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元宇宙
1. 所谓的元宇宙到底可以用来做什么
所谓的元宇宙到底可以用来做什么?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现如今网络时代以及进入5g时代,与此同时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前一阵网络特别火的元宇宙一时登上了热搜,许多人不知道元宇宙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元宇宙”加速后,虚拟偶像已经跟真人抢活了
作者 / 贝波
11月20日晚19点,时隔10个月,由SMT(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与B站合力创作推出的大型虚拟主播演唱会《创世之音》第二季再度来袭,集结15名人气虚拟UP主倾情演出,进一步创新形式和内容,又一次掀起线上狂欢热潮。
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68.8%,2017-2020 年市场核心产业规模CAGR为62%,预计2021年将达到66.5亿元。
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虚拟偶像市场规模稳增,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虚拟偶像产业链正在实现全链路跑通,上游技术发展成熟,下游变现途径更加多样化,预计其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虚拟偶像正在进一步“侵略”三次元市场。
虚拟偶像的“划分”
随着互联网网民习惯变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声优为基础展开的偶像角色企划与日俱增,从3DCG形象到 游戏 形象,再到基于音乐合成制作软件的虚拟形象走进大众视野,其形式和定义不断更新,且一直在发展中产生变化。
在虚拟偶像大战中,TOP1仍旧难以界定,但目前国内最具知名度的虚拟偶像当属虚拟歌姬洛天依,洛天依不仅代言了多个知名品牌产品,多次与三次元艺人合作,在上海“梅奔”举办的全息演唱会也是门票迅速售罄。
爱奇艺也推出虚拟乐队Rich Boom,乐华 娱乐 推出女子虚拟偶像团体“A-SOUL”,腾讯基于《王者荣耀》中的 游戏 角色推出了“无限王者”AI虚拟男团,通过演出、授权、广告、周边经营运作获取收益,增加其商业价值,虚拟偶像行业的潜能和吸财力不容小觑。
与出道多年,粉丝基数庞大的洛天依不同,自创的达人虚拟偶像中,柳夜熙以会捉妖的抖音虚拟美妆达人身份横空出世,柳夜熙有着清晰精致的五官,形象与真人相差无几,她的视频融合了悬疑、美妆、剧情以及电影级别的画面质感和后期特效技术,因此在10月31日发布的第一条视频获赞量便达到300多万,上线3天涨粉230万,变身“超级新人”,登上热搜榜单。
而从抖音开始爆火的MOMO酱是个大眼元气的二次元少女,靠着 搞笑 段子和“沙雕”路线从一众虚拟偶像中脱颖而出。虚拟人物的多元化内容和人物形象设定,再次将行业创作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曾有媒体评价道,“虚拟人领域,女有洛天依,男有叶修”。2018年,《全职高手》男主角叶修的#0529叶修生日快乐#话题一度攀升至微博热搜榜榜首,还曾成为麦当劳产品代言人,而自动漫、电视剧上线以来,叶修的形象得到了具象化,带货能力和商业价值直追三次元腰部艺人。
且目前来看,虚拟偶像不会人设崩塌,不会有绯闻,满足了人们的完美主义情结, 有原型做凭依的虚拟人方面,IP虚拟人暂时凌驾在真人偶像虚拟人之上 。
真人虚拟偶像方面,韩国SM公司以“真人+虚拟人”的形式推出女团aespa,试图打破偶像团体在韩国的发展困局。国内淘宝人生推出了易烊千玺的虚拟版,次世文化CEO陈燕为迪丽热巴、黄子韬分别打造了“迪丽冷巴”和“韬斯曼”的虚拟形象,试图突破不同圈层的文化壁垒。
目前与虚拟偶像相关的同人创作和线上分享传播,创造其存在价值的行动越来越多,各位虚拟人也正在进化成拥有多重人设与形象的全民偶像,危及三次元艺人生存状态,阿里巴巴、网络、爱奇艺、B站等平台也纷纷入场,拓展产业范围及圈层,逐渐扩大至千亿级市场规模。
元宇宙“生意经”
数据显示,虚拟偶像带动产业规模2020年为645.6亿元,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 随着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各平台围绕虚拟偶像的元宇宙计划也成为了全行业热点。
当前,虚拟偶像行业的受众仍多为二次元,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在2020年突破4亿,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5亿。
B站是二次元聚集地和Z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其在虚拟偶像领域布局已久 ,除了推出虚拟偶像2233娘以及汇集6000多位虚拟主播之外,还投资了洛天依、彩虹社等中日头部的二次元虚拟偶像和Vtuber,多次举办虚拟偶像演唱会等活动,目前B站内有数以万计的“UP主”围绕“虚拟歌姬”进行创作和传播。
多次创新整合后,《创世之音》第二季演唱会沿袭了第一季的核心创作理念,故事和人物设定也更加健全,并作为国内首档全虚拟偶像出演的音乐歌舞剧与观众见面,这也是B站在虚拟偶像领域和元宇宙的新一轮 探索 之作。
第二季故事设定在不久的将来,民众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的方式连入数据网络,深度潜入虚拟现实 游戏 。此外,本次演唱会为每一段剧情,每一位虚拟UP主定制音乐,从传统虚拟偶像擅长的音乐舞台表演出发,通过艾因Eine、咲间妮娜、新月冰冰、露露Ailurus、路理Kuri、木糖纯等15名人气虚拟UP主的倾情演绎,进一步突破上一季“演唱者+舞台表演+RPG剧情”的模式,构建一场更具代入感的“跨次元”视听体验,开创了虚拟偶像动画歌舞剧先河。截至发稿时,#创世之音虚拟主播演唱会#讨论3万,阅读量已达到1.2亿。
另一个在虚拟偶像行业和“元宇宙” 探索 中迈出重要步伐的平台便是爱奇艺。
去年9月面世的虚拟偶像“小茉莉”,出道综艺就是集结了Angelababy、小鬼、虞书欣的《跨次元新星》,今年10月参演了现代都市爱情剧《梦见狮子》,也是首个出演电视剧的虚拟偶像;虚拟乐队Rich Boom在《我是唱作人》、《中国新说唱》、《青春有你2》等多档爆款综艺亮相,更是代言了青岛啤酒、农夫山泉、雪碧等品牌,《寄生熊猫》也在爱奇艺多档热门综艺和活动现场频繁露脸,并落地了多种性格的潮玩产品,商业价值水涨船高。
除了推出虚拟偶像厂牌,爱奇艺还尝试了以虚拟偶像为主体的定制化综艺。 去年爱奇艺曾推出虚拟人物才艺竞演节目《跨次元新星》,该节目在爱奇艺平台上内容热度峰值突破了6300。今年的悦享会上,爱奇艺公布其预计将于明年Q2推出虚拟形象音乐竞演综艺《元宇宙唱将》,邀请实力歌手用定制的虚拟形象来参与竞演, 探索 “元宇宙”。
虚拟和现实的有效“连接”,为产业扩容带来巨大想象空间,虚拟偶像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利用,且未来会拓展出更加多元化的产业链。
但需要承认的是, 虚拟偶像是需要不断创新改革的长线生意 ,如要形成万亿、兆亿级的市场规模,确保行业发展和“元宇宙计划”的顺利实施,仍需要先进技术和庞大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多产业结合,对互联网应用、品牌营销、市场消费产生新的变革,打造出新时代的次元宇宙。
3.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1月6日,字节跳动投资了“李未可”。这个“李未可”是一个虚拟人。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笔虚拟赛道上的融资。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1
时隔十年,邓丽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现身演唱。2022年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舞台上,邓丽君宛若当初,目光柔和,微笑动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邓丽君一同到来的是,未来世界的想象。
梅艳 芳也“复活”了。在数字王国北京工作室的虚拟人展示空间内,梅艳 芳与现实中的人共处一个空间,站在一个水平面上,大幅度地迈步走动展现自我,正如她当年的演唱风格。
这些肤质逼真,表情灵动的“真人”虚拟人缔造者是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他们活生生把影视视效般质感的角色拽出了虚拟,揉进了现实。“除了邓丽君,还有哪些虚拟人?”“技术关键是什么?”邓丽君事件点燃了不少现实人的好奇心,他们轮番找到数字王国一探虚拟人的究竟。
1月7日开盘,数字王国(0547.HK)一度涨幅超14%。此前6日累计涨超50%。截至目前,报 0.98港元,涨7.69%,总市值42.42亿。
数字王国是一家好莱坞独立视觉特效工作室。2016年,数字王国进军中国市场。《泰坦尼克号》、《返老还童》、《头号玩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及《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经典的视效均由数字王国操刀。知名编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创始人之一。
谢安是继卡梅隆以后的第六位数字王国CEO兼执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矶的谢安在原有紧锣密鼓的采访、会议安排下临时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采访。短短三十分钟,他展现了一番对虚拟人未来商业化的热情。
把邓丽君“复活”
这不是谢安第一次把邓丽君“复活”。
2012年,数字王国在Coachela(科切拉)音乐节贡献了一场震撼全场的演出。他们把说唱巨星Tupac“复活”了。当时Tupac和 Snoop Dogg,Dre献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视频一经上线,播放量就破百万,打破了YouTube单日最高点击率纪录。
周杰伦看到后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联系到邓长富,也就是邓丽君的哥哥,并把自己大胆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当时邓长富认为想法很好,但出于某些考虑并未立刻答应。不久后,周杰伦的经纪公司找到数字王国,开始真正落实――把邓丽君“复活”。
那是谢安刚刚接任数字王国CEO兼执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岁就掌权的谢安决定执行这份意义重大的期待。
当时手握制作奥秘的是电影《返老还童》的视效团队。2008年,《返老还童》导演大卫·芬奇对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饰演本杰明·巴顿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征必须全程在线。假设更换演员去诠释不同年龄的本杰明·巴顿,容易破坏观众对角色的情绪累积。这对于视效制作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借助数字王国提供的技术方案,艺术家根据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设计了三种头部形象,采集了约120个真人表情,创造出了数以千计的外貌模型,再通过一帧帧地比较真人表演和表情数据的异同进行调整,如眼角变化和嘴角扯动等…后来这项技术也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的“灭霸”身上有所体现。
虽然拥有上述经验,但邓丽君的“复活”依然棘手。原因在于,在邓丽君之前,北美艺术家从未做过亚洲面孔,再加上要让邓丽君和周杰伦合唱,选曲还是她从没唱过的歌。
操刀的还是《返老还童》视效团队,但并非简单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能。当时参与项目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会让机器大量的观看和深度学习邓丽君的演出视频。
2013年9月,周杰伦“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站小巨蛋现场上,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对唱让众人大开眼界。不过,当时的热闹仅限于技术的观赏性,商业化的话题尚未被归入重点。
疫情,艺人
十年之隔,同样的邓丽君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市场反馈,谢安认为很大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虚拟邓丽君由陈佳担任配音//配唱。事实上,数字王国可通过技术让虚拟邓丽君与人们自主进行实时交互。只不过在2013年和周杰伦的对唱中,还没有交互需求,故而当时已能实现的交互技术最终没有得以呈现。这一次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数字王国采用了实时操控,即更复杂的动作实时捕捉、渲染,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十年之后,代表虚拟世界的“元宇宙”一词火了。越来越多肉眼可见的虚拟人、VR实践让现实中的人们内心开始动摇:虚拟世界好像真快要来了?
谢安说,过去两年疫情让人类活动的空间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围内活动久了,难免会对虚拟世界产生向往,而虚拟人的迷人之处在于能提供丰富的应用畅想。
过往很长一段时间,虚拟人主要在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娱领域活跃,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虚拟歌手洛天依借助全息技术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演唱会。但洛天依是虚构的卡通形象,并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个名为“柳夜熙”的抖音账号发布的首个短视频随即引爆内容行业。柳夜熙外表为一个古代装扮的女子。她在视频中与现代装扮的人们互动,自称会“捉妖”。但她距离鲜活的真人样貌还有一定距离。
对于像数字王国这样的视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个大问题。借助全息技术,数字王国把特效中的虚拟人拽到现实,满足着疫情下电影业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复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难度动作,虚拟人还在解决他们无法现身好莱坞拍戏的问题,“因为税负太重,大部分电影制作都不在好莱坞,现在都在新西兰、爱尔兰,甚至在伦敦。可疫情期间,明星们就算有私人飞机,到了当地还是要隔离。过往两年有大量的虚拟人代替了拍戏需求。”谢安说。
2021年一整年,艺人频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虚拟人好像能派上用场。谢安的新目标就来自于此。除了“复活”过世真人、复刻演员之外,数字王国不再仅是提供制作技术,未来要自创虚拟人IP。
“越来越多的需求是创造一个独立的虚拟人。他不会让自己的私生活影响品牌、电影、歌曲的任何发行,也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会变老,不会背叛你,去跟别人签约。而且他没有任何国际的限制,可以讲任何语言。”
谢安预测,如果要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虚拟替身,并达到邓丽君那般高度还原的质感,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融进教育、服务业
谢安对元宇宙有自己的定义,即“这个时代的互联网”。他认为,在众多的构成要素中,虚拟人是关键。
“冷战时期诞生的互联网,之所以能形成今天这样规模的体系,是因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来每个人在虚拟世界都有一个虚拟的替身,类似《头号玩家》里游戏玩家的设置。”
涌入虚拟人赛道的玩家的确多了起来。1月6日,虚拟人“李未可”获得首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投资。在此之前,无论哪个行业,或多活少都能听到传来要布局虚拟人的声音。而“虚拟人”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这一词汇经历了股价的大起大落和蹭热点质疑。
趋势不可挡。《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而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之一将是虚拟偶像化。
虚拟人还能做什么?教育。“你能想象,如果是《冰雪奇缘》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学习英语,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吗?”谢安认为虚拟人未来能在教育市场上大展拳脚,“我们和投资公司在探讨的时候发现,很多年轻人学习语言过程中,出于不自信,不愿意去跟人练习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语音。但当你跟虚拟人在练习的时候,这种担心可能会减少。”另外,谢安还谈到了虚拟人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区别于纯语音和机器,虚拟人的服务接近现实世界的状态。
2021年2月,数字王国通过在卢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属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对教育科技公司asknetSolutionsAG(“asknet”)19%股权的收购。
紧接着的5月,数字王国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进一步,附属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对娱乐与体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数股权的战略性收购。
数字王国北京工作室的虚拟人展示房间内,虚拟人“小艾”由数字王国工作人员在背后操控。当被问到“能碰一下你吗?”时,小艾摇摇头拒绝了。这是因为中间有一个大约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给虚拟和现实的两类人造成了距离。而按照谢安的说法,这个全息屏幕可能会在不久后的将来完全消失,虚拟人随时出现在现实世界的每一处。那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2
1月6日,字节跳动投资了“李未可”。这个“李未可”并不是一个真人,而是一个虚拟人。
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笔虚拟赛道上的融资。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李未可”这个IP隶属于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不过半年。
本身虚拟人物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从第一个虚拟歌手“初音未来”于2007年出道算起,这个赛道也已经是一个15年的老行业了。只不过,后来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二次元的虚拟人物开始变得更加立体、真实。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柳叶熙”几乎一夜之间爆红,靠着两分多钟的视频,一夜涨粉450万。
对于虚拟人物的应用,并不只停留于娱乐。前段时间,虚拟学生华智冰正式加入了清华大学的学堂;微软小冰的虚拟人N小黑可以连续70天播报《每日经济新闻》;央视也宣布会在冬奥会上用虚拟主播播报新闻。
尤其是在元宇宙这把虚火的加温下,虚拟人更是一下子涌进了现实世界。
破圈进行时
虚拟人物发展的最为成熟的是泛娱乐偶像领域。2007年,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虚拟歌手“初音未来”诞生。
当时的虚拟偶像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声音合成软件,因此尽管可以看到初音未来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设与形象,但对资深粉丝来说,最有辨识度的还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来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围内的二次元粉丝,在多国举办的演唱会座无虚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当年破圈的那首《甩葱歌》,如今在日本弹幕网站niconico上点击量已破千万。
这个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真人偶像。初音未来已经在中国举行了多次巡演。上个《初音未来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过了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现在的初音未来已经坐拥全球6亿粉丝,身价已经超过百亿日元。
初音未来的成功让国内也想如法炮制出自己的虚拟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发布。她和初音一样,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的虚拟形象,出道后的发展也以唱作歌曲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会的舞台,第一次出现在了主流视野。2021年亮相春晚节目,更是将曝光度推至顶流。
随着时代发展,虚拟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过面部捕捉、动捕技术将真人投射到虚拟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包括对话都完全出自真人。
这也是目前最火热的一种模式,粉丝们形象地将虚拟形象称作“皮套”,而背后的扮演者则是“中之人”。在国外主要以vtuber(虚拟主播)的群体存在,传到国内后则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偶像团体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乐华娱乐旗下虚拟偶像女团“A-SOUL ”。
A-SOUL于2020年11月以“乐华娱乐首个虚拟偶像团体”名义出道,成员由五个虚拟女孩组成,每个形象背后都有专属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仅仅十个月后,五位成员账号的微博、B站粉丝数均超百万。团长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会直播中,达成了万舰成就,创下了虚拟主播区第一位、B站历史第二位万人舰长的纪录。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举办了开播周年庆直播。预热活动的声势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广杭等各大城市的繁华区都点亮了大屏,循环播放五个女孩的宣传视频。直播当天,预约人数超过12万,在B站全程热度保持1000万人气值以上,峰值达到1200万,当晚直播热度登顶全站直播榜。
在短视频平台上,虚拟偶像也已经有了爆火的趋势。去年10月31日万圣夜,一个名叫柳夜熙的虚拟美妆博主发布了第一条抖音视频。随即7天涨粉400万,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拟偶像作为KOL的热烈探讨。
不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官方舞台,虚拟偶像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里。
商业化初尝试
从现状看,虚拟偶像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不断尝试。目前大部分虚拟形象的变现渠道还只是直播与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庆上,CEO陈睿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超过32000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同比增长40%,虚拟主播已经成为B站直播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
B站上开通舰长198/元一个月,连续包月价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银的打赏金额比单纯粉丝、弹幕数量要更能体现主播的价值。根据二次元数据平台 vtbs.moe 抓取的数据,过去一年,B站用户针对虚拟偶像的订阅打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队长贝拉在B站举办了自己的生日会直播,当时A-SOUL全员在B站仅仅直播了半年多,贝拉也只有25万的关注。但就在生日会当晚,大量粉丝涌入直播间疯狂氪金,令贝拉直接达成万舰成就,相当于每25个关注里就有一位粉丝给贝拉充值了舰长。
据相关网站统计,在近三个小时的直播中贝拉一人就创造了233万礼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仅有四名主播达成了万舰成就,虚拟偶像就占了其中两名。千人舰队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虚拟主播同时牢牢占据。
在品牌合作上,虚拟偶像也表现出了潜力。
老牌虚拟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宝直播间带货,观看人数270万,近200万人打赏互动。据参与商家称,一个直播坑位费就要高达90万。而目前普通带货主播的'坑位费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经堪称带货身价顶流——要知道罗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费都只是60万。
各大品牌把虚拟偶像视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爷爷摇身一变成为虚拟“酷大叔”,在ins收割137万粉丝的心。
国内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虚拟形象大使“NAYUKI“,通过虚拟品牌形象开直播宣传产品,据报道72小时斩获GMV 近2个亿,而这相当于奈雪的茶全国门店近一周的销量。
虚拟偶像的火热也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据了解,一些主打动捕技术、AI技术的科创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来了一批融资潮。除了字节跳动之外,bilibili、红衫资本、顺位资本等知名资方都争相入局。
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虚拟偶像的核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62.2 亿元,带动周边市场规模达到 1074.9 亿元。
各家大厂也纷纷在娱乐之外的领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视第一个手语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将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始,全年无休,为听力障碍群体做好报道。动作精确,实时传译加上不用休息,这就是虚拟人物对现实工作最重要的补充。这款登陆央视的虚拟主播,便是由网络智能云的“数字明星运营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万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奖颁给了首位数字员工崔筱盼。这名虚拟员工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如何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更是达到91.44%。
虚拟人的市场价值还在被慢慢发掘,各方都在不断尝试他们在商业上新的可能性。
虚拟偶像的现实困境
虚拟偶像的发展看似顺风顺水,但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与问题。
在今年B站举办的一次线下漫展中,A-SOUL的展台人满为患,狂热的粉丝跟着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发出了“下一站是鸟巢”的呼声。能够登上鸟巢,意味着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认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乐华家族演唱会里,和王一博、吴宣仪等现实流量明星同台演艺时,A-SOUL却遭到了场下观众“尬”“下去”的嘘声。
普通观众对于只能在屏幕上载歌载舞的小人似乎并不感冒。A-SOUL粉丝们愤慨,不解,也有些泄气,他们中不少人开始明白被大众看到与被大众认可,依旧存在距离。
不可否认虚拟偶像如今的活跃,但普通观众们对他们的接受度与粉丝转化率如何,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虚拟偶像的制作运营成本要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出不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及业内人士在向36kr采访时透露,国内单支虚拟偶像单曲的制作成本便高达200万元;一场全息虚拟演唱会的成本更是在 2000 万左右。而作为对比,薛之谦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单曲制作成本为100万左右;鸟巢体育馆的日租费450万,一场全息虚拟演唱会的钱可以开四天。
尽管虚拟偶像背后大多有着资本巨头撑腰,如A-SOUL背后的字节跳动、腾讯旗下也有”无限王者团“......但如此昂贵的烧钱模式也造成入局门槛高,商业闭环难的问题。
另外,虚拟偶像就真的不会塌房吗?
悠哉君(化名)是名职业画师,算是二次元圈子里的老人。他向锌财经表述,现在的虚拟偶像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虚拟背后的那种真实。
“现实生活这么累,总有需要倾诉压力的出口。身边你能找到每天随时随地可以无话不谈的对象吗?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在虚拟偶像的直播间里,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收到真情实感的建议,因为主播说白了也是披着皮套的真人。”
这种虚拟下的真情实感来自于背后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设就会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这类的二次元老人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应该是日本虚拟偶像团体hololive辱华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与桐生可可先后在直播间中将台湾说成是一个国家。随后,B站所有日本虚拟偶像被封禁一个月。
在后续的道歉中,hololive的态度并不诚恳,甚至一度出现复播“挑衅”。这刺激到了绝大部分中国粉丝,字幕组也纷纷删除稿件并退圈。悠哉君说,当时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次塌房对虚拟偶像彻底死心,再也没有回坑。
虚拟偶像除了自己的不当言论会导致人设崩塌,他们还要时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风险。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观众之间的神秘感就将不复存在。反差过大,还就会引起粉丝的抵触。在日本就有不少虚拟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后其实是大叔的例子。
这也引发了另外一种更深的思考: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来看这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痛点,也是所有虚拟事物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虚拟偶像或许正朝着主流迈进,但还成为不了顶流。破圈程度、成本与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视的问题。至少在现在,还只是诸多簇拥者梦中的电子羊。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3
虚拟人成为互联网巨头眼中的香饽饽。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投资,该公司打造了名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虚拟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个跨年晚会上,虚拟人成为全场的瞩目焦点,相关上市公司积极投入这一领域。
虚拟人走红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在技术的迭代推进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下,虚拟人已经在商业舞台中崭露头角。虚拟人有望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版图中最先快速发展并规模创收的产业。有券商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多因素助推
虚拟主持人“小漾”于2022年1月1日在湖南卫视新综艺《你好星期六》中亮相,并与真人组成主持团队。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国内顶尖虚拟偶像团体VSinger家族登台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co》,还原邓丽君形象及音色的虚拟人“邓丽君”与周深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鱼》,东方卫视、哔哩哔哩等亦将虚拟人元素融入跨年晚会。
江苏卫视官微截图
虚拟人在资本市场也掀起浪花。虚拟人“邓丽君”背后技术提供方数字王国1月3日大涨25%。以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为例,近一周虚拟人相关问题被提及141次。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注意到,虚拟人技术其实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80年代开始,虚拟偶像的概念开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虚拟偶像使用2D、3D动画的形式加以表现。随着CG技术、动作面部捕捉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虚拟人逐步崭露头角。本次被关注到的虚拟人“邓丽君”其实在2018年就亮相荧屏,而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就引入了虚拟主持人。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所在团队跟踪调研,近一年来,真正从事于虚拟人的相关产业公司增长了20倍。沈阳表示,虚拟人走红是多种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虚拟人技术不断进步,在有限的演示范围中,已经能够与人进行比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虚拟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虚实共生的空间,必然要引入虚拟人。
“整个移动互联网成长红利下的创新,带来了这一轮最大的变化。”民生证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师马天诣认为,海外互联网巨头是元宇宙及虚拟人的主要推手。
技术与运营是关键
2021年以来,伴随“柳夜熙”“AYAYI”等虚拟人的爆红,现象级虚拟人形象带动虚拟人出圈,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商业化潜力初显。
相关上市公司也开启了“造人”运动。芒果超媒推出了虚拟主持人“YAOYAO”,蓝色光标发布首个数字虚拟人“苏小妹”,浙文互联合资公司推出国风虚拟IP“君若锦”、Z世代虚拟IP“兰-Lan”两位虚拟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虚拟人两种形态。从功能定义区分,虚拟人主要分为偶像型和实用型,偶像型虚拟人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价值和衍生能力,而实用型虚拟人核心在于技术能力,对建模、驱动、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品牌代言成为偶像型虚拟人最重要的商业变现手段。以AYAYI为例,仅面世半年就已经与娇兰、天猫、安慕希、LV、Bose、保时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跃于Ins上的虚拟人网红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为7600万元,头部虚拟人的收入可观。
虚拟人AYAYI官微截图
虚拟偶像走红并非一蹴而就。“虚拟偶像其实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样需要‘人设’打造和运营,参加相应活动提高曝光度。”国内某营销类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目前接触到的广告主对于虚拟人多数持试水心态,投入金额普遍不大。
华东某券商传媒互联网分析师黄烁(化名)直言,虚拟偶像的价值短时间内被放大,但长期要看内容端能否补齐,粉丝不会仅对一个面容娇好的虚拟偶像有忠诚度。
而功能型虚拟人单体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但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要素,能够创造非常可观的市场空间。目前,虚拟人主要应用于虚拟新闻主播、电商主播、政务及银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实现降本增效。
沈阳表示,目前虚拟人发展尚处于早期,由于成本过高和功能不够全面,超写实风格的虚拟人尚未得到大范围使用。虚拟人发展亟待技术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动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团队为案例,制作一个超写实的虚拟人需要半月到一个月时间,耗费至少数十万元,这种门槛是限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约因素。黄烁指出,目前市场上众多的虚拟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于算力不够。
对于虚拟人产业,市场人士形成较一致的共识,认为有望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版图中最先快速发展并规模创收的产业。中信证券认为2030年我国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4. 淘宝智能主播怎么设置
编辑导读:昨天的双十一预售你参与了吗?很多人现在网购都喜欢从直播间直接购买,大量消费者的涌入对平台和主播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淘宝直播间推出了虚拟主播直播带货。这条路走得通吗?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淘宝智能直播间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深夜打开淘宝会发现越来越多商家在使用虚拟主播直播带货。虚拟主播们不仅可以介绍商品,还能回答问题,欢迎新进直播间的观众,甚至和观众玩互动小游戏。这个2020年夏天投入测试的功能,目前已经正式对外支持淘宝商家申请使用。
从官方的介绍来看,该功能模块名为“智能直播间”,是由智能技术驱动虚拟形象进行自动化开播、个性化推荐的一款智能产品。可以通过捏脸换装,选择适合的声音,一键化生成脚本等方式实现7*24无人直播。
二、为什么会出现智能直播间?
洗去浮华的直播带货行业日渐规范和成熟,但竞争依然激烈。
对平台来说,在直播带货模式逐渐泛化且深入的当下,流量争夺成为各平台需要面临的重要考验。提升同时段直播吸引力并且在无人时段依然具备引流能力是每个平台需要攻坚的重要堡垒。
对用户来说,随着观看直播购物已经成为常态化行为和“刚需”,直播秒杀等优惠活动带来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用户在价格之外也更关注直播体验。能否立刻看到直播介绍、介绍内容是否专业、直播画面是否美观等都成为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因素。
对商家来说,2020年以来商家自播获得了较多的流量扶持,不过对抗主播红人的流量优势依然艰难,大部分缺乏运营经验的商家需要长时直播、频繁直播才能获得流量倾斜,而且直播带来的关注转化和销售转化都不一定能覆盖直播成本。货品价格优势的日渐衰微,使得直播内容质量和直播时长开始成为赢得转化的重要突破口。直播内容质量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进化方向:
直播间硬件升级:包括直播间装修、拍摄设备、灯具照明等硬件,竭力凸显产品的真实面貌;
视觉效果升级: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支持虚拟场景展示的服务方,以真人绿幕抠图叠加虚拟背景实现,可以任意变换不同的虚拟场景直播互动;此外众多品牌方也大幅提升了直播间贴片图的美观度,将画面空间充分利用了起来进行品牌宣传;
主播能力进化:一方面真人主播侧涌现了众多专职主播,网红属性弱化的他们专业性更强,更利于店铺流量沉淀;另一方面虚拟主播也开始在直播带货领域冒头,最开始出现的虚拟主播是由真人穿戴动捕设备扮演,主要是来提升直播趣味性并方便IP变现,但是动捕设备高昂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终究还是阻挡了一大批商家;现在淘宝开始推出智能虚拟主播,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自动直播,目的是通过拉长直播时长以及争夺无人时段流量来实现转化,尽管“机器感”较重,但也一定程度弥补了真人主播的成本和工作时长劣势。
问答互动:这是其最重要的能力,系统可以识别出评论区的问题,匹配答案,再通过虚拟主播插播答案。测试下来目前的回复能力比较有限,主要是对红包优惠、介绍某号商品、询问主播身份等常规问题进行有效回答。进行回复时,会中断当前直播内容,插播答案,插播完再从之前的位置继续讲解,体验欠佳。
进场互动:系统可以识别出新进入直播间的观众昵称,虚拟主播会插播说“欢迎XX进入直播间”等相似内容,对于用户的关注和分享行为也会进行类似反馈。我们可以把这两种互动理解为针对用户提问和直播行为的实时互动能力。
3引导话术:虚拟主播会间隔一定时间说一些邀请关注、分享、下单等常规互动话术引导观众进行相关转化。
才艺表演:还可以间隔一定时间表演才艺(讲笑话和跳舞)来活跃直播间氛围。
游戏互动:虚拟主播甚至能够与直播间观众玩互动游戏,主要有猜拳游戏和帮助主播换装游戏等选择类游戏,游戏时画面里会出现小弹窗,用户点击相关选项即可参与游戏,这大大提升了与观众的互动能力,让观众有兴趣有期待,从而提升留存和转化。我们可以把这三种互动理解为活跃直播间气氛的定时互动能力。
三、淘宝智能直播间产品分析
对于目前淘宝智能直播间的表现,我们可以从虚拟内容生成、虚拟内容展示、直播互动几个角度进行解读分析。
1. 虚拟内容生成
对于传统电商直播,文本凝聚着商品的核心信息,真人主播将商品信息吸收转化再通过直播间传达。而智能直播所提供的虚拟内容,同样离不开虚拟主播和文本内容这两个重要部分。
在淘宝智能直播间,商品介绍文本是通过抓取商品详情页的图文信息智能生成的,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当然这些文本支持用户更改),这对于不善直播运营撰写介绍文本的中小商家是非常友好的。将生成的介绍文本进一步转化成语音并驱动虚拟主播的表情和动作,如此一个活灵活现可以介绍商品的虚拟主播便生成了。
形象方面:虚拟主播模型支持自由配置换装,卡通的形象风格与淘宝人生一致,不知在技术方面是否完成了打通。
语音方面:与一般平缓的人工智能语音不同,这些虚拟主播参考了真人主播的发音和语气,情绪更为饱满更适用于直播带货场景。而且支持声音定制,商家只需要提供半小时的录音,TTS技术不仅能用主播的声音播报,还能用主播的声音说外语。
文本解析与表现方面:虚拟主播的语音、表情、动作极力模拟真人主播,并紧扣文本内容突出重点地表达。比如强调产品卖点和催买时,虚拟主播的表情、音量、动作都会放大来强化信息传达。
2. 虚拟内容展示
有了主播有了要介绍的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传达是智能直播面对的一大难题。因为真人主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商品也可以实操演示,让观众所见即所得。虚拟主播再拟人也很难达到真人主播的表现力,无人辅助的情况下演示真实商品那更是不可能实现。那虚拟内容在展示上有哪些优势又怎样规避劣势呢?我们可以分成虚拟场景和信息传达两部分来看。
虚拟场景方面:直播间会使用一个有三维空间感的虚拟背景,大多为室内场景。且跟随讲解背景会有变化,一种变化是随着虚拟主播的讲解会有一个横向的运镜变化,展示全景的虚拟空间;另一种是现在看到的比较多的,讲解商品时背景显示蓝幕,蓝幕上展示商品图片,讲解完商品后切换回虚拟室内场景。场景化的虚拟背景更有空间感,不受真实场景约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加入景别变化使得画面更丰富,降低了用户长时间观看的沉闷感。
信息传达方面:淘宝智能直播间目前主要借助了三类载体进行传达商品相关信息,弥补无法实操演示的短板:
商品卡片:早期版本画面右侧的商品卡片会动态展示商品相关图片/视频,商品名称和价格也会一并显示,用户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进入详情页;目前版本则多采用蓝幕背景,在画面中上位置展示商品相关图片/视频,商品名称和价格会根据图片/视频素材的比例进行动态布局。
这其实是将原先的视频卡片拆分掉,将图文部分拎出来,放在用户视觉中心区着重展示。剩下的链接跳转功能,只突出“价格”信息和“下单点我”的引导信息,减小卡片面积放到画面左侧位置。整体来看,虽然无法实际演示产品,但是图片/视频信息动态展示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并且名称、价格甚至原价等核心信息很齐全,此外商品卡片链接也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缩短了用户的购买路径。
文字字幕:在虚拟主播旁边会有一个文字字幕显示出来,内容就是显示虚拟主播当前播报的文字内容。主播已经在说话了为什么还要支持字幕呢?在笔者看来多一路信息传播渠道,方便信息更好的接收,既听得到也看得到,这是正常直播无法做到的,有效支持了不方便开语音的直播观看环境。
关键词特效:当主播说道商品的一些卖点时,画面中会弹出卖点的关键词文字特效,如“特别实惠”“买一送一”等,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核心信息的传达,加深了用户感知。商品讲解已经是视听结合的环境下,到了关键地方还刺激用户一下,帮助用户接收更多“有效”的商品信息。
3. 直播互动
如果只是智能生成虚拟内容进行讲解的话那和录播也没什么区别,直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及时获知观众需求进行有效反馈,智能直播间能有什么互动能力呢?从现有案例来看,进行互动的主体是虚拟主播,其次是智能直播间的一些系统反馈。虚拟主播目前有以下几个互动能力:
系统也会进行一些反馈,系统可以根据脚本设定定时推送优惠券和关注弹窗,提示用户点击形成转化。由于直播少了很多真实性和互动性,推送优惠券这种利益因素对于用户停留和转化非常重要。而推送关注弹窗引导用户产生即时的关注行为,则将流量沉淀建立客户关系;
此外,系统还可以反馈用户文字提示,比如评论区要求介绍x号上商品,主播不会立即插播,这时系统会反馈文字提示“稍后将为您讲解x号商品”,避免中断当前内容并缓解观众的等待焦虑。
小结:
我们从虚拟内容生成、虚拟内容展示、直播互动等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到淘宝智能直播系统依然是紧扣人(人物表现)、货(货品展现)、场(场景互动)来进行构建的,是现实内容现实场景到虚拟内容虚拟内容的映射,更借助平台的数据能力实现直播内容智能生成、智能互动。通过诸多功能模块的设计向用户提供直播内容价值、体验价值、互动价值,进而推动商家的销售转化和关注转化。
智能直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不会是直播主流,但却为更广阔范围的的虚拟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实践意义和方向指引。
四、对于智能直播间各方态度如何?
对于这样一款智能直播产品各方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1. 商家态度
对商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转化,首先是销售转化,其次是关注转化,只要能带来转化的合规产品都值得尝试。智能直播能够降低直播运营成本(主播人力、运营人力、直播技术成本),有效避免直播事故和真人主播失误等隐患,尤其是对于医药和保健品等对主播专业要求和直播规范较高的品类,虚拟主播更有其应用意义。
商家们可以充分利用真人直播空闲时间,提升24小时商品售卖能力和品牌宣传力。尤其对于刚开始做直播的中小商家,利用虚拟主播长时直播进行产品宣传推广提升浮现权和沉淀流量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用的。对于大品牌商家,如果拥有自己的ip形象,将其放到电商场景为自家代言带货何乐而不为。
不过在转化能力上,虚拟主播距离真人专业主播还差很多,而且机械感互动弱也有造成用户流失的风险,这也是很多商家顾虑的地方。
2. 平台态度
目前只有淘宝平台力推自己的智能直播间产品,而京东、抖音等其他电商直播平台对这种智虚拟主播直播态度较为消极,京东甚至明文规定“不得机器人直播”。确实,虚拟主播一定程度会干扰直播带货环境,它无法达到真人直播的效果却以极低成本与真人主播争夺流量,如果平台中虚拟主播占据大头那会很影响用户观看体验,削弱用户活跃度降低平台吸引力。
所以对平台来说,优质专业的真人主播依旧是直播带货的主力,而虚拟主播在很长时间里依旧会是真人主播的“替代品”,虽然成为不了流量收割机,但也是重要的闲散流量收集器。
3. C 端用户态度
对于日益增多的虚拟主播,大多数用户还是感觉比较新鲜的,会短暂停留和提问,如果不能获得反馈和互动则会退出直播间。也有部分用户对虚拟主播较为反感,评论区中偶尔会看到用户发表不满的意见。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基本上是有一定的购买意向的,一方面想清晰直观的了解产品细节解答疑问,一方面为了获取直播优惠。所以如果虚拟主播只单纯播报而缺乏互动,是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的。
五、智能直播间产品设计思考
对于智能直播间产品,我们依然可以围绕人、货、场的角度来思考产品应当提供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来服务用户。
1. 人物表现
智能直播间的一大痛点是虚拟主播真实性。样貌的真实只是皮毛,最重要的是语言、动作、情感的真实。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撩siri等语音助手?尽管它没有具体形态,但是它的语言表达和互动是十分接近真人的,甚至具备“人格”,会抖机灵会卖萌。
对于虚拟主播来说,接近真实是更困难的,因为用户既可以听到还可以看到,语言、表情、动作需要精准协调才能生动自然,处理不好的话甚至会让人觉得诡异和机械。所以虚拟主播说什么话对应什么表情和动作都是需要算法大量训练的,尤其是直播场景主播表现力非常重要,比如真人主播强调卖点的时候声音动作都会放大夸张,那对应虚拟主播也需要能够识别出表示卖点的语句进行夸张表现。
直播最大的特点是实时性互动性。
真人主播可以做到有问必答、针对性回答,对于不好的反馈可以巧妙规避,甚至利用提问再次强调卖点。这个对于虚拟主播是更难的,它要求虚拟主播拥有像人一样的思维,能够进行判断能够趋利避害会讨好、服务用户。而且直播是一对多的互动,如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目前问答互动这块,虚拟主播还是很难有问必答精准响应,所以出现了一些替代方案,比如主播会说“你可以这样【问题内容】问我”,让用户按照规定的方式提问,提升回复率;以及回答不了问题时,会说“我还在学习中”此类话术安抚用户;来不及回答的问题或者重要性较低的问题,以字幕形式反馈等等。对于问答互动的模式和精度我们需要有更多探索,此刻开个脑洞,不知未来虚拟主播能不能千人千面一对一回答呢?
2. 货品展现
智能直播间另一大痛点是货品真实性。真人主播可以全方位展示商品细节和使用效果,但是虚拟主播不能,它无法穿戴真实商品也无法把玩测评。目前的方案基本都是整合商品相关的图片、视频信息辅助讲解,但是这些信息没有和介绍内容对应起来,而且信息依然是扁平的就像我们看广告一样。
所以商品图片/视频信息在展示节奏上需与介绍内容对应上,让信息传达更直观,比如讲解到某局部,就应该出现该产品局部的图片,并且对关键信息运用视觉手段着重表现;在展示布局上,需要放置于直播间视觉中心位突出商品信息,并恰当的融合进直播间环境;此外还可以考虑融合多种展现方式,比如可以放置一个虚拟展台借助环物摄影技术,360度还原展示商品原貌和细节,让用户尽量多的了解商品细节甚至可以放大查看。
3. 场景互动
如果说相对真人直播,虚拟直播有什么优势的话,虚拟直播间场景的低成本、丰富性可以算一种。纯虚拟场景没有直播间搭建的成本,虚拟主播和多样的场景可以完美融合,提供更丰富奇特的视觉体验。再开个脑洞,能不能把三维的产品作为背景,虚拟主播在产品内外游走,进行针对性介绍。
场景能力不仅仅是视觉展现,更重要的是互动性。活跃的直播间气氛对用户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将直播间从带货场景升级为娱乐、社交场景或许是一条值得深挖的道路,形成虚拟主播的差异化优势。现有的诸如间隔固定时间的表演才艺、游戏互动、换装互动等定时互动内容都是活跃直播间氛围丰富互动体验的较好案例。或许未来可以借助VR设备,身临其境地了解产品与虚拟主播互动。
4. 小结
笔者借由人、货、场的关系将产品能力和价值进行梳理,除了前文提到的虚拟内容生成能力、虚拟内容展示能力、直播互动能力,又新增了内容分发能力,以满足直播和视频分发等更为广大的传播场景。在产品能力与价值矩阵中,所有的产品能力都是为了传递产品价值,并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当站在直播间用户需求进行设计考量并平衡商家的转化需求。
六、智能直播间产品未来发展
虚拟内容创作工具,支持全链路全场景。
智能直播间面向直播带货场景,但是纵观直播链路,最终的直播展现只是环节之一。直播前选品、准备、预热、直播后亮点集锦、数据分析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虚拟主播作为与用户的沟通媒介,如果能做好播前宣传预热,播后客户维护回访,那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产品代言人用户服务者;智能直播间产品如果能够贯穿全场景成为虚拟内容制作工具,为用户打造虚拟空间,制作分发各类虚拟内容,让虚拟带货“活”起来,那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从带货场景出发走向元宇宙广阔天地。
智能直播间融合了虚拟形象、声音、语言、文字、图片、动画、商品等多种要素,并且可以实时识别、理解、生成、反馈,多种AI技术在直播场景的落地应用,不仅是满足了业务层面的需求更是元宇宙探索的一个试验场。近期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其实就是将真实世界在数字世界里的映射、复刻。而直播带货这一商业价值巨大,普遍、复杂且重要的场景如果最终能转化成真正的智能直播间,那其技术和产品的拓展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可以为元宇宙等诸多领域应用提供参考。
对于虚拟主播直播带货领域,笔者前期也有相关探索思考,可以进行比较参考:
http://www.woshipm.com/marketing/4224804.html
http://www.woshipm.com/it/4265457.html
本文由 @大王叫我去巡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5. 缂栫▼杩欎釜涓撲笟鍓嶆櫙鎬庝箞鏍凤紵
瀛︽妧鏈鍙浠ヨ冭檻璁$畻鏈虹浉鍏崇殑涓撲笟锛屽洜涓虹幇鍦ㄤ汉浜洪兘绂讳笉寮锛岀ぞ浼氬彂灞曠殑瓒嬪娍涔熷憡璇夋垜浠杩欎釜琛屼笟鐨勫法澶у墠鏅锛屽︿範杩欐柟闈㈢殑涓撲笟灏嗘潵鍙浠庝簨宀椾綅澶氾紝灏变笟钖璧勯珮銆傚彲閫夋嫨涓撲笟鏈夎蒋浠躲佺‖浠躲佺綉缁溿佽捐$瓑绛夛紝鍙浠ヤ簡瑙e悗鍋氬喅瀹氥
闆跺熀纭瀛︿範锛屾病鏈夊﹀巻瑕佹眰锛岀洰鍓嶄簰鑱旂綉琛屼笟鍓嶆櫙鏄姣旇緝涓嶉敊鐨勶紝灏变笟鍘嬪姏涔熷皬浜涖
鏃犺烘槸鐢靛瓙鍟嗗姟銆佽蒋浠跺紑鍙戙佺幆澧冭壓鏈璁捐¤繕鏄褰辫嗗姩閮芥尯閫傚悎骞磋交浜哄︾殑锛
灏辩湅浣犲瑰摢鏂归潰鏇存劅鍏磋叮浜嗭紝濡傛灉浠ュ悗鎯冲垱涓氬綋鑰佹澘灏卞彲浠ュ︾數鍟嗗紑缃戝簵鎴栨槸瀛︾幆澧冭壓鏈寮瑁呴グ鍏鍙革紱鎯冲仛宸ョ▼甯堟嬁楂樺伐璧勫氨瀛﹁蒋浠跺紑鍙戯紱
褰撲粖鏈鐑鐨勫奖瑙嗗姩婕锛屼汉鎵嶄篃鏄鍗佸垎绋缂虹殑銆傚彲浠ヨ冭檻 IT涓撲笟锛屽彧瑕佷娇鐢ㄧ數鑴戯紝灏卞緱鍚屽悇绉嶅悇鏍风殑杞浠舵墦浜ら亾銆傜畝鍗曞湴璇达紝杞浠跺伐绋嬬殑涓昏佷换鍔″氨鏄寮鍙戝崌绾ф柊杞浠躲佺淮鎶ゅ師鏈夎蒋浠躲傚湪鐜颁唬绀句細涓锛岃蒋浠跺簲鐢ㄤ簬澶氫釜鏂归潰銆傚吀鍨嬬殑杞浠舵瘮濡傛湁鐢靛瓙閭浠讹紝宓屽叆寮忕郴缁燂紝浜烘満鐣岄潰锛屽姙鍏濂椾欢锛屾搷浣滅郴缁燂紝缂栬瘧鍣锛屾暟鎹搴擄紝娓告垙绛夈傚悓鏃讹紝鍚勪釜琛屼笟鍑犱箮閮芥湁璁$畻鏈鸿蒋浠剁殑搴旂敤杩欎簺搴旂敤淇冭繘浜嗙粡娴庡拰绀句細鐨勫彂灞曪紝浣垮緱浜轰滑鐨勫伐浣滄洿鍔犻珮鏁堬紝鍚屾椂鎻愰珮浜嗙敓娲昏川閲忋
鐢佃剳涓撲笟鍙浠ヨ冭檻锛岀幇鍦ㄤ竴鑸浜洪兘瀵圭數鑴戞劅鍏磋叮锛屽緢澶氫笓涓氫篃涓嶉渶瑕佹枃鍖栬惧熀纭锛屽垵涓姣曚笟灏辫兘瀛︼紝鑰屼笖浠ュ悗鐨勫伐浣滅幆澧冭窡寰呴亣鏂归潰涔熸尯浣撻潰锛屾槑鏄惧彲浠ユ劅瑙夊嚭鏉ワ紝鐜板湪鐢佃剳瓒婃潵瓒婃櫘鍙婏紝甯傚満瓒婃潵瓒婂ぇ锛
浣犵湅鐪嬬櫨搴︺佽吘璁銆佽嫻鏋滄媺杩欎簺鍏鍙哥殑鍙戝睍灏辫兘鐪嬬殑鍑烘潵銆傚彲浠ュ︿範IT鎶鏈锛岀ぞ浼氳繎鍑犲勾鍙戝睍杩呴熸槸璺烮T琛屼笟鎭鎭鐩稿叧鐨勶紝鏃犺烘槸绉戞妧鐮斿彂銆佺綉缁滃紑鍙戙佺綉绔欏缓璁剧瓑绛夐兘绂讳笉寮IT琛屼笟銆傚傛ょ湅鏉ワ紝瀛IT鎶鏈鏄褰撲笅鍒濅腑鐢熻兘鍚﹂珮钖灏变笟鐨勪竴涓閲嶈佹柟鍚戠幇鍦ㄦ槸淇℃伅鎶鏈鏃朵唬锛孖T鎶鏈绫荤殑浜烘墠灏卞崄鍒嗙己涔忥紝濡傛灉鍚屽︿滑瀵笽T鎶鏈绫绘劅鍏磋叮锛屽缓璁澶у跺︿範IT鎶鏈锛屾嵁浜嗚В锛岀幇鍦↖T琛屼笟鐨勭綉缁滃伐绋嬪笀銆佽蒋浠跺伐绋嬪笀绛夎繖浜涘矖浣嶉潪甯稿悆棣欙紝涓涓娌℃湁浠讳綍宸ヤ綔缁忛獙鐨勪汉璧疯柂鏈灏6000-7000銆傝繖涓寰呴亣杩滆繙楂樹簬鍏朵粬浼犵粺琛屼笟鐨勫緟閬囥傛墍浠ワ紝涓嶈佹媴蹇冧笂鎶鏍℃病鏈夊墠閫旓紝鍙瑕佷綘鑳介夊ソ涓撲笟瀛﹀埌鏈棰嗭紝鎷垮畬鍏ㄤ笉鏄浠涔堥棶棰樸
鍠滄㈡父鎴忓彲浠ュ︾數瀛愮珵鎶锛岄傚悎鐢峰╁瓙锛岃繖涓涓撲笟鐨勫墠鏅涔熸槸寰堜笉閿欑殑锛屾瘯涓氫互鍚庡彲浠ュ仛娓告垙涓绘挱鎴栬呮父鎴忚В璇 杩樻槸姣旇緝璧氶挶鐨勯潚灏戝勾闃舵碉紝鎵惧埌鑷宸辩殑鍏磋叮寰堥噸瑕侊紝鑳藉嬀璧疯嚜宸卞叴瓒g殑涓撲笟锛屾墠鑳藉﹀ソ锛屾瘮濡備簰鑱旂綉璁$畻鏈猴紝鐩镐俊澶у氭暟浜鸿繕鏄闈炲父鍠滄㈢殑锛岀幇鍦ㄩ夋嫨鐨勪笓涓氬氨鏄鍦ㄩ夋嫨鏈鏉ョ殑灏变笟鏂瑰悜锛屽儚鏄姣旇緝娲嬫皵銆佺儹闂ㄧ殑鐢佃剳涓撲笟锛屽氨闈炲父鍙楁㈣繋鐨勫晩
璁$畻鏈鸿蒋浠跺紑鍙戞妧鏈鐜板湪寰堟湁鍙戝睍绌洪棿锛屽伐浣滃緟閬囦篃楂樼幇鍦ㄧ殑浜掕仈缃慽t鏄鐑闂360琛 琛岃屽嚭鐘跺厓锛岃佹牴鎹瀛╁瓙鐨勫叴瓒g偣锛屾綔鑳藉幓婵鍙戜粬浠鐨勫︿範鍔涖傛枃鍖栬句笉濂戒笉鑳戒唬琛ㄥ湪鍏朵粬鏂归潰娌℃湁鐗规畩鐨勮兘鍔涳紝鎵浠ュ湪閫夋嫨鏂囧寲璇惧拰鎶鏈璇剧殑鏃跺欒佹牴鎹瀹為檯鎯呭喌鍘诲嚭鍙戯紝瀛︿竴闂ㄦ妧鏈鎵嶆槸鏈閲嶈佺殑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