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ico私募背后的故事
㈠ 数字货币行业新衍生的分支:ICO,到底是怎么回事
数字货币行业衍生的分支ICO是很简单的,很容易理解的,就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下面举个例子:一个人想做一个项目,通过发行一种数字货币,让用户去认购众筹而获得资金或者直接使用比特币众筹而获得一定的资金。
以太坊、DECENT、瑞泰币都是众筹的项目。
㈡ 求助,国家对数字货币私募的什么态度
去年9月,监管层将ICO定性为非法融资,代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ICO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且“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㈢ 数字货币ICO魅究竟是泡沫,还是下一个风口
一定要对ICO做好监管,可以对它审慎性宽容,但也绝不能任由其大行其道,而且单国的监管行动将失去抓手,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尤为重要
㈣ ico的"暴富神话"背后,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ICO暴富神话背后:刀口舔血的融资游戏。除非掐断互联网,否则如火如荼的ICO无法隔绝。首批“试水者”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前赴后继者则如过江之鲫。“上海一个卖手机的小伙子,两年前用父母给的20万元投了一个区块链ICO项目,今年上半年发现账户资产已经暴涨至600万元;还有一个做小私募的合伙人,这两年用三四千万投了数个ICO项目,如今资产已经达到30亿元。”8月29日,上海一位资深ICO玩家孙杰透露,而类似的暴富传说每天都在市场上上演着。记者了解到,当ICO的火热程度已经远超市场想象,并引起监管层密切关注的时候,外界对于ICO罪与罚的争论也甚嚣尘上。然而,市场的投资者却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真正参与进来,根本无法体会ICO的刺激与风险。ICO怎么玩?“与市场上滥发虚拟代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骗局不同,ICO是首次数字代币公开发行的简称,国内目前已经完成融资和即将ICO的项目基本都与区块链技术有关。这些项目发行团队通过发行自身设计的数字代币来完成首轮融资,不过这些数字代币并非由投资者用现金完成认购,而是先要认购比特币或者以太币等通用的数字货币,然后再用持有的数字货币来认购ICO项目的代币。这样就使得ICO项目规避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很多圈外人都以为是投资者直接用现金认购,其实不然。”8月30日,上海一家区块链技术公司创始人梁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梁明的叙述,记者也尝试在国内某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发现在验证身份的过程中,还必须得实名制输入身份证号码并且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以及上传个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经过这样的步骤,才可以成为一个数字代币投资人参与ICO。“每一个投资者都必须是实名制,如果不认购比特币或者以太币,就无法交易,这也解释了缘何今年以来,尽管监管层屡次发整顿令却丝毫无法阻止比特币等价格的上涨,因为ICO的交易媒介是通用代币。”梁明称。ICO的暴富几率到底有多高?看看上海小蚁科技完成的小蚁币ICO就可见一斑。根据查阅发现,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蚁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并上线交易以来,涨幅已经高达282倍,这样的收益率远远将IPO新股中签涨幅甩在了后面;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链(QTUM)今年3月在云币网进行ICO,发行价2元,在发行当日开盘价为66.66元,一天涨幅33倍之多,其后价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来又暴涨至57元左右。这样暴涨暴跌的ICO让无数投资者变得兴奋,不顾一切地往里冲。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近期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而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参与ICO的人数绝对不止10.5万人,保守估计已经超过百万之众。
㈤ 币圈私募与ico有什么区别
ICOs(Initial Coin Offerings)是一种投资加密货币项目的方式,十分受欢迎。通常,一些全新的加密货币项目会通过ICO售卖部分平台代币,而这些代币的早期持有者和爱好者有朝一日可以将代币换成钱。ICOs是加密货币项目创始人为平台运作募集资金的最好方式,大部分ICOs都以比特币或其竞争币的形式募资。
ICO的发起时间通常在项目完成之前,募集的资金用于创始团队的开发工作,帮助项目顺利发布。对于某些大型项目来说,部分在ICO获得的资金会由基金会接管,支持项目的不断发展。ICO代表了加密货币代币的初始分配模式,在PoS共识算法中比较常见。
ICO参与者有助于项目的成功。他们可以帮忙进行宣传,组建更大的社区,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新项目。他们在进行代币交易的同时,还能为代币提供早期的流动性。当然了,ICO参与者是受潜在利益驱动的,他们期望项目发布之后,代币价格会高于ICO期间的价格。
㈥ ICO暴富神话背后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ICO暴富神话背后:刀口舔血的融资游戏。
除非掐断互联网,否则如火如荼的ICO无法隔绝。首批“试水者”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前赴后继者则如过江之鲫。
“上海一个卖手机的小伙子,两年前用父母给的20万元投了一个区块链ICO项目,今年上半年发现账户资产已经暴涨至600万元;还有一个做小私募的合伙人,这两年用三四千万投了数个ICO项目,如今资产已经达到30亿元。”8月29日,上海一位资深ICO玩家孙杰透露,而类似的暴富传说每天都在市场上上演着。
记者了解到,当ICO的火热程度已经远超市场想象,并引起监管层密切关注的时候,外界对于ICO罪与罚的争论也甚嚣尘上。然而,市场的投资者却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真正参与进来,根本无法体会ICO的刺激与风险。
ICO的暴富几率到底有多高?看看上海小蚁科技完成的小蚁币ICO就可见一斑。
根据查阅发现,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蚁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并上线交易以来,涨幅已经高达282倍,这样的收益率远远将IPO新股中签涨幅甩在了后面;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链(QTUM)今年3月在云币网进行ICO,发行价2元,在发行当日开盘价为66.66元,一天涨幅33倍之多,其后价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来又暴涨至57元左右。
这样暴涨暴跌的ICO让无数投资者变得兴奋,不顾一切地往里冲。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近期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而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参与ICO 的人数绝对不止10.5万人,保守估计已经超过百万之众。
㈦ ICO被国家叫停,为什么数字货币依旧疯狂上涨
9月4日下午,随着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正式定性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央行公告称,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ICO叫停是对数字货币市场的规范化,避免各种传销币浑水摸鱼!所以只要不要选择空气币,具备应用的数字货币都会大涨,区块链是时代的趋势!
㈧ 数字货币ICO究竟是暴富的游戏,还是虚幻的泡沫
楼主请问,你是充值到帐号还是绑定的帐号啊,绑定帐号的话去秦府后院找点卡交易人寄售,如果是充值帐号的话就直接把你的点卡点数相应的增加了!
㈨ ICO收益暴涨幕后的推手到底是谁
ICO有多火?今年上半年中国投资额近26亿元人民币。以太币自发行以来上涨近1000倍,国内亦有代币自ICO以来涨幅超过200倍,部分ICO项目在数小时内便完成募集,部分普通投资人也眼红不断进场。
那么,ICO收益暴涨幕后的推手到底是谁?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这场数字代币融资游戏中,首当其冲的“大玩家”是项目发行团队、私募机构、币圈和链圈的大佬、ICO交易所,四方承揽一个ICO项目的绝大部分额度,其次才是各类玩家和投资人。
“因为要保证发行成功,所以利益均沾是必须的,而且也有利于拉抬发行价格。这些大玩家手中拥有相当可观的比特币和以太币,它们不仅自己参与到ICO中,而且还涉及到挖矿业务。也就是说,这些机构拥有的比特币和以太币不是无中生有,诸多矿机在日夜不停地挖掘剩余数量的比特币和以太币。”该人士称。
值得关注的是,继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ICO投资风险提示之后,在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各类以ICO名义进行筹资的项目在国内迅速增长,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投资者应冷静判别,谨慎对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此前一天,有相关报道称证监会正在向部分区块链企业就ICO项目征询意见,研究如何出台规范措施。
“ICO只能引导,无法取缔。其原因就在于ICO是全球性的投资现象,并非国内独有,比特币和以太币可以全球流通,就意味着ICO可以全球发行全球交易。监管层可以关闭国内的ICO,但是无法阻止投资者参与全球市场的交易,而且很多境外资本也在参与国内的ICO,除非关闭互联网,不然依靠行政手段取缔或者关闭都不是长久之计。”梁明指出。
㈩ 什么叫ico私募与众筹
众筹的概念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但什么是ICO,这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区别,想必大家对这些比较模糊,接下来小编就来和大家来聊聊:众筹与ICO的区别是什么?了解这类知识对您参与众筹有着积极的帮助,更能提升您掌控众筹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