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币圈都是横财
㈠ 币圈总是输
因为B圈都是虚拟的货币,这个时候有正权的就有输钱的,所以说不管任何人都尽量不要接触这种东西,接触了你就会损失的,虚拟的永远是虚拟的。
解决了在网络游戏的服务中一些用户出现的支付不便的问题。另外,为了防范虚拟货币扩大使用带来的风险,避免出现替代法定货币流通或交易这样一种功能。
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只能用于购买游戏公司发行的产品和服务,不能用于其它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能用于购买实物,这样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游戏虚拟货币变相的成为一种替代或者影响法定货币的职能。
虚拟货币的获得是由游戏玩家用法定货币向游戏公司购买所得的,因此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属于购买它的游戏用户。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网络游戏可以合法的使用虚拟货币这种支付手段,是因为国内网络游戏绝大多数都已经把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是网络游戏运营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
㈡ 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热衷于炒币他们是如何炒币的
炒币、炒股、做外汇都是一样的,新手入门低成本,很容易发横财,关键是很多人相信靠自己的聪明伶俐一定能获得成功。炒币比较简单,类型单一,每日科研跌涨就行了,不费脑子,并不像股票那么多,还得挑选个股还得分析,因而炒币本来就是赌大小。大伙儿都是普通人,辛辛苦苦打工一辈子可能也赚不到太多钱,工作就是大部分人的固定收入,更多的人基本上就是有且只有这一项收益,没有其他的收入,所以这时候币圈炒币就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中。
爱护好这四年一次的币圈牛市,伴随数字货币的普及,以后的牛市上升幅度会越来越小。在这儿第一次机构牛市里多多赚钱,至少赚个能让自己稳定生活把钱。帐上财产大幅发生出现缩水的话,是会让人产生隔阂的,从而做出不理智的操作过程。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拿牢手里的币,等待大行情的到来,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币市的起起伏伏。
㈢ 币圈投资波动很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币圈的相关新闻频频会上热搜,主要原因是现在参与炒币或者挖矿的人数很多,整个市场特别的疯狂,因为市场过于疯狂,很多人都已经丧失了投资的理智,所以说经常会出现投资波动很大的情况,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个币圈并不受某些部门的监管,没有监管的市场就会更加的不理性一点。
因为一些消息或者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能导致虚拟货币的市场大涨或者大跌,其实是一个非常不良性的投资环境,其实一个人能够控制市场的涨跌是一个非常不太好的信息,对于整个投资市场来说真正的良性的市场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标的价格是在小范围范围内进行震荡的,而不是说大起大落型的,大起大落型的标的都是一些割韭菜的标的,甚至能够将你所有的财产归零,所以说是不建议大家不理智的冲进去。
所以说整个币圈的投资波动很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人监管,另外某些持币比较多的人,他们能够影响市场,市场里的很多人,不太理性所导致的。
㈣ 如何看待币圈一波又一波的韭菜炒币如何避免成为韭菜
大多数时候一级市场买的要便宜。一级市场又分天使之、根基、私募基金并且一轮比一轮价格贵。一级市场投私募基金是为了买的划算,但投一级市场必须有资源和方式作确保。一级是发行方私募市场,换句话说一级市场用能够最少价钱买到新项目币,等上线后拉盘达到一定总体目标抛出来获得最大化的盈利,种子的价格也是极低的,除开资金投入小,暴发强以外,因一级市场的持股成本较低。
要尽早从韭菜逻辑思维里摆脱出去,最根本的还是得改变自己思维方式,不必从众心理,要独立思考;要改变自己意识,不要相信“发大财”,要相信脚踏实地的学习和成长。世上没有很简单就可复制的发大财路。绝大多数发大财的人全是背负了一路的艰辛和汗水才走到今天,才能收获到平常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当市场走势冷至极,韭菜们对市场不屑一顾时,恰恰是股票庄家在悄然无声搜集主力资金的时候。
㈤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聊聊币圈赚钱的那些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赚钱或许是摆在我们每个成年人面前的一件大事,一个你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毕竟这个世界上财务自由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还是得跟我一样,要拼命工作来养活自己。只不过有些人赚钱容易,有些人赚钱难而已,这也是很多父母要子女好好读书的原因,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有了技术赚钱就容易多了。相反,你什么都不会,那就只能去工地上搬砖了,听说工地上搬砖工资还是很高的,但那是真的累呀!都说币圈赚钱很容易,一个币动不动就是十倍,百倍,千倍的往上翻。其实那都是表面,币圈赚钱无非就是这几种:
第一种,炒币。跟炒股票一样的,低买高卖,高抛低吸。不断的做波段,赚取差价。炒币是风险最大的,涨高了不想卖,总以为有更高,套住了不想卖,总认为能涨回来。炒着炒着,你就成了真正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我很喜欢这段话:“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这个社会最大的公平就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无数种方法收割你,直到让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炒币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第二种:写文章赚钱。在币圈有很多的区块链内容垂直平台,像币乎,力场,财路……,在这些平台写文章可以赚币,但是你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哪些平台靠谱,哪些平台不靠谱,像最近的某渡一样,你写文章赚的币很难提现出来,那你就是被平台白白玩了那么久,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写文章你得肚子里有点“墨水”才行,没有点知识储备,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没有人给你点赞,你也赚不到币。你要有大量的输入,你才能有大量的输出。学习,学习,再学习,你才能写出优秀的,别人喜欢看的文章。
第三种:拉新人。一个平台要想发展,关键是用户量,用户量越多,就代表这个平台越有价值,因此,许多平台都会出台很多很丰厚的拉新奖励,尤其是发展的早期,这个是红利期,奖励会更多。拉新人必须得脸皮厚一点,像我这种脸皮薄的人就不太适合,因为我跟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脸皮厚的人就不会在乎这些,什么亲戚,朋友,同学统统拉过来,拉的越多,你的奖励就越多,你赚的币也就越多。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贴吧,公众号,等等来宣传拉新。最后还可以用红包利诱。只要平台靠谱,拉新还是能赚钱的。
币圈赚钱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搬砖套利,做个小任务,玩游戏等等,希望大家在币圈都能赚大钱,以后买东西都不要考虑价格,只要考虑你喜欢就可以了。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最后用一首古人的诗来结尾吧,古人也会为钱发愁呀!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㈥ 在币圈赚1千万正常吗
正常。
假如我手上有一两百万闲钱,要翻一千万,就容易了,十倍币就可以到达。可是由于币圈的代币涨跌太浮夸了,究竟属于超等被动的一个收益来历。也不消担风险,更不消搁资金占用问题。
货币,是作为一种交易的衡量价值,本身并不一定具有价值,它只能作为中间的衡量单位。就好像我国只有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也就是说政府担保具有价值。如果像是那些战乱地区,可能十斤货币买不到一个鸡蛋,也就是这样的原因。
说回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直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国家承认作为自己国家的流通货币,好像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还禁止过一些,那么如此而言,数字货币,只能够是以高于你买入价格卖出去,那样能赚到钱。但数字货币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的价值,并不像股票一样,是你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所以,当如果数字货币,你找不到有人买,那就是一文不值。
㈦ 币圈年轻人现状:炒币挥金如土,生活缝缝补补
币圈一天,人间十年。
当炒币客在币圈待了三四年,如约成为老韭菜,会不会对这个圈子沉淀出自己的视角?
5.19币圈地震,有人日亏百万,又为何心中毫无波澜?
马斯克喊单、各部门监管、新韭菜乱入...2021又是币圈黑天鹅频飞的一年,对年轻人来讲,这是一个可以把猪吹上天的风口吗?亦或是一个连光也逃不脱的黑洞?时间给了不同的人不同答案。
这次我们请了几位炒币客,聊了聊自己的炒币经历。我们也要先提醒想入场的朋友,如果这是个新事物,请对它保持敬畏,也保持怀疑。
以下是受访者的口述——
编辑: 九歌
监制: 景岁
玩币收益近千万,吃10多块的面都嫌贵
——大鱼 成都 27岁 最高浮盈1000w
区块链的技术是螺旋式上升的,数字货币仅仅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的信仰是区块链。
我是2019年进的场,我老公比我早两年,他算是这个圈子里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喜欢分析币圈的技术面,也懂一些金融知识,不算是完全的投机者。
我们本金加起来3万块左右,从2017到现在,最高收益到过千万,但是炒币客的状态很相似:币圈挥金如土,平常缝缝补补。 我们连外面10来块的面条都觉得贵,平常的 娱乐 也就是外出看看电影, 到了生活层面的消费,对标的可就是自己的工资了。
币圈开始有不少屌丝,都是生活上不太如意的人。我们2017年在深圳工作,一线城市的房价真遥不可攀,凭工资想都不要想。当时我老公初进币圈正赶牛市,3万本金很快翻到200多万。但是币圈一天,人间十年,很快又跌到几十万,这几年做了10多趟过山车,起起伏伏大起大落,5.19那天我们利润回吐了大概200万,这样的经历算是习以为常了, 币圈挣的钱,像大风刮来的,会刮来也就意味着会刮走。
房产证丨受访者供图
2019年我们回成都买了第一套房,当时还没在币圈套过现,首套房的钱就是东拼西凑,当时我们的心态就是什么也不想,便宜就行。后来套了300万左右,又在成都买了一套公寓和一套住宅,这时候就比较关注房子的品质和小区环境。 在大部分同龄人还在为首付发愁的时候,我们不到30岁在二线就有了这些资产,生活上会很从容,这个里面,有很大运气的成分。
收益图丨受访者供图
开始在币圈我们处于一个囤币的阶段,自己在平台小程序上挖矿,牛市挖矿非常暴利,几万本金一两天就可以收回来。后来一些大佬带着几亿几十亿的巨款入场挖矿,基本把矿挖塌了,形成了一种垄断。币圈这几年其实发展的很快,华尔街几十年沉淀出的金融玩法几个月就在币圈落地,加上国家层面的监管,这个圈子在朝着良性发展,规则建立了,投机者就可能变少。
金融市场是人性的修罗场。不少玩家尤其是新入局的嫩韭菜,手里的币涨了就认定这是经济领域的革命,跌了,币圈就成了庞氏骗局。 我们每天生活的状态就是工作、下班炒币、研究玩币的策略套路、读项目书,我可能挣一个亿也不会离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愿意和区块链的技术一起成长。当然,我们也不辞职,工作才是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想入场的新人千万不要借钱炒币,更不能梭哈,最好先亏点钱,心态和技术都需要沉淀,这个圈子里有不少投机行为,但不要成为一个投机者。 如果这是一场赌局,赌到最后都是人心。
带我进圈的大哥,
在熊市的时候找了算命先生问涨跌
——左左 北京 30岁 最高浮盈50w
币圈是把人性放大了很多倍的修罗场 ,24*365不停歇地在路上狂奔,只要赌场还在开门,就一定有赌徒参与进来,狂欢永不眠。
2017年,在一场酒局上,涛哥跟我们谈论一种叫数字货币的东西,当时这还是一个新概念,现在大家听到这个词可能见怪不怪,但在4、5年前听说这么个词,还有人告诉你它可以涨几倍,毫无疑问,你会觉得这是个骗局。
时间不长,当年的9月4号,是币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七部委联合打击区块链泡沫,币灾从天而降,炒币客被连根拔起。 但过后不久,数字货币就开启了新一轮的蒙眼狂奔。 到12月份,涛哥已经积累了千万收益,潇洒地离开传统互联网,转身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这时候我就想好好研究一下数字货币,最终我认为,这大概率就是个击鼓传花的郁金香骗局,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经济泡沫,但即便泡沫破裂,也足以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传奇的一笔。
对话丨受访者供图
作为 科技 公司的年轻人,我决定要做一把时代的弄潮儿,于是就投了5万,成为了币圈切身的体验者。
最近狗狗币比较火了,经常在热搜上徘徊,其实4年前就已经有了,当时我还研究了它的白皮书和背景,和狗狗币的创始人一样,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在 搞笑 。 那时候狗狗币一枚价格貌似就一两分钱,很多人不是买的,是挖矿的时候平台送的。 最近doge疯涨,当年的很多人才记起来自己还持有,不少人都忘了钱包密码。
币圈还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我买了一款公链的币,最高收益翻了10倍,但我们就觉得要看到1000倍,天空才是极限。币圈不像股市,可以分析一只股票的PB、PE值,从而推导出股价的合理区间。 炒币是基于共识,就像当有1000个人说玫瑰象征爱情,那玫瑰就真的和爱情产生了联系,共识是什么?有时候就是空气。
在熊市的时候,共识破裂,我的50万收益最低连1万都不到。
涛哥遇熊市,我们去柬埔寨骑摩托散心丨受访者供图
最近兴起了新一轮炒币风潮, 我们公司有个炒币群,我眼睁睁地看着它几天内从300人变成了两千人。 里面很多技术大佬,也有很多年轻人,不少新人来了就开合约,幻想暴富,结果被多空双爆,他们又嚷嚷着要把炒币群改名为“虚拟货币维权群”,给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维权点。在我看来,这是一群心态不成熟的投机者、渴望不劳而获的赌徒,对他们来讲,币圈可能是一个黑洞。
币圈真是存在人生百态。当时引我入圈的涛哥,牛市的时候感觉飞黄腾达,阶层跨越,做各种投资,周游全世界。熊市的时候就很低落,大规模盈利消失,甚至去找了算命先生,问人家币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有的人追涨杀跌不知适可而止,赔进家财也不收手;也有人几句喊单就能引起币圈大震。
这是一个各种毒蛇猛兽出没的丛林,心态不好的人成不了万兽之王。
我想和新来的炒币客聊一聊
——何文 深圳 26岁 最高浮盈百万
马斯克属于一个乱入者,币圈这一轮牛市和去年的新冠疫情关联太大。
刚入圈的时候我是个投机者。2017年12月,比特币单价超过2万美金,当时真被这个价格吸引了,不过真正炒币是从18年3月开始的。当时充了大概5万块左右,最初玩的时候也没碰过比特币,对小散户来讲,它的价格太高了,而且涨跌幅比较稳定,一天涨10个点,在币圈不会满足的,买的主要还是以山寨币为主。
18年下半年遇到了大熊市,当时手里的三款山寨币全部腰斩,有的跌掉了百分之九十,最惨的时候,5万本金只剩4000块钱。后来在区块链媒体公司工作,和一些同事聊了聊,才慢慢懂了一些操作。到今年最高浮盈百万左右,5.19币圈被血洗的时候,我一天浮亏了20万,其实还挺难受的。
18年第一次看到btc涨10个点丨受访者供图
炒币是个心神不宁的生意,币圈波动性太大,会忍不住隔一会就看一眼平台。 要盯价格盯k线,研究是不是做的方向反了,会不会亏损,要不要止损止盈。可能睡觉的时候一个波动,单子就爆仓了。
以前我开单的时候,基本上晚上会醒两三次,3点醒一次,5点又醒一次,这是不需要闹钟的,是生理的应激反应。 这几年,就觉得头发白了不少,也掉了许多。
炒币客自我调侃丨图源网络
去年疫情,不少国家放水,大家为了抵抗通胀,不少人进了币圈,加上马斯克的喊单,和各种庄家的舆论博弈,市场情绪显得很浮躁。 作为一个老韭菜,还是想对打算入场的人聊点看法——
投资是挣的认知和认识边缘的钱。 如果你刚刚进场就翻了许多倍,千万不要觉得那就是你的能力了,你可能就是运气好。你不去了解这个行业,不去总结归纳这个行业的规则,不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到手的钱一定会亏出去。就像我18年的时候,总体还是亏得挺惨的。
同时也希望每一个炒币客都能坦然地经历一次牛熊。 熊市来了也不要恐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入时机,大部分的投资本身就是挣高买低卖的差价,事非经过不知难,切身走了这一个流程,你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规则。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碰什么资金盘、传销币,这个东西太害人,随时都能跑路的平台才是最大的风险环,一定要走正规的渠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THE END-
㈧ 一夜之间血本无归,现在的币圈太可怕了
这几天,币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5 月 19 日,比特币一度跌破 3 万美元,暴跌近 30%。
超过 57 万人爆仓,爆仓金额达 443 亿元。
虽然后续回升至 3.9 万美元左右,但一夜暴“负”是跑不掉的了。
炒币来钱确实是快,胆子大上杠杆,直接财富自由,前些天还在晒收益的老哥, 73 万本金直接涨到 170 万,可一晚下来,也能直接倒欠 50 多万。
真可谓币圈一日,人间十年!还好老狐没钱买,不然就亏大了。
虽然币圈是玩不起,但搞钱的心还是大大的有的。
所以不断被 社会 毒打,又不甘于现状的我们,很容易就参与到一些看似能实现阶层跃迁,但又危机四伏的资本 游戏 当中。
例如买基、炒股、炒鞋、炒币、开奶茶店,说得出的都有人去尝试。
可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其实少亏钱,都算是赚了,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啊,难道我被割韭菜了吗?
说到割韭菜,最近有个震惊业界的“英雄人物”出现。
他就是叶飞叶老师,在微博发动自爆卡车式攻击。
表示要控诉一家上市公司搞坐庄 游戏 ,为庄家牵线搭桥,但事成后却被拖欠中介费。
为什么要喊他为叶老师,我想是他给散户传授了太多有用的知识了。
其中“市值管理”这个词是考试重点,在叶飞的爆料中“坐庄操纵股价”等同于“市值管理”。
学到了吧,多么冠冕堂皇,真正的专业术语。
而叶飞一直在干这个活,只是现在进化成了联合收割的模式。
给大家梳理一下是怎样的玩法。
首先某家上市公司想进行“市值管理”(这词是真好用),然后就找到某个做庄的朋友/中介。
这个中介转包给叶飞,然后叶飞又安排给某些机构和券商来购买公司的股票。
虽然大家都挺专业的,但天有不测之风云,买入后股价出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值管理”(上涨),出现了下跌,这样接盘方可就亏大了。
面临到亏损的境地,资本的强项当然是翻脸不认人。
叶飞的上游中介选择了赖账,叶飞不仅要面临上游违约,还是承担下游亏损的责任。
双重压力之下,叶飞转为污点证人,在微博进行了自曝攻击。
这就是最近资本市场的大瓜,比什么大鳄的桃色新闻有意思多了。
股市跟赌场不分家,这个说法一直都有,以前还能心存侥幸觉得自己能赚一把就走,但现在把庄家都给指名道姓了,还玩不玩我想大家都有答案。
值得一提,在这种危难之际,叶老师也没忘记自己身为“网红”的价值。
在被追杀之余,还不忘将自己的热度变现,老狐只能喊出一句:好家伙。
一个坑被曝光了,但 社会 上还有数不胜数的坑在,防不胜防。如果不懂 游戏 规则,就玩起了资本 游戏 ,被收割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信息成了稀缺资源,那么拥有信息优势的人就能赚钱。这也是我们搞不来钱的原因。
各种算法定向推送,让我们只看我们想看的,或者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信息。
而真正对我们有意义,或者事情的真相,可能还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
可能正如董小姐所说,年轻人找工作不应该把钱放第一位,更应考虑自己的定位,以及思考自己到了 社会 能做什么。
一心搞钱,我们很能被反搞。
但换个思路,在工作不断的摸索和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
想明白了,就沿这条路走到黑,把这个方向的信息全都掌握,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这样不就有了自己的信息优势了嘛,可以反过来收割资本。
拜登在担任奥巴马副手期间,家庭资产只有 150 万美元,也就北京一套不错房子的价格。
但在卸任副总统的两年间,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出书和演讲,赚了 1500 万+美元,涨了十倍。
钱赚够了,回来再当个总统,这才叫人生嘛。
虽然我们赚不了那么多钱,但只要掌握信息优势,搞钱起来,肯定是更得心应手的。
这个 社会 ,割与被割其实是相互,也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常态,我们想要摆脱的痛苦,所以奋力搞钱,但要搞钱,又免不了经历思考、实践带来的痛苦。
到底是安于现状,躺平接受一起,还是忍受短期痛苦,换取长期收益,我想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都逃不开的课题。
㈨ 来谈谈币圈到底有没有“一夜暴富”
最近周小川在谈论数字货币时,说到一个观点,投机产品让人产生一夜暴富的联想不是一件好事,需要停一停。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个问题,现今的各类媒体是不是也要承担点责任,一会是暴富神话,一会又是传销骗局,对于大部分人,又不懂技术,也不懂什么“幸存者偏差”之类的逻辑,这就很容易让人对币圈产生各类误解。
我接触数字货币的时间不算短了,周围也有一些做投机投资的朋友,从个人的体验来看,在币圈,那些外界媒体所谓的一夜暴富、暴发户产生的概率并不比买彩票中奖的几率高多少。
幸运的能赚点小钱、小富即安,但更多的是悲惨的故事,这是一个极度符合“二八定律”的市场,保证不亏,能胜过八成的币民。
几年前在论坛有个网红,人称“48万哥”,当初在比特币几千块一个的时候把全家买房的钱投入里面,经历各种震荡,背负全家人的压力,最后在算是回本了的阶段全部卖出,在比特币的黎明前离场。
2014-2016年的大熊周期,绝望死于黎明前的案例太多太多了,只是这些外界是看不到的。最近这一段时间的大跌,想必大家也有体会了,我最近也经常说,长线持有就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有太多的坑在前面等着你。
而外界能看到的那些“神话”,那些暴发户一般的币圈大佬,不管认知是什么程度,无不跟着比特币熬过了很多艰难的岁月,承担了他人无法承担的风险,才收获的高额回报,在我看来,这根本不能称为“神话”。
当然,我也看到了一些快速致富的实例,比如去年参与量子、公信宝众筹的,上线就是几十倍涨幅,这也导致了后来大家对艾西欧热潮的追逐,但其实后来咱们也看到了,真能碰到一下子就多少多少倍的项目,太少了,有的项目初始看着涨幅吓人,但那个量你能出货吗。
还有一类快速赚钱的方式,就是不断去打新,特别是有些有点噱头的项目上线至少能翻个倍,咱每个项目赚个翻倍就出,再去压下一个,撸几个复利也不少了。但这个方式,就和赌大小,赌错翻倍压一个道理,在刀尖上跳舞,整个市场热络,你感觉会非常好,除非你赚点钱满足了就撤,不然最后一定有个大坑等着你。
结语
最真实的币圈没有那么多暴富故事,被套的风险倒是经常能找上门,而连归0的风险都承担不起又谈什么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