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莱特币暴跌
1. 比特币价格为什么暴涨暴跌
两年前,比特币还被认为是属于自由主义者和计算机极客的边缘技术。如今,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其他加密货币正在获得主流的认可。然而,主流群体这样做是由金融投机推动,而不是出于私密货币和通缩交换媒介的需求。在美联储加息之后,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价格(如以太币和达世币)立即出现下跌。具体来说,比特币价格下跌了大约16%,而其他加密货币价格下跌了大约25%。不过比特币的价格在18个小时内又反弹回了前一个高点。
加密货币对美联储加息所作的反应表明,在主要法定货币的价值不断稀释的背景下,加密货币被视为避险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的需求在一些法定货币贬值的国家会有所上升,例如印度和委内瑞拉。
但是,如果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那么市场对于加密货币的需求就可能会降低。理由是当美联储停止印刷新的货币时,流入房地产、股票和加密货币等资产的新增资金就会减少。因此,投资者对于抗通胀类资产的需求就会下滑。
2. 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专家怎么看
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有专家直言,从现实情况来看,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在各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并不具备进行货币交易的功能。虚拟货币更具备金融衍生品的属性,其价格走势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突发的监管动向、新闻舆情以及重大技术变革等,均有可能使其交易价格大幅波动。
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原因在于虚拟货币持有者过度集中。虚拟货币交易主要通过第三方即虚拟货币交易所开展,交易平台成为最大持有方,这也为庄家抱团、操控币种交易价格带来了可能。
(2)2018莱特币暴跌扩展阅读
比特币快速下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挖矿”火爆,利润丰厚,但风险也是巨大的,任何行情波动都会引发剧烈动荡,刚刚过去的周末更是出现了一波“崩盘”,加密货币集体闪崩。
截止4月18日中午,按照24小时涨跌幅计算,比特币暴跌17%,以太坊暴跌20%,币安币暴跌17%,瑞波币暴跌26%,狗狗币暴跌19%,莱特币暴跌28%,波场暴跌25%,柚子币暴跌29%。尤其是比特币的快速下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一小时内爆仓达到44亿美元。
3. 央视新闻调查揭批“空气币”真相是什么
去年9月4日,央行发布的文件,明确叫停了代币发行融资。这种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如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的行为,从此在国内禁止。如今半年时间过去,虚拟货币的市场情况如何?央视财经频道联播调查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
以下为央视《新闻调查》全程记录,由链得得App编辑整理:
火爆依旧 禁不住的炒币人
今年1月,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看到比特币价格上涨,筹钱进行了投资,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赔掉了上千万。
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比特币当时我买入的价格在10万块钱一克。然后以这个价格就买入了大概两百多万三百万的比特币。然后之后这个比特币的价格就开始下滑、下挫,然后下挫每跌10%我就又补,又补现货,又买现货。
实际上,这不是杨超第一次炒币。在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平台被禁之前,他的亏损已经超过了200万。心有不甘的杨超认为,央行出台的ICO禁令对于他这样的投资者并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再次入场的结果更加令人失望。
空气币频现,新发行代币增加30多倍
在央行去年9月的文件中,把代币发行融资明确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可是,因为技术上的便利,国内的“虚拟货币”投资者买卖代币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会这么热呢?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 9月份之后,在上线数字货币币种方面比原来丰富了很多,比如说火币、OK他们的上线的币种,都超过了100,这块更加丰富。2017年9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三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
在新增的大量币种中,泡沫正在不断增加。李笑来,被称为“中国比特币第一人”,他坦言,要想完全避开代币市场中的“泡沫”,根本不可能。 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代币发行融资层出不穷的背后,是代币在市场中不断的破发、甚至直接消失。
虚拟货币投资者李笑来: 肯定有一些投过的币就不见了,就消失了,就做烂了,肯定有,而且比例还不少,不告诉你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谁闲着没事说你看我这么傻。现在很明显有泡沫,且一直有泡沫,但这个泡沫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在泡沫中,最为危险的,是完全没有实体项目支撑的“空气币”。
2018年1月15日,号称全球首个支持数字加密货币的博彩游戏平台英雄链,上线即“破发”,由发行价0.6元跌至0.05元。
3月14日,被中国某县公安局以涉嫌诈骗立案调查
2018年1月,主打“放卫星”和打造太空操作系统概念的太空链进行ICO
1月10日,向私募投资人发行代币SPC,仅一天便私募近10亿元
3月28日,太空链项目及相关代投涉嫌诈骗已被扬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立案
2018年2月1日,艺术链涉嫌虚假宣传,陷入退币风波,后项目方进行1:1回购,目前网站下线,创始人不知所踪。
“空气币”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和其他融资项目的不同,代币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公司,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就可以成为融资主体。在央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后,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而以“团队”为融资主体的代币融资项目甚至都不需要将注册地外迁,一切照旧,就可以继续融资圈钱。
名人站台忽视价值,落入资本圈钱游戏
大量不同种类的代币发行,背后都有一个逻辑,就是每种代币都是基于某个区块链技术或者应用的“虚拟货币”。理论上,看好这种代币,就是看好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然而,在暴涨暴跌的一轮一轮行情中,甚至一些空气币,也就是背后其实没有任何真实项目的代币,依然被市场接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发现,对于普通投资者,在目前的虚拟货币定价中,即使是真正有实体项目支撑的代币,也难以参照IPO项目以实体项目的估值进行定价。在信息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对于一种虚拟货币的价格完全取决于项目的包装、甚至是项目由谁站台。李笑来就经常出现在一些项目的宣传中,成为一个站台人,其中也不乏空气项目。
专家表示,只要是资本愿意,即便是背后没有项目的空气币,也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因为各国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资本通过涨跌游戏,可以轻松圈走小投资人的资金。这样的操作对于目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新发行代币、或者融资总金额不大的小币种而言,操作起来并不难。 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以及投资者期待暴富的情绪,放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你就没有价值,但是照样可以炒的很高,为什么呢,就是搏傻,虽然价值是零,但是我现在卖十块钱,后面二十块钱还有人愿意买,我在找一个更大的傻瓜卖给他。
4. 为什么2018年比特币大跌了
北京时间1月2日凌晨外媒消息,新年伊始,比特币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
这还是该加密货币2015年以来第一次以大跌的方式开启全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剧了它12月18日触及19,511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的颓势。
汹涌的势头不断催生着各种其它的加密货币,也让比特币以期货合约的形式在华尔街登堂入室。12月18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度推出部分交易员认为会鼓励空头头寸的衍生品协议,数小时后比特币触顶。
虚拟的总是虚拟的。
5. 数字货币是风口还是坟场,暴涨暴跌究竟路在何方
数字货币的张得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也就在昨天,比特币从近9000的价格腰斩7000以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央行在2013年的一个通知导致币价从6000多跌至2000以下,但比特币仍旧是挺了过来。
数字货币的未来还很遥远,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现在都经沦落为一种炒作的工具。如果说存在应用,币盈中国上的数字货币算是一种应用,把数字货币和众筹结合起来。
6. 2018年比特币严重暴跌,2019年会回仓吗
还没到底,可逢低加仓,2020年会有一波行情
7. 到底是什么让连涨一年多的比特币瞬间垮盘
4月18日,在过去一年内暴涨755%的比特币在过去24小时内暴跌17%,跌破52000美元/枚。对于“到底是什么让连涨一年多的比特币瞬间垮盘?”有市场消息称是因为美国财政部将指控数家金融机构使用加密货币洗钱。
消息来源于推特账户@Fxhedgers。在推文发布数分钟后,加密货币市场即开始暴跌。以太坊暴跌20%,币安币暴跌17%,瑞波币暴跌26%,狗狗币暴跌19%,莱特币暴跌28%,波场暴跌25%,柚子币暴跌29%。
据Cointelegraph消息,根据资本市场实验室数据以及Coinbase投资者关系网站的文件显示,Coinbase CEO出售公司股票套现2.9亿美元,内部人士累计套现超46亿美元。
(7)2018莱特币暴跌扩展阅读:
比特币价格还会继续暴跌
有专家直言,从现实情况来看,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在各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并不具备进行货币交易的功能。虚拟货币更具备金融衍生品的属性,其价格走势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突发的监管动向、新闻舆情以及重大技术变革等,均有可能使其交易价格大幅波动。
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原因在于虚拟货币持有者过度集中。虚拟货币交易主要通过第三方即虚拟货币交易所开展,交易平台成为最大持有方,这也为庄家抱团、操控币种交易价格带来了可能。
8. 造富神话破灭,ICO被叫停,它到底是个什么鬼
ICO的火爆引发了大众关注。它的"疯狂"有人说是金融传销,有人说是庞氏骗局。近日,ICO市场迎来了重拳监管,央行联合六部委发布公告,要求停止各类ICO活动,曾经的造富神话就此破灭。同时,虚拟货币市场发生震荡。
一、什么是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通俗一点说,ICO类似于股票里面的IPO。打个比方,一家公司要上市了,可以公开发行股票,这是IPO;但要买股票,需要支付货币。ICO也是融资,但是它融的不是人民币、美元这些,而是融数字货币,基本上融的都是比特币、以太币等。
形象地说,比如F君的公司要做ICO,发行的不是股票,就是一个叫做"F币"的虚拟货币,这就是"代币";你要买这个"F币",需要用比特币等来买,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比例。和股票的区别是,代币不是权益,不代表任何股权和债权承诺。
发行股票要到交易所里面去发行,那么发行代币要去哪儿呢?去这些数字币的平台。现在有专门做ICO的平台,就类似这种交易所。融资方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白皮书进行路演,投资人可以在平台上对代币进行认购,然后平台拿着投资者认购的钱用于企业发展支出。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叫停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与ICO相关的区块链、比特币也成为了大众口中的骗子。
其实,比特币、区块链、ICO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很多人将它们混淆。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通过算法实现每个动作可标记;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1.0版本应用;而ICO是一种利用虚拟货币发行进行融资的手段。
二、ICO的造富神话
目前来看,投资人主要以代币在二级市场的炒作升值来盈利。
上海一个卖手机的小伙子,两年前用父母给的20万元投了一个区块链ICO项目,今年上半年发现账户资产已经暴涨至600万元;还有一个做小私募的合伙人,这两年用三四千万投了数个ICO项目,如今资产已经达到30亿元。
币圈永远不缺的就是造富神话,早期接触ICO的人发现自己腰包里的钱越来越鼓。
一位资深玩家总结:ICO的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在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下,任何理性都是笑话。
三、代币融资潜在的风险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马云如是说。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任何事物一有点苗头,人们就疯狂涌进。散户来了、庄家来了、韭菜来了、知名投资人来了、互联网大佬、连娱乐界的明星也来了,都想在这块大蛋糕之中分得一杯羹。
媒体称,目前我国代币发行融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项目鱼龙混杂,虚假风险很大。市场上在做的项目有美容、白酒、竞技,有的在融资过程中根本没有项目,有的是虚假项目。融资资金到位后,大部分"白皮书"承诺的计划不会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投机炒作风险非常严重。大部分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完全不关心基础资产的情况。
ICO的火爆更是吹大了比特币的价值泡沫。年初以来,比特币价格不断上涨,从5000元左右涨至3万元。更值得警惕的是,比特币当前不仅被作为虚拟商品来炒作,更成为走私、贩毒、洗钱等非法交易的重要支付手段。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指出,ICO是涉众型(公募)集资。一是ICO是向不特定的对象发行"代币",此代币可以在指定的交易平台上进行T+0式集中竞价进行交易;二是购买代币的人数远远超过200人。根据我国《证券法》第十条规定,ICO这是典型的涉众型(公募)的集资行为。
涉众型集资行为就存在道德风险,金融发展史的郁金香泡沫事件与1929年及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已充分证明拿别人的钱去经营会有道德风险,拿别人的钱如是涉众的,一旦发生道德风险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因此各国从法律制度层面对涉众集资行为都进行强监管,如公开集资的必须经过管理的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不允许向众人进行集资,否则构成非法犯罪。
四、七部门联手叫停ICO
代币和比特币的泡沫双重叠加,让中小投资者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监管果断出手。
9月4日,央行联合六部委发布公告,要求停止各类ICO活动,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作出清退等安排。公告明确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事实上,其他国家的监管当局对于火爆的代币发行融资也给出风险提示。美国证监会8月发布风险提示函,对于上市公司利用区块链、代币炒作、抬高股价的行为进行警示,新加坡等国也提示了代币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认为,ICO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是很正常的,ICO具有众筹、募集资本的嫌疑,放任发展不予以监管是有很大风险的。
五、虚拟货币应声暴跌
此前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可以说是吸睛无数,价格也一路走高,然而随着央行正式叫停ICO,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等虚拟货币全部暴跌。
据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在4日下午3点以后放量下跌,10分钟就跳水600元,最低探至26000元。截至9月5日下午5时,比特币报价为26800元,比9月2日最高点32350元已经下跌5000多元,跌幅为17.6%。
莱特币9月4日也是一根大阴线走势,下午3点之后直接从480元左右跌至395元左右,两个小时就暴跌17%。截至9月5日下午5时,莱特币报价为433元,比9月2日596元的最高价下跌163元,跌幅高达27%。以太坊也从两天前的高点2514元,直落到1886元,跌幅高达26%。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出重拳要求ICO暂停和清退,对于与ICO项目关联的比特币价格构成直接打击。比特币此前的大涨,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ICO创造出来的需求。
一位比特币玩家说,此次监管针对的是ICO,并不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不过也有一些玩家警惕其中的风险,早早把资金撤了出来。有比特币玩家说,比特币就是一串代码,大家都有信心时可以击鼓传花,但大家都没有信心时,你就是接盘侠。
财经评论人余丰慧指出,比特币没有像股市那样的涨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时开放,单纯从追逐投机收益的角度看,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投资风险相当高。虚拟货币的价值来源不明,无物质价值,没有政府或实体经济支撑,投资风险更需要投资者警惕。
9. 比特币为何断崖下跌2000美元
近日,某公司年会获奖者的获奖感言在微信朋友圈中传开:“首先,对公司奖励我价值63万元的10枚比特币感到由衷的感谢,也对我自己能获得价值59万元的大奖感到幸运,接下来我准备要好好规划一下如何使用这57万元,毕竟55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只是一个调侃的小段子,但比特币近期价格诚如其所言在不断走低。
亦有分析认为,2月6日美国两大监管机构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和证监会(SEC)的主席在参议院作证前,因担忧美国政府将从严监管,比特币交易价一度跌破6000美元。据CFTC和SEC主席的证词显示,他们认为国会应考虑扩大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范围,因为这类资产大多不受投资者保护法管辖。
10. 为什么比特币一直跌
据外媒报道,本周一,比特币价格一度下跌到2526.4美元,最高跌幅高达14.5%,这创造了2015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数天前,比特币价格才刚突破3千美元大关,刷新历史新高,但是,随后暴跌超过30%。这周截至16日,比特币市值蒸发100亿美元,几乎与社交软体推特(Twitter)的市值120亿美元相当。
暴跌的另几项原因,包括美国科技股重挫,以及投资银行对比特币看衰。摩根士丹利表示,“虚拟货币就像蛮荒西部的货币”,需要接受管制才有条件继续上涨,之前价格暴冲可能是因为投机行为和不易出售所造成。
值得一提的是,暴跌的不仅仅头比特币,据说其它数字货币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跌幅。
投资有风险,入门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