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币圈
㈠ 这块银元值钱吗
广东光绪元宝七钱二分,东西有一眼,市场价格在1200-1400左右。
(1)清代广东省公开铸行的第三套机制银币。为我国晚清自铸机制银币的典范。
(2)光绪13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用机器铸币的广东钱局,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订购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的造币机器。
(3)光绪13年正月(1887年2月)张之洞上奏朝廷请许广东试铸银元。
(4)同年3月光绪皇帝发布上谕命张之洞“听候谕旨遵行。”
(5)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减少白银流失之需,批准了其请求。
(6)当年广东钱局利用喜敦造币厂订做的钢模试铸了七钱三分银币。
(7)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式铸行“七三番版银币”供市场流通。
(8)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环英文“广东省”,下环英文“七钱三分”,两侧为四瓣小花。
(9)背面正中为蟠龙图案,上下分别环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个汉字。
(10)“七钱番版”银元进入市面流通后,因为比当时市面流通的外国银元重量多一分而多被人收藏或熔毁,反而市面罕见,流通不畅。
(11)后来张之洞采纳了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重新雕制钢模铸造了设计风格与“七三番版”银币相似的广东第二版机制银币,即成色和币重都与市场流通的外洋相同的“七钱二分”版银元,俗称“七二番版”银币。
(12)铸后因“洋文列于中国年号之外,体制尚有未合”引起非议而停铸。
(13)于是重新设计第三版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将汉字置于银币的正面,英文置于银币的背面,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端镌汉字“广东省造”,下端镌汉字“库平七钱二分”,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端镌英文KWANG-TUNG PROVINCE(广东省),下端镌7 MACE AND 2 CANDAREENS(七钱二分)。
(14)有“造”字牛口与土口造之分,“钱”字出头金与不出头之分,光绪16年4月,第三版广东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系列正式铸行,后经清廷下令作法定银币,成晚清中国自铸银币之典范。
(15)此后各省群起效尤,竞相设厂鼓铸,迅速在全国展开,近代中国大规模铸造机制龙洋由此开始。
㈡ 袁大头,银元,鉴定真假!!!!
银圆,亦称“银元”,最初是从国外输入的,因其形制划一,使用方便,受到普遍欢迎。18世纪初民间开始仿制,地方政府看到有利可图便插手统一官铸。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条例,确立银元为国币,停止了各地的自由铸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次年始铸“大清银币”,开创了我国近代以银元为单位的货币流通体系。银元以其美观大方的铸造形式和独具的贵金属货币形制,受到民间大众和收藏者的青睐。但是,当前市场伪品赝品充斥,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含银量很低甚至为零的所谓“机制版精仿银币”,另一类是含银量较高的所谓“纯银高精仿翻造银币”。随着铸造手段的不断改进和电脑扫描技术的运用,有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你可对以下几条辨伪方法,进行核对。
一、听音质。含银量达90%左右的银元,撞击后的声音低沉柔和,婉转悠扬;伪品要么清脆刺耳,要么沉闷木呆,共同的特征是余音短促。在敲击对比时,两指拿捏币面的接触面越少越好,保证其自然震响的效果。据说旧时有的银号、钱庄老板自个儿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叫伙计将银元一个一个往大水缸的边沿口撞击,听其声响以辨真伪。
二、称重量和量厚度、直径。这两种鉴别手段都需借助于天平、秤、游标卡尺一类的称量工具。银元在长期流通中会磨损消耗,一般来说都达不到理论重量,但并非“短斤缺两”,如果库平七钱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问了。笔者曾购一对库平七钱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重量都是25克,鉴定的结果证实了疑问是对的。银币的标准平码换算为:库平一两=37.31克,库平七钱二分=26.81克,库平三钱六分=13.41克,库平一钱四分四厘=5.37克,库平七分二厘=2.69克,库平三分六厘=1.34克。银元的重量、厚度与直径允许有误差存在,但若出现两个极端性的,十之八九有问题。
三、验边齿。银元机制的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伪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有些在我国早期流通的外国银元,如“法国大力神”,边齿一圈为间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币种的边齿形态。
四、看颜色。银质与非银质金属从其表面颜色可以区别,银质的光泽自然悦目,银光闪闪,一般用以替代的廉价金属很难达到这一点。放置时间长的银元表面会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谓“包浆”,但不像古钱币那样重,只要一经擦拭便整旧如新。银的化学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色现象。另外,对镀银的伪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识别,用砂性橡皮反复擦拭,便可剥去其伪装的外衣。
五、观币面。在阳光或灯光下,将银元币面与眼睛平视,观察币面底层有无凹凸不平的现象。造假者使用的铸造设备难使币面底层平整如镜,对文字图案与币面底层的衔接部位要特别留意。
六、察磨损。银元经过长时间的流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擦划痕迹,自然生成者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作旧的伪品表露的是人工行为和机器行为的有规律的磨损面和擦划痕。有人说作旧作得最巧的是在铸币模具上作旧,就是磨损面、擦划痕和坑坑洼洼在模具上就做出来。对付的办法就是持多个同类别的银元,在低倍放大镜下一一细察,“李鬼”就会原形毕露。
七、对图录。手边尽可能置备几类印刷精良的银元图录,将实物与之仔细对比,大处看文字图案的框架位置,小处看文字的笔画处理和图案的细微末节,寻找破绽。
凡收藏银元的人都会有各自的识别方法,其共同点就是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㈢ 如何识别真假银元
三招鉴别银元真假 专家表示银元的造假手法总的来说不外乎全造假与半造假,全造假即用现代材质制作假文物银元,而半造假则是将普通文物银元稍作改造,建议可通过看、称、听等三招基本识别真假。 招数一:二观一察 所谓二观,即是观银色与神韵。叶晖拿出两枚真品“孙中山头像银元”,只见真品色泽润白柔和,可用手或软布擦拭包浆,可反射出强烈的亮光。而赝品多为白铜、铅、锡等合金,颜色发青灰或干白。其次,真币多为雕版高手雕模,以机器冲轧,图案精美,齿边深且有序。叶晖指出一定要看清楚每个细部,最好是用20倍放大镜,观察其币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砂眼,图像细微处是否缺失或被改动,有些造假者将六角星改成五角星。 招数二:称重量 所谓称即是称重量,这类银元一般重量在25.5克至27克之间,每枚真银元之间误差不会超过0.4克。而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金属,因此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元轻,真银元重,一般来说轻了1克以上的即为赝品。 招数三:听音韵 听音韵是鉴别真假银元的主要手法之一。据了解,假银元材质分银包铜与银包圈等多种。叶晖用食指轻托银元中心部,以另一银元轻敲边缘让记者试听,真银元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声音悠远绵长。叶先生说声音尖锐短促的可能是全铜镀银的仿制品,含铜量高的假银元敲击声尖而高,含锌量高的假银元声音脆而响,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元声音低哑或成“哑版”。此外,也有一些真银元经过火烧、猛摔产生裂痕或长期受潮后声音也可能变得反常。
㈣ 银元最新价格
丁未光绪银币双龙一两,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为铸额小,传世稀罕,大多数民间泉家没有见过实物,现已出版的由民间泉家编纂的钱谱对该银币都没有记载和描述。“丁未光绪银币双龙一两”银币系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并且存在实重一两的样币(直径45毫米)和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标准壹圆流通币(直径39毫米)两种版式。两种版式银币的币面文字和图案设计风格相似,但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双龙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本品为实重壹两的版式。直径45毫米,厚度2.5毫米,重量为37.43克。
真品在10万以上,但现在赝品较多,不知你的银币从哪里来的。
㈤ 18圈是银元什么价
这是四川军政府制造银币,这个属于普通版别,真品银元市场价格在几百块到一千块钱左右!决定银元价格的因素:1.版本不同价格不同!2.稀有程度不同,价格不同!3.品相不同价格不同!4.交易市场不同价格不同!如果是真品建议你好好保存!以后还有升级空间!
㈥ 银元的种类有哪些
银元的种类有贵茂光绪元宝库一两银元、孙中山大地像一枚银元、奉天省造桂茂光绪元宝库平12银元、上海工业局委托英资港币造币厂铸造银元、清代发行的银元、奉天省造桂茂光绪元宝库平12银元正面顶部是“奉天省制造”,中间是“光绪元宝”,背面是盘绕的龙纹,四周是英文“奉天省·库平”。试铸后未发行的实属罕见。卖家报价25万元。可惜作者动作慢,被画师抢了。说实话,25万元并不贵。 1991年6月4日,在加州超级展厅世界钱币拍卖会上,起拍价为35000美元。最终被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清以18.7万美元收入囊中。这枚钱币陈列在台湾鸿熙美术馆。
拓展资料:
1、清同治五年,上海工业局委托英资港币造币厂铸造银元。谁知道,“上海一二”(龙图外有芒无芒)银元的图案出现了英皇国徽和国徽,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就是与中国钱币的阅读顺序相反湖北造光绪元宝,本省铸币七枚,银币两枚:直径3.9厘米,重约27克。正面正中是“光绪元宝”孙中山土版一元银元:1929年天津造币厂铸造,直径3.9厘米,国民政府时期,银币重约27克。正面为孙中山身穿西装的画像,背面为双旗土纹,故称“孙中山/土”银币。 1997年3月,该币在上海首届现代银币拍卖会上以55万元的高价成交。
2、清代发行的银元。在市场上,很多老人们都知道,由于时间的优势,清朝发行的银元的市场价值已经不是以前了。他们也从几条街上扔出类似的银元,当然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种。首先是清代发行的光绪元宝。光绪元宝中,有湖北造、江南造、广东造、北洋机械局造、安徽造、奉天造、北阳造、东三造等。各省、云南造、天津造币、四川造、吉林造等,整体银元设计大同小异,银元正面刻有“光绪元宝”四个大字中间有满文,字上铸有各地区名称,字下有苦平七钱二分字,银元背面有盘龙,龙周围有英文字刻有相应的时间。
3、其次,清代国家发行的大庆银币正面有“大庆银币”四个字,中间是满文,上面有光绪年的标记,底部有苦平或两个标记,双背面有龙,中间有一两条,底部有英文。发行了《宣统元宝》。宣通元宝已铸于广东省、湖北省、云南省、四川省等地。除正面刻有“宣统元宝”外,其余均与“光绪元宝”一致。北方军阀统治时期的银元袁大头银元:正面有袁世凯及对应年份的侧像。背面有嘉禾图案,有“一圈”二字。主要发行年份有1914年(民国三年)、1919年(民国八年)、1920年(民国九年)、1921年(民国十年) 。
㈦ 我有几个银元,请懂行的介绍下价格
您这枚是广东省造库平一两“寿”字币,非常珍惜,真品价值不菲。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环“广东省造”四字,下环“库平重一两”,左右各一蝙蝠。
钱背:珠圈内篆书寿字,圈外二龙戏珠。
背景;旧说系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粤局奉到造币厂行知,铸此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币。近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广东巡府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记念币。铸额原拟定三万枚,后实铸若干不详。或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广东省试用的本位币。华书只有库平重壹两一等,无半两币。版别有阳冀纹之分。
根据各大拍卖行和古玩界的信息来估价,35万元,如果找个好拍卖行更高。由于当时拟定铸造是三万枚,不是楼上说的三千,但实际铸造数目不详,所以我建议您找专业钱币公司鉴定下,以确定真伪。光绪离现在不过百十年,谁又能保证您这枚不是真的呢?我很看好您。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图是枚真品的正面,您可以对照参考一下。
㈧ 银元18个圈的市场价格
军政府造
四川银币
保真保老
市场价38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