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灵魂
1. 元宇宙:走出概念、走向台前,现在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元宇宙就是概念宇宙。就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各种时尚元素拼成的宇宙文化。
元宇宙发展顺利了,是一座城市也直接变成元宇宙的元气房。
2. 什么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认为元宇宙的实现路径如下:
第一,沉浸和叠加。沉浸式路径的代表是VR技术,比如佩戴VR设备,可以让人进入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沉浸式专属场景,这种场景既是沉浸的也是内卷的。叠加式路径的代表是AR技术,它是在现有条件上叠加和外拓,比如给普通机器人加入皮囊皮相、注入灵魂情感,令其成为仿真机器人。
第二,激进和渐进。通往元宇宙的路径,一直有激进和渐进两种方式。比如Rolox就是激进路径的代表,从一开始就不提供游戏,只提供开发平台和社区,以创作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实现完全由用户打造的去中心化世界。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空间进行编辑,做剧本或设置游戏关卡等。
第三,开放和封闭。元宇宙的路径还存在开放和封闭两种关系。这种关系在手机市场上体现较为明显,比如苹果系统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软硬件都是封闭的,我把这种逻辑总结为“我即宇宙”。
3. 元宇宙:下一个精神鸦片
元宇宙里的你还是你吗?
《头号玩家》剧照。
文/刘晓春
令人向往的彼岸世界
伦敦的居民早上可以在床上一边喝早茶,一边通过电话订购全球各地的各种商品,数量多少只要他认为合适即可,(下单后)货物会以最快的速度送货上门。
同时,他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他的财富投资于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毫不费力、毫无负担地收获预期的成果和收益。或者,他可以因为一时兴起或基于任何推荐的信息,决定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任何一个大洲上的市政当局,将自己的财产安全与当地市民信誉结合起来。
只要他愿意,他无需办理护照或其他手续,就可以立即乘坐廉价而舒适的交通工具,去到任何国家或地区。他可以派他的仆人到附近的银行非常便利地提取贵金属,然后他就可以带着他创造出来的财富到国外去,即便不了解当地的宗教、语言和风俗也没关系。
这场景熟悉吗?是不是与二十年前互联网兴起时描写的互联网未来差不多?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差不多,甚至也可以作为对未来的想象?
可这是凯恩斯在他的《和约的经济后果》中的一段话,描写的是当时,也就是公元1914年的情景:
然而,凯恩斯实际上正在分析危机的到来。当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科学消除了距离,”梅尔斯亚德斯说,“用不了多久,人们不出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这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一个情节,流动商人梅尔斯亚德斯正在向闭塞的南美洲殖民者后裔兜售望远镜。这话与前些年互联网、区块链大咖们激动人心的鼓吹何其相似乃尔!
Fortnite视频 游戏 界面。图/Fortnite
人类作为思想的动物,同时也是幻想的动物,幻想未来,更幻想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彼岸、天堂、极乐世界。过去的人们,是希望自己能全身心地进入那虚幻世界,于是,修炼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御风而行,羽化而登仙。现在的人们,有了更强大的 科技 能力,想象力更大了,但却退而求其次,用 科技 创造一个平行宇宙,肉身留在现实世界,通过一副VR眼镜,让视觉和意识进入虚拟世界。
这就是元宇宙!
人类对于未来,对于彼岸世界的想象,都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也因此,想象都具有相似性。希腊的神话世界与人间一样吵吵闹闹,嫉妒、偷窃、残杀,一样不少。孙悟空大闹的天宫,同样如此。目前各类大咖关于元宇宙的想象,也都是“现实世界有的一切在元宇宙都有”。
不过,元宇宙与古人相比,有两个进步。一是,人真的能够感知那虚拟世界,而不仅仅是想象;二是,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经济利益,甚至这虚拟的经济利益能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货币相转化。说白了, 元宇宙就是用技术创造的一个虚拟世界,能让人真实感知的不超出人的想象能力的真实世界的镜像。 能否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目前其本身还属于想象或初阶水平。
无法逃避的现实世界
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点,因为思想和科学,让人类发现了许多隐藏于自然背后的规律和真理,创造许多自然所不存在的事物和思想。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让这个地球可以生存如此众多的人类,人类寿命得以不断延长。
可让人悲哀的是,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创造更好的人类 社会 ,人类 社会 依然充满着严重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科学技术也无法解决具体个人的 社会 生存困境。 科学技术或许可以创造一个元宇宙,甚至多个元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但却都是逃避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并且,现实世界该有的一切,都会镜像到那三千大千世界。
构成元宇宙的七层要素。图/Metaverse Jon Radoff
古人是修炼自己,包括肉身和灵魂,以求往生极乐世界。最不济,把灵魂修炼得纯净又纯净,从而脱离肉身,得道升天。不知道有多少古人是修炼成功的。现在有了 科技 的加持和赋能,不需要修炼肉身和灵魂,灵魂也不需要脱离肉身,每个人只要戴上VR眼镜,视觉和意识就能进入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元宇宙真可说是“方便之门”。只是,亿万不净的灵魂进入这个浑茫的宇宙,那会是一个美好的 社会 吗?
当你的视觉和意识漫游在茫茫元宇宙,“方便之门”外的肉身需要为视觉和意识提供多少营养和能量?如果你摘下VR眼镜,履行现实世界吃喝拉撒睡的职能,你是否还存在于元宇宙之中?如果不存在,你在元宇宙中的创造是否会灭失?如果继续存在,元宇宙中的你在干什么?当你再次戴上VR眼镜,元宇宙中的你还是你吗?当下进入的你和已经存续的你可以无缝重合吗?戴上VR眼镜进入元宇宙的你知道你在现实世界吃喝拉撒睡时依然在元宇宙中的你干了什么事吗?也可能,你在现实世界吃喝拉撒睡的时候,元宇宙中的你是一具灵魂出窍的虚拟肉身。元宇宙中一具没有灵魂的肉身会被其他元宇宙中的人们如何处置?
元宇宙将是你的天堂还是地狱?是技术决定的,还是进入元宇宙的各色人等决定的?元宇宙能改变个体的你和这个现实世界吗?这关键恐怕还在于这世界到底有多少人会长期持续参与到元宇宙中去。 如果真的有大批量的人整体沉浸于元宇宙,可以想见,那一定是少数精英在现实世界创造并控制着元宇宙的运维,大量的底层群体沉浸在元宇宙中。 这是一幅人类 历史 上多么熟悉的图景!
2018年,年度开发者大会,扎克伯格在分享会上讲解交互技术。图/视觉中国
人类的未来不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或许有这样一些可能:
第一,作为一种技术,为现实世界的某些领域提供服务。比如,虚拟课堂、虚拟会议室、城市规划和管理、建筑物设计、战争推演等等。总之,是为现实世界提供服务,为现实世界创造价值。
第二,作为人类的 游戏 或 娱乐 方式, 游戏 者、 娱乐 者在现实世界支付真实的货币,投资者在现实世界赚取真实的货币。 所谓将元宇宙中的虚拟资产价值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实现交换或交互,大白话就是有人要通过这种方式赚到现实世界的法定货币。 所以,元宇宙最终还是现实世界中的虚拟世界。
人类能否建设美好的人类 社会 ,还是要靠人的智慧和良知建立良好的、能促使人向善且和谐相处的制度与文化,就如同诗和哲学,是人的智慧和心灵的产物。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在这方面最多提供灵感和工具。
(作者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4. 在元宇宙实现人类永生,可行吗
先要定义什么是你,什么是生,然后后面的的事就好解决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元宇宙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这里的永生说的是相当相当长的时间,但不会是永远。
5. “元宇宙”的最新概念是什么
元宇宙就是借助于现实之中的VR头盔或者是脑机接口等设备进入一个虚拟现实世界之中,在其中可以进行社交、竞技、生活等活动,沉浸式体验虚拟世界的一切。
简而言之就是基于现代科技设备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无二的虚拟世界,而我们则可以在其中生活、社交、工作等等,可以说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空间。
6. 元宇宙是什么梗
指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英文Metaverse。这个虚拟世界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体验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与现有网络游戏不同的是,元宇宙能给玩家带来更真实的感受,让玩家可以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当中,甚至可以做到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世界。元宇宙也被吹捧成了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电影《黑客帝国》和《头号玩家》就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元界(Meta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