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放矿机图纸和设计
Ⅰ 请问矿井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加我的QQ,我来告诉你
一般分为四步:
1.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
3.初步设计(包括安全专篇)
4.施工图设计
Ⅱ 设计书的内容
1.前言
(1)目的任务
①说明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生产建设对工作地区或矿区的具体要求;②说明设计的目的并具体地提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各种技术方法预期完成的主要地质成果和专题研究成果。勘探矿区,还需说明以往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及本次设计增长和累计达到的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勘探矿区,必须说明矿产工业指标的依据;③规定各项工作(野外和室内)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和日期。
(2)地理、经济条件
①工作地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地理坐标、图幅、范围和面积;②工作地区的主要交通情况、距最近主要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距离;③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水系、切割程度、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地震情况以及对工作有影响的气候条件(气温变化、封冻情况、雨季、风力和其他特殊情况);④工作区内的工矿企业、电源、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生活用品的供应及劳动力情况。
上述内容中,与工作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
(3)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①按时间先后简要叙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主要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②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指出工作地区已经达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地质特征
本节是从地质矿产方面说明布置工作的依据。着重说明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密切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特征。避免泛泛罗列资料和叙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系普查设计,应着重说明区域地质矿产的分布、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勘探设计则着重说明矿床地质特征。一般要阐明的内容是:①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沉积作用、火成作用、变质作用、风化淋滤及次生富集作用等。需要时还应叙述地质发展史。②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分布和埋藏情况。③矿体的围岩特征,如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等。④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品级及其分布规律。⑤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含量及变化规律。共生矿产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物物质组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必要时还要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⑥矿床成因及远景。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据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具体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质、遥感技术等)、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
(1)基本任务
说明设计的总体工作部署、布置原则、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本任务。勘查设计还应说明矿区(矿床或井田)边界的划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与间距的确定、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储量计算深度以及预期提交的各级储量的分布范围。列表说明预期新增、升级的储量和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及年度、季度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工作量很大的矿区的工作部署应进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简要讨论不同方案的特点及最佳方案的选择依据。
(2)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比例尺、范围、面积、图幅编号、剖面测制地点的选择、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对比、填图的精度要求、填图方法的选择。对矿体、含矿层、矿化带、标志层及与成矿有关的岩石、构造、围岩蚀变和其他地质现象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如勘查砂矿、淋滤矿床和近代湖沼、河流中的沉积矿床,还应填制第四纪地质图及地貌图。
在利用物化探成果、航空地质与遥感技术资料进行地质填图时,应在设计中提出初释成果并简要说明各类解释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检查、验证与成图的方法、精度与成果。
(3)坑探工作
说明各类坑探工程(探槽、浅井、平巷、斜井、竖井)的具体任务、布置原则、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平巷、斜井、竖井等重型坑探工程,还应说明其具体布置以及掘进、支护、运输、通风、防尘、排水、照明等方法。
(4)钻探工作
说明钻探工程的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及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效率的技术方法(岩石可钻性等级、钻孔结构、钻进方法、冲洗液及取心、测斜、封孔方法等)。岩心钻探的质量要求,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规定,结合矿区地质条件提出具体的要求,但不能降低质量标准。
(5)采样与试验工作
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样品缩分系数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以及承担的单位。
为研究选矿(冶炼)性能、选矿方法、矿石矿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方法和步骤所采取的实验室试验(初步可选性试验、详细可选性试验、扩大试验)及建筑材料和冶金辅助原料的加工技术试验等样品,应具体说明试验的种类、目的要求、采样位置的选定及依据、采样的方法、数量、期限及承担试验的单位。
一般在矿床勘探初期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但对新矿种、新类型和矿石组分比较复杂的矿床,在普查阶段就要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详细可选性试验多在详细勘探阶段进行。
为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要求,设计时或勘探过程中应与生产、设计和负责试验单位共同研究样品的重量、采样方法、采样原则及要求。必要时另行编制采样设计。
(6)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测网(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按照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确定各种方法的精度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步骤、操作方法、物性测定和采样方法与数量、样品的分析与鉴定项目以及物、化探工作对测量工作及其他工作的要求与配合等。
(7)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矿产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矿产地质工作统一安排进行,其研究程度应能满足勘查阶段的相应要求。有关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量的设计,应视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对于某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按规定的工作量进行水文地质工作后,仍难以对矿坑涌水量作出定量评价时,应进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并设计一定数量的大口径群孔抽水试验或结合开拓方案与生产、设计部门共同进行放水、堵水试验。但这种试验的设计应在矿产工业价值和矿床边界条件基本确定后才能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如区内或邻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和矿坑排水量数据可以类比利用时,可酌情减少水文地质工作量。
本节应说明为查明工作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供水水源所必须设计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项工作的布置和依据。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说明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调查、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取样(水样、土样、岩样)、分析试验、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观测、气象资料的收集与观测、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等项工作的具体布置、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岩矿区发现有地温异常的热害区以及地下热水和有害气体时,应结合水文地质工作对地温、热水、有害气体等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必要时,应作专门性的工作。
(8)大地-地形测量及地质工程测量
说明测量的目的、任务、以往测量工作的情况、各种测量技术工作、设计的要求和依据、工作部署。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分别叙述大地测量(大地平面控制、大地高程控制)、地形测量、地质工程测量、制印等的工作部署、工作量、各项限差和精度要求以及需要具体说明的工作方法。
(9)专题科学研究与室内工作
①说明专题科学研究课题的制订以及科研工作的具体任务、研究方法、工作量、工作成果及必要的协作配合等;②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资料整理阶段(包括地质报告的编写与复制),需要进行的主要室内整理、综合编录、综合研究工作的种类、内容、技术要求、工作量以及预期提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综合编录成果。
4.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工作部署和各种工作方法的技术要求选择仪器、设备与工具。同时确定人员配备与各种工作的经济技术指标。
1)说明各种工作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与主要工具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2)根据工作区的具体特点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指标,确定各种工作方法的生产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所需各类技术人员、工人的数目及编组情况,各种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电力需要量等。
5.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
说明为保障设计任务的完成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保障完成设计任务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其他重要管理措施;②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措施;③物资及水、电供应;④根据交通情况、物资供应条件及施工和生活需要,计算道路的建筑和运输工具的种类、规格与数量;⑤根据队的组织与工区分布情况,确定通讯联络方法及所需设备、机器的种类、规格与数量;⑥根据工作需要说明基站转移方案,拟订岩心库、副样库等工地建筑计划与施工计划,并提出所需建筑材料的数量与规格;⑦按设计的全部仪器设备,计算各种维修工作量及机修设备的规格与数量;⑧说明住地、食堂、浴池、保健室等设置及改善职工生活与福利的其他措施;⑨列表说明整个设计所需各种装备的规格与数量;⑩列表说明机构设置与各类人员的配备;瑏瑡计算整个设计所需的各种费用及全部费用。
6.设计书的附图、附表
设计书中应附的图、表,视设计的工作性质和具体要求而定。一般应附图件有:
1)普查设计的附图:①1∶20万(1∶10万)~1∶5万(1∶1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②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图;③交通位置及工作布置图;④区域(矿区)物、化探成果图;⑤矿区(矿点)普查要附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图、剖面图;⑥详查设计增附设计勘探线剖面图及代表性钻探设计理想柱状图。
2)勘探设计应附图:①交通位置图;②区域地质矿产图;③矿区地质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图;④矿区(矿床)地质(附工程布置)图;⑤矿区物、化探成果图;⑥矿区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图;⑦设计勘探线剖面图;⑧竖井、斜井、平巷设计剖面图;⑨代表性钻孔设计柱状图;⑩专门水文地质钻孔设计柱状图;(11)探砂矿时还应附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12)必要的储量估量图件。上述附图,有些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或作为插图。
3)主要附表有:①人员一览表(按年度需要分列);②设备及主要材料明细表(按年度需要分列);③实物工作量一览表(按施工顺序分列季、年度工作量);④各种费用预算表(按年度分列);⑤储量预算表(按年度分列)。
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普查评价,是指对已发现的矿床或矿体及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或经异常查证说明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通过露头检查、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及相应的探矿工程,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工作目标:
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
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
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
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
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
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
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普查评价设计书编写提纲(中国地质调查局普查评价编写提纲)
第一章前言
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2)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
上述内容,凡与调查无关或关系不大者不写或少写。
3)矿权登记情况。包括调查区内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要时还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及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已进行矿产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
3)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的改变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的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主要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
1)区域成矿条件。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
2)矿区地质特征。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若为沉积矿床,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如韧、脆性变形的特征、规模、产状、构造剥离面或拆离面、不整合等;若为岩浆型矿床,要从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特征、侵入模式等方面进行叙述;对成矿条件较复杂的矿床,要分别叙述其主要成矿特征。
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围岩蚀变等特征。
4)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
第四章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2)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3)年度工作安排。说明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尤其是当年的工作安排。
第五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测量工作。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GPS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地质填图。通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
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矿区填图类型(大部分矿区搞草测,个别情况较复杂的搞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他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
3)槽井探工作。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4)钻探工作。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程,主要用于控制矿体,了解矿带的深部延伸。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5)坑探工程。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
6)物探工作。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部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
7)化探工作。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并编制专业设计。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应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
8)取样化验工作。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和同位素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
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说明在评价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1)矿床可行性评价。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12)编录、室内整理工作。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可能采用的方法。
13)专题研究。说明结合普查工作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普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普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六章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
第七章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编写。
第八章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
1)组织管理。
2)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第九章技术措施
1)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第十章预期提交成果
1)普查工作报告及相关图件、附表。普查报告提交的资源量,主要是按照GB/T17766─1999规定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要求333级别以上资源量所占资源量的比例在70%以上。重点是通过普查评价,确定可否转入下一阶段地质工作。
2)提交成果时间。设计附图:①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②以往地质研究程度图;③勘查开发登记范围图(如图面允许可与其他图件合并);④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⑤1∶20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⑥1∶1万~1∶2千矿区地质图;⑦大比例尺典型剖面图;⑧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
说明:以上提纲仅供编写项目设计时参考,可根据项目不同情况作适当调整。专业另有规范规定要求的,要统一按专业要求执行。
Ⅲ 矿井通风系统立体图如何作
用矿井三维通风仿真系统来做:
Ⅳ 急求采矿工程新井毕业设计包括4张大图 1矿井开拓平面图2、矿井开拓剖面图.
采矿工程新井毕业设计包括4张大图 1矿井开拓平面图2、矿井开拓剖面图,俺就现成的
Ⅳ 采矿的CAD图例 就是采矿方法的设计图还有矿井通风这些图例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版本的CAD,你可以加装个cass,里面专门有画矿山设备的图例
Ⅵ 求一个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要求有矿井通风容易时期与空难时期通风网络图与通风立体示意图
fale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Ⅶ 矿井开采设计
矿井开采设计
这个比较,顺
但是有是不同
Ⅷ 谁有矿井通风设计了最好能带CAD图矿井通风系统图和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矿井通风网络图
上北京华宇的网站或者大地网站,还有西安煤炭设计院,江西煤炭设计院的网站,人家有过时的图纸。我以前也有,因为用不着全部删除了。我只是保留钢结构部分,甲方都是发的全图。
Ⅸ 求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带全套cad图
正好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