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大佬爱新觉罗贝勒爷
『壹』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的官到底多大
爱新觉罗·载漪(1856.08.26-1922.11.24),清末宗室,大臣。爱新觉罗氏,隶满洲镶白旗,嘉庆皇三子惇亲王绵恺孙,道光皇五子惇亲王奕誴次子,后过继瑞敏郡王爱新觉罗·奕志(嘉庆皇四子瑞亲王爱新觉罗·绵忻子)为嗣,袭贝勒,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
载漪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由于这层关系,慈禧看上了他的儿子溥儁。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禁,但光绪年龄还不到30岁,而慈禧已60多岁,慈禧怕光绪在自己死后掌权,就有意废去光绪,改立溥儁为皇帝,准备在1900年元旦举行仪式。由于各国公使的反对,此事只得作罢。后来,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是反帝爱国运动,矛头对准外国侵略者。载漪认为只要义和团能将外国势力赶出去,他的儿子就可以即皇位。英、法、日、俄、德、美、意、奥八国,拼凑了联军,从渤海湾登陆,镇压义和团。对义和团慈禧举棋不定,兵部尚书徐用仪和户部尚书立山等主张剿,以免惹恼洋人。端王载漪和大学士刚毅等王公大臣主张“抚”,载漪说:“义和团都是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的义民。”当然,他是有政治目的,就是让儿子当皇帝。就在这时,八国联军攻陷了大沽口,局势发生急剧的变化。载漪就指使军机章京连文冲伪造了一份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令,提出四条要求:一、指明一地由光绪居住。二、代清政府收取各种钱粮。三、代清政府掌全国军队。四、归政给皇帝。慈禧听了这个消息,果然上了载漪的当,她勃然大怒,马上召集御前会议,下诏宣抚国民,于光绪二十六年6月20日正式向各国侵略军“宣战”。为了表示决心,慈禧下令将主“剿”的徐用仪、立山、联元等人砍了头。过了几天,她看外国侵略军攻势凶猛,又后悔了,就又命驻各国的外交大臣向各国政府解释,说“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与各国开衅”等,向外国侵略者献媚求和。八国联军一举攻入北京,在北京烧杀,奸淫,抢劫。慈禧只得换上蓝布粗衣,扮成农妇的样子,先逃太原,再逃西安。慈禧在逃跑的路上,杀了主“抚”的刚毅、徐桐等人,以讨好洋人,并让大臣们同洋人讲和。光绪二十六年年底,外国侵略者提出“议和大纲”十二条,慈禧命全部接受,慈禧回到了京城。造假照令的载漪由于是慈禧的侄女婿,没有被杀,但仍被发往新疆,永远监禁,他的儿子溥儁也被撤去“大阿哥”的名号。载漪想让儿子当皇帝发了“疯”,不惜采用卑鄙的手段,谎报军情,轻启战事,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京,清王朝受了更大的损失。
『贰』 贝勒爷是谁
贝勒爷是皇室爵位之一,一般为世袭,与口语老爷不便比较 。贝勒爷,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复数为“贝子”。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爷为第三级。
简介
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级别。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
著名的贝勒爷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后金国的建立者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但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他们称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在四人中,皇太极排在最后,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低。天命六年(1621)二月,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理”。这说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是同等的。
代善15831648
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初封 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勇武善战,多有战功。万历三十五 年(1607),与兄褚英、贝勒舒尔哈齐统兵袭取斐悠城瓦尔喀之民,败乌拉兵于乌碣岩,斩乌拉贝勒博克多,因功赐号“古英巴图鲁”。四十一年(1613),从努尔哈赤灭乌拉。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立后被封为和硕贝勒。天命三年(1618)四月,从克抚顺城,败明援军。四年,在萨尔浒战役中,多立战功,继取开原、铁岭、败蒙古牢赛兵。八月克叶赫西城。六年,从破沈阳、辽阳。十一年(1626),与诸子立皇太极为汗。
天聪元年(1627)五月,统兵围锦州,败明援军。三年十月,从皇太极征明,趋京城、下良乡。五年,围困大凌河城,败明军四万,生擒监军张春。崇德(1643),皇太极死,八月,与诸王贝勒拥世祖福临即位,以郑亲王济尔哈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在四大贝勒中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革去大贝勒之职,惟有代善表现乖巧,对皇太极誓表忠诚,风光一生。此外代善在顺治时曾大义灭亲杀死鼓动多尔衮自立为帝的子孙硕托与阿达礼,对清庭确是一片忠心。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一系还是最显赫的一支。在他的8个儿子中,3人被封为亲王,2人被封为郡王,1人被封为贝子,1人被封为辅国公。在清朝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祖孙三代就占了3个,即代善首封的礼亲王爵,其子岳讬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其孙勒克德浑首封的顺承郡王爵。
莽古尔泰15871632
清初大将。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少时跟随努尔哈赤征伐乌喇部,英勇善战,连克六城。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受封为和硕贝勒。1619年,参加了萨尔浒大战,先随清太祖在萨尔浒全歼明总兵杜松所率的六万之军,复又南下歼天刘綎部四万余众。1620年受命追袭明军,直至浑河。1626年攻击喀尔喀巴林部,独自率兵渡河,斩俘甚众。太宗即位后,数次进攻明军,屡立战功。1632年卒。死后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 和阿敏,代善,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 莽古尔泰,努尔哈赤五子,领正蓝旗。
阿敏
清朝初期的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父亲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母亲是那其娅。1608年与褚英征伐乌喇。后三年再伐乌喇,击败布占泰。因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天命元年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被封为和硕贝勒,号称“四大贝勒”,阿敏以序称二贝勒。1619年,参加萨尔浒大战。后出征朝鲜。其后数年,数次出师进攻明境。但因桀骜不驯,不遵上命,烧杀抢掠,被皇太极削爵囚禁,不久病卒。
爱新觉罗皇太极
女真族(即今满族)出生日期: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生卒时日:1592——1643,享年52岁,在位17年。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
『叁』 杜明礼背后的贝勒爷历史上是谁
爱新觉罗·载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宁之孙,惇亲王奕誴之子,后过继瑞敏郡王奕志(嘉庆帝四子瑞亲王绵忻子)为嗣,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
1载漪是光绪皇帝的堂兄弟。嫡福晋是员外郎绍昌之女伊尔根觉罗氏,生长子溥僎;继福晋为和硕阿拉善亲王贡桑朱尔默特之女博尔济吉特氏,生次子溥俊。
『肆』 末代皇叔涛贝勒爷,为何会被溥仪实名举报呢
这是因为溥仪看见他“私藏”了一套旧式军官服,觉得他要“复辟”,而他举报涛贝勒爷,自己就可以“免罪”。但是我觉得,就是溥仪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他自己想要恢复帝制,就觉得谁都想要恢复帝制。不管怎么说,这位贝勒爷可比他有骨气多了。这个所谓的涛贝勒爷,其实是溥仪的叔叔,爱新觉罗·载涛。
等到再次看见溥仪的时候,发现他居然带着民警前来抓载涛,说是载涛想要复辟,而证据就是载涛收藏的一套旧式军官服。不得不说,溥仪就是大惊小怪,或者说太怕死了,这套军服是当初被借来设计伟人的大元帅制服的,虽然伟人不愿意被授衔,所以就没穿。但是这套军服确实不能证明载涛想要复辟,反而还是大功一件呢。
『伍』 贝勒爷是否必须是爱新觉罗氏为何
贝勒爷是大清朝皇室体制里一个爵位,在清朝爵位里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奉恩将军。
而贝勒爷在清朝时期,一般是世袭传位,分贝勒和贝子,贝勒爷三个级别。
在清朝入关内之前,贝勒就是部落首领称呼,是一个有实权官职。
这样一来,许多想反对官员也就同意了,毕竟贝勒爷是一个世袭制荣誉。
后来大清皇帝为了肃清朝廷官员,开始整顿内部,把亲王权利削减,把贝勒一职当作赏赐官职。
只要立下功绩,皇帝就会格外开恩,册封其为贝勒,给予最大荣誉。
还有一些皇子,满十五岁后上报宗人府后,皇帝会根据情况来下封。
所以在大清入关以前贝勒只能是爱新觉罗子孙,不能是外姓人。
在大清入关后,改动太大。贝勒没有了什么特殊官职,甚至有些皇子夭折了,都可以被追封贝勒。
『陆』 清朝最后一个贝勒爷是谁
和硕恭亲王奕欣(奕欣),道光帝六子,咸丰帝的弟弟。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为近代工业和教育做出很大贡献。
庆亲王奕劻,乾隆皇帝的曾孙,晚清的大贪官,贪婪成性,但是跟慈禧太后关系很好,所以一直没有法办。他是清末最有钱的王爷。!
爱新觉罗·载涛,光绪皇帝的弟弟,是一位贝勒,晚清重要政治人物。为人有气节,拒不与日本人合作,因此与溥仪决裂。建国后在政府部分任职,1970年病逝,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爱新觉罗·载搏,被称为晚清宗室里的头号美男,奕劻的儿子,人长得帅,但是没有大的本事,花钱如流水,吃喝嫖赌,家里的钱基本败光了,他死后,儿子穷的只能捡破烂为生。
摄政王载沣,晚清最厉害的王爷了,哥哥是光绪,儿子是溥仪,慈禧死后,总揽军政大权,监国摄政,所以他比皇帝还牛。为人甚有气节,拒绝儿子溥仪和日本人的要求,并怒斥溥仪,晚年捐献王府给政府,1951年病逝。
『柒』 在清朝什么人会被封为“贝勒爷”他们的级别到底有多高
贝勒爷是大清朝皇室体制里一个爵位,在清朝爵位里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奉恩将军。
而贝勒爷在清朝时期,一般是世袭传位,分贝勒和贝子,贝勒爷三个级别。在清朝入关内之前,贝勒就是部落首领称呼,是一个有实权官职。入关之后很多官职都被改掉名字,包括贝勒一职,也被改成由世袭制来传承。改变以后连带着把贝勒原有实权制度,改成没有实权虚衔官职。在清朝就开始出现很多纨绔子弟,吃喝玩乐一条龙,就是不干实事,不做好事。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权利,他们除了吃喝玩乐,什么也做不了,虽然身份尊贵,可是没有人能看得起。
作为在王爵之下,公爵之上的贝勒爷,拥有者极高的权利和地位。要知道,王爵在清朝可谓是位列宰辅,也就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对比王爵的地位,贝勒爷应该属于镇国公、大将军的地位,也拥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满清的四大贝勒,在努尔哈赤登基时,设立四个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一起统领天下,一同掌管朝政。四个人中,并没有地位先后之分。
综上所述,可见贝勒爷在满清时期也是皇室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他和诸位王爷一样,同样承担着治理国家的关键作用。在清朝的历史中,贝勒爷也是许多情节中的关键因素,构成了许多令后人回味的精彩情节!
『捌』 那年花开月正圆贝勒爷真实身份 贝勒爷历史原型是谁
贝勒爷就是惇亲王奕誴的次子,即爱新觉罗·载漪,太后深宠的贝勒爷。载漪小时候就不怎么爱学习,而且又喜欢刚愎自用。长大后过继给瑞亲王绵忻为孙,袭贝勒爵位,三十八岁时袭封端郡王。他调军进入京城,而且又取得了管理总理衙门大权,权势赫赫,恣意妄为,就是架空慈禧,为了让自己儿子当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