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机知识 » 新疆龟池矿

新疆龟池矿

发布时间: 2021-05-07 04:42:58

㈠ 红土养龟好还是红土矿好

原来红土还能养龟啊,我家的小乌龟都是直接放在盆里面的,就放点水。

㈡ 新疆库车龟兹煤矿简介 龟兹煤矿被什么集团收购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原库车县库孜翁牧场煤矿)

煤矿西井9万吨/年改扩建工程位于库车县东北约100km处库车河西岸,
矿井规模由3万吨/年改扩建为9万吨/年,井田面积约1.085km2。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混合暗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铰接顶梁液压支架爆破落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建设内容主要为地下生产系统、提升系统、地面生产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生产辅助设施、行政福利设施和环保设施等。改扩建工程总投资为3962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为69万元,占总投资的1.74%。工程于2005年11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竣工进入试生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0年11月12日印发

㈢ 龟湖镇的自然资源

该镇辖区内资源丰富,拥有一座特大型叶蜡石矿产资源,矿区面积达2.1平方公里,已探明储存量在1亿吨以上,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蜡都”,素有“世界蜡都”之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泰寿溪、仕阳溪),可开发水力资源达21万千瓦以上;境内还拥有丰富的辉绿岩矿产资源。

㈣ 新疆经典自驾游攻略

禾木—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

「喀纳斯新疆旅游」喀纳斯自然风光 8天7晚 ¥8680/人起

乌鲁木齐-克拉玛依

五彩滩:五彩滩风景区前有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北岸山势起伏、颜色多变,其是由激猛的流河侵蚀切割以及狂风侵蚀作用而共同形成。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每当刮风的时候,沟壑里、岩石下,到处都会发出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怪叫声。

㈤ 龟池中放入锰矿对龟苗有什么作用吗

没什么作用

㈥ 新疆古代矿业文明的秘密

神秘和神奇,这是近年来国外有关单位对全球60多个国家1200名专家学者和旅游人士调查得出对新疆的一个认识。在新疆神秘和神奇中,远古时期矿业文明大放异彩。为什么6000年前就能在昆仑山发现美玉,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创造出如此灿烂的辉煌?为什么在2500年以前就能认识辉铜矿,创造了铜矿开采和冶炼的奇迹?为什么在遥远的汉晋时代就用煤炼铁,在铁器时代开创了中国第一?或许我们可以在对这些问题的解谜中,领略新疆古代矿业文明的风采。

(一)新疆和田玉文化探奇

1.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之地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与矿藏密切相关。早期人类文明是以使用的工具类型划分的,而工具则有赖于矿藏的发现。1849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逊按照人类使用的工具类型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发展模式。但是,不同地区的发展有其特点。新疆地区处于亚欧腹部,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所指出那样:“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的地方是新疆。这四大文化体系是: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美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是几千年以来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正是新疆这一独特的地位,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也正是新疆这一独特地位,使得新疆在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创造出矿业辉煌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玉文化、铜器文化、铁器文化,这些文化中有什么秘密呢?

2.美玉的悠久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昆仑山的先民,在河流中找到一种美丽的石头,它细腻滋润,光泽如羊脂,非常坚硬。这种石头被称为“玉”。这美玉的发现,改写了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史。

昆仑美玉发现的年代,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据笔者初步研究,大约已有六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一时间在我国玉历史中不算是最早的,但是,六千年来经久不衰,在世界的玉石中或许只有昆仑美玉了。

昆仑美玉的名称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昆仑美玉最早是以“玉”为名,它出现在甲骨文和历代的历史文献中。我国玉有多种,为了区别,昆仑美玉又有“真玉”、“琅”、“禺氏之玉”之说。但是,流传久远的还是以产玉的地名命名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以产玉的昆仑山命名为“昆山之玉”,“昆山之玉”是当时三大国宝之一。以后,又以产玉的于阗国命名为“于阗玉”。到了清初,于阗改为和阗,就被称之“和阗玉”。1959年汉字简化将“和阗”改称为“和田”,故称为“和田玉”。所以和田玉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名称。

3.和田玉美名扬天下

和田玉与其他矿产不同,它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社会的、精神的,它登上历史舞台,就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光辉灿烂的玉文化中大放光彩,称誉古今中外。

大约在商代,和田玉已登上中国玉器玉材的统治地位,被誉为中国玉的精英。在我国历代文献中对和田玉有很高的评价。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梦想:“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赞美说:“产玉之处亦多矣独以于阗玉为贵。”

和田玉誉满全球,以研究中国科技史闻名世界的英国李约瑟教授说:“对玉的爱好,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新疆的和阗(于阗)和叶尔羌地方山中和水中是两千年来主要的或许是唯一的产玉中心。”

当今世界,和田玉更为驰名,它已成为我国“国石”候选石之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玉料。

4.光辉灿烂的和田玉文化

和田玉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展现出多姿多彩,在历史上和田玉又有什么样的神奇功能呢?

中华古文明起源: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起源与世界其他文明不同的一个标志就是玉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黄帝时以石为兵、以玉为兵、为铜为兵、以铁为兵之说。考古发掘发现表明,在距今约6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我国用玉的第一个高峰期,有的学者称这一时代为“玉器时代”,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时代。世界上有的古文明因种种原因消失了,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延续了5000年,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玉石之路”:和田玉发现后,当地先民开拓了一条把和田玉运送到中原和中亚、欧洲的路线,这条路线即是“玉石之路”。这条路的形成时间大约有5000~6000年之久,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一条沟通东西方政治、文化及商贸的运输线,也是距离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陆路交通大动脉。玉石之路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东西方交流的第一媒介,不是丝绸,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对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玉器的新时代:我国玉器已有万年历史,用的是各地产出的玉石。以后,经过几千年的挑选,最终选定和田玉是中国玉的精英。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开始,经商到周,和田玉大量出现,已成为王室玉器的主要来源,开辟了中国玉器以和田玉为主要玉材的新时代。中国玉器在世界上被称为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几年来,制成的和田玉玉器精美绝伦。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玉器大多是用和田玉料制作的,其中不少是我国的国宝。

王玉时代:我国学者把夏到清代的这一时期称为王玉时期。这一时代的特点是把和田玉及其玉器进行政治化,成为王室权力、等级、财富的象征。王朝统治者嗜玉如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离不开玉,制定了许多制度。如周代建立的“六器”与“六瑞”的政治用玉制度。“六瑞”就是不同官爵的证明,每逢朝会或祭祀时,诸侯臣子都要执自己的“瑞”以朝见天子,天子也要拿出自己的“瑞”。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都以“昆山玉”作为国家“三宝”之一。从汉代开始到清代,经历了多少王朝和皇帝,作为帝王的玉玺多是用和田玉制作的,授宝之时,有的皇帝还大赦天下。历代宫廷玉器都以和田玉玉器为珍,制作了难以计数的珍品。

“玉德说”:古代先哲以玉比德,提出了玉德说。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就说:“夫玉之所以贵者,九德出焉。”这“九德”包括仁、智、义、行、洁、勇、情、容、辞。春秋晚期大儒学家孔子提出了玉“十一德”说,包括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东汉时许慎又提出玉“五德”说,包括仁、义、智、勇、洁。玉德说把和田玉的玉石品质与道德联系起来,如说玉温润有光泽,代表仁爱;坚硬致密的质地,代表理智;玉有棱角而不伤人,代表正义;敲击时它发出的声音清扬悠长,临了又绝然而止,代表清乐;优良部分不遮掩瑕疵,代表忠;色彩外露而不隐瞒,代表诚信等,这些都反映和田玉的质地、光泽、声音、硬度、韧性等各个方面。“玉德说”为中国人民爱玉、敬玉、崇玉提供了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玉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对玉的爱好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色之一,玉成为忠诚、纯洁、友谊、平和、吉祥、诚信、勇敢、美丽的象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高尚民族气节。人们以玉为美,以玉为荣,以玉为贵,玉成为人们生活习俗的一部分。

友谊的桥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为了表达民族情谊,就以昆仑美玉为媒介。古代玉石之路的开通,正是友谊之路的体现。在古代文献中,在远古时期,居住在昆仑山的西王母曾向黄帝、尧、舜献玉、玉环、玉。西周时期,周穆王不远万里来到昆仑山,与西王母欢会于瑶池之上,在玉山采玉。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已成为西域向中原朝廷进献之宝。以后各个朝代中所用之玉,多为当时西域进献。这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所说:“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朝廷万匹罗。也如元代维吾尔诗人马祖常所说:“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所以,瑰丽的和田玉,架起了各民族友谊的桥梁,是各民族友谊和团结的象征。同时,中国自古以来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说,表明玉也是和平的象征。在人们生活中,以玉相赠,表示友好和爱情。

美的象征:我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玉成为美的象征,在词汇中多以玉进行美化,仅《汉语大词典》里以玉为词根的词、词组就多达1268个。以玉美化已普及到天地山川,花草动物,人物品德,可谓无所不到。以玉命名的就更多,据《中国名人大辞典》,其中玉部名人达1700个。我国古典文学中用玉命名的很多,如《红楼梦》全书据有的学者统计,用“玉”字近5700个,其中人名用“玉”字达5360处,其中贾宝玉出现最多,为3652处,黛玉出现1323处。在词汇成语中也很多,如“金口玉言”、“金科玉律”、“金枝玉叶”、“亭亭玉立”、“美如冠玉”、“冰肌玉骨”、“冰清玉洁”、“金玉良言”等。

玉与宗教:据学者研究,最早用玉的远古时期是巫玉时代。漫长的原始社会的原始宗教,其特点是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术。巫用玉以联系天和神,因为只有玉是事神之物中最为神圣的,它最能代表神灵之形象。所以,在古代先民的意识中,巫是神灵意志的表达者,而玉又是神灵风貌的体现。在周代就以“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之神。对玉的崇拜,古代有“玉衣”、“玉食”,相信穿玉衣尸身不朽,灵魂升天,食玉可以长生不老,这一理念,逐渐地演绎为玉器驱灾避邪的内涵,它的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佛教和道教中,对玉非常崇敬,如道教中有玉皇大帝、玉女、玉郎等,居住的地方叫做“玉墟”、“玉台”、“玉宇”、“玉门”。佛教中用玉制作了许多佛像和以佛教为题材的玉器,陕西法门寺发现世界最珍贵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佛指舍利(灵骨),最内一层是用和田玉制成的玉棺,可见,玉在佛教界的珍贵程度。

玉与文学:文学以玉为题,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诗歌、戏剧、小说,为中国文学繁荣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国的《诗经》和历代大诗人的诗词、《拾玉镯》和《碧玉簪》等戏剧、《红楼梦》等小说,都与玉有关。《拾玉镯》中显示的恋爱婚姻,《碧玉簪》中代表的忠诚爱情。《红楼梦》里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演绎出多么动人的故事。在音乐方面,用玉制成乐器,如玉磬、玉萧,声音特别,非常好听。在历史方面,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中,都有和田玉的记载。

(二)新疆铜器文化——铜矿秘境探踪

1.青铜文明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青铜制造和使用把文明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铜是人类用于生产的第一种金属,最初人们使用的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单质铜,即自然铜。古人用石斧把自然铜开采出来,用锤打成多种器物。但是,自然铜很少,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要求,促使人们找到了硫化物铜矿。硫化物铜矿石大多具有鲜艳而引人注目的颜色,如金黄色的黄铜矿,鲜绿色的孔雀石,深蓝色的铜蓝等。把这些矿石在空气中焙烧后形成氧化铜,再用碳还原,就得到金属铜,称为纯铜。纯铜制成的器物太软,人们把锡掺到铜里去,制成了铜锡合金——青铜。青铜比纯铜坚硬,使人们制成的劳动工具和武器有了很大改进,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开始了新的文明时代。

2.新疆青铜时代

我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00年,共约1500年历史,相当于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新疆青铜时代,据考古资料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700年,这一时期处于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新疆青铜文化遗址分布在天山、塔里木盆地北缘、准噶尔盆地等地区。青铜器以小型工具和用具为主,也有少量大型器皿。常见的有青铜制作的刀、锥、锛、凿、矛、镜等。制作铜器的铜除少量是纯铜和砷铜外,大部分为锡青铜。

在众多的青铜器中以伊犁地区最有特色,其数量之多,器形之大,铸造工艺之精,都堪称为新疆之冠。铜器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具到装饰品都有,小至铜镞、铜耳环,大至铜武士俑、铜锅、铜釜、铜镜、铜盘、铜斧、铜凿等。其中属精品的有青铜武士俑、青铜方盘、对虎铜环、对翼兽铜环、三足铜釜等。青铜武士俑非常特别,俑高40厘米,头戴尖顶小毡帽,双目凝视前方,眉宇间显示出草原武士的威武与自信,上身赤裸,腰系短裙,赤足,左腿弯曲,右腿跪地,两手环握放在腿上。这个头戴尖顶帽的青铜武士俑到底是什么民族?据学者考证为塞人。塞人分布极广,是一个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庞杂的游牧部落联盟,据典籍中有关塞人体型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是一群白种人,是典型的雅利安人种,广泛分布于中亚、西亚广大地区。青铜武士俑的出土反映了他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走进了游牧文明时代,成为真正的马背上的民族。

伊犁地区青铜器的大量出现,但是,铜来自哪里,又有什么样秘密呢?

3.国家级的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

伊犁地区的铜来自何处的问题,通过对神秘的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的发掘找到了答案。

那是20世纪8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线索,对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这个遗址的重大意义得到专家的肯定,以后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遗址位于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的奴拉赛沟中。古铜矿开采时代,据碳14同位素测定,距今2500年左右,大致相当于东周时期,这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一处铜矿遗址。这样古老的铜矿采矿炼矿遗址,不仅在新疆地区是首次发现,就是在全国和中亚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我国最著名的古代铜矿遗址是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时代为西周到汉代,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可与铜绿山铜矿遗址相媲美。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可分采矿和冶炼两大部分。

采矿遗址,现已发现十余处采矿竖井硐口。每一硐口大致5米见方,因年代久远,硐口均已坍毁,而为碎石、沙砾和草丛所覆盖,在硐口周围发现有大量矿石和石器。其中有一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在井壁上横空支撑有上下三层支木。从硐口的位置和线路来看,这些采矿竖井在地面下当时连成一片,形成了互通的网络似的采矿平硐和巷道,构成了一处完整和规模较大的采矿遗址。采矿坑内残留有采矿石槌、骨片和炭块。从采坑遗留的石器分析,那时采矿工具为石器。特别有趣的是,石器的形状和特征都与湖北大冶铜绿山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铜矿遗址所出土的石器极为相似,表明那时各地的人民已有交流。

奇怪的是,经过地质调查,这个铜矿主要为辉铜矿,地表有孔雀石。辉铜矿没有鲜艳而引人注目的颜色,新鲜面为暗铅灰色,风化面为黑色,似乎如铁矿石一样,就是到了现代,一般人也难以认识这种矿石。古人如何能识别这种矿石,这还是一个待解之谜,或许是因为生活在这块大地上的古人智慧非常的高超。

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距采矿竖井不远。现在已经发现了一条埋于地下1.5米、长20米、厚0.5米的炉渣层。在这炉渣层内,发现有多块经过粗炼呈龟背状的冰铜块,重者达10千克。经光谱分析,铜含量高达60%以上,并含有较高的砷,表明矿石很富,冶炼水平很高。从一些黑色、釉质而多孔的炉渣看,孔内尚残留有木炭或木质纤维状的印痕,证明当时是用木炭作燃料炼铜的。当时铜矿冶炼技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是采炼硫化铜矿石,使用“硫化矿-冰铜-铜”工艺,还原熔炼中添加砷矿物,最终产品是砷铜。硫化矿添加砷矿物冶炼砷铜的技术,表明当时的冶金技术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尼勒克县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的发现表明,新疆古时铜矿的探矿、采矿、冶炼都居于当时全国较高的水平,它在我国青铜文化中闪烁着辉煌。

4.金矿开发

在铜器时代,发现开采铜矿的同时还开采金矿。我国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一书中,曾提到“天山多金玉”。《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古书,有的学者称它是第一部地理著作,这部书中不仅多处提到了昆仑山的玉,还提到天山的金,表明那时是金玉并茂。因为玉河中不仅有玉,而且有金,如昆仑山的喀拉喀什河、天山的玛纳斯河等。

(三)新疆铁器文化——铁矿冶炼探秘

1.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地球上最早掌握铁器使用的民族是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就利用天然的铁来制作矛及饰物,这些天然的铁来自天外的陨石。大约在3400年前,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用铁矿炼铁并生产铁器,那时铁器比黄金还贵重。到距今3000年前左右传入欧洲,欧洲开始大规模地使用铁器。铁器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大的革命作用,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中国何时发明铁器,还是一个待解之谜。据考古资料,大约距今2800前的西周末期已有铁器,其冶铁工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铁器时代给中国带来了巨变,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并经过兼并战争,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秦帝国。铁器在秦汉时期进一步推广,到东汉时期最终代替了青铜器。

新疆铁器时代出现年代,据考古资料,大约距今2700年到2200年,相当于东周时期。铁器遗址分布在哈密、吐鲁番、和静、轮台、库车、塔什库尔干等地。出土的铁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兵器,如铁刀、铁剑、铁镰、铁锥、铁釜、铁管等。

2.龟兹古国炼铁遗址

新疆铁器的铁矿从哪里来,铁矿又是如何冶炼的?塔里木盆地北缘龟兹古国发现的炼铁遗址解开了这个谜。

龟兹古国,在今库车、拜城、新和、沙雅和轮台县一带,两汉西域都护府和唐代安西大都护府均设于此,在西域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龟兹国曾经雄霸丝路北道,其强大的国势与丰富的铁、铜矿资源和开发有密切关系。据史料记载,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龟兹地区的冶铸业在西域三十六国中已享有盛名。《汉书·西域传》就记载有该国“能铸冶”。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该地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稍晚些时候则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三千多年以来,在这一地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矿冶遗迹。据调查,在古龟兹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现今阿克苏地区),共发现矿冶遗址36处,其中13处为采炼铁的遗址,21处为采炼铜的遗址,既炼铜又炼铁的1处,石油矿1处。

冶炼铁的规模很大,当时炼铁可供西域三十六国用。比如,阿格村炼铁遗址有4处,其中Ⅲ号遗址炼渣堆积长度将近1000米,宽度在50~200米之间,最厚处可达3米多。可可萨依炼铁遗址面积约6.5万平方米,苏博依冶炼遗址约10万平方米,堆积都以炼渣为主,最厚可达3米。根据调查,当时采矿与炼铁是一体的,铁矿石用的是当地的,煤也是当地的。根据遗址发现的石质采矿工具,说明采矿用的是石器,冶炼技术比较成熟。

炼铁的时代,据阿格村炼铁遗址的测定,至迟在西汉早期。

据考古学者研究,在汉武帝以前,西域地区已以制造一些简单的铁器,在汉武帝以后,在内地的影响下,铁矿开发大力发展起来了。据汉代的史书记载,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一些地区,如若羌、且末、民丰、洛甫、莎车等都有铁矿,多数地区能冶炼铁,制造铁器,在民丰县尼雅、洛甫县阿克其山遗址中出土有铁矿石、烧结铁、矿渣、小坩埚、石凿等。

3.中国古代最早用煤炼铁的记录

经过龟兹古国炼铁的调查,结合历史文献,人们发现新疆对中国炼铁历史有重要的贡献。

炼铁可以用木炭和煤,我国用煤炼铁据考古资料在汉代已开始,但是有文献记载的是新疆库车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66或472~527)所著《水经注》中说:“释氏西域记曰:屈茨(今新疆库车县)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故郭义恭《广志》云,龟兹能铸冶。”《水经注》中引用的两本书作者,均为晋时期人,这说明至迟在晋时期已用煤炼铁;但是如从《汉书·西域传》就记载的龟兹国“能铸冶”看,可能汉代时就开始了。用煤炼铁是冶炼技术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煤比木炭的火力强而持久,可以得到更高的温度。

距今7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看见中国用煤作燃料,非常惊奇,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道,中国有一种“黑石头”,是从山里开采出来的,能够生火,燃起来火力比木柴更大,晚上生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还不熄。那时,欧洲人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都觉得十分新奇。这表明,新疆用煤炼铁已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4.古代矿产开发利用走向多样化

据史书记载,新疆在汉代除了利用铁矿以外,还发现利用了许多矿产,如铜、煤、金、铅、锡、盐、硇砂、雌黄、石油等。

铜矿开采冶炼规模很大,库车县克孜勒亚炼铜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炼渣堆积为主,最厚处可达3米,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碎铜块、矿石、熔剂、风管、陶片和马鞍形石磨盘等遗物。遗址西侧靠近山崖边处残存有炼炉基部的痕迹。这个炼铜地点曾被多次利用,炼铜遗址时代上限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下限可能到公元4~5世纪。

油苗:据《北史·西域传》记载油苗:“(龟兹)其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醍醐,甚臭。”这是我国历史上油苗较早的记录。

㈦ 养龟秘方技术

LZ买的应该是金线龟又叫草龟,金钱龟学名三线闭壳龟一般的价格都在5位数。
一、饲养场地的选择

在人工饲养下,许多龟表现得神经质,觉得不安全。笼子的合理设施和隐蔽的生活空间,可减少这些影响。陆生品种的龟,一般要求水平方向大些。许多陆生龟需要隐蔽的空间,可设置盒子、树桩、石块或其他设施。饲养龟可在室外建池,也可在室内利用洗浴缸或玻璃缸饲养。室外建池的优点是面积大,空气新鲜,阳光充沛,尽可能得到与野外相似的自然条件,适宜饲养200克左右的龟。室内饲养,面积有限,龟爬动受到约束,阳光和空气不如室外,不利于它的生长。但设备面积小,形状自选,美观,可增添室内气氛。
一般重100克左右的龟,其活动面积仅为0.5平方米,池的高度可按饲养龟体长的2~3倍来设计。池壁四周光滑,防止龟逃跑,若池的高度不够,可在池的四周边缘加固翻檐铁丝网。池内的布置,对某些龟可在离箱底20厘米玻璃墙上漆上浓密的黑边,这样会使它们觉得更安全。龟笼的底衬可以放上沙子、盆栽土和树叶,对许多龟来说这都是合适的垫料。许多海龟能养在沙砾和水泥的混合物的垫料上。龟的水生和陆生的环境应当能够拆卸,至少每6个月消毒1次。
作为观赏型龟饲养,一般可采用金缸、陶缸、瓷缸等。在直径为20厘米、高15厘米的器皿中,饲养两三只100克左右的龟较为适宜。饲养多了,水质易污染,且易发生争食现象。如果是同时饲养好几只龟,应设几个取暖、采食、饮水的地点,而且各点之间最后是都在龟的视线之外。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拥挤,减少争食,抢水或取暖位置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平胸龟来说,只能每缸养1只,以防互相咬斗,引起外伤。龟并不是长期生活在水中,它时常需要爬上陆地,因此,在缸内置些石块,以便龟自由攀登。

二、养龟必需品
(1)网兜:可用纱布或尼龙布做成圆形或长方形的兜。用来日常打捞龟粪便或吃剩的残饵。
(2)塑料管:准备1根长1米左右,直径为0.5~1厘米的塑料管,用来抽吸缸底污物等。
(3)温度计、温度表:玻璃仪器商店有售,一般购0~50摄氏度范围内的水温表,用做测量水温和气温。
(4)卫生刷;家用清洗卫生间的球形带柄刷,用来清洗水池和饲养缸。
(5)消毒液:可用每升20毫克的高锰酸钾或适当浓度的“84”消毒液。
(6)饲料盆:可用饭盒盖或其他陶瓷浅盆代替。
(7)饮水器:由于陆龟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故应配置饮水盆1个,一般可采用陶瓷浅水盆,以高0.5厘米左右为宜。

三、饲料的选择

饲料是龟的营养源泉。龟为了维持其生命活动,必须从体外摄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因此,合理、经济地利用各种饲料,是保证龟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存活的物质基础。所以说,选择龟饲料尤为重要。饲料按其来源,一般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矿物性3种饲料。
1、动物性饲料 包括肉类、鱼类、虾类和家禽的内脏等,以及其他活的动物。龟喜爱食瘦猪肉、鱼肉、虾肉和家禽的内脏等。喂前应将硬的外壳、头、刺等锋利物剔除干净,以防划破龟的口腔、食管或肠胃。此外,按龟体型的大小,将食物切成条、块状。因为过大的食物块:一不利于入口;二不利于龟消化。
2、植物性饲料 包括各种蔬菜、瓜果、草类等。植物含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是龟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龟都爱吃,如梨、山芋等龟不爱吃。龟一般喜欢吃苹果、香蕉、番茄、青菜叶、浮萍等。投喂食物前,应将食物洗净并进行消毒方可投喂。苹果、番茄等应切成小块状或小片形,便于龟啃咬。
3、矿物性饲料 近几年,由于龟养殖业的兴起,一些动物饲料厂采用骨粉、鱼粉、微量元素混合剂等研制出专供龟食用的混合饵料。这类混合饲料营养元素较丰富,长期投喂,不会引起营养不良疾病。从饲料厂购买的混合饲料,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投喂。投喂前,用水和植物油将粉状的饲料制成颗粒状,然后直接投入水中。初次投喂时,需观察龟的吃食情况。残剩的饵料应立即捞净,否则,2~3小时后饵料融化散开污染水质。

㈧ 乌龟资料

乌龟与陆龟是群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虫类动物。乌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乌龟可能还不能够像今日一般,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简单的说,乌龟为水栖动物,陆龟则为陆栖动物。乌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乌龟则属于三大龟系里的水龟系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价格:5~10000元一只。

乌龟壳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动,背甲长10一13厘米、宽约16厘米,有3条纵向的隆起。头和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四肢略扁平,指间和趾间均具全蹼,除后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乌龟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泽、水库和山涧中,有时也上岸活动。在自然环境中,乌龟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也吃植物的茎叶。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到了冬天,或者是当气温长期处在一个较低情况下,乌龟就会进入冬眠,各种乌龟的种类不同,开始冬眠的温度也不相同,不过通常都在10~16℃。这个时候乌龟会长期缩在壳中,几乎不活动,同时它的呼吸次数减少,体温降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也相对减少。这种状态和睡眠相似,只不过这是一次长达几个月的深度睡眠,甚至会呈现出一种轻微的麻痹状态。 此外,乌龟还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长较慢,一只500克左右的乌龟经一年饲养仅增重100克左右。但乌龟的耐饥能力较强,即使断食数月也不易被饿死,抗病力亦强,且成活率高。所以乌龟是较易人工饲养的动物,也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宠物。

㈨ 新疆文物古迹有哪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全境地形为“三山夹两盆”自北而南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交通以公路为主,与航空、铁路密切配合联系区内外。面和16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人口1605万,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俄罗斯、锡伯、塔吉克、塔塔尔、达斡克、满等民族。 农业生产以绿洲灌溉为特点,生产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矿藏以煤、铁、石油、盐、金为主。已建立钢铁、石油、煤炭、皮革等多种工业。新疆古称“西域” 是汉唐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传统名产有葡萄干、哈密瓜、杏干、核桃、梨及优良牛、羊、马、地毯、丝绸、铜雕、铜器等。 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经历了亿万年的造地运动,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在雄伟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之间,横卧着平坦开阔的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冰川雪岭、戈壁沙海、森林草原、湖泊河流、高原盆地,在这片占国土总面积1/ 6的广袤大地上,共同构成了博大、粗犷、雄险、奇特的自然景观。 新疆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东西方灿烂的古代文明,许多与新疆大地彼此联系、交融。多条丝路古道和众多的文物古迹构成了新疆宝贵的人文资源。由于干旱少雨,地广人稀,加上受风沙掩埋保护等原因,千年古迹奇迹般的被大量保存了下来。现在,在新疆境内总长为5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南、北、中三道上,到处可见错落的古城、矗立的峰燧、密集的千佛洞、古墓葬、古寺庙以及古屯田。这些独特的历史人文遗迹与奇丽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旅游天地。 首府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交通中心,公路、铁路、航空,辐射全疆。便捷的交通,可以到达新疆境内任何一个旅游地点。多条经济省时的线路,可以提供多种旅游选择。 旅游资源: 乌鲁木齐:红山 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西白杨沟水磨沟风景名胜区 乌鲁木齐动物园 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 南山风景区 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克拉玛依市:魔鬼城 驼铃梦坡沙漠公园 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葡萄沟 艾丁湖 火焰山 坎儿井 坎儿井乐园 高昌故城 阿斯塔那古墓 大漠土艺馆 中国内陆海拔零点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苏公塔 哈 密 市:回王墓 盖斯墓 哈密博物馆 阿 克 苏: 库车县: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库车博物馆 库车大寺 库木吐拉石窟寺 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里亚大峡谷) 天山神秘大峡谷石窟 双龙池 龟兹古城遗址 默拉纳额什丁墓 克孜尔尕哈石窟寺 克孜尔烽燧 苏巴什故城 森木塞姆石窟寺 温宿县:天山神木园景区 喀什地区 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 盘橐城(班超纪念公园) 喀什丝绸之路博物馆 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 哈斯哈吉甫陵墓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图什市:苏丹麻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铁门关 和硕县:金沙滩 若羌县:楼兰古城 博湖县:博斯腾湖 昌 吉 州:五家渠青格达湖旅游区 阜康市:天池 西王母祖庙 吉木萨尔县:五彩湾 奇台县:硅化木园林公园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乐市:怪石峪风景名胜区 赛里木湖风景区 伊犁地区 伊宁市:伊犁河旅游风景区 霍尔果斯口岸 林则徐纪念馆 霍城县: 惠远钟鼓楼与伊犁将军府 石河子市: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南山风景区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阿 勒 泰: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喀纳斯湖观鱼亭

热点内容
去中心路253号 发布:2025-05-25 22:16:15 浏览:913
eth的未来价值 发布:2025-05-25 22:13:41 浏览:300
usdt是什么投资 发布:2025-05-25 21:51:29 浏览:883
以太坊转账出错 发布:2025-05-25 21:46:33 浏览:857
币圈波一下的意思 发布:2025-05-25 21:37:01 浏览:833
比特币交易所圈钱 发布:2025-05-25 21:36:28 浏览:392
中国比特币网上商城官网 发布:2025-05-25 20:31:11 浏览:375
鱼池挖的比特币存在哪里 发布:2025-05-25 20:30:11 浏览:793
eth0和eth1内网外网 发布:2025-05-25 20:19:27 浏览:45
eos和xrp哪个有前景 发布:2025-05-25 20:15:10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