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社群去中心化有矛盾吗

社群去中心化有矛盾吗

发布时间: 2022-05-21 15:29:43

『壹』 国际商友圈俱乐部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对企业的益处是什么

当一个企业不实行去中心化,企业的所有利益会紧紧握在个人或者股东手中,当企业实行去中心化时,参与企业的所有人都是股东,都是受益者,在国际商友圈不论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都是受益者。

『贰』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区别

每个人提起区块链,都会知道其最大的优点-去中心化。要知道,去中心化毕竟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如果从万物之始和无的角度去看,我更愿意称之为中心化和信用系统化。


那么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呢?

1、 去中心化诞生的艰难

一个区块链的诞生其实比在这里嘴上或者打字说出来要困难得多,单单看一个:贵州成为了大数据之都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山洞不仅不潮湿而且还能天然排热。阿里云的服务器放在了贵州单单一天就能节省26万软妹子!

所以对于遍布全球的区块链数据库而言,想要保证数据库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一旦出现了数据库的破坏,区块链就没法达到一致性和公有规范性的标准。

还有,区块链重在激励机制的设置。激励机制直接与数据库的数据保存以及这个区块链的价值直接相关。

另外,区块链的数据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可占有,必然会存在相当大数量的数据记录和传输。而这些都是要以几倍的花销作为保证的。

2、 改变数据库

对于中心化应用而言,要想改变数据库轻而易举。

但是对于去中心化而言,必须要有所有人的同意共识才能有改变。而这恐怕也违背了中本聪区块链设计的初衷。

3、违规用户的处理

纯粹的去中心化是活不下去的。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单纯的唯心、唯物也都是不可能长存的。阴阳合一才是正道。

同理,单纯的中心化、或者单纯的去中心化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如今运营的不错的几个社群,比如某币,前段时间就出现了大批量的封号现象。而几乎每个人刚开始想要进入区块链就是因为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这个例子就清楚证明了如果想要让区块链走得更好,对于人人参与的规则、底线必须明确,而且必要时一定要有外在的力量干预。

不然一定会有不法投机分子破坏社群或者在区块链上面填写垃圾信息。

在中心化应用当中,比如微博有过封大号和删除某位名人微博的行为。但是对于去中心化的应用,谁也没有权利去做这种事情。

众所周知,洗稿问题是所有自媒体平台都在烦恼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是通过及其永远无法解决的,只能去通过人工审查。

『叁』 用户运营中的社群运营,你怎么看

社群其实就是一群人为了相同价值或者类似价值,聚合在一起,为了相互之间的利益互换,当然这部分的利益不单单是物质方面的,有可能是因为的情感价值,即便社群内价值传递不太好,但是依旧愿意花时间去采集归纳。

社群并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群人聚在一块就叫做社群。社群对于产品运营的重要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拉新、活跃、留存和转化

拉新用户

成熟的社群具有IP效应,能用最少成本、最快时间来驱动用户进行传播和引流。

活跃用户

利用社群做好用户的载体,建立用户传播触达点。若是社群用户粘性高且活跃度高,这样的社群是极具有传播力量。

留存用户

对于低频消费行业,可以基于用户关注点来利用社群留住用户。

转化用户

社群就是围绕一个价值点凝聚的结果,而最终的目的就是价值最大化。

而社群我对它的定义就是去中心化、兴趣化,并具有中心固定、边缘分散的特点。当然,这边有些朋友可能会对于社群和社区产生些疑问,到底如何去分辨社群和社区?从参与者的角度,社群和社区的差别在于:

  • 社群是熟人社交和强关系,社群能实现自组织、自运行,个体进入社群是为了获得人脉,建立信任。

  • 而社区是陌生人社交、弱关系,重度依赖管理者(版主)的组织,个体进入社区主要目的是看内容,写作者则获得名声。

所以,在了解对于社群和社群运营的准则之后,然后思考如何进行社群的精细化运营?

运营一个社群,若是总往大的方向进行统筹决策,很难精准把握社群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反而浪费资源,所以针对社群的精细化运营分为了五大点进行阐述

1.引导性

很多人谈论社群都会想到是否设置门槛,首先得区分社群属性,属于什么类别的社群,有时候为了设置高价值分享,社群受众很明确,其实可以进行门槛的设置。

但若是你仅仅为了保证价值传播,但少了相对于的引导,比如说是建立个技术社群,为了实时分享高效的价值文章,而将大部分的用户禁言,少了分享与交流,其实这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对于社群的精细化运营,需要的往往不是规则,而是引导,这里也可是适当的加入些奖惩机制。比如说在社群的某个活动,可以是话题讨论或者是嘉宾分享,根据用户的表现情况,予以些产品周边奖励,逐渐引导用户的积极性。

若是用户接受到社群的规定,比如是比允许私自拉人、发公告链接等,我们可以通过小助手@管理员,指出问题并引导其他的用户在面对该类情况,也进行同样的操作,营造良好的社群生态。

2.数据性

这里数据主要针对对象可以是新用户的进入、老用户流失,或者社群内发起的活动人数,比如说是每日签到,通过数据化,可以直观反应现有问题产生的原因。

  • 哪些类型的渠道我们获取的用户数最多

  • 哪一平台发布推文得到的转化率最高

  • 文案的风格是否影响到数据

  • 活动展开是否达到预期

通过数据得知,就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做些战略部署,并且在必要时进行复盘,算出本次的投入产出比。

也可以通过下图漏斗对比,对用户画像进行描述,数据区分活跃人群中占各类别的比重,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通过每日签到的例子,来详细说明下其数据在社群运营中真实的应用。当我们在进行社群运营的时候,有时会通过签到活跃,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得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签到完成什么目标,设置签到时间和手段。若是我们仅仅通过主观臆断决定,最后很难完成项目指标。

所以,这里建议大家,以数据为基点,组织进行社群运营战略的制定。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比如签到时间集中度,判断后续活动推送,还要设置签到总天数由“用户场景”出发,可以是14天,用户既不会为花费大量精力烦恼,也可以形成用户习惯。

3.社群必须经过沉淀

在互联网势头依旧迅猛时期下,作为一个社群,即便拥有着大流量,但总是一成不变,也不会走太远。所以,运营社群快速沉淀其价值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种精细化、垂直化的沉淀,当别人谈到会联想到社群运营在你手中的发光之处。

当其他用户进入你的社群,能够准确找到其寻找的价值,形成价值符合,强的价值关系链,说明沉淀十分精准到位的。

4.社群必须具备供需性

用户获取社群的原因在于存在需求,一开始可能是最基本的学习需求,但是通过社群的运营这种需求可能被升华,到达彼此尊重的需求,例如前段时间,我运营的学生交流群中,大一的孩子们都处在刚入大学的迷茫期和异地他乡的思念期,会遭遇很多的心理问题。

这时,他们需求的就是种互相尊重、互相认可,希望自身发展得到更多启迪,希望年纪差不多或者稍大点的,彼此坦诚相待,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尊重需求。通过尊重需求,慢慢得渴望提升,逐渐上升到自我实现,情感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和利益,可以在社群中体现,而不是单纯寻找感情上的寄托。

当然,这只是社群运营当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光靠弱关系链维持的社群,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需要的是较为精准的利益链,从而实现用户的个人实现。

简单概括来,就是用户对于社群从中归属感,慢慢上升到了荣誉感,为了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也会形成社群的一种传播,再也不是单方面的需求关系。

5.社群要具备可成长性

一直坚信社群是一定恰合实事不断成长,无论你社群基于微信、QQ还是其他平台,做的不仅仅是基于平台下社群生态的成长,也是其以外社群形态的摸索,不至于平台会影响到社群,所以社群的成长性也是关注的要点。

介绍完社群的艰辛之旅后,对于接下来社群运营的现状分为两部分进行描述,产品型社群和功能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

1.社群功能化(豆瓣、脉脉)

2.功能社群(我厨网)

其中豆瓣为主的产品,功能上就存在社群,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用户粘性,增加社交需求,这也是延缓社群衰老的技巧;而功能社群,我厨网会将第一次购买的用户拉进群,并不断增加,每期会发布产品链接到群内,促进其二次购买,把社群当作功能来去做。

服务型社群

1.社群服务化

2.服务社群

有些社群仅仅是作为服务和流程的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群,加入社群之后加上线上的宣讲,伪社群但是达到了产品运营上的需求;而服务社群其实就是把社群作为一个服务性的产品,更好的进行业内交流,并不断进行内容产出,服务于社群,达到一个社群运营的目的。

所以,社群运营门槛不高,但是真正运营好的却很少,社群的本质是需求,如果没有解决价值和需求问题,之后的运营、变现问题也很难解决,唯有把根本问题想透了,其他一些“术”也就好实现了。

『肆』 什么是“去中心化”,看我解释

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中文名
去中心化
外文名
decentralized
概念来源
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原理
内 涵
大自然的演化没有恒定中心
外 延
生态社群表现为去中心化[1]

『伍』 社群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社群和社区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是由于人的聚集形成的。社区更多强调的是提供给成员活动的场所,社群则强调成员之间的关联。很多人喜欢玩网游,玩家针对游戏发布各类信息、并引来热烈讨论和聊天的场所称为社区,社区里的很多玩家你都比较陌生,你们之间的话题也大多局限在游戏上,脱离了这个社区你们无法在取得联系,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而社群就是当你脱离了这个社区,你不玩网游了,但是构建的社群把你跟其他玩家都拉到了一起,你可以逐渐了解其他玩家,并可以让别人了解你,你们的话题可以完全不是游戏,而是从游戏本身延伸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如果将社区给你带来的是娱乐消遣的场所,那么社群给你带来的是人际关系的拓展。同时,社群又以构成社区,成员在离开社区后又可以搭建自己的社群,因此社群的活动范围比社区更为广泛。从社群的整个内部角度来讲,其核心(决定性的)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关系,而不是人本身!所以决定社群更重要的是连接人的这根线、这个枢纽。当社群变得足够大的时候,人换了,人不见了,仍然不影响社群的关系。这就是社群的去中心化,社群里每个人都是追求自由的。

『陆』 如何维护社群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社群并不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产物,它需要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能需要由这个社群的创始人来执行。如果你放任一个群,没有老大在里面进行维持的话,就会出现所有人争老大的混乱局面。现在微信群已经开通了管理员功能,所以老大经常出来维护群的情况下,很多人会争管理员权限。在现在粉丝经济的时代,偶像越牛,粉丝越觉得自豪,越觉得自己有面。而社群的特征是,大家因为参与这个社群感到自豪,在这个角度上,社群在传播上是去中心化的,只是在管理上需要中心化。所以,社群需要一个核心,可以给群成员提供一个核心价值,这样才能让这个群稳定。

『柒』 什么是社群

社群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所有人都可以加入开放存取的社群,而受限社群的成员资格则会局限在特定群组。您也可以启动具有受控管存取权的公用社群,让您可以控制成员资格,并管理社群资源的存取权。

『捌』 如何做好社群

社群营销时一定会用到一些促销的套路,经常用到的实用促销套路,一共有4种:
1.比例偏见
2.打X折和买N送1
3.拼团
4.组合套装(搭售)

1.比例偏见
买298的榨计机,送89元的杯子,好像没啥诱惑。但如果是买298的榨汁机,加1元送89元的杯子,你就好像下子有88倍的回报。这种感觉更有促销效果。

2.打X折和买N送1
买N送一的效果其实比打折更好,有种薄利多销的意思,虽然优惠的力度可能更大,但是能卖出更多商品。

3.拼团
原价199,单独购买159,三人拼团只要99,这种促销套路,能很好的利用群员去做裂变营销,实现薄利多销。

4.组合套装(搭售)
把自家的产品和其他知名的产品,做搭售。比如卖化妆品和纸巾一起,价格要低于两个分别单独卖的价格,也很吸引人。

『玖』 未来社群运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与过去的一年多时间相比,疯狂加群、加粉不同的社群热潮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出现了一股“退群潮”,很多小伙伴以退出多少群、删除了多少好友为炫耀。

其实这背后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人没能找到利用社群价值的方法,一直在社群商业实践这条路上我能清楚地看到大量曾经玩得很嗨的群主们,对社群的态度变得不再那么坚定,他们的举动中透露着些许失望和沮丧。

恰在这时,我们携手“中国社群经济研究院”、“SIP社群实验室”等众多社群商业研究机构成立“社群连锁研究院”,提出社群连锁化经营体系。虽然在“去中心化”的社群时代,这种“连锁体系”却实践着“中心化”逻辑,显得有悖常理。

但是我一直认为此“中心化”必须要有,在早些日子我曾写过《社群将推动虚拟企业爆发》,在文中有提到社群要商业化必须是一个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就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组织”。因为社群经济的核心在于深度融合和互动,制定平衡各方利益的运行机制。


“社群泡沫破灭”真的到来,那么社群的真面目、真价值也就出现了


在中国,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多数经济现象,都有“第二次成功”的现象。意思是说,第一次是盲目跟风带来的泡沫,第二次才是专业玩家来玩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会有淘汰期。赶不上第一次没关系,赶上第二次很重要。

比如,一个商业区,第一批入住者是炒物业的,不是真正做生意的;等第一批换了,第二批入住者通常能够把商业氛围炒热。今天社群的成长,符合“第二次成功”现象
前前几个月为什么疯狂拉群、疯狂加粉,因为大家都抱着一个心态:粉丝经济来了,粉丝有价值。粉丝怎么才有价值,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反正先做起来再说,目的就是“别落后了”,结果是野蛮生长。

那么“第一次”之后,我们才真正认识到,社群需要还原社群的价值属性。按照重要程度,三大价值属性依次是:

首先是社交属性:让兴趣、兴情相近的人聚集,产生持续粘性;
其次是媒体属性:在传播、交流中诞生口碑,实现口碑放大、流传;
最后是商业属性:即由前面两种属性衍生和深化而来。

而前期相当多的“社群玩家”,往往都是业余时间在玩社群,为了走捷径,只是看重了商业属性,而忽视了前面两个属性,带来了当前的“社群泡沫破灭”的现象,他们反而害了社群。因为在每一个商业组织中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涉及到品牌化、规范化,要想品牌化、规范化就必须要有专业组织来作为支撑。正如我们看到的逻辑思维、papi酱、李叫兽、李翔商业内参等这些现象级的个人IP背后全部都是正规的组织在进行背后的运营。对于社群现象来说,现在正处于“第二次成功”现象的起始


社群的价值不死,只是你玩错了!
社群的价值为何会被质疑甚至被一些群主自我否定呢?

因为多数人陷入了迷茫期。

社群有两个基本特点,是当前多数玩家无力面对的:一是社群是碎片化的,整合和利用困难;二是大社群基本上是弱关系,整合与利用同样困难。

社群带来了去中心化的时代,而我们却还没有准备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面对“碎片化”和“弱关系”,我们无所适从。

然而,“去中心化”恰恰可能是未来的常态。社群泡沫破灭了,但社群本身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破灭的只是生活中多余的那部分。

现在来看,社群是碎片化的,单个社群很难产生商业价值(存在个别例外,但多数是小打小闹),所以,社群的价值,必然产生在社群品牌化的前提之下。我们可以透过线下商业看到,要想品牌化就必须用到统筹经营、规范服务、多组织联动。


社群的未来:现象级机会在哪里?
去中心时代,社群的商业价值不是你有多大,而是你的连接能力有多强,你能否与其它群发生同频共震。

社群连锁化打造,或许才是去中心化时代不可少的商业技能。所以我认为,“去中心化”的社群,它的未来恰恰可能在“连锁”上。所有权归各自群主,核心经营权归连锁后的虚拟公司,以个体为单位,以群体为中心,连锁后的虚拟公司统一经营。各个群只需要缴纳加盟费即可享受连锁后整个体系在商业收入上的分红。

前些日子也出现了各大联盟,其实这个就相当于商会,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商会的发展中有几个是成功的,很多都是有名无实,只是群主们签个声明,拍个照,便为“结盟”。

那么如今我们成立的社群连锁研究院,主要核心是在输出品牌连锁管理、连锁运营经验、软硬件工具等方面,以连锁加盟的形式,为更多的社群组织和企业提供服务,将社群连锁经济的模式普及到全国,同时将推动社群品牌化,规范化的进程。

热点内容
中国会计区块链 发布:2025-05-16 17:43:22 浏览:149
usdt5论坛 发布:2025-05-16 17:37:59 浏览:231
比特币是开放源码 发布:2025-05-16 17:37:58 浏览:166
USDT期货合约 发布:2025-05-16 17:02:29 浏览:313
南京国际金融中心怎么去 发布:2025-05-16 16:50:38 浏览:140
wcgxrp挖矿 发布:2025-05-16 16:36:44 浏览:332
比特币被51攻击过吗 发布:2025-05-16 16:07:51 浏览:590
数字货币如何有序推进 发布:2025-05-16 15:58:36 浏览:565
比特币算法机枪池 发布:2025-05-16 15:53:27 浏览:714
爆仓5000万btc 发布:2025-05-16 15:00:52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