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币问答 » 数字货币南北战争

数字货币南北战争

发布时间: 2021-08-04 20:10:54

1. 简述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知识拓展:

纪念币

普通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至今,共发行了63套75枚(张)普通纪念币,总发行量约8.5亿枚(张)。面额有1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不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

2. 美利坚的南北战争发生条件是什么

美国南北战争:
1836年—1857年 国际银行势力以除掉了哈里 森约翰.泰勒 两人总统,此两人都死与砒霜.以及紧抽美国流通货币 自造了1836和1857金融危机,但还是无法让美国第二银行建立.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美国加州发现了巨大的金矿:旧金山.
看到美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金融越来越难以操控时,挑动内战,分裂美国就成了国际银行家的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德国首相俾斯麦
“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战争开打,然后大发战争横财.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手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得手,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环俟,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难.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总统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
银行家们开出了利息要求高达24%到36%,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林肯开始发行政府自己的货币:绿币.为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础.
北方的物价指数仅仅温和地从100增长到216.南方物价指数在同期内从100飙升到2776.
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当林肯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战争债务全部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意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最后发现和指派几个行刺的狂热分子实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林肯被刺后,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冻结林肯新币的发行上限为不超过4亿美元.
1972年,有人问美国财政部,林肯发行的4亿5千万美元的新币到底节省了多少利息.经认真计算,几个星期之后财政部的回答是:因为林肯发行美国政府自己的货币一共为美国政府节省了40亿美元的利息.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外加一位沙皇.直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 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

不从表面的历史 而从金融角度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
1836年—1857年 国际银行势力以除掉了哈里 森约翰.泰勒 两人总统,此两人都死与砒霜。以及紧抽美国流通货币 自造了1836和1857金融危机,但还是无法让美国第二银行建立。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美国加州发现了巨大的金矿:旧金山。
看到美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金融越来越难以操控时,挑动内战,分裂美国就成了国际银行家的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德国首相俾斯麦
“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战争开打,然后大发战争横财。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手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得手,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环俟,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难。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总统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
银行家们开出了利息要求高达24%到36%,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林肯开始发行政府自己的货币:绿币。为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础。
北方的物价指数仅仅温和地从100增长到216。南方物价指数在同期内从100飙升到2776。
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当林肯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战争债务全部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意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最后发现和指派几个行刺的狂热分子实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林肯被刺后,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冻结林肯新币的发行上限为不超过4亿美元。
1972年,有人问美国财政部,林肯发行的4亿5千万美元的新币到底节省了多少利息。经认真计算,几个星期之后财政部的回答是:因为林肯发行美国政府自己的货币一共为美国政府节省了40亿美元的利息。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外加一位沙皇。直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4. 求证:美国南北战争与发现金矿之间有联系

如果真要说这之间有联系的话,只能这么解释:
由于西部发现金矿,所以美国加紧了西部开发,而西部开发过程中, 因为西部是新开发的土地,不管是南方的种植园主还是北方的工商业资本家都想要控制更多的范围,所以,在西部这块新开发的土地上是建立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南北存在是很大的冲突,实质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具体来说,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于是在堪萨斯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

5. $是什么货币的标志

$是美元货币符号。

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最常用的表示美元的符号是“$”,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美元是外汇交换中的基础货币,也是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的主要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数字货币南北战争扩展阅读:

¤ 国际通货符号,当没有合适的货币符号时使用。฿泰铢符号

Bs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和玻利维亚诺的符号

Br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的货币符号

₵加纳塞地,加纳的货币符号

₡科郎符号(在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使用)

₫越南盾符号

€ 欧元的符号,在欧元区国家或一些小的非欧洲国家,黑山以及科索沃地区使用。

ƒ阿鲁巴弗罗林,阿鲁巴的货币符号。以前也用作荷兰盾的符号

Ft匈牙利福林

Rs.印度卢比

₲巴拉圭瓜拉尼,巴拉圭的货币符号

₭老挝基普,老挝的货币符号

kr 可代表丹麦克朗,挪威克朗,瑞典克朗以及冰岛克朗

£ 镑

₤ 里拉 (可能和镑混淆)

Lm马耳他里拉,马耳他共和国的货币符号

₦尼日利亚奈拉,尼日利亚的货币符号

₱菲律宾比索,菲律宾的货币符号

P博茨瓦纳普拉,博茨瓦纳的货币符号

Q危地马拉查尔,危地马拉的货币符号

R南非兰特,南非的货币符号

Sk斯洛伐克克朗,斯洛伐克的货币符号

Rp 印尼盾,印度尼西亚的货币符号

৲৳卢比符号 (孟加拉地区使用)

R$雷亚尔,巴西的货币符号

S/.秘鲁新索尔$ 元的符号,(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地使用;各种比索和以前的葡萄牙埃斯库多和佛得角埃斯库多也使用这个符号。)

〒哈萨克斯坦坚戈,哈萨克斯坦的货币符号

₮图格里克,蒙古的货币符号

₩ 韩元/朝鲜元的货币符号

NT 新台币的货币符号

¥日元的货币符号

zł 波兰兹罗提,波兰的货币符号

₴ 赫里夫尼亚,乌克兰的货币符号

₪ 以色列新舍克符号

៛柬埔寨瑞尔,柬埔寨的货币符号

﷼ 伊朗里亚尔,伊朗货币符号

руб俄罗斯卢布

€欧元货币符号

$ 美元货币符号(该符号有时候也写作两条竖线)

参考资料:
$-网络

6. 货币战争林肯解放黑奴真相

8. 美国内战的起因源于欧洲的国际金融势力
“毫无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 ————德国首相俾斯麦

美国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她迅猛的崛起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国际势力的干预和阴谋,其中,尤以国际金融势力对美国的渗透和颠覆最令人惊心动魄,而却最不为人所知。
美国历史上发生在其本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当属南北战争。这场历时四年的血腥战争,南北双方参战人数高达30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其中60万人战死,无数人员受伤,大量财产毁于战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到14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平复。
今天,关于南北战争起源的争论大多围绕着战争的道义问题,即废除奴隶制的正当性,恰如希特尼所说“如果没有奴隶制,就不会有战争。如果没有对奴隶制的道德谴责,就不会有战争。”(注:2.10)
其实,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关于奴隶制的争论是经济利益第一,道德问题第二。当时的南方经济支柱就是棉花种植产业和奴隶制,如果废除奴隶制,农场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支付工资给原来的奴隶,那么整个产业就会陷入亏损,社会经济结构势必崩溃。
如果说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那么政治利益冲突的背后正是经济利益的较量。这种经济利益的较量表面上体现为南北方的经济利益差异,但其实质是国际金融势力为分裂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而玩弄“分而制之”(Divide And Conquer)的策略。
德国首相俾斯麦说得透彻“毫无疑问,把美国分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High Financial Power of Europe)定好了的”。
其实“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
为了挑起美国内战,国际银行家们进行了长期缜密而周详的策划。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的纺织工业和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阶层逐渐建立起密切的商业联系,欧洲的金融家们瞧准了这一机会,乘势秘密发展起一个可以将来挑起南北冲突的人脉网络。在当时的南方,到处都是英国金融家的各类代理人(Agents),他们和当地的政治势力共同策划脱离联邦的阴谋并炮制各种新闻和舆论。他们巧妙地利用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问题上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地强化、突出和引爆这一原本并非热门的话题,并最终成功地把奴隶制问题催化成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尖锐矛盾。
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战争开打,然后大发战争横财。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打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1859年秋,法国著名银行家所罗门·罗斯切尔德(Salomon de Rothschild) (杰姆斯·罗斯切尔德Baron James de Rothschild之子)作为一个旅游者从巴黎来到美国,他是所有计划的总协调人。他在美国南北奔走,广泛接触当地政界金融界要人,不断地把收集到的情报反馈给坐镇英国伦敦的表兄纳萨尼尔·罗斯切尔德(Nathaniel de Rothschild)。他在与当地人士的会谈中, 公开表示将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南方,并表示将尽全力帮助独立的南方取得欧洲大国的承认。[注2.11]
国际银行家在北方的代理人,是号称纽约“第五大道之王”(The King of Fifth Avenue) 的犹太银行家奥古斯特·贝尔蒙(August Belmont)。他是法兰克福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的代理人,也是该家族的姻亲。1829年,年仅15岁的奥古斯特就开始了银行家生涯,他开始为法兰克福的罗斯切尔德银行工作,很快便显露出出类拔萃的金融天赋。1832年,他被提拔到那不勒斯的一家银行工作以便历炼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验。他精通德、英、法、意大利语。他在1837年被派往纽约,由于他大手笔吃进政府债券,很快便成为纽约金融界的领袖级人物,并被总统任命金融顾问。他代表英国和法兰克福的罗斯切尔德银行表态愿意从金融上支持北方的林肯。
为了增大对北方的军事压力,1861年底英国增兵8000人到加拿大,随时准备策应南军的进攻,从北部边界威胁林肯政府。1862年,英国、法国和西班牙联军在墨西哥港口登陆,在美国南方边境地区完成集结,必要时将进入美国南方直接与北方开战。1863年10月3日,法军将领耶列又增兵3万,并占领了墨西哥城。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得手,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环俟,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难。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总统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自1812与英国的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国库收入连年赤字,到林肯主政之前,美国政府预算的赤字都是以债券形式卖给银行,再由银行转卖到英国的罗斯切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美国政府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多年积累下来的债务已使政府举步维艰。
银行家们向林肯总统提出了一揽子融资计划并开出了条件,当听到银行家们开出的利息要求高达24%到36%的时候,惊得目瞪口呆的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
9. 林肯的货币新政

没有钱就无法进行战争,而向国际银行家借钱无疑是把绞索往自己脖子上套。林肯苦思冥想解决方案。这时,他在芝加哥的老友迪克·泰勒给林肯出了一个主意,政府自己发行货币!
“让国会通过一个法案,授权财政部印发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货币,支付士兵工资,然后去赢得你的战争。” 林肯问美国人民是否会接受这种新货币,迪克说 “所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将别无选择,只要你使这种新货币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政府赋予他们完全的支持,它们将会和真正的钱一样通用,因为宪法授予国会发行和规定货币价值的权力。“
林肯听了这个建议后,大喜过望,立即让迪克筹划此事。这个石破天惊的办法打破了政府必须向私人银行借钱并付高额利息的惯例。这种新货币使用绿色的图案以区别与其它的银行货币(Bank Note),史称 “绿币”(Greenback)。 这种新货币的独特新颖之处在于它完全没有金银等货币金属做抵押,并在20年里提供5%的利息。在内战期间,由于这种货币的发行,克服了政府在战争初期严重缺乏货币的状况,极大和高效地调动了美国北方的各种资源,为最终战胜南方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由于这种低成本的货币依法成为北方银行的储备货币,北方的银行信贷得以大幅扩张,军事工业、铁路建设、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支持。
1848年以来的黄金大发现,使美国的金融逐渐摆脱了完全被欧洲银行家控制的极端不利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大量的优质货币作为信心基础,林肯的新币才能够广为人民接受,为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础。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林肯发行的新币并没有造成类似独立战争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从1861年内战爆发到1865年结束,整个北方的物价指数仅仅温和地从100增长到216。考虑到战争的规模和破坏程度的严重,以及与世界上其它同等规模的战争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金融奇迹。相反,南方也采用了纸币流通方式,但效果真是天壤之别,南方物价指数在同期内从100飙升到2776。
在整个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一共发行了4亿5千万美元的新货币。这种新的货币机制运行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林肯总统非常认真地考虑要把这种无债货币(Debt Free Money) 的发行长期化和法制化。而这一点则深深地刺痛了国际金融 寡头的根本利益。如果所有政府都不用向银行借钱而“悍然”自己发行货币,那银行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将不复存在,银行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吗?
难怪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代表英国银行家的伦敦时报立即发表声明,
“如果源于美国的这种令人厌恶的新的财政政策得以永久化,那么政府就可以没有成本地发行自己的货币。它将能够偿还所有的债务并且不再欠债,它将获得所有必要的货币来发展商业,它将变成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国家,世界上的优秀人才和所有的财富将涌向北美。这个国家必须被摧毁,否则它将摧毁世界每一个君主制国家。”

英国政府和纽约银行协会(New York Associations of Banks) 愤怒表示要实施报复。1861年12月28日,他们宣布停止向林肯政府支付金属货币(Specie)。纽约的一些银行还停止了黄金储蓄者提取黄金,并宣布撤销用黄金购买政府债券的承诺。美国各地银行纷纷响应,他们跑到华盛顿向林肯总统提出变通方案,仍然采取过去的做法,把高利息的债券卖给欧洲银行家们;把美国政府的黄金存到私人银行作为信贷发放的储备(Reserve),银行家好大发其财;美国政府向工业部门和人民征税去支持战争。(注2.12)
林肯总统理所当然地坚决拒绝了银行家们这个完全不合常理的要求。他的政策深得民心,美国人民踊跃购买了全部债券,并根据法律把它们当作现金使用。
银行家们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发现国会发行林肯新币的法案中并没有提到国债利息支付是否使用黄金。银行家们于是和国会议员达成了一项妥协,即允许林肯新币购买国债,但利息部分要用金币支付。这是一个完整计划的第一步,先把美国国内的林肯新币和黄金的价值挂钩,而作为当时拥有世界储备货币的英镑系统的欧洲银行家们,拥有远远多于美国的黄金货币。美国银行家和国会的妥协,使国际金融势力利用对美国黄金进出口总量的控制,间接达到操纵美国货币价值的效果。
10. 林肯的俄国同盟者当欧洲的国王们在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前后向美洲大量派兵准备分裂美国的最危险的时刻,林肯立刻想到了欧洲君主们的宿敌-俄国。林肯派出特使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求救。当沙皇收到林肯的信,他并没有立刻打开,只是在手上掂了掂,然后说道:“在我们打开这封信或知道它的内容之前,我们将事先同意它所提出的任何要求。”(注:2.13)
沙皇准备军事介入美国内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唇亡齿寒的担忧,在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横扫欧洲的国际金融势力已经叩响了克里姆林宫的大门。银行家们强烈要求比照欧洲“先进”金融国家的经验,成立私有的中央银行,沙皇早已瞧破了其中的杀招,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当看到岌岌可危的另一个反对国际金融势力的林肯总统陷入危险境地时,亚历山大二世如不出手相助,只怕下一个就轮到他了。另一个原因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的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宣布了解放农奴的法律,在废除奴隶制这个方面,双方有些同气连枝,惺惺相惜。还有一层就是俄国刚在1856年结束的克里米亚战争(The Crimean War)中败于英法之手, 亚历山大二世雪耻之心未泯。
未经宣战,俄国的舰队在里维斯基(Liviski)将军的率领下,在1863年9月24日开进了纽约港。波波夫将军所统领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在10月12日到达旧金山。对于俄国的行为,基丁.威尔士评论道:“他们是在南方正处于高潮而北方处于低潮时来到的,他们的出现造成了英国和法国的犹豫不决,最终给林肯扭转局面赢得了时间。”
内战结束以后,为了支付俄国舰队总计720万美元的费用,美国政府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总统没有宪法授权去支付外国政府战争费用,当时的总统约翰逊与俄国达成了以购买俄国的阿拉斯加的土地来支付战争费用的协议。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西华德的蠢事”(Seward’s Folly),西华德是当时的国务卿,人们强烈批评他不应该花720万美元去买当时看起来不值一文的荒地。
由于同样的原因,亚历山大二世在1867年被行刺,但没有成功。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终于还是死于刺客之手。

11. 谁是刺杀林肯真正的凶手?
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林肯)从国会那里得到授权通过向人民出售国债来进行借债,这样政府和国家就从外国金融家的圈套中跳了出来。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

当林肯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战争债务全部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意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最后发现和指派几个行刺的狂热分子实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林肯被刺后,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冻结林肯新币的发行上限为不超过4亿美元。
1972年,有人问美国财政部,林肯发行的4亿5千万美元的新币到底节省了多少利息。经过认真计算,几个星期之后财政部的回答是:因为林肯发行美国政府自己的货币一共为美国政府节省了40亿美元的利息。[注:2.14]
美国的南北战争,从根本上看,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在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直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林肯的死是基督徒世界的重大损失。美国可能没人能够沿着他伟大的足迹前行,而银行家们将会重新掌握那些富有的人。我担心外国银行家以他们高超和残酷的手腕会最终得到美国的富饶,然后用它来系统地腐蚀现代文明。”—— 德国首相俾斯麦

7. 林肯被刺杀与美国的南北战争和其发行的绿币之间有何关系

美国历史上发生在本土的最大规模战争当属南北战争。今天,关于南北战争起源的争论大多围绕战争的道义问题,即废除奴隶制的正当性,恰如希特尼所说:如果没有奴隶制,就不会有战争。

其实,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关于奴隶制的争论是经济利益第一,道德问题第二。当时的南方经济支柱就是棉花种植产业和奴隶制,如果废除奴隶制,农场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支付工资给原来的奴隶,那么整个产业就会陷入亏损,社会经济结构势必崩溃。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极深渊源的俾斯麦说得透彻:毫无疑问,把美国分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

其实,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

为了挑起美国内战,国际银行家们进行了长期而周详的策划。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的纺织工业和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阶层逐渐建立起密切的商业联系,欧洲的金融家们瞧准了这一机会,乘势秘密发展起一个将来可以挑起南北冲突的人脉网络。在当时的南方,到处都是英国金融家的各类代理人,他们和当地的政治势力共同策划脱离联邦的阴谋并炮制各种新闻和舆论。他们巧妙地利用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地强化、突出和引爆这一原本并非热门的话题,并最终成功把奴隶制问题催化成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尖锐矛盾。

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打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1859年秋,法国著名银行家所罗门·罗斯柴尔德(詹姆斯·罗斯柴尔德之子)以旅游者的身份从巴黎来到美国,他是所有计划的总协调人。他在美国南北奔走,广泛接触当地政界、金融界要人,不断地把收集到的情报反馈给坐镇英国伦敦的堂兄纳萨尼尔·罗斯柴尔德。所罗门在与当地人士的会谈中,公开表示将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南方,并表示将尽全力帮助独立的南方取得欧洲大国的承认。

国际银行家在北方的代理人,是号称纽约第五大道之王的犹太银行家奥古斯特·贝尔蒙特。他是法兰克福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代理人,也是该家族的姻亲。他在1837年被派往纽约,由于大手笔吃进政府债券,很快便成为纽约金融界的领袖级人物,并被总统任命为金融顾问。奥古斯特代表英国和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表态,愿意从金融上支持北方的林肯。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胜利,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环伺,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境。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政府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自1812与英国的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国库收入连年赤字,到林肯主政之前,美国政府预算的赤字都是以债券形式卖给银行,再由银行转卖到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美国政府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多年积累下来的债务已使政府举步维艰。

银行家们向林肯总统提出了一揽子融资计划并开出了条件,当听到银行家们开出的利息要求高达24%~36%的时候,惊得目瞪口呆的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

没有钱就无法进行战争,而向国际银行家借钱无疑是把绞索往自己脖子上套。林肯冥思苦想解决方案。这时,他在芝加哥的老友迪克·泰勒给林肯出了一个主意———政府自己发行货币!

而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代表英国银行家的《伦敦时报》立即发表声明:如果源于美国的这种令人厌恶的新的财政政策(林肯绿币)得以永久化,那么政府就可以没有成本地发行自己的货币。它将能够偿还所有的债务并且不再欠债,它将获得所有必要的货币来发展商业,它将变成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国家,世界上的优秀人才和所有的财富将涌向北美。这个国家必须被摧毁,否则它将摧毁世界上每一个君主制国家。

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林肯)从国会那里得到授权,通过向人民出售国债来进行借债,这样政府和国家就从外国金融家的圈套中跳了出来。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

林肯在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债务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

林肯遇刺后,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冻结林肯新币的发行上限为不超过4亿美元。

美国的南北战争,从根本上看,是国际金融势力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在南北战争前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到底谁控制着美联储和美国的货币发行?

8.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详细对比,详细

詹姆斯·M·麦克弗森 [美国] [出自《火的考验:美国内战及重建》] 1981
人力和资源
在1861年,联邦适合当兵年龄的白人差不多为邦联的三倍半。当然,在南部,奴隶是一种军事力量,因为他们可以做北部自由人所做的战争后勤工作,从而使同等数量的白人解脱出来而到军队服役。另一方面,北部也吸收以前的奴隶参加军事劳役,最后为军队征募了15万多人。总的说来,估计有210万人为联邦作战,有80万人为邦联作战(准确的数字不详,因为联邦的记录列举了征募的数目,而对此数目必须核对,以避免重复计算再次应征入伍的人。此外,南部邦联的许多记录已遭毁坏)。在北部,只有一半以上适龄男人在陆军或海军服役;而在南部,有将近五分之四的白人在陆军或海军服役,如此众多的兵源只有在奴隶制存在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
邦联的征兵法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南部为保护个人和各州权益去反对中央政府而进行备战,不得不比北部提早一年制订征兵法令。最初几个月掀起的志愿从军的热潮,到了1861年秋就开始逐渐减弱。有一名叫约翰尼·列布的人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道:“我对士兵的生活已有足够的了解,确信它并不像所吹捧的那样。”一位邦联的将军在10月20日从弗吉尼亚前线来信写道:“第一次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使许多人参加军队,但他们现在后悔了。这里冬天的前景正使人不安,他们在开始想方设法回家去。”入伍的邦联士兵有一半以上是一年服役期的志愿兵,他们是在1861年春入伍的(其余是3年服役期的志愿兵)。在1862年,正当北军发动春季攻势而大部分军队的军心动摇的情况下,邦联议会在12月通过了一项法令,给那些重新入伍的一年志愿兵以50美元的奖金和一个月的休假。如果重新入伍兵不喜欢旧团队,可以参加新选出的军官领导的新团队。1862年3月,担任杰斐逊·戴维斯军事顾问的罗伯特·E·李,极力主张通过一项国家征兵法,作为避免灾难的唯一办法。
邦联议会在4月份立法规定,从18岁至35岁的健壮白人男性(包括那些正在服役期满的),应入伍服役3年。对于那些从事某些军用品生产的人以及民兵军官、文职人员、牧师和教师,法令豁免了他们的兵役。最后列出的一项豁免充满了灾难,因为许多新的学校突然兴办起来,明显地超过了对教师的需求。1862年通过了一项补充征兵法令,规定凡拥有20名或20名以上奴隶的任何种植园,有一名白人可免服兵役。邦联还允许应征入伍的人雇用他人代替服役。欧美过去已有这样的惯例(在独立战争期间,国家征兵曾允许请人顶替)。这种顶替服役办法是为了改善强制性的征兵。但这只是对那些有钱雇人顶替的人有利。到1863年,顶替服役的市价上升到600元邦联货币(约金本位600美元)。随着“二十黑奴法”的实施,这种顶替办法产生了一种辛酸的说法:这是“一场富人的战争,但却是一场穷人打的仗”。
由于邦联的兵员短缺日益严重,乃加强征兵法。在1862年9月把服役年龄最高界限提高到45岁,到1864年2月又提高到50岁(最低年龄界限从18岁降到17岁)。1863年12月废除了顶替服役的条款。曾经代人服役的人符合应征条件。豁免服役的范围也加以修正(尽管有争议的“二十黑奴法”条款仍然以修正形式保存下来)。1864年2月通过的新征兵法要求正在服役的全部男子都留在部队,从而确保1861年征募的三年服役期士兵在期满也不能回家。
征兵法不得人心,在南部的一些地方就不能实行,特别是在非乡村地区和一些山区。在非蓄奴的地区,“富人的战争”的论调特别强烈。一位亚拉巴马山区农民这样说:“他们所需要的就是把你调动起来,去为他们那些可恶的奴隶打仗;在你打完仗之后,你一无所获,他们也对你漠不关心。”在某些非乡村地区,逃避兵役和开小差的人组织武装团伙,杀了一些征兵官员,抗拒整个邦联当局。
南部的一些主要政治人物还宣称。征兵违背了邦联正在奋斗的目标。佐治亚州好斗的州长约瑟夫·E·布朗说:“在佐治亚州退出联邦前的任何美国政府法案对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利的打击,也没有像这个征兵法那样厉害。”布朗竭力挫败征募士兵的做法。他委派许多佐治亚州人担任免除服兵役的文职官员或民兵军官的职务。这个州的民兵军官之多,到了官多于兵的地步,因此一位南部邦联的将军以厌恶的口吻叙述一个典型的民兵连队,说它由“三个校级军官、四个参谋、十个上尉、三十个中尉和一个有肠胃病的列兵所组成”。其它一些州长,特别是北卡罗来纳州的泽布伦·万斯也以公民自由权和各州权益为理由反对征兵。他们的反对已成为各州权益与中央集权之间巨大冲突的一部分,从而妨碍了邦联的战争工作。
但是,尽管征兵法遭到反对,而且在执行中效果不大并发生种种舞弊现象,但它的确为邦联军队招来了士兵。倘若不是征兵,南部就很难使战争坚持到1862年,因为征兵法除输送新兵到部队之外,还使老兵不能退役。在邦联军队服役的人数可能总共有12万人,估计有70000人是顶替的。实际上有多少人顶替服役还是个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许多有关顶替的证明文件都是假的。不管怎样,与联邦军队8%相比,邦联军队中征来和顶替的士兵大概占20%。在南部,强制志愿兵重新入伍,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邦联士兵在战争期间长期服役,除非战死或因伤病退役。而在联邦则相反,服役期满的士兵不能被征用,或被强制重新入伍。所以,虽然在联邦服役的士兵总数比在邦联服役的士兵大两倍半,但在部队中老兵的数目在任何时候都相差不大。因为一个老兵被认为最少可抵得上两个新兵,所以邦联在人力方面上的劣势实际上不是那么大。
然而,在发动战争所需的资源方面,南部的弱点比人力方面的弱点还要大。北部拥有接近90%的全国工业生产能力。在某些对军工生产重要的工业中,联邦的优势甚至更起决定作用。根据1860年的统计数字,北部的大小舰艇就比南部多11倍,北部比南部多生产14倍生铁、16倍纺织品、23倍火车机车,31倍枪支(但是,枪支的重要市场往往是在南部)。在食品生产方面,北部的优势稍高于二比一(或按人口计算大约和南部一样)。但是,联邦每平方英里铁路密度大两倍以上,机车和汽车的总数多出几倍。南部在铁路方面的劣势由于缺乏补充能力而剧增,造成了运输紧张,往往使前方缺少食物和补给品。北部牲口稍占优势,但不足二比一;邦联的许多牲口是在上南部一些地区,而这些地区不久便被联邦军队所控制。

邦联的有利条件
由于上述的劣势,南部人怎样才能指望取得胜利?有一个邦联的新闻记者这样写道:“有些条件要比数字更能加强军队。”他坚持认为:南部“在某些有利条件方面可以抵消北部在物资资源方面所占的巨大优势”。
战争的目的和士气
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从作战双方相反的战争目的中产生的。邦联“取得胜利”的目的不是要侵占北部,也不是摧毁其军队;他们只是坚持防卫,防止北部摧毁南部军队。南部人寻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那种精神,当时英军的物质优势比1861年北部的优势大得多。他们也注意其它小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在菲利普二世统治下的西班牙竭尽全力不能扑灭尼德兰的反叛。奥地利军团向小国瑞士进军而徒劳无功。杰斐逊·戴维斯在1861年4月26日给邦联议会的第一篇战争咨文中这样说过,像那些热爱自由的叛逆者那样,“我们不谋求任何征服、任何扩张,也不谋求我们刚刚组成的邦联各州作出任何让步。我们所要求的是不要干涉我们”。
为了取胜,北部不得不入侵、征服和摧毁南部的力量和反抗意志。侵略和征服在逻辑上比保卫领土难得多。英国军事专家回顾1776年英国军队的经验,在1861年承认,像邦联那样大的国家是不能被征服的。在内战早期,伦敦《泰晤士报》曾这样评论:“把反叛者从波多马克河南岸赶走甚至占领里士满是一回事,但征服和永久控制几乎像欧洲俄罗斯那样大的一个国家则是另一回事,……任何独立战争莫不以胜利告终,除非在这一战争中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就像英国在独立战争时期不得不放弃对殖民地的征服一样,所以,北部也将不得不放弃征服南部。”
那种无形的但却是重要的精神因素对一支为保卫自己祖国而战的军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一位邦联首领这样写道:“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战斗,为我们的生存而战斗,我们就具有巨大的有利条件。纵观全球,难道说100万在本土保卫自己抵御外侮的军队从单纯军事观点来看,不比入侵别国的500万外国军队更强大吗?”当邦联变成了侵略者的时候,这种士气上的有利条件就转向北部了。在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一天,一位联邦的官员就这样写道:“我们士兵战斗的热情比他们在弗吉尼亚时高三倍。宾夕法尼亚州遭到侵略,而我们正在自己的本土上进行战斗,这种信念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当邦联在葛底斯堡战斗后撤到弗吉尼亚时,李将军的一位参谋军官说:“必须承认,我们的士兵在波多马克这一边(南边)作战时,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不愿在人民对他们抱有敌意的国家里作战,而今天他们每一个人都确实比三天前强两倍。”
来自网络 原文比较长超限了 还有部分内容 需要建议直接搜一下

9. 简述货币的发展过程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银铸币:银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态有银锭、银元宝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分单龙和双龙,另外还有光绪帝半身像银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

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由于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三种不同的法定货币,大陆地区使用人民币,港澳地区因为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法定货币是港元,澳门则是澳门元;此二者并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

(9)数字货币南北战争扩展阅读:

货币分类标准

方法1

以发行者来分类,可分为公钱(法定货币)、私营货币和区域货币(社区货币)。公钱一般说来由政府来发行,当它存在的时候,一般说来占主导地位。私钱和区域货币则由非政府机构来发行。

按材资来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货币。可分为贝壳、珠子、棍子、金属货币(参见商品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就性质来分,可分为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

方法2

以物易物 定义:本身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使用时间:古代 缺点:过程费时、不易达成交易、无保障、不易携带

商品货币 定义:本身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缺点:沉重、易碎、无保障、不易携带

法定货币(强制货币) 定义:以法令强制规定(任何人皆不得拒绝)其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塑胶货币 定义:不属于货币的一种,仅为延迟支付的工具

本位:

1,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2,银本位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

到了19世纪末,随着白银采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3,复本位

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叫做复本位。实行复本位实际上是同时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复本位的优点是:由于货币单位以两种贵金属为基础,复本位货币价值比金本位或银本位的货币更加稳定。

如果金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金本位;如果银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银本位。而复本位的主要问题是:它有时成为金本位,有时成为银本位,难以起到双重本位的作用。

复本位制亦称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对称是单本位制,即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 18~19世纪长期采用复本位制。

4,不兑现本位

不把贵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并且规定纸币不兑换贵金属的本位叫做不兑现本位,又称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采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政府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节。

5,纸币本位

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

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

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10. 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是什么

不从表面的历史 而从金融角度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
1836年—1857年 国际银行势力以除掉了哈里 森约翰.泰勒 两人总统,此两人都死与砒霜。以及紧抽美国流通货币 自造了1836和1857金融危机,但还是无法让美国第二银行建立。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美国加州发现了巨大的金矿:旧金山。
看到美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金融越来越难以操控时,挑动内战,分裂美国就成了国际银行家的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德国首相俾斯麦
“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国际银行家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就等战争开打,然后大发战争横财。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手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得手,英法等欧洲列强又强敌环俟,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难。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总统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
银行家们开出了利息要求高达24%到36%,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林肯开始发行政府自己的货币:绿币。为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础。
北方的物价指数仅仅温和地从100增长到216。南方物价指数在同期内从100飙升到2776。
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当林肯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战争债务全部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意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最后发现和指派几个行刺的狂热分子实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林肯被刺后,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冻结林肯新币的发行上限为不超过4亿美元。
1972年,有人问美国财政部,林肯发行的4亿5千万美元的新币到底节省了多少利息。经认真计算,几个星期之后财政部的回答是:因为林肯发行美国政府自己的货币一共为美国政府节省了40亿美元的利息。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外加一位沙皇。直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热点内容
一比特币需要多少电 发布:2025-08-29 18:18:02 浏览:857
区块链开发用到的语言 发布:2025-08-29 18:03:19 浏览:161
赢时胜的区块链主要应用在哪里 发布:2025-08-29 17:42:22 浏览:950
币圈为什么大涨大跌 发布:2025-08-29 17:26:58 浏览:989
微信币圈30秒平台二维码 发布:2025-08-29 17:10:03 浏览:177
币圈涨幅超百倍的币 发布:2025-08-29 17:09:06 浏览:810
最新矿机源码区块连接 发布:2025-08-29 16:55:52 浏览:470
区块链投资租矿机 发布:2025-08-29 16:49:08 浏览:325
天津币圈初学者 发布:2025-08-29 16:48:23 浏览:110
ltcusdt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29 16:42:17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