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数字货币
㈠ 财富的本质是什么
财富,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精神财富等。
狭义的财富效应是指货币财富效应,由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
广义的财富效应是指涵盖了所有财富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质上能满足你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财富;精神上能让你愉悦舒畅的就是财富。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市场理论的理解,在不同的市场理论部门
一种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市场理论,根据不同层次的竞争,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许多供应商的区别,无论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因素是现有的市场结构的垄断因素。
寡头垄断的市场,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只有一个生产者。
四级市场在完全竞争的特点比较如下:
数量的产品,低廉的价格,高效率的
垄断竞争:数略高的价格,高效率
寡头:少量的高价位,低效率
垄断:最昂贵的,最有效的
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和平均消费倾向
一个数最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百分比,APC:APC = B = C / Y
例如,一个社会收入20000亿元,消费支出为15000亿元,平均消费倾向消耗是0.75(1.5 / 2)。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的比例,MPC,即:MPC =△C /△Y。
收入增加30000亿元(1万亿元人民币),消费量增加至20000亿元(05000亿元)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5(0.5 / 1)。
APC和MPC的变化的基本规律如下:
(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减少由于增加收入,消费也有所增加,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APC降),和越来越小的(MPC减少)。 APC和MPC降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来看,解释了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之一。
(2)MPC的消费曲线C = C0 +的消费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斜率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消费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3)APC> MPC,你可以看到,从表10-1中的APC和MPC数字对比。这是因为即使收入是零,将是消费者的基本C0。 MPC应该是小于1,但大于零。
(4)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
C> Y,APC>
C APC>
C = Y,APC = 1
㈢ 宏观经济学中AE-NI模型中的AE是什么的缩写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种,宏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国民收入(NI)=总支出(AE)。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
宏观经济学中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包括产品市场,即国民收入(ni)=总支出(ae)。
要分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来考虑,部门越多越复杂,两部门是c+s=c+i:三部门就是c+s+t=c+i+g;四部门就是c+s+t+k=c+i+g+(x-m).c是消费,s是储蓄,i是投资,t是政府净收入,g是政府购买,k是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x-m)是净出口。
(3)mpc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中描述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相等关系的基础模型。其中NI表示国民收入,AE表示总需求。这个模型论述的是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的关系。在净税收NT和政府购买支出GP以及净出口NX都等于零的两部门(消费品部分和投资品部门)模型中。
其中C为消费,MPC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I投资是外生变量,由于NI=AE,这样在边际消费倾向给定的条件下,每一个数量的I都会导致一个均衡的国民收入NI。实质上这里表述的是《通论》中所说的乘数效应。
㈣ 联合大学2012-2013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求求求!
[1]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C.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 )。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
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4.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i<s ,L<M; B.i>s ,L>M;
C.i>s ,L<M; D.i<s ,L>M
5. 在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
6. 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7.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 )。
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
8.( )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生产技术水准的进步; 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
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9. 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0. 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
A.失业率的波动; B.利息率的波动;
C.价格水平的波动;D.国民收入的波动
1.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 )。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D.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是( )。
A.APC+APS=1; B.APC+APS=2;
C.MPC=1—MPS;D.MPC+MPS=2
3.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流动偏好规律;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5.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有( )。
A.法定准备金率; B.超额准备金率;C.再贴现率; D.现金—存款比率; E.基础货币的数量
四、判断命题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GDP的变化取决于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GDP的基期价格。( )
2.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使均衡产出增加。( )
3.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
4.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 )
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 )
6.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
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
8.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9.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失业率的下降。( )
1.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的预算盈余
6 000
800
200
4 000
1 100
30
计算:(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本小题8分)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0.6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小题6分)
3.假设一个经济的商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c = 5 + 0.75(y – t)
i = 6 – 0.25r
t = 4, g = 18
货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
L(r, y) = 0.2y – 2.5r
名义货币供给M = 40
(1)推导总需求方程(有关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假如在短期里,价格固定为4,试求国民收入以及利率.
4.(1)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12%和15%,为了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为4%,那么三年的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有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本小题6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3.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
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为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4分)
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其原理是什么?(4分)
1. B; 2. B; 3. C; 4. A; 5. C; 6. C; 7. B; 8. A; 9.B; 10.D。
1.ABCD 2.AC 3.ACD 4.ABCD 5.ABD
1.× 2. × 3. × 4.√ 5. × 6.√ 7. × 8. × 9.√ 10.×
1.解:(1)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5400(2分)
(2)净出口=GD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100 ……(1分)
(3)因为: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所以: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政府预算盈余+政府购买=1130……(2分)
(4)个人可支配收入=GDP-税收+转移支付= GDP-(税收-转移支付)=6000-1130=4870……………………(2分)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870…………(1分)
2.解:根据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
y=20750-50000r……………………(2分)
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2分)
联立IS与LM方程,得:r=0.4,GDP=y=10……………………(2分)
3.解:(1)根据已知条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为y=104-r……………………(2分)
令L=M/P,得LM方程为:y=200/P+12.5r……………………(2分)
联立IS与LM方程,并进行整理,得总需求方程为:y=96.3+14.8/P……………………(2分)
(2)将P=4代入总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
再将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
4.解:(1)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每年的名义利率分别为14%、16%、19%……………………(3分)
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为16.3%……………………(1分)
(2)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
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2分)
1.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
(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
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移动情况即可。
2.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
3.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1分)
答: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3分)。
3.失业加剧了中国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将会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分)。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2分)。
4.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2分)。其原理在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总需求(2分)。
㈤ 如何在windows平台下编译比特币bi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㈥ 计划经济名词解释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供给曲线函数即宏观生产函数又称为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量产出之部的关系.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边际消费函数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又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课文中有提到消费函数也称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寻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IS曲线说明市场均衡的条件.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总产出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增加;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息率水平过低,从面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谨慎动机或称防预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右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存货投资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进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菲尔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用物价上涨率替代货币工资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货币需求货币创造乘数又称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私人投资和消费.总需求最终产品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托宾q理论补偿性财政政策周期性失业流动偏好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投资乘数LM曲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曲线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倾销同一价格定律实际汇率比较优势
㈦ 请教一个问题,人民币和美元的尺寸
第五套人民币
标准尺寸
面值 类别 大小(单位:毫米)
100元 纸币 长156 宽76
50元 纸币 长150 宽70
20元 纸币 长145 宽70
10元 纸币 长140 宽70
5元 纸币 长135 宽63
1元 纸币 长130 宽62
1元 硬币 直径25
5角 硬币 直径20.5
1角 硬币 直径19
现代美元纸币不论面额,尺寸统一为6.14(长) × 2.61(宽) × 0.0043(厚)英寸,即156(长) × 66.3(宽) × 0.109(厚)毫米。该尺寸由1914年法案通过,于1929年正式实施,之前美元尺寸约为7.4218× 3.125英寸,即189 x 79(毫米)。
㈧ 消费倾向可以概括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吗
不可以,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的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可支配收入额之比)。
消费倾向并不可以概括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它只是影响消费的一个方面因素。消费还会受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所以,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可支配收入额对消费的影响单独加以分析。
(8)mpc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平均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例如,一个社会收入为2万亿元,消费支出为1.5万亿元,平均消费倾向就是0.75(1.5/2)。
APC和MPC的变化有如下基本规律:
(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APC递减),并且越来越小(MPC递减)。APC和MPC递减是凯恩斯的重要观点,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之一。
(2)MPC是消费曲线C= C0+bY的斜率,消费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应相等,但是长期来看,消费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3)APC>MPC,从表10-1中的APC和MPC数字对比可以看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即使收入为零,也会有基本消费C0。MPC应该小于1,但大于零。
㈨ 国债、企业债 英语怎么说
国债:national debt, public debt;国库券:T-bills(在美国,中期国债:Treasury notes;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
企业债
无担保债券:debentures
次级无担保债券:subordinated deben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