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太坊知识 » 以太坊rpc源码

以太坊rpc源码

发布时间: 2021-10-14 08:42:08

❶ 求一个用C++编写的RPC方法的例子

去这个专栏看下,我记得当初就是在这学的,最后还有源代码下载,讲得很详细,祝你学习进步
http://www.cppblog.com/jb8164/archive/2009/10/14/48368.html

第1步:编写 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接口描述语言)文件
-------------------------------------------------------------------------
IDL 是一个通用的工业标准语言,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 COM 里面也是用它来描述接口的。
Hello.idl:

[
uuid("4556509F-618A-46CF-AB3D-ED736ED66477"), // 唯一的UUID,用 GUIDGen 生成
version(1.0)
]

interface HelloWorld
{
// 我们定义的方法
void Hello([in,string]const char * psz);
void Shutdown(void);
}

一个可选的文件是应用程序配置文件(.acf),它的作用是对 RPC 接口进行配置,例如下面的 Hello.acf 文件:
Hello.acf:

[
implicit_handle(handle_t HelloWorld_Binding)
]

interface HelloWorld
{

}

上面定义了 implicit_handle,这样客户端将绑定句柄 HelloWorld_Binding 了,后面的客户端代码中我们会看到。

编译 IDL 文件:
>midl Hello.idl
Microsoft (R) 32b/64b MIDL Compiler Version 6.00.0366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1991-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ing .\Hello.idl
Hello.idl
Processing .\Hello.acf
Hello.acf

我们可以看到自动生成了 Hello.h, Hello_s.c, Hello_c.c 文件,这些叫做 rpc stub 程序,不过我们可以不管这个概念,
我们只需要知道 Hello.h 里面定义了一个

extern RPC_IF_HANDLE HelloWorld_v1_0_s_ifspec;

这个 RPC_IF_HANDLE 将在后面用到。

第2步:编写服务端程序
-------------------------------------------------------------------------
第1步中我们已经约定了调用的接口,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实现其服务端。代码如下:
server.c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Hello.h" // 引用MIDL 生成的头文件

/**
* 这是我们在IDL 中定义的接口方法
* 需要注意一点,IDL 里面的声明是:void Hello([in,string]const char * psz);
* 但是这里变成了const unsigned char *,为什么呢?
* 参见MSDN 中的MIDL Command-Line Reference -> /char Switch
* 默认的编译选项,对 IDL 中的char 按照unsigned char 处理
*/

void Hello(const unsigned char * psz)
{
printf("%s\n", psz);
}

/** 这也是我们在IDL 中定义的接口方法,提供关闭server 的机制*/
void Shutdown(void)
{
// 下面的操作将导致 RpcServerListen() 退出
RpcMgmtStopServerListening(NULL);
RpcServerUnregisterIf(NULL, NULL, FALSE);
}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 用Named Pipe 作为RPC 的通道,这样EndPoint 参数就是Named Pipe 的名字
// 按照Named Pipe 的命名规范,\pipe\pipename,其中pipename 可以是除了\
// 之外的任意字符,那么这里用一个GUID 串来命名,可以保证不会重复
RpcServerUseProtseqEp((unsigned char *)"ncacn_np", 20, (unsigned char *)"\\pipe\\{8dd50205-3108-498f-96e8-dbc4ec074cf9}", NULL);

// 注册接口,HelloWorld_v1_0_s_ifspec 是在MIDL 生成的Hello.h 中定义的
RpcServerRegisterIf(HelloWorld_v1_0_s_ifspec, NULL, NULL);

// 开始监听,本函数将一直阻塞
RpcServerListen(1,20,FALSE);
return 0;
}

// 下面的函数是为了满足链接需要而写的,没有的话会出现链接错误
void __RPC_FAR* __RPC_USER midl_user_allocate(size_t len)
{
return(malloc(len));
}

void __RPC_USER midl_user_free(void __RPC_FAR *ptr)
{
free(ptr);
}

编译:
>cl /D_WIN32_WINNT=0x500 server.c Hello_s.c rpcrt4.lib
用于 80x86 的 Microsoft (R) 32 位 C/C++ 优化编译器 14.00.50727.42 版
版权所有(C)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server.c
Hello_s.c
正在生成代码...
Microsoft (R) Incremental Linker Version 8.00.50727.42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out:server.exe
server.obj
Hello_s.obj
rpcrt4.lib

编译时为什么要指定 _WIN32_WINNT=0x500 呢?因为如果没有的话会报告下面的错误:
Hello_s.c(88) : fatal error C1189: #error : You need a Windows 2000 or later to
run this stub because it uses these features:

第3步:编写客户端程序
-------------------------------------------------------------------------
客户端的代码:
client.c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Hello.h" // 引用MIDL 生成的头文件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unsigned char * pszStringBinding = NULL;
if ( argc != 2 )
{
printf("Usage:%s <Hello Text>\n", argv[0]);
return 1;
}

// 用Named Pipe 作为RPC 的通道。参见server.c 中的RpcServerUseProtseqEp() 部分
// 第3 个参数NetworkAddr 如果取NULL,那么就是连接本机服务
// 否则要取\\\\servername 这样的格式,例如你的计算机名为jack,那么就是\\jack
RpcStringBindingCompose( NULL, (unsigned char*)"ncacn_np", /*(unsigned char*)"\\\\servername"*/ NULL, (unsigned char*)"\\pipe\\{8dd50205-3108-498f-96e8-dbc4ec074cf9}", NULL, &pszStringBinding );

// 绑定接口,这里要和 Hello.acf 的配置一致,那么就是HelloWorld_Binding
RpcBindingFromStringBinding(pszStringBinding, & HelloWorld_Binding );

// 下面是调用服务端的函数了
RpcTryExcept
{
if ( _stricmp(argv[1], "SHUTDOWN") == 0 )
{
Shutdown();
}
else
{
Hello((unsigned char*)argv[1]);
}
}
RpcExcept(1)
{
printf( "RPC Exception %d\n", RpcExceptionCode() );
}
RpcEndExcept

// 释放资源
RpcStringFree(&pszStringBinding);
RpcBindingFree(&HelloWorld_Binding);
return 0;
}

// 下面的函数是为了满足链接需要而写的,没有的话会出现链接错误
void __RPC_FAR* __RPC_USER midl_user_allocate(size_t len)
{
return(malloc(len));
}

void __RPC_USER midl_user_free(void __RPC_FAR *ptr)
{
free(ptr);
}

编译:
>cl /D_WIN32_WINNT=0x500 client.c Hello_c.c rpcrt4.lib
用于 80x86 的 Microsoft (R) 32 位 C/C++ 优化编译器 14.00.50727.42 版
版权所有(C)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client.c
Hello_c.c
正在生成代码...
Microsoft (R) Incremental Linker Version 8.00.50727.42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out:client.exe
client.obj
Hello_c.obj
rpcrt4.lib

第4步:测试:
-------------------------------------------------------------------------
运行 server.exe,将弹出一个 console 窗口,等待客户端调用。
运行客户端 client.exe:

>client hello
可以看到 server.exe 的 console 窗口出现 hello 的字符串。

>client shutdown
server.exe 退出。

以太坊如何使用web3.js或者rpc接口获取交易数据交易时间与确认数

如果要查询主网上的交易记录,可以使用etherscan。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搭建的私链,应该如何查询交易记录呢?

答案是你需要自己监听链上的日志,存到数据库里,然后在这个数据库中查询。例如:

varaddr=""
varfilter=web3.eth.filter({fromBlock:0,toBlock:'latest',address:addr});
filter.get(function(err,transactions){
transactions.forEach(function(tx){
vartxInfo=web3.eth.getTransaction(tx.transactionHash);
//这时可以将交易信息txInfo存入数据库
});
});

web3.eth.filter()用来监听链上的日志,web3.eth.getTransaction()用来提取指定交易的信息,一旦获得交易信息,就可以存入数据库供查询用了。

推荐一个实战入门,你可以看看:以太坊教程

❸ 以太坊是什么丨以太坊开发入门指南

以太坊是什么丨以太坊开发入门指南
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投入到区块链开发队伍当中来,可是又感觉无从下手,本文将基于以太坊平台,以通俗的方式介绍以太坊开发中涉及的各晦涩的概念,轻松带大家入门。
以太坊是什么
以太坊(Ethereum)是一个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 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它允许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
对这句话不理解的同学,姑且可以理解为以太坊是区块链里的Android,它是一个开发平台,让我们就可以像基于Android Framework一样基于区块链技术写应用。
在没有以太坊之前,写区块链应用是这样的:拷贝一份比特币代码,然后去改底层代码如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网络协议等等(很多山寨币就是这样,改改就出来一个新币)。
以太坊平台对底层区块链技术进行了封装,让区块链应用开发者可以直接基于以太坊平台进行开发,开发者只要专注于应用本身的开发,从而大大降低了难度。
目前围绕以太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开发生态圈:有社区的支持,有很多开发框架、工具可以选择。
智能合约
什么是智能合约
以太坊上的程序称之为智能合约, 它是代码和数据(状态)的集合。
智能合约可以理解为在区块链上可以自动执行的(由事件驱动的)、以代码形式编写的合同(特殊的交易)。
在比特币脚本中,我们讲到过比特币的交易是可以编程的,但是比特币脚本有很多的限制,能够编写的程序也有限,而以太坊则更加完备(在计算机科学术语中,称它为是“图灵完备的”),让我们就像使用任何高级语言一样来编写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的程序(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非常适合对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投票、保险、金融应用、预测市场、产权所有权管理、物联网、点对点交易等等。
目前除数字货币之外,真正落地的应用还不多(就像移动平台刚开始出来一样),相信1到3年内,各种杀手级会慢慢出现。
编程语言:Solidity
智能合约的默认的编程语言是Solidity,文件扩展名以.sol结尾。
Solidity是和JavaScript相似的语言,用它来开发合约并编译成以太坊虚拟机字节代码。
还有长像Python的智能合约开发语言:Serpent,不过建议大家还是使用Solidity。
Browser-Solidity是一个浏览器的Solidity IDE, 大家可以点进去看看,以后我们更多文章介绍Solidity这个语言。
运行环境:EVM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太坊虚拟机是以太坊中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
Solidity之于EVM,就像之于跟JVM的关系一样,这样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以太坊虚拟机是一个隔离的环境,在EVM内部运行的代码不能跟外部有联系。
而EVM运行在以太坊节点上,当我们把合约部署到以太坊网络上之后,合约就可以在以太坊网络中运行了。
合约的编译
以太坊虚拟机上运行的是合约的字节码形式,需要我们在部署之前先对合约进行编译,可以选择Browser-Solidity Web IDE或solc编译器。
合约的部署
在以太坊上开发应用时,常常要使用到以太坊客户端(钱包)。平时我们在开发中,一般不接触到客户端或钱包的概念,它是什么呢?
以太坊客户端(钱包)
以太坊客户端,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开发者工具,它提供账户管理、挖矿、转账、智能合约的部署和执行等等功能。
EVM是由以太坊客户端提供的。
Geth是典型的开发以太坊时使用的客户端,基于Go语言开发。 Geth提供了一个交互式命令控制台,通过命令控制台中包含了以太坊的各种功能(API)。Geth的使用我们之后会有文章介绍,这里大家先有个概念。
Geth控制台和Chrome浏览器开发者工具里的面的控制台是类似,不过是跑在终端里。
相对于Geth,Mist则是图形化操作界面的以太坊客户端。
如何部署
智能合约的部署是指把合约字节码发布到区块链上,并使用一个特定的地址来标示这个合约,这个地址称为合约账户。
以太坊中有两类账户:
· 外部账户
该类账户被私钥控制(由人控制),没有关联任何代码。
· 合约账户
该类账户被它们的合约代码控制且有代码与之关联。
和比特币使用UTXO的设计不一样,以太坊使用更为简单的账户概念。
两类账户对于EVM来说是一样的。
外部账户与合约账户的区别和关系是这样的:一个外部账户可以通过创建和用自己的私钥来对交易进行签名,来发送消息给另一个外部账户或合约账户。
在两个外部账户之间传送消息是价值转移的过程。但从外部账户到合约账户的消息会激活合约账户的代码,允许它执行各种动作(比如转移代币,写入内部存储,挖出一个新代币,执行一些运算,创建一个新的合约等等)。
只有当外部账户发出指令时,合同账户才会执行相应的操作。
合约部署就是将编译好的合约字节码通过外部账号发送交易的形式部署到以太坊区块链上(由实际矿工出块之后,才真正部署成功)。
运行
合约部署之后,当需要调用这个智能合约的方法时只需要向这个合约账户发送消息(交易)即可,通过消息触发后智能合约的代码就会在EVM中执行了。
Gas
和云计算相似,占用区块链的资源(不管是简单的转账交易,还是合约的部署和执行)同样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不对!)。
以太坊上用Gas机制来计费,Gas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工作量单位,智能合约越复杂(计算步骤的数量和类型,占用的内存等),用来完成运行就需要越多Gas。
任何特定的合约所需的运行合约的Gas数量是固定的,由合约的复杂度决定。
而Gas价格由运行合约的人在提交运行合约请求的时候规定,以确定他愿意为这次交易愿意付出的费用:Gas价格(用以太币计价) * Gas数量。
Gas的目的是限制执行交易所需的工作量,同时为执行支付费用。当EVM执行交易时,Gas将按照特定规则被逐渐消耗,无论执行到什么位置,一旦Gas被耗尽,将会触发异常。当前调用帧所做的所有状态修改都将被回滚, 如果执行结束还有Gas剩余,这些Gas将被返还给发送账户。
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就会有人写出无法停止(如:死循环)的合约来阻塞网络。
因此实际上(把前面的内容串起来),我们需要一个有以太币余额的外部账户,来发起一个交易(普通交易或部署、运行一个合约),运行时,矿工收取相应的工作量费用。
以太坊网络
有些着急的同学要问了,没有以太币,要怎么进行智能合约的开发?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选择以太坊官网测试网络Testnet
测试网络中,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免费的以太币,缺点是需要发很长时间初始化节点。
使用私有链
创建自己的以太币私有测试网络,通常也称为私有链,我们可以用它来作为一个测试环境来开发、调试和测试智能合约。
通过上面提到的Geth很容易就可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测试网络,以太币想挖多少挖多少,也免去了同步正式网络的整个区块链数据。
使用开发者网络(模式)
相比私有链,开发者网络(模式)下,会自动分配一个有大量余额的开发者账户给我们使用。
使用模拟环境
另一个创建测试网络的方法是使用testrpc,testrpc是在本地使用内存模拟的一个以太坊环境,对于开发调试来说,更方便快捷。而且testrpc可以在启动时帮我们创建10个存有资金的测试账户。
进行合约开发时,可以在testrpc中测试通过后,再部署到Geth节点中去。
更新:testrpc 现在已经并入到Truffle 开发框架中,现在名字是Ganache CLI。
Dapp: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
以太坊社区把基于智能合约的应用称为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DecentralizedApp)。如果我们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智能合约理解为和数据库打交道的程序,那就很容易理解Dapp了,一个Dapp不单单有智能合约,比如还需要有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其他的东西。
Truffle
Truffle是Dapp开发框架,他可以帮我们处理掉大量无关紧要的小事情,让我们可以迅速开始写代码-编译-部署-测试-打包DApp这个流程。
总结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以太坊是平台,它让我们方便的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去中心化的应用,在这个应用中,使用Solidity来编写和区块链交互的智能合约,合约编写好后之后,我们需要用以太坊客户端用一个有余额的账户去部署及运行合约(使用Truffle框架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做这些事情了)。为了开发方便,我们可以用Geth或testrpc来搭建一个测试网络。
注:本文中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对一些概念做了类比,有些严格来不是准确,不过我也认为对于初学者,也没有必要把每一个概念掌握的很细致和准确,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过一段后,我们会对同一个东西有不一样的理解。

❹ 如何安装 testrpc 和 truffle · EthFans/wiki Wiki · GitHub

For Ubuntu

注意事项: 请勿直接使用 root 用户,请使用带有 sudo 权限的普通用户安装 testrpc 和 truffle。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系统依赖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git openssl

# 安装 nodes
curl -sL https://deb.nodesource.com/setup_5.x | sudo -E bash -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

# 修复 npm 全局安装的文件权限问题
mkdir ~/.npm-global
npm config set prefix '~/.npm-global'

# 设置 Bash 环境变量
echo [[ -s "$HOME/.profile" ]] && source $HOME/.profile' >> ~/.bash_profile
echo 'export PATH=~/.npm-global/bin:$PATH' >> ~/.profile
source ~/.profile

# 安装 testrpc
npm install -g ethereumjs-testrpc

# 安装 truffle
npm install -g truffle

For Mac
# 安装 Mac 环境下的编译套件
xcode-select --install

# 安装 brew
/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 安装 nvm
brew update
brew install nvm
source $(brew --prefix nvm)/nvm.sh
echo "source $(brew --prefix nvm)/nvm.sh" >> ~/.profile

# 通过 nvm 安装 node
nvm install v5.11.1
nvm alias default 5.11.1

# 安装 testrpc
npm install -g ethereumjs-testrpc

# 安装 truffle
npm install -g truffle

❺ 怎么用rpc查询以太坊智能合约该笔交易是否out of gas

因为区块链技术对实现智能合约存在天然的优势。比特币、瑞泰币、莱特币、以太坊等数字加密货币都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

❻ rpc框架都有哪些rmi bbo

Dubbo分层

config(配置层 )

proxy(服务代理层)

registry( 注册中心层)

cluster( 路由层)

monitor( 监控层)

protocol( 远程调用层)

exchange( 信息交换层)

transport( 网络传输层)

serialize( 数据序列化层)

对外配置接口
以ServiceConfig, ReferenceConfig为中心,可以直接new配置类,也可以通过spring解析配置生成配置类
Javassist ProxyFactory
Jdk ProxyFactory
服务接口透明代理,生成服务的客户端Stub和服务器端Skeleton
以ServiceProxy为中心,扩展接口为ProxyFactory
选择

Zookeeper

Redis

Multicast

Simple

支持基于网络的集群方式,有广泛周边开源产品,建议使用bbo-2.3.3以上版本(推荐使用)
依赖于Zookeeper的稳定性
支持基于客户端双写的集群方式,性能高
要求服务器时间同步,用于检查心跳过期脏数据
去中心化,不需要安装注册中心
依赖于网络拓普和路由,跨机房有风险
Dogfooding,注册中心本身也是一个标准的RPC服务
没有集群支持,可能单点故障
封装服务地址的注册与发现
以服务URL为中心,扩展接口为RegistryFactory, Registry, RegistryService
选择

Spring

Jetty

Log4j

自动加载META-INF/spring目录下的所有Spring配置
启动一个内嵌Jetty,用于汇报状态
大量访问页面时,会影响服务器的线程和内存
自动配置log4j的配置,在多进程启动时,自动给日志文件按进程分目录
用户不能控制log4j的配置,不灵活
条件路由

脚本路由

基于条件表达式的路由规则,功能简单易用
有些复杂多分支条件情况,规则很难描述
基于脚本引擎的路由规则,功能强大
没有运行沙箱,脚本能力过于强大,可能成为后门
Random

RoundRobin

LeastActive

ConsistentHash

随机,按权重设置随机概率(推荐使用)
在一个截面上碰撞的概率高,重试时,可能出现瞬间压力不均
轮循,按公约后的权重设置轮循比率
存在慢的机器累积请求问题,极端情况可能产生雪崩
最少活跃调用数,相同活跃数的随机,活跃数指调用前后计数差,使慢的机器收到更少请求
不支持权重,在容量规划时,不能通过权重把压力导向一台机器压测容量
一致性Hash,相同参数的请求总是发到同一提供者,当某一台提供者挂时,原本发往该提供者的请求,基于虚拟节点,平摊到其它提供者,不会引起剧烈变动
压力分摊不均
Failover

Failfast

Failsafe

Failback

Forking

Broadcast

失败自动切换,当出现失败,重试其它服务器,通常用于读操作(推荐使用)
重试会带来更长延迟
快速失败,只发起一次调用,失败立即报错,通常用于非幂等性的写操作
如果有机器正在重启,可能会出现调用失败
失败安全,出现异常时,直接忽略,通常用于写入审计日志等操作
调用信息丢失
失败自动恢复,后台记录失败请求,定时重发,通常用于消息通知操作
不可靠,重启丢失
并行调用多个服务器,只要一个成功即返回,通常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读操作
需要浪费更多服务资源
广播调用所有提供者,逐个调用,任意一台报错则报错,通常用于更新提供方本地状态
速度慢,任意一台报错则报错
封装多个提供者的路由及负载均衡,并桥接注册中心
以Invoker为中心,扩展接口为Cluster, Directory, Router, LoadBalance
Cluster选择

Router选择

路由规则

容器

RPC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监控
以Statistics为中心,扩展接口为MonitorFactory, Monitor, MonitorService
Dubbo协议

Rmi协议

Hessian协议

连接个数:单连接
连接方式:长连接
传输协议:TCP
传输方式:NIO异步传输
序列化:Hessian二进制序列化
适用范围:传入传出参数数据包较小(建议小于100K),消费者比提供者个数多,单一消费者无法压满提供者,尽量不要用bbo协议传输大文件或超大字符串。
适用场景:常规远程服务方法调用
采用NIO复用单一长连接,并使用线程池并发处理请求,减少握手和加大并发效率,性能较好(推荐使用)
适合于小数据量大并发的服务调用,以及服务消费者机器数远大于服务提供者机器数的情况
Dubbo缺省协议不适合传送大数据量的服务,比如传文件,传视频等,除非请求量很低
Dubbo协议缺省每服务每提供者每消费者使用单一长连接,如果数据量较大,可以使用多个连接
为防止被大量连接撑挂,可在服务提供方限制大接收连接数,以实现服务提供方自我保护
在大文件传输时,单一连接会成为瓶颈
总结

可与原生RMI互操作,基于TCP协议
偶尔会连接失败,需重建Stub
参数及返回值需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参数及返回值不能自定义实现List, Map, Number, Date, Calendar等接口,只能用JDK自带的实现,因为hessian会做特殊处理,自定义实现类中的属性值都会丢失
连接个数:多连接
连接方式:短连接
传输协议:HTTP
传输方式:同步传输
序列化:Hessian二进制序列化
适用范围:传入传出参数数据包较大,提供者比消费者个数多,提供者压力较大,可传文件
适用场景:页面传输,文件传输,或与原生hessian服务互操作
提供者用Dubbo的Hessian协议暴露服务,消费者直接用标准Hessian接口调用
或者提供方用标准Hessian暴露服务,消费方用Dubbo的Hessian协议调用
基于Hessian的远程调用协议
可与原生Hessian互操作,基于HTTP协议
需hessian.jar支持,http短连接的开销大
Hessian协议用于集成Hessian的服务,Hessian底层采用Http通讯,采用Servlet暴露服务,Dubbo缺省内嵌Jetty作为服务器实现
可以和原生Hessian服务互操作

总结

约束

封装RPC调用
以Invocation, Result为中心,扩展接口为Protocol, Invoker, Exporter
选择

封装请求响应模式,同步转异步
以Request, Response为中心,扩展接口为Exchanger, ExchangeChannel,ExchangeClient, ExchangeServer
Netty

Mina

Grizzly

性能较好(推荐使用)
一次请求派发两种事件,需屏蔽无用事件
老牌NIO框架,稳定
待发送消息队列派发不及时,大压力下,会出现FullGC
Sun的NIO框架,应用于GlassFish服务器中
线程池不可扩展,Filter不能拦截下一Filter
抽象mina和netty为统一接口
以Message为中心,扩展接口为Channel, Transporter, Client, Server, Codec
选择

Hessian

Dubbo

Json

Java

性能较好,多语言支持(推荐使用)
Hessian的各版本兼容性不好,可能和应用使用的Hessian冲突,Dubbo内嵌了hessian3.2.1的源码
通过不传送POJO的类元信息,在大量POJO传输时,性能较好
当参数对象增加字段时,需外部文件声明
纯文本,可跨语言解析,缺省采用FastJson解析
性能较差
Java原生支持
性能较差
可复用的一些工具
扩展接口为Serialization, ObjectInput, ObjectOutput, ThreadPool
选择

Business

RPC

Remoting

Service
Config
Proxy
Registry
Cluster
Monitor
Protocol
Exchange
Transport
Serialize
层次结构

层说明

❼ 以太坊架构是怎么样的

以太坊最上层的是DApp。它通过Web3.js和智能合约层进行交换。所有的智能合约都运行在EVM(以太坊虚拟机)上,并会用到RPC的调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内容,包括:blockChain, 共识算法,挖矿以及网络层。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户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户端就是Geth(Go-Ethereum)

❽ 分享一个php如何开发以太坊的教程

以太坊规定了每个节点需要实现的JSON RPC API 应用开发接口,该接口是传输无关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HTTP、websocket或IPC等多种 通信机制来使用该接口协议操作以太坊节点:

❾ ETH以太坊Ethereum如何使用RPC调用实现web端充值提现

以太坊源码go-ethereum怎么运行
安装基于MIPS的linux头文件
$ cd $PRJROOT/kernel
$ tar -xjvf linux-2.6.38.tar.bz2
$ cd linux-2.6.38

在指定路径下创建include文件夹,用来存放相关头文件。
$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保证linux源码是干净的。
$ make mrproper

生成需要的头文件。
$ make ARCH=mips headers_check
$ make ARCH=mips INSTALL_HDR_PATH=dest headers_install

将dest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指定的include文件夹内。
$ cp -rv dest/include/* $TARGET_PREFIX/include

最后删除dest文件夹
$ rm -rf dest
$ ls -l $TARGET_PREFIX/include

热点内容
trx4灯电源 发布:2025-05-09 02:59:34 浏览:815
比特币被禁如何交易 发布:2025-05-09 02:58:35 浏览:881
1060ti算力 发布:2025-05-09 02:49:51 浏览:709
RX580挖不了以太坊 发布:2025-05-09 02:43:56 浏览:269
地下城那个能源中心怎么去 发布:2025-05-09 02:36:15 浏览:620
电脑挖比特币合法吗 发布:2025-05-09 02:35:38 浏览:132
数字货币非法获利 发布:2025-05-09 02:29:27 浏览:375
苹果手机trx收款如何操作 发布:2025-05-09 02:25:50 浏览:186
万博中心去汽车总站怎么走 发布:2025-05-09 02:04:14 浏览:855
trx训练属于无氧吗 发布:2025-05-09 02:02:32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