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一元宇宙全息论

一元宇宙全息论

发布时间: 2022-09-12 00:00:03

A. 什么是宇宙全息论与八字预测有什么关系

宇宙全息论就是一种宇宙全息对应关系,就是宇宙中每个最小的事物都可以对应最大的事物,可以说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宇宙全息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础。

宇宙全息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用一个比喻来阐述这个理论就是:任何一颗灰尘,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包括宇宙的过去未来,也可以称之为广义全息论。西方 科技 里面,全息论已经为人所接受,在生物体上面,植物可以较容易地以活体细胞培育出整株植物,动物也有克隆技术,算是广义全息论的应用。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实际上都是有直接关联的,可以用息息相关来描述,那么任何一个事物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事物的反应。可以用西方科学里面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万有引力定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任何两个宇宙间的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大小跟距离、各自的重量有关。就星球而言,任何一个星球受到的引力,都是其它所有星球跟它互相吸引的结果,如果其它任何一个星球的距离等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星球就会感受到影响,实际上,其它的星球都会被影响,因为所有的星球都是相互影响的。

类似地,宇宙中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能影响任何其它事物,使其它事物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蝴蝶效应,说明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同时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变数是不可测的,定数是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而预测就是最大限度地寻找事物发展的定数。

比如:八字预测就是根据简单的八个字,来推演出一个人的各种象,来推测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和吉凶事件。

B. 宇宙全息论的佛教

西方全息论发展过程中引伸出的“世界是幻像、是全息图”的观念与佛教对世界的认识不谋而合。
事实上,佛教很早就发现并利用全息规律。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佛陀就讲过《楞严经》阐述这一观点。《楞严经》卷三中,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成“邻虚尘”,佛告诉我们,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大乘法性宗以绝对一心依缘起论解释生死唯一真心现,宇宙全息具足于当下一念,将本体论,体用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楞严经》中的“于一毫端,现十方宝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是典型的古代全息理论。 “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段经文则说明了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无限层次的全息,所谓因陀罗网境界门。 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而佛教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正是基于宇宙全息立场看待所有生灵为一体。
当然,世界上如此多的宗教,有不同的认识,如此认识可能仅为巧合。

C. 全息宇宙原理

全息一词最早用在激光照片,是光学应用的描述:但在物理理论中同谋粒子间互动的及时性和距离无关性使人们意识到:两个粒子还能知道彼此的距离并随时调整信息的传递速度。全息宇宙理论就是用全息理论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运动规律和宇宙万物产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D. 什么是宇宙全息论

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想像出他的假设,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像一个水族箱,里面有一条鱼。也想像你无法直接看到这个水族箱,你对它的了解是 来自于两台电视摄影机,一台位于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于侧面。当你看著两台电视监视器时,你可能会认为在两个萤光幕上的鱼是分离的个体。

宇宙全息论的提出
全息思想由来已久,但以前并没有人提出“宇宙全息论”这一新名词。
宇宙全息论的主要内容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宇宙全息论的核心论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宇宙全息论的理论价值
宇宙全息论是吸收了古代东方朴素的全息思想,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中的朴素的全息思想,马列著作中朴素的全息思想,以及当代的全息理论和全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而提出来的新的哲学体系和理论,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种重要的发展。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全息思想启迪了现代西方光学全息

中国古代全息思想
全息思想的显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古老的伏羲先天易学与周文王的后天易学中充满着闪光的全息智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现代医学通过检查血液、尿液来分析内脏疾病,体温计、脑电图、心电图通过体表记录人体生物电传导情况判断病情,望口唇苍白诊为贫血等,都证明中医的古代全息思想是正确的。
西方光学全息科技的出现
中国古人的全息易学思想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全息、光学全息的形成与发展。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加博尔提出并证实了全息照相理论,为光学全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发明的激光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相干光源,使全息照相获得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71年,加博尔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一件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
你不会在晚间新闻中听到这件事。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时常阅读科学期刊,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Aspect的名字,虽然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 Aspect的发现。
革命性的解释:宇宙只是一个幻像
但是它也激发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释。
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雷射光束照 射,然后第二道雷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是 当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 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雷射光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会 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组织与秩序。
西方分解理论与全息论相矛盾
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像摄影教导我们,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会配合这项假设。
如果我们试著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Bohm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 Aspect发现的解释。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著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
他说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毕竟,由于摄 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是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时,你会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 同,但互相配合的转身;当一条面对前方时,另一条会总是面对侧方。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整个情况,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两条鱼一定是在互相心电感应。但是显然这并非事实。Bohm说这正是在Aspect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的情况。
根据Bohm,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现实有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过我们空间的更复杂空间,就像那 水族箱。
而且,他补充,我们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份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沈与更基本整体 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著其他更为惊人的特性。
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 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 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而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一切的分类都是必要的假象,而 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
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度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
这表示只要有适 当的工具,将来有一天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 这种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 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来根源,至少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 夸粒子,从蓝鲸到加玛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过的一切。
虽然Bohm承认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像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 他大胆地说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它没有包括著更多。
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像式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

E. 宇宙全息论的简介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F. 全息论的全息论综述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统一论已更名为“全息大统一论”,发展为“一元宇宙全息论”。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可以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全息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与机制。全息论已成为极为重要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息原理是 “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是基于黑洞的量子性质提出的一个新的基本原理。其实这个基本原理是联系量子元和量子位结合的量子论的。其数学证明是,时空有多少维,就有多少量子元;有多少量子元,就有多少量子位。它们一起组成类似矩阵的时空有限集,即它们的排列组合集。全息不全,是说选排列数,选空集与选全排列,有对偶性。即一定维数时空的全息性完全等价于少一个量子位的排列数全息性;这类似“量子避错编码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编码错误造成的系统计算误差问题。而时空的量子计算,类似生物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共轭编码,它是把实与虚、正与负双共轭编码组织在一起的量子计算机。这可叫做“生物时空学”,这其中的“熵”,也类似“宏观的熵”,不但指混乱程度,也指一个范围。时间指不指一个范围?从“源于生活”来说,应该指。因此,所有的位置和时间都是范围。位置“熵”为面积“熵”,时间“熵”为热力学箭头“熵”。其次,类似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与N数行和N数列的行列式或矩阵类似的二元排列,其中有一个不相同,是行列式或矩阵比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少了一个量子位,这是否类似全息原理,N数量子元和N数量子位的二元排列是一个可积系统,它的任何动力学都可以用低一个量子位类似N数行和N数列的行列式或矩阵的场论来描述呢?数学上也许是可以证明或探究的。

G. 请解释一下全息理论,谢谢啦!最好能有比喻。

全息论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是研究一般的全息理论,又研究一切科学领域的全息现象与全息规律。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统一论已更名为“全息大统一论”,发展为“一元宇宙全息论”。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可以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全息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与机制。全息论已成为极为重要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本段两类
科学全息论
全息论,源于物理学上的特殊产物:“全息照片”——一般照片只能看到物件一个角度的影像,但全息照片则能提供可以无限多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影像。其形成原理是利用光学的衍射原理,在全息照片的底片上纪录单一频率的光束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出来的衍射波纹。观看全息照片时,需要用与纪录影像时相同频率的光波照射到全息底片上,方能产生物品的影像。因其构成的特殊性,“全息照片”(实际上就是纪录衍射波纹的底片)有个特性:如果将底片打碎,利用底片的任何一个碎片都能还原出该物品的整体影像。——由于这一特性与全息论认为的“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的意思一一致,因此该理论被冠以“全息”二字。
人体全息论
全息论,实际上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概念相一致。中医理论上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灵枢·本脏》“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国的扁鹊、华佗等都是望诊的“高手神医”。
深入全息论可以看到该理论有几点特性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1,所谓的“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当中的“局部”和“整体”两者应该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而不是任意范围、任意大小的局部都能与整体存在信息的对应性。
2,全息论未必只能应用于在“整体”里面寻找浓缩的信息的“局部”,也能反过来,寻找“整体”所隶属“整体”,并运用其之间存在的信息对应性。
3,“整体”与“局部”的信息变化速度存在“同步性”或“成比例性”。——同步性:指两系统相应的信息变化速度基本一样。成比例性:指相两系统的信息变化速度不一致,但各种相应信息之间的变化速度比值基本恒定。这个恒定的比值,具体由系统特性决定。
编辑本段性质
物理信息性性质
全息一词,现代最早用在激光照片里,是光学应用的描述。但是理论物理中还有更高应用:同谋粒子间互动的即时性和距离无关性仍使人们深深困惑:难道两个粒子还能知道彼此的距离并随时调整信息的传播速度? 这时,物理学家大卫.玻姆(DavidBohm1917-1992)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DavidBohm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什么叫全息呢?比如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人像;如果我们把这照片切成两半,从任何一半中我们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如果我们再把它撕成许多许多的碎片,我们仍能从每块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为了便于
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如果其中一条鱼的状态改变了,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DavidBohm不仅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事实上,玻姆本人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宗理论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其全息理论正是《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一句的极好印证。光学本身的更新发展:阿道尔夫·罗曼教授发明了使用计算机制作全息图,为光学信息处理找到了一种制作各种滤波器的方法,使光学信息处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此种全息图又可应用于非球面等面型的透镜检测,他的计算全息理论也是当今光学一新领域——“二元光学”的基础。
生物性质
全息生物学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张颖清教授创立的,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胚胎学观点看,由于在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分化为体细胞的过程中,DNA经历了半保留复制过程,所以体细胞也获得了与受精卵相同的一套基因,它也有发育成一个新机体的潜能。这在植物界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在吊兰长出软藤的末端或节枝处,可以萌发出一棵棵完整的植株。又如切下一块长芽的马铃薯,便可培育出一棵马铃薯,而更有力的证据是用胡萝卜的一个分离细胞或细胞团成功地培养成一棵胡萝植株。在动物界也可发现许多证据,如出芽繁殖,全息学说认为,每一个机体包括成体都是由若干全息胚组成的。任何一个全息胚都是机体的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或者说,机体的一个相对完整而独立的部分,就是一个全息胚。在每个全息胚内部镶嵌着机体各种器官或部位的对应点,或者全息胚上可以勾画出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位图谱。全息胚犹如整体的缩影。这些对应点分别代表着相应的器官或部位,甚至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处于滞育状态的器官或部位。在全息内,各个对应点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但是每一个对应点的特性都与其对应器官或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也可以把全息胚看做是处于某种滞育阶段的胚胎。
这样就可以用在足疗,耳针治疗全身疾病。
数学或哲学性质
分维和分形的大相似而小区别,股票市场看几分钟有人就能感觉整天的行情气氛,看一个人就知道如何和一村人相处的宗教人士。最后更广泛的是任何联系都可哲学地看作整体局部相似关联度问题,关联度高,则可以开发出新的全息理论来指导。三旋教主王德奎也将全息的思想纳入体旋面旋和线旋中:全息原理是说,一定维数时空的全息性完全等价于少一个量子位的排列数全息性。甚至有人整出全息经济学三旋经济学(叶眺新),
其实都和方法论有关

H. 宇宙全息论是什么意思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信息。在任何一个点宇宙信息都是全息存在的。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是这个意思。罗坤生老师的同步仪器,就是利用了宇宙全息论的原理,利用宇宙全息信息,纠正人体紊乱的健康信息,所有的疑难杂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热点内容
银联区块链怎么炒 发布:2025-08-28 06:41:15 浏览:545
区块链令资产 发布:2025-08-28 06:31:14 浏览:943
如何看币圈破位 发布:2025-08-28 06:29:04 浏览:263
区块链现在发展的如何了 发布:2025-08-28 06:22:10 浏览:111
区块链项目包括哪些 发布:2025-08-28 05:59:53 浏览:449
币圈312多久恢复 发布:2025-08-28 05:55:28 浏览:39
2019trx币能持有吗 发布:2025-08-28 05:31:56 浏览:952
币圈底料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28 05:12:41 浏览:823
虚拟币专业矿机怎么制作 发布:2025-08-28 04:34:10 浏览:93
万元宇宙游戏怎么赚钱 发布:2025-08-28 03:59:02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