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宇宙的五元素
① 的宇宙体系是如何构成的,第五元素是什么
四元素理论(水,火焰,大气,土地)出自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万物都由这四种元素构成,并将这四种元素与5种正立方体对应(还有种被对应元素被称为以太,认为是构成宇宙以及星体的元素,不过不是主流的说法)。
后来发展成指万物都同时存在密度与温度的差别(密度:大气到土地,温度:火焰到水)
再后来结合炼金术观点与圣经的世界观(或者说圣经吸收了这两种理论),创造了五芒星理论,五芒星五角分别指精神,水,火焰,大气与土地,当象征精神的一角向上表示光明的力量,向下则表示黑暗的力量。
(光明与黑暗是构成世界基础的观点是人类在没有文化前便具有统一认知的,无论在那个神话体系都有存在,很难说明最早的来源,就连中国道家阴阳思想也可以认为是其中一种)
而雷元素的出现则是北欧神话所独有的,严格的说最早的雷元素应该被称为风暴元素,然后逐渐在流传中强化其中雷霆的映像,最后便诞生了雷元素以及著名的神邸——雷神索尔。
在罗马时代中国的五行思想传入罗马,有人便引入北欧的雷元素,将原本希腊的4元素体系中大气分解为风元素与雷元素,然后尝试用这五种元素来解释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雷对应金,风对应木,仙剑里边也出现了)。
当然这种5元素理论仍然无法解释五行,所以至今西方的许多神秘学都是以4元素理论为基础,加入光暗两种元素进行补充,仅在引入脉轮(风水地脉循环理论)以及五行这类东方舶来品时才有可能出现5元素理论(不是五芒星理论)。
② 五元素是哪五个
古希腊传说,地球蕴藉万物需要的四大元素:水、火、土、空气,之外还存在着最完美最终极的第五元素,支配生命的真元。
第五元素被认为是物质里的“精髓”,是“不朽的物质”,是“制造”日月星空的材料,也是精神的原初、动力和终极,并以此来解释宇宙空间的永恒。因此,“第五元素”是古希腊哲学里面最终极和最完美的概念。
生产过程:
水元素: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5-547)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水这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气元素: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525)进一步解析到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
火元素: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所以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土元素及四元素说的形成: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综合了前人的看法,再添加“土”,遂有水、气、火、土四元素。
四元素说的发展: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认为组成天体的元素与地球不同,是纯粹的“以太”,是第五元素,对应于正十二面体。亚里斯多德在他老师四元素几何化的基础上,将四元素说发展成为一种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有效的支撑了地心说。
③ 宇宙是哪几个元素组成的它的质子威力有多大
1. Heavy elements:重元素,占整个宇宙成分的0.03%。小行星、彗星、和地球一样的行星都是由重元素构成的。重元素包括:铁元素、银元素、钙元素、镁元素等。
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元素包括 26个质子、30个中子、26个电子
钙元素的原子结构:钙元素包括 20个质子、20个中子、20个电子
所以说像这种质子数和中子数较多的,我们称之为重元素。
2. Ghostly neutrinos:神秘的中微子, 占整个宇宙成分的0.3%。为电中性的稳定粒子,质量很小,不带电荷,但具有动量和能量,受弱力和引力的作用。
3. Stars:所有的恒星(像太阳一样的),占整个宇宙成分的0.5%。
4. Free hydrogen and helium:自由的氢元素和氦元素,占整个宇宙成分的4%。
氢元素的原子结构:氢元素包括 1个质子、一个电子
氦元素的原子结构:氦元素包括 2个质子、一个中子,2个电子
因为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较少,所以它们不属于重元素。
5. Dark matter:暗物质,占整个宇宙成分的30%。
存在于星系、星系团以及星系团之间的,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但是能通过它的引力效应检测到的物质。它是由标准模型推广而来的粒子所组成的。这种粒子可成为宇宙物质的一大部分。移动缓慢的称为冷暗物质,运动速度快的称为热暗物质。由星系运动、星系团形成以及其他种种宇宙学的研究,都显示这样的暗物质是存在的。
6. Dark energy:暗能量,占整个宇宙成分的65%。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过暗能量的假设。据推测,暗能量可能构成了宇宙中不可见的部分,能够产生与引力相反的排斥力,(上面的5个成分都是产生引力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会出现加速膨胀现象。此前,其他一些科学家在研究超新星的过程中曾发现宇宙处于加速膨胀阶段,为暗能量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