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在工作中
Ⅰ 煤矿采矿学几个问题 急急
1.煤矿开拓和掘进所需的巷道后,形成了进行采煤作业的场所称为采煤工作面。
2.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3.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采煤方法。
4.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回采工艺过程。
5.回采工艺过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五道主要工序。
6.按不同的破煤与支护方法,回采工艺可分为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三类。
7.爆破采煤工艺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或溜槽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采空区的采煤工艺。
8.在煤层厚度范围内,根据布置炮眼的排数有单排眼、双排眼和三排眼等几种。双排眼又可分为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
9.装煤有爆破装煤、人工装煤和机械装煤三种。
10.炮采工作面通常采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溜槽运煤。一般在倾角小于20°时,采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输;在倾角大于20°时,有时可采用塘瓷溜槽;倾角大于25°时,可采用铁溜槽或沿底板自溜。
11.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采空区布置方式主要有:正悬臂齐梁直线柱、正悬臂错梁三角柱。
12.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依据煤层、顶板特征、煤层厚度及地面保护要求等不同,主要有全部垮落法、充填法和煤柱支撑法等三种。
13.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加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采空区顶板的采煤工艺。
14.综合机械化采煤指在长壁工作面用机械方式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
15.综采工作面配备的主要设备有:双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自移式液压支架。
16.综采工作面使用的液压支架有:支撑式、支撑掩护式、掩护式三种。
17.液压支架支护方式可分为及时支护和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刮板输送机叫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刮板输送机后移支架叫滞后支护。
18.在开采煤层的底部(沿底板或在煤层中某一高度范围的底部)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用常规的机械化采煤方法进行回采,工作面上方的顶煤,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其破碎,并随工作面推进在支架放出,这种采煤工艺称为放顶煤采煤工艺。
19.放顶煤采煤工艺也有炮采放顶煤工艺、普采放顶煤工艺和综采放顶煤工艺等。
20.放顶煤综采自移式液压支架根据放落顶煤的放煤口的位置可分为高位放顶煤支架、中位放顶煤支架、低位放顶煤支架等三种;根据放顶煤工作面内输送机数目,可分为单输送机放顶煤支架和双输送机放顶煤支架等两种。
21.根据采煤和放煤之间的工序配合关系,放顶煤综采工作面常有:一刀一放、二刀一放、三刀一放等几种。
22.放顶煤支架的放煤方式主要有:单轮顺序放煤、单轮间隔顺序放煤、多轮顺序放煤和多轮间隔顺序放煤等几种。
具体请参考http://www.min123.cn/index.php/mine_aiticl/view/cps-5/id-3536
Ⅱ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是指煤炭的第一生产现场,具有作业空间狭小、机械设备多、视觉环境差、温度高的特点,其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整个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区域。
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又称掘进迎头,是指在为回采工作面做准备时,首先开采一条巷道。这条巷道包含探煤、掘煤、探水、探气等作用,具体说就是一个以掘进为主,
以其他地质条件为辅的单独独头巷道,没有自主的通风系统,无直接通往地面的通道,需要做巷道顶部与两帮的支护,一般为机械掘进和炮掘。
2、设备不同
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乳化液泵站、工作面端面系统。
掘进工作面:对于岩巷掘进装备,主要有凿岩、 支护、 装岩、 运输及辅助设备。凿岩设备发展主要经历了手持式凿岩机→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液压( 气动) 凿岩台车和液压凿岩机。支护设备主要有锚杆钻眼设备和喷浆设备。
锚杆钻眼设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电动锚杆钻机→爬杆式锚杆钻机→钻车式锚杆钻机→支腿式气动锚杆钻机→机载式液压锚杆钻机;喷浆设备主要有潮式、 湿式喷浆机。耙矸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人工装岩→耙斗装岩机→侧卸式铲斗装岩机→挖斗装岩机。
运输机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人力推车→4 ~ 5 t 电机车和矿车→带式(转载)输送机→仓式列车和梭式矿车( 临时矸石仓)。岩巷掘进装备的发展为岩巷高效机械化掘进及其作业线的产生提供更多便利。
3、工作内容不同
采煤工作面,是指煤炭的第一生产现场,也就是直接采煤处。
掘进工作面又称掘进迎头,是指在为采煤工作面做准备时,首先开采一条巷道。
Ⅲ 请问有人知道煤矿采煤工作面如何推进的么
就5分,还大方什么啊,还追加分,不会是一分吧,我不指望,作为一个煤炭人给你解释一下。
在采煤学和采煤工艺这两本教程里都有详细解释,你可以找采矿工程的同学借看一看。
综采工作面的基本工艺流程为:采煤机割煤-拉移支架-推移溜子(超前支护型)或采煤机割煤-推移溜子-拉移支架(滞后支护型)。
液压支架是靠推溜千斤顶拉过去的,可以1架1架移(顺序移架)也可以几架一块移(多架顺序移架)也可以间隔着移(间隔移架),选择何种方式要看工作面的需要而定。
溜子(刮板输送机)也是靠推溜千斤顶推过去的,从工作面一端头移顺序推到另一端头即可。
采煤机是骑在溜子上的,自己有动力(或电牵引或液压牵引或链牵引)。
我就搞不懂了,你连这都不知道,还搞什么研究,要是煤矿用了你的研究成果这不是要害人命吗,煤矿工人容易吗,
高级知识分子啊,历害。
我斗胆建议你学习学习采煤工艺学再去搞研究,这样你的研究成果会更有说服力,如有机会你就到工作面看一看,这样你会更明白。你别怕怕,不是下井就是要出人命的。
另外补充一下,蛇形工作面是指长壁工作面工程质量不过关,工作面不平直,就像蛇形一样。这不是一个专业术语。
如果有好的问题,我可能再追加回答哦
Ⅳ 如何控制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窜下滑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综采(放)工作面的布置由于受地质构造及开切眼倾角等因素所限,工作面开切眼的布置往往与运、回两巷不能垂直布置,存在一个角度,即伪斜角。根据经验,伪斜角一般设计为切眼坡度角(真倾角)的1/3~1/5间。实践证明:开切眼坡度角小于15°的综采(放)工作面伪斜较易调整与掌握,但当工作面切眼坡度角大于10°时,(受采煤机结构、爬坡性能、防滑方式及机身材质所限,一般不超过25°),工作面的实际伪斜较难掌握。生产中实际伪斜还受所用设备(支架、前部后部运输机等)及其连接方式的影响,因而伪斜是一个较复杂、技术性较强的数值,一般通过运、回两巷推进度之差显示。
1 工作面概况
510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6.40m ,含两层夹矸,分三个自然分层,结构为1.5(0.1)3.74(0.05)1.1,煤层厚度稳定。工作面切眼全长153.6m ,循环进度0.6m ,运巷全长660m,风巷全长680m,受地质条件限制,切眼自然坡度为10.1°—18.9°, 平均达15.3°(风巷高于运巷),工作面设计伪斜为4°,采用走向长壁低位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2 伪斜不当对生产的影响
2.1造成刮板运输机(大溜)上下滑动
5103综放面由于伪斜调整欠妥,曾一度造成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导致了刮板运输机机头与转载机搭接的经常性变动,从而改变了运输机与转载机的合理搭接关系。运输机机头过短造成运输机卸煤不畅,在机头形成堆煤现象,严重时可能造成运输机将转载机推至运巷外帮煤壁,致使端头安全出口堵塞,造成停产。
2.2造成挤架、垛架甚至倒架
5103综放面由于伪斜掌握欠妥,初采阶段工作面运输机下滑严重,带动支架底座也向下滑移(支架底座偏向机头方向),后经调整伪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使运输机逐步上移;但由于运输机上窜过程中,向上摆架(修正支架底座的推移方向)不力,致使工作面中部有连续36架支架挤架,其中16架支架垛架、倒架,严重制约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
3 下滑原因分析
工作面伪斜不当主要表现为运输机上窜下滑。当工作面与两巷垂直,采用两端头交互斜切进刀时,工作面支架、运输机呈现出缓慢下滑,下滑的起源是工作面由上端头依次往下推移刮板运输机。当工作面坡度为15.3°(平均),工作面与两巷垂直时,采煤机从上向下割煤,由上向下依次推移运输机时,实测平均每推进一刀,运输机下滑36mm ;采煤机向上割煤,自下往上依次推移运输机时,平均每推一刀,运输机下滑5mm 。
3.1 受地质因素影响
5103综放面为一单斜构造,风巷标高+585m , 运巷标高+518m ,运回两巷落差为:50m,工作面平均倾角15.3°。因而支架、运输机等沿斜面方向会产生一向下的分力,由于支架、运输机自身重量较大,而下滑分力则较小。所以支架、运输机等处于静止状态时,设备不会下滑,只存在一种潜在的下滑趋势。
3.2 受推移方向影响
综放工作面正常生产工序为:采煤机自机头(尾)斜切进刀――割煤――移架――推前部运输机――放煤――拉后部运输机。随采煤机不断割煤,前部运输机被依次逐架推向煤壁。在这种往复循环过程中,运输机发生相对滑动,这种滑动主要通过运输机弯曲段体现,支架推移杆会发生一定量的左向或右向偏置,偏向程度虽然较小,但必竟不是正向推移,因而推移中要向左或右产生作用分力。当采煤机向机头方向割煤时,由机尾向机头逐架推移运输机,产生作用分力向机头侧;当采煤机向机尾割煤时,通过推移运输机产生的作用分力指向机尾。所谓伪斜调整就通过这一原理控制运输机发生下滑或上窜,见图。
采煤机由机尾向机头割煤推移运输机受力分析
3.3 受后部运输机连接方式影响
由于后部运输机的拖移装置可安设在支架底座前端左右任一侧。拖移装置安设在支架左(右)侧,移架或拉后部运输机时,受力矩影响(以支架底座右〈左〉端为支点,底座宽为力臂,对后部运输机的拉力为力),支架将左向〈右向〉旋转一定量,使支架推移千斤顶偏向左〈右〉,(即下端头或上端头)。推移前部运输机时,推力方向向下(上)偏移,从而导致运输机加速向下(上)移动。
4 伪斜量的确定
在大角度倾斜工作面,若工作面与两巷垂直,运输机、液压支架下滑不可避免。将工作面采成伪斜,使下端头超前上端头一定距离,是解决综放工作面支架与运输机下滑最有效的办法。超前距离(伪斜)可由以下方法求得:
(1)设工作面(开切眼)调斜采成与回风巷垂线成α角,若未呈现滑移现象,则运输机将上窜600sinα(mm)。其中,600为循环进度。
(2)实测,当α=0时,每推进一个循环,运输机下滑36mm。
(3)若要运输机不下滑,必须:600sinα=36
所以 α=3°26′
设伪斜距离(运巷较风巷多推进距离)为X,则:X=Msinα
式中:M------工作面长度(153.6m)。
解得: X=9.22m
实践中,将工作面调斜采成下端头(机头)超前于上端头(机尾)10m。
5 调斜防滑方式
5.1 大斜式
实践中,每班对运输机的滑移观察、计量,在运输机与转载机的搭接长度或支架推移杆发生轻微变向时,若机头长,可多推进运输机机头,少推进运输机机尾。即:变原先的两循环中,采两次机头、机尾为采三次机头、两次机尾或采两次机头一次机尾。若机尾长,可多推进机尾,少推进机头,其工艺原理与机头长时相同。在整个“大斜”调整过程中,采煤机都要跑整刀。
5.2 小斜式
运输机下滑过快,不易迅速控制运输机下滑时,也可采用调小斜的方法稳住运输机。即:若机头长时,只采机头,不采机尾。根据实际情况,采煤机一次比一次跑得短(近),工作面形成人为的凸(俗成“肚”),如此可控制运输机下滑。“小斜式”存在严重缺陷,即:易造成挤架。此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架松时)采用。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5.3 支架调向式
运输机如果不与支架相连,无论怎样调整其伪斜,也不可能控制运输机下滑,因而控制运输机下滑的根本是调向后的推移装置。支架调向式就是通过调整支架的推移方向来控制运输机下滑。一般与“大斜式”联合使用,否则很难使支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向。所谓调向式就是:移架时,用单体支柱顶在支架的下滑测,既可适当调整支架的方向,又有利于增加移架力;低位放顶煤综放面还可通过调整后部运输机拖移装置耳在支架上的左右位置,加快支架方向的调整。
5.4 控溜式
人为调整运输机推移方向,阻止其下滑,并逐步回调。即:工作面每5-10架准备一个50t千斤顶,推移运输机前把千斤顶尾部固定在运输机下滑方向的邻架底座前,顶部顶在运输机与本架相连的窝槽内。推移运输机主要通过50t千斤与支架的推移装置来实现。一般与其它几种方式联合使用。
5.5 螺旋式
机尾(头)长时,只采机尾(头),不采机头(尾),但采煤机必须跑到机头(尾),采煤机跑到机头(尾)前,运输机要预先拉回,机头(尾)支架不动。工作面始终保持直线标准。该方式使用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利用支架掩护梁、尾梁侧护千斤调整支架方向。否则易出现挤架、咬架等现象。
5.6 工艺改变式
改变采煤工艺也是大倾角综放面防滑的有效措施之一,即:变双向割煤为单向割煤,采煤机下行时割煤、移架,但不推移运输机;上行时采煤机跑空刀、推移运输机,使运输机每循环都自下端头逐架向上端头推移。从前面分析和实测中可看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运输机的下滑。一般情况下改变采煤工艺的方法与调斜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6 体会和说明
(1)生产中根据运输机下滑情况确定调斜防滑方式。下滑不太严重时,只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在运输机下滑程度较大时,为及时阻止运输机下滑,可联合使用其中多种方式。
(2)工作面坡度较小时,后部运输机拖移装置耳的连接应均匀布置在支架的左右侧(一左一右)。5103综放面由于坡度较大,采取了三左一右的布置方式(工作面左侧高右侧低)。
(3)在整个调斜防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作面工程质量和各设备的完好情况,每循环完成后,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和运输机直线(插小斜式除外),为下一循环做好准备。
(4)调斜的尺度必须把握好。当伪斜已调至理论值左右时,要班班注意观察运输机的窜动迹象(推移杆的方向和运输机轻微窜动),若已出现窜动现象,应停止调斜措施,正常推进几个循环后,再观察运输机的窜动状况,视情况确定是否继续调斜。
5103综放面在切眼大倾角状况下,采取各种方式调斜,有效控制了运输机的下滑,使生产得以正常有序进行。5106综放面切眼最大自然坡度23°,平均为16.8°,调斜防滑技术在该面成功推广应用后,效果显著,在整个回采过程中未出现过一次运输机、支架的上窜下滑,平均月产达到8.1万吨。
Ⅳ 采煤工作面如何区分左右工作面
不是那么简单吧。
对于使用单滚筒采煤机的工作面,选择滚筒的旋向时就要考虑左右工作面。
站在运输顺槽里端,面向顺槽刮板机头,工作面在左侧就是左工作面,在右侧就是右工作面。
Ⅵ 请问采煤机是怎么被运送到采煤工作面的
1.采煤机的割煤是通过装有截齿的螺旋滚筒旋转和采煤机牵引运行的作用进行截割
2.滚筒将煤装在输送机溜槽上,经输送机运送到转载机,经破碎机破碎后落在可伸 缩皮带机上运出
3.装煤是通过滚筒螺旋叶片上的螺旋面进行装载的,将煤壁上切割下的煤运出,再 利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煤抛至刮板输送机溜槽内运走
Ⅶ 某采煤工作面,采高2.0米,采用滚筒直径为1米的单滚筒采煤机,中部斜切进刀,试述其采煤工艺过程。
采煤工艺流程:采煤机中部斜切进刀→割煤→移架→割透下端煤壁→反向上行空刀清理浮煤→将机头推向煤壁→采煤机割到中部(进入斜切进刀段)→移架→割透上端煤壁→将刮板机剩余部分推向煤壁→采煤机反向下行割煤
Ⅷ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本身采煤机就要好多种分类方式,不知道楼主想了解哪种采煤机呢
目前国内的主流综采工作面都用的基本是电牵引(液压牵引的已经很少见了)双滚筒采煤机,也就是常说的长壁式采煤机,不过神华集团的部分煤矿和美国的大部分煤矿也用连续采煤机,属于短壁式采煤机。本身采煤机机构比较多,希望问题详细点。
先给楼主介绍下目前国内的主流采煤机——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
简单说呢,采煤机主要分为截割部和行走部,其他的就可以说是辅助部件了。截割部就是常说的摇臂加滚筒,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减速器,通过摇臂上自带的电机输出动力,最后经减速由滚筒(也就是刀具)完成割煤,装煤,落煤。(煤落在刮板机上,运走)
而牵引部其实也是这个过程,只不过最后的输出部件是销轨轮,通过与刮板输送机上的销排啮合完成行走的动作。
至于其他的电控箱,顾名思义就是控制采煤机的动作的,和一些其他辅助动作的完成。
调高系统就是要完成摇臂的上下摆动,实现目标采高的动作,他是由辅助系统里的调高泵产生高压油从而推动油缸活塞杆,实现摇臂的升降。
采煤机还有些 喷雾冷却系统啊,高压箱部分啊,某些采煤机还有档杆装置和破碎装置。
如有需要了可以继续留言,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下面是从网络里查的一些资料,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滚筒采煤机
一种铣削式浅截深采煤机,由截割部分、牵引部分和动力部分组成。截割部分包括工作机构和减速器,牵引部分包括行走机构(链轮、牵引链及其拉紧装置)和液压传动装置,动力部分包括电动机和电气控制箱。另外,还有辅助装置,包括底托架、电缆架、喷雾装置和信号照明等设备。滚筒采煤机适于在煤层厚度变化小、无夹石、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 15°以下、顶板易于管理的条件下使用。倾角较大时,需装防滑装置。滚筒采煤机骑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上工作,沿工作面往返运行。螺旋式滚筒上装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截齿。滚筒转动时,截齿按一定顺序在煤体上先后截出很多沟槽,使沟槽之间的煤体破落,通过滚筒旋叶和弧形挡煤板装入输送机。滚筒直径为测量到截齿齿尖的截割直径,各制造厂有各种不同的系列,根据采高选定。滚筒宽度相当于截深,有0.6、0.8、1.0、1.2m等几种规格。 滚筒采煤机分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种:
单滚筒采煤机
进刀方式有三种:①先进刀后移机头,一般采用斜切进刀,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进刀时间长;②先移机头后进刀,能充分利用工时,但开缺口工作量大;③进刀同时移机头,进刀简单,时间短,但需强力推移输送机的设备。 割煤方式有两种:①单向采煤,采煤机上行进一刀割煤,下行装煤。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机器装煤,效率高,但工作面割一刀时间长,顶板悬露时间长,一般适用于顶板稳定、采高较大、装余煤量大的煤层。②双向采煤,往返各进一刀。优点是能提高工时利用率,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支护顶板及时,工序紧凑,但采高大时清浮煤工作量大。
双滚筒采煤机
一次采全厚,采煤机两端各有一个滚筒。前滚筒在上割顶煤,后滚筒在下割底煤。两滚筒一般相背旋转,司机左侧滚筒用左螺旋,司机右侧滚筒用右螺旋。也可相向旋转,司机左侧滚筒用右螺旋,司机右侧滚筒用左螺旋。一般采用双向采煤,先进刀后移机头的斜切进刀方式;也可采用进刀同时移机头的正切进刀方式。
Ⅸ 煤矿综采工作面如何验收
采煤工作面验收标准
一、赋分标准:
⑴、割煤:采煤机每块板1分
⑵、推溜:每块板0.3分
拉架:每块板0.9分
⑶、扫货:每块板1分
⑷、端头:前头120分
后头100分
⑸、电钳工:1.3倍(包括零活)
⑹、机 头:1倍
二、要求:
1、端头工大堆货必须清净,机头必须把副架大脚及单柱露出来扫净 加30分);不扫净扣50分。
2、包括电机及减速机下的浮货必须扫净,归三机司机负责,否则不净每次扣50分。
3、机头、机尾回收照常进行,顶螺母每个升井后给3分,帮螺母每个给1分,钢带每条给10分,锚索每个给20分。
4、机头、机尾电机温度,机头归三机司机,机尾归端头工。
5、端头工做头时,支架必须升平,否则每次每架扣50分。
6、扫货工必须把架脚前及推拉缸架下的浮货扫净,否则按货不净处罚,每架扣5分。
7、采煤机司机严禁随意拉底、留底,采高控制在2.9m左右;(采煤机底刀司机享受1.2倍待遇,即当日工分×1.2倍为当日所得工分)。
8、支架工必须把支架拉上线,支架必须升平,严禁出现支架侵头或射箭现象。
9、片帮宽的地方必须超前拉架,否则每架扣5分。
10、采煤机电缆归底刀司机负责,如果电缆夹拉断或掉入运输机里面造成影响生产责任归司机负,每出现一次根据情节进行处罚。
11、支架工拉架时必须保持支架平直,不允许高低出现落差,否则每架扣5分。
12、支架工严禁大柱拉豁鼻子,每出现一次罚50分。
13、跟班电钳工每天早上检修班开会之前必须向检修班汇报井下机电设备状态,如果不汇报影响生产,每次罚300分。
14、电工负责串车 处的环境卫生,否则每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00分。
15、钳工负责转载头前后5米的卫生,皮带滑道、底封板的浮货必须清净,否则每次罚100分。
16、电钳工当班出现的事故必须处理,否则罚100分。
17、跟班干部3班晚7:20分,1班早7点向队里汇报,不汇报罚款50元。
18、各生产班严禁推拉框架脚踏板因货多拱起,出现一次追究负责扫货的班长责任。
19、工作面不允许有弯,超前200mm的每块扣5分,超前200mm以上的每块板扣10分。
20、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工作面严禁打死阀,每发现一架扣100分。
21、采煤机严禁割护帮板或割底,一旦造成扭矩轴断取消当日工分。
22、因各种原因采煤机停止割煤时,司机必须停水,否则扣50分。
23、夜班交班时,必须把采煤机机身货清净,每次加20分,护帮护顶每次加20分。
24、采煤机截齿发现丢失,在班中钳工找时间必须补齐(属跟班钳工本职工作)。
25、支架工必须保证支架直,不允许出现歪斜,如发现歪斜及时侧护板调正,否则每架扣50分。
26、扫货工不允许往架间扔货,否则每架扣5分。
27、机头、机尾帮锚杆必须及时回收,转载机司机及时看管,如回收看管不及时,拉到皮带化每根扣端头班长100分。
28、接班有弯,班中必须吃直,否则不吃直每块板扣10分。
29、验收员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安排班组长,班组长没干的处罚班组长,验收员没发现问题的处罚验收员。
30、支架加长段根据采场情况,必须及时伸缩加长段,亮柱不足200mm或超过800mm,验收员未发现每架扣5分,如安排不干,罚跟班钳工每架5分。
注:其它未尽事宜按队原规定执行。
这是简单的还有很多呢!需要现场掌握 ,我们这1分和3.5角钱
Ⅹ 如何控制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窜下滑,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控制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窜下滑具体措施:
综采(放)工作面的布置由于受地质构造及开切眼倾角等因素所限,工作面开切眼的布置往往与运、回两巷不能垂直布置,存在一个角度,即伪斜角。根据经验,伪斜角一般设计为切眼坡度角(真倾角)的1/3~1/5间。实践证明:开切眼坡度角小于15°的综采(放)工作面伪斜较易调整与掌握,但当工作面切眼坡度角大于10°时,(受采煤机结构、爬坡性能、防滑方式及机身材质所限,一般不超过25°),工作面的实际伪斜较难掌握。生产中实际伪斜还受所用设备(支架、前部后部运输机等)及其连接方式的影响,因而伪斜是一个较复杂、技术性较强的数值,一般通过运、回两巷推进度之差显示。
1 工作面概况
510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6.40m ,含两层夹矸,分三个自然分层,结构为1.5(0.1)3.74(0.05)1.1,煤层厚度稳定。工作面切眼全长153.6m ,循环进度0.6m ,运巷全长660m,风巷全长680m,受地质条件限制,切眼自然坡度为10.1°—18.9°, 平均达15.3°(风巷高于运巷),工作面设计伪斜为4°,采用走向长壁低位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2 伪斜不当对生产的影响
2.1造成刮板运输机(大溜)上下滑动
5103综放面由于伪斜调整欠妥,曾一度造成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导致了刮板运输机机头与转载机搭接的经常性变动,从而改变了运输机与转载机的合理搭接关系。运输机机头过短造成运输机卸煤不畅,在机头形成堆煤现象,严重时可能造成运输机将转载机推至运巷外帮煤壁,致使端头安全出口堵塞,造成停产。
2.2造成挤架、垛架甚至倒架
5103综放面由于伪斜掌握欠妥,初采阶段工作面运输机下滑严重,带动支架底座也向下滑移(支架底座偏向机头方向),后经调整伪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使运输机逐步上移;但由于运输机上窜过程中,向上摆架(修正支架底座的推移方向)不力,致使工作面中部有连续36架支架挤架,其中16架支架垛架、倒架,严重制约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
3 下滑原因分析
工作面伪斜不当主要表现为运输机上窜下滑。当工作面与两巷垂直,采用两端头交互斜切进刀时,工作面支架、运输机呈现出缓慢下滑,下滑的起源是工作面由上端头依次往下推移刮板运输机。当工作面坡度为15.3°(平均),工作面与两巷垂直时,采煤机从上向下割煤,由上向下依次推移运输机时,实测平均每推进一刀,运输机下滑36mm ;采煤机向上割煤,自下往上依次推移运输机时,平均每推一刀,运输机下滑5mm 。
3.1 受地质因素影响
5103综放面为一单斜构造,风巷标高+585m , 运巷标高+518m ,运回两巷落差为:50m,工作面平均倾角15.3°。因而支架、运输机等沿斜面方向会产生一向下的分力,由于支架、运输机自身重量较大,而下滑分力则较小。所以支架、运输机等处于静止状态时,设备不会下滑,只存在一种潜在的下滑趋势。
3.2 受推移方向影响
综放工作面正常生产工序为:采煤机自机头(尾)斜切进刀――割煤――移架――推前部运输机――放煤――拉后部运输机。随采煤机不断割煤,前部运输机被依次逐架推向煤壁。在这种往复循环过程中,运输机发生相对滑动,这种滑动主要通过运输机弯曲段体现,支架推移杆会发生一定量的左向或右向偏置,偏向程度虽然较小,但必竟不是正向推移,因而推移中要向左或右产生作用分力。当采煤机向机头方向割煤时,由机尾向机头逐架推移运输机,产生作用分力向机头侧;当采煤机向机尾割煤时,通过推移运输机产生的作用分力......指向机尾。所谓伪斜调整就通过这一原理控制运输机发生下滑或上窜,见图。
采煤机由机尾向机头割煤推移运输机受力分析
3.3 受后部运输机连接方式影响
由于后部运输机的拖移装置可安设在支架底座前端左右任一侧。拖移装置安设在支架左(右)侧,移架或拉后部运输机时,受力矩影响(以支架底座右〈左〉端为支点,底座宽为力臂,对后部运输机的拉力为力),支架将左向〈右向〉旋转一定量,使支架推移千斤顶偏向左〈右〉,(即下端头或上端头)。推移前部运输机时,推力方向向下(上)偏移,从而导致运输机加速向下(上)移动。
4 伪斜量的确定
在大角度倾斜工作面,若工作面与两巷垂直,运输机、液压支架下滑不可避免。将工作面采成伪斜,使下端头超前上端头一定距离,是解决综放工作面支架与运输机下滑最有效的办法。超前距离(伪斜)可由以下方法求得:
(1)设工作面(开切眼)调斜采成与回风巷垂线成α角,若未呈现滑移现象,则运输机将上窜600sinα(mm)。其中,600为循环进度。
(2)实测,当α=0时,每推进一个循环,运输机下滑36mm。
(3)若要运输机不下滑,必须:600sinα=36
所以 α=3°26′
设伪斜距离(运巷较风巷多推进距离)为X,则:X=Msinα
式中:M------工作面长度(153.6m)。
解得: X=9.22m
实践中,将工作面调斜采成下端头(机头)超前于上端头(机尾)10m。
5 调斜防滑方式
5.1 大斜式
实践中,每班对运输机的滑移观察、计量,在运输机与转载机的搭接长度或支架推移杆发生轻微变向时,若机头长,可多推进运输机机头,少推进运输机机尾。即:变原先的两循环中,采两次机头、机尾为采三次机头、两次机尾或采两次机头一次机尾。若机尾长,可多推进机尾,少推进机头,其工艺原理与机头长时相同。在整个“大斜”调整过程中,采煤机都要跑整刀。
5.2 小斜式
运输机下滑过快,不易迅速控制运输机下滑时,也可采用调小斜的方法稳住运输机。即:若机头长时,只采机头,不采机尾。根据实际情况,采煤机一次比一次跑得短(近),工作面形成人为的凸(俗成“肚”),如此可控制运输机下滑。“小斜式”存在严重缺陷,即:易造成挤架。此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架松时)采用。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5.3 支架调向式
运输机如果不与支架相连,无论怎样调整其伪斜,也不可能控制运输机下滑,因而控制运输机下滑的根本是调向后的推移装置。支架调向式就是通过调整支架的推移方向来控制运输机下滑。一般与“大斜式”联合使用,否则很难使支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向。所谓调向式就是:移架时,用单体支柱顶在支架的下滑测,既可适当调整支架的方向,又有利于增加移架力;低位放顶煤综放面还可通过调整后部运输机拖移装置耳在支架上的左右位置,加快支架方向的调整。
5.4 控溜式
人为调整运输机推移方向,阻止其下滑,并逐步回调。即:工作面每5-10架准备一个50t千斤顶,推移运输机前把千斤顶尾部固定在运输机下滑方向的邻架底座前,顶部顶在运输机与本架相连的窝槽内。推移运输机主要通过50t千斤与支架的推移装置来实现。一般与其它几种方式联合使用。
5.5 螺旋式
机尾(头)长时,只采机尾(头),不采机头(尾),但采煤机必须跑到机头(尾),采煤机跑到机头(尾)前,运输机要预先拉回,机头(尾)支架不动。工作面始终保持直线标准。该方式使用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利用支架掩护梁、尾梁侧护千斤调整支架方向。否则易出现挤架、咬架等现象。
5.6 工艺改变式
改变采煤工艺也是大倾角综放面防滑的有效措施之一,即:变双向割煤为单向割煤,采煤机下行时割煤、移架,但不推移运输机;上行时采煤机跑空刀、推移运输机,使运输机每循环都自下端头逐架向上端头推移。从前面分析和实测中可看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运输机的下滑。一般情况下改变采煤工艺的方法与调斜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6 体会和说明
(1)生产中根据运输机下滑情况确定调斜防滑方式。下滑不太严重时,只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在运输机下滑程度较大时,为及时阻止运输机下滑,可联合使用其中多种方式。
(2)工作面坡度较小时,后部运输机拖移装置耳的连接应均匀布置在支架的左右侧(一左一右)。5103综放面由于坡度较大,采取了三左一右的布置方式(工作面左侧高右侧低)。
(3)在整个调斜防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作面工程质量和各设备的完好情况,每循环完成后,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和运输机直线(插小斜式除外),为下一循环做好准备。
(4)调斜的尺度必须把握好。当伪斜已调至理论值左右时,要班班注意观察运输机的窜动迹象(推移杆的方向和运输机轻微窜动),若已出现窜动现象,应停止调斜措施,正常推进几个循环后,再观察运输机的窜动状况,视情况确定是否继续调斜。
5103综放面在切眼大倾角状况下,采取各种方式调斜,有效控制了运输机的下滑,使生产得以正常有序进行。5106综放面切眼最大自然坡度23°,平均为16.8°,调斜防滑技术在该面成功推广应用后,效果显著,在整个回采过程中未出现过一次运输机、支架的上窜下滑,平均月产达到8.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