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诺贝尔央行数字货币
1. 一个伊朗国民银行账户能接受多种货币吗
新冠病毒的影响下,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伊朗,美国在的美元结算限制中,将伊朗排除在国际清算中,使得伊朗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油价在近两个多月里下跌更是超过了5成,伊朗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不得不紧急从德国一家银行运回3亿多的欧元现金,解决没有信用卡的伊朗人的资金问题。
除此之外,伊朗还实行其他应对措施,比如伊朗正式将人民币作为了本国的外汇货币之一,取代美元的地位。并且伊朗还将与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及伊朗数字化货币推行下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其中还包括在技术服务、城市规划基建、投资和旅游等非能源方面加大合作力度,这不仅将挤掉美元在伊朗商业中存在,还将加大人民币数字类金融资产在全球经济中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也将对国际清算体系转型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伊朗还将官方货币亚尔正式变为土曼,虽然此次伊朗官方货币的变更,有些负面影响。变更官方货币将耗资1.6亿美元,但以后每年伊朗能节省1150万美元的印钞成本。专家表示,此举对伊朗经济离开石油收入无疑是有效的,同时这也是伊朗将应对美国的一系列经济制裁做出的有力反击。
并且伊朗还将仿照委内瑞拉应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实行像石油币一样的加密主权数字货币。伊朗就在工业矿业和贸易部,实行一种加密采矿场的一种计算方法。这不仅使得伊朗钢、铜方面的出口额得以增加,且还带动了本国的农产品及石化类产品的增加。伊朗这些资源出口的增加,大大弥补了石油出口方面的损失,使其伊朗的硬通货资源得以很好的转变。更让人意外的是,虽然全球多国的股市陷入大幅调整之际,而伊朗因为货币改革有成效,股市上涨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主要指数涨至近100万点(伊朗的TEDPIX指数涨至978,019.48点),不仅如此,伊朗本国的工程技术部在数字加密货币面临的困难也得到进一步解决,加快伊朗绕开向美国对其出售石油和非原油产品的制裁。虽然伊朗没有公布其中细节,但是从美国再次发出的要加大力度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威胁中,可以看出伊朗确实在绕开美国银行清算系统,避免受到美国经济制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2. 货币政策为什么将不再宽,对中国经济有什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货币政策经过多年QE,全球已到达周期尾部,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宽松。他还就再通胀、结构性改革等问题作了评论,华尔街见闻综合财新、腾讯财经、证券时报等媒体,将周小川讲话要点整理如下:
判断再通胀为时尚早
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各国复苏速度不一致,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中国2010年开始回归谨慎货币政策。
认真去考虑何时、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判断再通胀为时尚早。收紧货币政策是渐进的过程。
楼市泡沫不是货币政策的预期后果
不能说货币宽松政策造成通胀和资产泡沫,这其实是不预期的后果;经验表明,当货币政策宽松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或者导致某些资产泡沫,金融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资产泡沫,但人们还是需要做取舍,还是要关注康复、经济复苏这一面。
中国不会“直升机撒钱”
中国政府不会依赖于“直升机撒钱”式刺激措施。中国央行有诸如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非常严肃的经济解决方案;为经济复苏,政府应着力修复资产负债表和财政状况,强调结构性改革;如果大家都持有现金的话,负利率就没有效果了,随着数字货币普及,现金使用率大幅度下降,“在极端通缩的情况下,也许负利率比直升机撒钱更有用”。
中国投资者应获得他国更好对待
中国开放举措取决于各部门,但是中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做的是更大程度地开放金融业。这方面已有不少准备工作,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取决于谈判进程和策略,中国可能希望换来一些民企对海外高科技行业的准入;同时需要等待美国政府明确双边谈判立场。中国也与欧洲、东盟等方保持自贸谈判沟通。
财政政策有助于结构性改革
他还认为,财政政策对结构性调整非常有帮助。一些省份债务沉重,一些仍然有财政刺激空间。调结构要靠财政政策,建议调整央地财权关系。
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不是很高;需要去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整财权、事权以及调整地方财政政策的限度。
货币政策同样有助于结构性改革
英国央行有“融资换贷款”(FLS),中国央行也也创设了一些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引导资金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但最终效果还要拭目以待。
刚刚,周小川一声炸雷会刺激中国经济哪些巨变?
如此下去前景堪忧,2013年后果严重的“钱荒”局面或将重现。
面对威胁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和长远经济发展的高杠杆投机,中国政府加以控制的决心没有动摇,中国货币市场的焦虑情绪也因此挥之不去。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于3月23日-26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主题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并发言。他提出,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后,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的了。
周小川今日提出,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后,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的了。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在不同国家以不同速度在进行,不同国家的表现截然不同。全球市场并不是完全协调一致,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
以中国来说。过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底,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2010年底,国务院决定,回到谨慎的货币政策。
此外,周小川还说:财政政策对结构性调整非常有帮助;各国复苏速度不一致,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认真去考虑何时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判断再通胀为时尚早;收紧货币政策是渐进的过程。
稍早些,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4日报道,在本周前三天连续净投放之后,中国央行23日、24日连续两天暂停向货币市场注入现金,使资金拆借双方都陷入紧张不安的状态。受此影响,短期资金利率继续在两年多来的高点附近徘徊,这也凸显出中国政府决心减少经济对廉价信贷和庞大债务的病态依赖。
渣打集团驻香港经济学家丁爽说,这是中国央行的未雨绸缪之举,等于明确告诉市场情况不会如其所愿。
中国央行24日继续在货币市场收紧银根,通过每日流动性操作净回笼300亿元人民币。20日到22日中国央行净投放1100亿元以满足季节性现金需求,然后于23日拧紧了货币阀门,结束了这一主要具有象征意义的操作。
本周一轮小规模的资金紧张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冲击,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争相持有现金以便支付税款,同时提高了拨备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21日,几家小型农村贷款机构遭遇贷款违约的消息令紧张情绪进一步演变为恐慌,使七天期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升至26个月高点5.01%。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4日刊登题为《NCD发行成本飙升
中国银行业“钱荒”隐忧再现》的文章称,中国金融系统正受到一个新问题的困扰,那就是可转让定期存单(NCD)的大量使用。
NCD是类似债券的贷款。中资银行对NCD的使用呈爆炸式增长,这对中国政府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债务依赖的决心构成考验。
为遏制债务融资引发的资产泡沫,中国政府上调了一系列关键短期利率,受此影响,NCD的成本也快速上升,并使银行业暴露于投资亏损和突现融资压力的风险之下。中国政府自1月底以来已两度上调短期利率。
如此下去前景堪忧,2013年后果严重的“钱荒”局面或将重现。
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NCD的风险很高,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在整个金融系统内引发流动性危机。
NCD最初有吸引力是因为成本低、不要求抵押,但自去年10月以来,发行AA评级的3个月期NCD的平均成本已从2.90%涨至4.72%。
刘东亮表示,如果NCD的发行成本进一步上涨,超过投资回报,那就只能选择抛售债券,而这会给本已脆弱的债券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4日报道,由于旨在抑制影子银行的新措施促使大银行储蓄资金,中国金融体系本周遭遇现金流紧张,这凸显出政府降低债务的举措存在出现意外后果的风险。
报道称,银行日益依赖动荡的短期资金进行放贷和其他投资,而非依赖客户储蓄,分析人士已对这种做法的风险提出警告。
收紧流动性使得七天期回购利率21日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点。
据当地媒体报道称,21日一些小型农村银行货币市场贷款出现了违约,促使央行向它们提供应急资金。央行注入的资金缓解了问题,但是七天期回购利率23日依然达到5.4%。
中信证券一名分析师说:“实际流动性是足够的,问题在于预期。市场为此感到紧张。每个人都在问自己‘会不会有没看到的问题’或者‘会不会有某种惩罚措施迫使机构抛售资产’。然后银行变得谨慎,停止放贷。”
综上所述,中国官方希望能把一二线城市和楼市里的大量热钱,有目的性的赶往股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是当前的基本态度。
周小川最近说了哪些话?BWCHINESE总结了10件事,句句震撼。
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全面发声,连说10件大事,对中国经济、住房、利率等,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结构和质量正在改善,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中国的高储蓄率将转化为投资。
关于货币政策
●中国仍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仍然保持高贸易顺差和低通胀,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空间。
关于财政政策
●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政策,中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增加。
关于住房
●个人住房加杠杆的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有大力发展的阶段。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的比重偏低,很多国家占总贷款比例为40-50%,中国大概在百分之十几左右,银行也觉得个人住房贷款相对比较安全。
关于利率
●利率政策要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利率信号要清晰。要逐渐建立利率走廊,目前正在建立之中。中国反对利用竞争性货币贬值来提振出口。
关于债务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债务问题。债务比GDP目前比例偏高且继续增长,需保持高度警惕。
关于股本市场
●中国有强烈的愿望让股本市场有很好的发展。中国股本融资市场还不够成熟,虽有强烈发展愿望,但是不能拔苗助长。
关于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执行并不一定要求监管体制改革。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在危机中也会表现出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有做出调整的压力,目前正在研究之中。要防止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对全球各市场的风险传导。
关于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会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短期波动将向经济基本面回归。
关于G20
●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不平衡,G20将讨论全球经济和政策考量,将加强协调以促进全球复苏。
3. 比特币史上最惨季度如何
比特币问世以来,很可能没有哪个季度像今年一季度表现这么差。
追踪多家数字货币交易所价格和市值的Coinmarketcap网站显示,比特币交易价已经从1月1日的14000美元上方跌至截至发文时的不足6900美元,跌幅超过50%,市值从接近2390亿美元跌至1155亿美元左右。
事实上,比特币只是数字货币整体表现的缩影。本季度美股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华尔街见闻30日晨文章提到,一季度到当时为止,数字货币的表现为史上最差,比特币跌破了200日移动均线。
就在北京时间30日将近清晨6点,比特币还跌破了7000美元关口,而在29日晚跌破7500美元时,华尔街见闻就提到,有分析指出,比特币逼近“死亡交叉”,即50日移动均线接近低于200日移动均线,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往往意味着该资产将进一步下行。
另外,监管等方面的利空因素也给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构成压力。比如两周前比特币跌破8000美元时,华尔街见闻提到,当时媒体称美国证监会对数字货币对冲基金发出传票、进行调查,谷歌宣布禁止ICO和其他数字货币广告。
巧的是,30日凌晨媒体还传出职业社交网络领英(LinkedIn)将开始禁止ICO等数字货币广告的消息。
不过,也有人从技术角度分析称,比特币的状况其实没那么糟。
Fast Money的交易员Brian Kelly就认为,如果支撑线能够继续起到支撑作用,那么自去年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实际上并没有改变。
福布斯专栏作家Frank Holmes称,就和美国股市等金融资产一样,在经历了大跌之后,比特币必然会有强劲的复苏。
4. 韩国数字货币交易所破产真的有内情吗
韩国怀疑,最近宣布破产的一家交易平台可能是朝鲜借数字货币“捞金”的牺牲品。《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者消息称,由韩国的执法机关和国家网络安全机构带头,韩方调查员正在调查,本国数字货币交易平台Youbit本周宣布申请破产是否可能与朝鲜有关。
不过本周二Youbit宣布破产后,比特币当天明显下行。在美国证监会暂停一家数字货币业务公司股票交易后,比特币一小时内跌近1000美元,日内一度跌10%,创比特币期货上市前夕以来最大跌幅。
5. 中本聪如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会是什么样一个走势
中本聪的数字货币试验,则从操作层面上解决微观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功能:市场内生性的教育功能和反垄断试验功能。让市场调节更加有效率而且可以激发众多市场参与者的激情。
检索一下最近十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情况,发现宏观经济研究力量占了大多数。而微观经济的市场行为几乎演变成从资本市场,垄断企业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周期博弈。市场处于以一种央行运用展望理论,主导流动性调控的单极模式在运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都被迫遵循这样的模式,这让大家厌恶又别无选择。
数字货币经济构建了一个新的大陆,成为传统货币经济中不可多得的试验地。这在操作层面上成为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补充。这是史无前例的发明。所以中本聪应该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