的车型基本都用上了HW3.0芯片,而未选装FSD的车型搭载两种芯片其实影响不大,完全能满足现有功能的使用。
写在最后:
有意思的是其实早前国外也有网友发现了这一问题,但似乎容忍了特斯拉的做法,而到了中国市场,特斯拉碰上了硬钉子,这也说明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值得一提的是,315快要到了,特斯拉会不会受到这次“芯片门”影响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2022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哪些技术将成为主流
7. 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纯电动车市场
1 节奏感:政府早于企业,企业早于先锋用户,先锋用户早于大众。
中国政府从2010年就开始大力补贴电动车,推动车辆领域的新能源化了。
政府的视角比商业企业一般会早几年。因为政府相对不追求短期盈利,更看重长期价值和整个国家、产业的价值。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盈利和自身个体经营的价值,特别是职业经理人需要考虑自己任期的成绩。
所以中国政府的动作,其实比中国的车企早很多,2010年的时候,中国各个车企,无论自主还是合资,其实都不想做电动车,属于被政策推着上马。BYD是唯一例外,不是因为王传福觉悟高,而是因为BYD是电池起家,杀入汽车的门外汉,不豪赌电动车的话,BYD汽车永远当不了大哥,只能做小弟。大洋彼岸的马斯克是同样的道理。
电动车始终不温不火的发展。到了2015年左右,由于特斯拉和蔚小理等一批国内外新造车势力进入国内,推动了一波投资热潮。这波投资热潮是18-19年开花结果的。由于上面说了,传统大车企有燃油车的利润和基本盘,对电动车是心猿意马,所以做出来的产品不走心,价格也很高。
荣威ERX5这个车,在蔚来ES8上市前一年,指导价是20多万。同规格的燃油车才一半的价格。这就是一个缩影。
新势力一登场,顶着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和批判,但却吸引到了先锋用户的青睐。这一小群先锋用户并不罕见,他们也是当年最早买iPhone和小米1的人,当年最早买魅族MP3和索尼CD机的人,当年最早买大疆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的人。这样重复的一群人,成为了最早买Model S、ES8和小鹏G3的群体。
这群先锋用户的典型画像是:有一定物质基础、教育水平比较高、消费上追新、可以承担消费上的选择风险(比如买了罗永浩的锤子T1,他们也不会后悔)、精神上比较特立独行(一般人是别人都买什么他就买什么,这群人是最好他买的东西别人大多数买不起或者不敢买)。
到了2021年,新的分水岭出现了,先锋用户开始过渡到大众主流用户。今年的一个时代特点就是,很多根本不懂电动车、不认识李斌何小鹏、不知道什么是自动驾驶算法和芯片算力的普通用户,开始入场了。我和团队采访了上百名用户,其中不少人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些人和过去买帕萨特、CRV的用户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他们当年买帕萨特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叫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通风刹车盘、也不懂ESP的工作原理。今天他们继续无视BMS电池管理系统、漠视NEDC的科学解释,更不关心李斌谈的用户企业和马斯克说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
2 大众主流用户,为何始于2021年进场?
这群人为何选择今年开始出手电动车,而三年前不买电动车?我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这群人的内心戏。
1 看到隔壁老王和同事小张都买了,听说开着挺好,电费才加油成本的几分之一。身边见过5、6个认识的人买了电车了。这些人都异口同声的说:「开过电车,就回不去油车了」。莫非燃油车真的像诺基亚手机,已经是老土的东西?
2 媒体天天谈电动车,都谈了十多年,这两年越谈越多,看起来真是大趋势啊。连那个三四年前被狂批狂喷的美国特斯拉、还有中国的蔚来。居然都没有破产,还成了超级明星公司。看来电动车是真行。喷子才是时代车轮面前的螳螂。
3 过去几年一直黑电动车的媒体和KOL,黑不动了,自己也开始买电动车了。不然以后没客户了。
4 BBA和大众们,都开始积极制造和宣传电动车了。如果春江的水不暖,鸭子应该是最先知道的。如果拜登瘫痪了,那么川普应该是最先知道的。如果电动车是傻逼,那么燃油车企业应该是最先知道的。但现在连燃油车企业都开始全力搞电动车了,那么将要被历史淘汰的,当然是燃油车了。
5 稍微花了一点精力,研究了一下电动车。
「哇瑟,驾驶好快啊!和保时捷差不多快啊!哇瑟,不要购置税啊!一下省了几千上万的!哇瑟,大城市送绿牌啊,又省了几万!哇瑟,我家/公司正好有充电桩,算一下电费一年比油费省一万元呢!哇瑟,这些电动车造型就是科技炫酷时尚智能的化身啊,和我的油车一比,真的好像苹果对比诺基亚啊!」
3 今年的电动车大爆发是昙花一现,还是高潮前的前戏?
当然只是前戏。
很多人没有看到一个朴素的真相:你去问100个开电动车的人,95%以上会告诉你,他开过电动车后,就不太开燃油车了,更不会再买燃油车。
这一个事实就说明,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型,是一个单边转化,是不可逆的。这不是不同基因的斗争,而是更符合时代的新基因和老基因在斗争,前者会逐步替代后者。只不过新基因自身的完善和外界对它的认知,需要时间。
现在的真实状态是,电车已经是比油车更好的终端产品(上面的简单真相说明了这一切),制约是民众对电动车这个陌生新事物的潜在恐惧怀疑,充电设施的不完善,电池成本还偏高。
这三个因素都会随时时间不断倒向电车。尤其是第一个因素,也就是人心。人心只有相信你和不相信你,从不相信你很难转变为相信你,但一旦转变,也很难转变回去。
过去的三年,就是中国人从不相信电动车集体开始转向相信电动车。今年这一历史性转变就会初步完成,明年会盖棺定论。
有人会说,现在纯电车的渗透率刚到17%,还是少数派,你怎么敢说是初步完成?答案很简单,大家可以回去翻一下,从17%的中国人有宽带PC上网到普及上网,从17%的人买了智能手机到普及智能手机,从17%的中国人家里有彩电到普及彩电,分别需要多久的时间?
改革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但辽沈战役都打完了,淮海战役快要开始了,离解放全中国还要多久呢?
@张抗抗
告诉我,根据国家的规划,20225年的充电桩将是现在是十倍数量。你相信这个规划的落地吗?
我信。我在上海的感受是,2021年的公共充电体验已经比2018年好出好几倍了。到处都是充电桩,快充更是替代了慢充成为了主流选择。
当我开车到安吉这种长三角的县级单位时,看到新建国营加油站里也插了几根快充桩了。
8. 作为智能化电动汽车,小鹏P7体现在哪
主要是体现在智能上,“智能“成为P7智能音乐座舱最大亮点之一。凭借多达47处感知设备、近50处人车交互设备、超过30万亿次秒的芯片算力,P7座舱可实现四重连接,通过人性化交互,连接人与车。实时感知车内外环境,调节车内环境:例如感知到天气变化,屏幕背景会有对应的显示,,根据不同的空调温度,仪表台氛围灯会有冷暖色变化等,感知用户身份及状态,实现车辆个性化设置、人脸识别启动车辆、驾驶员疲劳分神预警等多项功能;AI助手小P形象进化,可展现数十种拟人化的动作,并支持免唤醒多轮对话等,配合双屏互动,给我们无感但又无处不在的体验进化。
9. 算力高达700TOPS,功耗低于英伟达,高通CES推出全新自动驾驶平台
文/BY
5G会成为2020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已有45家电信运营商开始5G的部署,显然,5G会以远超于4G的普及速度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应商,本届CES上高通也首次展示了其5G时代的全面布局,初步完成对手机、电脑、汽车及云端的全面覆盖。
区别于以往发布会中手机业务占据C位,高通本届CES发布会上最大的篇幅是关于汽车业务。汽车领域首次成为高通布局的重点,除了此前已经布局的车联网业务,此次高通还将触角伸向了自动驾驶。
更灵活更低功耗的自动驾驶平台
CES前夕的高通发布会上,高通正式推出全新SnapdragonRide平台,官方列举当前自动驾驶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表示自家平台是汽车行业最先进且可扩展的开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之一。这种场面就如同,一个之前做手机芯片的,有一天突然站在一堆汽车Tier1面前,深叹一口气:“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事还得我来。”
随着5G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加入到汽车行业之中,利用在芯片及软件上的优势赋能智能汽车,加速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或许,拥有一台更智能更便捷的汽车,会比我们想象中实现得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自动驾驶芯片哪家强,这家中国创业公司竟然说自己超越了特斯拉
文/田忠朝
在自动驾驶量产应用上,特斯拉为何能遥遥领先?很多人认为是其强大的软件算法,其实软件算法固然重要,但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感知和决策芯片也必不可少。
可以预见,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必然是各国竞争的高地,而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对于增强我国自动驾驶行业整体实力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