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机知识 » 离子型稀土矿池浸方法药剂用量

离子型稀土矿池浸方法药剂用量

发布时间: 2021-09-29 01:06:03

1.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取工艺

很难说,y是活泼金属,与铝差不多,也是3+,硫酸铵为强酸性,钇又以盐类存在自然界,确定稀土矿类型后用硫酸铵堆浸,不是取钇,很多金属离子都出来,其实是廉价的原料去除泥沙等不容物,再提纯

2.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池浸,用硫酸铵做浸出剂,用碳酸氢铵做沉淀剂,关于沉淀后的废水是如何处理

可以直接重复利用, 废水里其他铁离子等杂质不断重复会造成杂质离子的富集,但是其它杂质不会和碳酸氢铵产生沉淀反应。并且废水每经过一次流程工序都会蒸发更流失,你再往池里面注入等量的水就可以了。还有,就是现在提炼离子型稀土基本上都用草酸作为沉淀剂,沉淀出来的草酸稀土杂质要比碳酸稀土少很多,反应沉淀时间也快很多。

3. 现在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方法和成本是怎么样的

离子型稀土第一代提取工艺,可简述为"异地提取工艺",或归结为"池浸工艺"。其主要工艺过程为: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搬运矿石→浸矿池→将按一定比例(浓度要求)配置的电解质溶液作为"洗提剂"或"浸矿剂",加入浸矿池,溶液对池中含"离子相"稀土矿石进行"渗滤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泼离子与稀土离子交换,"离子相"稀土从含矿载体矿物中交换出来,成为新状态稀土;加入"顶水",获含稀土母液;母液经管道或输液沟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后进入沉淀池;浸矿后废渣从浸矿池中清出,异地排放→在沉淀池中加入沉淀剂、除杂剂,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杂、沉淀,获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经处理后,返回浸矿池,作"洗提剂"循环使用→混合稀土经灼烧,获纯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由上可见,本工艺过程中的技术关键词是:"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矿石搬运"、"浸矿池"、"洗提剂"、"异地渗滤洗提"、"离子交换"、"含稀土母液"、"尾砂异地排放"、"母液池"、"沉淀池"、"沉淀剂、除杂剂"、"沉淀、除杂"、"混合稀土"、"上清液返回"、"灼烧"、"REO≥92%混合稀土氧化物"。

"池浸工艺"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较,其第一、二、三道工序过程相似于矿产资源开采中传统的采矿专业的各作业工序;第三、四、五道工序过程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和湿法冶金专业相结合的各作业工序;自第五道工序过程以后的各工序,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各作业工序。其中,第三道工序中的"浸矿池",起着联系传统采矿、选矿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矿山选厂的"原矿仑";而第五道工序中的"沉淀池",却起着联系传统选矿、湿法冶金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湿法冶金企业的"原料仑"。

由此,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的主要选别过程,是在"浸矿池"中完成,而且作为本工艺的中间制品,在此获得含稀土的母液;而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典型湿法冶金过程,则主要在"沉淀池"中进行,并由此获得"稀土精矿"的初级产品--"混合稀土";再经灼烧处理后即可获得"稀土精矿"终级产品--REO≥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进而言之,上述作业过程中,先后在三个典型的作业过程中,分别获得了"中间制品"、"初级产品"和"终级产品"。亦即,在"浸矿池"中,通过离子交换,制得含稀土的母液;在"沉淀池"中,通过沉淀,制得混合稀土;在"灼烧"中,制得混合稀土氧化物。因此,为了确保离子型稀土的产品质量,主要应从这三个关键性作业过程中把好技术关。

在此工艺中,所获得的"稀土精矿"产品,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稀土精矿"矿产品,而是纯度相对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严格地说,离子型稀土矿山获得的终级产品,已不再从属于"矿产品",而是湿法冶金范畴的产品。显然,其产品档次,比传统矿山开采的产品,已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以上工艺流程结构,是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一种崭新的工艺。它彻底打破了稀土资源开发的传统工艺,而将多种专业和工艺集于一体,在矿山就直接制得纯度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产品。应用这种生产工艺,而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是此前稀土生产工艺难以达到的。可见,以这种产品作为原料,对于稀土冶炼的进一步深加工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世间任何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重性"。离子型稀土拥有非常突出的优势的一面,同时又由于它的赋存特征和工艺特征,而决定了它不令人满意的另一面。伴随着"池浸工艺"工业化生产后,导致出现一些非常尖锐和突出的问题:一是对生态环境破坏大。由于离子型稀土广泛赋存于地表浅层,展布面积大,再加上"池浸工艺"本身要求,该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一个"搬山运动"。据统计,每生产一吨混合稀土氧化物,约需消耗1,201-2,001吨矿石,同时还将伴随产生尾砂1,200-2,000吨,砂化面积约1亩。二是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为便于矿石的采、运以及尾砂的排放,降低成本,节省投资,许多矿山的"浸矿池"建在山坡矿体的中下部,"浸矿池"以下的含矿矿体,被所建生产系统"压矿",尤其是如若被尾砂覆盖后,则更难于开采。据资料,该工艺表内资源利用率一般不达50%,低者仅25-30%左右。

4. 离子吸附型稀土总量的测定

方法提要

试样用(NH42SO4溶液浸取,分取浸出液,在pH=5.3,用PMBP⁃苯萃取稀土,用pH=2.4甲酸反萃取稀土,使与干扰元素分离,以偶氮胂Ⅲ吸光光度法测定。测定范围w(RE2O3)=0.000n%~0.025%。

试剂配制

PMBP⁃丙酮溶液 27.8g PMBP 溶于1L 丙酮中。

混合指示剂 2g/L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与2g/L 甲基红乙醇溶液按3:1 混合。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pH=5.3,164g 无水乙酸钠用水溶解后,加18mL 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 L(精密pH试纸检查)。

一氯乙酸缓冲溶液 pH=2.5,94.5g 一氯乙酸溶于30mL 水中,加30mL 氨水,用水稀释至1L。

稀土标准溶液 10μg/mL RE2O3的HCl(1+9)溶液。

分析步骤

称取10.0g试样于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 50g/L(NH42SO4溶液,摇动2~3min,隔1~2h后,再摇动2~3min,静置过夜。吸取1.0~5.0mL清液于60mL分液漏斗中,用50g/L(NH42SO4溶液补足至10mL,加2mL 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1mL 40g/L抗坏血酸溶液,2mL PMBP⁃丙酮溶液,摇匀,放置2~3min,加2 滴混合指示剂,用氨水中和至紫色,加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3),30mL苯,萃取2min,待两相澄清后,弃去水相,用洗液(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用5倍的水稀释)萃洗有机相1~2次,每次用量约10mL,再用水吹洗分液漏斗塞和壁1次,弃去水相。向有机相中准确加入20mL甲酸(0.4+99.6)溶液(pH=2.4),反萃取1min,待两相澄清后,弃去4~5mL水相。取10mL水相于25mL比色管中,加0.5mL 40g/L抗坏血酸溶液、2mL pH=2.5的1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2mL一氯乙酸缓冲溶液(pH=2.5)、4mL 270g/L KCl溶液,摇匀,加4mL 0.5g/L偶氮胂Ⅲ溶液,以水定容。在波长660nm用1~2cm吸收皿测定吸光度。

工作曲线:分取含0,10,20,40,60,80,100μg稀土的标准溶液于60mL分液漏斗中,不足10mL者用50g/L(NH42SO4溶液补足,以下操作同试样分析步骤。

注意事项

(1)称取试样时,最好将试样平铺于塑料布上,充分混匀,缩分取样。

(2)1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要用氨水调至pH=2.5。

(3)用稀氨水调节溶液的pH,如果pH过大可用稀HCl反调。

5. 离子吸附型稀土用硫酸铵池浸法要泡多少时间才能放浸泡液体

不太懂你的问题,你是要提取稀有金属吗?我只知道是用百分之3到百分之5的硫酸铵溶液浸泡

6.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方法

离子型稀土矿,一种我国特有的,分布于南方省区,富含中重稀土元素,目前主要采用溶浸采矿法(地浸),主要药剂有: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溶浸液一般三段配制,采用先浓后淡,先上后下,先液后水的注液技术来提高浸出率缩短浸出时间,采用顶水大循环技术防止山体滑坡、阻止山顶山脊母液渗出、冲淡浸出母液,采用水封闭技术防止浸出液外渗,提高浸出液的回收率,浸出的母液经净化、除杂、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稀土氧化物。
稀土是稀土族元素的简称,人们往往将17种元素划归于稀土大家族。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型的稀土矿产资源。以其配分齐全、高附加值元素含量高、放射性比度低、高科技应用元素多、综合利用价值大"五大"突出优点,异军崛起,独占鳌头,并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促进和加速了世界高科技的进程。离子型稀土第二代提取工艺--"原地浸矿工艺",于1996年荣获"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十大世界领先技术成果"之一,1997年荣获国家发明奖。该项研究成果1996年被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予以报道,这是我国特有的离子型稀土自1970年发现、命名和二代提取工艺发明以来,在经历25年保密管理之后,首次向国内外的正式公开"亮相"。
离子型稀土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记者之约,丁嘉榆同志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时至1970年,在过去长达175年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史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矿物多达 200 种。但真正实际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物原料却为数不多,数量约十种左右。主要有独居石、铈硅石、氟碳铈矿、硅铍钇矿、磷钇矿、褐帘石、铌钇矿、黑稀金矿。但这些矿物中却大部份含有一定数量的铀或钍,而且稀土矿物均以固态、矿物相矿物性态存在,它们往往是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
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科技及其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对中、重稀土元素的使用量激增,其中又特别是对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钇等稀土元素的需求量剧烈地增长。鉴于下述原因:一是在传统的稀土矿产资源中,上述大多数稀土元素的含量有限,获取稀土精矿较为困难;二是由于生产工艺的繁锁,流程很长,成本较高,价格昂贵,若得工业化应用,难度很大,产量也难以满足要求;三是根据传统稀土矿床资源赋存的特点,若希望在某一矿山,同时获得上述目标的元素,难能凑效,必然要开采多个、多种不同配分的稀土矿山,才有可能同时满足上述需求。显而易见,仅仅依靠对传统稀土资源的开发,势必难于满足现代高科技高速发展态势,对有关稀土元素的需求。因此,这种局势必然导致人们对稀土新资源的追求和探索,期望着能够获得高科技所需稀土资源的可靠保障。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中、重稀土,尤其是重稀土资源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叶,原冶金工业部根据国家军工计划任务的安排,组织了南方重稀土资源科研大会战。旨在针对南方某矿围岩中,通过科技攻关,获得代号为"6号产品"的重稀土产品。经参战单位的协同攻关,已打通工艺流程,并拿出"6号产品"样品。但成本很高,工业化实施存在困难。然而接踵而至的"文革",会战只好暂时中断。
在几经周折,使用传统试验研究方法均遭失败的情况下,依然不惧艰难,百折不挠,坚持探索,努力攻关。经过艰苦的工作,抛弃了以往研究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矿床的传统做法,创造性地采用稀土可溶性分析和矿浆树脂吸附等多种综合技术手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逐步地揭开了这种"不成矿"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奥秘。

7. 离子型稀土矿池浸与原浸中,硫氨浸提后,加入“顶水”,这个顶水成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加入"顶水",获含稀土母液

热点内容
调研组在调研btc天 发布:2025-05-18 04:19:18 浏览:556
数字货币ddm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8 04:14:59 浏览:266
怎么算摩擦力的能量 发布:2025-05-18 04:13:26 浏览:694
币印矿池dcr算力骤减 发布:2025-05-18 04:11:52 浏览:646
虚拟货币唯有茅台和比特币 发布:2025-05-18 03:56:07 浏览:944
比特币挖矿不是浪费钱 发布:2025-05-18 03:51:32 浏览:403
usdt如何卖出人民币 发布:2025-05-18 03:43:08 浏览:417
元宇宙区块链代币yyz 发布:2025-05-18 03:42:28 浏览:419
测绘次新元宇宙 发布:2025-05-18 02:37:55 浏览:970
比特币转让币手续 发布:2025-05-18 02:37:53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