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元宇宙死亡

元宇宙死亡

发布时间: 2023-01-15 21:10:15

⑴ 每天亏2个亿!从梦想到梦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为何没能度过寒冬

 

国际经济局势都不太景气。哪怕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大区,也同样面临着裁员的危机。美国硅谷,就是其中之盛。美国的社交平台脸书,其母公司Meta恰逢大规模的裁员,弄得人心惶惶。


 


发展元宇宙至今,Meta不仅没有正向收益,反而每天亏损近两亿元。元宇宙可以说是该公司陷入颓势的源头,梦中的乌托邦终究只是梦想,不切实际,因此才会难以发展。有一员工就抱怨过,元宇宙正在将他们拖入慢性死亡。

从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Meta宣布裁员,大规模的裁员导致近一万人失去工作,没有收益。就如同员工抱怨的那样,即便该公司负责人承认错误,却也无济于事。

梦想在寒冬面前,终归是无能为力。

⑵ 元宇宙建筑《天空寺》发布数字藏品,新体验是数字藏品的新思路吗

元宇宙作为时下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伴随着各种创新应用的出现,元宇宙也逐渐从大家记忆中消散。元宇宙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及方式,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改变。在今年3月举行的 Digital Meta 2021大会上,多家元宇宙项目负责人共同宣布了元宇宙项目的开创性突破以及元宇宙建筑作品《天空寺》正式上线。

你可以通过创建角色形象并解锁角色技能来构建自己理想的建筑空间,甚至还可以让设计师通过模拟器为玩家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空间。同时在你建造完塔防游戏后还会解锁一项全新任务‘建造天空寺’让你体验到更富挑战性更丰富的元宇宙玩法!”《天空寺》官方负责人这样解释道。

⑶ 元宇宙什么意思直播元宇宙是什么体验

其实元宇宙的意思就是可以理解为虚拟空间,简单来说就是以沉浸式的体验来打造更为真实的场景体验。直播元宇宙相较于图文视频等信息传递方式,可以借助简单的设备和技术的融合,来为观众营造实时沉浸式体验,保利威在虚拟直播方面的体验感是蛮好的。

⑷ 元宇宙通俗解释,元宇宙是什么意思

最近“元宇宙”成为了热门的词语,很多人去解释“元宇宙”的时候,各种术语,词汇迸发而出,八大要素,十大简称。让人半懂不懂。人们对于不太懂的东西都感觉神秘。很多人眼里“元宇宙”好像就是找到了传说中平行宇宙的入口,还有人说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彻底改变人类以后的生活。

只能说“元宇宙”一词,这个名字吓住了很多人,营销做得好。



也可以说“元宇宙”就是把手机往VR方向发展了而已,现在手机,语音聊天,或者想见谁,直接视频,逛网店,看电影,玩游戏,买房买车等等。意思就是以后这些东西都可以做成3D的。逛网店,不是手机逛,带上VR眼镜,可以看到一个3D的虚拟的店面,以及立体的商品。

“元宇宙”确实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但不是像很多危言耸听的人说的那样对现实世界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除非现实世界人类的科技已经异常发达,顶峰造极。人类寿命延长到几百年,几千年,甚至长生不死。各种疑难杂症,癌症早就已经解决。现实宇宙的秘密早已破解,宇宙对人类不再神秘。人类已经不用吃饭,排泄,靠吸收能量就能存活。人意外死亡后,可以将意识和肉体分离,将意识转移到所谓的“元宇宙”中继续生活。

除非以上这些都能做到,才有可能跟很多人说的那样,“元宇宙”对现实生活造成极大冲击。因为现实宇宙没意思了,才去模拟一个新的宇宙,挑战一下。

你在“元宇宙”里面的商店买了东西,他还是要通过现实社会的物流给你发过来,不可能凭空变到你面前。你在“元宇宙”里大吃一顿,现实里就一天不饿了?也许千百年后,能实现,但现在还差得远。所以还是好好活着现实世界里吧,有那么多的精力,期盼科技的发展,先去解决现实中那些困扰我们的疑难杂症吧。

⑸ Meta元宇宙的失败,对中国互联网会产生哪些影响

巨大的风险、低回报,也许死亡的宇宙已经过了风期。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是,全球人民币平台注册用户数量非常多。随着资本逐渐下降,全球人民币市场开始出现。当许多投资者发现这一时期投资已不再处于原始水平,投资者将决定离开该项目。最新数据显示:元宇宙平台的子平台用户不到20万人。与此同时,许多投资者对实体产业和在线销售行业更加乐观,但无法继续投资在大量被称为“元宇宙”的项目中。

总而言之,当投资者更加关注元宇宙投资环境和市场变化时,元宇宙有其优缺点,从而对市场上的元宇宙有了新的理解。发展的可能性最大,但用户的心不能成为最好的投资项目之一,毕竟,大多数用户都承受不起投资失败的风险。

⑹ 100万年后的人类是啥样科学家拟出草图,人类可能不再惧怕死亡

在地球46亿年的生命演化中,人类应该可以算得上进化过程较为迅速,进化维度较多的一种生命体。就像曾经称霸地球1.69亿年的恐龙霸主,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进化,临到灭绝关头和刚出现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人类脱胎于灵长类动物,按照现在主流学界的古猿说理论,从南方古猿到人类的演变仅仅经历了200-300万年。

这几百万年,人类的栖息地从树上转移到了陆地,行走方式从四肢着地到双足直立行走,还飞速地进入了原始 社会 ,并且经历了农业和工业文明,进入了现代 社会 。而且,人类也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演化出了文明的生命体。

短短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就走上了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因此,也使得人类不禁遥想,未来100万年,人类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飞速进化,到那个时候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人体 科技 复合体

我们的后代会不会像科幻小说中的那样,成为拥有高 科技 机器植入物、可再生肢体和摄像头的电子人呢?人类是否会蜕变成生物和人类的混合物种呢?或者我们会不会变得更小或更高,更瘦或更胖,甚至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征和皮肤颜色呢?

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进行论证吧。目前地球人口已经达到了接近80亿,再加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地球的资源被人类大量地消耗。因此,科学家按照现在的情况来测算,地球最多只能支撑200亿人的生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样的进化法则下,人类是不是有可能会朝着更小的身形来进化呢?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身体需要消耗的能量就更少,让地球也有了更多的喘息空间。

目前,如果人体某个器官受损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器官移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肝移植。这种治疗方式还是属于人体功能替代性的作用。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更多其他的材质来解决这些功能性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这类的功能性,做到人体和机械体的融合。比如,我们可以改造身体的外观,为一些失明的患者植入功能强大的人造眼球,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看到世间万物,还能够实现红外线或者动态捕捉等功能。

而且我们也可以将残疾人士的义肢进行升级,加入类似电影中的机械手臂或腿部支撑的功能,这样他们可能比正常人的行动更为灵活。

意识 社会

此前脸书正式更名为元宇宙引爆了这个话题的热度。元宇宙简单来说就是由大家的意识形态构成的 社会 生活方式。通过脑机接口,我们将人体的大脑意识保存下来,并传送进入元宇宙。在这个宇宙中,人类可以通过操控意识完成各种 社会 活动,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人类就能够实现肉身和意识分类,而且也能够达到人类想要实现永生不灭的目的。

这样的 社会 也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地球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因为意识不死不灭,而且相比肉身来说,会消耗更少的能量。不过这个宇宙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人类的意识一直存在下去,永远是这一代人的意识,很难出现创新和新的物种。

而且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意识体在这个宇宙中也会受到弱肉强食的影响,届时一些意识体也会被某种方式来摧毁。

基因编辑

虽然目前我们在动植物育种方面经常采用杂交,或者回交的方式孕育出更符合需求的品种。不过出于优生优育以及法律道德的约束,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口还是禁止近亲结婚繁衍后代的。

不过对于一些遗传疾病,目前可以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遗传物质的筛选从而规避。前几年也听说过对人类基因进行编辑从而人为操控后代的各项特征,有一个比喻叫做设计婴儿。不过这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正如克隆这种方式遭到了全面抵制一样,因为会随之带来复杂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

不过由于人类的基因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随之发生进化。如果100万年后地球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假如因为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或者冰川融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散热,人的身体会变得更加的修长。又或者像现在冬天的双拉尼娜的现象引发的大范围的寒潮来临,有可能身体的毛发会变得更为浓密,抵御严寒。

我们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的后代也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自然或者人为的选择来调整我们的基因。

太空移民

对于地球环境的担心,让人类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希望能够找到类似地球的第二家园。随着各国大力发展航天 科技 ,人类也具备了遨游太空的能力。目前我国的航天员正在测试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的生活状态。因为在太空中与地球环境相差较大,短期在太空中的生活让我们看到航天员的体貌都有了一些变化,比如脸部明显出现了肿胀的状态。还有每一次他们回到地球的时候,腿部的肌肉因为长时间缺乏重力的牵引无法很快实现双脚站立的状态,只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逐渐地恢复并适应地球的重力。

不过,如果今后人类大量移民到太空中,长期生活在零重力或者低重力的环境中,人的身体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在较低的重力环境中,我们身体的肌肉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失去了重力的束缚,我们的身体四肢也会变得更长。

结语

如果未来,我们能够在一定的规则约束内对我们的基因进行人工操控,那么是否我们就能摆脱大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影响呢?比如说现在我们就可以通过遗传病基因的筛选,将一些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今后随着 社会 文明的发展,更好地将基因技术合法合规地运用在让人类这个物种变得更好的方面来。

⑺ 元宇宙起源是什么

元宇宙最常见的概念来自科幻小说。在小说中,元宇宙通常被描绘成一种数字“嵌入式”互联网--现实的一种表现,但它是基于虚拟(通常是主题公园般的)世界,就像电影《头号玩家》和《黑客帝国》中描绘的那样。这些体验可能只是元宇宙的一个面,而且这一概念受到限制,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把互联网描绘成“信息高速公路”一样。正如在1982年很难想象2020年的互联网会是什么样子--更难与那些当时甚至从未“登录”过它的人交流--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描述元宇宙。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核心属性。

人们玩游戏,就进入了游戏里所虚构的世界,但如果这个世界不能和其他世界互相流通,人们不能用一个类似“one-pass”的统一身份进入各个虚拟世界,进行社交、消费、交易的话,那单个虚拟世界或整个集合就不算 Metaverse。因为人们在其间,无法以统一的经济系统进行交易。简单来说,Metaverse 就像是为人们所共有的,更具沉浸感、参与感的互联网,是下一个阶段的互联网。

Oasis VR CEO 尹桑强调,Metaverse 并不是一款游戏,完全把现实生活中有生产力的社交活动和组织完全搬到虚拟世界才是真正的 Metaverse。Roblox CEO Dave Baszucki 给出了他心中对于 Metaverse 的几个特点定义: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⑻ 迅速蹿红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元宇宙」的内涵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 VR、AR、MR,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引发了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改变科学范式;推动了传统的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的突破;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成就;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融合 DeFi、IPFS、NFT 等数字金融成果元宇宙这个词源于 1992
年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Metaverse,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Avatar。维基网络对元宇宙的描述是: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具有链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 3D
虚拟空间。

⑼ 元宇宙游戏毁了多少孩子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元宇宙

最近这个概念很火——

facebook改名Meta迎接元宇宙,抖音的元宇宙up主「柳夜熙」凭借两个视频收获了200万粉丝,甚至罗永浩老师都提到了,自己下一个创业项目将会是元宇宙……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 后续它会怎么发展?最终形态是怎样的?

  • 为什么说目前元宇宙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

  • 为什么我们说它有可能会毁了这个世界?

  • 我们有办法避免它对人类的摧毁吗?

  • 这篇文章会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希望可以升级你对世界的认知,辅助你更好地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找到在后续每个阶段最关键的技术与应用。

    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这个概念来自科幻小说《雪崩》,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头,用户可以连接万物,并且可以做到很多物理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操作。

    在科幻作品里头,元宇宙会更丰富一些: 比如像《头号玩家》里头那样,使用VR眼镜来与其他个体互动——

    不过,元宇宙并不会单单停留在「炒作」层面上,它有极强的可拓展性。

    未来的元宇宙,可能是像电影《超能查派》或《超验骇客》一样,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上,到时我们可以脱离肉身完全生活在元宇宙里。

    大家听到这么赛博朋克的概念通常会特别兴奋,但我想把大家稍微往现实拉回来一些:

    因为再往后推演了几步后我们发现,等发展到第4阶段,元宇宙很可能会让人类固步自封,甚至有可能毁了这个世界。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后续元宇宙的发展推演。

    目前看来,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

    阶段 1

    虚拟元宇宙 ️

    元宇宙其实是在复刻人类在现实世界的感官感受。

    最早因为设备的限制 (只有电脑和手机) ,所以我们只能复刻一部分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像是我以前详细介绍过的游戏 ,在那个元宇宙里一切皆有可能:玩家可以开银行、炒地皮、开会……这个游戏甚至还成功地预言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感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德国华人玩家Chung Anshe在现实生活中是个老师,在游戏中却靠着炒卖地皮赚了上百万美金,其虚拟形象甚至登上了《财富》和《商业周刊》杂志的封面。

    图/商业周刊

    还有后来流行的Roblox、我的世界、摩尔庄园、动森等等……

    就像前面说的,所有角色扮演类游戏都可以说是「元宇宙」的前身。

    而这几年,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复刻现实世界的体验——


    基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快地接收、处理、传输、输出感官信息。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负责信息输出的VR终端,它们的作用是复刻五感的体验——

    目前我们对视觉和听觉的模拟已经相对成熟了。

    触觉方面,目前有类似《头号玩家》里头的全身触觉体验套件Teslasuit,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来模拟触觉。

    图/Teslasuit

    嗅觉方面,有个叫OhRoma的产品可以模拟战争中的硝烟味、僵尸扑过来时的腐烂味、女生靠近时的体香 (其实…这个产品是色情网站设计的) 等等。

    图/Techcrunch

    随着化学和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理论上未来也可以合成相应的气体固体,模拟更多嗅觉体验,甚至味觉。

    到时候,我们会进入一个几乎可以复原现实世界一切感官体验的元宇宙。

    不过,毕竟一切只是「模拟」,还是很难完美复刻所有感官体验。

    这时候,我们会尝试进入「阶段2」。

    阶段 2

    脑接元宇宙

    之前我在科普 的时候就提到过「缸中之脑」实验。

    人类的感受其实都是大脑的「骗局」:而既然大脑信号都是电信号,我们完全可以把大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读懂的语言,反过来也可以把计算机信号转化为大脑可以感知的电信号。

    这样我们靠一段代码,就可以模拟吃饭的感受。

    像是马斯克这几年在研究的脑机接口技术,就在努力攻克这些课题。

    图/Neuralink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我们或许完全不需要通过VR眼镜等外接设备,也可以直接通过电信号完美复刻现实世界带来的感官体验。

    不过呢,还是有问题存在:我们的吃喝拉撒还是得在现实世界完成,人类无法跟现实世界完全脱节。

    一种解决方案是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的场景:所有人类的肉体被妥善保存,通过营养液维持生命机能——

    图/《黑客帝国》剧照

    这背后也有「两颗药丸」的伦理问题:「真实」到底重不重要?

    Anyway,即使伦理问题解决了,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了,仍然有问题无法解决:衰老与死亡。

    这时候,人类会尝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元宇宙——

    阶段 3

    意识元宇宙

    随着全脑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如果我们可以像《超能查派》或《超验骇客》一样,直接把人类意识上载到服务器上,同时让意识具备自我计算机能,那么我们可以脱离肉身完全活在元宇宙里,彻底地进化为硅基生物。

    而且我们的意识还可以无限复制,传到全世界的各个服务器上。

    这个哲学上的讨论很多,今天就不展开了。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WaitButWhy的文章《What Makes You You?》。

    Anyway,假设意识本身都是「我」,那么在意识可以备份的前提下,只要不存在全球性灾难事件引发全网断网、数据库全毁这样的极端情形,理论上我们都可以实现「永生」。

    不过这时候还是有问题:人们会变得不再快乐。

    这一点可能有点违反直觉,我来解释解释——

    大家之所以喜欢元宇宙的概念,是因为它能摆脱现实世界的诸多限制。

    比如空间限制,我们可以在元宇宙里实现瞬间移动。

    我们也可以脱离时间限制,很多动作可以有即时反馈,压根都不需要等待。

    如果我们的意识可以上传到元宇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提高计算速度,来改变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就像刘慈欣在长篇处女作《中国2185》里头所描述的,「虚拟人类」在两个小时里度过了600年的演化。

    还有就是规律限制——在元宇宙里我们能做到很多违背物理学生物学规律的事情,比如你可以飞可以漂浮,就算被车撞了被剑刺了也不会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图/Mark Zuckerberg via FB

    而更重要的,在元宇宙里,理论上你也没有资源限制——

    你可以拥有无限多的资源,你可以拥有无数套房、无数辆豪车、无数个名牌包包……

    只要计算资源允许,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元宇宙,成为自己宇宙的「神」。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几乎没有限制,为啥还会「不再快乐」呢?

    这是因为,快乐的来源,在于「预期差」。

    几乎什么都做得到,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就不会有「求之而不得」的感觉。

    就算你得到了一切,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意识被上载还有一个后果: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变强了,出现「意外」的概率很小。

    换句话说,我们的「预期」变得极其准确,这也是导致没有预期差的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

    阶段 4

    孪生元宇宙

    为了制造预期差,我们会开始某种程度的自我设限,复刻真实世界中的各种规律:物理学、经济学…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数字孪生」。

    最简单的做法是加入随机数。

    就像玩游戏抽道具,把把欧皇并不会让人沉迷,有了随机变量自然会有意外,会有预期差。

    当然,我们也可以自我设限,让资源不再无限 (不过这也失去了元宇宙的大部分魅力) 。

    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我以前科普过的 ,让元宇宙里头的虚拟物品具备稀缺属性。

    这么做,本质上就是让资源不再可以随随便便地无限复制,那么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规律也可以在元宇宙里头被复刻。

    当然,这些手段其实在更早的阶段就会开始发生,像是NFT在这几年就被热炒过几波。

    不过在这个阶段还是有两个致命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甚至有可能让人类不再拥有创造力。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资源无法受限。

    上载意识后,人类实现了「永生」。

    虽然我们会自我设限,让经济规律重现,但我们不大可能会让时间资源被压缩。

    毕竟从伦理道德来看,剥夺一个人的剩余时间,相当于主动「杀死」他。

    一旦人类拥有近乎无限的生命,他们会做什么?

    奈飞《爱死机》第二季的《Pop Squad》 (人口警察) 给出了答案——人类将会丧失创新意愿。

    剧集里的一个女性角色,她是个歌手,过去20年一直在磨炼某一段独唱。

    图/爱死机2

    因为她拥有了无限的时间,已经试错了足够多次,「从0到1」甚至「从1到100」都搭好了,所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从100到101」的层面。

    顺带一提,这时候「繁衍后代」也会变得没那么重要,你甚至可以跟NPC (人工智能) 生下后代,但很可能只是为了体验当父母的乐趣。

    Anyway,人类创新的步伐确实会因此放缓。

    当然你也可以说,虽然是放缓,但还是在进步的;而且时间资源近乎无限,那长远来看,人类还是在发展的。

    这时候我们还会面对另一个问题——信息茧房。

    人类知识的发展,要有信息的输入才能有智慧的输出。

    而在元宇宙里头,信息的输入源会被局限在元宇宙 (外加地球) 本身,这会限制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会形成一个信息茧房。

    当然,自我演化本身也可以有输出:因为我们对原始数据的处理会得到新的信息,会产生新的认知与洞见。

    但这些都只是人类自身活动而产生的信息。

    更可怕的是,一旦算力足够多,每个人都可以在意识里加载所有人类已知的知识,那么每个个体的输入相同、处理机制也相同 (因为处理机制由输入的信息决定) ,这样每个个体的输出也会相同。

    这会诞生很多科幻小说里提到的「统一意识体」。

    多样性的美将不复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破局呢?

    人类在彻底理解了元宇宙与地球之后,还是有拓展知识边界的需求的。

    这时候,我们需要打破信息茧房,从地球外部去找输入。

    就像我在新加坡的ArtScience Musuem (艺术科学博物馆) 里头看到的这么一句话——

    图/狐狸

    翻译过来就是「科学是宇宙想告知人类的,而艺术则是人类想告知宇宙的。」

    所以过往一直有所谓「飞船派」和「元宇宙派」的争论——

    到底人类的未来,是走向外星殖民?还是成为地下运转的服务器?

    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流星过来,人类很可能会就此湮灭。

    这是包括刘慈欣老师在内的诸多科幻小说家、未来学家所担心的;也是我开头提到的「元宇宙可能会毁掉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无独有偶,人类登月的第二人Buzz Aldrin也吐槽过:「你承诺过给我们火星殖民,现在我得到的却只有Facebook。」

    图/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那么问题就来了——

    你到底会选择加入「飞船派」呢?还是「元宇宙派」呢?

    最后我想说,这两个派别其实并不矛盾。

    这就像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一样。

    像费雪说的,「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或者说,投资其实就是未来的消费。

    一样的,「飞船派」是在拓宽信息源,而「元宇宙派」则是在更好地利用和处理现有的信息。

    两者并不矛盾,可以两者兼有。

    只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消费上,还是该拿出一部分来投资。

    照例一张图总结一下——

    P.S.总有一天,疫情终将过去。疫情前和疫情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后疫情时代又有什么投资机会呢?找天给大家聊聊不晓得你们会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呗。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 风险提示:监管风险。

  • NFT《》

  • 区块链《》

  • 智能城市《》

  • 计算机视觉《》

  • 人工智能《》

  • 本文分析师/狐狸

    图片与编辑/狐狸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热点内容
显卡矿机如何组装 发布:2025-08-15 16:02:16 浏览:942
快捷币是数字货币吗 发布:2025-08-15 16:02:03 浏览:301
区块链2017年6月1发生的事 发布:2025-08-15 16:00:31 浏览:578
哈希区块链代理 发布:2025-08-15 16:00:25 浏览:159
瑞士对数字货币 发布:2025-08-15 15:59:41 浏览:258
陈人通区块链国家课题组 发布:2025-08-15 15:54:24 浏览:567
比特币工作量证明cpu 发布:2025-08-15 15:44:31 浏览:648
凌晨到哈尔滨机场怎么去市中心 发布:2025-08-15 15:43:10 浏览:63
零币卡矿机收益计算器 发布:2025-08-15 15:15:27 浏览:248
爱心a1矿机调试 发布:2025-08-15 15:05:02 浏览: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