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背后靠什么支撑
① 央行如何控制数字货币的供给
第一,改变货币量
通过公开市场运营调节货币供应量。
改变央行发放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
第二,影响准备金率
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
改变准备金利息
② 4.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架构是什么
央行讲话里都说的很清楚,数字货币是M0,M0是什么呢?M0就是现金。我们猜测未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基架构应该是一个二层架构。核心是央行的数据库,外围是不同行业、地区、第三方的区块链。为什么?只有第二层用了去中心化的系统,你才能够确保这个钱是用户自己控制的,才能够确保数字货币真正的成为M0。
我们推测未来一旦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结构外围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系统,目前来看区块链是最好的选择。
央行在说数字货币的时候,还提到另一个概念,叫可编程货币。怎么理解?对于计算机,它的内部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的功能。以早期面向对象语言为例,要求至少有两个函数,一个是构造函数,一个是析构函数。你既要解决它的创造问题,也要解决它的消亡问题。
通过编程,央行可以控制货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创造、流通、回笼。
在没有数字货币,没有可编程货币的情况下,央行发行的货币在社会中自由流通。最后怎么回笼呢?一个是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回笼,一个是央行基础货币的回笼。前者央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后者是由税收体系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未来上升到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央行的控制权就大了很多。甚至在流通环节也可以增加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央行都对区块链技术抱有非常大的兴趣。
③ 央行的数字货币到底解决了什么现实问题
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性,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发展。
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④ 加密数字货币依靠什么来支撑它的价值
下面我们以比特币为例进行说明:
比特币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货币形式的一种是有用的。比特币具有货币的数学特性(持久性,可携带性,可互换性,稀缺性,可分割性和易识别性)而非依赖于物理特性(比如黄金和白银)或中央权力机构的信任(比如法定货币)。简而言之,比特币是由数学支持的。有了这些特性,一种货币形式要具有价值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使用。对比特币而言,这可以从它日益增长的用户,商家和初创企业基数上得到体现。同所有货币一样,比特币的价值直接来自于愿意接受它作为支付方式的人们,这也是唯一的来源。
当然,莱特币、狗狗币、瑞泰币、DECENT、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也是如此。
⑤ 央行数字货币的载体是什么
央行数字货币的载体当然是央行了。央行计划推出的数字货币只是人民币的数字化,控制权和发行权掌握在央行手中,只不过是以数字的形式展现而已。这种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瑞泰币、活力币等数字加密货币不同,但是可能会借鉴数字加密货币,可能会用到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