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货币战争书
① 货币战争这本书的可信度 , 到底有多少啊
我读过,原理正确,情节精彩,但内容太过夸张和阴谋论,觉得读书还要去判断,我们不要拿来主义。他只代表他的观点和自己的目的。 个人觉得他写的过于偏激。 《货币战争》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表现出来的,他让这本书出版的目的是揭示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对美国的看法。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甫一问市,立即引发了众多媒体的热评,也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引发了财经界与学界的热烈争论。日前在《第一财经日报》、中信出版社、上海若邻网络联合组织下,宋鸿兵先生携《货币战争》来沪发表演说,并与上海的部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进行对话和交流。 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在这次小型论坛上,宋鸿兵指出:很多人不知道美联储是个私有性质的机构。对于“央行本身是中性的,主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认识,宋鸿兵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谁拥有中央银行,谁就掌控了金融市场。美联储有很多内幕操纵。 宋鸿兵表示,美联储负责美国整个的发行制度,事实上影响世界。它完全独立,不对政府或国会负责,无人监督、审核,也就是三权之上还有第四权,如果有人能够控制货币发行,那么现在金融市场的基本理念就出现问题了。 在美国不是美联储要向总统汇报,而是总统应该向美联储汇报。中央银行的权力某种程度上大于总统的权力。这样的制度存在问题,一是利益冲突问题。商业银行是央行成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当时的商业银行控制着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中,这些人是真正制定策略的人,他们早于市场的参与者知道政策的变化,利率政策变化的先知权使他们拥有种种赚钱的机会。二是公平性。商业银行如果用自己的钱来发行货币,不构成任何问题,但事实上银行是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国债是未来收益的承诺,这涉及到公平性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和黄金挂钩,它的币值是非常稳定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现在,它真正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90倍以上。从1970年到现在,尤其是最近十年,现在它的购买力是越来越弱,黑市上做美元的黄牛都下岗了,这也是美元加速贬值的过程。美国的房地产最近也涨得很厉害,上世纪70年代6万美元的房子现在的价格是40万美元,内在价值没变,实际上是货币不值钱了。现在人民币和美元都一样,购买力在快速下滑。 美元近十年来加速贬值,如果国债用未来作为抵押,实际上购买力就必然下降。通货膨胀的两个结果是购买力下降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如果了解这样的运作机制,我们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宋鸿兵说,按照现在货币增发的量来计算,存钱是无法依靠利息来抵冲通货膨胀的。金融系统在通货膨胀中获利最大。中央银行在印刷货币。美元流通中只有3%是在流通中的货币。信用货币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纸币。比如存100元进银行,银行可以扩大到190元用于贷款,银行就相当于在印钞票,离银行系统越近的行业、贷款最多的行业实际上获利最大,完全不找银行贷款的人受损最大,实际上是把离银行系统最远的人手中的财富转移到离银行系统最近的人。 百姓要对现在的金融系统有所理解。钱和财富之间是不完全一样的。财富的拥有是指你拥有产品、服务。拥有钱本身并不意味着拥有等量的财富。货币和财富之间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当你收到钱的时候,不要被货币的数量所迷惑,最重要是看你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人民币对于真正的财物它是贬值的,为什么对美元来说它是升值的呢?因为美元贬值得更厉害,所以应该从财富的角度考虑,人民币实际上是在贬值。人民币、美元、股指都泡沫化,也即学术上的资产通货膨胀。泡沫化问题严重,都会导致房地产等被高估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寻找被低估的地方。 对通货膨胀最稳定、最有效的指数是黄金的价格,包括资产,也包括物价的因素,它是最综合的,所以如果用黄金价格来做测算,是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所有黄金的价格要被严格控制。一旦黄金的价格上升,欧洲银行就会拍卖黄金来压制它的价格。宋鸿兵认为现在的黄金价格被低估了。真正美元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现在黄金价格数字的至少2倍。如果用黄金进行类比,那么黄金的价格现在至少被低估了50%。 当一个国家对其纸币发行制度发生怀疑的时候,纸币就会贬值。 当人们对美元资产发生动摇的时候,黄金、白银必然会涨价。当百姓对美元产生动摇的时候,就不会再信任任何货币,转向黄金、白银。今年很多欧美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有篇文章直接提出了主权货币终结这样的观点,也就是说各国中央银行的制度现在都失灵了,很可能像1929年出现大衰退。这是我们看到的对美国金融最大的警告。 货币发行恢复“金本位制”不可能 对于宋鸿兵先生的观点,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坚却认为,在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宏大规模的状况下,货币发行要恢复“金本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坚说,首先,各国政府是不会同意恢复“金本位制”的,因为这种制度会严重制约政府通过发行纸币来调控经济的权力。所以,不会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央行),特别是经济大国,会同意恢复“金本位制”。当然,政府行为的背后是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身对一种富有弹性的货币发行制度的需求,在“金本位”制度下,有限的货币供应量根本满足不了一个大国乃至全球经济对货币的需求。 其次,老百姓也不会喜欢“金本位制”的恢复。在现实生活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家对采用哪一种货币制度,关注度是不高的,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过日子,大家都希望拥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大家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现有的货币制度已经比较适应了,不存在改变这种制度的念头。 关于现有货币发行制度的弊端,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制约等手段予以完善,陈坚认为,随着货币的过量发行、随着其弊端的不断暴露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不会回归到“金本位制”的轨道上去。在纸币超量发行的时代,如何避免被人“剪羊毛”的问题他是非常赞同的,他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理财。把黄金投资作为个人理财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其合理性的。 中国应该警惕货币战争 就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提出的美元主导世界金融的风险,上海交通大学经济战略研究所沈思玮副教授深有同感。沈教授强调:美国是一个资源高消耗国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难堪重负,为了直接获得石油资源不惜诉诸军事手段,陷入伊拉克泥潭,高油价以及军事支出的剧增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剧增,美元大幅度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并不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借助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变本加厉推进世界金融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本质上,是要求世界各国对于美国所制定规则的全面履行,这就是美国所推行的“规则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是外生的,对于美国则是内生的”。 所谓“政治一体化”就是指世界各国应该接受“美国两党轮替执政的民主模式”,并被标榜为人类普世价值观,这只不过是另一种宗教。本质上,其目的是可以使美国更好地干预别国内政以获取最大利益。所谓的“金融一体化”就是金融自由化,本质是美国通过美元从世界各国融资,再通过政治、军事、金融手段低价购买别国资产,来获得最大利益。沈教授表示,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发行价格总是很低,在国内发行价格总是很高。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外投公司高价买入黑石优先股,而黑石又买入蓝星公司股权,我们为什么不自己买自己的股权呢?本质上是由于如果你不对美国让渡利益,国际市场不允许你参与,这又是什么逻辑呢?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世界金融市场越来越脆弱,本质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全世界资本的冲击。但全世界的资本决不会冲击美国,因为美国金融机构掌管着全球美元,美国次级贷危机,美元不跌反涨,这就是金融霸权的含义。 请给分
② 请问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这书怎么样值得认真研究么
不怎么样,本书的基本常识性观念的错误的,不推荐看,如果你相信书里的观点,就会被误导,还是看一下正统的金融类书籍。
③ 货币战争一书中提到的书籍著作都有哪些
货币战争共有三本书,其中提到的著作也有很多,我记得不全,不过有白银货币,西方近代史,毛泽东选集,汇丰银行百年史,寻找真实的蒋介石,美国国务院档案,上海钱庄史料,摩根财团,远东国际关系史,中国金融通史以及各种历史文献,报刊等等!
④ 推荐几本关于金融战的书籍,《货币战争》除外。
《货币战争》观点太偏激
主观
现在很受抨击
推荐《伟大的博弈》主要讲美国金融史
还有《货币崛起》这本比较符合你的要求
金融战
⑤ 货币战争的书本目录
第一章 “皇家魅力”和“烟龙”
印钞票历来是政府的最后一个招数。从18世纪90年代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到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德国,面临胁迫的政府为了达到收支平衡,其手段便是急速扩大支付能力,使之超过其已有债务……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社会诚信的破坏以及经济的崩溃。
第二章 中东的伪币
华盛顿盛传这样一种说法:特勤局和财政部还没有公布的打算,因为一旦承认有数量如此之众的伪钞正在流通,对于美元已然动荡飘摇的国际地位不啻是雪上加霜。
第三章 东方造假西方帮
意大利黑手党卖掉毒品,并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进行洗钱——俄罗斯黑社会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随后又将部分收益作为买家支付的货款转移至各个金融中心。
第四章 古老的伪币术
严苛刑罚更多地是应用于古罗马穷人身上,而在富人和特权阶层里,官方禁绝的制造伪币行为却是一种日益流行的消遣或者说行当。在这种经济自由的氛围之下,尼禄的国家造伪行为实施起来几乎就没什么难度,并最终导致了古罗马货币及经济在帝国最后几十年的彻底崩溃。
第五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vs 乔治国王:美国开国时期的经济危机
日益弱化的大陆币必须同来源五花八门的其他各式货币作竞争。各州依然发行本州货币用于支付各项开销。与此同时,英方的大规模造伪行动仍然没有中止。市场遭到破坏、地产被毁、军人及平民的伤亡等因素可能也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到1777年底,国会发现,其财政收入中竟然有90%是已经大幅贬值、并且还在持续跌价的大陆币。
第六章 法国大革命:软钱对硬钱
而在使用货币作为打击敌国武器的问题上,拿破仑及其他几位十九世纪早期欧洲领袖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造伪是他们秘密武器库中的一件重要法宝。正统历史学家对这个话题要么避而不谈(也许是因为缺乏相关史料),要么就是含糊其辞。不过,纸币收藏家及钱币商手头有的是证物。
第七章 美国内战和绿背美元的诞生
1865年4月14日下午,林肯会见了蔡斯的继任者、财政部长威廉·P. 麦卡娄。麦卡娄简要描述了当前紧急的伪币问题,建议设立一个“常设永久机构,以杜绝伪币活动。” 就在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演员及邦联支持者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的那个晚上,林肯同意了这个提议。由于随后政坛的混乱局面及种种阴谋,特勤局一直拖延到1865年7月5日才正式成立,到如今一直存在。
第八章 英国的目标:颠覆德国经济
1914年战争……是代表英国,而非法国或比利时的利益……其目的便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彻底打垮德国,让它在经济上无法同英国抗衡。从1916年开始,除了战场上的军事战争外,一场有组织的经济战争也已打响,为的是彻底置对方于死地。
第九章 伪币作手、老千和法西斯分子:魏玛年月
就像诸如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期间发生的其他超通胀式“钱疫”一样,“真”和“伪”之间的界线变得很窄,人们干脆不再加以辨别。德国人匆匆忙忙要赶在涨价之前买进面包、菜豆、书籍,没工夫也没心思对购物所需的大摞钞票逐一检查。
第十章 葡萄牙:机灵老千搭台,独裁政权唱戏
20世纪20年代席卷了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伪币风潮带来的一项后果是国际刑警组织的建立和逐渐壮大,它已演化为今日世界的执法工具,即使不能说是全能的,至少可以肯定它很有用。
第十一章 斯大林的美元:恩将仇报
伪币行动的参与者,有许多简直就是格雷厄姆·格林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影片里的角色,苏联女间谍莉迪亚·斯塔尔在所有这些非常人物中显得格外耀眼。
第十二章 希特勒的伪币行动:二战的教训
货币体系一片紊乱。如果能以实物交易,没人愿意接受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伪币的泛滥让原本立足未稳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它们很多都是在德国集中营造的。
第十三章 秘密行动vs稳定: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国际刑警组织1994年的材料显示,美元伪币在该组织查获的所有伪币中占到80%左右。美国特情局的数据则显示,在美国以外发现的冒牌美元的面值总额在1992年为2490万美元,1年后激增到了1.2亿美元。
⑥ 货币战争系列书值得看吗郎咸平说千万别看,很多都是错的
郎咸平 是在炒作 宋鸿兵嘛,郎咸平在北大被学生缠到7点多,他就说要赶8点的飞机,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从北大到机场1个小时门也没有啊!他们俩根本就一个目的:打造中国金融大鳄。一个提供历史资料,一个得出结论,这配合 = =、
⑦ 货币战争这本书给人的启示
浅显一点说吧,它对我的主要启示是做人要做富人,去做金钱的主人;我想作为一个国家,他要合理利用货币,善于利用货币,进一步强大其货币,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的金融体系,并从中获利!
⑧ 货币战争这本是一种什么样的书
1楼摘抄的太恶心,他从头到尾说了N多,却没从事实上去反驳。大家注意那些话,他是在阐述状态(没落),而没有探究其因,每每听到这些话总觉得不够,不清楚。
我也想听到反对《货战》的声音,尤其能出现一篇强有力的质疑。
baggio2003你就保持一般心态去看吧,这书举了很多例子,看起来很有真实性,我是属于半信半疑,偏向相信。关键还是要增加各方面见识,知道的多了就有自己的判断力了,格物致知!
⑨ 宋鸿兵写的《货币战争》一书里面的内容有没有真实性
只说一个细节。
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地位举重若轻。然而,对于这个组织,中国人不甚了解,很多中国人深受《货币战争》的影响,认为美联储是大财团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美国的工具。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为独立于政府的机构,美联储的经济影响固然重大,但远没有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也不可能成为少数财团控制世界的工具。
⑩ 货币战争一共有几本书
一共有5本:《货币战争》、《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