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魔方体是什么
『壹』 魔方一共有几种,
魔方大致分两种,常规的就是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六阶、七阶。另一种就属于异形魔方,大致有以下这些:
1、连体魔方
连体魔方是将很多个一般魔方连接起来,因此在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2、捆绑魔方
捆绑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状态,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邻的两个方块做成一个,这样就无法使用原来可以的移动方法进行复原了。
3、空心魔方
是由三阶魔方衍生出来的一种魔方。是把中心架去掉(即没有六个中心块)其结构:棱块有三层,转动时上下随棱块转动,中心不动。因此玩家不能看中心块来判断哪个块是不是这个面的。
4、齿轮魔方
齿轮魔方为乌尔·麦菲特于2012年制造,分三阶、二阶和金字塔形状。齿轮三阶魔方其两侧转动时会带动中间齿轮转动,齿轮二阶魔方只能转动棱角,无法进行像齿轮三阶魔方一样的直面旋转,齿轮金字塔魔方只能通过转动小角打乱复原。
5、五魔方
五魔方(Megaminx),是一种十二面体魔方,它总共有五十个可以移动的块。它是由一些魔方爱好者和研究者同时发明的。Uwe Meffert最终取得了五魔方的发明权和制作权,并且在他的魔方网站Mefferts进行销售。
(1)以太坊魔方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魔方的结构
1、中心块(6个):
中心块与中心轴连接在一起,但可以顺着轴的方向自由的转动。
中心块的表面为正方形,结构略呈长方体,但长方体内侧并非平面,另外中心还有一个圆柱体连接至中心轴。
从侧面看,中心块的内侧会有一个圆弧状的凹槽,组合后,中心块和边块上的凹槽可组成一个圆形。旋转时,边块和角块会沿着凹槽滑动。
2、棱块(12个):
棱块的表面是两个正方形,结构类似一个长方体从立方体的一个边凸出来,这样的结构可以让棱块嵌在两个中心块之间。
长方体表面上的弧度与中心块上的弧度相同,可以沿着滑动。立方体的内侧有缺角,组合后,中心块和棱块上的凹槽可组成一个圆形。旋转时,棱块和角块会沿着凹槽滑动。另外,这个缺角还被用来固定角块。
3、角块(8个):
角块的表面是三个正方形,结构类似一个小立方体从立方体的一个边凸出来,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角块嵌在三个棱块之间。与棱块相同,小立方体的表面一样有弧度,可以让角块沿着凹槽旋转。
4、中心轴(1个):
用来支撑方块与转动方块所需要的支撑轴。
『贰』 大哥 为什么说省大师的魔方体是用来骗钱的 还有就是现在公司已经融资了二个亿了 这难道还可以是骗子吗
我数码
『叁』 魔方转体是什么意思
就是魔方整个转动,在公式里以x,y,z的形式出现
『肆』 魔方是什么体
通常我们所说的魔方一般为3X3的正方体魔方。当然还有二阶魔方,四阶魔方,五阶魔方,六七阶魔方,九阶魔方。
『伍』 那个魔方是什么
那个魔方是三阶魔方,或金字塔魔方,或五面体魔方等都可能。
具体哪种,
需要你发图片才能确定。
欢迎你补充问题。
『陆』 魔方MRU都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记录魔方转动的标记系统,叫做“辛马斯特标记”(Singmasternotation),由英国原伦敦南岸大学数学教授大卫·辛马斯特(DavidBreyerSingmaster)于1978年12月发明。MR:将中层(左右),以正面视角,向上旋转90度U:将顶层,以正面视角,向左旋转90度以下给题主系统地介绍下辛马斯特标记。辛马斯特标记,由“各层代号”、“旋转方向”两部分组成。各层代号:R:Right,右面、右层L:Left,左面、左层U:Up,顶面、顶面、上层、上面D:Down,底面、底层、下层、下面F:Front,正面、前面B:Back,背面、后面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90°,直接写上英文字母。逆时针旋转90°,在各层代号后缀【'】(英文单引号)旋转180°,在各层代号后缀【2】(默认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完整的辛马斯特标记可以理解为【以面向指代层的视角,按方向进行旋转】。例如:R,以面向右面视角,将右面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右面“向上”转90°。又例如:D,以面向底面视角,将底面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右面“向右”转90°。又例如:B’,以面向背面视角,将背面逆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背面“向右”转90°。除此之外,若要记录更加详细的魔方转动,还会用到:M(Middle)与U、F、L合用,指代各中层;C(Complete)与U、F、L合用,指代魔方整体以某层的形式旋转。例如:MU,以顶面视角,将中间层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上数第二层“向左”转90°。例如:CF,以正面视角,将魔方整体顺时针旋转90°。即魔方整体沿竖直面“向右”转90°。公式符号总表见下图:此外,限于网络知道对图片有压缩,可能造成题主无法看清图片,我这里有一份完整的公式符号说明,附带魔方还原教程。题主可按需取阅。内容说明:EXE电子书版,可在Widows电脑上阅读。图片版,可在手机或苹果电脑上阅读。纯公式版,适配A4纸打印。
『柒』 什么是魔方体
1、类似于魔方的物体
2、类似于秋裤体,例:1、人是铁饭是钢,不玩魔方闷得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个魔方出墙来。
『捌』 EOS魔方到底啥意思
EOS,可以理解为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即为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EOS是引入的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注意,它并不是像比特币和以太坊那样的货币,而是基于EOS软件项目之上发布的代币,被称为区块链3.0。 EOS的主要特点如下:
1.EOS有点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通过创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为开发dAPP提供底层的模板。
2.EOS通过并行链和DPOS的方式解决了延迟和数据吞吐量的难题,EOS是每秒可以上千级别的处理量,而比特币每秒7笔左右,以太坊是每秒30-40笔;
3.EOS是没有手续费的,普通受众群体更广泛。EOS上开发dApp,需要用到的网络和计算资源是按照开发者拥有的EOS的比例分配的。当你拥有了EOS的话,就相当于拥有了计算机资源,随着DAPP的开发,你可以将手里的EOS租赁给别人使用,单从这一点来说EOS也具有广泛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拥有了EOS,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套房租给别人收房租,或者说拥有了一块地租给别人建房。
『玖』 三阶魔方公式中的字母各代表什么
1、各层代号:魔方各层以英文首字母指代。R(Right)、L(Left)、U(Up)、D(Down)、F(Front)、B(Back)分别指代右、左、顶(上)、底(下)、正(前)、背(后)层。
2、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90°,直接写各层代号;逆时针旋转90°,在各层代号后缀【'】或【i】;旋转180°,在各层代号后缀【2】或【2】(默认顺时针方向旋转180°)。
完整的辛马斯特标记可以理解为【以面向指代层的视角,按方向进行旋转】。
例如:R,以面向右面视角,将右面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右面“向上”转90°。又例如:D,以面向底面视角,将底面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右面“向右”转90°。又例如:B',以面向背面视角,将背面逆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背面“向右”转90°。
除此之外,若要记录更加详细的魔方转动,还会用到:M(Middle)与U、F、L合用,指代各中层;C(Complete)与U、F、L合用,指代魔方整体以某层的形式旋转。例如:MU,以顶面视角,将中间层顺时针旋转90°。从正面视角来看,即上数第二层“向左”转90°。
(9)以太坊魔方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三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当前最普遍的魔方种类。它每个边有三个方块,官方版本魔方边长为57毫米,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是(8!x3^8x12!x2^12)/(2x2x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约等于4.3x10^19。
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8个角块,12个棱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三阶魔方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而在2011年03月出现了新型三阶-面包三阶,打破了三阶魔方立方体的常规设计。
『拾』 魔方介绍
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至今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
鲁比克·艾尔诺是匈牙利的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其灵感来自多瑙河中的沙砾。
1974年,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个魔方(当时称作Magic Cube),并在1975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HU170062,但没有申请国际专利。第一批魔方于1977年在布达佩斯的玩具店贩售。与Nichols的魔方不同,鲁比克教授的零件是像卡榫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不容易因为外力而分开,而且可以以任何材质制作。
1979年9月,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带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1、2月在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亮相。展出之后,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的名称改为Rubik's Cube,1980年5月,第一批魔方在匈牙利出口。
常见术语
N阶:阶数是指魔方主体部分两个相邻旋转面所共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有3个小块,金字塔魔方两个相邻旋转面共有5个块,但主体部分只共有3个块,所以也是三阶。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SUB:原文是“Subtraction”,意思就是“减、少于”的意思,在这里是“在XX秒以下”的意思。例:3×3方块SUB30,就是指平均速度在30秒以下。计算方法为5次计时还原后去掉最快、最慢两次成绩并取平均值。
DNS:“Did Not Start”的简称,指放弃了一次复原机会,没有开始复原,即开始前弃权。
DNF:“Did Not Finish”的缩写。指的是参赛者感觉自己无法在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宣布弃权,或按下计时器时魔方未能复原。在五次去尾计平均的比赛中只可以有一次DNF(算作最差成绩),如有两次以上DNF,则该项目平均成绩为D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