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虚拟币圈发生了哪些大事

虚拟币圈发生了哪些大事

发布时间: 2023-01-21 11:21:24

⑴ 币圈惨遭血洗,57万人爆仓443亿,此次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币圈惨遭血洗,57万人爆仓443亿,这次币圈价格普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虚拟货币本身就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货币,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造成价格大跌,这并不是一个奇怪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大家对币圈的一举一动还是太过关注了,这也就导致了币圈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有人跟风,并且最终导致币圈市场价格会遭受巨大的波动。

所以说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进入币圈,毕竟如果想要在虚拟货币市场玩得转的话,一定要有理性的心理和很雄厚的资本。如果没有的话还是持币观望比较好,作为一名普通人,只有持币观望才能够让自己不亏钱

综合以上种种,此次币圈的虚拟货币价格普遍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虚拟货币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诱因则是相关部门出台的监管规定

⑵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币圈大佬千亿财富蒸发90%,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

背后反映的问题是虚拟货币无法成为货币使用,虚拟货币没有任何的商业价值和保有价值。

⑶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币圈大佬千亿财富蒸发90%,这些钱都流向了哪里

这些钱基本上都被提前入局的那些人给分走了,因为虚拟货币本身就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把虚拟货币的价格炒上来之后,就直接出手手中巨量的库存,然后拿钱走人。

总的来说,这些钱都流向了做局的那些人,因为虚拟货币本身就是没有价值的,之所以有些虚拟货币价格很高,这都是被人炒起来的,那些做局的人一旦决定抛售手中的虚拟货币了,虚拟货币的价格自然就会暴跌。

⑷ 币圈崩了,40万人爆仓,一夜之间暴跌超过90%到底发生了什么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货币圈大佬千亿财富蒸发90%,不仅反映出虚拟货币实际上没有价值,而且反映出其价格可以暴跌,同时也告诉我们投机行为最终会因市场风险较高而破坏个人财富梦想。

更何况韩国密码货币交易所推出的虚拟货币本身信用不足,如果企业没有信用价值,自然暴跌也会超过99%。99%的加密币,都是没有价值的,一旦泡沫破灭,就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没有交易,没有交换,没有流通,别说你现在投了几十个亿,我再给你几十亿投下去,照样完蛋。

⑸ 币圈集体崩盘,22万人爆仓,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腥风血雨!币圈集体崩盘,22万人爆仓! 比特币跌破了39000美元关口,24小时跌幅超过了14%,较今年4月创下的历史高点回落了40%。此外,以太坊跌破了2900美元关口,跌幅超17%;币安币、狗狗币等都暴跌约22%。近几天来发生了虚拟货币的崩盘。

比特币是一种自我描述的数字货币。但是,大多数比特币用户将其用作投机性投资的工具,而不是商品。公众日益关注的事实导致对比特币的需求增加,而实际用于购买商品的比特币数量却保持不变。交易图显示,许多比特币用户将其作为投机工具购买。所以存在崩盘的风险。

⑹ 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1.9万币民遭血洗,虚拟货币存在哪些风险

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1.9万币民遭血洗,虚拟货币存在哪些风险?

警惕!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很多人瞬间麻了,币价下跌直接血洗了1.9万币民,虚拟货币存在犯罪风险、经济风险和诈骗风险等。这几年虚拟货币热度不减,币民也一直在增加。但是虚拟货币价格忽高忽低,市场极其不稳,因此很多币民一直处在亏损当中。加上国家政策,使虚拟货币在我国家一直没有快速发展。币圈存在很多套路,水很深,稍有不慎就会被套牢,损失惨重。

1.虚拟货币存在犯罪风险

虚拟货币最大特点就是隐匿性。很多犯罪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现金以后,为了使现金合法,他们会大量购买虚拟货币,然后通过复杂交易,把 现金套出来伪装成正常商业交易。还有一些网站通过虚拟货币充值,为了掩人耳目把虚拟货币当成现金来用,以起到逃避监管的作用。这些行为 对社会秩序影响很大,影响了很多人正常生活。

最后,虚拟货币存在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虚拟这两个字,也证明了它不靠谱。很多虚拟货币投资者赔了家破人亡。所以还是擦亮眼睛认清现实,及时止损,学会规避风险。

⑺ 虚拟货币大跌致43家机构损失上百亿美元,致其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因素,市场因素,价格因素,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人们的收入都会导致股票大跌

⑻ 币圈“大屠杀”一日暴跌99%,谁的损失最为惨重

40万人受影响,行业大佬损失惨重。

金融市场不断发生变化,股票市场出现了下跌状况,而较为安全的虚拟货币发生了大变化。部分较为安全的货币迎来了暴跌,某一只虚拟货币的下降幅度突破90%。在此之前,该虚拟货币凭借着稳定性深受好评。然而,非常稳定的虚拟货币却没能抵御住下跌的风险,网友直呼投资有风险。

事实上,虚拟货币市场发生暴跌现象后,许多涉猎于其中的用户损失惨重。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市场发生变化,并不是单独的某一只虚拟货币下降幅度很大。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虚拟货币的稳定性得到了考验,众多虚拟货币一泻千里。

总的来说,任何一项投资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虽然部分投资和回报不成正比,但考验着每一位投资商的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无论是股票和基金,还是虚拟货币,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影响范围较大。

⑼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币圈大佬千亿财富蒸发90%,这背后反映了啥现象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币圈大佬千亿财富蒸发90%, 这背后不仅反映了虚拟货币其实没有价值可言,所以其价格可以暴跌,同时也告诉我们投机行为终究会因为市场的高风险而将个人的财富梦破裂。

虚拟货币40万人爆仓,不少的人因为虚拟货币的投机而亏得一干二净,就连许多持有大量虚拟货币的币圈大佬也不例外。虚拟货币从去年年初开始,其实就已经开始调整在新冠疫情对制造业和消费行业的高要求下,许多资金都已经开始转移,没有价值的虚拟货币自然也就会迅速暴跌,更何况韩国加密币交易所推出的虚拟货币本身就信用不足,而且企业没有信用价值,自然暴跌也就超过99%。

⑽ 风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币大跌8%,“币圈9·4”再现

时隔四年之后,币圈再次迎来几大部委的联手整顿。

9月24日下午,央行、银保监会、网信办、外汇局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应坚决依法取缔等。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发布文件,矛头直指“挖矿”: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将数据中心类企业相关承诺纳入征信;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停止一切财税支持等。

消息出来后,主流加密货币皆应声而跌。比特币跌破41000美元/枚,日内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内跌11.23%。其他币种如莱特币、狗狗币等跌幅也都不小。

这次出台的监管政策,不仅让人想起四年前的币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资。此后各大交易所代币价格一路下跌,数百家小交易所倒闭或出海,币圈迎来一个大熊市。

同样是在九月,同样是多个部位联手,币圈会再次迎来一场“狂风暴雨”吗?

实际上,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就在持续收紧,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内加密货币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监管风暴。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政策的出发点,除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打击空气币、传销等违法行为外,更是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这种于国计民生无益且高耗能的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闭环打击。”

十部委联手,此次监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文件,和之前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委员会专家王娟认为,相较于之前的文件,这次的文件在内容上变化非常大。它是分级分类,由中央到省市,再到县乡,一层一层的去进行分级整治,对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对大数据园区、对高新技术园区异常用电的核查,都是非常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财税优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监管、举报,全面的进行细致化的整治、打击,这个内容是史无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别要关注的是,以前虚拟货币挖矿被发改委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淘汰类去除之后,这一次虚拟挖矿重新进入了淘汰类的目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虚拟货币交易和挖矿在国内处于一个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趋势中。这个文件里特别也提出,数据中心是不可以用于来挖矿的,所以企图在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数据中心建设等一些比较热点的词汇上去挖掘监管的空白地带应该是越来越小。

财经 评论员王赤坤认为:“这次打击虚拟币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等,将相关虚拟币交易行为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将境外交易所在境内的相关活动也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从事虚拟币炒作不仅损失财产还会涉及犯罪入刑。相关个人相关公司和相关产业链应关注、知晓、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信号,提前预案,及时做好相关退出工作。”

针对这次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律师认为,这次发文有“最高院”“最高检”,区别于之前的银行、行业协会等发文,后续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会有明显的价值倾向。

“单纯从法律角度,个人层面的风险没有因为这个文件而发生变化。核心风险在于平台方,OTC商户次之,这一点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况。”该律师表示。

四个月发布19条“禁令”,币圈迎来最严监管风暴

如果说2021年前4个月比特币从1万多美元暴涨到6.4万美元,点燃了很多投资者心中的财富欲火的话,那么5月以来国内持续的监管风暴,则浇灭了这把火。

5月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微转载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银协和互金协会发布的联合公告,明确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5月19日早间,内蒙古发改委也发布公告,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特别强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 社会 领域传递”。

此后,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矿”大省也都相继发布了打击虚拟货币挖矿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国家发改委也发布监管文件,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坚决依法取缔虚拟货币相关业务。

据凤凰《风暴眼》不完全统计,自5月中旬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内蒙古、云南、安徽等省份及相关机构,共发布了12条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监管政策。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保持了持续的严监管态度,但今年出台的监管政策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史无前例!

从五月到九月,国内为何会掀起一场针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监管风暴呢?

有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多个:一是包括防范“热钱”资金利用比特币违规进出境;二是在DC/EP逐渐推广应用的背景下,清理规范数字货币概念和范围;三是碳中和趋势下,比特币挖矿过于耗电等。

打击“挖矿”行为,成为监管重中之重

实际上,中国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其衍生行业的监管一直是非常严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文,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取缔了超过38家的非法虚拟货币平台。

今年6月刚刚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议任命为IMF副总裁的央行副行长李波,在谈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曾表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是投资工具而非货币,应接受相应监管。”

李波认为,比特币本身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另类投资。因此,加密资产将来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资。他强调,如果稳定币等加密资产能够成为广泛使用的支付解决方案的话,就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监管规则,也就是说,要比比特币现在所接受的监管规则更加严格。

可以看出,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一直是明确的。但对于“挖矿”,政策上一直没有非常明确规定。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风暴中,政府亮明了对“挖矿”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并且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的骤然收紧,曾占到全球算力65%的中国比特币矿场,也上演了一幕迁徙出海的“大逃离”。

5月份以来,四川、内蒙古、云南等省份已经关停了大批比特币矿场。国内一些体量较大的矿机企业和矿场主,也陆续向国外迁移。

据中国第一家矿机上市企业“嘉楠 科技 ”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开启在哈萨克斯坦的自营挖矿业务,首批阿瓦隆矿机上架开机运行。

装车运往海外的阿瓦隆矿机

据媒体报道,中国另一大矿机企业比特大陆也在6月 22 日对矿工表示,暂时停售现货机器。此外,比特大陆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转移,部分中高层员工正向海外转移。

中国为何要严打比特币“挖矿”?

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打击清理风暴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挖矿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称为“矿都”。

中国的“挖矿”产业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图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币矿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于中国,中国的算力超过了比特币总算力的60%。

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甚至还能看到有许多国外的比特币爱好者呼吁要打破中国在比特币上的“算力垄断”。在2018年,知乎上还有人问“比特币算力集中在中国有多大隐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矿机企业,嘉楠 科技 、亿邦国际和比特大陆,都诞生于中国。其中嘉楠和亿邦还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说,在中国,比特币挖矿已经建立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政府为何要打掉它呢?因为,它实在太耗能了。

此前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公布数据称,比特币的总能源消耗介于40-445兆瓦时(TWh)之间,平均统计约为130兆瓦时,比特币挖矿一年消耗的电量约与荷兰全国用电量相当。

由成千上万台矿机组成的比特币矿场

研究还显示,约65%的加密货币挖矿活动在中国进行,而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0%左右。约75%的矿工使用某种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仍不到40%。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风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矿显然是与大方向相悖的,关停只是迟早问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比特币挖矿行为,往往以“大数据项目”作为掩护,骗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费大量电力资源,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目标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乱象刻不容缓》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虚拟货币非法挖矿和交易活动的打击力度。对比特币挖矿项目,各地应进行全面清理、及时关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虚拟货币“挖矿”不仅属于高耗能产业,而且虚拟货币对产业发展没什么贡献,基本上没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对此加大打击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别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强认为,在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上必须采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话,肯定会有人钻漏洞,因为虚拟货币的利润太高了。

世界各国态度不一,有国家将比特币当做法币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也都在考虑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密货币交易商视为反洗钱计划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虑实施更严格的加密货币法规。

韩国、新加坡等对加密货币相对宽容的国家,也都在加强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打击洗钱等行为。今年6月,墨西哥财长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统禁止使用加密货币。

今年5月24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货币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存在竞争的空间,不断改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框架应该随着加密货币汇率的发展而变化,与美联储相比,其他监管机构可能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美国相关机构一直对加密货币持谨慎和严格监管的态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网络攻击和洗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SUEX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敞开了怀抱。今年6月,中美洲国家萨尔瓦所就通过了比特币法案,宣布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法币。

9月7日,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法案正式生效,萨尔瓦多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目前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以及当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经可以用比特币进行消费支付。

近日,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虚拟资产法案,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在该国正式合法化。不过与萨尔瓦多不同,乌克兰的法案规定虚拟资产在该国不得作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币究竟是“数字黄金”还是骗局?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币圈持续的暴涨吸引了许多散户投资者涌入币圈,一些瞄准“新韭菜”的各种山寨币、空气币项目也层出不穷。可以说,牛市之下乱象丛生。

尽管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落下,有人恐惧逃离的同时,也有贪婪者坚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满疑问:比特币究竟是不是骗局?还能够继续投资吗?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比特币就是一场赌博,“你输了,就会输得很惨”。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不要把比特币当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尝试这种所谓的资产波动、体会这个市场,但是大家现在这种抗风险能力,我不建议大家所谓去高杠杆投资,因为你无法控制这样的风险。也许你运气极好,,但从投资概率上来讲,很难赚到钱,因为这是高杠杆、高波动的资产,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张晓燕表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热议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她表示,首先,据2018年统计,比特币25-30%的交易场景是非法的。再者,“虚拟货币”的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其价格容易被操纵,导致价格忽上忽下,波动剧烈。

“我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她说,中国的散户数量很多,中小投资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识少,对虚拟货币的了解不够深刻。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责任编辑:刘玉芳 PF012]

热点内容
以太坊钱包黑客 发布:2025-08-15 07:12:44 浏览:452
安链云区块字数币注册 发布:2025-08-15 06:59:57 浏览:267
4月份比特币价格走势 发布:2025-08-15 06:58:32 浏览:572
熊猫矿机链接不上网络 发布:2025-08-15 06:44:31 浏览:24
GBC数字货币是不是骗局 发布:2025-08-15 06:37:14 浏览:408
区块链美国医疗 发布:2025-08-15 06:02:50 浏览:828
84元买了以太坊的币 发布:2025-08-15 05:57:03 浏览:151
区块链数据销毁 发布:2025-08-15 05:48:02 浏览:838
郎咸平比特币知乎真相 发布:2025-08-15 05:46:32 浏览:755
波场版LTC 发布:2025-08-15 05:41:36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