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华北
❶ 太原沦陷后,八路军是怎样在华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由于晋东要隘娘子关和晋北咽喉忻口于1937年10月相继失守,使华北最后一个战略要点太原门户洞开,历时23天的太原保卫战功败垂成。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华北正面战场随之解体,日军也将主力转移到津浦线和长江流域。这也为共产党、八路军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时机和广阔天地。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八路军总部随之决定并部署了3师主力由正规军转化为游击军,由正规战争转化为游击战争,四方分兵,挺进敌后的具体事宜。
当第115师在主力随八路军总部兼程南下驰援娘子关时,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该师余部留守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1个月的艰苦工作,在晋东北广泛建立了抗日秩序,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初步奠定了抗日根据地的基础。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成立,到1938年初,以晋东北五台县为中心的晋察冀敌后已经拓展到包括43个县、120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堡垒。
第120师早在忻口会战时,就在政治委员关向应的率领下分赴晋西北岢岚、兴县等14个县,进行以发动群众为中心的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太原失守后,贺龙率120师主力开赴晋西北敌后,到1938年1月,共产党、八路军在这一地区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以管涔山为依托的晋西北敌后区初现轮廓。
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先后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第129师即行完成战略展开,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会后,全师根据总部和师部的部署,一面以主力一部分别进至平汉铁路以西、正太铁路以南、同蒲铁路以东一线,开展游击战争;一面抽调大批干部和先后分遣2/3以上兵力,组成工作团和游击支队,分散到晋冀豫广大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4月初日军九路围攻前,晋东南敌后区初步形成。
1937年12月,第115师主力进抵洪(洞)、赵(城)地区,与先期进驻临汾、洪洞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山西省委密切配合,全面进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8年2月初到3月底,师部率第343旅先后深入汾离公路以南、同蒲铁路以西的晋西南各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全力控制吕梁山脉南端,保卫黄河河防。在配合国民党军完成侧击、钳制日军由晋中南进任务后,又进一步打退了敌人对晋西南和黄河渡口的进犯,保证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边区和晋西南区的开辟,为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巩固的战争后方和前进的战略基地。
太原失守后,山西各地党组织和八路军领导机关明确地将建立和扩大抗日武装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在山西全省进行了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队和人民自卫队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工作。
各级抗日政权建立后,遵照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扩大八路军的指示,各地立即在辖区内广泛发动组织群众,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八路军3个师由此在短期内普遍得到迅猛发展。第115师留守五台山的部队,在根据地初创时只有3000人,经过仅仅2个月的时间,就扩展到3万余人。第120师东渡黄河时兵力为3个团8200人,1938年初扩建整编后,全师主力增至6个团2.5万人。第129师的总兵力也达到3万人。到1938年初,3个师的主力由入晋时的3万余人增加到近10万人,同年秋进一步扩展到25万人,切切实实成为在山西和全华北坚持持久抗战的主力军。在此期间,山西新军在八路军的帮助下,也达到迅速发展。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由初创时的1个总队壮大到1938年春的4个纵队,另外还有工人武装纵队、政卫队和战争动员总会领导的13个游击支队。
在壮大主力部队,加强正规武装建设的同时,山西各地党组织还大力建立和发展地方游击武装和人民自卫武装。在晋东北,不但广大的工、农群众纷纷参加抗日武装,各县都成立了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的抗日游击队、义勇军。在晋西北,第120师地方工作团用仅1个月时间,在各县组织起游击队、自卫队1.1万余人,不脱产的自卫队5.7万人。到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有组织的群众达到100多万人,不脱产的自卫队员发展到30多万人。在晋西南,各县党组织和牺盟会在当地合法成立了二三百人到三四百人不等的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山西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性游击战争在敌后的开展,使抗日烽火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燃遍了山西的广阔大地,并日趋猛烈地向整个华北扩展开来。
❷ 明朝崇祯年出现的瘟疫是什么病
鼠疫。
明末鼠类异常活动的 现象,结合近代鼠间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类异常活动来看,说明着鼠疫的发生。文献中 “毒瘤杀人”、“大 头瘟”、“疙瘩瘟”等记载,更加清楚鼠疫的临床症状。 起初患者突然发起高烧,有的胡言乱语、行为失控,或者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在腹股沟、腋窝、双腿出现肿胀,一些人长期昏迷或精神错乱。他们的结局多数都是死亡,更为可怕的是,有时候人们正在街上或家中交谈着,一个人突然就开始摇晃,猛然倒在地上死去。人们毫无征兆地成群倒下,无人再去理会....街头、闹市、民居里到处都是倒毙后无人掩埋的尸体,尸体腹部肿胀,眼睛通红,张大的嘴里不断流出脓水。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全世界医生们回天乏术。
今天的医学研究证实。鼠疫是啮齿科动物或身上的跳蚤携带的病菌引起的,主要是鼠类。一般先在鼠类传播,人畜接触后感染,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发病到死亡可一天内。鼠疫一般分两种:接触传染的腺鼠疫和呼吸传染的肺鼠疫。
1644年发生能在北京的这场鼠疫,判断为先是腺鼠疫后是肺鼠疫的混合肆虐。
东门本文《第2章---明朝的气温》里介绍了,1644年是近一万年来最冷的几十年的末期(1580-1644)。回归线南移,我国华北地区地处北纬40。地区,平均气温下降4到6摄氏度,气候寒冷。于是草原植被南移,大量的啮齿动物跟随南下,与原来的农耕大明子民争夺生存空间。对中国人明朝人而言,这是一场惨厉结局的争夺。啮齿动物带来的鼠疫病菌,最终消灭了明朝几百万人口。
更加悲壮的是,这次鼠疫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而这里是中国军事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域。鼠疫的发生,直接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锐减,军队的巨大非战人员损失。预备役兵源的严重不足。
史料记载:北京沦陷前夕,明军守城部队严重匮乏。仅有的一些能上城墙的守军士兵,也是被疾病折磨虚弱不堪。军官,“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 故”。尽管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坚固的军事堡垒,城坚而沟深,但却无奈于可御敌之兵。
这次鼠疫对北京的影响是空前绝后,惨绝人寰的。死鼠尸体污染了战备粮食仓库,也污染了水源,军队和百姓食用后造成瘟疫更大范围扩散;疾病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使紧急战备生产计划化为乌有。鼠疫笼罩下的北京城人人自危,无暇顾它,人心惶惶的京城官民对步步逼近的起义军只能是听之任之。
鼠疫不仅仅杀死拱卫防守的军民,直接破坏北方的军事防御。而且对明朝南方州府救援北京工作也造成致命影响。北方的鼠疫消息传到南方,无形中对民众造成巨大心理恐慌。在中国,古代不识别烈性传染病,而统称“瘟疫”。瘟疫来袭,人们无法抵御,只能听天由命。于是畏之天谴。北京的救援文书,皇帝的圣旨,最终没有能够战胜南方军民对疾病的恐惧。南方州府的官员,尽管有勤王之心,却无跟随之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的兵马一步一步的逼向天子居住的北京。无能为力,莫可奈何。
历史这样记载: 1644年3月17日上午贼攻北京城。 18日下午陷落!
于是乎,这座千年古城,这个北方重镇,这颗中国心脏,以最短的时间,以太轻松的方式被农民闯王李自成得手了。
❸ 华北陆块南北缘钼成矿作用对比
华北陆块南北缘为中国最为主要的钼矿产地,广泛发育大型、超大型钼矿床,估算钼矿储量分别占中国东部钼储量的11%和41%。正因如此,华北陆块南北缘一直以来是地质学家的研究热点区域(如黄典豪等,1996;曾庆栋等,2012),也是中国主要的钼找矿勘查区域。前人曾讨论过华北陆块南北缘钼成矿作用,主要涉及成岩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毛景文等,2003;毛景文等,2005;代军治,2008;曾庆栋等,2012)、矿床地球化学(代军治,2008;朱赖民等,2009)、赋矿层位(刘永春等,2007;代军治,2008)等方面。前文的研究显示,华北陆块南北缘钼矿集区的展布基本一致,均为EW向或近EW向,断裂构造是钼成矿的重要控制条件,总结华北陆块南北缘的中生代钼成矿作用异同如下:
1)从成矿岩体岩石类型来看,华北陆块南北缘岩石类型多样,北缘多数岩体更偏中性,以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南缘则以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较少出现中性闪长岩类;从岩石成因类型来看,北缘以I型和埃达克质岩石为主,南缘以I型和A型花岗岩为主,卢欣祥等(2002)将南缘成矿岩体定义为深源浅成型;从成矿岩体形成时代来看,北缘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均有产出,而南缘则主要集中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2)从矿化元素组合来看,华北陆块南北缘除都具有独立钼矿床产除外,还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北缘主要有Mo,MoCu,CuMo,MoZn(Ag)和MoAuCu,以前三种为主;南缘矿化组合明显更为复杂,包括Mo(Re),MoW,AuMo,MoAu,MoPb(ZnAg),MoFe和CuMo,其中CuMo组合目前只在秋树湾矿床中发育。
3)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华北陆块北缘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以前三种以及它们的复合类型为主;南缘矿床成因类型更为复杂,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爆破角砾岩型、碳酸盐岩脉型、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基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它们的复合类型为主,石英脉型、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基型为新近发现的矿床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十分重要的矿床,矿床规模均可达大型,甚至超大型,如竹园沟钼矿就是产于太山庙花岗岩基中。
4)从成矿时代上来看,华北陆块南北缘在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均有钼成矿作用发生,但两者的成矿高峰期却不尽相同。北缘钼成矿作用主要包括中晚三叠世(237~222 Ma)、早-中侏罗世(165~191 Ma)、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148 Ma~140 Ma)和早白垩世四个阶段,南缘亦主要划分为三叠纪(250~205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48~138 Ma)、早白垩世中期(135~119 Ma)、早白垩世晚期(116~105 Ma)四个阶段。北缘的钼成矿高峰期为早—中侏罗世(165~191 Ma)和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148 Ma~140 Ma),中晚三叠世(237~222 Ma)和早白垩世钼成矿作用很弱,特别是早白垩世钼成矿作用,目前仅有小寺沟钼铜矿一例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南缘的钼成矿高峰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48~138 Ma)、早白垩世中期(135~119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16~105 Ma),而早中侏罗世钼成矿作用十分微弱,目前仅有八里坡小型钼矿和母山中型钼矿两个年龄数据。即北缘早-中侏罗世钼成矿作用强烈,而南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钼成矿作用强烈。
表6-11 华北陆块南北缘中生代钼成矿作用主要特点
5)华北陆块南北缘钼成矿流体特征基本一致,气相成分均以H2 O,CO2 为主,液相成分阴离子以Cl-,
图6-35 燕辽地区(左)和东秦岭(右)钼矿集区区域成矿模式
❹ 古代宫廷内的职位,等级,最好具体一点。
唐代宫廷设六局一司,分别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和宫正司。具体职位与品级如下:
一、尚宫职,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书物出纳文簿,皆印署之。司记掌印,凡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录,审而付行焉。典记佐之,女史掌执文书。司言掌宣传启奏。司簿掌宫人名簿廪赐。司闱掌宫闱管籥。
1、尚宫二人,正五品。
2、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
3、司言二人,正七品。典言二人,正八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4、司簿二人,正六品。典簿二人,正七品。掌簿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
5、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二、尚仪之职,掌礼仪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官属。司籍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司东掌率乐人习乐,陈悬、拊击、进退。司宾掌宾客朝见、宴会赏赐。司赞掌朝见宴会赞相。
1、尚仪二人,正五品。
2、司籍二人,正六品。典籍二人,正七品。掌籍二人,正八品。女史十人,
3、司乐四人,正六品。典乐四人,正七品。掌乐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4、司宾二人,正六品。典宾二人,正七品。掌宾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5、司赞二人,正六品。典赞二人,正六品。掌赞二人,正六品。女史二人。
三、尚服之职,掌供内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司之官属。司宝掌瑞宝、符契、图籍。司衣掌衣服首饰。司饰掌膏沐巾栉。司仗掌羽仪仗卫。
1、尚服二人,正五品。
2、司宝二人,正六品。典宝二人,正七品。 掌宝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3、司衣二人,正六品。典衣二人,正七品。掌衣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4、司饰二人,正六品。典饰二人,正七品。掌饰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5、司仗二人,正六品。典仗二人,正七品。掌仗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四、尚食之职,掌供膳羞品齐之数,总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四司之官属。凡进食,先尝之。司膳掌制烹煎和。司酝掌酒醴枌饮。司药掌方药。司饎掌给宫人廪饩饭食、薪炭。
1、尚食二人,正五品。
2、司膳四人,正六品。典膳四人,正七品。掌膳四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3、司酝二人,正七品。典酝二人,正七品。掌酝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4、司药二人,正六品。典药二人,正七品。掌药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5、司饎二人,正六品。典饎二人,正七品。掌饎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五、尚寝之职,掌燕寝进御之次序,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官属。司设掌帏帐茵席、扫洒张设。司舆掌舆辇伞扇羽仪。司苑掌园苑种植蔬果。司灯掌灯烛。
1、尚寝二人,正五品。
2、司设二人,正六品。典设二人,正七品。掌设二人,正八品。女史四人。
3、司舆二人,正六品。典舆二人,正七品。掌舆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4、司苑二人,正六品。典苑二人,正七品。掌苑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5、司灯二人,正六品。典灯二人,正七品。掌灯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六、尚功之职,掌女功之程课,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之官属。司制掌衣服裁缝。司珍掌宝货。司彩掌缯锦丝枲之事。司计掌支度衣服、饮食、薪炭。
1、尚功二人,正五品。
2、司制二人,正六品。典制二人,正七品。掌制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3、司珍二人,正六品。典珍二人,正七品。掌珍二人,正八品。女史六人。
4、司彩二人,正六品。典彩二人,正七品。掌彩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5、司计二人,正六品。典计二人,正七品。掌计二人,正八品。女史二人。
七、宫正之职,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司正、典正佐之。
1、宫正一人,正五品。
2、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女史四人。
此外,唐朝又有文学馆,女官中有文学者为学士,执掌教习妃嫔、宫人文化书算等。
(4)以太坊华北扩展阅读
宫廷女官制度:
最早有关女官的记载始于《周礼》,《周礼·天官》中,除天子后体同天子,夫人于后犹三公之于王,坐而论妇礼,不能作官看待外,其他九嫔以下既是王的嫔妾,也是执掌各方面的女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女御四德,并在各种礼仪中赞助天子后,世妇掌祭礼、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官涤溉,女御掌御叙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女功,同时又是各种仪式中世妇的助手。
此外还有女祝拿后宫祭祀、祷祠以及有关鬼神之事。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是王后内治的辅助和秘书。另外,在宫内的服务机构中,在宦官的领导下,还有女酒、女浆、女醢、女篣、女醯、女盐、女幂等,这些都是从事具体工作的宫中最低级的宫职人员了。
秦汉自夫人以下设有设嫔、世妇、女御等名目,也未言及女官。但《隋书》叙述女官设置时,说是“采汉、晋旧仪”,可见汉、晋后官是有女官制度的,但因史官言之不详,只能存而不论。见于记藏,将宫中女官(又称宫官、女职)与嫔御(即内宫)加以区别,另立系统的是北魏孝文帝之时。
女官主管宫中具体事务,其职秩与外官相对。最高领导人内司,官比尚书令。其次是作司、大监、女侍中,官比二品。其三是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等,官比三品。其四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官比四品。最下一等是青衣、女酒、女饷、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
隋文帝时,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后宫掖廷事务。隋炀帝加以改制,使与外廷尚书省相类似,设六尚局管二十四司。唐承隋制,设置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司,集中国古代女官制度之大成,嗣后宋金明三代女官制度都是在唐制基础上损益而成。另外,唐代皇太子所居东宫也设置有司闺,司则,司馔等三司九掌女官。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政权也设女官。
明代洪武年间,经多次改定后,完全依照唐代制度设置女官。但永乐之后,女官职掌多为宦官衙门侵夺,女官制度虽存但职员多缺。清顺治十五年,拟定女官制度: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依照明朝制度,设置六局一司,但议定而未行,宫女由内务府管理,故中国古代女官制度至清代而止。
❺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主要有哪些国内外的品牌,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西门子SCALANCE X系列是适合工业环境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其种类齐全,是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网络的核心。既支持SNMP和WEB诊断,也支持PROFINET诊断。提供了工业级设计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维护简便性。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表示SCALANCE X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优势不仅仅局限于此,下面为大家做个详细介绍。
SCALANCE X-100 非网管型交换机带有电气端口和光纤端口,冗余馈电装置和信号触点可用于设备层的应用。
SCALANCE X-200 网管型交换机用于设备层到全厂网络化的应用。由于配置组态及远程诊断功能都集成在了STEP 7 工程软件中,工厂的可用性水平得到了提高。具有高防护等级的设备无需安装在控制柜中。对于有硬实时要求和最大化有效性要求的工厂网络可利用对应的等时同步交换机(SCALANCE X-200IRT)。
SCALANCE X-300 增强网管型主要应用领域为高性能工厂网络与企业网络相连接的衔接部分。
SCALANCEX-300 增强网管型产品系列结合了SCALANCEX-400 系列( 不包含第3 层路由功能) 的固件功能和SCALANCE X-200 产品系列的紧凑结构。因此和SCALANCEX-200 交换机相比,SCALANCE X-300 交换机既具有更好的管理功能,又具有更好的固件功能。模块化SCALANCE X-400 交换机用于高性能工厂网络( 例如具有高速冗余的工厂网络)。基于模块化结构,交换机可针对相应的任务进行精确地调整。由于支持IT 标准( 例如VLAN,IGMP,RSTP),可以将自动化网络天衣无缝地集成在现有办公网络之中。利用Layer 3 的路由功能允许在不同IP 的子网之间通讯。
❻ 工控机和以太网交换机是一样的吗
工控机就是工业级特种计算机,而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 强烈支持一楼
北京中航神州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小靳愿意为您提供华北工控机,研华工控机,研祥工控机,西门子工控机专业服务。但愿能帮您 ,欢迎一起交流
❼ 2012年10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品牌排名,大家列一下
这个要分国内国外品牌了,
国外的有赫斯曼、罗杰康、西门子等等,
国内的有研华、研祥、MOXA、三旺、东土、科洛里斯、卓越信通、迈威、正维等,
其实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也分很多市场、种类、领域,如两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用,商用等。其实华为、中兴的市场定位领域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多用于高端市场,而且是出口比较多,所以名次不好排,像一般的,就如我上面列的九种,在一般的工业领域,还是有很大的知名度的。
❽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我想问一下你们是做什么交换机的,北京做这个的好像就是东土电信的,你可以去铁路部门、交通部门等 最好是找一个集成商,现在特别是做煤矿上面的集成的厂家多的是。比如做一个综合自动化的。用的集成平台就是交换机。
❾ 赋矿岩系(李增慧)
华北地块南部中段构成基底的变质岩系有嵩箕地区的登封群、中条山区的绛县群、豫西地区的太华群。元古宙处于伸展张裂构造环境演化阶段,伴随熊耳裂陷盆-岭构造环境的形成,发生强烈的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熊耳群火山岩系以及高山河组中的火山岩夹层。熊耳群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有关金矿也集中在豫西地区,小秦岭、熊耳山—外方山是二个金矿集中区。赋矿岩系分别是太华群、熊耳群(附图)。本区不同类型金矿多产在熊耳群火山岩系中,火山岩系是主要的赋矿岩系。太华群中也有金矿产出。研究熊耳群、太华群的特征对认识本区金矿集中区的区域成矿环境有重要意义。
一、熊耳群
熊耳群不整合在太华群之上,是在以太华群为基底的凹陷地区开始出现喷发沉积的。喷发岩以中酸性岩为主,次为基性岩和碱性岩。可以分下、中、上三部分。
下部张合庙组(许山组)主要由大斑安山岩(图版Ⅰ-6)、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组成,直接不整合在太华群片岩、片麻岩之上。杏仁构造比较发育,有的杏仁中见到黄铁矿。厚度达2000余米。有些地区底部有由含砾粗砂岩、砂岩、凝灰质粉砂岩构成的碎屑岩建造,其中夹有安山岩,砂岩和粗砂岩中常发育有斜层理和波痕,厚度不大,只有百余米,在熊耳山区前人称磨石沟组。崤山地区直接盖在太华群之上的是以碎屑岩为主的崤山群。二者层位大致相当。
中部焦园组(鸡蛋坪组)以酸性、中酸性熔岩为主,包括流纹岩、英安岩(图版Ⅱ-1),有多层安山岩夹层,并夹有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图版Ⅱ-2)、薄层凝灰岩,有的地区有碳酸盐岩夹层。熔岩中可以见到枕状构造。厚达1000余米。
上部坡前街组(马家河组)下部为中性熔岩、安山岩(图版Ⅱ-3)夹多层凝灰岩,熔岩中也有枕状构造;上部为偏碱性的粗安岩、粗面岩,中间常夹不规则状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或凝灰岩透镜体。厚度可达2000余米。
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高山河组中下部碎屑岩中夹有火山熔岩,最厚可达30余米,主要是杏仁状粗面安山岩、粗面玄武岩和粗面英安岩,具有偏碱性的特征,与构成熊耳群火山岩系的岩浆有成因联系和演化关系。
1.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熊耳群火山岩系是一套以基性—中性—酸性岩为组合的火山岩系,岩石结构以玻璃质、隐晶质结构为主。由于原岩经受了复杂的变化和多种改造作用,原岩的成分、结构发生了变化,给岩石分类命名带来一定困难。
应用R.W.Le Maitre(1984)和A.K.Middlemost(1972)的分类方案,用岩石化学资料结合薄片观察对岩石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命名。熊耳群火山岩可以分为二大系列10种岩类(表1-5)。
2.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1)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根据碱-硅化学分类图解,本区火山岩SiO2(wt%)主要集中在49%—59%(占64.6%,226个样品,下同)和63%—71%(占28.32),其间缺乏过渡值。从岩石化学命名看,以安山岩(粗安岩、安粗岩)为主体,也有一定量英安岩,同时还伴生有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粗面岩和碱流岩(图1-5)。70%的岩石K2O>Na2O,其比值大于1.03,平均13.52,在Peccorillo·Taylor图中,全部落入高钾区,应属钾质岩系。与黎彤和戴里同类岩石相比较,本区火山岩碱质(尤其是钾质)、铁总量明显偏高,铝和钙较低,富铁、高钾、低钙铝的特点比较突出。
(2)火山岩系组合根据国内外资料并考虑本区情况,采用加拿大欧文等人的分类方案,发现本区火山岩属钙碱系列(CA),部分属碱性系列(A),少量属拉斑玄武岩系列(TH)。从K2O/Na2O比值来看(大部分大于0.65,少量小于0.4),本区火山岩主要应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少量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本区火山岩共有三类岩石组合:①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②高钾玄武岩-流纹岩组合;③钾玄岩-粗安岩-粗面英-高钾英安岩-流纹岩组合。
表1-5火山岩岩石系列及特征
图1-5火山岩全碱—硅(TAS)化学分类图解(R.W.Le Maitre,1984)
1—碱玄岩、碧玄岩;2—响岩质碱玄岩;3—碱玄质响岩;4—响岩;5—粗面玄武岩;6—橄榄粗安岩(Na)、橄榄玄武粗安岩(K);7—歪长粗面岩(Na)、安粗岩(K);8—碱性粗面岩、粗面岩;9—镁质玄武岩;10玄武岩;11—玄武安山岩;12—安山岩;13—英安岩;14—粗安岩;15—副长岩。图例说明:1—磨石沟组;2—张合庙组;3—焦园组;4—坡前街组;5—高山河组;6—眼窑寨正长岩。△黎彤值;▲戴里值
(3)火山岩系演化特征根据里特曼Peacok碱钙指数和欧文等Na2O+K2O对SiO2图解,本区火山岩从下向上的变化特征是:张合庙组大部分为钙碱性,少部分为碱性岩与拉斑玄武岩;焦园组大部分为钙碱性,部分为拉斑玄武岩及碱性岩;坡前街组除碱性岩外还有钙碱性岩;高山河组全部属碱性岩。Peacok指数从下到上由54.8→53.8→52→42,里特曼指数从5.14→4.35→4.62→2.62,指示岩浆从早到晚向更偏碱性的方向发展。
(4)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根据28个火山岩稀土元素测定结果可知,本区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最低的只有83.99×10-6,而最高的可达756.24×10-6,相差近10倍;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最小为1.99,最大为13.92;稀土总量(REE)以100×10-6300×10-6的居多,相差约3倍,而其中LREE为73.84×10-6—328.3×10-6,HREE为13.14×10-6—35.5×10-6,重稀土变化不大,因此稀土总量的差别,主要是由轻稀土含量变化引起的。中性、基性岩稀土总量小,酸性岩稀土总量大。随着地层层位的升高和岩石酸度的增加,稀土总量也增加。随着岩浆作用的进行,LREE、LREE/HREE、La/Sm、La/Yb、Ce/Yb、La/Lu、Ce/Ce*增加,而Sm/Nd、Eu/Eu*减小。在碱含量较高的岩石中,随着碱度增高,REE、LREE、HREE、LREE/HREE、Eu/Eu*增加而Ce/Ce*、Sm/Nd减少。
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明显有二种(图1-6):一种是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倾斜的平缓曲线,Eu异常不明显,表明轻稀土略有富集,分馏较弱,中基性岩属之;另一种是稀土配分曲线也向右倾斜,具弱至中等负铕异常,轻重稀土之间有明显的折点,表明轻重稀土有明显的分馏,中酸性和酸性岩属之。
图1-6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稀土配分曲线
Ⅰ—高山河组;Ⅱ—上熊耳群;Ⅲ—中熊耳群;Ⅳ—下熊耳群;Ⅴ—磨石沟组
根据La/Yb对REE图解,本区火山岩属大陆拉斑玄武岩,部分属碱性玄武岩(图1-7)。
(5)火山岩稳定同位素特征根据本区火山岩硫、氧同位素资料,安山岩中黄铁矿δ34S值低,只有1.18‰,属低正值,偏离零值不大;但有的安山岩δ34S为5.4‰,具以深源硫为主的壳幔混合源组成特征。
安山岩δ18O值为6.22‰—8.49‰,后期蚀变矿化安山岩δ18O为8.87‰—12.65‰,流纹岩的δ18O为11.39‰。中基性岩和酸性岩氧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他们来源于不同的深度部位,不存在同源演化特征。另外根据怀特(White)和查佩尔(Chapple)的研究,原始地幔物质δ180为6.0%—8.0%,因而本区安山岩具地幔物质特征,是上地幔局部深熔产物,而流纹岩具地壳物质特征,是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3.火山岩形成环境
(1)火山岩的形成温压条件根据Кутоаин(1966)实验数据计算出的斜长石结晶温度为1177.79—1268.61℃(平均1210.26℃),橄榄石结晶温度为1062.32—1167.92℃(平均1122.90℃)。根据Di-An-Ab和An-Ab-Or相图,本区玄武岩生成温度为1100—1400℃。根据橄榄石的铁端元含量、结晶度与氧逸度关系图,得知岩浆的氧逸度fO2
图1-7本区火山岩La/Yb-REE含量图
1—玄武岩区域(1a—大洋拉斑玄武岩;1b—大陆拉斑玄武岩;1c—碱性玄武岩);2—花岗岩区域;3—金伯利岩;4—碳酸岩;5—沉积岩(钙、泥质岩)。空心圆示高山河组,黑点示坡前街组、焦园组、张合庙组
(2)火山岩岩浆源深度与母岩类型Dickinson(1976)指出,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中K2O含量与岩浆来源深度成正比,来源深度愈大,K2O含量愈高。柴田勇也认为,岩浆的深度不同,基性程度也不同,岩浆来源愈深,岩浆成分愈基性、碱性,K2O含量愈高。本区安山岩钾含量较高,平均2.99%(284个样),表明岩浆来源较深。
本区火山岩以中基性岩为主,酸性岩较少,而其中又以安山岩为主,因此安山岩的来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火山岩出露处不见大片较老的花岗岩,虽有酸性岩石存在,他们多是岩浆活动后期产物。与安山岩相伴生的有玄武岩。在各种投影图上,玄武岩、安山岩投影点比较靠近,二者的稀土总量,各种特征参数和稀土配分曲线都比较接近。(安山岩中辉石端员组分Wo=51.76、En=33.52、Fs=14.67,玄武岩中辉石端元组分Wo=51.38、En=30.70、Fs=17.90,表明他们互有联系,可能具有相同岩浆源。
本区玄武岩、安山岩TiO2含量较高(0.9%—2.10%),平均1.37%。固结指数SI为25—34,接近地幔岩原始岩浆的SI。在Al2O3/TiO2对TiO2图解中,投影点大多落入地幔岩区。将La/Sm比值和La值投影到Tarney(1980)以石榴二辉橄榄岩为源岩所计算的批式熔融模式图上,可见安山岩与玄武岩的投影点都落在A-A'线的两侧或就在A-A'线上。由此可见本区玄武岩与安山岩是地幔岩部分熔融产物,熔融程度为1%—5.5%。若采用SiO2、〈FeO〉和TiO2对〈FeO〉/MgO变异图以及La/Yb-REE图解(图1-7),本区火山岩母岩浆为地幔熔融程度较低的拉斑玄武岩浆和部分碱性橄榄玄武岩浆。有关Sm-Nd测试结果表明(表1-6),熊耳群Sm/Nd比值为0.170—0.191,高山河组为0.20—0.26,由小增大,表明岩浆有向碱性演化发展的趋势。这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相一致。另外,熊耳群、高山河组的143Nd/144Nd都较低,结合87Sr/86Sr的测试结果(熊耳群为0.71021—0.77477,高山河组为0.74053—0.89340,都具有较高的87Sr/86Sr),可知有大量壳层物质。TDM模式年龄为2421—3529Ma,这一时限大体与太华群相当,因而可以考虑基底太华群作为壳层物质的组分重熔并与幔源拉斑玄武岩浆、碱性玄武岩浆共同构成混熔岩浆的可能。
表1-6熊耳群、高山河组Sm-Nd测试结果
(3)火山岩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前已指出本区火山岩大多属钙碱或碱性岩系,具高钾岩石组合,出现钾玄岩,与岛弧造山带岩浆岩完全不同。一般认为碱性岩浆发育于稳定地块活动带。
本区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与岛弧、洋岛火山岩配分曲线完全不同,却与东非裂谷基里特玄武岩类似(图1-8)。本区火山岩钾质、TiO2、Ce、Yb含量均比岛弧火山岩高得多。在Ce对Yb图上(图1-9),趋势线也与岛弧不同;在Ce(N)/Yb(N)对MgO图解上,远离岛弧、洋底而落在碱性玄武岩区及其附近。
图1-8各类玄武岩的稀土模式图(据P.W.Gaosite,1970;B.H.Bake,1979)
1—大陆玄武岩;2—洋岛玄武岩;3、4—洋脊玄武岩;5—岛弧安山岩;6—东非什尤鲁玄武岩;7—东非基里基特玄武岩
一些样品的Zr、Y含量在皮尔斯和诺里(1979)的Zr/Y-Zr图解上投影于板内玄武岩区。本区火山岩具“双模式”特点,因此排除岛弧、洋岛玄武岩的可能性。再将CaO/(K2O+Na2O)比值和SiO2含量,投影到W.L.Petro变异图中,可知岩石属张裂性岩套(图1-10)。因此本区火山岩系张裂构造环境的产物。
总之,熊耳群是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块南部张裂构造环境产出的板内火山岩系,源自地幔和壳层重熔物质,晚期向碱性演化。混熔岩浆初始阶段就含有丰度较高的Au、S、Te、Se等成矿元素,为金的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在熊耳期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期间,岩浆(火山)气液、循环的地下水的作用以及后期热-构造事件的影响可形成金矿。
图1-9火山岩的Ce/Yb相关变化图
实心三角为日本的岛弧火山岩;曲线为岛弧趋势线;实心圆点为熊耳群火山岩
二、太华群
太华群是一套属低角闪岩相的变质杂岩,组成岩石主要为斜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等岩类,局部夹有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石墨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磁铁变粒岩小夹层和透镜体。
图1-10火山岩CaO/(K2O+Na2O)对SiO2图解(W.L.Petro)
1.主要岩石类型
(1)斜长角闪岩类按结构构造特点可分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三类。斜长角闪片麻岩中有时可以清楚见到残留的杏仁构造。由石英和方解石充填的杏仁平行片理分布。有时还残留有斑状结构和变余辉绿结构,部分光片中存在钛铁矿-磁铁矿固熔体分离结构,表明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是一套基性火山熔岩,斜长角闪岩和部分斜长角闪片麻岩属基性侵入体,少量的斜长角闪岩为基性火山熔岩。夹在大理岩或含铁岩系中的薄层状斜长角闪片麻岩的原岩可能是含铁白云质岩泥灰岩。
(2)变粒岩-片麻岩类按结构构造和矿物种属及其含量可划分为以下三个亚类(表1-7)。
在临汝寨沟黄虎堆组的二云斜长变粒岩中保留有特征的火山岩结构。镜下见变余斑状结构,残斑为石英或奥钠长石,边部有明显的熔蚀现象,基质具他形粒状结构、变余霏细结构,偶有显微文象结构。其原岩为酸性火山熔岩。
表1-7变粒岩-片麻岩类岩石类别
在鲁山和舞阳地区,有的黑云斜长片麻岩中有石榴石和少量夕线石;有的具显微条带构造,分别由长石、石英和黑云为主构成条带,三者之间呈逐渐过渡关系,类似韵律构造,其原岩母可能为细砂岩。
由上可以判断,变粒岩-片麻岩类原岩为酸性火山岩、含泥质碎屑岩和碎屑岩。
(3)浅变质火山岩类由于变质程度较浅,大多保留有火山岩残留结构、构造,明显地可分为二类。①绿泥片岩。常和变中酸性火山凝灰岩互层产出,分布在临汝寨沟老袋窑组下段。绿泥片岩中绿泥石叶片常集结成条纹状排列,具变余斑状结构,斑晶为自形程度较好的奥钠长石,基质由微晶钠长石、绿泥石和少量绿帘石、白云母、石英组成,具微晶它形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霏细结构或交织结构。残留有杏仁构造,杏仁体中充填有石英、白云母鳞片结合体,其原岩为基性—中性火山熔岩。②变中性火山凝灰岩,主要分布在老袋窑组上段,由奥钠长石、石英和绢云母组成,具微晶、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常保留明显的变余晶屑结构。奥钠长石和石英常呈大小不等的晶屑分布于具变余霏细结构的基质之中;有时长石与石英呈薄层状交替出现或是长英质它形微晶集合体的条带与以绢云母为主的条带相间出现。
2.岩石化学特征与原岩恢复
根据200个样品的岩石化学分析资料,计算了尼格里值、C·I·P·W值。将它们投影于(al—alk):c、al:alk、(al+fm)—(c+alk):si、mg:c、F-C-A、F-A-K等图解之中,得出如下结论。①斜长角闪岩类的原岩是拉斑玄武岩、基性凝灰岩、含铁的白云质泥灰岩和少量细碧岩。②变粒岩-片麻岩类的原岩包括中酸性火山熔岩、中酸性火山凝灰岩、砂质粘土岩和角斑岩。
值得指出的是许昌、鲁山、舞阳地区基性或超基性岩在MgO-CaO-Al2O3三角图解中有玄武质科马提岩和辉石质科马提岩(图1-11)。
图1-11MgO-CaO-Al2O3三角图解
1—橄榄质科马提岩区;2—辉石岩质科马提岩区;3—玄武岩质科马提岩区;4—拉斑玄武岩区。
○许昌、鲁山、舞阳地区;△小秦岭地区
图1-12An-Ab-Or标准矿物分类图
Ⅰ—英云闪长岩;Ⅱ—花岗闪长岩;Ⅲ—石英二长岩;Ⅳ—奥长花岗岩;Ⅴ—花岗岩
·嵩县栾川地区;○许昌、鲁山、舞阳地区;△小秦岭地区
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或少许均质花岗岩的原岩有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或奥长花岗岩。本区有TTG岩系存在(图1-12)。
上述情况表明,赋矿岩系太华群是在长期广泛基性—酸性的海相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是兼有科马提岩、TTG岩系特征的花岗-绿岩岩系。
三、含金性
金是贵金属,在地球物质的分配中具有强烈的亲铁性。由地核→地幔→地壳,金的丰度明显降低,分别为2600×10-9、5×10-9、3.5×10-9。赋矿岩系熊耳群、太华群都主要由来自地幔和部分壳层的物质组成,其原始金的丰度应大于3.5×10-9。来自地球深部的地幔物质愈多,金的原始丰度愈高。
目前测定的金的含量反映地质体含金性的现态。不同单位测定的数值和由不同样品数计算的金的平均含量不尽一致,但可显示出总的特征。我们综合前人资料和自己测定的数据统计出本区熊耳群金的平均含量最低为1.27×10-9(253个),崤山群最高为2.94×(40个),太华群介于中间2.02×10-9(85个)。与各类岩石的平均含量(3×10-9—7×10-9,K.W.Boyle,1989)对比,除崤山群金的平均含量接近沉积岩和花岗岩-流纹岩(3×10-9)外,其它都明显低于各类岩石。这表明本区熊耳群、太华群中的金发生过活化迁移,是易释放金;活化迁移的金,可以在局部地段富集成矿。
熊耳山区是金矿集中区,熊耳群金的平均含量为0.67×10-9(117个)、0.71×10-9(129个),大大低于各类岩石的平均含量。陕西地区熊耳群中较少有金矿产出,而金的平均含量较高。洛源地区熊耳群金的平均含量为5.22×10-9(90个),坝源—金堆城—黄龙铺地区为4.67×10-9(13个),接近或稍高于岩石的平均含量,区别于豫西地区。这些客观事实,表明金的亏损是指示金已发生活化迁移并在局部地段富集成矿。类同情况也出现在太华群中。小秦岭是金矿集中区,金的平均含量最低为0.81×10-9(127个),而其它地区如鲁山瓦层为2.2×10-9(23个)、崤山为2.1×10-9(12个)、熊耳山为1.5×10-9(69个),都较高,但赋矿情况则存有明显差异。鲁山地区金的平均含量最高,金矿化最差;熊耳山居中,产有金矿床;崤山则有小型金矿产出。
熊耳群、太华群中的金为易释放金,金确实发生过活化运移。豫西熊耳群金的平均含量低,而在金矿区内的岩层和矿体的围岩含金量普遍较高。上宫金矿区矿体围岩的含金量为40×10-9—700×10-9;店坊金矿区内远离矿体的火山角砾岩含金量为2×10-9—118×10-9,平均为14.2×10-9(14个),英安斑岩为85.5×10-9,流纹岩为33.5×10-9。太华群中也显示出金活化迁移的迹象。随着变质作用的加深,金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绿帘角闪岩相斜长角闪片麻岩含金量为1.3×10-9(4个),低角闪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和中角闪岩相斜长角闪片麻岩含金量为0.9×10-9(4个),高角闪岩相斜长角闪片麻岩含金量为0.71×10-9(10个)。
金的活化运移必须有热液的参与。热液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岩浆热液(火山气液)、变质热液和浅部大气水热液。热液是金的载体。同时还必须有驱动热液流动的动力条件,包括由地壳构造变动、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活动所标志的热事件。本区经历的地质历史悠久,遭受了不同地质作用的影响,发生了多次热-构造事件,为金的活化运移提供了各种热液载体和动力条件。
❿ 若没有黑产,比特币还有哪些价值
今年,比特币的信息很火,先是今年以来因涨幅巨大而惹人注目,后是因为一些国家管理态度的转变而价格暴跌,最终,以关闭交易平台作为结束,报道说,东方等地还限制了币币交易。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也当然没有,因为任何东西的价值都是在本身的社会中才能显示,所处的社会是土壤、是基础。所以,它的价值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货币属性,如果一国的货币只是为了提供信用、为百姓的生活服务,它就有价值。如果一国货币像朝鲜元一样,为三将军自己的宝座服务,它的价值就是零,因为它起不到朝鲜元的功能甚至伤害朝鲜元发挥作用,它的价值就必须是零,没有太多道理好讲。还比如,有些国家的资本是自由流动的,就适合比特币的生存,你的比特币转到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但有些国家的资本是受到管制的,这就与比特币的跨国流动产生了冲突,也就注定了它的命运。
规则的改变改变了比特币的命运,它也会改变“中产”的命运。
“中产”一词是舶来品,但是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不用几个洋词汇,似乎就不够档次。那么,这个词汇的基础是什么?基础在于社会具有信用基础。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制度,包括完善议会制度、权利法案、金本位制度,等等。当具有了这些社会基础之后,私人财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中产也就诞生了,因为你的财产永远都是你的。在此之前,英国处于王权社会,英王有权征收私人财产,也有权通过加重税收、货币贬值等手段实现私有财产向王权的转移,私有财产就得不到保护,此时,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因为财产征收之后只剩下贫雇农。就像大清开国初期,如果你生活在直隶地区,有几百亩良田,然后娶个老婆,大概也相当于“中产”,但是,八旗子弟的战马跑过,这些土地甚至老婆(如果漂亮的话)都属于了别人,所以,你原本就是伪中产,或者说从来就不是什么中产。
一个社会没有规则,没有信用基础,就不要说什么“产”。
我一直在说,这是社会的转折期,转换自己的思维尤其重要,无形资产的价值远远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如果想在未来过得好,必须构造属于自己的权利,特别是垄断的权利。其实任何社会都一样,欧美的那些富豪,不过是构造了属于自己的权利的结果,构造的越成功,地位就越高。当今的转折时代,规则时刻会改变,规则变化之后,有形的财产对自己并没有保护能力,只有无形财产才能保护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有几套房子,就是富人或中产。在这,不说核心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情况很复杂,只说那些人口不断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地这样的城市有很多。看起来几套房子怎么也值百八十万甚至数百万,但规则的改变可以瞬间让其丧失价值,还不如一个拥有比较高超技能的专业技师,其分水岭就是一张纸,那就是禁售。在这样的城市,租又很难租出去,未来还可能要上税,不能出售之后,只能考虑使用功能,可以如此规划:老婆住一处,孩子住一处,然后自己住一处,很适合完全分居。
这种形势下的“中产”,不就是这个含义吗?命运取决于那张纸。如果没有劳动技能,估计很难生活。
这是转换思维的时候,这是好时代,因为在可以交易的时候房子还有很高的价值,这个很高的价值不在于花花绿绿的钞票,通过数年的时间,这些钞票也完全可以丧失购买力,而在于这些钞票在当时可以帮助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权利。一旦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转换,当那张纸出来之后,就很可能成为累赘。至于如何构建自己的权利,可以说各家的地道都有各家的高招,包括完善或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给自己的生意构建更完善的壁垒、进入关键的工作岗位,等等。
在没有完善规则的地方,如果你认为自己有点资产就自封为中产,那是错误的,应该将自己封为伪中产,在可以以假乱真的时候,转换成无形资产,这才是真正的有产阶级,否则,伪中产最终就很可能是无产。再回头想想比特币的命运,也就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