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老板元宇宙
1. 和数集团区块链+元宇宙解决了什么
现在,"元宇宙"概念成为了区块链加密行业里少有的一抹亮色。Axie Infinty、My Neighbor Alice、Sandbox、Decentraland 等区块链元宇宙概念项目,受到了市场极大的追捧,无论是链上土地竞拍、加密资产价格,还是活跃用户数,都在这个疲软的市场中,创造出了惊人的增长。7月11日,当红元宇宙项目 Axie 宣布,日活跃用户近50万,作为一个链上应用,这是很多DApp无法企及的高度,就拿当前链上使用率最高的DEX来散启樱对比,据Debank数据显示,当前日活跃用户数最大的DEX应用分别为PancakeSwap和Uniswap(V2+V3),而两者的日冲丛活用户数仅有11.3万和旁举4.2万,对比Axie的数据来看,就显得有些小众了。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诞生于29年前科幻小说中的概念,真正被大众和资本追捧,始于今年的三月。3月10日,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类游戏平台 Roblox 在纽交所正式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突破 400 亿美元,Roblox不仅将Metaverse这一概念写进了招股说明书,更带动了元宇宙版块的爆发。Roblox上市后不久,各路资本开始竞逐这个赛道,4月12日,显卡大厂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宣布将布局元宇宙业务,紧接着,美国游戏公司Epic Games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并将主要用于元宇宙业务开发。国内同样热闹,3月,与Roblox相似的中国移动沙盒平台研发商 MetaApp 宣布获得 1 亿美元 C 轮融资,也被称为“国内元宇宙最大单笔融资”;字节跳动也向“元宇宙”游戏开发商代码乾坤投去了近1亿元;更不用说腾讯,不仅是Roblox的中国代理商,而且早在2013年便入股了Epic Games(主打元宇宙开发的游戏公司,拥有打造虚拟世界的Epic虚幻引擎),甚至于社交应用Soul,也在5月将自己的定位修改为“年轻人社交元宇宙”。虽然上述不少互联网应用,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符合元宇宙的概念,但元宇宙不仅仅是在加密圈火,在传统互联网圈同样受到追捧。今年4月,Metaverse谷歌搜索指数直线飙升到最高点位,国内外游戏公司与资本的蜂拥而至,共同促成“元宇宙”市场的大爆炸,所以,不少人也将今年称为“元宇宙元年”。而在即将举办的2021世界区块链大会上,也将会有一场关于元宇宙与NFT的大咖对话,届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姚大钧、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宋嘉吉、元宇宙资本创始人陶荣琪等数位专家,将会一同探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机遇。
2. “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23]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3]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1]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3. 元宇宙是什么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公司涉及元宇宙
“元宇宙”目前被定义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
在“元宇宙”赛道上,海内外大厂纷纷布局。国内,腾讯CEO马化腾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并通过投资Epic Games、Roblox等公司布局元宇宙赛道,同时加大对于云、游戏和短视频内容领域的投入;字节跳动此前以近1亿元投资“元宇宙”游戏开发商代码乾坤布局元宇宙;游戏行业新势力“上海四小龙”中的米哈游、莉莉丝今年也开启了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软件领域数字创意软件龙头万兴科技持续深耕数字创意业务、积极拥抱元宇宙。
今年6月,为抢先布局“元宇宙”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万兴科技也正通过强研发策略推进等,不断面向未来布局。据半年报显示,万兴科技大力建设AI数字创意研发中心,进一步优化底层算法,部署数据服务器和AI训练服务器/CI集成机群,完成新一代视频技术引擎WES 3.0版本的开发,夯实视频技术底座,并大幅提升编辑性能,实现视频导出速度提升超过120%,渲染性能提升160%。
4.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一般指Metaverse,Metaverse 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VR) 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
Metavers是由Meta和Verse组成, Meta表示超越, 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 合起来通常表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 由AR,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根据系统功能角度分类
系统功能分为规划设计、展示娱乐、训练演练等几类。规划设计系统可用于新设施的实验验证,可大幅缩短研发时长,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城市排水、社区规划等领域均可使用,如VR模拟给排水系统,可大幅减少原本需用于实验验证的经费。
展示娱乐类系统适用于提供给用户逼真的观赏体验,如数字博物馆,大型3D交互式游戏,影视制作等,如VR技术早在70年代便被Disney用于拍摄特效电影;训练演练类系统则可应用于各种危险环境及一些难以获得操作对象或实操成本极高的领域,如外科手术训练、空间站维修训练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vr,网络—元宇宙
5. 终于,英伟达成为了一家软件公司
如果说图形芯片、AI芯片、数据中心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是一家软件公司,可能会被很多人笑话“不专业”,但事实上,英伟达正在成为一家靠着软件平台驱动来赚钱的芯片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英伟达75%的员工为研发人员,而研发人员中一半为软件开发人员,这样的人员比例足以见证软件平台战略在其公司中地位,英伟达也一直声称自己是“计算平台”公司而非芯片企业。
英伟达创立时市场上有20多家图形芯片企业,三年后市场上的图形芯片玩家是70多家,英伟达之所以能够一骑绝尘,离不开15年前英伟达开发的CUDA编程模型和数据中心GPU平台,正是这个平台把英伟达带到通用计算芯片市场。
靠着定制的软件平台、开发工具、应用工具,英伟达构建了“由软件、大学、初创公司和合作伙伴组成的强大而稳健且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福布斯评价)。
通过研发特定软件平台,英伟达不断拓展疆土,超越英特尔、AMD、三星、台积电,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在前几天举行的英伟达GTC大会上,身着皮衣、又一次在自家厨房“谈话”的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同样没有大谈坚硬的芯片,而是细数了几大新软件平台,而这其中的每一个平台都有可能给英伟达创造数以百亿美元计的新增市场机会。
黄仁勋总能撩动产业与资本的神经,因为他的芯片策略永远是梦想与平台开路,当开发者如期来到他的特定平台,自然带来芯片的大卖。其梦想与平台先行战略屡试不败,现在正呈现雪球效应,在这次GTC大会上黄仁勋透露,目前英伟达的开发者近300万,在过去15年里CUDA的下载量是3000万次,而去年一年,其下载量达到了700万次。
现在,英伟达再次将平台战略复制到元宇宙市场。今年元宇宙烧得热火朝天,而英伟达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元宇宙平台研发。去年12月英伟达云宇宙平台Omniverse正式上线公测,黄仁勋没有像脸书那样将元宇宙平台吹得神乎其神,而称其为全球4000多万工程师、设计师的实时仿真与协作平台,但这个协作平台被各界看好。
前几天,英伟达的市值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全美排名第7的公司,富国银行(Wells Fargo)将英伟达的股票价格预期从245美元调高到320美元,给出的理由为“英伟达将是元宇宙的硬件入口”,未来5年,元宇宙将为英伟达提供100亿美元的市场增值份额机会。而这个能够带来100亿美元增长的引擎,正是Omniverse。
Roundhill的研究副总裁Mario Stefanidis认为, 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是虚拟现实兼容的,允许用户实时合作,用真实的光线创建精确的物理模拟。“这种类型的基础设施将是虚拟世界的关键,因为用户会寻求身临其境的体验,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连接起来。”
关于英伟达的元宇宙策略,HTC中国区总裁汪丛青认为 英伟达提供PC/服务器/云图形解决方案和内容创建工具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技术提供商,拥有许多基于云的XR解决方案/工具,用于将工作处理转移到网络;英伟达与业内许多参与者合作,试图实现他们的计划,应该说英伟达的元宇宙战略,会为行业带来很高的价值。“当一家公司明确他们在整个元宇宙故事中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成为整个元宇宙的所有者时,他们将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汪丛青说。
就在几天前,《时代》杂志将2021年的最佳发明奖颁给了Omniverse,评价是“虚拟世界不仅仅是为 游戏 而打造——其对于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来说也有帮助,并且可以用于测试自动驾驶 汽车 。极度逼真的虚拟空间有助于现实世界目标的实现,NVIDIA 的 Omniverse 项目正在让其创造过程变得更简单。该平台结合了最新的 NVIDIA GPU 的光线追踪技术与一系列开源工具,允许在真实感十足的 3D 世界中进行实时协作。Foster 建筑事务所等建筑专家正使用该技术在更早的设计阶段进行建筑细节的可视化;宝马公司使用它建造了一个工厂的数字孪生,以测试更高效的流水线的可能性” 。
Meta(脸书)元宇宙的目标客户是茶余饭后 娱乐 游戏 人群,英伟达则是企业工程师与设计人员。元宇宙对于大众消费者或许是“锦上添花”,但对于企业用户和创业人员则是创造生产力的“必须品“。而事实上,英伟达竞争对手并不是的Meta(脸书)而是AMD与英特尔,就在英伟达举行GTC的11月9日,AMD与脸书宣布达成合作,脸书将采用AMD的数据中心芯片,就这个消息让AMD的股价创下了 历史 新高,同为芯片厂商,AMD要触达上层的元宇宙应用生态需要借助脸书的平台,而英伟达自己就有平台,这才是英伟达在资本市场扶摇直上的根本原因。
Omniverse去年年底开始上线测试,现在拥有700多家企业级用户,包括宝马、爱立信、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索尼影视动画等。
此前,英伟达介绍,Omniverse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数据库引擎Omniverse Nucleus,用户可在此连接并进行 3D 资产和场景描述的交换,需要进行建模、布局、阴影、动画、照明、特效或渲染的设计师可以一起协作创建场景。第二部分是合成、渲染和动画引擎——虚拟世界的模拟,比如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可以实时模拟每条光线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反射。第三部分是NVIDIA CloudXR,它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可用于将扩展现实内容从 OpenVR 应用程序传输到 Android和 Windows设备,允许用户进出Omniverse。
今年的GTC,英伟达发布了一系列Omniverse性能更新以及最新工具,并举办了一个 Omniverse技术专场。黄仁勋表示:“有了Omniverse,我们就有了创建全新3D世界,或对物理世界进行建模的技术。而如何使用Omniverse模拟仓库、工厂、物理和生物系统、5G边缘、机器人、自动驾驶 汽车 ,甚至是虚拟形象的数字孪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英伟达的软件平台与开发工具、应用开发工具之所以赢得大量的“开发粉”,当然不是因为老黄能忽悠,从PC时代开始,英伟达对工具重视、对开发者体贴,现在这一传统在元宇宙发扬光大。
其一是Omniverse Avatar(阿凡达),这是一个用于创建虚拟人的开发工具,基于Omniverse平台和世界上最大的定制语言模型Megatron 530B,该工具可以让开发者便捷地开发出AI驱动的交互式虚拟形象,可使此角色具备视觉和语言能力,能够就各类主题进行交谈,并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深层含义。
为了让开发者见识英伟达阿凡达能力,黄仁勋现场演示了用阿凡达创造的黄仁勋虚拟形象“Toy-Me”,还带来了帮人点餐的虚拟人“蛋壳人”以及可以嵌入在会议软件中的虚拟人。
其二是Omniverse Replicator,这是一种合成数据生成引擎,目的是帮助构建更好的数字孪生体。Replicator应用使开发者能够以人类无法做到的方式引导AI模型、填补现实世界的数据空白,并标记真值数据。
在GTC的主题演讲中,英伟达还展示了 Omniverse 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 Showroom, Farm以及 Omniverse AR等,Omniverse VR将率先推出完全图像、实时光线追踪 VR 环境。
作为全球市值节节攀升的平台型半导体公司,当然不会只守着元宇宙这一亩三分地,在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地球气候建模、大模型、数据中心等领域,英伟达不能错漏一个,统统进行了布局,推出相关的平台、框架、工具以及算法模型等。
自动驾驶开启的是万亿美元的市场,黄仁勋认为“到2024年,绝大多数新电动车都将具备真正的自动驾驶功能。”针对自动驾驶,英伟达不可能缺席,推出了NVIDIA DRIVE,这是NVIDIA的自动驾驶 汽车 全栈开放式平台,而Hyperion 8是NVIDIA最新的完整硬件和软件架构。这次大会上,黄仁勋详细介绍了Hyperion内置的几项新技术,包括用于DRIVE Sim的Omniverse Replicator。事实上,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诸多领先企业、创业团队都采用了英伟达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Lotus、网络、威马 汽车 、高合 汽车 、蔚来、轻重智行等,甚至特斯拉早期同样采用了英伟达的GPU以及系统平台。
机器人是又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英特尔同样在此重兵布局。目前英伟达的机器人生态系统VIDIA Isaac已有700多家公司和合作伙伴,这个数字在过去4年里增长了5倍。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宣布,NVIDIA Isaac机器人平台现可轻松集成至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中。这是一套应用广泛的软件库和工具,适用于机器人应用。黄仁勋解释道,建立在Omniverse之上的Isaac Sim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机器人模拟器。
大模型被视为通往通用AI的一条可能路线,也是AI战略要地,目前IT头部企业均在此布局。针对大模型,黄仁勋发布了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Nemo Megatron。他表示,此模型 “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主流HPC应用。”同时英伟达还发布了NVIDIA Molus用于构建和训练物理学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学习并充分遵守物理学法则。
此外,黄仁勋还宣布推出了全新的Clare Holoscan平台以创建更好的医疗 健康 服务;推出量子计算模拟平台显著提升量子模型性能,并将于12月上线,将构建Earth Two (E-2)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为了创建Earth Two,我们将需要使用迄今为止发明的所有技术。”黄仁勋说。
不过,对于英伟达是否是一家软件公司,汪丛青认为:“Not really, 英伟达是工具和基础设施提供商。他们不制作内容,而是提供一些底层技术/工具,让其他人能够制作。”黄仁勋在GTC演讲的开头说自己是AI:“英伟达、深度学习和无所不在的人类智慧,让我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在数字经济时代,在软件正在定义一切的时代,我们用软件构建一切,而这一切,又怎么能离开芯片,这是英伟达打造计算平台、开发工具、应用工具的真正逻辑。
作者丨李佳师
编辑丨连晓东
美编丨马利亚
6. 什么是元宇宙
1992年,当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这个概念时,人们或许不会想到,他在书中设想的未来情境(人类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与虚拟人共同生活在一个虚拟空间中)会走进现实,并借助科技大佬马克·扎克伯格的声明“一举成名”。
扎克伯格向美国媒体宣布,他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脸书拟在5年内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西班牙消息网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除脸书外,其他互联网巨头近期纷纷布局“元宇宙”概念,未来人们或可身临其境般进入到一个虚拟的“元宇宙”世界。
美国彭博社称,“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或将达到2.5万亿美元。
什么是“元宇宙”
想象存在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一个数字“我”作为物理“我”的“分身”在其中交友嬉游、工作娱乐,一切都以沉浸的方式进行,使人们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中尽可能相似,这就是“元宇宙”。
西班牙技术、艺术和设计学院的扩展现实专家劳拉·拉亚说:“‘元宇宙’指在网络空间中创建物理环境的数字‘分身’。它不以玩游戏和赚积分为目的,而将是一个数字现实,我们将在其中重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社会动态。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沉浸感。”
一旦进入“元宇宙”,那里的居民将能够买卖物品、财产等。拉亚强调说:“如果你不能做现实世界中做的几乎所有事,那将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应用程序,但‘元宇宙’不是这样。虚拟货币在‘元宇宙’中必须存在”。换句话说,“元宇宙”将产生经济活动。
Gamelab战略顾问兼创始人伊万·费尔南德斯·洛博则表示:“‘元宇宙’的支柱之一是我们当前所有资产都被数字化并成为那个世界的一部分,就像在‘元宇宙’中所做的一切或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某种方式进行交易,并产生一定的价值一样。区块链技术为这些问题如何发展提供了线索。”
与互联网一样,“元宇宙”将是一个由不同公司组成的协作生态系统,具有类似于万维网的开放标准,用户可以在其中自由地从一个平台移动到另一个平台,同时维护自己的数字资产。扎克伯格似乎是这种模式的推崇者。他说:“‘元宇宙’的美好愿景不是由哪家特定公司构建的,它必须具有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不过,他的想法也遭到了一些怀疑。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多媒体和电信教授塞萨尔·科科莱斯指出:“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元宇宙’向前发展的最佳方式,但这种方式出自一个商业模式与之截然相反的人之口令我大跌眼镜。”
亿万富翁们的“赌场”
尽管脸书最有能力开拓未来的虚拟空间——它拥有市场上最畅销的虚拟现实眼镜Oculus,但竞争仍将非常激烈。拉亚说:“脸书在生成虚拟形象和逼真的图形环境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但在其他方面,面临来自很多科技巨头的竞争。”
今年8月,脸书公司发布了Horizon Workrooms,允许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里举行会议。Epic游戏公司出品了Fortnite等热门游戏,4月从包括索尼在内的一群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0亿美元,用于创建自己的“元宇宙”。微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已经有了一个面向工业领域的平台Omniverso,宝马等公司用其来对现实世界进行高级模拟。
洛博说:“脸书、微软、苹果、谷歌或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来概念化‘元宇宙’并创建必要的基础设施,从而在技术上支持‘元宇宙’梦想。他们依靠在视频游戏领域积累的知识、才能和技术来做到这一点,迄今为止,靠近‘元宇宙’的主要方法是视频游戏。”
实现仍面临不少挑战
尽管Fortnite或Roblox等全球热门游戏中包含“元宇宙”的元素,但要使其全面运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教授约瑟·安吉尔·奥利瓦斯说:“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工智能先驱们说,15年后机器人将完成一切,但事实并非如此。‘元宇宙’领域也面临这种情况。尽管它不断在发展,但离我们还很远,因为有一部分需要进行很大改进。比如,如果我们想在‘元宇宙’中进行视频会议,就需要更好的通信,比如5G甚至6G通信,但现在要实现这些还有待时日。此外,可能还存在计算问题。”
另一个挑战在于虚拟现实设备需要改进。拉亚说:“脸书和苹果都已经宣布了他们的下一代眼镜,一两年后这些眼镜会变得更舒适、更实惠。”
他警告说:“而且,构建更好的‘元宇宙’还需要大量人才。如果没有人能够在虚拟现实中编程、开发和设计,‘元宇宙’就不会出现。而公司之间相互协作实现标准化,将是耗时最多的部分。”
科科莱斯则强调了公司项目适应用户偏好的重要性。他解释说:“脸书的‘元宇宙’尽量模仿现实,这有积极的一面,但将一切都转换到虚拟现实世界并不一定是一个好主意。除了涉及的经济成本外,首次访问‘元宇宙’的人可能很不习惯。随着越来越多人进入‘元宇宙’,以及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或许公司会进行较大调整以适应更多人的偏好。”
当然,研究人员指出,在经历了大流行之后,社会对“元宇宙”的接受度会更高,因为“大流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技术在我们世界中的价值,远程呈现是‘元宇宙’对我们的极大诱惑。”
专家认为,在扎克伯格提到的5年中,“元宇宙”的应用将仅限于技术科学、工作和休闲领域。此时此刻,硅谷巨头们正为了成为第一批征服“元宇宙”的先驱而争相拿出支票簿,但这将是下一场技术革命还是只是像游戏《第二人生》那样被遗忘的虚拟空间,我们拭目以待。
7. 发布会“公然造假”,英伟达骗过了全世界!看黄仁勋的传奇人生
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传奇人生:16岁在美国扫厕所,58岁身家118亿美元,以死磕到底的摇滚精神干翻世界
知情人:把雷军训了一小时的人正是马云妻子张瑛,雷军当时衬衣都湿了(附雷军年度演讲金句与全文)
干货推荐:2021年中国边缘云计算MEC行业展望报告(文末附全文下载)
推荐:大型工业纪录片《强国基石》第五集《逐梦》及全集
张勇阿里内网发帖回应“女员工被侵害”一事:震惊气愤羞愧(附女员工部分文)
破发还是大涨?!有望成近10年最大IPO!8月9日申购!中国电信A股上市最高募资541亿
GPU巨头英伟达在8月11日召开的计算机图形学顶级会议Siggraph 2021上发布纪录片,自曝“惊天大秘”,原来3个月来,公司创始人CEO黄仁勋所做的每一场网上直播的产品发布会都不是他本人参与的。
可是网友明明看到了“黄教主”本人站在他家的厨房里开发布会,英伟达的工程师解释道,就连他家的厨房也是假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AI骗过了观众的眼睛,网络上人们看到的黄仁勋,是“黄教主”的数字孪生版本。他身穿的皮夹克,他所在的厨房,也是计算机科学家们通过3D仿真技术模拟出来的。不知道该怪网友的眼力没有看仔细,还是怪AI技术太逼真?
想要以假乱真,就必须做到细节丰富。英伟达的纪录片还原了“数字黄仁勋”制作的全过程,其中需要“黄教主本尊”的环节主要在前端,他本人必须要到拥有360度摄像头环绕的摄影棚里拍上几千张各种角度的照片,并通过一套3D扫描,把他整个人,甚至是脸上的每条皱纹都采集成数据,衣服也需要单独拍摄扫描建模。此后包括动作和面部表情渲染等一切流程,就只需要交给计算机和专业的动作捕捉演员完成。
英伟达如此强的“造假”能力,让网友直呼意想不到,称赞“黄教主”技术“又高又硬”,而这背后强大的虚拟协作平台Omniverse功不可没。凭借英伟达的RTX光线追踪技术与虚拟协作平台的结合,艺术创作者可以打破真实与虚拟之间的边界。
这就是被称为“元宇宙”的相互连接的沉浸式共享虚拟世界。在AR、VR和3D技术支持下,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真假难辨。
在“元宇宙”世界里,艺术家可以创造独一无二的数字场景、建筑师可以创造美轮美奂的建筑、工程师可以设计出新的家居产品。这些创作在数字世界中得到完善后可以被带入物理世界。比如通过英伟达的数字孪生技术,将机器人AI放到虚拟环境中训练完成后,便可直接部署到真实环境中。
英伟达正在“将数百万新用户带入元宇宙世界”。Omniverse开发平台副总裁Richard Kerris表示:“我们的虚拟协作平台通过实现元宇宙这一愿景来连接各个世界,从而推动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从个人到大型企业,每个人都能建立一个外观、感知和行为都与真实世界无异的神奇虚拟世界。”
基于美国动画制作公司皮克斯的开源平台(通用场景描述,USD),Omniverse协作和模拟平台能让大型团队能够在一个共享的3D场景中同时使用多种软件应用工作。USD现在已经成为英伟达、皮克斯和苹果共同推广的行业开源标准基础,这些企业给平台带来了更先进的物理功能,并支持数十亿计算机设备的3D工作流程,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支持。
咨询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创始人Jon Peddie表示:“许多公司一直在谈论元宇宙这个话题,但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真正从技术上实现。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首次在一个共同的虚拟空间中实现了真正的协作式创新,这可能会改变几乎所有行业。”
到底怎么造假的?
数字人想要以假乱真,一定要做到细节丰富。
因为人脑专门有一套系统用于识别同类,有一点不对劲之处都会在几毫秒之内引起警觉。
所以要造假的老黄,得到摄影棚里拍上几千张各种角度的照片,通过一套3D扫描,把他脸上的每道褶子都采集成数据。
为了让效果更逼真,他那件拉风的 皮衣 还得单独拍。
用得到的数据对老黄做3D建模,为了方便后期编辑,先要把他的头发薅光!
具体到手指的细节,也需要非常仔细地调整:
建模完成好,下一步是让老黄动起来。
不过这里就不需要费时费力地进行手工操作了, AI已经能够胜任 。
就像这样,用上最新的 Audio2Face 模型,AI可以随着语音播放自动调整模型的面部动作表情。
动作是没问题了,但是皮肤材质看起来还是不够好,和发布会上的效果没法比。
这就需要另一个AI,用一张老黄的照片就能匹配上动作合成到动画里去。
身体动作就不用老黄自己采集了,而是找来专业的 动作捕捉 演员,毕竟CEO肯定时间有限。
这样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是渲染。
看看这个自研的Omniverse RTX渲染器:
就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 实时光线追踪 ,移动视角,调整光线都立刻完成更新。
这背后具体用了多少块显卡英伟达倒是没具体说,总之是多GPU+云计算才能搞定。
这场虚拟发布会,总共有 34 个3D美术师和 15 个软件研究人员参与。
他们一共做了 21个版本的数字老黄 ,从中选出最像的那个,做出了这场精彩的发布会。
还真是把全世界都骗过了。
元宇宙已来!
阿里集团CEO张勇:我找人才,就看这2点,以及如何商业设计与组织设计
知情人:把雷军训了一小时的人正是马云妻子张瑛,雷军当时衬衣都湿了(附雷军年度演讲金句与全文)
干货推荐:2021年中国边缘云计算MEC行业展望报告(文末附全文下载)
推荐:大型工业纪录片《强国基石》第五集《逐梦》及全集
张勇阿里内网发帖回应“女员工被侵害”一事:震惊气愤羞愧(附女员工部分文)
破发还是大涨?!有望成近10年最大IPO!8月9日申购!中国电信A股上市最高募资541亿
强烈推荐!大型工业纪录片《强国基石》第二集《自强》
绽放杯5G消息专题赛开赛!5G消息工作组官宣,联盟理事名单敲定!
强烈推荐!大型工业纪录片《强国基石》第一集《筑基》
元宇宙深度研究报告: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重磅!中央政治局最新定调,关乎房价、企业境外上市、货币政策……
工业互联网大赛冠军,为什么是树根格致?
深夜重磅!3600亿“巨无霸”IPO获批,要募540多亿,影响有多大?10大看点最全解读,中电信回归A股你看好吗?
又一批5G行业消息应用已发布!可以体验使用
5G扬帆起航,妈湾港高标准打造5G+智慧港口荐读: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分享值得一看的十本好书!
来了!西门子家电5G行业消息
5G+五大重点行业,49个重点案例发布!(文末附ppt全文: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报告)
又可以转网了?中国广电董事长表态:两年内实现700MHz 5G全覆盖!(文末附PPT下载)
5G消息30大重要应用案例!商用在即!
任正非金牌员工座谈会: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觉醒年代》
五个厂家5G 700M基站产品对比,谁会胜出呢?
“5G 电力”十大典型应用案例公布!(附揭秘国网、南网)
震惊!价值500万!劫匪开始抢劫芯片!海思芯片暴跌88%!华为表态:坚守!哪怕无法生产也不会裁员!
谋女郎刘浩存代言,中兴正式官宣:MyOS全面适配5G消息(文末附5G消息深度报告下载)
又可以转网了?中国广电董事长表态:两年内实现700MHz 5G全覆盖!(文末附PPT下载)
八大业务应用场景,十大潜在关键技术方向——6G让万物智联成为可能(文末附白皮书下载)
美国发布35页 科技 趋势报告!(文末附原版下载)
重磅!《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发布(PPT解读,文末附下载)
IMT-2030(6G)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文末附下载)
重大决定:综合使用公网/专网等频段!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指南(文末附下载)
《园区5G智简行业网》白皮书发布(文末附下载)
一文读懂5G全产业芯片与终端需求!二十五大核心应用拆解【附下载】
首部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案例集” 来啦!(附下载)
可下载|《2020-2021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
荐读: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白皮书【附下载】
5G专网赋能行业!《5G垂直行业专网设计及部署白皮书》发布!
《5G定位能力开放产业白皮书》发布|附中英全文下载
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文读懂,分类、价值、前景与安全(附报告下载)
6G白皮书-智能、融合、绿色、可信丨附下载
“5G消息RCS”深度分析报告:消息类服务的跃变,2022年B端规模218亿(文末附全文下载)
政府大咖谈工业互联网,各省委书记、省长谈5G、工业互联网!(文末相关文档资料下载)
21个真实案例看5G改变的16大行业!从看病到挖矿影响每个人【附下载】
优秀案例分享: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案例汇编|附下载
自主可控:《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发布(附全文下载)
和合共生,MEC最佳实践白皮书 | 附下载
5G专网哪家强?三大运营商白皮书与相关阅读(附下载)
《5G边缘计算安全白皮书》——共识网络边界和MEC场景,共筑5G边缘计算安全体系(可下载)
白皮书下载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白皮书(2020)》发布
《5G消息技术白皮书》重磅发布!(附下载)
【重要资料】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业界首个《5GMEC边缘云平台架构及商用实践白皮书》发布 | 附下载
重磅可下载:《5G+ICT行业趋势白皮书:创新 求存 谋发展》
《5G确定性网络行业白皮书》发布:助力5G产业应用和运营商新增长
21个真实案例看5G改变的16大行业!从看病到挖矿影响每个人【附下载】
优秀案例分享: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案例汇编|附下载
新鲜出炉: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1-GSMA(附下载)
5G专网及《5G定制网产品手册》解读,可下载
5G消息能否颠覆微信? 看看这份专业对比研究报告!(可下载)
92份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演讲PPT(附下载) | 5G干货分享
5G定制网发布及《5G定制网产品手册》可下载,三类定制网
中国信通院:“5G+云+AI”,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引擎(附PDF下载)
PPT下载 | 《5G时代的车路协同(V2X),让未来交通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