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矿池staking
① 如何参与TRUE Staking
在我们熟知的大部分项目的 Staking 对一个节点抵押代币的数量并无限制,比如 EOS、TRON、Cosmos 等项目;或者通过抵押金率来作出一定限制,比如 Tezos、Wanchain 等项目。但 ETH 2.0 与这些委托抵押模式非常不同,它的每个节点都需要抵押也只能抵押32个 ETH, 如果我有 320 个 ETH,就需要建立 10 个节点。
ETH 2.0 的这种 Staking 设计和它的分片链结构是相适应的,通过强制设定 32ETH 的固定抵押数量可以保证全网节点的数量比较多,也保证了不会有抵押数量巨大的头部节点在某一条分片链上有较为垄断的记账控制权,ETH 2.0 挖矿的去中心化程度会因此得到一定的提升。
区别二:本金与收益不是一种币 ,早期均无法交易
除了 Ontology、Vechain 等双币结构设计的项目外,一般 Staking 挖矿都是「锁什么币,赚什么币」,但是 ETH 2.0 锁定的是 PoW 主链上的 ETH 代币,发放的收益却是信标链上的BETH代币,它们在本质上是两种币。因为两条链并不会很快地实现互通, ETH 与 BETH 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估计也不会完全一致。
在预期明年上线的阶段 0,ETH 2.0 不会有交易功能,即便验证人(节点)退出 Staking,本金、收益也无法从账户中转出,因此早期参与的节点的所有本金、收益都是近乎于锁死的状态,只能等待 ETH 2.0 进一步开发,逐步实现账户交易功能。
区别三:早期不存在去中心化委托挖矿
「委托」这项功能可以使代币与代币所承载的出块权相分离,持币者能够将出块权委托给信任的节点代为参与共识并赢得奖励,这也是使得 Staking 广为大众所认识,并逐渐火热的原因。但在 ETH2.0 的前两个阶段(阶段 0、阶段 1)均不存在去中心化委托挖矿,这意味着持币者只能自己建立节点运行,或者将币交给中心化的矿池代为挖矿,但代挖矿相当于把币转给别人托管,存在本金的安全风险。
第二,需要了解以太坊 Staking 的参与条件。
以太坊 Staking 的参与门槛不是很高,硬件上看,家用电脑的性能就可以运行一个节点。以太坊希望通过低门槛鼓励更多的持币者参与进来,达到尽可能去中心化的目的。
因为持币者不是专业的节点运营商,一般来讲无法保证节点 24 小时运行,因此在经济模型的设计上,以太坊 Staking 对于节点离线的惩罚力度非常小,连续 3 天离线的惩罚在 1% 左右,但离线时间越长,惩罚力度会越大,21 天离线会惩罚 50%。
对于参与者来说,24 小时运营节点可以保证最大收益,同时也要做好节点版本升级、防止「双花」、故障监测防灾等工作,届时会有节点运营商推出专业的节点运营服务。
了解了以上信息之后,让我们看看以太坊 Staking 的收益分析 。
ETH 2.0 的年增发率是随全网质押率动态变化的,以目前公布的规则看,年增发率与全网质押率的增长是 0.5 次方的关系。全网质押率越高,年增发率越高,单个节点的年化收益率越低。全网质押 10% 时,节点的年收益率为 5.72%。
② 什么是POW和POS,二者区别联系
POW:全称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
POS:全称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
区别是:
1、POW机制:工作量证明机制即对于工作量的证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区块链中的一笔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区块)时必须满足的要求。在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构建的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通过计算随机哈希散列的数值解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以生成区块的能力是节点算力的具体表现。
2、POS机制:权益证明要求证明人提供一定数量加密货币的所有权即可。权益证明机制的运作方式是,当创造一个新区块时,矿工需要创建一个“币权”交易,交易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把一些币发送给矿工本身。权益证明机制根据每个节点拥有代币的比例和时间,依据算法等比例地降低节点的挖矿难度,从而加快了寻找随机数的速度。
(2)火币矿池staking扩展阅读: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