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国的银古币中间有圈
⑴ 中间有圆洞的古钱币
中国的古钱币一般是方孔的,但有时也出现圆孔的,花钱也常出现圆孔钱币。
⑵ 这样是法国古币我家有三枚!银质!最早的是1809年!能值多少钱
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两侧铸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该币发行的年份。银币背面的主图案为一花环,周圈为说明文字,花环上方铸法文为: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银币花环中间的横向文字为银币的面额: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贸易银)。银币花环下方文字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银千分之九百,重量27克)。整块银币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银币)。壹贸易银元重27克,含纯银
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间位置的双火炬中的小字“A”则可视为版别。
依上述描述为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民间又多称为“坐人”“坐洋”,除坐洋五珍-1890 1885 1893 1910 1928和加重座洋银币之外,普通法国座洋,普品市场价400元左右.
⑶ 外国古币
学名: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
坐洋,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亦称“坐人”、“法光”、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称“七角”。但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说法。
法属印度支那位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包括法属东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挝和柬埔寨等地(相当于现今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总面积741,242平方公里。 印度支那居民的祖先,是公元二世纪由中国黄河流域南迁者,185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强迫安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安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银元正面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原因。于1879年开始铸造10仙、20仙、50仙的银币。当时法属安南政府为抵制墨西哥银币及美国贸易银币,于1885年开始铸造一元银币。由于坐人开始铸造无论从成色及重量(27.215克,90%成色)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领了统治地位。也正因为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于1895年将成色减低,将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来的27.215克减至27克。再次侵入中国南部。一元坐洋于1928年停铸。
《清季外交史料》里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在1879年6月24日奏章中写到".…¨法国外部瓦定敦咨称:法国现铸造大圆银钱,用之于安南等处地方,并拟用之于附近各国,甚愿贵国收受此钱通行天下,并望海关衙门准其收用…",这个曾大人的意见是".…¨我国家于商民生计,纯任自然,故可以明告该国『使知法钱可兴美钱一律看待,而不能外邀利益也。至于所请海关收用一节,查与…之例不合似难照准…"于是这个折子得到一个"该衙门知道"的意见后 曾大人的观点便成大清政府的态度 放任自流,官方不受。
法属印度支那货币均由法国货币局的巴黎造币厂铸造。 “坐洋”银币于1879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开始发行50分、20分和10分等面额的银币。由于法国人主观上的优柔寡断和客观上国内政治经济的一团糟而拖累了6年,直至1885年才开始铸造1元银币(俗称“大七角”,一皮阿斯特相当于墨西哥贸易银币壹元,合一百仙,)。
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37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的好日子不复再了,恰好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二次大战城结束后,法国短暂统治印度支那,再没有再发行过银质货币。综观坐洋历年的发行量 以1903年至1923年间最为疯狂,年铸几百万至上千万枚。
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两侧铸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该币发行的年份。银币背面的主图案为一花环,周圈为说明文字,花环上方铸法文为: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银币花环中间的横向文字为银币的面额: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贸易银)。银币花环下方文字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银千分之九百,重量27克)。整块银币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银币)。壹贸易银元重27克,含纯银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间位置的双火炬中的小字“A”则可视为版别。
除了1921年、1922年有“H”字版和无字版之外,其他年份的一元法光都是属于“A”版。法国货币的使用单位是“法朗”,法属的印度支那地区发行的货币单位不用“法朗”而用“皮阿斯特”,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显示表示印度支那是其海外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其二是为了区别本土货币和殖民地区的货币。 “坐洋”银币。1元(皮阿斯特)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28年,总共发行35种,;50分“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6年,共发行9种;二十仙与十仙“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7年,20分共发行35种,10分币共发行39种。由于原料银供应不足或市场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每种面额“七角”银币都有一些年份没有开铸。安南银币在印度支那发行长达59年间,1元坐洋仅有1885~1890、1893~1910、1921、1922、1924~1928年铸造,而其中的1891、1892、1911、1912、1914~1920、1923年都没有开铸1元“坐洋”银币。50分的“坐洋”银币仅有1879、1884、1885、1889、1894~1896、1900、1936年等9个年份开铸,其他年份都没有开铸。20分的坐洋在1886、1888、1890、1891、1904~1907、1910、1915、1917~1919、1926、1931~1936年没有开铸银币。10分的坐洋在1886、1887、1890、1891、1904~1907、1915、1918、1926、1931~1936年也没有开铸银币。 法国自1885年始铸坐洋至1928年停铸,历时43年,其中1892、1911、1912、1914~1920、1923等年未发行外,其它32年均有发行;按照年号、重量、记号的分别排列组合进行统计,坐洋共计38个版式;如:1885~1895之间发行均为加重版,重量为27.215克,1895~1928之间改为普通版,重量减为27克------这是按照年号、重量版块的区别;再如:1921、1922两个年号中分别出现“A”版(极少见,未见流通币,存在争议,认为是样币或伪造)、“H”版和无字版三种,而其它年号的坐洋则只有“A”版;除了按照上述情况收集坐洋外,还必须注意坐洋的收藏价格相对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块是影响价位的参考因素,个别稀缺品是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在鉴定真伪后,1890年加重版应属于珍稀品种;1885、1888、1893属于加重版的稀少品,而1910、1922无字版属于普通版的稀少品。
⑷ 大家好!请专家、和有经验的古币爱好者,帮忙鉴定一下这枚银圆是哪个国家的钱值不值钱值多少钱
墨西哥鹰洋 在清末出现的流通货币 真银币 价值几百元 好好收藏 还会升值的
⑸ 这银币是哪国的
这是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民初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银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装饰图案为麦穗,法文有“贸易银元”和“法属印度支那”等。
坐洋,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亦称“坐人”、“法光”、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称“七角”。但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说法。
法属印度支那位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包括法属东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挝和柬埔寨等地(相当于现今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总面积741,242平方公里。 印度支那居民的祖先,是公元二世纪由中国黄河流域南迁者,185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强迫安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安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⑹ 俄罗斯银质古钱币
你的图片照的太黑了!
这是沙皇俄国1885年发行的银币,含银量20.73克,直径37毫米,网上标价是500瑞士法郎,值人民币3400左右!
⑺ 古钱币!墨西哥银圆
1895年的墨西哥鹰洋是比较常见品价格200元左右 一些不经常流通的价格为800元左右
希望采纳
⑻ 有谁知道这枚银币是哪个国家的是什么银币
法国印度支那发行的 叫做洋 坐洋,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亦称“坐人”、“法光”、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称“七角”。但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说法。 法属印度支那位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东部,包括法属东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挝和柬埔寨等地(相当于现今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总面积741,242平方公里。 印度支那居民的祖先,是公元二世纪由中国黄河流域南迁者,185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强迫安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安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银元正面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原因。于1879年开始铸造10仙、20仙、50仙的银币。当时法属安南政府为抵制墨西哥银币及美国贸易银币,于1885年开始铸造一元银币。由于坐人开始铸造无论从成色及重量(27.215克,90%成色)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领了统治地位。也正因为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于1895年将成色减低,将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来的27.215克减至27克。再次侵入中国南部。一元坐洋于1928年停铸。 《清季外交史科》里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在1879年6月24日奏章中写到".…¨法国外部瓦定敦咨称:法国现铸造大圆银钱,用之于安南等处地方,并拟用之于附近各国,甚愿贵国收受此钱通行天下,并望海关衙门准其收用…",这个曾大人的意见是".…¨我国家于商民生计,纯任自然,故可以明告该国『使知法钱可兴美钱一律看待,而不能外邀利益也。至于所请海关收用一节,查与…之例不合似难照准…"于是这个折子得到一个"该衙门知道"的意见后 曾大人的观点便成大清政府的态度 放任自流,官方不受。 法属印度支那货币均由法国货币局的巴黎造币厂铸造。 “坐洋”银币于1879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开始发行50分、20分和10分等面额的银币。由于法国人主观上的优柔寡断和客观上国内政治经济的一团糟而拖累了6年,直至1885年才开始铸造1元银币(俗称“大七角”,一皮阿斯特相当于墨西哥贸易银币壹元,合一百仙,)。 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37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的好日子不复再了,恰好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二次大战城结束后,法国短暂统治印度支那,再没有再发行过银质货币。综观坐洋历年的发行量 以1903年至1923年间最为疯狂,年铸几百万至上千万枚。 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坐像的两侧铸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该币发行的年份。银币背面的主图案为一花环,周圈为说明文字,花环上方铸法文为: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银币花环中间的横向文字为银币的面额: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贸易银)。银币花环下方文字为:TITRE 0.900 POIDS 27 GR(含银千分之九百,重量27克)。整块银币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译为:法兰西(所属的)印度支那(银币)。壹贸易银元重27克,含纯银千分之九百。正下方中间位置的双火炬中的小字“A”则可视为版别。 除了1921年、1922年有“H”字版和无字版之外,其他年份的一元法光都是属于“A”版。法国货币的使用单位是“法朗”,法属的印度支那地区发行的货币单位不用“法朗”而用“皮阿斯特”,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显示表示印度支那是其海外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其二是为了区别本土货币和殖民地区的货币。 “坐洋”银币。1元(皮阿斯特)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28年,总共发行35种,;50分“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6年,共发行9种;二十仙与十仙“七角”银币开铸于1885年,停铸于1937年,20分共发行35种,10分币共发行39种。由于原料银供应不足或市场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每种面额“七角”银币都有一些年份没有开铸。安南银币在印度支那发行长达59年间,1元坐洋仅有1885~1890、1893~1910、1921、1922、1924~1928年铸造,而其中的1891、1892、1911、1912、1914~1920、1923年都没有开铸1元“坐洋”银币。50分的“坐洋”银币仅有1879、1884、1885、1889、1894~1896、1900、1936年等9个年份开铸,其他年份都没有开铸。20分的坐洋在1886、1888、1890、1891、1904~1907、1910、1915、1917~1919、1926、1931~1936年没有开铸银币。10分的坐洋在1886、1887、1890、1891、1904~1907、1915、1918、1926、1931~1936年也没有开铸银币。 法国自1885年始铸坐洋至1928年停铸,历时43年,其中1892、1911、1912、1914~1920、1923等年未发行外,其它32年均有发行;按照年号、重量、记号的分别排列组合进行统计,坐洋共计38个版式;如:1885~1895之间发行均为加重版,重量为27.215克,1895~1928之间改为普通版,重量减为27克------这是按照年号、重量版块的区别;再如:1921、1922两个年号中分别出现“A”版(极少见,未见流通币,存在争议,认为是样币或伪造)、“H”版和无字版三种,而其它年号的坐洋则只有“A”版;除了按照上述情况收集坐洋外,还必须注意坐洋的收藏价格相对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块是影响价位的参考因素,个别稀缺品是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在鉴定真伪后,1890年加重版应属于珍稀品种;1885、1888、1893属于加重版的稀少品,而1910、1922无字版属于普通版的稀少品
满意请采纳
⑼ 日本明治八年一圆币如何鉴别真伪
大日本明治八年《1875年》壹圆银币 直径38.62mm,厚2.63mm,重27.0克。
日本银币中的大名誉品,正面图案为汉字"一圆",上方为太阳图案,周围以樱花枝叶环绕,下部图案为绸带扎成的同心结,中间有"贸易银"三个字样。
背面为圈珠环绕的飞龙戏珠图案,龙外圈珠,珠外有"大日本·明治八年"和"420·ONE YEN·900"字样。日本贸易银仅连续铸造了三年,发行量大约97575枚。
大日本明治辨伪(日本龙银辨伪)
大日本明治龙银,又称大日本明治龙洋.皆为90%纯银和10%铜合金而成.制作精美,工差分明.传世颇多,仿品亦多.以下是个人揣摩出来的几种日本龙洋辨伪(日本龙银辨伪)方法:
1、许多仿品制造简陋,用料不实,为降低伪造成本,大部分仿品是用铁镀银,就是用吸铁石。真的是银,吸不住,假的是铁,黏不放。
2、用手去摸一摸,真的感觉有层次(浅雕龙鳞).假的摸起来滑滑的。
3、听音,真的敲出来当的声音,稍有回音。假的是叮的声音,很轻脆,这乃银跟铁基本的不同音。
4、工差及重量也是判别的好方法。龙洋制作严谨,工差及重量控制良好.譬如明治三年一圆银币(有轮)发行枚数:3.685.049枚重量:26.96 G直径:38.58 MM (成份:银90%、铜10%)决无差错,假的则稍轻。
5、作工及模具,真的史称“名之金工”。可见雕工之精细,讲求模具细节。三刺龙,浅雕,接桐叶。假的在细微处,多以模糊处理。最容易看出来的地方是外圈的”齿轮”。真的清楚分明,假的模糊,且短,甚至不见。
6、宝光呈色,可以从银币所呈现的光泽来判断真假。真的龙洋历史上百年,宝光呈现迷人的紫灰色氧化现象,俱原铸银光,当然与假的大不同。
7、发行年份,日本从明治三年起才开始正式生产龙洋,所以年份不对一定是假的,治贸易银也是一圆龙洋,只有在明治八、九、十年三个年份发行。共发行枚数:3.056.638枚。
(9)哪国的银古币中间有圈扩展阅读:
日本明治八年《1875年》壹圆银币 直径38.62mm,厚2.63mm,重27.0克。日本银币中的大名誉品,正面图案为汉字“一圆”,上方为太阳图案,周围以樱花枝叶环绕,下部图案为绸带扎成的同心结,中间有“贸易银”三个字样。
背面为圈珠环绕的飞龙戏珠图案,龙外圈珠,珠外有“大日本·明治八年”和“420·ONE YEN·900”字样。日本贸易银仅连续铸造了三年,发行量大约97575枚。
明治三年开始,日本维新政府为适应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的需要,始铸面值为“一圆”的贸易银元,历时45年,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止,累计铸造贸易银元约两亿枚,日本贸易银元,共有三种版式,但是以明治三年到明治三十年的银元最好,成色96.3%--98%。
所以这个时间段的钱币现在价格最高,一般都是数十万到百万,其他时期的钱币开始大量发行,成色已经达不到以前的要求。当时铸造最多的版式就是明治七年铸造的贸易银元,最少是明治三年,四年,八年,十一年。
明治元年,日本由香港购得全套铸币机器(英国人的机器,1866至1868年曾在香港铸造过香港第一套货币),在大阪成立国家造币厂。明治三年,造币厂落成,马上开铸银圆,大小币值分为5钱、10钱、20钱、50钱、1圆5种,将“圆”定为日本的本位货币,即实行银本位制度。
于是明治八年,日本又铸造了贸易银。这种贸易银与旧版相比,成色不变,重量增加,结果又被民间收藏熔铸,日本再败一阵(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