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dht分部网络
1. p2p和web2.0优缺点在那...
对等网络(P2P)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技术。
P2P技术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同时也试图有效地整合互联网的潜在资源,将基于网页的互联网转变成动态存取、自由交互的海量信息网络。
P2P技术的发展以及P2P与网格技术的结合,将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人们的信息获取模式,真正实现“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的梦想。
作为改变现有Internet应用模式的主要技术之一,计算机对等网络(P2P)是目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1999年以来,P2P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P2P本质特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社会、法律和技术上的问题,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也一直存在着一些怀疑的力量,这在很长一段时期使人们难以对P2P做出一个准确和公平的判断。
本文较为完整地分析了P2P网络的4种典型结构,并对P2P的主要应用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阐述。
1 P2P网络模型
P2P网络是一种具有较高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结构,其对等概念是指网络中的物理节点在逻辑上具有相同的地位,而并非处理能力的对等。以Napster软件为代表的P2P技术其实质在于将互联网的集中管理模式引向分散管理模式,将内容从中央单一节点引向网络的边缘,从而充分利用互联网中众多终端节点所蕴涵的处理能力和潜在资源。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客户/服务器(C/S)模型,P2P弱化了服务器的概念,系统中的各个节点不再区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关系,每个节点既可请求服务,也可提供服务,节点之间可以直接交换资源和服务而不必通过服务器。
P2P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之间直接共享资源,其核心技术就是分布式对象的定位机制,这也是提高网络可扩展性、解决网络带宽被吞噬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P2P网络已经历了三代不同网络模型,各种模型各有优缺点,有的还存在着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在目前P2P技术还远未成熟的阶段,各种网络结构依然能够共存,甚至呈现相互借鉴的形式。
1.1 集中目录式结构
集中目录式P2P结构是最早出现的P2P应用模式,因为仍然具有中心化的特点也被称为非纯粹的P2P结构。用于共享MP3音乐文件的Napster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见图1),其用户注册与文件检索过程类似于传统的C/S模式,区别在于所有资料并非存储在服务器上,而是存贮在各个节点中。查询节点根据网络流量和延迟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节点建立直接连接,而不必经过中央服务器进行。这种网络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它显示了P2P系统信息量巨大的优势和吸引力,同时也揭示了P2P系统本质上所不可避免的两个问题:法律版权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1.2 纯P2P网络模型
纯P2P模式也被称作广播式的P2P模型。它取消了集中的中央服务器,每个用户随机接入网络,并与自己相邻的一组邻居节点通过端到端连接构成一个逻辑覆盖的网络。对等节点之间的内容查询和内容共享都是直接通过相邻节点广播接力传递,同时每个节点还会记录搜索轨迹,以防止搜索环路的产生。
Gnutella模型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纯P2P非结构化拓扑结构(见图2),它解决了网络结构中心化的问题,扩展性和容错性较好,但是Gnutella网络中的搜索算法以泛洪的方式进行,控制信息的泛滥消耗了大量带宽并很快造成网络拥塞甚至网络的不稳定。同时,局部性能较差的节点可能会导致Gnutella网络被分片,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可用性较差,另外这类系统更容易受到垃圾信息,甚至是病毒的恶意攻击。
1.3 混合式网络模型
Kazaa模型是P2P混合模型的典型代表(见图3),它在纯P2P分布式模型基础上引入了超级节点的概念,综合了集中式P2P快速查找和纯P2P去中心化的优势。Kazaa模型将节点按能力不同(计算能力、内存大小、连接带宽、网络滞留时间等)区分为普通节点和搜索节点两类(也有的进一步分为三类节点,其思想本质相同)。其中搜索节点与其临近的若干普通节点之间构成一个自治的簇,簇内采用基于集中目录式的P2P模式,而整个P2P网络中各个不同的簇之间再通过纯P2P的模式将搜索节点相连起来,甚至也可以在各个搜索节点之间再次选取性能最优的节点,或者另外引入一新的性能最优的节点作为索引节点来保存整个网络中可以利用的搜索节点信息,并且负责维护整个网络的结构。
由于普通节点的文件搜索先在本地所属的簇内进行,只有查询结果不充分的时候,再通过搜索节点之间进行有限的泛洪。这样就极为有效地消除纯P2P结构中使用泛洪算法带来的网络拥塞、搜索迟缓等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每个簇中的搜索节点监控着所有普通节点的行为,这也能确保一些恶意的攻击行为能在网络局部得到控制,并且超级节点的存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网络的负载平衡。
总的来说,基于超级节点的混合式P2P网络结构比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然而,由于超级节点本身的脆弱性也可能导致其簇内的结点处于孤立状态,因此这种局部索引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导致了结构化的P2P网络模型的出现。
1.4 结构化网络模型
所谓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每个节点所维护的邻居是否能够按照某种全局方式组织起来以利于快速查找。结构化P2P模式是一种采用纯分布式的消息传递机制和根据关键字进行查找的定位服务,目前的主流方法是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这也是目前扩展性最好的P2P路由方式之一。由于DHT各节点并不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信息,只在节点中存储其临近的后继节点信息,因此较少的路由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到达目标节点,同时又取消了泛洪算法。该模型有效地减少了节点信息的发送数量,从而增强了P2P网络的扩展性。同时,出于冗余度以及延时的考虑,大部分DHT总是在节点的虚拟标识与关键字最接近的节点上复制备份冗余信息,这样也避免了单一节点失效的问题。
目前基于DHT的代表性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AN项目和Tapestry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Chord项目、IRIS项目,以及微软研究院的Pastry项目等。这些系统一般都假定节点具有相同的能力,这对于规模较小的系统较为有效。但这种假设并不适合大规模的Internet部署。同时基于DHT的拓扑维护和修复算法也比Gnutella模型和Kazaa模型等无结构的系统要复杂得多,甚至在Chord项目中产生了“绕路”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大量实际应用还大都是基于无结构的拓扑和泛洪广播机制,现在大多采用DHT方式的P2P系统缺乏在Internet中大规模真实部署的实例,成功应用还比较少见。
2 P2P网络应用模式
Internet最初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主动力就是资源共享,也正是文件交换的需求直接导致了P2P技术的兴起,这是P2P最初也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也正是针对这类应用的Napster使得人们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开始重新认识P2P思想对人们使用网络习惯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P2P思想的理解和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软件架构,P2P还可以被开发出种类繁多的应用模式,除了最初的文件交换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分布式存储、深度搜索、分布式计算、个人即时通信和协同工作等新颖应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搜索外星文明SETI@home科学实验,每个志愿参加者只需下载并运行类似屏幕保护的方式,就可以贡献自己闲置的计算能力,参与分析Arecibo射电望远镜的无线电磁波数据并回送计算数据,截至2004年12月,已有528万志愿者参加进来,获得了相当于216万年的CPU时间,仅一天的综合计算就相当于67.46Tflops运算。另外,随着SUN公司将其JXTA协议扩展到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移动电话等手持终端上,并允许人们屏蔽具体的物理平台进行资料共享和文件交换等,P2P技术在移动通信和智能网领域也开始呈现出较大应用前景。
3 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P2P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查询,但从社会和法律意义来说,绝大多数的P2P服务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知识产权冲突,也可能成为一些非法内容传播的平台。同时由于缺乏中心监管以及自由平等的动态特性,自组织的P2P网络在技术层面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2P网络和人际网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般来说,每个P2P网络都是众多参与者按照共同兴趣组建起来的一个虚拟组织,节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假定的相互信任关系,但随着P2P网络规模的扩大,这些P2P节点本质所特有的平等自由的动态特性往往与网络服务所需要的信任协作模型之间产生矛盾。激励作用的缺失使节点间更多表现出“贪婪”、“抱怨”和“欺诈”的自私行为,因此P2P中预先假设的信任机制实际上非常脆弱,同时这种信任也难以在节点之间进行推理,导致了全局性信任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与可用性。此外,相对于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服务器可以做主动和被动的防御,由于P2P节点安全防护手段的匮乏以及P2P协议缺乏必要的认证机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安全问题在P2P网络中更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P2P的大规模商用。另外,P2P网络中的节点本身往往是计算能力相差较大的异构节点,每一个节点都被赋予了相同的职责而没有考虑其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局部性能较差的点将会导致整体网络性能的恶化,在这种异构节点的环境中难以实现优化的资源管理和负载平衡。同时,由于用户加入离开P2P网络的随意性使得用户获得目标文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并非必要的文件下载,而造成大量带宽资源的滥用。特别是大多数P2P用户更喜欢传送音频、视频这些较大的媒体文件,这将使得带宽浪费问题更为突出,尤其在中国大量的用户还是拨号用户,较窄的带宽也成为P2P应用难以逾越的障碍。
4 结论与展望
P2P技术在最近几年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多应用,但截至目前,P2P中仍有很多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带宽吞噬、网络可扩展性差和路由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导致P2P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只能是一种小范围不可靠的应用或是满足特定任务需求的专门应用。并且,作为一种潜在的商业应用,如何在P2P网络中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设计盈利模式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
未来的网络将呈现大规模分布式、全球性计算和全球性存储的特征,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对于访问和传输服务的需求必将远远大于对于计算功能的需要。尽管P2P技术现在还不成熟,但是迄今为止,至少在理论上P2P仍是最有吸引力的个人通信技术。尤其是P2P与网格技术的结合将是分布式计算技术最有吸引力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但随着分布式系统经典问题的解决以及优化的资源动态分配和资源恢复技术的成熟,P2P与网格技术必将结合起来以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人们的信息获取模式。
2. IPFS是什么
星际文件系统。
IPFS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的对等超媒体分发协议。IPFS将现有的成功系统分布式哈希表、BitTorrent、版本控制系统Git、自认证文件系统与区块链相结合的文件存储和内容分发网络协议。IPFS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
IPFS属性:
1、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
2、点对点超媒体:P2P 保存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
3、版本化:可追溯文件修改历史。
(2)去中心化的dht分部网络扩展阅读
IPFS优点:
1、内容寻址:所有内容(包括链接)都由其多哈希校验和进行唯一标识。
2、防篡改:所有内容都使用其校验和进行验证。如果数据被篡改或损坏,则IPFS会检测到该数据。
3、去冗余:所有内容完全相同的对象,只存储一次。
4、PFS并不会要求每一个节点都存储所有的内容,节点的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想要维持的数据,在备份了自己的数据之外,自愿的为其他的关注的内容提供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星际文件系统
3. 磁力下载的好处
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整个下载网络的可靠性提高了,每一个节点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另一个好处是,审查变得更困难了,因为每次下载的路径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节点都是动态变化的,导致实际上无法追踪谁在下载。此外,magnet URI只是一个字符串,非常容易传播,根本无法禁止。
现在BT下载的多款软件已经更新均采用了最新的BT磁力链接(magnet)方式,类似电馿的ED2K链接,放弃了需要BT种子才能下载的传统方式,现在您不需要下载种子文件,只要有磁力链接就可以下载BT了。
现在µTorrent等下载工具都有磁力下载,你可以试试。
磁力下载是BT的进化。最早期的BT就是一个种子(seed),它是由一个待发布文件外加一些tracker经过计算得到的一个文件,通过BT的网络吸收营养,最后长成一棵大树。这个种子需要水壶(tracker服务器)不断的浇灌才能成长。Tracker服务器是早期下载中必须的角色。它工作的过程是这样的:
Client向tracker发一个HTTP的GET请求,并把它自己的信息放在GET的参数中;这个请求的大致意思是:我是xxx(一个唯一的ID),我想下载yyy文件,我的IP是aaa,我用的端口是bbb。
tracker对所有Client的信息进行维护,当它收到一个请求后,首先把Client的信息记录下来(如果已经记录在案,那么就检查是否需要更新),然后将一部分参与下载同一个文件(一个Tracker服务器可能同时维护多个文件的下载)的另一个Client的信息返回给对方。
Client在收到Tracker的响应后,就能获取其它Client的信息,那么它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与其它Client建立连接,从它们那里下载文件片断。
水壶不总是会工作,偶尔也罢工偷懒,偶尔也会被人惦记上,于是,为了摆脱对水壶的依赖,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和PEX(Peer Exchange,节点信息交换)技术就出现了。
2005年,BT软件开始引入这种技术,在BT中被称为DHT协议。DHT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DHT的作用是找到那些与本机正在下载(上传)相同文件的对端主机(Peer),当然,实现这一过程并不依赖 Tracker服务器。在DHT网络中的每个客户端负责一个小范围的路由,并负责存储一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整个DHT网络的寻址和存储。这种信息获取方 式保证了整个网络没有单个的中心,即使一个节点下线,依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来获取文件,因此也就不需要Tracker服务器来告诉你,其他节点在什么地方。
虽然DHT解决了去中心化的问题,但要在没有“中心协调员”(Tracker)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寻址,就要借助PEX。PEX所提供的功能有点类似于以前的Tracker服务器,但工作方式却非常不同。举个例子,我叫D,我有A需要的东西,但是A不认识我,A只认识B,B只认识C,我只认识C,这样A就可以通过B--C,从而找到我。现在Tracker服务器的功能已经可以被DHT+PEX所取代。
磁力链接(Magnet URI)出场了。如果说现实中,待发布的文件就是一个人,我们如何找到他?指纹,是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指纹,指纹所蕴含的信息,足以找到这个人,而磁力链接(Magnet URI)就是描述这个指纹的一段信息,注意,是一段信息而已,仅仅存在于精神世界的信息。所以,没有人能消灭它!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一个全新的BT世界,DHT+PEX网络和 Magnet Link取代了种子和Tracker服务器,没有了中心协调员,连根源都没有了,它实现了真正的人人平等。
4. 1. P2P的特点是什么 2. 基于DHT的Chord环的原理是什么
你好,我们知道区块链网络中多采用P2P网络来进行节点连接和节点之间的消息通信。这里对P2P网络的优缺点做个简单汇总,
1、网络中节点的可扩展性
在P2P网络中,节点可以随意的添加和删除。新的节点添加到网络中,一般通过种子节点接入网络,同时种子节点将新节点广播给其他节点并进行连接。
2、去中心化
在P2P网络中,不存在客户端与服务器这样的严格区分,同时每个节点又充当着客户端和服务器。各个节点之间是平等的,只要接入网络,任意节点都能够将消息通知给网络中的每个节点。
5. 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对等网络是什么
金窝窝分析区块链去中心化对等网络。区块链系统是一个点对点网络,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拥有、维护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且任意一个节点的损坏或离线对整个系统运行都不会造成影响,去中心化给整个网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势。
6. 磁力链接的BT发展
海盗湾关闭跟踪服务器的消息BT Tracker服务器关闭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海盗湾,英国电信江湖排名第一,Mininova排名第二)
海盗湾(The Pirate Bay),自称“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分享网站“,是一个专门存储,分类及搜索电信资源的网站,同时它也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BTTracker服务器。2008年11月15日,海盗湾称其规模已经达到了2500万独立Peers,注意不是种子,Peer可以认为是参与海盗湾“分享计划”的实际用户(电脑)数量,截至2009年12月,海盗湾注册用户已经达到400万,尽管下载资源是不需要注册的。但它的名声似乎不是很好,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Times)称其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法下载辅助者(帮凶?)之一。海盗湾正式成立于2004年10月,除了拥有辉煌的“业绩”,同时也麻烦缠身。根据记录,控告海盗湾的案件有34起之多,其中涉及音乐行业的21起、电影行业9起、游戏行业4起。2009年成为斗争最激烈的一年,2009年4月1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法院以侵犯版权罪判处海盗湾4名创始人各1年的监禁,并处以约3000万瑞典克朗的罚金。随后发生的事情更让人感觉BT的“大限”终于还是到了。11月17日,海盗湾决定永久关闭他们的Tracker服务器,12月初全球第二大BT服务网站Mininova删除了网站上大部分非法文件的BT Tracker。Mininova表示,为了避免支付罚款,除了删除所有侵权文件的BT Tracker之外,他们别无选择。有人比喻,一个时代结束了,MPAA(美国电影协会)和RIAA(美国唱片行业协会)成了这场斗争的赢家。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在这场斗争中MPAA和RIAA最想“除掉”的就是BT Tracker服务器,而且他们做到了。
也许一个时代结束了,但BT时代真的结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MPAA和RIAA“除掉”了BT Tracker服务器,卡死了当前BT工作方式的“命门”,但随着新技术的引入,BT Tracker对于BT分享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甚至有些多余,事物的发展结果有时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而这次的玩笑就开在了MPAA和RIAA身上。为什么会这样?想搞明白这些,我们必须先梳理一下BT分享的实现方式。
用户是怎样通过BT下载文件的?基本过程应该是这样:一、找到Torrent文件,二、使用BT下载客户端软件打开这个文件。三、对于用户来讲,只要花时间去等就可以了。而对于客户端软件来讲,它会根据Torrent文件中的网址自动连接Tracker服务器,从它那里接收到其他正在下载该文件的人的网址名单。下一步,软件就一一与名单上的网址取得联系,从它们那里获取文件的片段,直到整个下载完成。从整个过程不难看出,BT Tracker服务器是一个中央节点,任何客户端都可以在其上找到“同伴”——只要其他人也在下载或分享同一个文件。所以MPAA和RIAA盯上了BT Tracker,因为消灭所有Torrent文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一些“努力”,消灭BT Tracker服务器则完全有可能实现。官司赢了,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不妨称其为是BT1.0时代,BT1.0时代致命的缺点是因为其存在中央节点,也就是BTTracker服务器。然而,官司输了,并不代表整个BT时代的终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然开始,我们可以称其为BT2.0时代。
在BT2.0时代,Magnet(意译:磁铁、吸铁石)成为未来BT的发展方向,Magnet真的可以挽救BT吗?经笔者亲身试用,在支持Magnet URI之后,海盗湾似乎获得了新生,下载速度并非越来越慢,相反,速度表现让人满意。最关键的是,Magnet不需要Tracker服务器,也不需要Torrent文件,仅需要一串字符就可以进行文件下载。海盗湾LOGO与未来BT的“图腾”,海盗湾上的BT资源已经加入了Magnet下载方式Worlds most resilient tracking——节选自海盗湾博客博文的题目是“世界上最稳定的tracking”,文中提到:“随着DHT+ PEX技术的不断成熟,发现对端(Peer)并协调通信已经变得容易实现,而Tracker服务器变得不再重要,甚至显得有些多余,所以我们将关闭服务器。”文中还说服务器现在被安置在了一家博物馆中。看来,关闭Tracker服务器是计划之内的事情。一切尽在掌握?Tracker服务器和“BT种子”即将双双退役,取而代之的是DHT+ PEX网络和Magnet Link,DHT网络是分布式存在的,所以不存在“被拔线”的问题,而Magnet Link仅是一串字符,所以也不再需要Torrent文件。
这里出现了三个关键词:DHT、PEX和Magnet Link,这三点是未来BT的核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它们都可以实现怎样的功能。
DHT:2002年,纽约大学的两个教授Petar Maymounkov和David Mazières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真正去中心化的“点对点”下载模型,他们将其称为Kademlia方法。2005年,BT软件开始引入这种技术,在BT中被称为DHT协议(Distributed HashTable,分布式哈希表)。DHT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DHT的作用是找到那些与本机正在下载(上传)相同文件的对端主机(Peer),当然,实现这一过程并不依赖Tracker服务器。在DHT网络中的每个客户端负责一个小范围的路由,并负责存储一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整个DHT网络的寻址和存储。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保证了整个网络没有单个的中心,即使一个节点下线,依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来获取文件,因此也就不需要Tracker服务器来告诉你,其他节点在什么地方。
PEX:是Peer Exchange的简写,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节点信息交换”。虽然DHT解决了去中心化的问题,但要在没有“中心协调员”(Tracker)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寻址,就要借助PEX。PEX所提供的功能有点类似于以前的Tracker服务器,但工作方式却非常不同,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明。小赵在A班,她不认识B班的小何,也不认识C班的小温,但小赵认识同班的小王,而小王认识B班的小何,也可能还认识C班的小温,或者小王仅认识B班的小何,但小何认识C班的小温,而小温又认识同班的所有同学,结果就是小赵可以“无限”地延伸自己的关系网,不管怎样,总有一条沟通途径可以将这些同学联系在一起,待小赵“认识”了小温后,他们就可以直接沟通了,在P2P世界里,就是进行上传与下载。
Magnet links:有网友将其称为磁链。DHT+ PEX解决了BT“寻址”的问题,但是如何告诉BT客户端找(寻)什么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在Torrent文件中包含的内容就是用户真正要下载的文件的特征信息,或称为“电子指纹”,BT客户端知道了要找什么,也知道如何去找,于是P2P方式的下载、上传就实现了。以前BT客户端通过Torrent文件得知“要找什么”,现在,文件的“电子指纹”不再存放于Torrent中,而被放在了Magnetlinks中。 magnet:?xt=urn:btih:上面是笔者打算下载的一个文件,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按照以前的方式,我们需要下载它的Torrent文件,然后才能下载这个文件本身。但是,在新的模式下,我们不需要下载Torrent文件,只需知道它的Magnet URI,一个资源定位信息,其他都不需要。只要把这个地址告诉下载软件,软件就会开始自动下载。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地址:magnet:协议名。xt:exact topic的缩写,表示资源定位点。BTIH(BitTorrent Info Hash)表示哈希方法名,这里还可以使用SHA1和MD5。这个值是文件的标识符,是不可缺少的。dn:display name的缩写,表示向用户显示的文件名。这是一个可选项。tr:tracker的缩写,表示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这是一个可选项,本例中并未出现。精简一下上例,仅需要magnet:?xt=urn:btih:就够用了,如果附加dn(displayname),在使用上会更加方便一些。MagnetLink的好处就不用笔者多说了,至少包括两点:网络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不存在“被拔线”的风险。由于不存在所谓的中央节点,审查将变得更加困难,“单点失效”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此外,MagnetURI只是一个字符串,非常容易传播,根本无法禁止。因此,Magnet URI取代Tracker模式将是大势所趋,迟早会成为主流BT下载方式。
细心的网友可能看出了DHT+PEX+Magnet Link模式中的一个问题——BT客户端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的”,套用在介绍PEX时使用的例子,那就是小赵是怎么“加入”A班的呢?这确实是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依然需要一台服务器(boots trap node),不过这台服务器所起的作用与Tracker不同,它仅负责接纳小赵进入A班,当小赵与A班中的同学“搭上了话”,之后这台服务器就没有什么用处了。boots trap node可以是不同BT客户端厂商独立运营的,也可以是几家联合共用,总之,它是分散的,只要在客户端软件中内置一张表单,那客户端就将有非常多的入口可供选择。说了这么多,到底Magnet这块“吸铁石”表现如何?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于是笔者找来了目前已经支持Magnet的BT客户端μTorrent。μTorrent 是众多BT客户端之一,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支持Magnet URIs。μTorrent 下载BT资源,速度144.4KB/s 我们下载的资源来自海盗湾,所以对端资源都来自国外,如果有一天Magnet被彻底“本土化”,且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其表现应该可以完全媲美传统的BT下载方式。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明白了,海盗湾为什么会乖乖地关掉他们的BT Tracker服务器,看来这次MPAA和RIAA与海盗湾斗法虽然胜了第一回合,但接下来要如何对付DHT+PEX+Magnet Link模式,这应该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 在《猫鼠游戏》这部电影中,警察与“盗版者”之间玩的是游击战。海盗湾的BTTracker服务器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几个国家间迁来迁去,在不同的IDC中东躲西藏,但版权组织始终对其“不离不弃”,并最终得手。事后我们在同一时间,很巧合地听到了三种声音,版权组织说,我们赢了;海盗湾说,我们不跟你玩了;广大围观群众说,BT还好好的啊,这些年那两个家伙到底在搞什么?放弃Tracker模式,改用Magnet,对于网友来讲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仅需将当前BT软件升级即可,甚至连操作习惯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为你无需换用其它BT软件,在国内,比特精灵、比特彗星都已经开始支持Magnet。所以,您可能已经进入了BT2.0时代,只是您自己还不知道。“我们并不提供实体下载资源,所有资源都是网友自发上传的……”相信您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辩解,这句话看似有理,从技术角度讲也没有任何漏洞,但多少感觉属于狡辩。事物在不停发展,这就造成了监管上的缺失,待监管手段日趋完善时,事物可能又一次向前发展,导致监管手段再次落伍。新的BT分享方式将传统Tracker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进行了“分解”,所有BT用户成为Tracker服务器的一份子,核心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版权组织又该将反盗版的大棒挥向谁呢?
7. 如何理解互联网传播格局呈现去中心化——再次中心化的过程
摘要 去中心化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在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的当下,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方式,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8. 互联网中的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最近“区块链”的热度,一直高涨,可能大家都认为比特币的疯狂,会落到区块链,有点像VR元年的时候,创业者都蜂拥而至,某种程度上,可能和那本书的名言有关:站在风口上 猪也能飞起来!但小米这“猪”,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产品。
本文主要解读一个创业者过渡解读和放大的词“去中心化”。
往往创业者或者某些执迷于创业的人,在公开场合中,说产品的时候会说,我们的产品是“去中心化”的。
对于事情,对于所谓的不明觉厉,人们是盲目的,那么“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中心化”。
1、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发布,参与者往往没有话语权,这里的话语权就是引导舆论导向级别的话语权;
2、去中心化就是参与者可以有话语权,并且可以发声,可以自由传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信息资源的匮乏导致中心化,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用户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信息资源的规范导致中心化,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用户群的上升,具备了构建去中心化的条件,同时用户对于信息需求扩大。
9. 互联网去中心化 现代网络结构如何体现去中心化
以环套环,环环相扣
10. 盒马的FDC处于盒马物流网络的哪一层你怎么理解盒马物流的去中心化网络特点
摘要 马介绍,因为其以生鲜为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常温或低温库房外,还有具有本身特征的DC。“比方说蔬果加工中心,咱们会做产质量量的查验、包装、标准化。其实咱们售卖的蔬果类的标准化产品,都是蔬果加工中心做的。除了这个,现在咱们还在推活水产暂养的基地。比方说国外飞机过来的波龙、帝王蟹,咱们都会做短期的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