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二元论
① 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
一元论(Monism)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马原哲学学说,是本体论的分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二元论:
1、认为多样性世界有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的哲学学说。这种学说的典型形式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的“心物二元论”,即世界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另一个是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也不影响和决定谁。
2、任何将宇宙或某种东西分为两个独立部分的观点。如古波斯摩尼教的善一恶二元论,柏拉图的理念—事物二元论,康德的本体—现象二元论,以及有些伦理学所认为的在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缩小差别的二元论。
(1)宇宙二元论扩展阅读:
一元论有两大类: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凡肯定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物质,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的,属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精神,主张精神为第一性,物质的第二性的,属唯心主义一元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 柏拉图的宇宙二元论是什么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柏拉图主义经常被分类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有时候也被称为柏拉图现实主义。依据这种解释,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将世界切割为两个不同的区块:“形式的”智慧世界、以及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所复制的,但这些复制版本并不完美。那些真正的形式是完美的而且无法改变的,而且只有使用智力加以理解才能实现之,这也表示了人的智力并不包含知觉能力或想像力。
③ 后现代主义中二元论是什么
摘自 《真理报 2008年7-8月刊》
在后现代“不信”的思潮中,流行着一种严重的谬误,就是善恶二元论(Dualism,中文的“元”字是“本原”的意思,是一个哲学名词)。这种二元论把父神和主耶稣基督看成是不同体的,就是看成有不同本质和特性的。这种二元论污蔑上帝为“恶”,又诡诈地说耶稣基督是“善”。其实,提出这种理论的人,绝不是爱主耶稣基督的人,如果他们爱主耶稣基督就不可能不爱父神,因为主耶稣说:“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约十四:10)
圣经上使徒约翰又告诉我们:“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二:22-23)所以,人若认子,就不会不认父;同样地,认父的,就会认子。如果人不承认圣父和圣子有同样的本质和特性,也就是说否认主耶稣“与父一体”(见“尼西亚信经”),那就是坠入了二元论的谬误中。后现代的二元论是有很深远的历史根源的。我们在批判《达文西密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谓“诺斯底福音书”,这些所谓“福音书”是属于诺斯底主义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张诺斯底主义的二元论。诺斯底主义的二元论,是从一元论开始的,他们认为宇宙从一个灵开始(当然不是指圣灵),认为这个灵是给世界带来光明的移涌(移涌,Aeon,诺斯底神灵的代名词,移涌可以生出另外的移涌,或叫“溢流”,emanate,出另外的移涌来。据说共有30个移涌,所有的移涌聚集的地方,就构成诺斯底的所谓“神的国”,他们叫它普立罗母Pleroma,是丰满的意思),这最早的移涌就是他们的至高神。他们说,最初的移涌后来又生出很多移涌来,但是最后一个移涌却早产了一个移涌,那就是创造物质世界的低一等的神灵,起名叫迪莫支(Demiurge),他们认为这是恶的根源,所以,诺斯底主义攻击基督教所崇拜的创造宇宙万有的神是“恶”的。在历史上,二元论主要有叁种,我只作一点简单的介绍:(一)波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是古代的二元论宗教,或者叫二元神论,因为他们认为在世界历史开始的时候,有两个神,一个是善神,另一个是恶神,二者是并行的,这就把世界的开端说成有两个源头,并且他们把整个历史看成是这两个神斗争的历史,直到最后善神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取得胜利,那将是时间的终点。这种二元论把善神和人的灵魂,都看成是善的;相反地,把恶神和物质,包括人的身体,都看成是恶的。诺斯底主义二元论主要地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的理论。(二)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427-347B.C.)也提出了一种不同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对希腊和整个西方世界影响很大。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等级的存在,一种是属灵的存在,另一种是物质的存在。柏拉图认为,虽然物质是暂时可以消失的,但不意味着物质是坏的。诺斯底主义与这种二元论不同,认为物质是恶的,是黑暗的。《死海古卷》(TheDeadSeaScrolls)中主张有真理和谬误两个灵,又有光明与黑暗两种权势,可能是受到上述两种二元论的影响。(叁)另一种是印度的二元论。它讲有一种本质的存在,又有一种表面的生成物存在,这种二元论和佛教思想有关,他们认为,外面看得见的物质,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从而让人厌世,使人过一种禁欲的生活。 诺斯底主义的二元论有两个突出特点:(I)它认为最初的源头只是一个移涌,也就是他们最初的“神”;(II)他们的计谋是用他们的“造物主”迪莫支(Demiurge),指向我们的宇宙万有创造主耶和华神,这是对神极大的亵渎和攻击。在诺斯底教派中,马西昂派(Marcion)是利用他们的二元论攻击神最猖獗的代表,还有一派叫瓦伦廷派(Valentinus)也是如此。马西昂利用二元论编造了所谓原初的“真神”和“世界的造物主”两个概念,他们故意的把他们的“真神”和“世界的创造主”分开,为的是要把“世界的创造主”说成是低一等的神,并且是与“真神”相对立的,他们把“世界的造物主”迪莫支指向是“亚伯拉罕的神”,说他与最初的“真神”是“不相容”的。他们胆大妄为地说:这“造物主”就是“旧约的Yahweh(即:耶和华)一个发怒的神,甚至能够狂怒,-他不知道怜悯,只知道严厉的审判。”他们敌视耶稣基督,说:“基督自己不是弥赛亚,他没有成全旧约的断言。”根据这种荒谬的二元论,马西昂曾对圣经福音书和使徒书信任意删改,挪去主耶稣大量的话语和教训,其中删去“神创造万物”这样的句子,删去神是“主耶稣基督的父”这样表明父神与主耶稣关系的句子。也删掉使徒书信上所引用的旧约先知书的资料,为的是迷惑世人,掩盖真理,不让人们知道主耶稣的降临,是神早已预言过的。教父爱任纽(Irenaeus)说:“他仅仅是一个人,敢於删改圣经,并且不知羞耻地痛骂我们的神。我们要反驳他,证明他是有罪的。”("AgainstHeresies")今天,我们从后现代二元论那里,还可以听到这样对父神疯狂仇恨的叫骂声。但是,父神的慈爱又是多麼有力地显明出来:“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我们的神是爱世人的,爱到一个程度,连他的独生爱子都舍弃了,为了让世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还不足以证明神是爱吗?
④ 二元论 是指什么
二元论是本体论的一支,意思即宇宙由两种主要元素组成,至於是哪两种元素,则不同的学说不尽相同。如笛卡儿的精神与物质二元论(心物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光明与黑暗二元论,如摩尼教的上帝与魔鬼二元论,甚至中国的太极,也是二元论的例子,彼此有著相类相异之处。
⑤ 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特别要注意:二元分离论,不同于我国的合一论)。
也是科学物理主义的代表,现代科学无不是此为进路。
笛卡尔在其他的科学领域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创见。他发展了宇宙演化论,创立了漩涡说。他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带动着行星不断运转。物质的质点处于统一的漩涡之中,在运动中分化出土、空气和火三种元素,土形成行星,火则形成太阳和恒星。笛卡儿的这一太阳起源的旋涡说,比康德的星云说早一个世纪,是17世纪中最有权威的宇宙论。他还提出了刺激反应说,为生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⑥ 一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哪个更符合实际世界
我个人更坚持二元论 很明显 除了肉体之外 灵魂的东西主导了整个世界 灵魂是有能动性的 肉体只是灵魂的寄存体 人的能动性是基于灵魂存在的
⑦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二元论和一元论一样,它不过是一种观点,或者说是一种主张,如同一元论一样都无法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谓“根本错误”是这种理论的竞争对手宣称的,比如辩证唯物主义就声称笛卡尔的精神物质二元论是错误的,理由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所以只有物质这一元。问题是唯物主义最多只能证明人的意识是由人的大脑产生的,却无法证明不存在完全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意识,如果考察马哲中,你会发现很诡异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所不在的“客观规律”主宰着物质,那么自称一元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其实也是二元论:物质和客观规律二元。中国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可以看作是矛盾二元论,因为这个哲学声称一切事物都有矛盾、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而运动是由矛盾引起的……
同样地,二元论的问题在于无法证明宇宙确实是由二种元素而且是他主张的那两种元素构成。
二元论属于本体论,主张世界(宇宙)由两种不可缺少但又相互独立的元素构成,精神和物质二元论只是其中一种。
如果你要完成作业,那么还是抄书好了,书上说,只有马哲是真理,其他都有“根本错误”。
⑧ 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
一元论: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凡肯定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的,属唯物主义一元论;凡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的,属唯心主义一元论;凡认为物质或精神统一为另一实在者,是其性质的不同表现,属中性一元论.
二元论把世界本源归结为两种互不干涉的本源的哲学学说。人类哲学史上持有这种学说的人很少,最著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但一般哲学史研究还是把柏拉图放在唯心主义范畴研究)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
不可知论:认为人类不能(至少不完全能)认识这个世界,这是很多科学家,无神论者的哲学观。比如当代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是不可知论者,一般中国大陆哲学研究者将不可知论视作唯心主义认识论来批判。但实际上“不可知论”的合理性谁也不能否认,由于器官结构和其它认识局限性,人类在很多问题注定是无知的。因此不可知论者一般都否认“先知先觉”的存在(当然中国人对此有抵触情绪),是近代自然权利论的重要哲学依据,为人类思想进步的贡献不可估量。
⑨ 什么是二元论
二元论是本体论的一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源对立哲学观点。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由于二元论实际上坚持了物质与意识彼此并没有前提关联(或是互为前提),容易被一些唯物论者认为是唯心的,实际上,二元论的概念决定了它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
二元论(alism)的概念是很晚才提出的;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差别。
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17世纪荷兰的B-斯宾诺莎即有与二元论相对的一元论之说:“神”即自然,它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强调物质第一,它是根本存在,精神其次,物质不存在精神也不存在。
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源问题。同时,由于它违背了科学所证明的基本事实,故也不能真正将物质与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笛卡尔为了说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来源,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于“上帝”。这样,他的二元论最后还是倒向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⑩ 关于宇宙中真实(真正)的悖论:时间空间即不可能是无限的又的确是无限的的二元论(即著名的二律背反!)
悖论很多,要等验证过的事实出现,才能留下其一或者证明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