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机房设计
㈠ 整体机房建设方案的设计依据
计算机机房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计算机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设计、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Ø 机房(计算场、站)标准和规范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15)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
Ø 装饰系统标准和规范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01)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
Ø 电气系统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1095-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
Ø 弱电系统标准和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16)
Ø 消防系统标准和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200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Ø 空调通风系统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2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2011)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Ø 其他标准和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建设单位实际需求及现场实际情况。
㈡ 机房建设的平面设计图
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
(一)平面布局设计
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例如:数据中心,其主要功能房间一般有主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磁带库、网络室、通信机房、(总)中控室、备件库等;票据中心一般由主机房、清分机房、打印机房、接票、拒票等功能房间组成; IDC机房一般由服务器机房、测试机房、网管中心等功能房间组成; CA机房一般有设备机房、认证中心,密钥管理机房、资料室等房间。但不论何种类型的机房,一般都应有UPS电源室、电池间、空调机房、钢瓶间、更衣换鞋等功能房间或功能区域。另外,南方地区雨水较多,一般应在适当地方考虑放置雨鞋、雨伞的储物柜或缓冲间,且要防止人流的交叉往返。平面布局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北墙一般无阳光照射且一天当中温度比较均恒,因此发热量大、对温差要求较高的设备,宜靠房间的北侧布置。
(2)环境要求相同的功能房间尽量集中布置,使功能分区明确,以便采用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从而节约能源。
(3)重要设备或重要的功能房间应放置在空调系统前端,人流的末端。
(4)按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布置设备或功能房间,正确组织信息流通的合理流程,应使流通路线和人员的徒步行走路线尽可能的短,且人员应单向流动避免往返交叉。
(5)机房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区的两端,开启方向应符合防火规范设计要求,门的尺寸要方便设备的进出。
(6)疏散出口的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7)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8)机房区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lm,踏步应防滑,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9)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 : 8,设备进场坡道确有困难时,其坡道不宜大于1 : 5。
(10)气瓶间位置宜靠近防护区,气瓶间的门不应在防护区内。
(11)强电井、弱电井应分开设置,新风和消防排气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2)如旧楼改建机房,不应在原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的内墙开设门、窗、孔洞,或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3)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到室外的安全出口。
(4)以人为本,创建人、机分离环境以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总之,机房的'平面布局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规划,达到效率高、流程合理,建立良好、舒适的人员工作环境。
(二)子系统设备及管线平面设计
机房功能房间汇集有大量空调系统、电气系统及弱电各系统的设备与管线,如吊顶板上有照明与应急照明灯具、视频监控用摄像头、防人盗双监探测器、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温湿度检测用传感器等机电末端设备,吊顶内有机电末端设备管线,地板下有大量强电电源、计算机系统和弱电系统线缆和金属线槽、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加湿水管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平面协调设计,可能造成各子系统设备和管线的错、碰、漏等现象。设备和管线的协调应遵循如下原则:
(1)顶板上机电末端设备协调应以装饰设计效果为主,在不违反有关子系统设计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子系统机电末端位置可稍作移动。
(2)强、弱电系统金属线槽应分开设置,其间距不得小于200mm。当强、弱电线槽交叉时,吊顶内应将强电线槽置于上方,地板下应将弱电线槽置于上方。
(3)空调用上、下水管应置于电线线槽的下方。
(4)气体主管和通风管一般宜贴梁底布放,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宜将风管置于上方。
(5)各类金属线槽、子系统管线的布放不得影响空调机气流的传送,尽量减少气流的阻力。
㈢ 矿机机房散热问题、如何处理
一个是在建机房的时候、要考虑矿机摆放密度、机房的自然通风,有条件安装空调或者佳锋负压风机。
㈣ 如何区分矿机托管机房等级
㈤ 1000平方米IDC机房房屋比例如何设计
一般能放20多个机柜,每个机柜10台服务器(标准情况,最多一个机柜电流不能超过12A)其他还给配置配电柜、UPS、UPS电池、精密空调(一或二台)
㈥ 机房建筑设计内容有哪些
1、通信接人交接设备机房应设在建筑物内底层或在地下一层(当建筑物有地下多层时)。
2、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广播系统可集中配置在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室内,各系统设备应占有独立的工作区,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及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备均应设在其中相对独立的空间内。
3、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宜设于建筑(单体或群体建筑)的中心位置,并应与信息中心设备机房及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设备机房规划时综合考虑。弱电间(电信间)应独立设置,并在符合布线传输距离要求情况下,宜设置于建筑平面中心的位置,楼层弱电间(电信间)上下位置宜垂直对齐。
4、对电磁骚扰敏感的信息中心设备机房、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设备机房、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和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室等重要机房不应与变配电室及电梯机房贴邻布置。
5、各设备机房不应设在水泵房、厕所和浴室等潮湿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布置。当受土建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6、重要设备机房不宜贴邻建筑物外墙(消防控制室除外)。
7、与智能化系统无关的管线不得从机房穿越。
8、机房面积应根据各系统设备机柜(机架)的数量及布局要求确定,并宜预留发展空间。
9、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架空地板的内净高度及承重能力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和所安装设备的荷载要求。
10、机房的背景电磁场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有关的规定。
来源于问问我
㈦ 溴化锂机组的机房设计
由于直燃机为负压运行设备,其机房设置可根据建筑特点灵活设置。又由于直燃机要烧油和煤气、天然气等,因此对机房的安全比较严格,一定要满足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等的要求。
一、机房位置
机房位置应设在需冷地点冷负荷中心,一般应考虑建筑物首层,以节省占地。
地下室、底层、楼层中、屋顶都可以设置机房,但燃用液化石油气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燃气时,不应设在半地下和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内。对于高层建筑,机房宜设在地下室或底层。设在地下室时,通风和排水较困难;对于超高层建筑,可考虑将机房设在楼层中或屋顶。机组上高楼,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水泵房噪声和振动较大,机组吊装、维修较困难,设备荷重对结构设计要求较高等,在目前国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对待。
若直燃机房必须要设在地下室时,应考虑通风及排水问题,还应考虑吊装预留口及吊装方案;如设在楼层中及屋顶,则应考虑水系统的设计及结构承重以及吊装方案等。
冷却水、冷温水静压过高的场合(比如超过o.8MPa),可考虑将机房设于楼层或屋顶。因水泵噪声和振动较大。水泵间与主机房应用墙隔开。
大中型制冷机房应设置值班室、控制室、维修间和卫生间等设施,也可与其他机房(如水泵房、空调机房等)合用。有条件时应设置通讯设施。
二、机房尺寸的确定
机房的尺寸见图5—1所示。首先应满足机组本身的要求,应留出维护空间,机组周围基本空间不小于:上方1.2m,左右一侧为1.5m;另一侧为o.8m前后的一端1.5m,另一端留出洗管空间(相当于机体长度,以利于清洗换热管)。洗管空间可以利用门、窗。安装2台以上机组时维护空间可以共用;其次还应考虑泵房、水处理设备间、配电控制室、休息间等附属用房的尺寸。对于设在地下室的机房,如果上空管道过多,为安装方便,减少管道打架,可将部分管道设于机组下方。这时,机房的层高还应考虑机组下方架空管道空间(一般净高不小于0.5m)的高度。
㈧ 比特币机房怎么设计排风效果
选址最好是环境温度低的地区
㈨ 煤矿主扇机房及硐室设计需要资质部门设计吗
煤矿主要通风机房主要的记录有:主扇风机运行记录表(电流、电压、正压、负压、每分钟风量、轴承温度、运行状况)、交接班记录、检修记录表、巡回检查记录表、外来人员进入记录表、倒机操作记录表、停电检修记录表、大修记录表。
煤矿主要通风机房属于特俗工作场所,一般不允许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每次进入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和签名,因为关系到整个矿井或者局部区域内的通风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停机故障,应该在10分钟之内进行切换,如果切换不了,就要立即通知调度中心,让井下作业人员做好撤离的准备工作,所有设置在机房的记录要保存完好和整齐,以备检查和查阅。
㈩ 机房设计应注意哪些要点
1.承重要满足土建要求 2.电动设备安置在植筋的基础上,在基础上布置减震 3.墙面和天面吊顶加置玻璃岩棉千孔板吸音 如果是发电机组可以咨询我