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创造乘数字母
①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活 期存款,它还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D= d R r ,和D= d e R r r (D 为活期存 款总额,R 为原始存款, d r 为存款准备金, e r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 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 d e c 1 k r r r ,其 中 c r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 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 u C ,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 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u u c u d e u d e d e 1 1 c C C D r M D C R R H C R R r r r D D D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 存款的比例。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 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②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率有什么关系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法定准备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ΔM=ΔD/rd。式中ΔD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
公式: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B×k
③ 货币乘数用哪个字母表示
货币乘数一般是用字母K来表示。也有的书上是用大写字母B来表示。
④ 宏观经济学,货币创造乘数公式中,为什么H表示基础货币,H代表的英文是什么
H表示高能货币:
高能货币(英文:High-powered money),亦称“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货币基础”、“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它是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紧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在回购市场中,国债也可被视为高能货币,通过转抵押进行信用创造。
粘贴来的,希望有用
⑤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解答:一单位高能货币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创造乘数,也就是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如果用H、Cu、RR、ER分别代表高能货币、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用M和D代表货币供给量和活期存款,则
H=Cu+RR+ER(1)
M=Cu+D(2)
即有=
再把该式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得
=
这就是货币乘数,在上式中,Cu/D是现金存款比率,RR/D是法定准备率,ER/D是超额准备率。
从上式可见,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⑥ 什么叫存款创造乘数和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存款创造乘数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为了控制这个体系创造的货币量,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放贷,这也称作现金准备比例。
⑦ 货币创造乘数的定义描述
在活期存款中,货币创造乘数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如下:
在左图公式中,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rd为存款准备金率,r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
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D是派生存款总额,是通过银行原始存款派生出来的,而Cu是游离于银行系统以外的,因此不包含在D中。Cu之所以是高能货币是因为它和存款准备金(法定的和超额的)一样,只要存入银行作为银行的原始存款,就可以使派生存款总额D增加。楼主给出的公式中的M实际上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货币供给M1——通货加存款总额。这里关键是理解高能货币H,H=Cu+Rd+Re,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准备金的存在,才使得D变小了。
试想如果一笔存款没有准备金,那么D将趋向于无穷大,有了法定准备和超额准备,D变小了,有了现金漏出,D进一步变小。的一方面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关于货币创造和存款派生的问题,是货币流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货币创造是现代经济体系下一个规律性和必然的货币现象,它在本质上是必然的和积极的,一个钱当几个钱用,也是一种效率的表现。但货币在投放和“创造”过程中的使用质量,决定着这个经济体发展的质量。如果使用过程中创造了相应的价值或超额价值,这种创造就不会导致通胀,反之货币“创造”多而实现价值少,就有可能形成坏账和货币过多,就有可能导致通胀。大致的原理是这样。
但派生存款及货币创造除了上述正常的和客观的规律之外,还有一个非正常的人为的“创造”和派生。即商业银行为了粉饰报表和表现虚假实力所进行的贷款虚假操作,从而人为的增加贷款和存款。这种现象是非法的和对经济非常有害的。在日本,有专门的《派生存款防止法》等国家法律来防止和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执行非常严厉,是日本大藏省“窗口指导”一项经常的和重要的工作。我国银行这种现象也很严重,特别是年终报表粉饰现象很普遍,我们还没有人提出这样一部法律。
所以讲货币创造,也应当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经济增长质量和人为“创造”这两个关键,这样才能把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问题说清楚。
如果说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主要是基于实体经济需求的话,这种创造是相对的和有限的,是一种基于过程的间接创造。但现代资本市场的衍生商品,则是直接的人为的“创造”,它使“货币创造”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和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货币创造有积极的因素,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种货币创造的产物。传统的货币流通理论主要关注银行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问题,对资本市场的货币创造及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还缺乏理论的透彻分析和归纳,还没有找出可供指导实践的规律性的东西。各位有兴趣,可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经济创新了,就给理论的创新留下了空间。
总之,货币乘数问题是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运用得好,可以实现社会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现更快的发展。运用得不好,就可能出现相反的局面,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混乱。所以讲货币发行和通胀理论,光看货币发行量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必须结合经济发展质量和供需平衡来分析。货币数量学相对重视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本身的分析,强调人们的消费动机,不大偏重对经济质量的分析,这是它的一个局限。
⑧ 货币创造乘数
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法定准备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ΔM=ΔD/rd。式中ΔD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
公式: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B×k
⑨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法定准备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ΔM=ΔD/rd。式中ΔD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
公式: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B×k
⑩ 金融学的货币创造乘数如何计算给个例子。
1、简单来说,中央银行增加10单位货币到流通市场,人们又将这10单位存了8单位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将6单位贷款出来给企业,企业再存入2单位作为流动资金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还可以将这2单位作为贷款放出去,这样中央银行增加10单位货币,最后导致市场上货币增加远不止10单位。这就是乘数效应。
2、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3、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ΔM=ΔD/rd。式中ΔD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
4、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5、以上都理解的话,直接套书上的公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