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壹』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央行直接发行或授权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化货币,是一种电子化、面向一定人群或者机构的现金替代品或补充品。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能消除通过现金的非法交易和洗钱活动、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和实现央行对特殊群体的直接援助。
拓展资料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曾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8月21日,央行官微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一是发表于2018年1月的副行长范一飞谈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二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讲。
2020年4月14日晚间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据称,苏州相城区是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试点地区。 2020年4月17日晚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央行数字货币内测一事做出最新回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称,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2020年4月22日,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组织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推介会,19家拟参与落地应用的试点单位参会。
『贰』 央行的数字人民币即将推出,世界货币格局会发生那些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这无疑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研究五年之久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个人和企业数字货币项目一度是主流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发行数字货币。从货币的本质看,只有国家才能对货币行使发行的最高权力,而且这是排他性的权力。因此,不管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能超越国家的货币发行权。
『叁』 中国数字货币“呼之欲出”的机会
央行数字货币已进入到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中国央行将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实际应用的央行。
这一消息引起包括笔者在内业界人士的注目。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正在全球扩散,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青睐。国际大金融集团纷纷斥巨资投资于数字货币,目的在于掌控未来货币控制权。
谁拥有货币控制权谁就会拥有一切经济权,就会在世界经济金融中占尽先机。英镑成为国际货币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时英国国际贸易占全球80%以上。二战后,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后,美国从中获得与攫取的巨大利益就不必言说了,
然后,正是这种主权货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超发货币,酿造通胀,无形中剥夺了全球民众的财富。民众早已厌恶了主权国家乱发货币,隐形夺取百姓财富的现象。这就是比特币一出现就引起社会反响与认可的原因之一。
比特币挖掘的有限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学性,去中心化的可记录可追寻的透明性,摆脱了主权国家乱发货币的情况,根除超发货币的土壤。这是金融机构纷纷研究投入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因素。
2016年8月全球最大的四家银行已经开始合作研发一种新形式数字货币,他们相信这种数字货币将成为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清算和结算金融交易的行业标准。区块链是支撑比特币(bitcoin)背后的技术。
率先研发出“多功能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瑞银(UBS),已联手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桑坦德银行(Santander)、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以及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一道向各国央行推介这一理念,争取在2018年初将其投入商用。
同时民间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面对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与民间投资的热情,似乎各国央行却无动于衷。
在这种情况下,在比特币被炒作的最为凶猛的中国,中国央行率先出手了。早在2016年1月份,央行就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周小川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金融企业研究数字货币也非常踊跃。也就在2017年1月底平安集团、微众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大成基金等40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共同筹建了首个中国(深圳)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及中国(深圳)Fintech研究院。深圳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试点数字货币运营的城市。
同时,中国数字货币平台中众多比特币网站疯狂炒作数字货币的做法,早就进入到中国央行的视野,央行对其监管就没有停歇过。在这个监管过程中,央行从中了解与学习比特币机理知识,收获多多,对其未来发展重要性甚至惧怕畏惧之心理油然而生。笔者常说,数字货币的诞生极有可能革了央行的命。因为以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使得每一个人都是货币的发行者。在这种心理惧怕与危机下,中国央行提前下手了。目的还是掌控数字货币的发行权,维护央行控制货币发行的本质职能。
就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央行参事盛松成称,私人数字货币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威胁金融稳定,倒逼货币当局开始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更好服务于货币政策,而不仅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一语道破天机。可以看出,央行研究数字货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牢牢掌控货币大权。
中国央行或与其他国家不同。在北欧的瑞典,央行将考虑各种问题,包括技术、法律、实施和安全问题,并期望在两年内作出是否发行“电子克朗”(ekrona)的决定。目的在于禁止流通实物现金,成为第一个完全使用“数字现金”的社会。具体情况来看,瑞典已经是一个基本脱离现金的国家。瑞典现金流通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从1950年的近10%降至1.5%左右。当地的银行分支不断减少现金处理业务,自动取款机也相当稀少。一些商店已经完全停止接受现金支付。
数字货币是一个大概念。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密码货币指不依托任何实物,使用密码算法的数字货币,现指代英文Cryptocurrency(意指比特币类数字货币,且包括比特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比特股等,是一种依靠密码技术和校验技术来创建,分发和维持的数字货币。密码货币的特点在其运用了点对点技术且每个人都有发行它。密码货币分为开放式采矿型密码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和发行式密码数字货币。
目前大多数机构包括中国央行主要研究的是密码数字货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央行一统数字货币的目的,与密码数字货币诞生的初衷是矛盾的。数字货币或使得央行根本无法控制的。
但无论如何,中国央行都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肆』 数字货币能带动什么呢
央行只是计划发行数字货币,具体的时间还没确定,但有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时机还不成熟,最起码要十年以后。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这也就说,q币、比特币、瑞泰币、微盟币之类肯定不行。
至于是不是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周小川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周小川称,除了区块链技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团队还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等。
『伍』 你觉得到2022年冬奥会时,中国会普及数字货币吗
中国的普及数字货币的行动已经在开始逐渐展开了,那么其实这些迹象都表明了,2022年冬奥会,中国其实会普及数字货币,因为数字货币可以让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让消费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中国会普及数字货币的,但是是否能够在2022年冬奥会之前完成不知道,中国数字项目现在开始逐渐是上升期,如果速度够快的话在2022年冬奥会是可以完成普及数字货币的。
距离2012年冬奥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只要中国人足够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普及数字货币的,只要将数字货币普及到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快速的飞涨。并且在冬奥会中也可以向国外展示中国人的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繁荣。同时也会更加的方便,国外人在中国境内的支付,提高支付的效率。
『陆』 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DCEP)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柒』 推行数字货币的目的是什么
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研究已经开展了5年。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消息让人振奋。不过,央行为啥要发行数字货币?怎么发行?怎么用?会不会带来通货膨胀?接下来,那么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01、为啥发?——方便安全成本低
数字货币,一般简称为“DC”,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的缩写。
不过,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是“DC/EP”。除了数字货币,还有电子支付的概念(EP即electronic payment)。
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此前就强调,研究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对于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穆长春介绍,要注重M0(纸钞和硬币)替代。现有的M0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另外,电子支付工具,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的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匿名支付需求。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特别是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
“我们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穆长春说。
02、怎么发?——不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
央行数字货币怎么发行呢?是不是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理论上可以,但人民银行并没有采取这种形式,而是使用双层运营体系。
啥意思呢?就是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为什么不直接发给老百姓,穆长春介绍了央行的几个考虑:
1、单层运营架构,意味着央行要独自面对所有公众,挑战极大。
2、双层架构能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创新,竞争选优。
3、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
4、使用单层运营架构,会导致金融脱媒。
但是,穆长春强调,在双层架构下,还是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原因一,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变。
原因二,为了保证并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
原因三,避免运营机构货币超发
『捌』 央行拟发行数字货币(DC/EP)的背景和战略意图是什么
背景:
2019 年 6 月 18 日,Facebook 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 Libra 白皮书,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央行的关注与讨论。全球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从 2014 年开始研究,到 2018 年已经趋于成熟,并在 2019 年 8 月份 Libra 引发全球央行热议时 「呼之欲出」。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英文简称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 (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 (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
战略意图(浅层):
首先:减少现钞流通,优化钞票管理
现在纸钞、硬币的印制、发行、贮藏等各环节成本相对数字货币都非常高,还需要不断投入成本进行防伪技术研发。同时由于电子支付的发展,纸钞和硬币的便捷性不足,使用场景逐渐萎缩。
其次:替代现钞M0,推行人民币数字化
推出DCEP重点替代 M0 (M0是现钞),而非 M1 和 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我国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 M1 和 M2 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M0 由于交易匿名和伪造匿名,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随着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普通用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匿名支付和匿名交易的需求,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无法摆脱银行账户体系,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能完全取代纸钞支付。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和匿名支付需求,但是社会安全秩序同样重要,在遇到违法犯罪问题时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要保持纸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要求,同时还要在隐私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寻找平衡。穆长春多次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义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战略意图(深层次):
但是除了表面上出于优化现钞管理,推进M0的数字化之外,DCEP的发行背后的有着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更加宽宏的战略意图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抵制美国经济制裁,维护国内经济平稳。这类国家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打击,使得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传统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几乎与世隔绝,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手段从外界获得援助。为了打破封锁,这类国家寄希望于诸如数字货币这类无国界的价值储备工具,将其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类国家多以美元作为政府货币,在国内经济方面受制于美元,以马绍尔群岛为代表。此外,对于那些由于参与国际贸易而不得不依赖美元的国家来说,引入一种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有助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进而可能意味着这些国家拥有更多的经济主权。
三、追求金融科技发展,改善现有体系。这类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迪拜、爱沙尼亚等。比如新加坡则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来促进跨境支付;以色列则是为了针对国内的黑市及漏税现象。这类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比较稳定,但为了追求金融科技的发展,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补充或改善现有货币体系而选择加入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中。
四、维护现有货币体系稳定。这类国家以挪威、瑞典为代表。这些国家货币体系现阶段由于某些外在因素而遭受到威胁或冲击,希望通过法定数字货币来稳定国内现有货币体系,将其作为法币的补充,确保央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权。
另外,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被认为是更安全和合规的虚拟数字货币:
首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但法定数字货币却需要明确的中心化组织。这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相比用纯技术作为信用担保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能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其次,区别于非法定数字货币存在价格波动巨大、属性难以定义等诸多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价格相对平稳,可以方便地与法币兑换,是法币的数字形式,不存在流通和监管方面的障碍。
另外,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分布式记账方式也可以采用传统银行账户体系。采用分布式账本的优势在于能拥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便于降低发行成本与加强监管,打击违法犯罪。但区块链技术并非唯一选项。
资料来源:01区块链
现在DCEP还处在内测阶段,可以在建设银行APP里面使用数字货币钱包功能,打开建行app,在最上方搜索栏输入“数字钱包”,显示“数字钱充值”和“数字货币”。
该功能暂未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