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第一人是谁
A. “比特币之父”中本聪为何会神秘消失
中本聪到哪里去了?在我看来,中本聪可能一直都不存在。或许他只是一个代号,又或许他只是一个比特币团队捏造出来的名字,这么多年过去,外界一直在推测中本聪的身份,但是没有人见过他真人。
从一开始推出到现在,比特币经历了高峰也经历过低谷,现在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趋于稳定,普通人想要依靠挖矿获得比特币,基本上很难做到,在成本上也很难控制。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普通人想要依靠努力靠比特币发财,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了。而现在加要加入炒币圈,我个人也认为不太理智。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的价值,没有便宜可以随便捡。二是比特币是否会在未来大有作用,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给出百分百的保证。所以,炒币需谨慎,如果你一定要炒,那就看看自己的钱包是否有足够的钱吧。
B. 终于知道中本聪是谁了|比特币BTC之父
中本聪究竟是谁?
他是否尚在人间?
让我们循着线索抽丝剥茧,
探寻重重迷雾后的真相。
1
线索梳理
想要找到中本聪,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中本聪在网络上留下的行踪: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metzdowd.com”网站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 历史 上的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实现了比特币算法的“挖掘”并获得了第一批50个比特币。
2010年12月5日,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了保护尚在襁褓中的比特币,避免冲突和争议,中本聪现身反对比特币社区向维基解密捐款比特币的行为。
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随后便不再公开露面,只通过电子邮件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的少数人联系。
2011年4月26日,在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领导人加文·安德烈森联系过后,中本聪随即关闭了电子邮件,再也没有与任何人来往过。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看出中本聪其人十分低调,在网络上可以追溯的行踪很少,他本人与任何人交流坚持使用PGP加密和Tor网络,租借的服务器线索也是都毫无价值地指向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家提供匿名服务的小型主机托管商。在那个网络通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这些谨慎缜密的做法让中本聪成功躲过了当局的追查。
中本聪技术上的小心谨慎还延续到了个人信息表达方面。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中本聪很可能为了弱化个人在白皮书和社区发言中无意表现出的个人特征,而刻意地去伪造一些身份信息与个性化特征。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中本聪于2009年2月11日在P2Pfoundation网站上的注册资料显示,他是一个 43 岁的日本男性,不过有点令人费解的是其电子邮箱却在德国的免费邮箱服务器上;再比如伪装英式拼读,格林威治时间的作息规律,日本名字,论文中“WE”的第一人称,使用生僻的 科技 术语,模仿密码学同仁的写作风格等等……中本聪的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光是大众根据其特征猜测出的候选人就多达数十位,那么中本聪是否就在这些候选人当中呢?我们接着来分析
2
候选人甄别
在上一节提到的候选人当中,相对来说有点知名度或者说靠谱的中本聪候选人是以下几位:
1.Dorian Prentice Satoshi Nakamoto:
2.望月新一
Hal Finney
Hal Finney可以说是比特币的先驱之一,他是继中本聪之后第二个使用BTC挖矿软件、提交bug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人。此外,为了测试交易功能,Satoshi给他发了10枚比特币,所以他和中本聪成功地完成了首个比特币交易。在写作风格上,Hal和中本聪有诸多相似之处。比较可惜的是,Hal患上了渐冻症,并于2014年去世。对于自己中本聪候选人的身份,Hal在生前多次否认过他是中本聪。在我查到的一篇文章中,文章作者称与Hal的好友Phillip Zimmerman(两人是邮件加密算法PGP的两个发明者)聊过,他的回答是“Hal说过他不是,而我相信他。”
4.Nick Szabo
Nick Szabo,Global Financial Access 的联合创始人。他与Hal Finney一样,是比特币的先驱,也同为中本聪的候选人,曾经有人猜测他以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为笔名撰写了比特币论文。Nick Szabo还有一个称号:“智能合约之父”。早在1995 年,他发表了关于合同法在网络安全实现的论文,提出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概念。
2008年,当还没有人听说过中本聪以及他所创造的比特币时,Nick在他的个人博客上提到了bit gold的想法。Nick提出的bit gold的描述与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类似的措辞,甚至写作的习惯。后来有人将他的写作风格与中本聪进行了比较,并声称在所有的候选人中,Nick Szabo与中本聪的相似度是最高的。尽管如此,Nick一直否认他是真正的中本聪。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写道:“只有 Hal Finney和中本聪,才有足够的意志力来真正实施该计划”。
Craig Steven Wright
Craig Steven Wright(简称CW),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澳本聪,是澳洲的一位企业家。与上述几位候选者不同,CW是自己蹦出来承认自己是中本聪的人。在我看来CW是一个善于炒作的资本家,BSV和BCH之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就这个性格而言就与之前中本聪的性格大相径庭。
Craig Wright提出了大量证明自己是“中本聪”的疑似证据,我觉得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只有两个:一是Craig Wright发送过一封给Dave Kleiman的邮件,另一个则是Craig Wright在声称自己是中本聪后,曾经与当时比特币的核心开发,Gavin Andresen会面。Craig Wright很容易就取得了Gavin Andresen的信任,让后者公开背书,承认自己是中本聪。
上述行为表明Craig Wright拥有关于比特币和中本聪的大量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赢得了Gavin Andresen的信任。但是想要证明自己,事情完全不用这么复杂,只要CW可以利用创世区块的密钥进行的签名,或登录中本聪的账号确认自己的身份,那这个中本聪的身份基本就能坐实了。至于CW是不是中本聪,这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答案。
Dave Kleiman
Dave在加密计算机方面算是自学成才,这与中本聪的经历是一致的。其军方背景也解释了中本聪为何可以在反政府部门侦查方面做得游刃有余。至于为什么中本聪会销声匿迹,对比时间节点来看,Dave Kleiman在2010年底因为感染一种超级细菌,并于2013年4月26日死于超级细菌的并发症,似乎也解释的通。可惜Dave已经去世,这看似最合理的人选却无从验证。
3
人人都是中本聪
那么中本聪到底是谁?上文这些看似有可能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自我否认或者说不可验证。我个人倾向于中本聪已经去世,就算他没有离开人间,按照他当初的愿景,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反观如今的BTC和加密货币圈,谁是中本聪已经不重要了,或者说人人都是中本聪。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C. 币圈起源(2009-2010)
2008年末的某一天,一个网名叫中本聪的人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当时的他或许不知道这在以后的这几年,他创造的东西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
仅过了两个月,中本聪便让其论文中的构想变成了现实,开发出了能够实现比特币算法的客户端程序。
时至今日,整个块链的磁盘空间已经超过20G
并用自己的电脑挖出了首个区块,史称创世区块。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创世区块上中本聪留下了唯一可验证其真实身份的签名,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相应的,后来的币圈称之为创世签名。
关于中本聪其人,在币圈是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但其留下的痕迹很少,仅在比特币蛮荒时期的极客论坛上,留下了只言片语。自2010年末直至今日,已在互联网上完全沉寂。我们不难猜想,在十年动荡的岁月里,这个幕后的神隐退在铁幕深处,闲庭信步,坐看落花流水。“中本聪虽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是他的传说”。
在这一阶段,比特币的价值尚未孕育,彼时的比特币更像是新鲜的玩具,知道比特币的人仅为少数;限于其技术门槛,能通过比特币挖矿的,更是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极客圈,多作为兴趣爱好无心插柳。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比特币的蛮荒年代,遍地生金,留下了无数造富的传说,随意之下挖掘的百十个比特币,到今日便可衣食无忧。
此类故事数不甚数,吸引着无数人做着跨越阶级的梦。
当然有的故事也令人唏嘘:辛苦挖了的比特币存在硬盘里,几年后发现硬盘受损或丢失的案例不胜枚举。
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件事:
很多跨时代的举动往往发生时风平浪静,对当局者而言,只是度过了极为平常的一天。
2010年5月22日,美国一名叫Laszlo Hanyecz 的程序员在比特币论坛上发帖,希望用10000个比特币换两个披萨,最终有人同意用两张披萨进行交换,而当时,两张披萨的价值是25美元。
这一被后世称为比特币匹萨日的交易被无数媒体记载,浓墨重彩。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这笔交易意义非凡,犹如 历史 上很多简陋但影响深远的会议;但在当时,何其不像在 游戏 道具商城随手买一件观赏性道具图个心欢?
随后,有人意识到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2010年7月,全球第一家比特币交易所mt.gox在东京成立,最初定价在0.09美元/枚。
至此,比特币开始作为一种可交易的货币现世。摆脱了极客圈的局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一部分有嗅觉的投资人蜂拥而入。伴随着2011年的跨年钟声,比特币度过了它的蛮荒时代。在短短一年内,价格飙升,次年四月达到1美元,2个月后翻10倍。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以太坊# #数字货币#
D. 币圈有哪些人
像中本聪,V神,李笑来,吴忌寒,沈波,BM,达鸿飞等人。
中本聪:比特币创始人,币圈最神秘的人,V神:天才青年,以太坊创始人,智能合约、区块链2.0时代的缔造者,李笑来自称中国比特币首富硬币资本联合创始人,吴忌寒:比特大陆创始人,掌管着最强大的算力,沈波: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原比特股创始团队,BM:bts和eos创始人,EOS被认为区块链3.0,达鸿飞:小蚁ceoonchain分布科技CEO。
币圈就是指一拨专注于炒加密数字货币,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筹资(简称ICO)的人群,业界俗称”币圈”,币单指数字货币,这包括BTC、ETH、EOS等。而圈,就是交易圈、朋友圈、交际圈,关于数字货币的发行、交易、炒作、以及相关的一切都算是币圈。
E. 虚拟货币圈几位大神天才,V神、BM、孙宇晨,哪个更胜一筹呢
说到虚拟货币圈的大神,首推的当属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了。
但这位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自从2008年10月3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后,便消失于人们的视野当中了,江湖上也只留下他的传说。
中本聪是如何做到在人肉搜索那么强大的互联网上隐藏自己的身份的?
有人说中本聪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幕后组织,也有人说中本聪已经死了,还有一些人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中本聪,但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这个虚拟货币圈“创世纪”的人物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了。
以太坊创始人V神。
1994年,一个小男孩出生于俄罗斯,父母给他起名Vitalik Buterin。受程序员父亲的影响和熏陶,V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
2011年,V神从他父亲那里了解到比特币。在论坛上认识一些人之后,他被邀请为一个比特币博客写文章,当时,他写一篇文章可以得到 5 个比特币(价值 3.5 美元)。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只有很少的人关注比特币,这个博客网站很快关停了。
2013 年,V神周游全球,他曾有一段时间待在中国,他的中文也很好,常和中国网友在论坛上用中文交流。
2013年19岁的布特林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能用这样的名字命名,可见这个大学也绝非泛泛之辈。这所大学在加拿大排名第三,并且是北美最优秀的学校之一。可惜V神只在区块链,入学8个月后,就走上了很多大佬的老路:辍学了。
2014年1月23日,20岁的小V神在比特币杂志上发表了《以太坊:一个下一代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一文,首次公开提出以太坊技术相关概念。
以太坊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货币了,而是一个全新的区块链平台,允许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且不局限于数字货币交易。
如果说中本聪和比特币掀开了21世纪区块链革命的大幕,那么V神则接过了中本聪手中的火炬,与以太坊一起开启了区块链2.0时代,给革命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EOS(柚子币)创始人BM
BM原名Daniel larimer,币圈一般都叫他BM。BM诞生于美国的工程师家庭,从小在他老爸的指导下在Mac上进行编程。
BM在09年比特币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开发一种数字货币了,而就在BM研发数字货币的时候,比特币横空出世。但是发现比特币存在可测量性的问题 很难支持小型支付,于是他就和中本聪在论坛里互怼起来。
2010年7月,BM觉得比特币10分钟一次的交易确认时间太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就在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社区里发了一个帖子公开指出这一问题,提出改进共识机制。
没想到引来了中本聪本尊的回应:“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如果你不信或者不理解,我也没时间去说服你,抱歉。)
后来这句话成为了币圈的金句,翻译成中文就是:爱玩玩,不玩滚。
之后BM自己就开发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TS(BitShares),同时创造出了DPOS(授权股权证明)共识机制,不同于比特币的POW(工作量证明)。
然后BM又开发了STEEM和之后的EOS,BM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续成功开发了三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系统,并且都曾进入世界前50的人。
波场币创始人孙宇晨(Justin)
把孙宇晨放入这个名单中,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诚然孙总在技术上无法企及上面几位的高度,但要说起营销的话,估计币圈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孙总。
2015年,马云创立湖畔大学,孙宇晨作为区块链行业代表,成为湖畔大学的首期学员。自那以后,他就自称是马云最年轻门徒。
2017年,ICO站在了风口上。作为区块链的早期参与者,孙宇晨肯定不能错过。
7月, 孙宇晨 发布区块链项目—— 波场,拉上这些年认识的大佬,包括比特大陆吴忌寒、OFO戴威、、薛蛮子等。8月21日,波场直接在币安平台开启认筹,5亿个波场币在53秒内以0.01元的价格出售完毕。其实也才500万而已,有这么多资本给背书,自己随便抢一下不就完了吗。
之后赶上了94事件, 要求相关项目进行清退,币圈陷入恐慌,ICO瞬间冷却下来。孙宇晨苦思之后,想到了一个营销方法:因为波场最开始对标的就是以太坊,碰瓷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怎么看都合情合理。
之后,V神的推特下水军出没,常常出现踩以太坊夸波场的言论。V神跑去看看波场,白皮书抄的,代码抄的,啥也没有的空气啊。这下彻底怒了,回怼道: “如果以太坊被波场取代的话,那么人们将失去希望!”
孙宇晨一看V神下水了,营销已经成功。颇为“绅士”的回应: “如果波场取代以太坊,我将为以太坊树碑立传。”
2017年12月,孙宇晨发动豪车攻势,交易排名前列者送玛莎拉蒂、奔驰等礼品。一波波骚操作下来,2018年1月,波场达到 历史 最高点1.3元,相比发行价暴涨了130倍,流通市值近22亿美元。一时间,孙宇晨豪言壮语, “马云做到了1000亿用了十年,但我只用了四个月。”
2019年6月,孙宇晨花了3000万拍到巴菲特午餐,万众期待,不是好奇他多有钱,而是想看巴菲特怎么怼他。因为巴菲特之前说过,虚拟货币基本上就是一种幻想。
按照原计划,7月25日,孙宇晨会和巴菲特在旧金山共进午餐。谁也没想到午餐前夕,孙宇晨却突然宣布不去了。理由是:突发肾结石。
这波操作估计连巴菲特老爷子都要感慨:活久见啊。
拍下午餐吸引一波眼球,放鸽子再引发一波争议,最后吃饭再营销一波,“一餐三用”的操作你感觉水平如何?在2020年1月,孙宇晨也是“圆梦”巴菲特,和他共进了午餐。
至于其它的方法,比如:
罗永浩创业失败,他慷慨地说“高薪聘请”,为他捐排忧解难;
ofo深陷押金退还危机,他站出来说“要帮朋友戴威给1万个ofo用户退押金”;
见义勇为反被拘捕,他又站出来宣布“为被冤枉的赵宇先生提供总计1000万元的支持计划”;
还有和王思聪互怼、和王小川互撕等故事就不胜枚举了。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如果说孙宇晨是个营销天才,你还会质疑吗?
F. 90后“币圈大佬”孙宇晨到底是什么来头
G. 曾拍下天价巴菲特午宴的孙宇晨,为何会被人称作“币圈贾跃亭”
因为孙宇晨今天的成功完全是靠他自己路演,通过营销手段给自己增加了很多人设上的的色彩,所以他才会成功。他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实力,完全是凭借着自己有一张会说话的嘴才成功的,所以被大家称为“币圈贾跃亭”。
孙宇晨的这个做法虽然有很多投资者看不出来,但是圈内的人士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情,孙雨辰的人品感觉到非常怀疑,所以圈内的人士都不喜欢他。这和贾跃亭的做事风格很像,贾跃亭在国内欠了很多钱,现在一个人到海外去。但是还经常在采访中说,要回归继续创业,但是迟迟没有回来说话很不靠谱,这也和现在的孙宇晨两个人差不多。
H. 比特币中国第一人
在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史上,比特币中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作为国内第一家,也一度是最大的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它见证了行业的兴衰起伏,是无数人踏入币圈的第一站。而它的创始人,也因而被圈内人赞誉为“中国比特币第一人”。
拓展资料:
一、杨林科的青葱岁月:1985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父亲是当地生意人。小时候,他的梦想是做游泳运动员,然而现实和梦想总有落差,学习成绩不佳的他高中毕业后便早早踏上社会,在一家汽车配件厂打工。作为一个饱受浙商文化洗礼的年轻人,杨林科认为汽配厂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前途,然而苦于没有出头的机会,18岁的他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参军,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等待更合适的机会。两年后,杨林科从部队退伍,开始尝试在北京做生意。最初的一段时间,由于资本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收获始终不大,随着时间的慢慢累积,他渐渐找到一些门道,开始尝试经营汗蒸设备和酒店生意,生意也慢慢走上正轨。2011年5月的某天,正忙于经营生意的杨林科打开电脑,猛然看见朋友黄啸宇的QQ签名:“愿意了解bitcoin可以聊聊。”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接触过数字货币,只是出于好奇回复了一句:“什么是bitcoin?”就此开启了在区块链领域的征程。
二、他的朋友黄啸宇是一位技术宅,喜欢研究经济,是国内最早接触比特币的人之一。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是Mt.Gox,占据着全球80%的比特币交易量,靠着手续费赚的盆满钵满。而在中国,只有少数人用个人电脑挖矿在淘宝出售。黄啸宇于是就构想做一个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这个想法引起了杨林科极大的兴趣。在简单了解比特币的运作机制后,他觉得门头沟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于是果断投入了几万块钱,和黄啸宇用一个月时间,共同搭建了国内第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而“bitcoin”这个词的中文名“比特币”,也是二人共同翻译的。
I. 币圈一姐何一的老公是谁
没有老公。
何一至今没有男朋友,还是单身状态。“四海为家”,何一这样形容自己的日子。在微信电话的一端,何一仍在国外,她向二大爷感慨:“像我这个生活状态,有男朋友也会很快变成没有男朋友。”
何一Miss,币安Binance联合创始人。1986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曾是旅游卫视主持人,主持的《美丽目的地》和《有多远走多远》是大家最喜欢的两档旅游节目。她还是《非你莫属》的BOSS团成员,受到众多观众的喜欢,她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KCoin联合创始人,人送绰号“币圈一姐”。在创立OKCoin之前,何一还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大学老师,本可以顺着既定道路一直顺利走下去的她却偏偏要不按常理出牌,果敢告别华丽绚烂的电视圈,任性地投入到了比特币与互联网的商业大潮中。凭着自己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向理想的生活状态进发,现已成长为全球知名比特币交易圈的女总裁“一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