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会影响港币吗
① 数字货币会对纸币造成冲击吗
数字货币对纸币造成冲击是必然的,但不会完全取代纸币,央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要从M0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实际上已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替换。
当前网传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当前阶段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替代现有的效率低下的跨境支付和结算系统,促进贸易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分散、自主、匿名性质,容易造成经济波动和助长犯罪活动发生。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② 如果数字货币大肆流通,会不会对现金的流通造成一定影响
那么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什么呢?
它与第三方支付软件有何区别?
数字人民币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纸钞和硬币等值,具有价值尺度,简单的说,它就是我们纸质人民币的虚拟化。
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软件是金融基础设施,是支付的一种渠道,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它是支付的内容,二者并不在一个维度。
③ 央行数字货币将崛起 数字货币将影响未来纸币会消失吗
理论上,数字货币未来必将取代纸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纸币则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慢慢的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成为一个历史。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我们都不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实现无纸化交易,一些小的发达国家在尝试无纸化交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并未完全实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实现的难度会更大。
不过,国内的应用型数字货币也在蓬勃的发展,普银集团推出了本位制数字货币普银,有茶资产的信用背书。
④ 人民币改版之后,会不会影响港币的兑换率啊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人民币几经改版,也几经沉浮;当人民币渐渐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的过去和现在做一下简单的梳理,看一看人民币问题到底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那些西方摇唇鼓舌的政客们,到底怎么利用人民币问题,来对中国实行剥削和瓜分的。总体看来,人民币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独立存在阶段。这个阶段大致从解放初期到7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世界两强争霸,苏联和美国在经济上也是踉跄争霸,所以中国自从与苏联闹翻一来,就一直采取着相对守势,从而获得国家经济的发展空间。此段时间,人民币处于相对独立的阶段,人民币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并不十分的明显,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始终保持了稳定。当时的中国成为两极分化最不明显的国家,也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内因和动力。正是由于金钱在人民生活中的弱化,才使得,当时的国民,没有拜金主义,没有两极极度分化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就是这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中国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不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国家工业建设上,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由于人民币的相对独立性,中国想要与当时的两大集团国家交往,还是需要钱的,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其中一部分是在香港开设的企业盈利来,一方面是和一些亲密的国家做生意来。比如,80年代初期,中国在香港有500多家国营企业,销售中国的产品,从而获得了港元,然后换取美元等硬通货。至于苏联的卢布,同样是和一些东欧友好国家交往中,得来的。
最近有些专家说,当年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美元,是完全错误的;当年中国不论是美元储备,还是黄金储备,都是世界上有一定分量的国家。这些钱,基本上都用来支付国家驻外人员的日常开销和对外交往。在这个阶段,人民币和美元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金融系统,所以在美国经历几次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都能很好的独善其身。如果非要说两者有关系,那也有些关系,因为当年的官方人民币兑换美元接近1:1.不过,就算你有了美元也花不出去。
第二个阶段,人民币大贬值阶段
这个时间段,大致在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由于中美关系的正常,中美人员的交往,加上美国人对中国的神秘感的探索,导致了美国来华的人员,大大的超过了中国去美国的人员。而且由于当年的中国商品还处在工业时代的初期,尤其是农产品,纯净而清洁;不像现在,四处都是添加剂。正是西方社会看到了这一点,用尽办法,将人民币的币值大幅的贬值,使得美元兑换人民币一度达到1:15,黑市价格,更加达到了1:20的阶段。想一想,当年一个工人的工资才几十元啊,一个处级干部到了90年代初期,才不过5,600元,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美国人享受了高质量的生活。就算一个低收入人,也可以在中国摆阔,可以在中国旅游和购物。从而也让中国的一些人认为美国是富裕的国家,美国是一个比中国强的国家。
在这个阶段,中国人用勤劳和低廉的人工成本,加上本来并不丰富的资源,换了美元,也积累起来了美元,那么结果如何呢?紧接着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人民币升值阶段
当美国人,穿着几美元的牛仔裤,几美分的袜子,使用者百十美元的电脑的时候,才发现,众多的人口的中国,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在美国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巨额的,渐渐的他们担心起来。就像奥巴马刚刚上台初期说过的,美国必须解决中国掌握大量美元储备的问题,否则,中国将很容易搞乱美国的金融经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了一轮一轮的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冲锋。
在人民币升值的道路上,到底谁会得利呢?出了西方,还有就是中国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本,而且不断的走出去,将人民币资本变成美元资本越来越简洁。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一些大企业家,大资本家,更加高兴的看到人民币升值。但是人民币升值给中国造成的经济的危害是巨大的。危害在哪里?有些人说不清楚,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制造某种商品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当单位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时候,工资不增加,其实还是在剥削中国的普通劳动者。加上中国持有的美元储备大幅缩水,中国的的损失不单单是美国账号里的美元资产,更多的是过去三十年中国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力。
也许有些人说,你不懂经济,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件事是对美国坏的事情,那么美国就不会去做;既然美国一再要求去做,那么其中肯定存在问题。
总之,中国一些专家说中美关系不是零和游戏,但是我们却看到美国正在越来越多的将中美关系当做零和游戏;而且也确实是一种零和游戏。当年西方为了平和经济贸易,向中国输出鸦片,现在又向中国输出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当然,如果老百姓赚的钱,超过了升值和GDP增长的速度,倒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实际是怎样的呢?这个,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感受去吧!
所以,在人民币变更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看到中国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那么这一切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呵呵呵
⑤ 讨论数字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仅仅只是替代纸钞和铸币,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子现金,对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的影响都不大。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中,流通中现金其实也是央行对公众的直接负债,只是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央行通过商业银行来发行现金。随着技术的进步,央行通过数字货币形式直接将货币发行至个人和企业账户成为可能。电子现金流转仍然通过央行和金融机构再至企业和个人,在货币制造渠道、流转环节、功能上与纸币完全相同。
电子现金流转仍然通过央行和金融机构再至企业和个人,在货币创造渠道、流转环节、功能上与纸币完全相同,没有脱离传统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电子现金的主要功能在于便利交易支付。
考虑到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便利了交易支付,电子现金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影响有限,对货币政策的总体影响不显著。电子现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公众接受,取决于其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
⑥ 数字货币“不计息” 对央行货币政策是否有所冲击
【导读】在疫情发展之后,央行数字货币试用脚步明显加快,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近日,在2020中国-阿联酋创新投资大会上,各界分别对数字货币发展前瞻与挑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那么数字货币“不计息”,对央行货币政策是否有所冲击呢?
是否会冲击第三方支付?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相继与多家互联网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合作。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是否会对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产生冲击,引发市场广泛探讨。
数字货币的确会对第三方支付产生一定影响。在零售支付场景下,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之间会有某种相互替代关系。
可以设想一个激励相容设计,支付宝、微信支付如果帮助推广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它们存管在央行的支付备付金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息收入。
关于数字货币和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关系,数字货币和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并非处于同一维度。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
在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同时,腾讯、蚂蚁各自的商业银行也属于运营机构,所以和数字人民币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零售型数字货币除了作为传统的支付工具外,还可承担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可根据不同使用主体设置不同份额、不同的使用期限,从而更好地实现相关政策意图。这是数字货币相对传统现金的亮点,但相对于现有的银行支付系统与第三方支付而言,优势并不大,因为后者实现这些功能也不存在技术上的本质困难。
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数字人民币研发已悄然提速,它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会带来哪些影响?
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银行对数字人民币执行与现金一致的免费策略。
数字人民币意图取代的现金通常不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因此它的数字化对货币政策影响不会很大,除非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导致了比较大的金融结构变化。
在此前在深圳实施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过程中,采取了限制额度的形式: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总计5万个名额,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但此次试点只利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的“碰一碰”功能,暂未投入使用。据悉,在“双离线支付”模式下,交易双方可在无网络或地铁、飞机、偏远地区等信号不佳的情况下,通过两部手机“碰一碰”直接完成线下离线交易。
任何国家推出央行数字货币,都不会把现金完全废除掉,现金仍将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至少需要智能手机等门槛,现金更接近零门槛。但由于现金依然存在,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实行负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大。从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方案看,不付息是主流。
跨境支付标准如何定?
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聚焦国内应用,但不少观点认为,包括数字人民币在内的CBDC跨境优势明显,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央行数字货币有零售型和批发型,在跨境支付环节,两条路都是行得通的,但以哪种模式为主,目前没有定论。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在理论上完全成立。
据悉,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银行、香港金管局和泰国金管局、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都用批发型数字货币进行了测试。目的是改进目前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并缩短代理行链条。
如果两个货币之间跨境同步交收,涉及到区块链跨链操作。比如,数字化港币和数字化泰铢不在同一个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交互时存在跨链问题。但目前跨链技术不是很完善,还面临技术上瓶颈。
此外,未来在跨境支付打通过程中,各国央行应如何协作也涉及标准制定的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都在牵头做各种研究,将来会涉及多个层次的标准:一是技术标准,比如是否采用分布式账本,以及安全性、隐私保护、监管合规等方面要求;二是经济设计方面,比如央行数字货币采取批发型还是零售型,是否付息,与现有金融账户和电子支付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如何支持跨境同步交收等。
数字人民币将来在实施中可能仍需额度限制,以防止数字现金的兑换随着利率波动而大幅变化,否则不仅会导致金融风险,而且对商业银行来说也会造成很大打击,包括迫使银行持有更多流动性,甚至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缓解资金成本上升所导致的盈利压力。
⑦ 央行数字货币具有现实意义吗
有的,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消除现金非法交易和洗钱活动,实行负利率成为可能,直升机撒钱成为可能。
(7)数字货币会影响港币吗扩展阅读:
试点地区
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全面深化试点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
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苏州、威海和河北雄安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28个省市(区域)。
⑧ 如果中国发行数字货币,对现有的数字货币有怎样的影响
没影响,按现在的套路做的数字币,就只会是一种金融产品而已,按货币做的数字币,就等于传统货币,毫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