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币日产
1. 懂车的进(问一款日产车)
Silvia车系是日产车厂中一个非常知名的车系,因为它从第一代的S10以来,就一直坚持着使用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形式以强化操控能力,这种坚持一直延续至2001年车系停产,虽然时至四年后的今天仍没有接替其产品线的车系诞生,或者可以预见或憧憬,在将来某个合适的时候,Silvia这款FR车型将有其新的再生。
理论上Silvia车系的第一代车型是S10,但其推出之前就曾有一款独立的车系为其拉开序幕,那就是代号SCP311的DATSUN SILVIA车型,当时配用一台96匹1.6L化油器引擎,FR布局下,加上由当时BMW 507设计师所勾勒的外形设计,一下子成为了当时广受欢迎的年轻人座驾,从1964年一直至1974年间,其风头可算是一时无两的。接下来才真正推出了以正式SILVIA命名的车型S10,装备一台代号L20B的2000cc引擎,马力输出105匹;之后的S110、S12、S13、S14再到S15,马力逐代的强化下,体形也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重。S15则将这些演变发展至极端,轻量化,大马力的操控名车或者也被盛名所湮没。S15配备一台代号SR20DET的高性能涡轮增压引擎,在0.7 Bar的增压值下发出250匹的最大马力,但车重也从第一代的978公斤暴增至1460公斤。
Silvia ES13 面世于1988年年末,使用CA18DET引擎,峰值马175hp。是前辈S12的换代车型。虽说是S12的接替版,但马力输出不增反减。究其原因,其时的S13前碟后鼓制动系统工作效率不彰,车厂设计时还是以安全为大前提出发。具体做法是以尽量不削弱驾控乐趣为框架,用减小马力输出的办法来进行有限度的抑制甩尾幅度,让未甚熟悉其脾性的驾驶者也更容易驾驭。
Nissan Silvia S13从1988年年末发售,直到93年停产换代。可细分为前期型,中期型与后期型。其中的一些小改动根据销售区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里不作详述。总的来说S13可分为前期与后期2大版本。88~90年前期版,使用CA18引擎。90~93为后期,使用SR20引擎。2款引擎都属于Nissan当时的高性能引擎,其turbo版0-400M为15秒及14.5秒。SR20在中段拥有更强的扭力,但2款引擎差别并不很大。
不过仅仅拥有一具大马力引擎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一幅调教出色的底盘技术,才能成就一辆出色的战车。Silvia的车身重量优势在其他后驱车之中非常明显,使Silvia驾驶起来十分灵敏。前车桥部分则以麦花臣式悬挂支撑起车架,车身对此种悬挂运动轨迹干涉最大,亦即是说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车身会有可能强行将前轮拉转一个角度。而车辆的行驶循迹性又取决于后轮推进线,方向盘只起修正作用。Silvia后轮采用多连杆式悬挂,这种方式的好处不可否认,特别是直线加速时,转动的轮胎能够为承载式车身提供及时而有力的驱动。但自由活动空间少也伴随而至的问题,车轮在惯性力作用下拉动车身的力量也大。
而形成Silvia容易甩尾的结晶就在于其1465/1460的前、后轮距比例。理论上,应该后轮距比前轮距大,车辆才会平稳行驶。可它反过来做,目的是让后轮转得更快。当然了,这对一般行车影响不大。但用于玩飘移时刻意的急刹车、急踩油门只须配合掌握得恰到好处的方向盘,首先失去抓地力的会是后轮,利用后轮推进角度的改变,从而改变前轮的运动轨迹,可造就一连串华美的飘移动作。
S13的选装设备包括HICAS 4轮转向系统,ABS刹车以及Viscous LSD。
1989年在日本发表的180sx, 是以低价FR为市场定位,并为当时s13车系中之hatchback车款设定。与一般s13双门款最大差别在于翻盖头灯的采用。 180sx车名典故为发表初期搭载的1.8L CA18DET,sx则为日产海外输出版本的定称。唯当时北美较高任期的设定为搭载2.4升引擎之240sx,而NZ/AUS版都叫200sx。说到180sx的沿革,其实当时厂方有考量将180sx并入s13车系,因着眼与北美时常的稳定,而毅然决定与1991年180sx全2.0 化后正式与Silvia分家,当初仅有的1.8 L turbo版(Type I/ Type II) ,在1992年Silvia S14 推出后,180sx追加2.0L turbo版本。1996年一反往常设定,2.0 NA版的Type S面市,1997年10月最终版本Type G上市后,宣告生产结束。180sx跟大家熟识的AE86,Silvia,同为廉价甩尾的人气车种,SR20DET这颗Nissan4缸名机,加上1200kg车重与极富乐趣的FR设计,让停产近8年的它目前人气仍居高不下,许多知名的日本现役漂移好手,如古口美范,熊久保信重等都是以180sx为战车,乐趣与潜力之高,众所周知。
180sx是第5代Silvia眼生出的独立车系,首次登场在89年初。由于180sx与Silvia间的双生关系,这部车无论在车身尺码方面,甚至底盘设计,动力系统配置,都与Silvia有密不可分的血脉。
1999年1月,Nissan发布了第7代Silvia S15。S15是一部性能优异的后驱跑车,其Spec R版本拥有250hp的马力以及28公斤的扭力输出。2000年7月,AUTECH推出S15的敞蓬版本,代号为Varietta。
引擎方面,S15大体分为Spec S与 Spec R两大版本。Spec S配备SR20DE,一部2.0L NA引擎,输出马力扭力为165hp/19.6kg-m。而Spec R版本配备SR20DET, 2.0L turbo intercooler引擎。日本本土版马力为250hp, 而海外版马力缩小为225hp,扭力28kg-m。而Spec R更配备有6速密齿拨箱,使S15在各个阶段的马力输出更为平顺。S15改善了前后悬挂系统使驾驶者在把握方向盘时能更精准的得到反馈的车身信息。刹车方面S15使用4 pot刹车卡钳,敏感的ABS刹车系统以及更大的刹车盘。原厂的Spec R装配有52mm的boost gauage,而Spec S的Aero版本则配备油压表,充分体现出此车的跑味。
在漂移高手们眼中,S15是最好的漂移机械,其完美的车身前后比重,250hp 的马力以及它巨大的改装潜力令许多漂移爱好者将目光转向它。日本当红的D1选手风间以及古口都驾驶S15参加比赛并取得多次分站冠军。
因为驾驶方向和调教方面的原因,S15一直没有出口过如中国这样的左驾国家,但前代车型却推出过,国内也曾进口过为数不多的美版S14。所以真正进口过国内的S15几乎全部是右驾形式的
2. 日产和尼桑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
日产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公司十分着重技术的研发,从1980年代起,日产便坚持将其销售额的5%用于产品研发。目前日产旗下拥有众多高级轿车品牌,诸如infinity(无限)、cefiro(风度)、cedric(公爵)等等。车坛有“科技的日产、销售的丰田”的说法。这一说法将这家全世界第四大汽车厂,予以了明确的定位。
日产的诞生
1933年12月26日,由日本产业公司出资600万日元、户田铸物公司出资400万日元,成立了注册资本1000万日元的'汽车制造股份公司'。两公司的社长鲇川义介新任新公司社长。在1934年5月30日举行的第一届定期股东大会上,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由日本产业公司接收了户田铸物持有的该公司全部股份,'日产'正式成立了。
在当时的日本、汽车工业是其他机构都不愿意做的事业,就连三井、三菱、住友这样的大财阀都不愿涉足。理由很简单:谁都无法承受每年2500万日元的亏损压力。为此,鲇川义介已经做好了五六年内每年亏损2500万日元的准备。当然,这种魄力与他手下被称为日产康采恩的日本产业集团的强大支持是分不开的。日本产业是鲇川义介将久原矿业改组后于1928年出资5000万日元创立的控股公司,其麾下拥有日本矿业、日立制作所、户田铸物等企业。为了能够与美国的轿车工业相抗衡,高瞻远瞩的鲇川义介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日产汽车这一日本第一家真正的汽车企业的建设之中。
达特桑(datsun)之史
达特桑(datsun)汽车原是由户田铸物汽车部大阪工厂生产的,产量极低。1931年10辆,1932年150辆,1933年202辆。日产汽车公司的创立加速了这一品牌的发展。1934年4月底完工的日产横滨工厂1期工程,使达特桑由配件生产转向底盘年产达到1170辆。1935年4月,横滨工厂实现了从底盘到车身的流水线生产,在日本站先确立了流水线作业的汽车生产方式,加上大阪工厂的产量,年产达特桑达3800辆。1936年大阪工厂停止生产,但仅横滨工厂就生产了6163辆。1937年,也就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当年,日产上马了nissan车的生产,达特桑达到了8353辆的高点,实现批量生产。达特桑在当时的日本受到欢迎,成为微型车的代名词。据说它成功一大原因是价格低廉,适合日本的路况,油耗少,由此得以迅速普及,特别是在出租车行业。
抢占市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产的发展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影响。1945年9月,美军司令部规定,禁止轿车的生产。直到1947年6月,才开始允许利用库存零部件每年组装排量1.5升以下的微型轿车300辆、大型轿车50辆。可以说,1947年是日产汽车形势最为危急的一年。由于当时正值通货膨胀和物资统管时期,公司的赤字和债务与日俱增,同时,由于金融机构的融资制度进一步变严,银行贷款也受到了限制,使日产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突破危机,11月,日产成立了突破危机运动总部,下设7个分组。结果nissan车从10月份的155辆上升到11月的230辆、12月的430辆;初步扭转了公司经营的不利局面。
1952年,日立与英国奥斯汀汽车公司开始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达特桑210型车,其后,开始了日本首次向北美的汽车出口。达特桑210一经推出就在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勇夺桂冠,展示了与国外名车一比高低的决心。当时,日本轿车的需求505为出租车,45%为政府机关和公务用车,私人用车很少,同中国的情况十分类似。为了确定公司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日产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分析了用户的需求。虽然达行桑是深受顾客欢迎的车型,但它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于是,对它的操纵性、耐久性和整体风格都做了很大的改进。1957年制作完成数台样车,在强度、振动、噪音等方面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测试。在美国,日产对达特桑210进行了试验,同时开发1.2升发动机以增加其出口竞争力。经过大量的工作之后,蓝鸟310诞生了。1959年蓝鸟1000、蓝鸟1200同时在全国上市,出现了持续旺销的局面。可以说,详尽的市场分析、精细的技术开发加上完善的促销手段使蓝鸟一举成名。
重组与扩张
随着经济自立体系的完善,1952年日本加入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5年加入gatt。在汽车工业领域,于1961年首先实行了卡车、公共汽车的自由化。在此期间,轿车备受关注,日本政府决定到1964年底实现轿车自由化。在这种背景下,各公司纷纷降价抢占市场使得各公司收益普遍下降,汽车业界重组呼声日渐高涨。1964年,日产已经在世界汽车界排名13。为了进一步壮大实力,1966年4月20日,日产与prince汽车工业合并。使公司达到拥有资金398亿日元、员工3万余人、月产能力6万辆的规模。并且在公司经营项目中增加了火箭与纺织机械。又新增了gloria、skyline等4个系列的轿车和9个系列商用汽车,使得日产拥有10个系列轿车和23个系列商用车。
1955年以后,日产亦逐步把出口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1958年日产的出口不足3000台,而到1963年出口已达4.5万台。到了1966年,公司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是单纯的扩大出口,而是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着眼于提高竞争力,采取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在市场开拓上,日产主要针对发达国家,50年代后期进入美国市场,60年代初期进入欧洲市场。1966年,日产在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征集车名,引发了私人购车的热潮,从848万应征信中选定的'sunny'终于成为一代名车。
整个70、80年代,是日产汽车公司业绩突飞猛进的时代。1971年枥木工厂全面投产;1977年,九州工厂投产并且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1978年,日产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将hc、co缩减至1/10,开发出'双插头速燃方式'等三项尾气净化系统,统称为naps;1980年和1984年,位于美国和英国的日产制造公司成立。1981年,日产技术中心建成。1983年,在西班牙日产mot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日产途乐。同时,在美国的日产研究开发公司也正式成立。80年代末,日产汽车开始其获奖历程:pulsar、exa、langley和liberta villa荣获86-87年度日本最佳汽车奖。silvia获88-89年度日本最佳汽车奖。
整个90年代的日产,是颇值得回味的10年。1992年,march成为首次获得欧洲年度名车奖的日本车。该车是在英国日产制造公司生产的英国第二种当地生产汽车。同年,美国日产制造公司亦开始生产美国第三种当地生产汽车'altima'。1993年,西班牙日产mor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新型四轮驱动车terrano ii,1994年投产mistral并返销日本。截至1996年,日产海外公司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1999年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日产与雷诺的合并轰动了世界。其间,各种传闻不断。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就是日产拥有的先进的技术开发能力与雷诺在产品开发、造型设计以及成本管理的长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优势互补。日产在欧洲和南美等地将进一步拓展市场,使集团公司的全球占有率提升至9.1%,成本效益渴望达到3900亿日元。
3. 挺少见的日产房车,升顶设计住2人配3.5L发动机,约合人民币20万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房车情报。在之前的报道中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很多日本房车,因为日本人对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很看重,有很多巧妙的房车设计,这其中尤其以MPV车型为蓝本博得最多关注。今天小编又发现了一款MPV改造的房车,不仅底盘之前没有出现过,内装设计也不常见,一起关注一下吧。
这款日产Elgrand君爵房车外观低调,保持MPV商务属性。升顶设计让车辆方便日常驾驶,再加上车内提供4座2卧的空间,代步和旅居皆宜。整车售价318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0万左右,大家觉得这样的设计怎么样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日产亏损62亿元创20年之最,轩逸4月夺冠,月销近4万也难拯救
说到10万级合资品牌轿车,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两款车型均是单车销量榜TOP5的常客,其中朗逸多次拿下冠军,轩逸则多为亚军,比如2019年就以475063辆的成绩获得年度销量亚军,但在今年4月,轩逸反超朗逸,以接近4万的销量拿下了冠军。那么,轩逸如此卖座,日产应该赚得盆满钵满吧?
日产创20年之最,2019财年亏损62.8亿元
5月28日晚间,日产汽车公布了其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其运营亏损450亿日元,净亏损950亿日元(合人民币62.8亿元),这将是日产汽车二十年来最大亏损。
事实上,日产汽车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要从公布2019财年前三季度财报说起,财报显示,日产汽车经营利润为543亿日元,同比降幅82.7%;净利润393亿日元,同比下降87.6%,经营利润率仅有2.1%;而2019财年第三季度,净亏损达261亿日元。
在笔者看来,日产汽车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随着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出走,日产汽车抛弃了薄利多销的策略,同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以及自身竞争力的乏力,最终导致全球销量下滑,而作为核心市场的中国市场,虽然较早走出疫情影响,但并没有给出太过理想的答卷,自然也就没能挽回日产汽车的颓势。
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下滑,中国市场也未能挽回颓势
2019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约518万辆,同比下滑8.4%,而三大主力市场也不同程度出现下滑,其中日本市场下滑了7.8%,北美市场下滑了10.6%,中国市场下滑了1.1%,这样看来,虽说日产在中国市场销量跌幅不大,但必须要说的是,2019年丰田和本田分别实现了9%和8.53%的增幅,相比之下差距明显。
而在2020年,日产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原计划实现销量136万辆,目前已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接近24万辆业绩,虽然四月同比微增0.4%,销量达到97401辆,但想要按照既定目标圆满走完接下来的三分之二,压力巨大
而细看日产在中国市场上的12款车型,其中轩逸一家独大,占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而逍客和奇骏两款SUV车型销量加起来差不多能再贡献三分之一的销量,其余9款车型则共同组成最后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到日产部分车型竞争力非常有限,除了轩逸、逍客和奇骏,其他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都并不突出。
而日产的三大主力车型竞争优势本身也不算明显,虽说也有自己的特色,抛开全新的外观、内饰设计年轻运动,很对年轻消费者胃口,CVT变速器也够平顺、够省油,拥有不错的口碑,但在发动机方面就一言难尽,比如轩逸一直坚守着1.6L发动机。
而大众朗逸已经用上了兼具动力油耗的1.4T发动机,本田思域1.5T发动机匹配CVT变速器,不仅平顺,动力表现也是同级翘楚,再看轩逸仅剩的优势只有燃油经济性,然而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型可能会更胜一筹,如果说出一个购买轩逸的理由,可能就是优惠幅度大。
而曾经叱咤B级车市场的天籁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虽然经历更新换代,但主力车型仍然只配备2.0L发动机,而新增的2.0T发动机虽说表现亮眼,但价格并不占优势,很难走量,并且与同样采用2.0T发动机的大众相比,日产品牌影响力似乎会逊色一些。
其实一些经典的俚语也能反映出消费者们对各个汽车品牌的看法,比如说到丰田就会想到TNGA架构,说到大众也会想到MQB平台等等,而本田的"买发动机送车",马自达的"人马一体"也是流传甚广,再看日产,能想到的可能也只有"买沙发送车",相比之下,前面提到的俚语与技术关联度更高,可见"技术日产"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全球裁员、关闭工厂,日产重金押宝中国市场
在公布2019财年财报的同时,日产还发布了为期四年的"中期事业计划",计划显示日产将通过削减3000亿日元固定费用支出,集中优势发展中国、日本和北美市场,同时日产汽车将全球产能从720万台削减到600万台,车型也将从69款削减至55款。
目前,日产已经做出了撤出韩国市场的决定,并逐步淘汰Datsun品牌,同时还将关闭印度尼西亚的生产工厂,将泰国工厂作为东南亚的单一生产基地。除此之外,日产也在积极的推进新车,其最新预告片显示,未来18个月内将会推出12款新车型,涵盖了轿车、SUV、纯电动及跑车车型,其中有一半车型将被引进国内市场,从而帮助日产汽车回暖。
写在最后:
日产汽车不仅创下了20年来最高亏损,也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在中国市场上,日产仅有轩逸、逍客和奇骏苦苦支撑,但更多也是跟较低的价格有关,而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方面却显得比较乏力,扭力梁后悬也显得不够诚意,虽说"沙发"仍是一大卖点,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有限,除此之外,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未来发展趋势上,也没有看到日产太过突出的表现,总之,我们期待"技术日产"的回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向戈恩索赔100亿日元,当季亏损261亿,日产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分道扬镳后,日产的日子并不好过
戈恩被捕后,日产就快乐了吗?然而并没有,日产汽车内部动荡不安,品牌严重受损,营业收入和利润正在下降。
日产汽车公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10月-12月)业绩报告显示,日产汽车本季度在全球的销售额下降18%,至2.5万亿日元,公司的营业利润近230亿日元,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90亿日元。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日产汽车在第三季度净亏损261亿日元。在截至3月份的财年中,年利润降至日产上年收入的一半以下,为3191亿日元(合29亿美元)。
同时,日产汽车还再次下调2019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从原来的1500亿日元下调43%至850亿日元。
此前,日产汽车公司就表示,到2022财年末,它将把全球生产能力削减10%,并将车型阵容至少减少10%。到本财年末,将在八个未指定的地点裁撤6400多个工作岗位,到2022财年将再有6100个。
更为讽刺的是,日产一项内部调查发现,该公司原CEO西川广人(HirotoSaikawa)和其他多位高管违反了公司内部流程规定,并借此得到了不合理的高额薪酬。
9月4日,西川广人向记者承认,基于“戈恩时期的一项奖励计划”,他“错误地”获得了与日产股市表现挂钩的奖励薪酬,得到了过高的收入,违反了日产的规则。
他因此事表示道歉,并表示会退还所有超额收入。其他高管——包括高级副总裁哈里-纳达(HariNada),他是针对戈恩的主要告密者——据说也被支付了过高的薪酬。2019年9月16日西川广人任期结束。
2019年10月,时任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内田诚(MakotoUchida)先生为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兼首席执行官。12月下旬,原本被认为是日产新CEO有力竞争者之一的关润(JunSeki)辞去日产汽车公司副首席运营官的职务,公司内部存在动荡。
坏消息还没结束。2019年12月30日,处于保释期间的戈恩从日本逃至黎巴嫩黎巴嫩。一家电视台报道,戈恩在一群乔装混入一支乐队里的准军事人员帮助下,从法庭认可的那座东京住宅里逃脱。随后召开发布会,痛斥“日产没有未来”。
戈恩还在带来更多的麻烦。当地时间2月10日,戈恩又向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提出了公开日产和三菱内部文件的诉求,同时还提出了1500万欧元的赔偿。
作为回应,日产汽车2月12日在日本东京的地方法院,向戈恩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100亿日元(约合91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如今,或许不少人会怀念世纪之交降临的那个来自黎巴嫩的“成本杀手”,而现在日产交到了出生日本的内田诚手上,他能否成为救世主,带领日产突围重生,需要时间的检验。(责编/杨佩谦)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专注交通出行领域新闻,致力于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净利润暴跌95%,与雷诺联盟名存实亡,日产汽车靠什么续命
全球车市低位运行,多家跨国车企巨头二季度利润震荡下滑。但若论惨,即使是净利润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车,在日产汽车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财年第一季度(4-6月),日产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减少6%,净利润下跌94.5%。为此,日产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5万人,并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
而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继2018年下滑10个名次之后,日产的排名2019年再后退12个名次。
今年6月27日,日产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有限的电动化战略重点项目——日产电驱动电机国产化项目正式落户武汉,预计到2023年将达30亿元/年的产值规模。根据日产的计划,到2022年,日产汽车将推出12款电动化或纯电动汽车。
然而,日产在电动化方面的布局不仅远远落后于中国本土车企,其力度和决心也大幅落后于其他主流跨国车企。
大众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14款电动汽车;宝马将提前两年即到2023年前实现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丰田制定了到2030年电动化车型销量提升至550万辆以上的目标;本田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全球性电动汽车平台,未来5年将有超过20款电动化车型发布。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正在发生变化,以往以纯电动汽车为单一发展路径的政策风向,正在向多种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共同发展转变,尤其是氢能源燃料汽车,有望成为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传统燃油车市场增长乏力,新能源车市场也看不到逆袭的希望,日产汽车未来还要在寒风中飘摇多久?
7. NISSAN GT-R的车是什么车
尼桑也叫日产。“NISSAN”的日文汉字就是“日产”。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公司,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该公司除生产各型汽车外,还涉足机床、工程机械、造船和航天技术等领域,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日产公司创立于1933年,其前身是户姻铸造公司和日本产业公司合并的汽车制造公司。1934年开始使用现名“日产汽车公司”。日产公司的总部现设在日本东京市。日产公司的汽车产品分实用型、豪华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
GT:拉丁文Gran Turismo,英文翻译为Grand Touring,意为豪华旅行车,在20世纪60年代的汽车普遍不能胜 日产GT-R
任长途旅行的工作,机械可靠程度很低,由此,出现了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马力跑车,被称为GT,人类汽车历史上只要是能被称为GT的车型,必不是流俗之辈。
R:Racing Sport...赛车运动...GT-R便是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力求成为一部功能全面而且强大的跑车。日产公司旗下的Skyline房车系,在经过多年的演化改进之后,出现了GT-R车型,也成为系列的最高版本,被无数FANS追捧。新一代的GT-R脱离了Skyline车系成为日产的一个独立车系,今后会把GT-R精神发扬光大,到目前为止,GT-R已成为世界最具性价比的超级跑车,在纽伯格林北环的最快圈速比价格贵两倍的 保时捷 911Turbo 还要快上两秒。而且,911Turbo比GT-R还要轻上100多公斤...自1969年推出C10型GT-R开始,目前已经进化到第六代。 R35 GT-R历经2001GT-R CONCEPT、2005 GT-R PROTO两代概念车,参考历代GT-R造型之精髓,融入科幻般前卫的新元素,创造了自成一派的新形象,在美学上也成为经典,脱离了以往的房车形象。SKYLINE车系的名称对于钟情于性能车的玩家们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而车系中的性能版本GT-R更是任何一个性能迷做梦也想得到的“神物”!不要说统帅所有日系性能车的BNR34,就连已经有10余年历史的BNR32现在也还是各国车迷争相抢购的对象。相信国内喜欢GT-R车系的朋友不在少数,GT-R系列一直是以SKYLINE的高性能版本为依托,所以了解GT-R就要从SKYLINE车系的诞生开始。
8. 日产最贵的车是什么车
最贵的车:2019年日产途乐,价格:50~80万元,日产轿车是一款全尺寸的100多用途SUV车型。
途乐是日本日产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车系统,1951年发布的第一款汽车系统,主要配置越野车,以硬校为主,共推出6款车型,成为车身坚固,性能可靠的豪华越野车。
配备5.6lV8发动机,直接汽油喷射系统,最大功率398马力,峰值扭矩550N·m,尼桑图莱问题作为一款大型SUV,车身尺寸为5164*1999*1955mm,比同级别的酷路泽洛大1辆。此外尼桑的空间利用率极高,可以从空间夸大骑或存储。
(8)莱特币日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其他日产车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花都、襄阳、郑州、大连设有四家工厂,以及发动机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年生产能力100万辆,员工近1.6万人。
公司产品有“轩一传”和“小科”两款升级,“天来”2.3升3.5级,“怡达”和“versa”1.6级。公司现有251家供应商,560多家经销商。
目前东风日产已形成了从北到南、重点不同的花都、襄阳、郑州、大连四个基地的战略布局。华都工厂总部,作为母公司,专注于生产入门级和中级轿车,打造大型生产工厂。
作为质量标杆工厂,襄阳工厂主要生产高端车型,计划2014年开始生产英菲尼迪品牌车型。郑州工厂主导生产日产品牌SUV车型和启辰品牌车型。该工厂计划于2014年开始生产。
9. 日产新款聆风正式在英国开启预售补贴后的售价为26845英镑,约合人民币23.3万元。
日产新款聆风正式在英国开启预售补贴后的售价为26845英镑,约合人民币23.3万元。
10. 戈恩事件依然继续,他预言:“日产将在两到三年内破产”
最近没啥戈恩的消息了?不!不!不!非常精彩。
外媒报道称:戈恩前段时间开了一场奇怪有独特的发布会,时间持续2个半小时,会上戈恩表示:“日产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破产。”此番言论真是太刺激了。
不管未来事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戈恩事件已经堪称汽车历史上教科书式案例,为今后影视作品积攒了不少“素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