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facebook的vr设备
⑴ 国内可以玩的元宇宙
国内可以玩的元宇宙游戏有;AXIE。这款游戏是目前最火的元宇宙游戏之一,游戏中你可以培养各种不同的Q萌的宠物,玩家称之为小阿蟹,在游戏中一些稀有的宠物甚至可以买到上千上万美元,这是一个给你发家致富的机会。
拓展资料
一、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人们利用脑机接口、VR等科学技术,进入沉浸式体验的数据世界,切换另一种身份,体验第二种生活。元宇宙概念起源于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二、元宇宙对应国内云游戏、VR等产业,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处于早期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场景实现只是时间问题,也代表着未来的大方向。
三、用户以自定义的“化身”在其中进行活动。主角通过目镜设备看到元宇宙的景象,身处于电脑绘制的虚拟世界,其中灯火辉煌,数百万人在中央大街上穿行。元宇宙的主干道与世界规则由“计算机协会全球多媒体协议组织”制定,开发者需要购买土地的开发许可证,之后便可以在自己的街区布局大街小巷,建造楼宇、公园以及各种有悖现实物理法则的东西。主角的冒险故事便在这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世界中展开。
四、回归概念本质,可以认为元宇宙是在传统网络空间基础上,伴随多种数字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构建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同时,元宇宙并非一个简单的虚拟空间,而是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之中,系统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
五、元宇宙的概念还与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开发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密切相关。元宇宙可视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后继技术。一般来说,技术专家们认为元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大量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玩、工作和社交。例如,2021年7月,Facebook公司称自己创建的元宇宙将用于虚拟现实耳机、移动设备和游戏机。
⑵ Facebook公司宣布更名Meta,如何看待该品牌新提出的元宇宙概念
什么是元宇宙呢?我今天结合我最近的一些思考给大家做下分享。插图是来自我的好朋友陈维,在知群中国产品设计大会的分享PPT截图。从浪潮和趋势的角度,你可以理解为,现在这些企业之所以要进军元宇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互联网的下一代浪潮。上一次浪潮,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基于智能手机诞生了很多 App,背后则是很多行业和企业的快速成长,例如移动购物、手机打车、外卖等等。下一波浪潮是什么?很多公司都在苦苦的寻找。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全球的很多科技巨头都开始往元宇宙靠拢。Facebook 很早就宣布自己在做元宇宙,而后来干脆把自己定位为元宇宙公司。微软说自己在搞企业元宇宙,而腾讯则提出了全真互联网,马化腾说要开始由实入虚,也要进军元宇宙。而一些以元宇宙为概念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快速升高。投资圈里,有投资人朋友说看到元宇宙这个词,都看吐了,什么项目都会往元宇宙上靠。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有三部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其中至少一部:《黑客帝国》《阿凡达》《头号玩家》。在这些电影里,除了现实中的世界外,人们还会面对另一个世界。在《黑客帝国》里是由超级计算机母体虚拟出来的世界,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其实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在《阿凡达》里真人通过系统操纵另一个替身,可以具备另一个身份。而在《头号玩家》里,一个外卖小哥化身为游戏世界里的高手。元宇宙就是另一个世界。用标准的概念来说,元宇宙(Metaverse)是指以AI、AR/VR/MR、Blockchain三大技术为核心,由诸多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和协议打造的数字化宇宙。 它跟物理世界并非割裂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通融。
其实我们现在每天用手机,也是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有没有想过,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要买东西,首先要去商场,在一个物理空间里,和售货员发生信息交流,最终完成交易。而借助手机,我们可以躺在床上,绕过这些物理限制,直接完成最后的目标,也就是买到商品。但是手机的世界并没有很强的沉浸感,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换个视角,想想游戏,如果你体验过 VR 游戏,当你带上 VR 眼镜,会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新的世界里,身临其境。而如果你的虚拟世界,和别人的虚拟世界,彼此打通,大家能够在这个共同的虚拟世界里相遇,交流,甚至一起玩,一起工作,甚至还有新的货币,可以买东西,商品也是全新的,这个时候你就完全沉浸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里。游戏只是一个场景,在人们理想中的元宇宙,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硅谷的科技公司的职员都在家办公,现在也有很多科技巨头允许员工长期在家工作。这里面的很多员工本身就是程序员等职业,每天的工作也是对着电脑写代码。那么如果 Facebook 这家公司,完全存在于虚拟世界呢?大家要开会,都戴上 VR 眼镜,在这里面的各种事物,都是虚拟出来的,但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是真实的,这样会怎么样呢?很可能会发现大多数工作其实还是可以正常进行,也许比现实世界中更有效率。这就是元宇宙。人们的肉身还在现实世界,而行为都发生在了虚拟世界当中。
拉回到现实,Facebook 改名成 Meta 公司,宣布自己要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并且把自己旗下的产品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原来的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等业务,另一个是之前的 Oculus 等虚拟现实业务。说到 Oculus,Facebook 的虚拟现实设备 Oculus Quest 也改名叫 Meta Quest。Meta Quest 2 是一个突破性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我也有一台,效果还不错,比之前很多虚拟现实设备的体验都要更好一些。而这些就是 Facebook 向元宇宙进军的基础。要想真正支撑起元宇宙,需要很多领域的技术。例如芯片技术、5G甚至6G等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各种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所以现在有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就是反正能和这些领域沾上边的产品或者公司,都可以接着这一波风来炒作一下。那么到底现在元宇宙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我们用智能手机的发展来类比,现在元宇宙大概到了早期大哥大手机的程度,甚至再早一点,步话机的程度。也就是说,元宇宙目前仍然处在极其早期的程度。目前没有任何公司和产品能够真正实现元宇宙的应用。为什么元宇宙这么火呢?为什么很多资本都在争相投资元宇宙相关的概念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大家都要早点布局,如果真等到这个概念都已经实现了,可能就没什么机会了。大家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资本投的早期项目,特别天马行空,听上去不靠谱,但是就是因为在特别早期的阶段,才有可能性,才能卡位成功。
今天已经特别厉害的那些互联网公司,最早的时候讲出来你可能会认为是骗子、是笑话。但是真正有幸投资了他们的资本,都大赚特赚。风险投资,正因为有风险,才能够有高回报。所以要早早入场,早早布局。资本本身就会追逐风口,都害怕错过机会。往往是这样,如果没有人投资,就真的都没人投,但是一旦成为热点,一下子又都会涌进来。这是市场本身的特点,因为这些风险资本的管理人也都是职业人士,他们要对资本的 LP(有限合伙人)、也就是背后的出资人负责。如果风口出现了,不管怎么说,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都是先追上去再说。第二方面,市场目前确实也缺乏热点。互联网领域突出的机会没有以前那么多,现在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而大家都知道新的机会往往诞生于新的设备、新的平台的诞生。元宇宙的概念符合这些的特点,也迎合了大家对于机会的渴望。第三方面,扎克伯格等人一直在推波助澜。在科技和投资领域,一定是需要有一些人、一些公司的带动。他们把声势带起来,让更多的人都觉得万一有可能呢?于是就会有更多资金和人才进来,然后整体的技术和市场又会再往前前进,这样原本可能是梦想,就有可能真的变为现实。这也是一种冷启动。但是我们也发现,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元宇宙公司,其实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往往是因为自身缺乏概念,而硬套了一个概念,燃起了一波虚火。刚说了很多和资本、和市场相关的概念,可能都还是离我们很远。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拓视野,多主动学习,寻找一些可能性。不要盲目相信,不要盲目追热点,但是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猜测这条视频发布之后,一定会有人说这都是骗人的,都是炒作等等。如果这个世界真可以这么几句话就概括,那也太简单了。哪怕你就把这些都当做一个新知识,知道也许这是未来的趋势,很多公司在做相关的事情,以后遇到一些机会的时候,再多进一步了解,这样会更有意义。这也是我希望提倡的一种态度,让我们一起观察这个饶有趣味的世界,保持好奇心,也许,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机会呢?
⑶ 腾讯申请注册“QQ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到了什么
国际分类涉及到了教育娱乐,同时也涉及到了社会服务和网站服务。
如果我们仅仅从商标的分类来看的话,其实腾讯的元宇宙商标几乎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元宇宙可应用的领域。不管腾讯的元宇宙能不能做得出来,腾讯至少不会因为商标的问题而遇到阻力,这也是为什么腾讯会优先注册QQ元宇宙商标的原因之一。
一、第1个分类是教育娱乐分类。
教育分类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因为腾讯目前的很多应用都集中在教育娱乐的分类中,元宇宙的所有概念几乎都跟娱乐有关。如果元宇宙能够成功落地,腾讯的QQ元宇宙将会直接成为腾讯在元宇宙市场的排头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腾讯在教育娱乐领域一直有着不错的竞争优势,因为腾讯的用户基础非常广,很容易就会把一项新鲜事物推广落地。
最后,这些分类基本上都是元宇宙的基础分类,我们需要进一步留意腾讯在元宇宙上的其他动作。
⑷ 麦客存储-元宇宙未来会涉及哪些行业
应用场景
游戏是元宇宙应用场景的先行者,应用层面当前应该重点关注游戏领域。
Roblox作为元宇宙第一股,基于UGC的内容创作模式已经初具元宇宙雏形,整个生态系统完备,2021Q2 Roblox营业收入达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Q3营收同比增长102%,DAU同比增长31%;增长势头强劲。
还有,深耕社交游戏平台的Facebook,此次调整方向参与元宇宙,可谓是绝处逢生般的选择。社交也作为元宇宙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分契合 Facebook 已有的优势。所以对于 Facebook 来说,押注元宇宙这个前沿方向,或许能给 Facebook 带来“第二增长曲线”,走出当下增长乏力的困境带来新的增长点。
国内方面,腾讯作为最大的游戏厂商,具有从游戏出发全方位布局的能力,尤其在元宇宙游戏的社交竞技类赛道中具有长期竞争力。此外,中青宝、宝通科技、世纪华通
等其他游戏厂商也纷纷入局,尝试通过开发VR游戏、将游戏产品与NFT结合、以及开发基于Roblox平台的游戏等方式积极探索元宇宙。
医疗、教育、金融、社交等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将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元宇宙始于游戏,但覆盖场景将远高于游戏,比如更加真实的社交体验,能够获得更好互动体验的线上会议和授课(Facebook、Zoom等),以及医疗场景中能够解决更加精密复杂的手术、实现远程问诊等,但现阶段仍需等待技术端的完善,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支撑技术
元宇宙几大支撑技术包括游戏引擎、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游戏引擎:目前游戏最接近“元宇宙”概念,尽管相对初级很多。游戏技术包含了游戏引擎、游戏代码以及多媒体资源等内容,主要对标的有 Epic Games和Unity等。
交互技术:VR/AR设备出货量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0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670万台,同比增长71.8%,建议关注VR/AR设备龙头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
比如:VR设备代工龙头歌尔股份
⑸ “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23]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3]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1]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⑹ 现在有关元宇宙的设想仍依赖于VR、AR等设备,未来是否有更便捷的方式进入到元宇宙中
不需要沉重设备就可以进入到元宇宙虚拟空间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⑺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昨日表示,2022年MetaVR 头显的出货量将下滑25%-35%,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1
6 月 22 日,天风国际知名科技分析师郭明錤发布 Twitter 称,Meta 元宇宙智能硬件业务有下滑趋势。Meta 缩减 2022 年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 40%,从原有预期 1000-1100 万台下调至 700-800 万台。此外,Meta 还暂停了 2024 年之后的所有新的 XR 头显硬件项目。
随后郭明錤再次发文称,发货预测是基于调查和判断,而不是官方数据。并更正称 2022 年 Meta VR 头显出货量下调幅度为 25-35%,对应出货量不变,为 700-800 万台。
受此影响,国内元宇宙产业链和果链上市公司股价受到重挫。为 Meta 代工 VR 头显的歌尔股份 22 日股价闪崩,两天里股价下跌 15%,市值跌去 170 亿元。对此,歌尔回应称,目前生产经营和订单情况都比较正常,主要业务进展也符合预期,没有任何调整半年度业绩指引的计划。
巧的是,就在被爆「砍单」的前一天,Meta 刚刚公布了多款 VR 头戴设备的原型,同日腾讯也传出正式成立 XR 部门。
一边是国内大厂和元宇宙创业者「军备竞赛」进行的如火如荼;另一边全球 XR 硬件的领头羊,却在疫情红利消退后开始放慢脚步。让人不得不担心,这波元宇宙热潮的天花板,会不会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歌尔股份 6 月 22 日大跌|网络
Meta 公开新 XR 硬件后就砍线?
歌尔股份曾用名歌尔声学,此前主要业务是为苹果供应声学器件。2014 年 Meta 收购 Oculus 后掀起 VR 热,歌尔成为 Meta、索尼 XR 设备的主要代工厂和技术合作伙伴。
早期 XR 业务在歌尔占比不算太高,但随着 Meta 近年来 VR 硬件出货量的提升,XR 对歌尔越发重要。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 7 月,歌尔股份拿下 Facebook(Meta 前身)旗下公司 Oculus 新一代 VR 设备的独供大单,预计 2020 年订单量为 100-200 万台,总收入可达 50 亿元。
郭明錤最新的更正中还提到,Meta 订单减少主要在 22 年下半年,鉴于 Meta 减少硬件投资和经济衰退风险,他将 2022 年下半年 Meta VR 头显出货量的预测下调了 40-50%,并认为原定于 2024 年之后的 Meta 新一代头显出货将被推迟。
郭明錤还对今年 4 月份时做出的预测进行了更新,分析了高端 Meta Quest 2 Pro 的配置与性能,并预测价格将升至 799 美元或更高。
郭明錤推文|Twitter
他透露,Meta Quest 2 Pro 会采用 mini-LED 显示屏和 2P Pancake 以显著改善视觉效果,并会支持 VR & AR(视频透视)。此外会搭载约 16 个摄像头(头显 10 个,两个控制器共 6 个),采用高通 XR 2 处理器,具备眼动追踪、面部表情识别和 3D 感应支持。会在 2022 年第三季度量产,预计在 2022 年下半年出货量将达到约200 万台。
即使出货量会下滑,Meta「all in」元宇宙的决心不能有变,信心给够。
21 日,Meta 罕见地一次性公布了多款 VR 头戴设备的原型,CEO 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分享了自己体验这些设备的视频,并介绍了元宇宙硬件业务发展的近况。据扎克伯格介绍,新设备在分辨率、亮度、尺寸方面带来了现有设备无法达到的新高度,似乎对硬件业务的信心仍在,或许在表达出他们不会放弃高端 VR 的决心。
VR 原型机|Meta
在 Meta 的 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内部,研究人员使用「视觉图灵测试」作为测试 VR 眼镜的标准,这个测试的合格标准是:要让人的视觉系统,相信在 VR 眼镜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世界。
在通过视觉图灵测试之前需要解决的四个关键技术挑战:变焦、失真、视网膜分辨率和 HDR。在 Meta 演示视频里,几款 VR 头显原型机就分别用于攻克不同的技术难题,希望在未来能够提供与现实无法区分的视觉体验。
扎克伯格展示 VR 原型机|Facebook
Meta Quest 2 Pro 是否能如期到来尚未可知,从扎克伯格的演示视频倒是可以看出,硬件的进步困难重重,突破性改革的到来仍然不可预期。与消费者期待的、Meta 想要实现的元宇宙,距离还远。
与前两代 Quest 相比,硬件技术并没有显著突破,这或许是 Meta 硬件业务下滑的原因之一。
国内元宇宙还没机会下滑
Meta 那边遇到了出货量下降的麻烦,与之相比,国内的元宇宙硬件才刚刚开始「创业」——腾讯、字节,乃至罗永浩,都在过去一年里纷纷入局。
6 月 21 日,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腾讯控股周一向其员工宣布正式成立「扩展现实」(XR)部门,该部门的任务是为腾讯建立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扩展现实业务,将由腾讯游戏全球首席技术官李申领导,并将成为该公司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的一部分。
消息称,该部门最终或将拥有超过 300 名员工。在腾讯一直在削减成本和放缓招聘的环境中,这个人员数字显得十分可观。
腾讯要成立 XR 部门的消息不止一次传出了。今年 2 月,就有消息称腾讯 XR 全新业务布局全真互联网,内部开启活水招聘,目标是在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团队。该业务重在布局全链路的 XR 生态,包括硬件端的 XR 设备、软件端的感知交互技术以及内容与行业端的内容与开发者生态。
比腾讯更早,字节跳动收购 Pico 仍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国内元宇宙大事件。去年 8 月,字节跳动以 90 亿元的天价收购了 Pico,一个国产 VR 头显设备制造商。
6 月 17 日,字节虚拟女团 A-SOUL 进行了一场虚拟直播,要求使用 Pico 设备。从体验者的反馈来看,该直播实际为全景视频模式,并非真正的 VR 直播。用内容生态促进的硬件销量有多少,只有字节知道。
A-SOUL 首次 Pico VR 直播|网络
腾讯、字节跳动和 Meta 一样,都选择了从硬件设备切入,同时发展内容生态的路径。只是在 Meta 完成了硬件出货量显著提高后,国内的布局才刚刚跟上。
在第一波 VR/AR 浪潮的 2016 年至 2018 年,高端 VR 硬件产品的全球出货量在 100 万台上下,其中大部分还是依附于 PS 生态的 PSVR,硬件保有量的不足,导致即使是 Meta 这样的大厂也无力发展 VR/AR 生态。
2020 年,Oculus Quest 2 的出现改变了此前几年硬件保有量不足的状况,一举将出货量提高到千万量级。
截至 2021 年 11 月 17 日,Oculus quest 2 销量已达 1000 万台,超过上一代的 5 倍,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 VR 机型,也是目前市场上主流 VR 产品的样板,占全球整体出货量的 75%。根据第三方平台的预计,预计 2025 年时,全球 VR 头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 2800 万台。
有了硬件出货量,才能保证 VR 游戏的开发者可以赚到钱,并且通过内容生态进一步刺激硬件消费。这便是各家都选择从硬件到内容生态的布局路线的原因所在。
开发硬件的同时,Meta 还在 2021 年相继推出了社交 VR 应用 Horizon Worlds,并通过收购 Beat Games 等游戏开发商布局 VR 和云游戏。
收购硬件公司、成立相关部门这些国内公司当下的动作,Meta(当时的 Facebook)在上一波 VR 热潮时就做过了。Meta 现在在硬件研发上想的是,如何诞生能够通过「视觉图灵测试」的设备,虽然这还是一个需要更多时间的问题,但相比于刚涉足元宇宙硬件的字节、腾讯,Meta 已经走的很远。
这样的烦恼,对国内的追赶者来说还略显奢侈。国内的元宇宙硬件出货量,甚至还没到能下滑的时候。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2
Allin元宇宙领域的Meta,一直是行业里的风向标,其旗下Quest2销量达到1000万台以上,也给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不过,Quest接下来的表现可能会令人失望。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昨日表示,2022年MetaVR 头显的出货量将下滑25%-35%,最终的出货量会掉到700万-800万台的水平,而去年的销量一度达到1000万-1100万台。这意味着下滑开始了。
而且,由于经营业绩下滑,前景不佳,Meta已经开始压缩AR/VR元宇宙事业群RealityLabs的规模,并削减各项开支,包括放缓人员招聘力度,暂停了2024年之后所有新头显的AR/VR硬件项目。
事实上,MetaQuest2头显之所以在去年出货量飙升,很大的因素在于Meta采取了激进的价格补贴策略,将Quest2价格打到了299美元的低档区。
对于这种砸钱补贴VR 头显、一体机的做法,STEPVR创始人兼CEO郭成表示,这已经超过了当年出行市场滴滴、快的爆发的补贴大战的力度,基本上卖一台亏一台,是完全不理性的。
尤其是,头显、一体机等VR硬件到底是不是元宇宙的入口终端设备,这一点行业里存在诸多质疑。郭成就提出了疑问:一些公司通过高昂补贴的做法,把VR 头显、一体机强行放到消费者手里,但这个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吗?
(STEPVR推出的元宇宙登入门Gates01)
“烧钱补贴是补贴不出真实需求的,烧钱补贴可以在真实需求已经被验证的情况下去推动销量规模,但永远都补贴不出真实需求,真实需求非常明确,消费者需要的是《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电影里恢复五感的数字世界。”据了解,今年5月26日,STEPVR就发布了可以恢复用户“五感”的全球元宇宙首个登入门Gates01,郭成认为,这才是一款正确的进入元宇宙世界的设备。
不仅仅是Meta开始从喧嚣回归理性,并缩减Quest2出货量目标,微软在AR领域布局的HoloLens眼镜表现同样不佳,Magicleap昙花一现后也在消费领域收缩。这些似乎都表明,消费级的VR/AR硬件还远远没到爆发时刻,甚至在终极形态上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曝Meta Oculus 系列头显出货量削减300万台3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再次发文称,此前发布的出货量预测是基于调查和判断,而不是官方数据。更正预测 2022 年 Meta VR / 耳机出货量下调 25-35%(此前为 40%)到 700 万-800 万。
郭明錤表示,订单减少主要在 2022 年下半年,由于 Meta 减少硬件投资和经济衰退风险,将 Meta VR / 耳机出货量的预测降低 40-50%,并认为原定于 2024 年或之后的 Meta 耳机发货将推迟。
昨日晚间,郭明錤发文称,Meta 的元宇宙硬件 / 头显将放缓,将 2022 年的预计出货量下调 40%(从 1000 万~1100 万台下调至 700 万~800 万台),此外,Meta 推迟了 2024 年之后所有的头显 / AR / MR 硬件项目。
了解到,歌尔股份(002241)是 Facebook 旗下 Oculus 产品核心供应商。今日早盘,歌尔股份盘中闪崩跌停,跌停价 34.09 元 / 股。截至 A 股收盘,歌尔股份股价为 34.09 元,总市值 1165 亿元。
对此,今日下午,歌尔股份回应称,公司生产经营和订单情况正常,未出现需要披露的重大变化。
⑻ 元宇宙是由哪些构成的
构筑元宇宙的技术赛道归纳为“BAND”,即区块链(Blockchain)、游戏(Game)、网络算力(Network)和展示方式(Display),分别从价值交互、内容承载、数据网络传输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构建元宇宙。
(1)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能够保障元宇宙的价值归属与流转,从而保障经济系统的稳定、高效,保障规则的透明和确定性执行。去中心化的虚拟资产能够跨平台、脱离内容本身进行流通,变得更加“真实”。
(2)电子游戏为元宇宙提供交互内容,是元宇宙内容发展与用户流量的关键赛道。用户创作成为元宇宙游戏发展的趋势,用户创作能够为元宇宙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玩家并非像传统游戏一样成为游戏主策、主程手中的提线木偶,也改变着人们对虚拟资产的观念。
(3)网络与算力技术的升级保障了信息的传输与计算能力,5G、AIoT、算力为次时代应用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云游戏近年来也实现了高速发展,云计算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科技领域之一,伴随通信速率和云算力的持续升级,云端游戏已经成为现实。
(4)显示技术提供交互方式,超高清及AR/VR设备也实现了持续迭代升级,用户已经可以获得较好的沉浸式体验。
“BAND”四大赛道近年来均发生了边际变化,目前从技术的供需层面都逐步支撑元宇宙的降临。具体而言,区块链DeFi、NFT赛道快速迭代,从早先的币圈与链圈之争进化为逐步链接真实世界,且通过DeFi构筑金融模型,使更多的人和机构开始接受这种虚拟资产范式;游戏行业探索出了以用户创作主导,经济系统为核心的Roblox模式,游戏UGC模式广受市场认可;5G基站、AIoT大规模建设,大规模IDC数据中心的落成以及“东数西算”的推进,在网络数据传输、算力上为元宇宙新时代提供了基础;新一代VR设备实现使用体验广受好评,销量迎来增长,显示技术从3D向全真演进。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⑼ 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之间有什么区别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这一概念听起来像虚拟现实,也确实融合了虚拟现实,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你是否需要用一个Facebook旗下的VR头显才能访问元宇宙?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的概念不是最近才发明的。然而,许多人却是现在才第一次听说元宇宙。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中。在小说中,元宇宙是一个融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虚拟共享空间。
Facebook和其他科技公司宣布的元宇宙概念似乎与上述描述非常相似。虽然其确切的定义似乎因人而异,但是它基本上是一个更强调虚拟世界的新版互联网。
与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不同,用户将来可以选择使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进入虚拟世界来获取信息。
元宇宙 VS 虚拟现实:区别是什么?
只要你读过任何关于元宇宙的文章,就很难忽视它与虚拟现实的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如果你想要理解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之间的区别,以下是二者之间的六个主要区别:
1
虚拟现实定义明确,元宇宙则不然
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虚拟现实现的定义很明确,而元宇宙定义不明。
根据马克·扎克伯格的说法,元宇宙是“一个具象的互联网世界,用户不仅仅是浏览内容,而是身临其境”。微软公司在一份最近发布的声明将其描述为“一个持久的数字世界,由人、地点和事物的数字化身组成”。
扎克伯格介绍:Facebook改名Meta
与我们对虚拟现实的理解相比,这些描述相当模糊,也有可能这些科技公司本身对元宇宙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
根据Facebook的说法,公司更名是构建元宇宙的必要举措,他们想要一个能更好地代表其工作内容的名字。但这肯定不是这么做的唯一合理原因。Facebook正在经历形象危机。
也可以这么说,元宇宙只不过是一个流行词汇,用来描述现有互联网的技术进步。
2
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
关于元宇宙的另一个潜在问题是,到底谁可以定义它。
作为Oculus Rift的所有者,Facebook公司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他们只是VR这个庞大行业内的一家公司而已。
⑽ 元宇宙和VR的区别是什么麦客存储-元宇宙就是虚拟现实VR吗
元宇宙区别于VR最大的地方在于概念比较大,也可以说元宇宙包含了VR,其只是元宇宙的一种应用表现方式,元宇宙除了VR还有游戏、金融、社交、购物等多种,具体可以参考公号教程圈的元宇宙课程,基本上讲的比较全面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