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元宇宙
1. 如何评价高泽龙的小说《元宇宙2086》
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对于元宇宙最早的定义在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并且如此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确实是非常难回答的!3月13日网上一篇题目为“这家中国公司吃到了‘元宇宙’红利:语音社交有多少潜力尚未挖掘?”的文章,应该算是很早提到元宇宙的了。3 月份「Roblox」在纽交所上市了,一个游戏平台上市首日市值 380 亿美金,这引起了一些中国关注和讨论。编辑5月7日,刊载在腾讯的一篇文章,“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区块链大咖高泽龙带你全面研判深度解读”。这个应该是较早的,除了财经媒体以外,真正的行业专家对于元宇宙的可能是第一次发声。元宇宙概念真正的在全国火爆,迅速被很多人讨论是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包括中国元宇宙的图书也都是那个时候发布的。编辑高泽龙还提出了,人类将进入高度虚拟化的世界,因为未来虚拟与现实高度融合、对应,以至于我们将难于分辨虚实。高泽龙策划并且举办了中国第一届中国NFT及元宇宙线上论坛于8月18日晚成功举办,高泽龙在线分享了其观点:编辑他认为元宇宙概念其实几年前就有,这次之所以爆发,区块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VR AR、体感互动等提供了硬件、技术和内容,但是缺少经济体系,也缺少与现实关联的连接器。区块链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以往纯粹娱乐、简单社交、并不实用的局面,开创了与现实强关联、强社交、真有用、能得利的新的局面。但不管是元宇宙、还是区块链(NFT)的发展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反复和挫折。NFT作为一种技术将进入各行各业,包括身份证件、房产汽车、奢侈品、生物基因、票据合同等,NFT可能将会是区块链真正成为通用技术的开始。元宇宙也是一种技术(或思想),初期可能是娱乐、社交为主,将来也会应用到各行各业。高度发达的文明,会实现高度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编辑早在2018年,高泽龙就动笔开始写中国第一部融入了区块链和“元宇宙”概念的科幻小说,尽管当时还没有元宇宙的概念,但是其写的高度沉浸的网络,未来的游戏,未来生活工作的场景等各种先进科技均已经将“元宇宙”淋漓尽致的展现。 该小说《元行者》曾经获得多个奖项,并且应邀出席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科幻大会进行了分享和交流。目前该小说已经签约中国出版传媒集团,即将正式出版。编辑2021年10月29日,中国政协报“今日民营”聚焦版头条刊发了文章——“元宇宙”:有多少可以期待。该报道中有大量篇幅是对于区块链及元宇宙专家高泽龙的采访。编辑10月30日,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顺利举行。高泽龙受聘担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2. 沃伦.巴菲特:一个人想要成功,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整个世界搅得一团乱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则让人意想不到的消息让88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登上了热搜头条。
在疫情期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居然向人们强调他学习了新的技能---PPT的制作,要知道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根本就没有电脑,甚至他个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就这样一个连电脑都不用的老年人,居然在88岁的高龄学习办公室的生存技能。
再说了,身为这个世界最有成功、最富有的人之一,在应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学习PPT,这有什么意义吗?
正当人们疑惑不解的时候,巴菲特说出了原因,学习PPT他是为了适应疫情下的工作方式。
其实在2017年的一部纪录片中已经让人们了解了巴菲特成功背后的故事,在这部名为《Becoming Warrent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的纪录片中巴菲特就说过:“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终身阅读和学习的巴菲特,即使在88岁的高龄,依然还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并且保持着敏锐的大脑和思维,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巴菲特的学习之道就像《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所讲的一样: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霍尔菲尔德.卡特琳,来自于德国的主题演讲者、作家和职业辅导师,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解决在职业领域的挑战,为 博世 、 汉莎 、 西门子 和 爱立信 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超过20年的国际项目管理、战略采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商业咨询服务。
作者站在时代的角度观察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向人们警示未来会因科技的发展出现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并提出人们应该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书中作者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为导向,着重对于内在成长、外在学习与平衡发展三个方向的关注,并提出通过认知与知识的赋能为职业者们打造立足于未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一、注重内在的思维成长,打造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长河中,人类总是在不停地探索与创新。
工业革命打破了人类长达数千年的劳动方式,机器动力代替了生物动力,生产创造中的职业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
到了当下,数字化更是推动世界快速发展,IT行业的出现与发展形成全新的职业领域,许多旧时代的职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代列车飞速前进,只有登上列车的人,才有机会发现并获得数字化进程中的机遇,而无法跟上时代的人,只会感到风险与危机,如果不懂得未雨绸缪,那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机械智能,其想法是为了帮助人们在某些环境复杂的领域承担任务与工作,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机器学习找了相对合理的方法,人工智能技术也因此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现今,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行业开始应用,可以预见,在未来将有不少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而原本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将不得不面对失去工作的困境。
面对时代的发展,人们必须及时认识到数字化带来的职业发展趋势,并努力保持人生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作者提出了职业者必须要拥有的三个内在核心竞争力:
成长的心态重点在于要理解并勇于探索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
人们总是习惯于待在“舒适区”中生活与工作,因为这样不会遇到挑战,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舒适区”却不能为你提供半点的保护。
作为职业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思维,当你还没有感到危机的时候,就应该积极的跨入“学习区”,并勇敢的探索人生的“恐惧区”,不要惧怕失败,因为失败是通往成功的经验基础,就像李嘉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学习成功者不一定会让你成功,只有吸取失败者的教训才能让你避免失败”。
要实现个人成长,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尤为重要,当职场的变化越来越大时,为了能持续的获得工作,我们将无法避免的终身学习。
在市场中的企业想要生存必须要适时地改变经营策略,而身处于企业中的人也必须要为适应这样的变化而学习新的知识与能力,否则就会被他人所代替。
终身学习最难的是坚持,找到符合我们热情的目标是创造动机与提升动力的关键。
二、紧跟时代的认知学习,培养灵活敏捷的外在能力
有了成长的心态与终身学习的内在力量,我们还需要培养外在的能力,内外兼修才能立足于职业江湖。
想要保持职业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要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了解数字化就是了解未来。
时代的每一次变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社会知识,只有那些具备足够认知能力的人才有机会参与到新的知识社会中,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时代的关键要素,从而成为时代的推动者与主导者。
就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正是因为他敏锐地发现了智能手机的市场趋势,并果断地投入研发与设计,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实现苹果智能手机的上市。
从此智能手机时代全面开启,苹果是因此成为了智能交互时代最为伟大的科技公司。
而身为智能手机时代之前最强的通讯科技企业诺基亚,却因为反应迟缓,缺乏对于时代趋势的判断与认知,不但错失了引领时代变革的机会,还在后续的竞争中惨败。
面对数字化的影响,企业是如此的,个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积极的展望未来,积极的思考数字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数字化促进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以及最近正火的“元宇宙”等等,这些新兴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家未来的重点产业。
而这其中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职业发展的影响尤为巨大,未来许多领域中原本人类从事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代替,比如教育、交通、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领域。
当下,智能机器人已经大量代替人工出现在制造业的工厂中,标志着制造业的工业4.0时代的到来。
在娱乐领域,具有智能特征的数字人已经走上了舞台,从日本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到北京冬奥的数字偶像“洛天依”,无一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展现。
同时数字化对企业管理的改造早已在各个产业中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化为企业带来了灵活而敏捷的组织形式与运转能力。
身处于企业中的职业者,也必须适应企业的变化,通过努力学习数字化的知识与技能,让自己保持职业竞争力。
三、做好加法与减法,让自己的内在与外在平衡发展
作者认为拥有学习的动力与热情是自我成长的基础,而平衡发展才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性。
那要如何实现平衡发展?
首先要会做加法,也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在数字时代,信息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书本与个人,互联网的发达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地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同时也能不断地向外分享个人的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代给予了人类最好的创造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产生。
而创造力是人类加速融入未来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能力。
创造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过高的热情与激情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在不断学习与精进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白身体与精神的极限在哪里,对于自身身体与精神的合理运用,使其达到一种平衡,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持续稳定。
当下人们的时间正被智能手机所支配,每天除了上班与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智能手机中的各种应用所占据,每天重复着刷朋友圈、看微博、看视频、看直播等等的行为,这样的你已经成为数字化成瘾的受害者。
因为数字化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无法长时间的专注,他们总是会被身边的各个因素影响,特别是来至于互联网,抖音、微信、微博、游戏等等智能手机应用总是能无声无息得消耗你的时间。
面对数字化造成的人的无序状态,偶尔使用“断电”的方式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所谓的“断电”就是让自己能够通过放空思想来重新建立有序的状态。
创造力与“断电”都是我们为了更好的、有序的终身学习与持续成长的自我调节方式。
归根结底,最大的持续性保障因素是回归健康的、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符合自己人生意义的“职业生涯”才是人们愿意为之终身努力的未来。
结语
我相信《终身成长》这本书对于想要寻求人生意义的人会带来一种新的认识,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帮助人们形成自我反思、对自己和他人有意识地欣赏以及对即将发生事情的积极关注的成长思维,这样的思维有利于形成了一种开放灵活的人生新态度,。
虽然获得这些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在未来的职业历程中一帆风顺,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更为轻松地应对形势的变化,因为这些能力可以帮我们提升职业的可持续性,并能够从容、轻松地面对未来。
3. 什么是元宇宙NFT和元宇宙什么关系
关于元宇宙,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么一点,那就是元宇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元宇宙的创造者,就是我们人类。那么元宇宙是哪来的呢?其实元宇宙的这个概念来源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雪崩》当中描述的,就是一个人类操控自己的意识分身,完成各种任务的世界。这个世界当中,人类的沉浸体验感极强,甚至于无法分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现在我们说的元宇宙,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对这一经典概念的继承和重现。
元宇宙实现的基础,是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以及VR、AR等技术的成熟以及相关产业的成熟布局。而元宇宙的组成要素当中,有一个成员至关重要,可以说它的存在决定着元宇宙的经济框架,是否能够形成,以及元宇宙能够是否能够繁荣兴盛。它的名字叫做NFT,它的英文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翻译成汉语的话,叫非同质化代币。关于非同质化代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可被复制,而且非同质化代币的单位,只有1,也就是永远不可拆分,这保证了元宇宙资产的安全。
NFT在元宇宙之中,最广泛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种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标记,一张照片一幅画都可以用来NFT,只要经过NFT的存在,基本上都不怕别人惦记了,因为不管怎么样,是你的都是你的,通过NFT都能够迅速的找到主人。
4. 3月小结:自我修行,内心强大,任何事才不会压倒你
3月本该是慢慢地会出现春暖花开,万物复出最好的时光,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件接着一件让人猝不及防的事发生
3.21东航MU5735飞机坠毁事件加上疫情的反反复复,很多人的就业又回归到了不得不面临公司裁员提心吊胆没工作的生活
曾有句话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可现在的感受是,意外天天有,明天也没啥期待。对成年人而言,崩溃都要算好时间,所以每一次的小小喜悦都显得格外惊喜。
人在途中,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因此我们需要把未雨绸缪作为一种习惯,需要一份随时随地为我们保驾护航安心的守护,让我们在风险发生时,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处理。
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一定要加倍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一定要狠狠的爱好眼前人。
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抓紧时间,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虽然3月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始终都不能忘了要学会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不管外界如何,只要你内心足够的禅定,你对待的任何事物都会是美好的
关于自媒体
公号发布30篇文章,说好的日更,22号那天是回家插秧,晚上回来太累,也没有什么输入,不知道写什么主题,就没有更新,算是给自己放个假,因而3月有1天没有更新
“一人画”视频号日更31天
“自律小雪”视频号更新视频26条,没有做到日更,每天需要拍的素材时间有限
有些时候还是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画画视频做到日更是我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得知要回家几天就开始提前录制好每天要更新的视频,而日常的视频需要每天的生活素材拍摄更新
其它自媒体平台也有在更新,知乎,今日头条,只要公号有在更新都会同步
很开心这个月我又开始新的平台渠道去发展属于自己的领域内容,我相信总会有奇迹发生,只要我能够坚持,付出总会有回报,比如我做知乎从49变现3000+以上也是坚持日积月累才有这个数据
我每一次的开始计划都不会想着立马就会有成果,当然能够快速有成果那就更好,没有那就慢慢来,所以我都是以一种学习成长的心态去做
只要我能够坚持,做的事情总会有好的反馈。
做自媒体活成了另外一个我,那就是能够有自己的目标计划去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事。
关于阅读
说真的不是说你能够读多少本书,你能在多长时间读多少本书才觉得你很优秀,厉害,而是你在你能驾驭的范围之内去看你想要获取的知识来富足自己才是真的
3月共看了9本书,每看完一本立马给自己输出观点,哪怕一点点或者书中有哪一句给到启发我都会写出来,知道就要做到,知行合一
看书已经变成了我吃饭的饭菜了,吃饭是能够填饱饥饿,而看书能够滋养富足我们的内心强大,能够引领我们奔向未知的世界
关于影剧单
2部电视剧,4部纪录片,2部电影。
一部电视剧是最近热播的偶像剧《余生请多指教》,久久看一下甜蜜的剧还蛮有趣的,看剧的同时也输出了几篇观剧感,这不仅是在喜悦自己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提供创作的素材
另外一部是《人世间》这部剧被中央推荐,一直被朋友圈刷爆,一定要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缩影,讲友情,亲情,家庭,婚姻等等
看时准备好纸巾,看一次被感动一次,很多处情节都被说到心里去,选的题材我觉得很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对于观众来说看哭是真实感,因为很多情节会让人产生有共情感,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纪录片
我最喜欢看纪录片,每一次看纪录片都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看纪录片涨知识,看了《但是,还有书籍》第1季跟第2季,有分享在公号里,大家可以查收看看
另外一个记录片是《女人30+》,关于女性话题的题材,关于女性成长,不仅是30+的女性才看,不是30+也可以看,对你有帮助,你能通过别人的成长学会去提升自己
都是采访女明星的多。
另外一部正在追《仅三天可见》,还没有看完,看完看看情况分享
电影
看了《头号玩家》科幻片,对未来元宇宙不太了解的可以去看看,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是如何生存,如何做交易,如何社交等等
《雄狮少年》有观影感,看这里,就不多讲了。
回头看看,3月看了好多影剧,与其说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说是在学习新的东西,每一次观影都会准备好纸和笔,边看边记笔记,这是一种学习
你看的剧是因为想看某个明星或是在消磨时间而已?看完后就完了是吧,不如给自己写一篇观影感也是不错的选择
期待4月我能给大家带来很多精彩的影片,一起共同学习成长。
关于运动
今年的运动开跑在3月,共跑了20.09公里,不是每天都能跑,我的计划是能够保持有运动的生活,想要运动跑步不是为了身材减肥而是因为运动能够让我很快乐
每天运动能够让我的生活过的很乐观,开心,在没有运动的日子里我身体总会给我反应,我该运动了,不运动你就会废了,因为运动能够触起很多的多巴胺
我不坚持每天,但我要坚持有运动的日子就好。
关于冥想
今年开始了一个让自己充满内在修行的冥想举动,听闻“冥想”这两个字是在2019年,在广州与网友相约线下爬山交流互换书籍分享了解到有这么一个说法
我们都是没有见过面,不认识的网友在微信上组织一个群参与线下一起活动的网友,那天我们每个人出门都要带一本想要与对方分享的书籍
其中有一位小伙伴带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籍叫《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那会听他分享,我对冥想这个概念还不是很了解
后来也有听身边的人有提过,大家都有在做这个练习,可我始终还是没有那个意识想要去做,直到慢慢的我看了很多的书也听过很多人分享以及通过冥想能够让你获得什么
于是我开始慢慢的去适应,感受一下冥想的练习,一天没感觉,两天慢慢地找到感觉了,在冥想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状态都属于放松,全然打开,抛开一切烦恼沉浸其中的状态
几天下来,发现自己的内心没有那么烦躁,遇事不慌不忙,对待事情也很自然的接受,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好
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这个练习,睡前或者早起冥想5分钟,你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改变
关于生活
对于3月的生活来说,我更多的是能够寻找自己的同时也在快乐的做自己,回家跟妈妈一起插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开启了很多新挑战,忙于专注做自己,跟同学聚餐,每一天都在做自己,快乐的生活。
晚上泡脚,护肤。
本月的睡眠一般都很晚才睡,基本上不是忙到没有困意就是睡不着,睡快了也是翻来覆去,4月还是要好好的调整回来啦。
3月参加了拆文章,也顺利的完成了,对拆文又有新的看法,学习。
3月再见,
4月会越来越好,
一起加油哈。
5. 元宇宙头条什么时候上线的
2022年5月20日,由元宇宙联邦、元宇宙联邦大学、元宇宙时代和元宇宙头条联合打造的、面对全世界的融媒体“元宇宙头条”APP正式创版上线。
“元宇宙头条”是这样一款全围绕、全息化报道元宇宙的新闻资讯客户端产品,是全球第一家元宇宙新闻资讯聚合型融媒体平台。
6. 币圈头条:蚁丛旅游、乐呗短视频、虹宇宙、翼猫科技、奥密克戎币
1、蚁丛 旅游 :目前的蚁丛 旅游 跟 其三四月份博览共享差不多,搞最后一波圈完钱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最后韭菜全部套牢,慢慢的拖延几个月!
2、乐呗短视频:官方清空所有数据,需要重新注册才能做,估计也是没准备好就上线了,问题多多。
3、虹宇宙:一直都在内测中,最近又有内测名额了,热度不太高,但总有项目的传言,爆个ss级房产就发财了,目前热度不是很高,这项目属于跟one meta本质一样,都是炒虚拟物品的,看似利润高,风险也一样。
4、简兑、有钱还、慢生活:在骗局“投资”之中亏钱了,就诞生了为互联网项目“难民”量身定做的“简兑、有钱还、慢生活”等等项目平台,美名其曰:帮助你还款,帮助解债,帮助清债,不想想:好事为什么始终就轮到了你?最后结果是越陷越深......
5、顶盘团:猫总还是继续忽悠诈骗,人可以被骗一次两次,被同一个人骗这么多次,那只能说是你脑残。
6、翼猫 科技 公司“涉嫌传销”被法院冻结银行账户6000万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披露的一则《行政裁定书》显示,翼猫 科技 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因“涉嫌传销”,被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为防止翼猫 科技 公司“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法院申请冻结该公司在多家银行的6000万元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市场监管部门的申请得到了法院裁定的支持。
7、共创云盒:新出的资金盘,注册送现金,也是基本提不了,然后再送的售货机需要花钱激活才能产利润了,风险极高。
8、OKfly:这个OKfly虚拟币对外号称是“元宇宙+NFT+gamefi”,其实跟“元宇宙”、“NFT”没啥关系,只不过通过常见的摇骰子 游戏 来糊弄人的 游戏 ,而且谎话连篇,就是一个忽悠人不断入金的资金盘。
9、奥密克戎币:这个币种与新冠毒株撞名,短短时间内暴涨后又闪崩,虽然不是刻意去蹭新冠毒株的热度,却是币圈傍上热点炒作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奥密克戎币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去中心化庞氏骗局,购买奥密克戎币就是一场“押注关注度”的纯粹赌博行为。
7. 元宇宙头条主要做什么
“元宇宙头条”是这样一款全围绕、全息化报道元宇宙的新闻资讯客户端产品,是全球第一家元宇宙新闻资讯聚合型融媒体平台。此款APP重点打造“元宇宙头条”、“一句话新闻”等版块。前者将最有价值的新闻在APP界面首页直接呈现给用户;后者则是精选的短新闻集合。此外,还有综合报道、科普答疑、趣味体验等版块。热诚邀请元宇宙领域的自媒体、创作者入驻,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并可自由发表评论、在线互动和个性化交流。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8. 数字藏品有价值吗
数字产品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9. 元宇宙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