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机知识 » 放矿机直径

放矿机直径

发布时间: 2021-04-15 05:37:39

⑴ 王崇伦是干什么的

王崇伦曾任鞍钢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哈尔滨市委副书记。

王崇伦,出身贫寒,解放前在昭和钢铁厂当学徒。1949年3月,在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间当刨工。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车间副主任、鞍钢双歌办副主任、鞍钢工会筹备组组长等职,在“一五”期间,创新者被誉为超前者。

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职工技术合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

(1)放矿机直径扩展阅读:

为了使职工技协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一全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王崇伦相继多次组织有关方面对我国的职工技协工作的产生、发展、经验与教训进行研讨,并提出了改进新形势下技协工作的措施。由此,全国大中型企业的技协陆续开展了有偿服务工作。

这一举措的实施,为职工技协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王崇伦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损伤了他原本强健的体魄。

1985年5月,王崇伦突然半身麻木,言谈吐字不清,被身边工作的同志“强行”护送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脑血栓后,院方决定对其进行系统治疗。王崇伦只住了一个疗程的院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2002年2月21日,王崇伦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李瑞环、尉健行、罗干等同志参加了送别仪式。

根据王崇伦同志生前的愿望,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3月13日,王崇伦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千山脚下的千秋公墓功勋园内,了却了这位老模范多年的思乡之情。

⑵ 施工现场那西是工作接地

三、灯房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灯房和仓库内禁止烟火,并要备有灭火器材;四、安全灯房内,装灯油和收发灯工作,要有单独房间和出口;装灯油间内的汽油贮存量不得超过40升,并要妥加保管。第三百九十三条准备和装添电液的工作,必须使用专用器具。工作人员必须戴保护眼镜、口罩、橡胶手套,并系上橡皮围裙和穿胶鞋。贮存、调合电液,必须使用有盖的瓷质、玻璃质或其他不和电液发生化学变化的容器。调合酸性电液时,只准将硫酸倒入水中,禁止向硫酸内倒水。房间内必须备有中和电液用的溶液,以备电液烫灼时使用。第三百九十四条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主要机电峒室、保健站和采区都要安装电话。井下主要水泵房、变电所和地面扇风机房的电话,要与地面中央交换台或调度室有直接联系。第三百九十五条井下电话线路禁止利用大地作回路。运输信号装置可由电机车架线或照明线路供电。电机车架线可供高频通讯用。第三百九十六条电气信号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矿井中的电气信号,一般要能同时发声和发光。重要信号装置附近还要揭示信号的种类和用途;二、升降人员和主要井口绞车的信号装置,要有专用线路供电;三、水枪司机和煤水泵司机、高压泵司机、脱水筛司机之间,要装声光兼备的信号和电话。第六节保护接地第三百九十七条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包括铠装电缆的外壳、铅皮和橡胶电缆的接地芯线)和就地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橡胶电缆的接地芯线,不得兼作其他用途。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要由当班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表面检查。井下接地保护工作,要按本规程细则《矿井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检查与测量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第三百九十八条对接地极安装地点的规定:一、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接地装置连接。主接地极应埋入水仓中,主副水仓要各设一块。主接地极要用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钢板,上面要焊有一段扁钢,以连接引线;二、局部接地极可设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潮湿地点。设置在巷道水沟中的接地极,要用面积不小于0.6平方米、厚度不小于3毫米的钢板或有同样有效面积的钢管平放在水沟深处;设在其他地点的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毫米,长度不小于1.5米的铁管,管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透眼,垂直埋入地下;三、在钻眼中敷设的电缆,如不能与矿井总接地网连接时,应将该部分的总接地极设在地面。第三百九十九条需要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一、每个装有固定电气设备的峒室和单独的高压开关装置;二、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三、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巷道内固定照明设备的接线盒,可每隔百米左右作就地接地一次。第四百条主接地极与总接地网连接用的引线断面,要用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扁钢或镀锌铁线。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连接,以及电缆接线盒两头电缆的铠装、铅皮的连接用的接地引线断面,应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扁钢或镀锌铁线。第四百零一条总接地网的过渡电阻,由主接地极起至最远的就地接地装置止,不得超过2欧姆。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总接地网或就地接地之间的接地线电阻,不得超过1欧姆。第七节检查和维修第四百零二条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等工作,只准由专责的或临时指派的电气维修工进行。超过700伏的电气设备,进行上述工作时要有工作票。采区电钳工,在特殊情况下,准许对采区变电所内电压超过700伏的电气设备进行拉闸或合闸,但不得擅自打开电器设备进行修理;对重要线路和重要工作场所的停、供电,必须由指定人员凭工作票进行。第四百零三条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按本规程细则《煤矿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进行修理。修理后需经检查人员验收合格才准使用。第四百零四条每一矿井应建立下列主要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记入专用的记录簿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由矿机电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处理。

⑶ 球磨机装入球的直径怎么确定

球磨机装入球的球径大小取决于被磨冲击式制砂机物料粒度、硬度、密度,球磨机直径、转速,球的密度,矿浆浓度等许多因素,实际生产中主要依据磨矿机内被磨物料的粒度组成确定。磨矿机的给料锤破机是由若干种大小颚式破碎机不同的粒子组成的。实践证明,在处理硬度大的或粗粒矿石时,需较大的冲击力,应当加入尺寸大的球;当矿石较软、入磨粒度大较反击式破碎机小而要求鄂式破碎机较细的磨矿时,应以研磨为主,需加入尺寸较小的球。当然选择球径还与磨粉机磨矿机直径和转速有关,直径大、转速高锤击式破碎机的磨机球径可小些。总之,大块矿石需大球冲击,小块矿石需小球研磨。尽管人们提出了不烘干机少矿石大小与需加球径之间的关系式,但由于磨矿过程是一个复杂振动筛过程,各公式都有其局限性,偏差较大。最基本的公式为
D=i
式中 D——应加入球的直径,mm;
d——被磨物料粒度,mm;
i——矿粒性质系数。
对于中等硬度矿石,试验求得i=28,所以
D=28

⑷ 1.1Tu型矿车产品说明书

1、概述

1.1主要技术特点及用途
6m3底侧卸式矿车是井下矿山巷道运输作业系统采用的一种运矿专用设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矿车集运输与卸矿功能于一体,由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6m3底侧卸式矿车具有运行平稳、承载能力高、准确的卸载啮合轨迹、坚固耐用、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本设备主要用于冶金矿山井下巷道或露天的矿石运输及卸矿作业。

1.2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6m3底侧卸式矿车的轨距为900mm,型号表示为YDCC6-9,其中Y代表冶金矿山、DC代表底侧卸式、C代表矿车、后面的两位数字分别代表车厢容积与轨距。
例如YDCC6-9,表示冶金矿山用底侧卸式矿车,车厢容积为6m3,适用轨距900mm。

1.4执行标准
本设备的执行标准:JB/T5498-91

2.2主要零部件结构说明

2.2.1车厢
车厢是矿车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容纳矿石,矿车装运矿石与卸矿时,车厢承受多向动态载荷。
为此,对本部件采用Q345钢板与型材组焊而成,特别是对重要部位的零部件采用钢板整体折弯加工,从而充分保车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为便于矿车连续装矿,提高运输效率,车厢结构设计为搭接式,保证相邻两矿车较好地实现搭接。车箱的两端采用螺栓与缓冲箱联接。

2.2.2车架
本部件为结构件,是矿车的主要承载部件。
为使本部件具有足够的刚性与强度,特采用型材与钢板组焊而成,车架的中部下侧安装有卸载轮。

2.2.3轮轴部
本部件由转向机构、主轴、轴承、矿车轮、密封盖等零件组成。
采用转向机构的目的是充分适应大中型矿车的工作特点,使矿车过弯道时转向良好,减小车轮磨损,专用铰接式转向机构采用特别设计,充分兼顾了强度及结构工艺性,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维护检修方便等特点,对矿车运行特别是在弯曲轨道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动态复杂冲击载荷进行任意方向调整与转向。
自动转向旋转控制复位机构经严格计算设计,使转向机构保持更高的工作可靠性。
主轴采用45号制造, 矿车轮由优质工程铸钢加工而成,矿车轮轮缘为1:20锥形,以使矿车能沿轨道中心行驶,安装后的矿车轮的轮缘距与轨距相适应。
轴承采用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从而保证了轴承质量的可靠性。
密封盖内含有迷宫式密封结构,使轴承得到良好的润滑与密封。

2.2.4自动挂钩
本零件是矿车的重要零件,采用严格的材料、制造工艺、检测、试验手段,保证工作安全可靠。
本部件采用自动挂钩形式,经多次改进,可有效缓冲矿车碰撞时产生的附加冲击力、具有自动联接可靠的特点。

2.2.5卸载轮
本部件的主要作用为矿车卸矿时与曲轨接触,卸载轮的工作面与曲轨面的啮合轨迹使车底门翻转,从而实现卸矿。
卸载轮安装在底盘侧面,本部件的加工与安装位置均满足矿车卸矿时的工作要求,具有转动灵活可靠的特点。

2.2.5铰链机构
本部件的主要作用是联接车厢与车架,矿车卸矿时车底门自动打开,并围绕铰链机构中心旋转,工作时,铰链机构应开闭灵活可靠。
铰链机构中的销轴是关键零部件,直接关系到矿车卸矿时的安全,故对销轴采用严格的材料、制造工艺、检测、试验手段,保证工作安全可靠。

3、设备的技术性能
序号 名称 规格 备注
1 规格型号 YDCC6-9
2 几何容积(m3) 6
3 最大载重量(kg) 16000
4 最大牵引力(kg) 6000
5 全长(mm) 5000
6 最大宽度(mm) 1800
7 高度(mm) 1660 自轨面起
8 轨距(mm) 900
9 轴距(mm) 2000
10 轮径(mm) Ф420
11 卸载轮直径(mm) Ф350
12 自重(kg) 7600
13 连接器中心高(mm) 725 自轨面起
14 卸矿方式 底侧卸式
15 执行标准 JB/T5498-91

4、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
为便于用户直接把矿车运往生产现场,安装人员可把铰链机构中的销轴拆下,使车厢与车架分离,然后再把车厢与车架分别放置在运输罐笼或斜坡道专用车辆上进行运输。
为便于用户直接了解6m3底侧卸式矿车的使用,矿车制造厂随机附带矿车总图、主要结构的装配图、有关的技术说明文件。
4.1准备工作
4.1.1准备一具备良好起吊设施的场地
4.1.2铺设规定的900轨距轨道.
4.1.3将6m3底侧卸式矿车安放在轨道上
4.2检查
4.2.1检查随机附带的矿车技术说明文件
4.2.2检查矿车的外形是否完好
4.2.3检查矿车各润滑部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4.2.4检查矿车各联接部位的紧固件是否联接可靠
4.2.5检查矿车之间联接的挂钩高度是否一致
4.3调试、试运转
4.3.1用自动挂钩对矿车进行联接
4.3.2电机车牵引矿车组行驶
4.3.3矿车应运行平稳可靠,不得有嘈音、冲击等情况
4.3.4各转动部位应运转灵活,不得有碰撞、擦伤、卡紧等现象
4.4运输
4.4.1用户按现场实际运输状况,再确定运输方案
4.4.2把铰链机构中的销轴拆下,使车厢与车架分离
4.4.3把车厢与车架竖立在罐笼中或放置在斜坡道专用车辆上
4.4.4车厢重量与外形尺寸分别为2840 kg与5000 mm *1800 mm *1225 mm
4.4.5车架重量与外形尺寸分别为4528 kg与3472 mm *1570 mm *700 mm
4.4.5运输过程中不得对零部件有冲击现象

5、矿车的适用条件
5.1装矿闸门的活动溜槽底板下端,至车厢上端的距离,不得超过250mm,如果是用振动放矿机装矿时,则按震动放矿机装矿的具体要求来定。
5.2矿车在卸矿站运行速度V ,可按生产实践最后确定,在试生产时,可初取V=0.5m/s,V的确定是以能在卸载站内很好的卸掉车内矿物的条件下,使V尽量大一些,以便于提高卸矿效率。
5.3与本矿车相配用14t电机车的挂钩的结构形式,挂钩中心线至轨面的高度,电机车两侧翼板的尺寸及其至轨面的高度,必须与本矿车完全一致。

6、使用、维护、管理
使用部门应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它含盖了检查制度、使用与检修制度。
6.1车厢
检查车厢各部的焊接情况,不许有脱焊现象,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6.1.1严禁从高处抛装矿石,以免砸裂箱底。
6.1.2应根据使用部门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本部门实际的车厢清扫设备。
6.2车架与缓冲器及连接钩
6.2.1不许满载时溜车,不得使矿车之间猛烈相撞。
6.2.3缓冲器的碰头不许有松动现象,若松动应立即加固处理或更换。
6.2.4对矿车之间的连接件应每班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6.3轮轴部件
6.3.1应使轮轴部位保持润滑良好,按需要建立定期注油制度,周期不得超出3个月。
6.3.2经常检查轮轴两端的密封部工况,避免水或矿泥进入轮轴内,有问题及时处理。
6.3.3矿车运行途中,严禁用木棍、铁棒插入轮孔,进行减速止动。
6.3.4查轮轴部与车架部的联接是否可靠
6.3.5应对所用矿车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台帐,严禁矿车带“病”作业,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7、易损件名细表
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数量
矿车轮 Ф420 ZG270-500 8个/每辆矿车
卸载轮 Ф350 45 1个/每辆矿车
橡胶弹簧 按图 专用橡胶 4个/每辆矿车
卸载轮部轴承 32318 标准件 1个/每辆矿车
轮轴部轴承 22319 标准件 8个/每辆矿车

8、矿车的油漆
矿车出厂前,已对矿车进行涂漆前的清理,将矿车清理干净,先后涂防锈底漆与面漆,面漆的色彩由用户选定,制造厂按要求执行。

⑸ 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

中材装备拥有国家级水泥节能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具有现代化的实验室与实验基地以及先进完备的研究手段与仪器设备,拥有高水平、高层次合作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 科技成果鉴定汇总表 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1.1 行业协会
TCFC行进式稳流冷却机的研制 2010.12 行业协会
新型干法水泥节能减排示范线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2010.12 行业协会
超细粉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2009.12 行业协会
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烧成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2009.12 省级
日产5000吨生产线TRM5341生料辊磨的研制及应用
2009.12 行业协会
水泥窑尾电收尘改为袋收尘技术开发与应用
2008.12
省级
水泥厂窑尾高层钢管混凝土塔架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2008.12
省级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系统技术开发
2008.07
行业协会
水泥分解炉计算机辅助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2008.05
行业协会
煤粉悬浮燃烧试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2008.05
行业协会
水泥窑无烟煤煅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2007.05
省级
TRM3131S型矿渣辊磨
2006.05
省级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齿辊式破碎机的研制
2004.12
省级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单段破碎机的研制
2004.12
省级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2004.12
省级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的研究与设备的开发
2004.12
省级
智能化MCC和现场总线技术在水泥厂的应用研究
2004.12
省级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2003.12
省级
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
2003.12
省级
游离氧化钙自动测定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
2003.12
省级
TC型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2003.12
省级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应用
2002.12
行业协会
TC型液压大型充气梁篦式冷却机
2002.12
行业协会
煤磨动-静态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TCX超细选粉机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TkPC18D18型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的研制(1200t/h级大型单段锤式破碎机)
2000.12
部级
SD系列袋收尘器的开发研究
2000.12
部级
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
2000.12
部级
低挥发份煤煅烧技术开发及应用
1999.09
部级
TP-1型生料均化库
1999.05
部级
TC型充气梁高效篦式冷却机
1999.05
部级
TLS型组合式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1999.05
部级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8.07
部级
直径110米肋环式穹顶钢结构在大型水泥厂均化库的应用
1997.12
部级
高浓度、气震式煤磨袋收尘器
1997.01
部级
大型高温袋式除尘系统在北京水泥厂的应用
1996.09
部级
H型截面新型窑尾预热器塔架
1994.12
地方级
220t/d复合式悬浮预热器窑开发
1994.12
地方级
日产1000t/d熟料配套生料辊磨及系统开发研究
1994.11
部级
LPM型气震式袋式除尘器
1994.11
地方级
脉冲喷吹系统研制及在脉冲袋式除尘器上的应用
1993.06
地方级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3.06
地方级
高炉出铁场电收尘器研制及在武钢新三号高炉的应用
1993.04
地方级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WATER)
1993.12
部级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1993.12
部级
干法回转窑尾SHW6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1993.10
基层级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设计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MCD开发
1992.08
部级
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系统
1991.08
部级
环沟—双曲面节能衬板
1991.04
地方级
立窑静电除尘器
1991.10
地方级
TSL-180螺旋泵
1990.07
地方级
磁阻式电耳
1990.07
地方级
空气炮在水泥窑预热器系统的应用技术
1989.08
地方级
水泥窑外分解技术及装备——江西水泥厂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及装备
1989.12
国家级
利用窑尾余热的原料烘干粉磨系统
1989.12
部级
日产2000吨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89.12
部级
水泥厂热风管道用波纹管膨胀节
1989.12
基层级
煤烘干机电收尘器及收尘系统
1988.07
地方级
Φ2.2×6.5m磨机扩径技术改造
1988.06
地方级
新型透气层及其在斜槽上的应用
1987.07
地方级
风动选粉机圈流粉磨工业试验
1987.12
地方级
双层生料均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1986.12
地方级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框架部分(MASD/F)的研究
1986.12
部级
TLPC石灰石单段破碎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1986.11
部级
二级旋风三钵偏心扁立筒预热器回转窑
1985.07
地方级
粉状物料料位指示系统
1985.04
基层级
风动选粉机二次选粉工业试验
1985.03
部级
三风道喷煤管
1985.03
部级
辊磨制备水泥生料工艺及装备的研究
1985.12
地方级
高效篦冷机的研究
1985.12
部级
熟料冷却机电收尘器
1985.12
部级
煤磨电收尘器
1985.12
部级
磨机动静压轴承
1984.05
地方级
B320/500-6型回转冲切式纸袋机
1984.12
地方级
QT-84气体清渣器
1984.10
地方级
新型散装水泥装车系统
1983.06
部级
大型钩头斗式提升机
1983.06
部级
冻土破碎机
1983.03
地方级
FD型屏闭吹振式扁袋收尘器
1983.12
部级
石膏卸车机
1983.10
地方级
水泥磨园角方形断面组合衬板
1982.12
部级
小径、块料料封技术
1982.10
获发明奖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2.10
部级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1.07
部级
磨机同步异步电动机双传动研究试验
1981.06
基层级
气动摆启式双路阀门
1981.05
基层级
双嘴水泥包装机自动化中间试验
1981.04
部级
CZ型磨机角螺旋衬板
1981.11
地方级
Φ1060×1650mm篦冷机内熟料破碎机
1980.09
部级
混合室均化库试验
1980.09
部级
回转窑胴体应力与变形测定试验研究
1980.08
基层级
湿法陶瓷原料球磨橡胶衬里
1979.06
地方级
干法水泥窑尾增湿塔工业试验电收尘的防燃防爆一氧化碳监测装置工业试验
1978.06
部级
水泥厂湿法原料磨橡胶衬板研制和应用
1978.03
部级
机械落包胶带装车机
1978.10
部级 计算机软件成果鉴定汇总表 1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 2003.12 省级
2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8.07
部级
3
三维彩色矿床模型系统(软件)
1998.04
部级
4
工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
1998.04
部级
5
区域防洪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1997.11
部级
6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3.06
地方级
7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WATER)
1993.12
部级
8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1993.12
部级
9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设计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MCD开发
1992.08
部级
10
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
1992.07
行业组
11
EJCD热风管道膨胀节微机辅助设计系统
1990.07
行业组
12
日产2000吨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89.12
部级
13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CDNS)
1988.09
行业组
14
TD75型带式输送机工艺布置设计《BCLCAD》程序
1988.07
行业组
15?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框架部分MASD的研制
1986.12
部级 技术成果获奖一览表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颁奖部门 时间 高海拔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烧成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0 日产5000吨生产线TRM5341生料辊磨的研制及应用 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新型篦式冷却机的开发应用 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超细粉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材集团 2010 水泥窑尾电收尘器改为袋收尘器技术开发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厂窑尾高层钢管混凝土塔架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9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系统技术开发 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9 水泥行业能耗限额及热工标定标准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9 水泥窑尾电收尘器改为袋收尘器技术开发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防大齿圈变形的工艺过程控制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新型铸造耐热钢材料T709N的研制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生产中煤燃烧特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TC6618落地式筒体加工机床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机加工工时标准及工时定额编制方法 行业技术革新奖 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双柱落地镗铣床的设计与开发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采用镶铸工艺制造的锤头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耐磨堆焊板的制作新工艺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一种用DSC测量煤发热量的方法 行业技术革新奖 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2009 水泥分解炉计算机辅助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8 煤粉悬浮燃烧试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8 水泥窑无烟煤煅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7 TRM3131S型矿渣辊磨的研制 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6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破碎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6 TRM3131S型矿渣辊磨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6 水泥窑尾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5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研究与设备开发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破碎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建材科技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高磨蚀性和粘湿性混合料的破碎工艺研究与设备的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齿辊式破碎机的研制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10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大型单段破碎机的研制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水泥窑尾新型行喷脉冲袋收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5 水泥复合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2005 TCX超细选粉机的研制及应用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2005 TC型液压大型充气梁篦式冷却机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工业厂房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及在水泥工业上的应用 建材科技二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新型高效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游离氧化钙自动测定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 建材科技三等奖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TRP140/100大型辊压机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工业厂房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及在水泥工业上的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新型高效多通道煤粉燃烧器的设计、研制及开发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程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部 2003 TLS型组合式高效选粉机开发研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3 TkPC18D18型双转子锤式破碎机的研制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3 低挥发份煤煅烧技术开发及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 TP—1型生料均化库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 水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99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9 粉状物料中微量氯快速测定法 199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9 直径110米肋环式穹顶钢结构在大型水泥厂均化库的应用 1998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工程档案管理系统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三维彩色矿床模型系统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区域防洪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第四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8 大型高温袋式除尘系统在北京水泥厂的应用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高浓度气震式煤磨袋收尘器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水泥原料矿地质勘探规范 199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7 我国现有四种预分解窑型分析研究与改进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96 带补燃锅炉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 1996 大中型水泥厂TDCC型分布式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1995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日产1000吨熟料配套生料辊磨及系统开发研究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H型截面新型窑尾预热器塔架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系统 199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6 干法回转窑尾SHWR8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1996年度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环保局 1996 干法回转窑SHWB60m2电除尘器系统改造的研究 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国家环保局 1996 高炉出铁场电收尘器研制及在武钢新三号高炉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国家环保局 1996 立窑静电除尘回收生料技术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利用低钙灰岩生产水泥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高硅石灰石及高硅夹层的利用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用复合磷肥渣制造水泥技术 优秀实用技术 国家经委 1996 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 先进集体 国家建设部 1995 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 第三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5 筒仓及基础设计程序(SFD2.1) 第三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5 我国现有四种预分解窑型分析研究与改进 198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3 水泥工厂投资估算指标(2000t/d 干法生产线) 93年建材行业软科学研究成果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3 管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 第三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3 现代设计方法在管磨机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系统(MCD) 第二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2 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DFCMS) 第二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2 2000t/d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1990年第二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1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CDMS) 1990年第二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91 新型透气层及其在斜槽上的应用 1989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2000 t/d)水泥厂PC及上位机控制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一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水泥原料矿山矿床模型软件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EJCD热风管道膨胀节微机辅助设计系统 第一届建材行业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90 高效篦冷机的研制 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9 TLPC石灰石单段破碎机技术及装备研究 1988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9 高效篦冷机的研制 198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8 煤磨电收尘 1987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8 MASD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 1988年全国工程设计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88 TD75型胶带输送机工艺设计程序 1988年全国工程设计优秀软件 二等奖 国家工程计算机软件评审委员会 1988 立筒预热器改造(二级旋风三钵偏心扁立筒预热器回转窑) 1986年度建材行业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7 微机辅助结构设计集成系统矿架部分(MASP/S)的研制 建材行业计算机应用优秀项目 全国建材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 1987 大型钩头斗式提升机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新型散装水泥装车系统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FD型屏闭吹振式扁袋收尘器的研究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冻土破碎机 1983、1984年度建材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国家建材局 1986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日产700~1000t水泥煅烧窑外分解技术开发与推广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CZ型磨机角螺旋衬板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1985 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 1982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4 角螺旋衬板圆角方衬板 1982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4 小径,块料料封技术 1983年国家发 明奖06106 四等奖 国家科技委 1983 混合室均化库试验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2 Φ1060×1650m m篦冷机内熟料破碎机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回转窑筒体应力与变形测定试验研究 1980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气动摆启式双路阀门 1981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建材部 1982 WY85-8960-4/Ⅱ新型电收尘器 1981年建材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建材部 1982 水泥机械化立窑改造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球磨机橡胶衬板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电收尘增湿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折迭胶带装车机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大变位齿轮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振动放矿机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 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科学大会 1978 立筒窑双立筒筒体用混凝土代钢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粉状物料气力输送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下向气动支架自动凿岩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Φ48mm回转式钻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Φ25×10m液压摆辊式立窑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旋风式选粉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回转窑篦式冷却机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粘土水力开采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气力提升泵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赤泥硫酸盐水泥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利用低硅高碱原料试验 国家建材总局科技成果奖 国家建材总局 1978

⑹ 各位大哥们帮帮忙呀!!!!!!

您好:
1.一桶水可以装满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多少?
碗1/10,杯1/12,1/12*5+1/10*3=答案

2.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要20天,乙要30天,甲先单独做5天后,乙又参加工作,还要多少天完成任务?
(1-1/20*5)/(1/20+1/30)=答案
3.某班参加外语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6,外语和数学至少参加一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1/21,求两组都参加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7+1/6-11/21=18/42+7/42-22/42=3/42=1/14
两组都参加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14

4、电影票480张,如果先给五年级学生,剩下的只能给六年级一半的学生,如果下面分给六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那么五年级会有1/3的学生分不到票。五、六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解:设五年级X人,六年级2(480-X)人。
六年级2(480-X)人,五年级[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2(480-X)=2(480-X)+[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360.............五年级
2(480-X)=2*(480-360)=2*120=240..............六年级

5、加工同一种零件,甲需要3分钟,乙需要3.5分钟,丙要4分钟.现在加重这样的零件1825个,他们三人同时加工零件,在完成任务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甲工效1/3,乙工效1/3.5=2/7,丙工效1/4
甲工效1825*1/3=1825/3个,
乙工效1825*2/7=3650/7个
丙工效1825*1/4=1825/4个
这批零件1/(1/3+2/7+1/4)=84/73小时
甲84/73*1825/3=答案
乙84/73*3650/7=答案
丙84/73*1825/4=答案
6、某工程先由甲单独做63天及可完成,再由乙单独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甲乙合作,需48天完成。现在先由甲做42天,然后由乙来完成,那么还需要做多少天?
63甲+28乙=48(甲+乙) 3甲=4乙 甲每天工作量1\84,乙还要56天
7.某村种植了m公顷玉米,总产量为n千克;水稻种植面积比玉米的种植面积多p公顷;水稻的总产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写出表示玉米和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式子。如果两式的分母不同,进行通分!
玉米:总产量为n千克,m公顷,
则:每公顷n/m千克.
水稻:总产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就是2n+q千克。
种植面积比玉米的种植面积多p公顷,就是m+p千克。
则:每公顷2n+q/m+p千克
玉米每公顷n/m千克,水稻每公顷2n+q/m+p千克 然后通分
玉米每公顷n(m+p)/m(m+p)千克,
水稻每公顷m(2n+q)/m(m+p)千克
9.学校把170元奖学金发给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张三和李四两位同学,张三得到的2/9与李四得到的1/4相等,两人各得奖学金多少元?
张三得奖元数*2/9=李四得奖元数*1/4
可设:

张三得奖元数=1/4
李四得奖元数=2/9
则:
张三得奖元数*2/9=李四得奖元数*1/4
1/4*2/9=2/9*1/4
张三得奖元数与李四得奖元数的比是1/4:2/9=9:8
那么按比例分配,
170*9/9+8=90元 张三得奖元数
170*8/9+8=80元 李四得奖元数
10.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4,最小公倍数为120,求这两个数???
设一个X一个Y
最大公约数4,
最小公倍数:
4 |X Y
|----------
A B
最小公倍数=4*A*B=120
A*B=30,AB互质,所以A=2,B=15
X=2*4=8,Y=15*4=60
所以,这两个数是8和60.
11.航模比赛中,分成甲、乙两组的人数比是7:8。如果从乙组调8人到甲组,则乙组人数是甲组的五分之四(4/5),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要具体过程)
设乙组X人,甲组7/8X人
X-8=(7/8X+8)*4/5
12. 一桶盐水重200千克,含盐率10%.要使含盐率达到16%,要蒸发掉多少千克水??

盐的重量不变,盐有:200*10%=20千克

含盐是16%时总量是:20/16%=125千克

那么要蒸发水:200-125=75千克

13.一瓶饮料,喝掉25%后,连瓶重950克.喝掉50%时,连瓶重700克,饮料和瓶各种多少千克??

喝掉水:50%-25%=25%的重量是:950-700=250克

水总重量是:250/25%=1000克=1千克

瓶重:950-1000*75%=200克=0。2千克

14、某次数学比赛,有两种评分方法:第一种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得2分,答错不扣分;第二种先给40分,答对一题得3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1分,某学生用两种方法评分均得81分,请问这次比赛共有多少道题?

答对x题,不答的y题,答错z题
5x+2y=81
40+3x-z=81 得出3x-z=41

由5x+2y=81 可知x一定是单数
由3x-z=41 可知41+z一定被3整除

当z=1时 x=14 不合题意舍去
当z=4时 x=15 此时y=3
当z=7时 x=16 不合题意舍去
当z=10时 x=17 此时y=-2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本次比赛共有x+y+z=15+3+4=22题

15.工程队要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多修8米,可提前4天完工;如果每天少修8米,则延后4天完工。请问这条水渠的长度?

设规定时间是X天
由题意得知,4天的工作量是:8[X-4],那么一天可以修:2[X-4]

[2(X-4)-8][X+8]=X*2[X-4]

[2X-16][X+8]=2X^2-8X

2X^2+16X-16X-128=2X^2-8X

8X=128

X=16

即规定时间是16天,一天可修:2*[16-4]=24

所以,总长是:16*24=384米

16.一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5除余4,这个数最小是几?

题中3、4、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4,5〕=20;〔3,5〕=15;〔3,4〕=12;〔3,4,5〕=60。

为了使20被3除余1,用20×2=40;

使15被4除余1,用15×3=45;

使12被5除余1,用12×3=36。

然后,40×1+45×2+36×4=274,

因为,274>60,所以,274-60×4=34,就是所求的数。

17.一个数被3除余2,被7除余4,被8除余5,这个数最小是几?

题中3、7、8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8〕=56;〔3,8〕=24;〔3,7〕=21;〔3,7,8〕=168。

为了使56被3除余1,用56×2=112;

使24被7除余1,用24×5=120。

使21被8除余1,用21×5=105;

然后,112×2+120×4+105×5=1229,

因为,1229>168,所以,1229-168×7=53,就是所求的数。

18.一个数除以5余4,除以8余3,除以11余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

题中5、8、11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8,11〕=88;〔5,11〕=55;〔5,8〕=40;〔5,8,11〕=440。

为了使88被5除余1,用88×2=176;

使55被8除余1,用55×7=385;

使40被11除余1,用40×8=320。

然后,176×4+385×3+320×2=2499,

因为,2499>440,所以,2499-440×5=299,就是所求的数。

19.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6人,每7人一排多2人,每5人一排多3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泽林老师的题目)

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5〕=35;〔9,5〕=45;〔9,7〕=63;〔9,7,5〕=315。

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

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

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

然后,280×6+225×2+126×3=2508,

因为,2508>315,所以,2508-315×7=303,就是所求的数。

20.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5人,每7人一排多1人,每5人一排多2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幸福123老师问的题目)

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5〕=35;〔9,5〕=45;〔9,7〕=63;〔9,7,5〕=315。

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

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

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

然后,280×5+225×1+126×2=1877,

因为,1877>315,所以,1877-315×5=302,就是所求的数。

科学家的故事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17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1764年他31岁时写成《电学史》。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显然他用木炭燃烧和碱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和碳酸气,制得了氮气。此外,他发现了氧化氮(NO),并用于空气的分析上。还发现或研究了氯化氢、氨气、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气等多种气体。1766年,他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三卷本书出版。该书详细叙述各种气体的制备或性质。由于他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恕我不才只能找到这些了,深感歉意!

⑺ 崩落采矿法

崩落采矿法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在崩落法中不需要将采区(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个步骤回采,而是单步骤回采。因此,这类采矿方法就消除了回采矿柱时,安全条件差、矿石损失和贫化大等缺点。采用崩落采矿法时,围岩和地表必须允许崩落。本书主要介绍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一)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1.概述

本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将阶段划分成若干个分段,矿石自上而下地逐段进行回采;

(2)放矿、运搬及二次破碎均在底柱中开凿的专门巷道中进行,底柱将随同下一分段一同采出;

(3)围岩在回采过程中自然或强制崩落,放矿是在崩落的覆岩下进行。

应用这种采矿方法,在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条山、铜官山、云南的不少有色金属矿山都在采用这种方法。

2.典型方案

图5-5-10为垂直扇形中深孔侧向挤压崩矿分段崩落法。这种方案在我国目前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此法是把阶段划分成若干采区进行回采,采区沿走向布置。采区长度主要按合理的耙运距离而定,一般为25~30m,多至40m;采区宽度等于矿体厚度,一般为10~15m;阶段高度50m;沿倾向将采区划分成两个分段,分段高度为25m,分段底柱高度为6~8m。

3.采准工程和底部结构

采准工作包括掘进阶段运辅巷道、放矿溜井、通风行人天井、电耙巷道、堑沟巷道、斗川和漏斗颈、切割天井、凿岩巷道等。

在矿体上盘布置脉内,下盘布置脉外运输巷道各一条,在运输水平层,位于两相邻采区的相接处布置穿脉巷道,采用在穿脉巷道中装车的环形运输系统。每个分段布置一个倾斜60 °以上的溜井,直通穿脉巷道。每1~2 个采区布置一个下盘脉外进风、行人、材料天井,用联络道与各分段的电耙道相连。采用“V”型堑沟式底部结构,布置双侧漏斗,漏斗间距5~5.5 m,漏斗坡面角50 °。为了形成堑沟,各分段都应首先掘进两条堑沟巷道,电耙道和堑沟巷道之间用斗川和斗颈联通。斗川和斗颈的规格为2.5 m×2.5 m。堑沟巷道与电耙道间垂距为4.5 m。除堑沟巷道可作凿岩巷道外,每个分段上还布置一条凿岩巷道,其断面为2.5 m×2.5 m,应根据凿岩设备而定。

图5-5-10 垂直深孔崩矿的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4.切割工作

主要是形成堑沟和开凿切割立槽。堑沟的切割,在堑沟巷道内,钻凿上向扇形中深孔与上部凿岩巷道相应的深孔同时爆破,一次或逐次形成“V”型堑沟,如图5-13所示。爆破参数基本与回采薄矿参数相同,但由于垂直“V”型面夹制性较大,两侧中深孔应适当加密,采用孔低距小于最小抵抗线。堑沟的切割工艺简单,效率高,又易于保证施工质量。但堑沟结构对底柱切割得比较厉害,使底柱的稳固性降低。

切割立槽是为回采落矿开创自由面,形成必要的补偿空间,满足崩落矿石的碎胀要求。切割立槽应和回采落矿相适应,按崩矿最大轮廓拉开。立槽的位置和数量,取决于矿体的形态和回采方案。切割槽使用中深孔形成,只有个别矿山使用浅孔。

5.回采工作

目前我国使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都广泛使用中深孔和深孔崩矿。深孔崩矿炮孔布置方式主要采用扇形式(图5-5-11)。扇形排列是指一排炮孔中各孔是自某一点(或两点)为中心(称为放射中心或放射点)而呈放射状的形式排列的。扇形深孔的孔间距自孔口到孔底则是逐渐增大的。

炮孔最小抵抗线,也就是炮孔的排间距离。它是中深孔落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每米炮孔崩矿量、大块产出率和凿岩工程量等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最小抵抗线的选取主要取决于矿石的坚固性、采用的孔径和炸药类型等。例如矿石的坚固性较高、孔径较小、炸药威力又较低时,最小抵抗线的数值就可选得小一些,反之,则可选得大一些。

图5-5-11 深孔崩矿扇形深孔示意图

根据生产实际经验总结的资料,目前矿山采用的最小抵抗线值大致如下:

固体矿产探采选概论

式中d——炮孔直径,mm;W——最小抵抗线,m。

在爆破工艺上,一些矿山成功地应用了挤压爆破新技术,改善了崩矿质量,从而提高了矿块生产能力。

挤压爆破就是采用挤压相邻分段的松散介质,以获得补偿空间或开掘小补偿空间进行爆破,使崩落矿石的松散系数,控制在1.1~1.2之内。由于补偿空间小,崩落矿石不能达到碎胀要求,在爆破过程中矿石在挤压状态下进行二次破碎。这种挤压爆破方法,减少了大块产出率,提高了放矿生产能力。出矿一般均采用电耙运搬,耙运距离为30~40m。

6.放矿管理

分段崩落采矿法是在覆岩下放矿,崩落矿石至少有一个废石接触面,这些废石的混入、掺合,是放矿时矿石损失贫化的主要来源,故放矿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合理的放矿管理应该使矿石的损失、贫化小,采场出矿能力大。为了改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放矿指标,放矿时电耙道各漏斗之间应进行均匀放矿,使废石与矿石的接触面均匀下降。这里有两种情况:耙道中各漏斗负担矿量大体相等时采取等量均匀放矿,各漏斗担负矿量不等时可采用不等量均匀放矿。此时电耙道中担负矿量大的漏斗,每次放出数量较多的矿石;担负矿量小的漏斗,每次放出数量较少的矿石。

(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概述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于1964年在我国安徽向山硫铁矿开始试验使用,1967年又相继在河北大庙铁矿成功地采用,并在金属矿山获得迅速推广,特别是在铁矿山应用更为广泛。几十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采矿方法具有高强度、高效率、成本低、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

在这种采矿方法中,不但取消了采区的顶柱和间柱,而且将结构复杂的底柱也去掉了,简化了采区结构。这种采矿方法的特点是:在矿体内一般以10m×10m的网度开掘回采巷道,并在其中打上向扇形深孔落矿;随着放出崩下的矿石,崩落的围岩充满采空区,崩落下的矿石是在覆盖岩层下自回采巷道的端部装运至溜井放出。由于使用凿岩台车、装运机、铲运机等采掘设备,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

2.典型方案

(1)构成要素和采准布置:此法的采准巷道包括上、下阶段运输巷道,回风巷道、设备人行通风井、放矿溜井、通风天井、分段联络巷道、回采巷道、切割巷道及切割天井等(图5-5-12)。由于本方法的构成要素是与采准布置密切相关的,故将这两个问题一并加以论述。

(2)阶段高度:这种采矿方法多用于回采矿石稳定的急倾斜厚矿床,阶段高度都比较大,一般为60~70m。当矿体倾角较缓,赋存不规则,以及矿岩不够稳定时,阶段高度可小一些。

(3)溜矿井布置和采区尺寸: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一般是按回采巷道为回采单元。为了管理方便,多以一个溜井服务的范围划分成一个采区。溜井多布设在脉外,其间距主要是根据装运设备的能力而定。当使用ZYQ-14装运机时,平均运距为40~50m,效率较高。当回采巷道垂直走向布置时,溜井间距一般为40~60m;沿走向布置时为60~80m。采区尺寸与此相同。溜井的断面一般为2m×2m的方形溜井或直径为2m的圆形溜井。

图5-5-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示意图

(4)分段高度:分段高度大,可以减少采准工程量。但是分段高度受凿岩设备和放矿时矿石损失贫化指标所限制。随着分段高度的增加,炮孔深度也随之加大,从而使凿岩速度下降。目前我国矿山的分段高度一般为9~15m,实践证明,9~12m效果较好。

(5)回采巷道布置:当矿体厚度较大时(15~20m以上),分段回采巷道应垂直走向布置。矿体厚度较小时,可沿走向布置。

回采巷道间距,也就是一个回采巷道所担负的高度,多在8~12m之间。当崩落矿石粉较多、潮湿、流动性不好时,巷道中心距应小些。上下分段回采巷道根据放矿规律,应交错布置(即菱形布置),如图5-5-13所示。

图5-5-13 天井拉槽法示意图

回采巷道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所采用的设备来决定。从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指标来看,巷道宽度大一些为好,有利于出矿,还便于装运机在全宽度上均匀装矿,提高回收指标。回采巷道应有3%~5%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重载的装运机下坡运行。

(6)分段联络道的布置:分段联络道可分为脉内和脉外两种布置方式。脉内布置时,可得到副产矿石,减少在岩石内掘进的工程量,但缺点是回采至巷道交叉口处,增加了矿石的损失,而且工作安全性较差。所以一般采用脉外布置为佳。

(7)设备井的布置:这种采矿方法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分段多,为了各分段之间上下运送设备、材料和人员,可在沿走向上每隔150~300m,于下盘的崩落界限外布置一个设备井。设备井中安装有电梯和提升设备。设备井的断面是根据运送设备的需要而定,大庙铁矿的电梯设备井的净断面为2.3m×3.3m。

3.切割工作

切割工作主要是形成切割槽。在分段回采之前,首先要在回采巷道的端部拉开切割槽,形成最初落矿的自由面,为回采崩矿创造条件。切割槽宽度不小于2.0m。常用的拉切立槽的方法为天井拉槽法(图5-5-13)。这种方法是在回采巷道的端部,向上掘凿切割天井。在回采巷道中,在天井两侧钻凿数排垂直扇形深孔,向切割天井用微差电雷管一次起爆成槽。这种方法目前在生产中较广泛地使用。用人工上掘天井比较费工,作业条件差,效率低。为此,近来国内有些矿山已成功地采用了“一次成井”的先进施工方法。

4.爆破工作

在回采巷道中一次爆破的矿层厚度成为崩矿步距。崩矿步距一般为一排或两排炮孔的距离。最小崩矿步距可通过生产试验来确定。在当前矿山生产中,崩矿步距多采用1.8~3m。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爆破工作是在两面(正面和上面)为崩落岩石覆盖下进行的,并向崩落围岩崩矿的挤压爆破。因除了回采巷道以外,无专门的爆破补偿空间,爆破崩下的矿石处于挤压状态,这就是挤压爆破。采用挤压爆破时,对提高矿石的破碎质量颇有好处。

为避免扇形炮孔口附近装药过于集中,装药时,除边孔及中心孔装药较满外,其他各孔应当交错增加填塞长度,如图5-5-14所示。

图5-5-14 炮孔装药结构图

5.回采工作

在分段回采巷道中,钻凿上向扇形深孔进行崩矿。生产中多采用前倾和垂直布置的炮孔层面,如图5-5-15所示。扇形炮孔前倾时的角度一般为70°~80°。扇形炮孔垂直布置时,矿石回收指标较前倾好一些,炮孔方向容易掌握,但装药条件差。在扇形炮孔布置中,其边孔的角度,在我国矿山一般采用40°~60°。中深孔的孔径一般在51~65mm。根据矿石的性质,最小抵抗线变化在1.5~2.0m。在扇形炮孔中,一般使孔底最大间距等于最小抵抗线。

6.采场运搬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使用的装矿设备有以下几种:

(1)自行装矿机。多是风动的,如ZYQ-14、ZYQ-12等。它用铲斗将矿石装入自身附带的自卸车箱中,运至矿井卸矿。

(2)铲运机。其前端有较大的铲斗,将矿石铲入后,运至溜矿井卸矿。这种设备由柴油驱动。

(3)有些矿山用蟹爪式装载机配自卸汽车。用履带式电动蟹爪式装载机将矿石装入自卸汽车中,运至溜矿井。自卸汽车载重量较大,在20t以上。

(4)轨道式装岩机配轨道式自行矿车。用各种轨道式装岩机将矿石装入轨道式自行矿车中,再运至溜矿井。如向山硫铁矿用华-1 型装岩机和向-1型自行矿车装运矿石。铲运机的生产能力比装运机大,因为这类铲运机的铲斗容积大,行走速度快,在短距离的生产能力台班可达300~400 t。

图5-5-15 中深孔布置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放矿特点,是属于端部放矿,崩落的矿石是从回采巷道的端部放出,这种放矿特点是生产实际控制放矿、使矿石损失和贫化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依据。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产生矿石损失有脊部损失和正面损失两类。两个相邻回采巷道之间,存在着脊部损失。在回采巷道的正面,由于崩落矿层厚度大于出矿设备铲入深度,出矿后还留下一斜条崩落矿石,这些损失称正面损失。正面损失的矿石和巷道之间的脊部损失的矿石是相连的,脊部损失的大部分矿石可在下分段回采时回收出来,而正面损失的矿石很难回收。因为在下分段回采时,正面损失的矿石和废石混合在一起,如能放出一部分,也是贫化的矿石。

在端部放矿时,随着矿石的回收,逐渐开始混入废石,从而使放出矿石的品位逐渐下降,这时需确定一个极限品位(叫做截至品位)。当达到这个品位时,即停止放矿。这个停止放矿时的极限品位应当比地质上的边界品位高一些或等于边界品位。同时也要使采出矿石的平均品位高于或等于选厂所要求的最低品位。

7.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评价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主要应用在铁矿床的开采,绝大部分是新建矿山,从第一个水平阶段起就开始使用,因而都要进行人工崩落围岩,形成覆盖岩层。根据生产实践证明,这种采矿方法最好在第一水平阶段用其他方法已开采完毕,并处理采空区形成覆盖岩层的条件下使用。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一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它适用于矿石稳定或中等稳定的急倾斜厚矿体或倾角较缓的极厚矿体。国内外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证明,这种采矿方法具有安全程度好、机械化程度高、开采强度大、应用灵活(可以实行分采分运和剔除夹石)等突出优点。

但是,这种采矿方法也存在着矿石损失贫化大(一般损失率为20%~30%,贫化率为15%~20%),通风条件差和设备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

⑻ 直径2OO长4OO 实验球磨机 安装时它的斜角多少最佳 转速每分钟多少为适 (主要用于把3O目左右铜矿粉磨至9...

我这里没有计算器,你自己算!42.4除以根号下D,D为球磨机有效直径,单位米!得数在乘以85%就是最佳转数!倾斜角为千分之2-4就可以!我是烟台金豪矿机,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名字就是我QQ

⑼ 规程规定那些地点必须安装局部接地极

三、灯房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灯房和仓库内禁止烟火,并要备有灭火器材;
四、安全灯房内,装灯油和收发灯工作,要有单独房间和出口;装灯油间内的汽油贮存量不得超过40升,并要妥加保管。
第三百九十三条 准备和装添电液的工作,必须使用专用器具。工作人员必须戴保护眼镜、口罩、橡胶手套,并系上橡皮围裙和穿胶鞋。
贮存、调合电液,必须使用有盖的瓷质、玻璃质或其他不和电液发生化学变化的容器。调合酸性电液时,只准将硫酸倒入水中,禁止向硫酸内倒水。
房间内必须备有中和电液用的溶液,以备电液烫灼时使用。
第三百九十四条 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主要机电峒室、保健站和采区都要安装电话。井下主要水泵房、变电所和地面扇风机房的电话,要与地面中央交换台或调度室有直接联系。
第三百九十五条 井下电话线路禁止利用大地作回路。运输信号装置可由电机车架线或照明线路供电。电机车架线可供高频通讯用。
第三百九十六条 电气信号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矿井中的电气信号,一般要能同时发声和发光。重要信号装置附近还要揭示信号的种类和用途;
二、升降人员和主要井口绞车的信号装置,要有专用线路供电;
三、水枪司机和煤水泵司机、高压泵司机、脱水筛司机之间,要装声光兼备的信号和电话。
第六节 保护接地
第三百九十七条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
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包括铠装电缆的外壳、铅皮和橡胶电缆的接地芯线)和就地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
橡胶电缆的接地芯线,不得兼作其他用途。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要由当班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井下接地保护工作,要按本规程细则《矿井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检查与测量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第三百九十八条 对接地极安装地点的规定:
一、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接地装置连接。主接地极应埋入水仓中,主副水仓要各设一块。主接地极要用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钢板,上面要焊有一段扁钢,以连接引线;
二、局部接地极可设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潮湿地点。设置在巷道水沟中的接地极,要用面积不小于0.6平方米、厚度不小于3毫米的钢板或有同样有效面积的钢管平放在水沟深处;设在其他地点的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毫米,长度不小于1.5米的铁管,管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透眼,垂直埋入地下;
三、在钻眼中敷设的电缆,如不能与矿井总接地网连接时,应将该部分的总接地极设在地面。
第三百九十九条 需要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
一、每个装有固定电气设备的峒室和单独的高压开关装置;
二、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
三、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巷道内固定照明设备的接线盒,可每隔百米左右作就地接地一次。
第四百条 主接地极与总接地网连接用的引线断面,要用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扁钢或镀锌铁线。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连接,以及电缆接线盒两头电缆的铠装、铅皮的连接用的接地引线断面,应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扁钢或镀锌铁线。
第四百零一条 总接地网的过渡电阻,由主接地极起至最远的就地接地装置止,不得超过2欧姆。
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总接地网或就地接地之间的接地线电阻,不得超过1欧姆。
第七节 检查和维修
第四百零二条 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等工作,只准由专责的或临时指派的电气维修工进行。超过700伏的电气设备,进行上述工作时要有工作票。
采区电钳工,在特殊情况下,准许对采区变电所内电压超过700伏的电气设备进行拉闸或合闸,但不得擅自打开电器设备进行修理;对重要线路和重要工作场所的停、供电,必须由指定人员凭工作票进行。
第四百零三条 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按本规程细则《煤矿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进行修理。修理后需经检查人员验收合格才准使用。
第四百零四条 每一矿井应建立下列主要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记入专用的记录簿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由矿机电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处理。

⑽ 球磨机的生产效率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磨机转速首先要考虑临界转速;其次考虑转速率的影响。其总的规律是与筒体直径的2.5次方成正比,筒体长度决定了磨矿物料的粒度特性(也就是介质打击的概率与时间),要通过磨矿实验决定。
在实际生产中,磨矿机的工作转速选用范围很大。总的规律是棒磨机与同规格的球磨机转速低约10%,并且在球磨机中,小直径球磨机工作转速高于大直径球磨机工作转速;用于粗磨的磨机高于细磨机的工作转速。同时在确定磨矿机最佳转速时,应兼顾磨矿机的生产率和节省能耗、钢耗等方面。实践证明:从提高磨矿机单位容积生产率出发,最佳转速率为76%~88%;从节省能耗钢耗而言,最佳转速率应为65%~76%。而且适当降低转速,有利于提高单位能耗的生产率。
充填率与转速率的关系:球磨机充填率越高,达到有用功率极大值所需的转速率也越高。随着转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钢球就由泻落转为抛落,但转变点随充填率不同而异,充填率越高,进入抛落状态的转速率也愈高。

热点内容
莱特币为何暴跌 发布:2025-05-29 04:01:45 浏览:887
币圈的机构有哪些 发布:2025-05-29 03:52:18 浏览:905
央行数字货币能买黄金吗 发布:2025-05-29 03:39:02 浏览:569
讯景470挖矿算力多少 发布:2025-05-29 03:38:06 浏览:358
国内电价适合eth吗 发布:2025-05-29 03:31:51 浏览:847
比特币挖矿软件guiminer2013中文绿色版 发布:2025-05-29 03:28:35 浏览:619
币圈行业的危害 发布:2025-05-29 03:28:34 浏览:956
币圈日记怎么用 发布:2025-05-29 03:23:28 浏览:225
商事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2025-05-29 03:18:35 浏览:372
eth0报错 发布:2025-05-29 03:03:30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