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型铁矿扒矿机
Ⅰ 扒矿机要用什么型号的液压油
一般在国内46号抗磨液压油是可以通用的,基本上液压系统都可以使用这种液压油。如果工作温度或者环境温度比较高可以选用高一点标号的液压油,如68号抗磨液压油。
Ⅱ 扒矿机多少钱一台
根据你的作业环境来选适合的扒矿机 便宜的小型扒矿机有几万到几十万的 你可以到成都科力机械和双利机械看下 他们都有官网的。
Ⅲ (二)西昌-滇中铁矿成矿带
该铁矿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其基底包含了太古宙末到古元古代角闪岩相到变粒岩相变质岩和花岗质岩石组成的“康定杂岩”(及与其相当的岩群)与中、新元古代昆阳群或会理群等浅变质地层,以及新元古代的晋宁期花岗岩类等。其上沉积了震旦系和一些显生宙地层,并受到古生代岩浆活动(主要是侵入活动)的明显影响。这是一个南北向继承性多旋回铁矿床重要成矿带,探明铁矿储量达70.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7%。
表2-8 鞍本地区及外围鞍山群各组岩层中条带状硅质铁矿床特征
在成因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铁矿床,其成矿时代最早是中元古代早期或古元古代晚期,为产于大红山群和河口组浅变质细碧角斑质岩系和基性岩建造中的火山 沉积型(铜)铁矿床、铁矿床和高温气液交代型、充填型铁矿床等,组成一个成矿系列,局部还包含了矿浆型铁矿床,分别分布于云南大红山(云南大红山铁矿床)和四川会理西南拉拉厂附近(图2-12)。此外,在会理的其他地点和云南昆明西北鹅头厂等地中昆阳群及其相当的浅变质地层中,也见有同上述类型相似的铁矿床。有的可构成大型矿床。其次,有新元古代与晋宁期和澄江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铁矿床。当时有大规模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主要沿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发生,伴有少量基性岩类。在侵入体接触带及其附近,有以接触交代型为主的和热液交代型铁、锡矿床产出,形成本区的铁锡成矿带。这个矿带北自西昌以北喜德朝王坪,南到云南昆明以南的石屏境内。带内从北而南有泸沽、摩沙营、顺河、长塘等与铁锡矿化有关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泸沽花岗岩的时代较新,同位素年龄为635~716 Ma,属澄江期产物。摩沙营及春以南的花岗岩时代较老,同位素年龄为719~1084 Ma,属晋宁期产物。从伴生矿化看,泸沽花岗岩外接触带主要产有接触交代型为主的和热液交代型铁矿床或(锡)铁矿床。摩沙营岩体和顺河岩体主要伴生有接触交代型锡矿床,次为热液交代型铁矿床。云南境内的石屏龙潭花岗闪长岩体和黑云母花岗岩体接触带则有含钨锡的赤铁矿矿体产出。
图2-12 西昌-滇中地区主要铁矿分布略图
时代更晚的是本带北段攀西地区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它是本区最重要的铁矿床成矿母岩,以往测定的同位素年龄值存在着一些矛盾,含矿岩体大部分侵位于上震旦统白云质大理岩或前震旦系的碳酸盐岩层中,其上多被中生代地层覆盖。看来岩体的主要成矿时代究竟是否属古生代早期或晚期,或兼具两个时代,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来证实。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铁矿床类型,集中分布在北起冕宁,南至金沙江岸,沿安宁河断裂西侧分布,矿带长约320km。在云南牟定等地也有这类铁矿床产出,但规模远不如四川境内的一些矿床。本区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分布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矿带:东矿带分布于安宁河断裂以西和绿汁江断裂以东的狭长地带,包括太和、巴洞、白马、白草和红格等重要地区,是主要矿带;西矿带位于绿汁江断裂西侧,包括攀枝花、萝卜地、安益等矿区(图2-12)。
康滇地轴地台盖层中还有不同时代的沉积铁矿床产出。它们均分布于安宁河-易门深断裂以东。其中以中奥陶统的华弹式铁矿床和中泥盆统的碧鸡山、鱼子甸铁矿床较为重要。
在上元古界双水井组中,赋存有满银沟式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满银沟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面之上,以一套铁泥质胶结石英碎屑为主的碎屑岩,在此含铁岩系之下,不整合面之上分布有变质凝灰岩和中酸性变质火山岩。因此,有人提出铁矿床在成因上可能与火山-沉积有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第一铁矿床研究队,1978)。
西昌地区的中元古界凤山营组和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和火山-沉积碎屑岩中广泛分布有以菱铁矿为主的铁矿床。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或脉状,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以菱铁矿为主,次有赤铁矿,脉石矿物为方解石,次为石英和绿泥石等。代表性矿床有会理凤山营、新平鲁奎山、安宁王家滩等。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986)曾对凤山营组碳酸盐岩和菱铁矿作了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前者为1540Ma,后者为534~846Ma,认为1540Ma代表了地层和原生沉积菱铁矿的年龄,534~846Ma反映了这类矿床的热液成矿时代,说明菱铁矿的形成经历了不止一个成矿阶段。
Ⅳ 铁矿石股票有哪些
600382广东明珠,大顶矿业拥有的铁矿属于露天磁铁矿,开采时只需剥离表面土层即可采掘,铁精粉的完全成本才220元/吨左右,而深洞矿井挖掘的成本则比露天开采高得多,一般在300-400元/吨之间。因此,大顶矿业的盈利能力突出,如2006年1-6月,大顶矿业铁矿产品的综合毛利率高达65.97%。可见,在国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时期,大顶矿业具备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的能力。根据预测,大顶矿业2006、2007年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83亿元、3.14亿元,将为公司带来更为可观的投资收益。另外,大顶矿业还具有储量、区域、扩产、安全等自身优势,区域优越的竞争态势不容替代。
000655金岭矿业,铁矿石领涨龙头将切换至000655金岭矿业, 主营产品铁精粉。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的“纯铁矿石资源型上市公司”。 公司的公开资料显示,预期注入的矿可开采储量是目前铁矿资产的3倍,产量相近。整体上,与全国其他铁矿相比,金岭铁矿属于富矿,但客观讲,整体规模偏小。
安泰集团(600408)于2004年获得山西省原平市梁沟镇的神岩壑铁矿普查探矿权,经过公司控股子公司安泰矿业一年多的组织勘探,探明铁矿石储量 1597万吨,并于2006年2月取得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铁矿石采矿许可证书,此举将使公司获得稳定的铁矿石原料供应,不但进一步降低生铁的生产成本,而且掌握了堪称业内命脉的矿石资源!目前,我国焦炭行业大型企业仅有安泰集团一家,行业垄断优势明显。公司主要从事煤炭洗选、焦炭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冶金焦、生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000762西藏矿业:主要从事铬铁矿的开采和生产加工,以铬、铜、锂的开采、加工、销售为主,拥有资源开采的专营权和特许经营权,资源优势明显,处于垄断经营的地位。公司矿产资源丰富,铬铁矿是我国的短缺矿种,国内每年需求量为150-180万吨,而全国生产量仅30 万吨左右,西藏铬铁矿资源丰富,质量上乘,保有储量名列全国第一。公司还是西藏第一家“湿法炼铜”的企业。此外,公司积极进行锂资源开发,控股子公司的西藏扎布耶盐湖里资源开发产业化示范工程一期已经通过验收,将为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西藏扎布耶盐湖属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能大大提高锂盐产品的产能。
600117西宁特钢,据介绍,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西宁特钢己控制了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下一步着眼于加快开发建设。公司成立了西钢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来将开发青海省内的三个铁矿,其中大沙龙铁矿初探地质储量3200万吨,磁铁山铁矿初探地质储量3500万吨,洪水河铁矿初探地质储量为1210万吨,计划三年建成投产,形成70万吨的产能。业内人士介绍,铁精粉价格己从400元/吨至500元/吨的水平,瓤升至500元/吨,并且由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对铁矿石大幅提价,08年铁精粉价格极有可能继续上涨。
600083*ST博信 :*ST博信的偏转线圈子这块业务彻底剥离,主业转向有色金属开采。一心奔着矿去的*S丁博信先后与云铜集团、云南龙鑫矿业商谈重组,但均告无功而返。 *ST博信因公司资金困难,未能按照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履行还款义务,成都中院将依法强制执行,由此将导致公司所持有的陕西炼石矿业有限公司37. 5%的股权面临司法拍卖。
Ⅳ 滦南县马城铁矿
(一)概况
矿区位于滦南县县城东北约15km,距西北京山铁路滦县东站15km,隶属滦南县马城镇管辖。1971—1977年,由华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514队(后改为515队)进行普查,共完成钻探19848m(34个钻孔),基本分析样1228件。2003年12月,由中冶地质总局一勘院秦皇岛分院(由515队改制)编制了普查地质报告,求得333+334资源量79213.2×104t,其中上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333资源量42132.7×104t。
矿区全部被第四系所覆盖,地势平坦,地势总体北高南低,西略高于东,地表标高15~20m,相对高差3~5m。
(二)成矿地质条件
1.地层
矿区地层简单,为双层结构,表层为第四系沉积物,基底为太古宇滦县岩群变质岩系。
(1)太古宇滦县岩群
该岩群为矿区基岩部分,亦是含矿层位。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浅(角闪岩相),粒度较细的变质岩。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磁铁石英岩等。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地段形成片麻状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
(2)新生界第四系
矿区第四系厚度一般为90~180m,薄处为60~80m,且有由北向南厚度逐渐加大,西部厚度略大于东部的特点。一般地表出露的岩性主要为黏质砂土,其下为砂、砂砾石、黏土等。
2.构造
矿区位于燕山台褶带(Ⅱ)山海关台拱(Ⅲ)西南部,青龙河断裂以东,隶属司马复式向斜东翼。在区域上本区褶皱虽颇为复杂,但由钻探工程及磁测成果证实,矿区岩层、矿体却显现为一单斜构造,总体走向北北西,局部向北东或北西摆动;总体倾向西,倾角30°~50°,且具浅部较陡,深部缓的趋势。据现有工程控制矿区尚未见具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
3.岩浆岩
根据钻探工程揭露,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未见较大的侵入岩体,仅见小规模的中基性岩脉分布,其主要岩性为闪长玢岩,多为顺层产出。
(三)矿体地质特征
1.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根据2003年普查报告资料,矿体分布在南北长5.5km,东西宽1~2km,面积约10km2范围内。矿区内分布南北两个大矿带共6个矿体,南矿带有5个矿体,编号Ⅰ—Ⅴ;北矿带1个矿体,编号为Ⅵ。按其规模Ⅱ矿体最大,其次为Ⅰ矿体,长度分别为3300m、3200m;其他矿体长度900~2700m。Ⅰ、Ⅱ矿体北端尖灭于8—16线间,南端在39线南。矿体走向及平面形态与磁异常曲线走势基本吻合,平面上呈似“S”形,磁异常膨大地段矿层数多矿体厚度大,收缩地段矿层数少矿体厚度薄,尤以Ⅱ矿体表现的明显(图4—12)。
图4—12 滦南县马城铁矿矿体分布示意图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产出,且与围岩产状一致。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膨缩和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基本上由2~6层矿组成,实际上也是个矿带,单层矿厚度由数米至数十米,最厚达90m以上(23线CK96孔Ⅰ矿体)(图4—13);矿带厚度(含夹石,下同)由十几米至150m以上(39线Ⅱ矿体)(图4—14,(图4—15)。
马城铁矿体延深大,以往钻探工程主要控制Ⅰ、Ⅱ矿体,一般延深700~1100m,尚无尖灭之势。因此,各矿体深部具有较大远景。
根据普查报告资料:Ⅰ、Ⅱ矿体占333资源量的95.7%,其中Ⅱ矿体占75.7%;占333+334总量的67.70%,其中Ⅱ矿体占53.30%。各矿体资源量详见表4—8。
图4—13 滦南县马城铁矿23勘探线剖面图
图4—14 滦南县马城铁矿39勘探线剖面图
图4—15 滦南县马城铁矿0勘探线剖面图
表4—8 2003年普查报告各矿体资源量统计表
2.矿石特征
(1)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矿石为磁(赤)铁石英岩,矿物成分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或假象赤铁矿,少量赤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铁镁闪石,少量角闪石、透闪石等。
矿石多为细粒变晶结构,粒径略大于司家营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条带构造,很少量呈致密块状和片麻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亦是富铁矿的特征。
(2)矿石类型及品位
矿石类型:按矿石中主要铁矿物划分,以磁铁矿石为主,占总资源量的96%,赤铁矿石仅占4%;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划分均为石英型铁矿石。矿石工业类型均属需选铁矿石(贫矿),绝大多数为磁性铁矿石。
矿石品位:矿石品位(TFe)较均匀,据普查报告参与资源量估算的1171件样品统计,80%的样品品位大于30%,其中30%~40%的占54%,品位≥40%的占26%。全区平均品位(TFe)为34.70%,其中磁铁矿石品位34.69%、赤铁矿石品位34.93%。从总体上看,矿体品位沿走向和倾斜方向变化均不大,亦未见有系统升高或降低的规律性变化。按矿带统计南矿带品位明显高于北矿带;按矿体统计Ⅰ矿体品位最高达36.16%,Ⅲ矿体最低30.58%;按矿石类型统计,赤铁矿石略高于磁铁矿石。各矿体品位详见表4—8。富铁矿石仅局部隅见,规模很小,最高品位TFe虽可达52.33%,但不具单独开采价值。
(3)矿石氧化程度
根据钻探工程控制,矿石氧化程度较低,赤铁矿石主要在Ⅱ矿体个别钻孔见到,且厚度不大。主要分布在基岩面以下40~60m地段,分布最低标高在-90~-100m,深部钻孔基本上未见。
(4)矿石化学成分及可选性
矿石化学成分以Si、Fe、O为主。矿石SiO2平均质量分数48.35%,SiO2与TFe呈消长关系。矿石S质量分数平均0.21%,P质量分数为0.057%,为低硫低磷铁矿石。矿石其他伴生有用组分钛、锰、矾含量甚微,无综合利用价值。该矿未做选矿试验,鉴于矿石粒径大于临近的司家营铁矿,因此,预计矿石选矿效果定会比司家营铁矿好,特别是矿石绝大多数为磁铁矿石,因此,属易加工易选铁矿石。
(四)磁异常特征
该异常位于滦县—滦南磁异常区司家营铁矿区东5km处,该异常呈近南北向,长4000m,宽1500~1800m带状异常。异常北端走向为北北西向,整个异常长度达6000m左右,异常峰值近2000nT,异常规模较大。从异常形态分析,矿产资源中心分布于异常南部附近。
(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基本上与司家营铁矿南区相似,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另外,矿区东临滦河,因此,未来开采只适于地下开采。目前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程度低,尚未做专门水文地质工作,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待进一步查明。特别是矿区内第四隔水层、基岩水文地质特征,含水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矿山的未来开发利用。
(六)勘查类型及工业指标
1.矿床勘查类型
马城铁矿矿体走向长度一般大于1000m,倾斜延深大于500m,连续展布面积大于1km2,属于大型铁矿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间有夹石,沿走向、倾向具有明显膨缩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形态较为复杂。矿体产状较稳定,呈单斜产出,断裂构造不发育,矿床构造较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品位稳定。综上所述,将该矿床划为Ⅱ勘查类型。勘查工程间距采用:332资源量200m~250m×200m;333资源量400m×200m~400m×400m。
2.工业指标
鉴于马城铁矿与司家营铁矿同属沉积变质铁矿床,且相距较近,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工业指标沿用司家营铁矿的工业指标,即一般工业指标。
(七)矿床成因及远景
根据矿区、矿体地质特征,马城铁矿属受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床,亦称鞍山式铁矿床。
该矿为迁滦铁矿成矿带南部主要矿床,磁异常范围大,矿体个数多、规模大,特别是Ⅰ、Ⅱ矿体长度已达3000余m,厚度有的可达100m以上,延深可达1000m以上,因此,深部具有较大远景。2008年勘查工作见矿良好。估算资源储量达10×108t以上。
Ⅵ 山东朱崖式铁矿
一、矿床概况
朱崖式铁矿以山东省青州市店子铁矿床为代表,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查明铁矿石量6620万吨。褐铁矿矿石TFe含量40%~55%,最高61.74%,平均45.52%(富矿49.92%,贫矿32.83%)。菱铁矿矿石TFe最高含量30.74%,平均29.79%。伴生元素Mn0.8%~1.5%,最高3%;Ti、V微量,与铁呈类质同像;S<0.2%;Cu0.03%~0.07%,最高0.1%;P<0.2%。
二、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区成矿及控矿条件
山东青州店子铁矿区地质图如图8-4所示。
图8-4 山东青州店子铁矿区地质略图
1.地层
区内地层有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是上寒武统凤山组和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
(1)上寒武统凤山组
根据岩性分两个岩性段。自下而上为:
一段:上部为条带状和竹叶状灰岩,中部为紫色竹叶状灰岩和泥岩。泥质偏高,不利于成矿。下部以条带状灰岩为主,中夹紫色竹叶状灰岩和泥岩。厚度大于90 m。
二段:总厚120 m,从上到下分7个自然层:(1)微-细晶白云岩、致密块状灰岩,泥质含量偏高;(2)链条状隐晶灰岩,为深灰色隐晶灰岩;(3)粒屑灰岩,粒屑-变粒屑结构,为以砂屑为主的灰岩;(4)条带状灰岩,为隐晶-微晶结构的竹叶状灰岩,泥质含量高;(5)花斑状灰岩,由隐晶-微晶方解石组成的高钙灰岩,是最主要的含矿层位;(6)白云岩,含白云石90%以上,多被矿化;(7)条带状粒屑白云质灰岩,由白云石和方解石组成,含粒屑超过50%,在构造有利部位,也可富集成矿。
(2)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
总厚70 m。下部为褐黄色-浅肉红色厚层含泥质白云岩,上部为灰白-浅红色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及燧石条带,矿化强,为含矿层位。
2.构造
矿区位于淄河断裂带北段,以断裂构造为主。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有NNE向、近SN向和NEE向3组。
1)NNE向断裂:以F9为代表的淄河主干断裂长数十千米,走向20°~30°,呈舒缓波状,倾向SE,倾角80°以上,宽20~60 m,东盘上升,西盘下降,垂直断距120~270 m,为高角度逆冲断层。经多次先张后扭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层间破碎,为矿液充填、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近SN向断裂:在矿区东侧,长1200 m,走向5°~10°,倾向NW,倾角80°左右。该断裂在深部限制了储矿构造向东发展,使矿化终止其附近。
3)NEE向断裂:走向55°~70°,倾向NW,倾角80°以上,呈舒缓波状,也是重要的含矿构造。
3.岩浆岩
岩浆岩不发育,只有呈岩床产出的辉石闪长岩、含辉石闪长玢岩、黑云母闪长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和呈脉状产出的拉辉煌斑岩、云斜煌岩、云煌岩、闪长岩等。以辉石闪长岩、闪长岩和拉辉煌斑岩最常见。
(二)矿体特征
矿体剖面如图8-5所示。店子铁矿床全部由隐伏的矿体组成,沿NNE向展布,总长3500 m,宽300~1500 m。以F9断裂为界,分为断东、断西两大部分,断东10个矿体,断西1个矿体。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局部呈扁豆状,其形态受断裂构造和层间构造控制,寒武系凤山组为主要赋矿层位,仅有个别小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三山子组中。矿体走向与F9断裂的走向(20°)一致,倾向NW。
断裂以东矿带总厚数米至240 m不等,矿带内各矿体平行重叠出现,垂直间隔6~80 m。矿带内各矿体厚度一般在数米至数十米之间,最大厚度105 m。断裂西侧为单一矿体,厚度一般10 m左右,最大厚度40余米。矿体最厚地段分布在矿区南部F9东侧,远离F9矿体厚度逐渐变薄,直至尖灭。
断裂以东矿体主要由褐铁矿矿石组成,次为菱铁矿石。菱铁矿矿石主要分布在12线以南,处于矿带的下部,Ⅴ矿体下部和Ⅷ、Ⅸ、Ⅹ矿体基本由菱铁矿矿石组成,其他矿体也有少量菱铁矿出现。断裂以西矿体则全由褐铁矿矿石组成。
(三)矿石特征
矿区内矿石分为褐铁矿矿石和菱铁矿矿石两个基本类型。
褐铁矿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针铁矿;其次为纤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少量软锰矿-黝锰矿、硬锰矿、镜铁矿、黄铁矿、黄铜矿以及磁铁矿、锐钛矿等。其中,褐铁矿、针铁矿是主要的矿石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少量为重晶石、泥质物以及橄榄石、黑云母、透辉石、阳起石、磷灰石、碳硅石、锆石等。
图8-5 店子铁矿勘探线剖面图
菱铁矿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矿物由菱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镜铁矿及磁铁矿组成;脉石矿物有石英、铁白云石、绿泥石、重晶石,其次是黑云母、透辉石、碳硅石、磷灰石、锆石等。
褐铁矿矿石的结构有网格状、胶状和土状;菱铁矿矿石为中-细粒变晶结构。
按结构构造特点,褐铁矿矿石又可分为致密块状、蜂窝状、粉粒状、条带状、葡萄状、网格状等构造类型。其中,以致密块状、蜂窝状、粉粒状、网格状几种矿石较普遍,是组成褐铁矿矿体的主要矿石类型,致密块状、蜂窝状和粉粒状矿石为富矿矿石类型;网格状属贫矿矿石类型。
菱铁矿矿石分为粗粒菱铁矿矿石和细粒菱铁矿矿石两种。菱铁矿矿体主要由前者组成,后者极少见,均分布于矿体边部。
褐铁矿和菱铁矿的过渡类型矿石数量不多,但也常见。
(四)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硅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镜铁矿化及岩石的褪色现象等。
三、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目前对朱崖式铁矿的成因存有多种认识,这些认识的相同之处是都肯定了断裂对成矿、控矿的重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对矿质的来源存在争议。
根据店子铁矿床褐铁矿与菱铁矿的相互依存关系,含矿热液的交代作用及稳定同位素测定资料,可以认为:中低温含矿热液的充填交代作用形成以菱铁矿为主的矿床基础,后经氧化淋滤作用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新的结构构造特征的以褐铁矿为主体的工业矿床,其成因应定为现代风化沉积型铁矿床,即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成矿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两个阶段(图8-6)。
1.菱铁矿成矿阶段
位于地壳深部的中基性、碱性超基性岩浆,因分异作用派生出含矿热液,矿液沿构造带运移扩散;沿途携带和溶解了各层位中的有用组分,在构造继承性活动的驱动下,以中低温状态充填于不同围岩的容矿构造部位,形成以充填和交代作用为主的似层状菱铁矿体。
(1)铁质来源
下古生界地层,特别是店子铁矿的成矿围岩Fe含量很少,仅为千分之几,应视为有利矿液交代的外部条件,或仅能提供部分铁质,而不能视之为矿源之本,含矿热液才是铁矿的主要来源。根据店子铁矿床菱铁矿中氧同位素测定结果,δ18O为9.03‰~11.16‰,矿体围岩(石灰岩、白云岩)δ18O为16.38‰~25.06‰,可见菱铁矿与围岩氧的来源不同,推测菱铁矿中的氧与含矿热液有关。菱铁矿碳同位素测定δ13C为-2.03‰~-8.4‰,与岩浆成因的碳酸岩δ13C值(-5.0‰~-8.0‰)相当,说明菱铁矿是岩浆热液的产物。硫化物δ34S为6.4‰~16.8‰,也显示出岩浆热液硫的特征。矿区菱铁矿为半自熔性矿石,SiO2含量在10%~20%之间,明显高于未矿化的围岩及沉积型菱铁矿。菱铁矿SiO2含量高是含矿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Fe和S都来源于深部的含矿热液。
(2)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图8-6 朱崖式铁矿成矿模式图
菱铁矿内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0~250℃,显示热液成矿特征。另外,菱铁矿中石英脉、重晶石脉均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物,它们与菱铁矿的形成温度是一致的。
菱铁矿的上述特征说明,菱铁矿是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及pH和Eh值较低的环境中生成,含矿热液来自于深部的中基性、碱性超基性岩浆。
2.褐铁矿成矿阶段
褐铁矿是店子铁矿床的主体,褐铁矿主要由菱铁矿经风化淋滤作用改造而成,少数为接续菱铁矿的成矿过程直接形成。在菱铁矿成矿的晚期阶段,由于构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环境相对开放,Eh值增高,另外伴随矿液上升,不断吸收围岩中的碱性成分,促使溶液由酸性向碱性转变。随氧化条件的改变,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碱性介质又加速其沉淀,直接形成褐铁矿。
但就整体而言,大部分褐铁矿是菱铁矿的表生氧化产物。店子铁矿床中的褐铁矿体多位于菱铁矿体之上,有的同一矿层上部为褐铁矿,下部为菱铁矿,二者之间为一种过渡关系。上述情况的产生与矿区氧化界面有关,即氧化界面以下为菱铁矿,氧化界面以上为褐铁矿。店子矿区的氧化界面深度400 m±(标高-240 m±),个别浅部残存的菱铁矿体是因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未被充分氧化的结果。氧化作用不仅使矿石类型发生改变,而且由于其他来源的铁质的加入,扩大了矿床规模,提高了矿石品位。随着菱铁矿向褐铁矿的改变,矿石的结构及矿石品位亦发生变化。初期阶段褐铁矿沿菱铁矿的裂隙解理进行交代,形成网格状构造;褐铁矿进一步发育,形成密集网格状,菱铁矿则作为交代残余存在;伴随着淋滤作用,其他碳酸盐包体逐渐流失,形成网格或蜂窝状空间,之后,随着残余矿液的上升,及不断进行的淋滤作用,矿质沉淀后冷却速度加快,充填网格或蜂窝状空间,形成致密状矿石,其边部和较大空洞的内壁则出现胶状、葡萄状、钟乳状等构造。
在成矿作用的末期,普遍出现碳酸盐化,形成铁白石、铁方解石、方解石细脉和网脉。有的充填原矿石之空洞,形成杏仁状构造。
Ⅶ (八)其他类型铁矿床
这里指的主要是在成因上争论较多,目前尚难以确定的铁矿床,如内蒙古白云鄂博和海南石碌铁矿床等,因此暂把它们列入其他类型铁矿床范畴。
1.白云鄂博铁矿床
白云鄂博铁矿床位于内蒙古包头以北,是我国巨大的铁-稀土(铌)矿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轻稀土矿床,铁矿储量也为超大型(14.68亿吨)。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地台的内蒙古地轴北缘,北与内蒙古优地槽造山带相邻。
矿床产于中元古代早期白云鄂博群中,后者主要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和白云岩等组成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在区内构成走向近东西的复向斜。白云向斜是一个次一级的复向斜,其核部由黑色富钾板岩组成,两翼为白云岩。本区的铁、稀土、铌矿化主要分布于此向斜内。
区内侵入岩发育,大多分布在南部,包括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等。黑云母花岗岩按其化学成分,属钙碱性和碱性花岗岩的中间成分,其同位素年龄值为255~264Ma,属海西期产物。
铁(稀土)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白云岩中,含矿带东西向16km,南北宽1~2km。整个矿区可分为3个矿段,即东矿、主矿和西矿。
根据组成矿石的脉石矿物和含铁矿物的种类不同,可划分出6种主要铁矿石类型:萤石-钠辉石-钠闪石-磁铁矿及赤铁矿型、萤石-赤铁矿及磁铁矿型、钠辉石-磁铁矿型、钠闪石磁铁矿型、白云石-磁铁矿及菱铁矿型、黑云母-磁铁矿型。另外还有钠辉石型、白云石型、透辉石型和黑云母型铌、稀土矿石。在这些矿石中,磁铁矿和赤铁矿只占次要地位。
矿区内交代现象十分普遍,蚀变作用主要可分为4个阶段:
1)镁夕卡岩阶段:见于矿区东部黑云母花岗岩和白云岩接触带。所见矿物有透辉石、金云母、硅镁石、透闪石、萤石、磁铁矿、铈磷灰石、方钍石、独居石、褐帘石、硅钛铈矿、烧绿石和铌钙矿等。
2)早期钠、氟交代阶段:在东矿、主矿和西矿段广泛发育,主要表现为钠闪石化、黑云母化和萤石化,伴生钠闪石型、白云石型、萤石型和黑云母型等铌、稀土、铁矿化。
3)晚期钠、氟交代阶段:主要发育在主矿和东矿段,并叠加在早期钠、氟交代产物之上,形成钠辉石型铌和稀土铁矿石、钠闪石型铌和稀土矿石及条带状萤石型铌和稀土铁矿石。
4)晚期脉状矿化蚀变阶段:形成各种交代细脉,所见矿物有钠闪石、钠辉石、石英、钠长石、萤石、方解石、重晶石、黄铁矿、易解石、包头矿、氟碳钙铈矿、黄河矿和金绿宝石等。
矿石含铁品位TFe为31%~36%,平均为34.01%,富矿品位TFe为45%~55%,含TR2O32%~8%,(Nb,Ta)2O5为0.05%~0.1%,P为0.3%~1%,F为2%~10%。
关于矿床成因,目前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①特种高温热液交代成因;②沉积变质-热液交代成因;③碳酸盐岩浆侵入成因;④含稀有金属碳酸岩浆的火山-沉积成因等。
2.石碌铁矿
海南石碌铁矿是闻名全国的大型富铁矿矿床,是炼钢矿石的生产基地。矿床位于华南造山系南缘、海南隆起的西北部。含矿地层为新元古界[(975±8.6)Ma]石碌群,为一套浅变质具类复理式沉积特征的板岩-千枚岩、变粉砂岩、石英岩、白云质大理岩。由于附近有晚海西期(249Ma)花岗岩产出,因此又遭受了接触变质(交代)作用,形成透辉石-透闪石夕卡岩和石榴子石夕卡岩等。
图2-10 海南石碌铁矿8a线剖面图
矿体呈似层状主要产于轴向近东西的向斜轴部(图2-10)。铜钴矿体产于铁矿体下部。铁矿石主要由鳞片状赤铁矿和石英组成,含微量磁铁矿,局部见菱铁矿。铜钴矿体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含钴黄铁矿、含钴磁黄铁矿、辉钴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等。
铁矿石平均品位TFe达51.15%;铜钴矿石Cu平均为1.58%,Co为0.307%。铜钴矿中还伴生Ag、Ni等有益元素。矿石构造,富矿以片状构造为主,贫矿以块状、条带状为主,次为角砾状。
关于矿床的成因,20世纪50年代大都认为是夕卡岩型,70年代初,沉积变质成因观点占优势,但也有人认为是火山-沉积铁矿或是沉积变质热液加富等。笔者曾到石碌铁矿作过短期考察,也曾对原苏联克里沃罗克、库尔斯克和我国鞍山、冀东、新余等地的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进行过考察,认为石碌铁矿与这些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异多于同,不好对比。因此,有关其成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Ⅷ 15型绞车扒矿机怎么拆装
还是找一些专业的人员进行拆装吧,因为这种情况下会比较的安全,不要随时试试拆装,不然的话可能会损坏里面的一些零部件的。
Ⅸ 庞家堡沉积型铁矿
1.矿床概况
庞家堡铁矿区位于宣化市东部约44km 处,其西南距下花园煤矿约23km,宣化-庞家堡铁路线和宣化-赤城公路由矿区通过。
庞家堡铁矿的矿化带长约12500m,厚约23.33m,贯穿全区,共4层铁矿,连续矿化的有3层,合计厚约6.33m。矿层走向为NE40°~50°方向,倾向SE,倾角为25°~35°,与地层产状一致,向南倾角变缓(图2-20、21)。
图2-20 张家口市庞家堡铁矿区地质略图
(据《中国铁矿志》)
Chg—高于庄组白云岩;Cht—团山子组白云岩;Chch—串岭沟组白云岩;Chch—常州沟组白云岩;γ—燕山期花岗岩;1—铁矿体;2—实测断裂;3—推断断裂
图2-21 张家口市庞家堡典型矿床34勘探剖面图
(据《中国铁矿志》)
Q—第四系;Chg—高于庄组白云岩;Chd—大红峪组石英砂岩;Chch—串岭沟组砂页岩;Chc—常州沟组石英岩;1—铁矿体;2—钻孔位置
第一层:鲕状赤铁矿,该铁矿层的顶部或底部有约0.47m 厚的菱铁矿,呈层状产出,长约12500m,厚约2.24m。
第二层:鲕状、肾状赤铁矿,厚度约1.27m。
第三层:肾状赤铁矿,厚0.82m,矿体基本连续。
第四层:肾状赤铁矿,仅见于个别地段,呈似层状产出。
第一层铁矿的TFe品位约49.21%,第二层铁矿的TFe品位约41.90%,第三层铁矿的TFe品位约42.99%,全区平均品位约45.28%。
矿石类型以赤铁矿为主,其次是磁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偶有呈鲕状的黄铁矿存在。矿石构造可以分为鲕状、肾状及块状,鲕状构造多见于矿带上部,肾状构造见于矿带底部,矿带中部鲕状、肾状两种构造均有,而以鲕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有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等。
该矿是“宣龙式”铁矿的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属元古代浅海沉积型铁矿床。矿区包括下仓、田家窑坝口及庞家堡,是宣化钢铁公司矿石的原料基地之一。全区铁矿累计探明储量8317.1万吨,其中A+B级3699.8万吨,A+B+C级矿石7242.3万吨(《中国铁矿志》姚培慧等,1993)。
2.成矿地质背景及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成矿地质背景
大地构造上,本区属燕山准地槽西北端,内蒙古台背斜的南缘,铁矿富集地段与背斜边缘平行。根据对元古宇的研究结果,可将燕山准地槽西北端划分为次一级地质构造单位,称其为“宣龙向斜”。
宣龙向斜的褶皱基底为在吕梁运动前即已经硬化的新太古界桑干群,为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斜长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和角闪透辉变粒岩等构成(图2-22a)。长城系高于庄组以不整合关系盖在基底之上,庞家堡附近厚度有1500 m以上。在高于庄组以上不整合有上侏罗统髫髻山组,厚度不一,以安山岩为主。区内有燕山期酸性岩浆岩侵入体,可分二期,一期为红色粗粒花岗岩,在晚侏罗世以前侵入;二期为灰色黑云母花岗岩,在晚侏罗世后期白垩纪前期侵入。前者临近庞家堡矿区西端,使赤铁矿还原成磁铁矿。
(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20万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图2-22d)上,庞家堡矿位于大范围低缓平稳的背景场中出现的近EW 向展布的弱磁异常带内,与近EW 向展布的似椭圆状磁力高异常对应,异常强度为200~400nT。航磁化极处理结果(图2-22e),局部异常更加突出,并整体向北移动,庞家堡铁矿处于近EW 向展布的似椭圆状磁力高异常的南侧梯度带上。
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图2-22b),庞家堡铁矿位于近EW 走向的平稳宽缓重力高异常北侧梯度带上;剩余重力异常图中(图2-22c),庞家堡铁矿则处于NW 走向的剩余重力高异常带与N W走向重力高异常带的交汇部位。
3.矿床地质及局部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1)矿床地质
矿床产于宣化-后城向斜北翼,即从宣化的烟筒山向东经庞家堡、辛窑、大岭堡至赤城以东,褶皱舒缓、宽阔。向斜构造主要由元古宇长城系构成,地层走向为NE50°方向,倾向SE,倾角250~35°,向南东倾角变缓。西端受花岗岩侵入和断裂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层和矿层的走向、倾向都发生了变化。
长城系从下到上为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常州沟组及串岭沟组中。
常州沟组:主要为石英岩,厚约135m。下段为白色石英岩,其下部为中厚层细粒石英岩,底部常见斑点状褐铁矿;往上为紫色薄层含铁砂质页岩、砂岩及粉红色石英岩、紫色薄层石英岩,见粗大交错层及波痕;上段为白色石英岩。交错层及波痕均较发育。
串岭沟组:主要为页岩,厚约70m。下段为含矿带,由下而上为砂页岩、含矿层和砂页岩;上段为页岩系,其下部为黑色致密均一层理的炭质页岩,顶部常夹薄层菱铁矿,上部为灰绿色叶片状隐蔽层理页岩。
团山子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厚约200m;大红峪组,岩性主要为砂岩,厚约150m;高于庄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厚约955m。
图2-22 张家口市庞家堡沉积型铁矿典型矿床所在区域地质矿产及物探剖析图
a—地质矿产图;b—布格重力异常图;c—剩余重力异常图;d—航磁ΔT等值线平面图;e—航磁ΔT化极等值平面图;f—航磁Δ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等值线平面图
1—第四系;2—侏罗纪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3—侏罗系中统含煤沉积碎屑岩及陆相中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4—中元古界浅变质白云岩及碎屑岩;5—太古宇—元古宇片麻岩、斜长角闪岩;6—太古宇英云闪长质片麻岩;7—太古宇杂岩;8—太古宇二辉及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9—太古宇二辉及黑云斜长片麻岩;10—白垩纪花岗岩类;11—侏罗纪正长岩类;12—古元古代正长花岗岩类(注:地质图原图比例尺1:25万,重磁数据比例尺1:20万)
(2)局部地球物理特征
1:10万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图2-23b)上,庞家堡铁矿区位于大片升高磁场区中出现的、近EW 走向的局部升高磁异常的东端梯度陡变带上,异常曲线较为宽缓,西部磁力高异常强度约为600nT,北侧伴生明显的负异常;矿区所在位置磁力高异常强度约为400nT,北侧伴生负异常不明显。航磁化极处理结果(图2-23c),局部异常更加突出,并整体向北移动,矿区处在近EW 向展布的似椭圆状磁力高异常的东端,南侧有明显负异常伴生。
图2-23 张家口市庞家堡沉积型铁矿典型矿床所在地区地质矿产及物探剖析图
a—地质矿产图;b—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c—航磁△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等值线平面图;d—航磁△T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1—第四系;2—侏罗系白旗组并层;3—侏罗系髫髻山组;4—侏罗系门头沟组;5—震旦系高于庄组;6—蓟县系雾迷山组;7—太古宇谷咀子组;8—太古宇单塔子群;9—黑云母花岗岩;10—斑状花岗岩;11—石英正长斑岩;12—石英正长斑岩;13—正长斑岩
4.岩(矿)石物性特征
岩(矿)石磁性参数统计结果,磁化率平均值:含铁矿砂质页岩为11.21×10-5SI;太古宇变质岩为2611×10-5SI;砂岩为13.02×10-5SI;石英岩为0.22×10-5SI;白云岩为3.75×10-5SI;花岗岩为554×10-SI。
岩(矿)石密度参数统计结果,平均密度:褐铁矿为4.5g/cm3;太古宇变质岩为2.67g/cm3;砂岩为2.64g/cm3;石英岩为2.70g/cm3;白云岩为2.80g/cm3;花岗岩为2.54g/cm3。
物性统计结果表明,庞家堡宣龙式铁矿及长城系的磁化率值比太古宇变质岩的磁化率值低,在磁场中多表现为负磁场或弱缓低磁异常,大片高磁异常场多为太古宇变质岩的反应;庞家堡宣龙式铁矿及长城系的密度值比太古宙变质岩的密度值高,重力场中多表现为局部重力高异常。
5.铁矿找矿标志
地质标志:
(1)太古宇变质岩为庞家堡铁矿的矿源层,可以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2)长城系常州沟组及串岭沟组为主要赋矿围岩,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重磁异常标志:
(1)重、磁同高的局部异常或局部重力高异常(磁异常不明显),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2)航磁区域背景为负磁场,而区域背景上叠加的重、磁同高带状大异常,通常反映古老变质岩,也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指示矿源层)。
Ⅹ 模型三 玢岩型铁矿床找矿模型
一、概 述
玢岩型铁矿是产在富钠质的辉石玄武安山玢岩 - 辉长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内或接触带中的铁矿床。典型矿床产于中国南京—芜湖地区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同偏碱性的玄武安山质岩浆的火成侵入活动有密切关系。玢岩铁矿成矿型式划分如表 1 所示。
表 1 玢岩型铁矿成矿型式划分
图 6 中国宁芜白象山铁矿床 5 线磁异常剖面图
图 7 中国宁芜姑山式铁矿床 0 线重磁异常剖面图
8)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其最大值大于 3. 06 时,异常多为矿体引起,而正梯度异常中心对应着矿体的重心位置,半极值的宽度对应着矿体水平方向的延伸。
9) 视磁化强度异常,若强度相当高,则多是磁性铁矿引起。
10) 电测深异常,矿体对应的是低阻,高阻与低阻间出现的梯度带异常,对应的往往是接触带与矿体。
B. 间接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1) 重力高与重力低之间,平面上出现明显的梯度带,而且有一定的延伸,则反映的往往是断裂带或接触带。
2) 磁异常呈线状或串珠状分布,或者地磁航磁成线状的负异常,可以推测有断裂带存在。
3) 磁异常沿走向明显错位,错位往往是横向断裂的反映。
4) 有一定走向长度的重力高异常,往往对应着正向构造单元,如背斜或岩体隆起等,重力低对应着负向构造单元,如向斜凹陷等。
5) 频率测深等值线成直立或倾斜的线状分布,则异常往往是断层引起。
6) 线状磁异常产生原因,是断层中侵入的磁性岩体引起,孤立的磁异常中间梯度缓,边部梯度陡,并有一定强度的视磁化强度异常,则异常是岩体引起。
7) 磁异常大范围内较乱,异常有正有负,其场值高低不等,作上延数字处理后异常消失,则异常为火山岩引起; 若异常不消失,而其形状变规则,梯度变得圆滑,则异常为岩体引起。
8) 在一个大而低缓的磁异常边部,有成环状分布、走向变化的局部异常,对应的是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
9) 环状、连环或环套环的遥感影像可指示出火山机构和成带成群的矿床。
( 3)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宁芜地区地球化学面上工作对找铁矿意义不大,所以没有系统做化探工作,仅在马鞍山东部丹博地区作过零星 1∶ 1 万岩石化探,局部有 Cu、Au 异常显示。
( 4) 主要勘查方法
首先通过 1∶ 1 万 ~1∶ 2000 的地质测量,全面、系统查清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并通过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构造学等进而了解其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评估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航测基础上,开展 1∶ 1 万 ~1∶ 5000 的高精度磁测扫面,确定异常形态与分布范围,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配合同比例尺磁测的重力测量,重磁同步,为进一步工作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如工作区构造复杂、矿体埋藏较深,应做电、磁剖面测量、测深等工作。三分量磁电测井,是发现深部旁侧异常和矿体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物探异常验证钻孔,最好每孔都进行此项工作。加强深部找矿的综合技术方法的研究,包括地震、CR 法、激电测深等技术。
钻探是寻找隐伏矿体、查明矿体形态、产状的主要手段,也是验证各种异常的重要方法。随着新一轮和深部找矿的深入,钻探技术不断更新改进,钻探愈加显得重要。宁芜地区覆盖面大,要打开局面取得新的突破,没有钻探是绝对不可能的。
( 赵云佳 高道明 洪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